资源描述
东兴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 景气度延续上行,看好特色银行持续领跑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 行 业 研 究 东 兴 证 券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2021年 6月 24日 看好 /维持 银行 行业报告 林瑾璐(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1480519070002 010-66554046 田馨宇(研究助理)执业证书编号: S1480119070044 010-66555383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2 宏观环境展望 “ 稳货币 +紧信用 ” 政策有望延续 , 有利于银行稳定息差 。 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 , 有望延续 “ 稳货币 +紧信用 ” 态势 。 在信贷供 需紧平衡下 , 银行议价能力提升 , 有利于稳定净息差 。 监管政策压力缓解 , 市场化经营空间扩大 。 2021年监管政策较去年相对缓和 , 银行让利实体压力缓解 , 市场化经营空间和业绩弹性将有所扩大 。 同时 , 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 , 有利于银行消费贷 、 个人客户回流;长期看有助于降低银行体系信用风险 、 流动性风险 。 行业基本面展望: 经济持续复苏和常态化政策环境有助于银行基本面持续向好 。 一方面 , 预计息差企稳或小幅回升 , 对净利润贡献有望转正;另 一方面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 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 我们认为信用成本下降对业绩增厚的贡献会更大 , 或是估值中枢抬升的最强支撑 。 预 计银行业绩和估值继续分化 , 存款贷款基础好 、 客户粘性强的银行占优 。 规模:社融增速逐步回落 , 信贷增速继续放缓 。 “ 稳货币 +紧信用 ” 政策下 , 银行信贷投放受制约 , 预计社融增速自高点持续回落 , 新增信贷规 模也将呈逐步回落态势 。 预计 2021年上市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与去年大致持平 , 2021年信贷同比约增长 11.4%。 息差: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 , 对净利润贡献或转正 。 ( 1) 新投放贷款利率有提价空间 , 资产端利率回升趋势确立 。 从信贷供需关系来看 , 供需 紧平衡下 , 预计下半年新发放贷款利率仍有提价空间 。 但考虑到监管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基本目标 , 预计贷款利率不会大幅上行 , 或呈现小幅回 升态势 。 从资产结构来看 , 预计今年银行信贷资产 、 特别是零售贷款占比将有所提升 , 资产结构优化有助于银行资产端综合收益率提升 。 ( 2) 负债端存款竞争依然激烈 , 监管推动负债成本稳定 。 今年银行信用扩张放缓 , 存款派生同步减弱 , 存款竞争依然激烈 。 但监管同时出台政 策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 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包括压降结构性存款等高息产品 , 加强互联网存款 、 异地存款管控 , 以及存款利率上限报价机制 改革 ( 长期有望逐步打破存款成本刚性 , 负债成本或缓慢下行 ) 。 相较存款成本上行 , 我们认为部分银行存款量的增长压力更大 。 客户基础扎实 、 渠道下沉的银行存款端优势更加明显 。 综合来看 , 预计一季度或为息差阶段性低点 , 全年净息差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 , 息差对银行净利润的贡献 有望转正 。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平稳向好 , 信用成本下行增厚业绩释放 。 近年来 , 银行持续大力度确认和处置不良贷款 , 存量不良包袱大幅减轻;不良认定 标准趋严 , 资产质量账面指标真实性大幅提升 。 随着企业盈利能力改善 、 偿债压力缓解 , 预计对公贷款不良生成率将逐步下降 。 信用卡及消费 贷不良暴露高峰已过 , 有望伴随经济和消费的修复逐步转好 。 当前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 , 随着经济持续修复及不良生成的改善 , 预 计后续拨备计提趋于正常化 , 信用成本有望边际下降 , 银行业绩平稳释放可期 。 投资建议: ( 1) 看好零售型银行发展前景: 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 、 财富管理意识的增强 , 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财富管理业 务具备轻资本 、 弱周期 、 高中收贡献的特征 , 是银行应对息差长期收窄压力的重要转型方向之一 。 综合考虑客户基础 、 销售渠道 、 产品体系以及 金融科技能力等因素 , 我们看好头部机构在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力 , 重点推荐招商银行 、 平安银行 。 ( 2) 看好具备区位优势 、 特色业务模式的 中小银行: 由于监管限制区域性银行异地展业 , 未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 建议首选经济增长较快区域的龙头银行 , 有望长期受益 于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 重点推荐宁波银行 。 风险提示: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 导致经济下行;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 , 非标类资产处置不当或引发银行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等 。 摘要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3 宏观环境展望 行业基本面展望 板块走势回顾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目录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4 宏观经济复苏延续 , 投资 、 消费持续恢复 。 去年新冠疫情对我国 经济造成短暂冲击 , 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 , 国内经济自 去年下半年起进入持续复苏阶段 。 2020年中国实际 GDP增长 2.3%, 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 今年年初以来 , 国内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态势 , 需求持续回暖;一季度 GDP同比增 长 18.3%, 两年平均增长 5%;官方制造业 PMI持续处于荣枯线以上 。 前 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1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累计同比增长 25.7%, 经济复苏动能依然较强 。 图:前 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 15.4% 宏观经济现状 -10.0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16 /03 16 /06 16 /09 16 /12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21 /03 GDP:不变价 :累计同比 GDP:现价 :累计同比 图: 2021年一季度 GDP同比增 18.3% 图:前 5个月社零总额累计同比增长 25.7% 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30 -20 -10 0 10 20 30 40 17 /05 17 /08 17 /11 18 /02 18 /05 18 /08 18 /11 19 /02 19 /05 19 /08 19 /11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1 /02 21 /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累计同比 -20 -10 0 10 20 30 40 50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1 /01 21 /02 21 /03 21 /04 21 /05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5 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 , 信贷供给偏紧 、 需求旺盛 , 有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 。 2020年下半年以来 , 国内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 。 货币 政策灵活精准 、 合理适度 , 保持稳健中性; LPR连续 14个月保持不变 。 信用政策导向稳杠杆 , 监管加强了对银行信贷投放额度的 管控力度 , 特别是房地产行业 、 以及消费贷经营贷 , 信用供给整体偏紧 , M2 和社融增速相继见顶回落 。 整体来看 , 2021年以来 货币政策常态化 , 信用供给边际收紧;而经济持续复苏下 , 需求仍然保持旺盛 , 有利于银行稳定净息差 。 预计货币政策难因短期通胀预期全面收紧 , 下半年仍将保持稳健中性 。 去年下半年以来 , 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 涨;叠加需求趋热 , 国内 PPI持续回升 , 5月 PPI同比回升至 9%, 创 2017年 11月以来新高 , 引起货币政策收紧预期 。 然而 , 当前 CPI 表现较为平稳 , PPI向 CPI的传导作用明显减弱 , 预计今年 CPI涨幅较为温和 。 且从历史经验来看 , 货币政策更关注 CPI, 预计短期 因通胀预期导致的货币政策全面收紧很难出现 。 我们判断 , 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 , 有望延续 “ 稳货币 +紧信用 ” 态 势 。 货币政策:有望延续“稳货币 +紧信用”,有利于银行息差稳定 图: M2和社融存量增速逐步见顶回落 图:国内 PPI持续回升, CPI涨幅较为温和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 /02 18 /05 18 /08 18 /11 19 /02 19 /05 19 /08 19 /11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1 /02 21 /05 M2:同比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同比 -6.0 -4.0 -2.0 0.0 2.0 4.0 6.0 8.0 10.0 16 /02 16 /05 16 /08 16 /11 17 /02 17 /05 17 /08 17 /11 18 /02 18 /05 18 /08 18 /11 19 /02 19 /05 19 /08 19 /11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1 /02 21 /05 CPI:当月同比 PPI:全部工业品 :当月同比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6 监管政策压力缓解 , 市场化经营空间扩大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央行和银保监会表态来看 , 今年监管政策相 较 2020年更为缓和 , 银行让利实体的压力有所缓解 。 监管降低了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信贷增速要求 , 政策层面将更加注重防风险和 银行资本补充 。 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空间和业绩弹性将有所扩大 。 资本要求提高 , 利润留存内生补充必要性提升 。 近年来 , 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正逐步完善 , 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有所 提高 。 而去年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 , 全年净利润同比负增长 , 内生资本补充受阻;且在资管新规要求下 , 部分非标资产回表造成 一定核心一级资本消耗;商业银行整体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 我们认为 , 未来银行利润增速回归正常 , 并通过利润留存内生补充资 本的必要性大幅提升 。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 ( G-SIBs) : 2020年 9月 30日 , 央行 、 银保监会发布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 (征求 意见稿 ) , 明确 TLAC监管指标 、 最低监管要求和时间表 , 总体上提高了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要求 。 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 D-SIBs) : 2020年 12月 2日 , 央行 、 银保监会发布 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 , 明确评估目的 、 评估 方法和评估流程 , 从附加资本 、 杠杆率 、 大额风险暴露 、 公司治理 、 恢复处置计划 、 信息披露和数据报送等方面提出差异化要 求 。 预计最终纳入 D-SIBs的银行在 20家左右 , 资本监管要求或将提高 0.5%-2%左右 。 监管环境:银行让利压力缓解,市场化经营空间扩大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东兴证券研究所 图:部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有所下降,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21 /03 资本充足率 :大型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股份制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城市商业银行 资本充足率 :农村商业银行 资料来源: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东兴证券研究所 监管指标 计算公式 2025最低要求 2028最低要求 TLAC风险加权比率 (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 -扣除项) /风险加权资产 *100% 16% 18% TLAC杠杆比率 (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 -扣除项)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 *100% 6% 6.75% 系统重要性银行 其他银行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5%+2.5%+1%=8.5% 5%+2.5%=7.5% 一级资本充足率 6%+2.5%+1%=9.5% 6%+2.5%=8.5% 资本充足率 8%+2.5%+1%=11.5% 8%+2.5%=10.5% 表: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表: TLAC监管要求 资料来源: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7 前些年互联网金融监管较为宽松 , 互联网渠道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 对银行传统存贷业务带来冲击 。 贷款端: 互联网贷款以小额高频的个人消费贷为主 。 目前互联网贷款的主要模式是联合贷或互助贷 , 平台方提供客户 、 风控及小部分资金 , 赚取 相应服务费;银行 ( 资金方 ) 提供全部或大部分资金 , 赚取利息收入 , 承担风险 。 互联网平台具备场景 、 数据优势 , 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长尾客 户的覆盖 ,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 同时拓宽了合作中小行的信贷投放渠道 ( 实现跨区域经营 ) 。 但随着长尾客户贷款规模的增长 , 银 行体系整体信用风险被抬高 。 存款端: 部分中小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 、 渠道优势 , 发放高利率 、 支取灵活的互联网存款产品 , 实现异地客户和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 。 一 方面 , 加剧了存款市场的价格竞争 , 推动银行业负债端成本上行 。 另一方面 , 互联网存款稳定性较差 , 加大了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 2020年以来 , 监管加强互联网渠道贷款 、 存款的规范 , 有助于银行消费贷 、 客户回流 。 互联网贷款方面 , 小贷新规设定了小贷公司的杠杆率和联合贷出资比例上线 , 限制头部平台快速扩张 。 互联网贷款新规明确了银行互联网贷款业 务的 “ 出资比例 、 单一平台集中度 、 总量规模 ” 量化指标 , 预计互联网贷款规模增速会大幅下降 。 我们认为 , 互联网渠道监管趋严 , 将对部分客 户基础薄弱 、 高度依赖互联网渠道的中小行带来一定冲击;而对于客户基础好 、 稳健经营的上市银行 , 拉平监管有助于消费贷和个人客户回流 , 且有利于降低整个银行体系信用风险 。 互联网存款方面 , 监管限制银行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展定期存款 、 定活两便存款业务 , 将有助于银行存款成本下行 , 降低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 。 监管环境: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有利于银行消费贷、客户回流 资料来源: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 ,东兴证券研究所 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主要监管量化指标要求 资料来源:国务院、央行、银保监会、市场监管总局,东兴证券研究所 表:近期互联网贷款、存款监管政策跟踪 2020-7-17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2020-10-31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专题会议 ,强调依法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 2020-11-2 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1-2-20 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 2021-1-15 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2021-2-4 央行召开加强存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 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 监管指标 要求 出资比例 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联合贷),单笔贷款中合作方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 30%。 单一平台集 中度 商业银行与单一合作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 过一级资本净额的 25%。 总量规模 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 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 50%。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8 宏观环境展望 行业基本面展望 板块走势回顾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目录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9 规模:社融增速逐步回落,信贷增速继续放缓 预计社融增速 自 高点持续回落 。 在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化 以及紧信用政策下 , 商业银行 信贷投放 受到制约 , 社融增速 呈现 逐步 回落 趋势 。 预计 2021年末社融增速为 10.8%, 较 2020年末下降约 2.5pct。 资产规模平稳扩张 , 信贷增速或放缓 。 今年以来 , 信用政策逐步收紧 , 监管加强了银行信贷投放额度管控 , 特别是房地产行业; 并且严查消费贷 、 经营贷流入房地产市场 。 此外 , 考虑到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到期 , 非标资产回表或对部分银行资本带来一定压 力 , 且轻资本转型说易行难 , 部分低资本充足率银行扩张受制 。 我们认为 , 新增信贷规模将呈逐步回落态势 。 根据调研反馈 , 预计 2021年上市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与去年大致持平;在此假设基础上 , 测算 2021年信贷同比增 11.4%。 由于目前 信贷投放在地区间分化依然较大 , 我们认为 业务重点布局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信贷规模仍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 图:社融增速自高点持续回落, 5月末存量社融同比增 11.0% 图:年初以来银行信贷增速逐步放缓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 /02 18 /05 18 /08 18 /11 19 /02 19 /05 19 /08 19 /11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1 /02 21 /05 总资产 :按境内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 :同比 金融机构 :各项贷款余额 :同比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 /02 18 /05 18 /08 18 /11 19 /02 19 /05 19 /08 19 /11 20 /02 20 /05 20 /08 20 /11 21 /02 21 /05 M2:同比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同比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0 息差: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对净利润贡献或转正 1Q21商业银行息差环比下降 3bp至 2.07%, 主要是去年 LPR下调后 , 中长期贷款 、 特别是个人按揭贷款重定价的滞后影响 。 ( 目前 存量贷款重定价已基本结束 , 重定价影响已消化 ) 展望下半年 , 我们认为: 资产端: 新投放贷款利率有提价空间 , 资产端利率回升趋势确立 。 预计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中性 , LPR短期内维持稳定 。 我们主要从信贷供求关系 、 资产结构变化两个角度分析下半年资产端收益率走势 。 ( 1) 信贷供求角度: 年初以来信用供给收紧 、 需求旺盛 , 银行议价能力提升 , 新发放贷款利率已有所上行 。 供需紧平衡下 , 预计下半年新发放贷款利率仍有一定提价空间 。 但 考虑到监管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基本目标 , 预计贷款利率不会大幅上行 , 大概率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 ( 2) 资产结构角度 :预计 今年银行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将有所提升 , 特别是零售贷款 。 资产结构优化有助于银行资产端综合收益率提升 。 4.5 5.0 5.5 6.0 6.5 17 /03 17 /06 17 /09 17 /12 18 /03 18 /06 18 /09 18 /12 19 /03 19 /06 19 /09 19 /12 20 /03 20 /06 20 /09 20 /12 21 /03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一般贷款 图: 1Q21 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提高 7bp至 5.1% 0% 10% 20% 30% 40% 50% 60% 20 11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 20 17 20 18 20 19 20 20 上市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 上市行个贷占总贷款比重 图:近年来上市银行贷款占比,特别是个贷占比持续提高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财报、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1 息差: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对净利润贡献或转正 负债端 : 存款竞争依然激烈 , 监管推动负债成本稳定 。 由于 2021年银行信用扩张放缓 , 存款派生将同步减弱 , 银行揽储压力加大 , 存 款竞争依然非常激烈 。 但监管同时出台了系列政策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 , 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包括压降结构性存款等高息产品 , 加 强互联网存款 、 异地存款管控 , 以及存款利率上限报价机制改革 ( 短期对银行存款成本影响较小 , 长期有望逐步打破存款成本刚性 , 负债成本或缓慢下行 ) 。 我们认为相较存款成本上行压力 , 今年部分银行存款量的增长压力会更大; 客户基础扎实 、 渠道下沉的银行 存款端优势将更加明显 。 主动负债成本有望维持平稳 。 主动负债方面 , 去年银行大幅压降结构性存款 、 产生负债缺口 , 缺存款的银行主要通过同业存单承接 , 进而推动主动负债利率 、 特别是同业存单利率上行 。 2021年以来 , 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压力不再 , 但揽存压力仍较大 , 部分银行仍需 通过同业存单承接存款缺口 , 目前同业存单利率处于较高水平 。 在目前揽储压力下 , 下半年银行主动负债成本或维持在当前水平波动 。 综合来看 , 预计下半年资产端利率将呈小幅回升态势 , 负债端付息成本保持平稳 。 我们判断一季度或为息差阶段性低点 , 全年净息差 有望企稳或小幅回升 , 息差对银行净利润的贡献有望转正 。 图:当前结构性存款已压降至较低水平 图:同业存单利率目前处于较高位震荡阶段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60% -40% -20% 0% 20% 40% 6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20 16 -0 3 20 16 -0 6 20 16 -0 9 20 16 -1 2 20 17 -0 3 20 17 -0 6 20 17 -0 9 20 17 -1 2 20 18 -0 3 20 18 -0 6 20 18 -0 9 20 18 -1 2 20 19 -0 3 20 19 -0 6 20 19 -0 9 20 19 -1 2 20 20 -0 3 20 20 -0 6 20 20 -0 9 20 20 -1 2 20 21 -0 3 结构性存款(亿元) 同比增速 新增结构性存款 /新增存款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1 /01 21 /02 21 /03 21 /04 21 /05 21 /06 同业存单 :发行利率 (国有银行 ):1年 同业存单 :发行利率 (股份制银行 ):1年 同业存单 :发行利率 (城商行 ):1年 同业存单 :发行利率 (农商行 ):1年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2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平稳向好,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不良确认处置力度大 , 存量不良包袱大幅减轻 。 近年来 , 银行持续大力度确认和处置不良贷款 。 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 良资产 3.02万亿 , 2017-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 8.8万亿 , 超过此前 12年处置总和 。 一季度末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2.8万亿 , 较年初增加 868亿 , 不良率 1.80%, 较年初下降 4BP;关注贷款率 2.42%, 较年初下降 15BP。 上市银行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 /不良贷款持续下降 , 不良认定标准持续严格 。 整体来看 , 银行业不良处置力度加大 , 存量不良包袱已大幅 减轻;同时 , 不良认定标准趋严 , 资产质量账面指标真实性大幅提升 。 0.0 1.0 2.0 3.0 4.0 5.0 6.0 0.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1Q 14 3Q 14 1Q 15 3Q 15 1Q 16 3Q 16 1Q 17 3Q 17 1Q 18 3Q 18 1Q 19 3Q 19 1Q 20 3Q 20 1Q 21 关注贷款余额 (亿 ) 不良贷款余额 (亿 ) 关注 +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 (%) 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 (%) 图:存量不良包袱大幅减轻,一季度末不良率较年初下降 4BP至 1.8%;关注率下降 15BP至 2.42%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 16 1H 17 20 17 1H 18 20 18 1H 19 20 19 1H 20 20 20 国有行 股份行 城商行 农商行 图:上市银行逾期 90天以上贷款 /不良贷款持续下降,不良 认定标准趋严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上市银行财报、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3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平稳向好,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企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 , 对公贷款不良生成有望 下降 。 银行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环境和客户偿债能力高度相关 , 即经济复苏 企 业盈利改善 偿债压力缓解 不良生成率下降 。 我们以全部 A股非金融企业 ROIC与一般贷款利率的差额衡量企业偿债能力 。 2021 年 1季度 , 经济持续复苏 、 企业盈利改善 , A股非金融企业 ROIC环比提高 1.4pct至 6.1%, 高于融资成本 。 企业偿债压力持续缓解 , 后续银行不良生成压力有望减小 。 小微贷款占比较低 , 延期还本付息对资产质量冲击有限 。 截至 2021年 1季度末 ,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 16.8万亿 , 占行业总贷款比 重 9.3%, 占比仍较低 。 2020年初至 2021年一季度末 , 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延期还本付息规模为 9.2 万亿 。 结合上市银行调 研反馈 , 判断存量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规模占总贷款比重不足 1%, 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冲击有限 。 2021年 3月 30日 , 央行等五部门 决定进一步延长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至年底 , 将有助于经济复苏成果巩固及银行资产质量改 善 。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 10 -03 20 10 -09 20 11 -03 20 11 -09 20 12 -03 20 12 -09 20 13 -03 20 13 -09 20 14 -03 20 14 -09 20 15 -03 20 15 -09 20 16 -03 20 16 -09 20 17 -03 20 17 -09 20 18 -03 20 18 -09 20 19 -03 20 19 -09 20 20 -03 20 20 -09 20 21 -03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一般贷款 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全部 A股非金融 ROIC) 商业银行不良率(右轴) 图: ROIC vs 信贷投放利率 0% 2% 4% 6% 8% 1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20 19 /03 20 19 /06 20 19 /09 20 19 /12 20 20 /03 20 20 /06 20 20 /09 20 20 /12 20 21 /03 银行业金融机构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商业银行 :合计(亿) 占比行业总贷款 图:截至 3月末,银行业普惠小微贷款占比约 9.3% 资料来源:央行、银保监会、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4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平稳向好,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信用卡及消费贷不良暴露高峰已过 , 有望伴随经济修复逐步转好 。 我国居民个人贷款以按揭贷款为主 , 按揭贷款不良率 维持低位 , 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基础稳固 。 信用卡及消费贷在 2017年以来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 、 风险暴露 、 风险处置的信 贷周期 , 投放门槛已逐步提高 、 投放增速逐渐放缓 。 在去年疫情影响下 , 银行消费贷 、 信用卡贷款出现短期内不良加速 的暴露情况 , 但经济恢复后已逐步稳定 , 不良暴露的高峰已过 。 数据显示银行业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比已回 归疫情前水平;从消费贷 ABS 违约率情况来看 ( 选取招行 2019年发行 、 仍在存续期的 5款消费信贷 ABS产品 ) , 当期违 约率已逐步好转 。 综合来看 , 预计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将逐步转好 。 0.0% 0.1% 0.2% 0.3% 0.4% 0.5% 0.6% 20 19 /08 20 19 /09 20 19 /10 20 19 /11 20 19 /12 20 20 /01 20 20 /02 20 20 /03 20 20 /04 20 20 /05 20 20 /06 20 20 /07 20 20 /08 20 20 /09 20 20 /10 20 20 /11 20 20 /12 20 21 /01 20 21 /02 20 21 /03 20 21 /04 当期违约率 图: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贷款占比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图:招商银行消费贷 ABS当期违约率已逐步好转 资料来源:央行、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20 08 /3 20 08 /9 20 09 /3 20 09 /9 20 10 /3 20 10 /9 20 11 /3 20 11 /9 20 12 /3 20 12 /9 20 13 /3 20 13 /9 20 14 /3 20 14 /9 20 15 /3 20 15 /9 20 16 /3 20 16 /9 20 17 /3 20 17 /9 20 18 /3 20 18 /9 20 19 /3 20 19 /9 20 20 /3 20 20 /9 20 21 /3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 :占比 信用卡贷款总额同比增速(右轴)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5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平稳向好,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拨备覆盖率处于较高水平 , 业绩释放空间充足 。 一季度末 ,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提升 2.67pct至 187.14%, 拨贷比较上年 末微降 0.01pct至 3.38%。 随着经济持续修复及不良生成的改善 , 预计后续拨备计提较去年同期趋于正常化 , 信用成本有望边际下 降 , 银行业绩平稳释放可期 。 综合来看 , 我们认为实体经济持续复苏和常态化的政策环境有助于今年银行基本面持续向好 。 一方面 , 预计净息差企稳或小幅回 升 , 对净利润贡献有望转正;另一方面 ,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 信用成本下降增厚业绩释放 。 我们认为信用成本下降对业绩增厚的 贡献会更大 , 或是估值中枢抬升的最强支撑 。 预计银行业绩和估值继续分化 , 存款贷款基础好 、 客户粘性强的银行占优 。 图: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较高,业绩释放空间充足 -20 -10 0 10 20 30 40 4Q 11 2Q 12 4Q 12 2Q 13 4Q 13 2Q 14 4Q 14 2Q 15 4Q 15 2Q 16 4Q 16 2Q 17 4Q 17 2Q 18 4Q 18 2Q 19 4Q 19 2Q 20 4Q 20 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 %) 图: 2021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 2.36%)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2.0% 2.5% 3.0% 3.5% 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1Q 16 2Q 16 3Q 16 4Q 16 1Q 17 2Q 17 3Q 17 4Q 17 1Q 18 2Q 18 3Q 18 4Q 18 1Q 19 2Q 19 3Q 19 4Q 19 1Q 20 2Q 20 3Q 20 4Q 20 1Q 21 商业银行 :拨备覆盖率 拨贷比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6 宏观环境展望 行业基本面展望 板块走势回顾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目录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7 板块走势回顾 年初以来 ( 截至 5月 31日 ) , 申万银行业指数上涨 13.1%, 同期上证综指上涨 4.1%, 银行板块跑赢大盘 9pct。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 , 银行板块涨幅在 全行业中排名 6/29。 上半年北上资金净流入银行板 块 155亿 , 居全行业第三 。 伴随经济数据披露 , 经济 向好预期是板块上涨的最大催化剂;行业基本面向 好且估值低位带来攻守兼备的 价值 。 图:上半年银行板块涨 12.52%,跑赢上证综指 8.42pct(截至 2021/5/31) 图:上半年各板块北向资金流入 /流出情况,银行排名第三 (截至 2021/5/31) -5% 0% 5% 10% 15% 12 -3 1 01 -0 7 01 -1 4 01 -2 1 01 -2 8 02 -0 4 02 -1 1 02 -1 8 02 -2 5 03 -0 4 03 -1 1 03 -1 8 03 -2 5 04 -0 1 04 -0 8 04 -1 5 04 -2 2 04 -2 9 05 -0 6 05 -1 3 05 -2 0 05 -2 7 成交金额 银行 (申万 ) 上证指数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化工 电气设备 银行 食品饮料 非银金融 医药生物 计算机 机械设备 建筑材料 家用电器 传媒 农林牧渔 有色金属 电子 交通运输 房地产 休闲服务 钢铁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通信 公用事业 综合 建筑装饰 采掘 商业贸易 国防军工 汽车 图:上半年各板块涨跌幅,银行在全行业中排名 6/29 (截至 2021/5/31) -20% -10% 0% 10% 20% 30% 钢铁 有色金属 化工 休闲服务 采掘 银行 建筑材料 医药生物 轻工制造 电气设备 综合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公用事业 建筑装饰 机械设备 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 电子 汽车 房地产 计算机 传媒 农林牧渔 通信 家用电器 非银金融 国防军工 本页涉及图表资料来源: wind,东兴证券研究所 银行业 2021年中期策略报告 p18 板块走势回顾 个股来看 , 上半年涨幅居前的有江苏银行 ( 39.93%) 、 招商银行 ( 32.40%) 、 南京银行 ( 29.95%) 、 成都银行 ( 26.43%) 、 平安银行 ( 26.11%) , 基本面改善和业绩超预期为主要驱动力 。 图:上半年银行板块个股涨跌幅情况,江苏、招行、南京、成都、平安涨幅超 20%(截至 20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