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创新药医保行业分析报告,关注抗VEGF眼科药物:医保放量在即,wAMD每 年 新 发,病人数(万人),康柏西普进入医保,阿柏西普国内上市,年治疗费用,雷珠单抗,360,VEGF靶位眼科用药市场空间测算适应症 渗透率0.25%,68400,市 场 空 间(亿)6.16,0.5%,12.31,0.75%,18.47,康柏西普,360,0.35%,33300,5.99,1%,11.99,2%,23.98, 17年7月医保谈判后,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分别以5550元(降价17%)和5700元(降价20%)进入医保目录(每眼累计最多支付9支,每个年度最多支付4,支);, 我们认为随着进入医保,渗透率提高,康柏西普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224亿元,市场空间较大,而雷珠,单抗因为价格劣势,市场不超过20亿。,资料来源: 诺华官网、XX经济研究所整理、测算阿柏西普上市进度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2018年2月13日,拜耳宣布CFDA批准Eylea(阿柏西普)上市,适应症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ME);阿柏西普上市后将与康柏西普、雷珠单抗竞争国内眼科抗VEGF药物市场。,净利YoY,XX药业股价震荡,市场预期分歧巨大,0,10.5,1.5,2,上证指数,XX药业,1,476.6,1,674.5,2,074.4,2,540.0,2,786.5,315.7,273.5,393.8,496.8,13.4%,23.9%,9.7%644.2,-13.4%,44.0%,26.1%22.4%,-20.0%,-10.0%,10.0%0.0%,29.7% 30.0%20.0%,40.0%,50.0%,0.0,500.0,1,500.01,000.0,2,000.0,2,500.0,3,000.0,2013,2014,2015,2016,2017E,营收,净利润,营收YoY,XX药业一年来股价走势,2013-17年XX要药业营收净利情况(百万), 除14年因IPO计提费用较多,导致净利润下降外,XX近年来净利润保持25%以上的增速;然而近期XX药业股价震荡,市场预期分歧巨大,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 研发管线单薄:XX主要管线仅有以VEGF为靶点的康柏西普,目前开展实体瘤及其他眼科适应症的研发;我们认为公司新适应症开拓十分顺利(被纳入新一批有限评审名单),参考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其他眼科适应症的拓展可以大幅增加现有市场,另外实体瘤的研发大概率取得成功,可参与贝伐珠单抗及其生物类似药的竞争;2. 海外市场弹性具有不确定性:XX预计在18年开展海外III期临床,然而海外已有阿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占据市场,康柏西普前景不乐观;我们认为海外湿性AMD药物渗透率高,且凭借康柏西普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和性价比,可竞争取得一定的市场空间;3. 生物药之外的业务成长性不足:传统的化药和中药板块增速放缓,未来难有提升;我们认为XX的传统板块多为独家产品,竞争格局良好,且XX具有渠道优势,在控制费用之后,传统板块业绩仍有提升空间。,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创新药板块行情,中老年人群失明主因:湿性AMD,视力丧失。在一定条件下,干性AMD可转化为湿性AMD。,AMD是造成失明的一大原因造成失明的几大全球性原因 根据WHO 2010年的统计数据,AMD约占世界失明原因的5%,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 AMD分为干性(萎缩型)和湿性(渗出型)两类: 干性AMD主要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萎缩等引起的黄斑区萎缩变性。 湿性AMD即新生血管型AMD,主要为玻璃膜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构成的新生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十分脆弱,易渗漏出血,并发生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和神经上皮下浆液性或/和出血性盘状脱离,最终成为机化瘢痕。 湿性AMD是造成失明的主因:湿性AMD的数量虽然只占AMD发病数的10%-15%,却造成了90%的严重,AMD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美国晚期AMD发病率统计,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AMD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在美国,AMD是导致这一人群视力损伤的首要原因;, AMD发病率随年龄增大显著上升,8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11.77%;, 在美国,40岁以上人群湿性AMD的发病率约为1.47%,即175万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会增长到295万人。,亚洲人群晚期AMD的发病率同样较高,亚洲人群与白人AMD发病率比较,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2010年的一项研究选取了日本、印度、中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美籍华裔等亚洲人群的AMD发病率数据,并与白人的数据,比较,研究表明,亚洲人群在晚期AMD的发病率上与白人无显著性差异;, 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及AMD发病率研究数据估计我国湿性AMD患者人数约为360万人。,眼底新生血管是湿性AMD的主因,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VEGF促进眼底新生血管生成, 湿性AMD的特点是色素上皮层下有,活跃的新生血管,从而引起一系列渗出、出血、瘢痕改变;, VEGF是目前已知的作用最强、专属,性最高的促血管生长因子,通过与受体VEGFR结合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过量VEGF将引起新生血管在眼底聚,集,导致湿性AMD;另外,在肿瘤组织,过量分泌的VEGF将提供大量的新生血管在肿瘤病变处积聚,为肿瘤细胞提供大量营养,促使肿瘤细胞快速增长,导致肿瘤恶化及转移;, 因此,VEGF成为治疗湿性AMD的,首选靶点,同时也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他治疗手段或者只适用于特定类型的AMD,或者副作用大,或者临床效果不一且易复发,目前使用较少。,抗VEGF药物是湿性AMD的主要治疗手段湿性AMD推荐治疗手段 一线治疗手段抗VEGF药物:由于VEGF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故在CNV形成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抑制VEGF可减少血管的渗透性并抑制CNV形成,从而达到治疗湿性AMD的效果。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临床结果优异且副作用少,是目前治疗湿性AMD的首选方法。 辅助治疗手段光动力学疗法(PDT):通过静脉注射光敏药物,配合特定波长照射病变部位,可产生活性氧或自由基,造成局部CNV血栓形成,从而导致CNV萎缩。PDT可特异性作用于CNV,副作用小,上市的光敏药物维替泊芬(Verteporfin)也一度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其他治疗手段:-传统激光治疗:利用激光光凝封闭CNV;-经瞳孔温热疗法:利用近红外激光照射病变区,使CNV萎缩;-手术方法:通过黄斑下CNV摘除术等手段进行治疗;,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AMD临床指南:推荐抗VEGF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各国AMD临床指南整理,临床指南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Retina/vitreous PreferedPractice Pattern DevelopmentProcess and Participants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治疗路径,发布时间201320152013,发布国家英国美国中国,发布机构皇家眼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phthalmologists)美国眼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中国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指南与临床路径制订委员会,建议用药中央凹下/中央凹旁CNV:一线治疗(抗VEGF药物),二线治疗(抗VEGF药物+PDT)中央凹外CNV:局部激光光凝治疗或抗VEGF药物推荐用药:阿柏西普、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不常用的处理:PDT、激光光凝治疗一线治疗:抗VEGF药物二线治疗:抗VEGF药物+PDT,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巨头竞争的百亿全球市场:,海外抗VEGF药物分析,FDA批准多种抗VEGF蛋白药物用于治疗湿性AMD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海外上市的抗VEGF药物梳理,名称Pegaptanib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Ranibizumab(雷珠单抗)Aflibercept(阿柏西普),商品名MacugenAvastinLucentisEylea,厂商NeXstar/OSI Pharmaceuticals基因泰克基因泰克/诺华再生元/拜耳,主要成分peg化的抗VEGF核酸适配体人源化抗VEGF单抗抗VEGF抗体Fab片段抗VEGF融合蛋白,上市时间20042005(未获批湿性AMD适应症,属超适应症使用)20062011,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3263, 39%,5122, 61%,Lucentis,Eylea,海外眼科抗VEGF市场:两强争霸,阿柏西普后来居上2016年全球眼科抗VEGF药物销售情况,(百万美元),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全球AMD抗VEGF药物市场主要被三种药物占据: 雷珠单抗(Lucentis,基因泰克/诺华) 阿柏西普(Eylea,再生元/拜耳) 贝伐珠单抗(Avastin,基因泰克) 2011年上市的阿柏西普16年销售51.2亿美元,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雷珠单抗近年市场份额逐渐萎缩,16年全球销售32.6亿美元; 超适应症使用的贝伐单抗估计占到湿性AMD治疗数量的半数以上,但因为使用时价格不足其他产品的1/10,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贝伐,单抗16年全球销售67.8亿美元,估计20%左右为超适应症使用),Pegaptanib:首个VEGF抑制剂,临床效果平平,Pegaptanib临床有效性数据,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Pegaptanib是peg化的抗VEGF核酸适配体,可特异性结合VEGF-A165(VEGF-A的一种亚型);, 临床上对于视敏度的测量主要利用一张逐渐缩小的字母表,用被测试者能读出的字母数量来代替其视力水平(视敏度);, Pegaptanib在试验中表现出优于对照组的结果,视敏度恶化小于15个字母的比例:EOP1003(73%对60%),EOP1004(,67%对53%);, 使用Pegaptanib的患者视敏度仍逐渐下降,Pegaptanib长期使用效果不佳;, 临床效果更好的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上市之后,Pegaptanib市场迅速萎缩。,50美元(超适应症),2000美元,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同源殊途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比较,名称,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联系,来自同一鼠源抗VEGF单抗,区别分子量上市时间适应症,人源化单抗(全长)149kD2005结直肠癌(与化疗联用),抗体Fab片段48kD2006湿性AMD、RVO、DME、DR、mCNV,治 疗 AMD价格资料来源:罗氏官网、药物说明书、Drug、XX经济研究所整理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制备示意图, 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都是基因泰克研发的产品,来自同一鼠源抗VEGF单抗; 贝伐珠单抗是全长的人源化抗VEGF单抗;, 雷珠单抗是去掉Fc片段的抗VEGF抗体Fab片段; 贝伐珠单抗2005年上市,适应症结直肠癌;, 雷珠单抗2006年上市,适应症湿性AMD,后又获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及近视性视网膜新生血管(mCNV)等适应症; 在美国,雷珠单抗每次注射花费超2000美元(0.5mg/剂),一年需注射12次;而贝伐珠单抗一剂100mg或400mg,100mg售价约820美元,若治疗湿性AMD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每次仅需使用1.25mg,加上厂商无菌分装的费用,每次注射约50美元;也就是说,超适应症使用的贝伐珠单抗每次费用仅为雷珠单抗的1/40。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雷珠单抗:临床试验证明可改善AMD患者视力,雷珠单抗临床试验结果, 在两组独立的临床试验(AMD-1和AMD-2)中,雷珠单抗分别表现出了相比于对照(假手术组及PDT组)更优的临床效果,,在视敏度减少少于15个字母、视敏度增加大于15个字母和视敏度变化中位数这三个主要指标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长期使用雷珠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不同于Pegaptanib,使用雷珠单抗1年及2年后,患者的视敏度得到改善,AMD-1为,+6.3和+5.5,AMD-2为+11.0和+10.9,雷珠单抗临床效果更佳。,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雷珠单抗每月注射得最佳临床效果,雷珠单抗不同注射频率的临床试验结果, 雷珠单抗需每月注射:在另一项临床试验(AMD-4)中,比较了每月注射和减少注射频率使用雷珠单抗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每月注射雷珠单抗效果较优(视敏度变化+9.1对+7.9)。,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贝伐珠单抗对头雷珠单抗非劣效,贝伐珠单抗与雷珠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比较,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贝伐珠单抗与雷珠单抗在视敏度改善上并无差异:在2011年的一项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的头对头试验中,注射贝伐珠单抗和雷珠单抗在视敏度改善这项指标中并无显著差异(52周,贝伐珠单抗+8.0对雷珠单抗+8.5);而在另一项主要临床指标,中央凹厚度变化上,只有每月注射雷珠单抗的病人组在中央凹厚度的改善上略有优势(52周,贝伐珠单抗-164对雷珠单抗-196)。,401,1220,1775,2339,2936,3773,3978,3640,3263,204.2%,45.5%,31.8%,25.5% 28.5%,5.4%,5.7%,2.3%,-15.4% -10.4%-50.0%,50.0%0.0%,100.0%,200.0%150.0%,250.0%,500.00.0,1,500.01,000.0,2,500.02,000.0,4,000.03,500.03,000.0,5,000.04,50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Lucentis销售(百万美元),增速(%)43014206,雷珠单抗的销售受到阿柏西普冲击2006-2016年雷珠单抗全球销售情况,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雷珠单抗在2006年上市后迅速放量(罗氏在美国销售,诺华负责美国以外区域的开发和销售),在巅峰期销售达40亿美元以上。但随着阿柏西普在2011年底上市,雷珠单抗销售受到冲击,12年起明显滞涨,且近年来销售萎缩,2016年全球销售32.6亿美元。,阿柏西普:抗体Fc融合蛋白,全球销售王者, 2011 年11 月,美国再生元和拜耳联合研发的阿柏西普(aflibercept,,商品名Eylea)获FDA 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湿性AMD; 由VEGFR-1的第2区域和VEGFR-2的第3区域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融合而成。阿柏西普能与所有的VEGF-A、VEGF-B亚型以及胎盘生长因子(PIGF)结合(雷珠单抗仅能结合VEGF-A); 阿柏西普两臂都能与VEGF结合在内部,结合后能更好阻止VEGF和VEGFR的结合,发挥trap的作用,并具有更优的亲和力; 上市后陆续获批RVO、DME、DR等眼科适应症,打开更大市场; 阿柏西普到2015年销售便超过了40亿美元,超过雷珠单抗,成为治疗湿性AMD市场份额最大的药物。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阿柏西普结构示意图,阿柏西普头对头雷珠单抗非劣效,但可减少注射次数,阿柏西普临床试验结果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Q8 weeks:第四个月起两个月注射一次; Q4 weeks:每个月注射一次,阿柏西普临床试验结果资料来源:药品说明书(PI) 在两个独立的临床试验中,阿柏西普Q8组(前三个月每个月注射一次,之后每两个月注射一次)与雷珠单抗Q4组(每个月注射一次)在视敏度降低15个字母以内的患者比例(94%对94%)和视敏度变化中位数(+7.9对+8.1)这两个主要有效性数据上均无显著差异;说明阿柏西普在疗效相似的条件下可减少注射次数; 阿柏西普Q4组和雷珠单抗Q4组相比则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优越性。,25,856,1851,2745,4039,5122,116.2%,48.3%,47.1%,26.8%20.0%0.0%,40.0%,60.0%,120.0%100.0%,140.0%,1,000.00.0,2,000.0,3,000.0,4,000.080.0%,5,000.0,6,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Eylea销售(百万美元),增速(%),后发制人,阿柏西普成为治疗湿性AMD药物市场王者2011-2016年阿柏西普全球销售情况,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阿柏西普于2011年底获批上市,到2015年销售便超过了40亿美元,超过雷珠单抗,成为治疗湿性AMD市场份额最大的药物。2016年阿柏西普全球销售达51.2亿; 对比雷珠单抗,在类似的疗效下可减少注射次数给予阿柏西普竞争优势。,获批新适应症+开拓新市场:业绩成长动力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扩展适应症及其时间,mCNV2017,适应症LucentisEylea,湿性AMD20062011,RVO20102014,DME20122014,DR20152015,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上市以来,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均扩展了适应症,由湿性AMD增加了RVO、DME、DR、mCNV等适应症。新适应症的获批为药物扩展了新市场,成为其销售增长的一大动力; 2018年2月13日,阿柏西普获CFDA批准在中国上市,适应症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 在中国,阿柏西普推荐剂量为2mg,初始5个月每月注射一次,然后每两个月进行检查并注射一次。患者治疗12个月后,可根据视力、解剖学结果延长治疗间隔。中国是另一个眼科抗VEGF药物潜在的大市场,进军中国市场无疑会为阿柏西普销售增长提供更大潜力; 作为国际上的眼科抗VEGF药物的销售王者,阿柏西普在中国获批上市可能与康柏西普形成竞争。,拓展适应症+升级新药物:海外巨头的研发策略眼科抗VEGF相关药物研发管线,药物LucentisLucentisRG7716Eylea,成分雷珠单抗雷珠单抗VEGF-A 和Ang-2 双 特异性抗体阿柏西普,企业罗氏/诺华罗氏/诺华罗氏再生元/拜耳,适应症长效释放的雷珠单抗(port delivery system)糖尿病黄斑水肿湿性AMD糖尿病视网膜病(不包括黄斑水肿),研发进度II期2017年完成II期III期,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针对眼科抗VEGF药物,罗氏和再生元的研发管线主要集中在拓展新适应症和升级新药物; 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分别进行了糖尿病黄斑水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的研发; 罗氏还进行了雷珠单抗长效释放系统、和双特异性抗体的研发。,疗效优秀+依从性好+进入医保:,康柏西普竞争国内市场,康柏西普: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商品名:朗沐), 厂商:XX生物, 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适应症: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康柏西普是利用CHO细胞表达系统生产的重组融合蛋白,通过结合VEGF阻断其与受体VEGFR结合,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XX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I类生物新药,是由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和4,与人免疫球蛋白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的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具有全人源化、多靶点、亲和力强等特点;, 康柏西普拥有中国及国际PCT专利,是中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通用名的拥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I类新药,,它的成功也标志着公司在以VEGF 为主靶标的相关疾病治疗用药的研发进展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康柏西普于2014年3月获CFD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湿性AMD,且于16年直接获FDA批准在美国进行湿性AMD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17年5月新增适应症“继发于病理性近视(PM)的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引起的视力下降”,另有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两个适应症的III期临床正在进行。, 2017年降价17%通过谈判进入医保,以价换量打开未来增长空间。,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康柏西普: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结合更多亚型,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康柏西普结构示意图, 康柏西普由VEGFR-1的第2区域和VEGFR-2的第3和第4区域(比阿柏西普多一个区域)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融合而成;, 康柏西普对于VEGF-A的亲和力与阿柏西普相近,均优于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除了VEGF-A、VEGF-B和PIGF外,还可结合,VEGF-C,覆盖更多VEGF亚型;, 康柏西普2014年被C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湿性AMD,16年直接获得FDA临床III期批件。17年5月新增适应症pmCNV,另有RVO、DME两个适应症的III期临床正在进行。,VEGF-A,-B, 0.5pM,眼科抗VEGF蛋白药物比较抗VEGF蛋白药物比较,结构,分子量,药物靶点,靶点亲和力(对VEGF-A165),玻璃体内半衰期,注射方式,每剂价格,康柏西普,融合蛋白: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和4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143kD,-C和PIGF,4.2天(兔),前3个月每月一次,之后每3个月1次(第一年6次),5550 元 ( 中 国医保支付价),阿柏西普雷珠单抗,融合蛋白: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单克隆抗体片段:抗VEGF人源化单抗Fab片段,115kD48kD,VEGF-A , -B和PIGFVEGF-A,0.5pM46pM,4.79天(兔)0.5mg:2.88-2.89天(兔)0.5mg:2.63天(猴)2mg:3.9天(猴),前3个月每月一次,之后每2个月1次(第一年7次)每月一次(第一年12次),约 1850 美 元(美国)约 2000 美 元(美国)5700 元 ( 中 国医保支付价),贝伐珠单抗,全人源化抗VEGF单克隆抗体,149kD,VEGF-A,58pM,1.25mg:4.32-6.61天(兔) 每月一次(第1.25mg:6.7天(人) 一年12次),约50美元(美国),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康柏西普对头雷珠单抗非劣效,注射次数更少,康柏西普临床试验结果,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康柏西普在视敏度改善这项指标上与雷珠单抗无显著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康柏西普在治疗前三个月需每个月注射一次,之后则只需每三个月注射一次,注射次数显著少于雷珠单抗,,更具性价比。,眼科抗VEGF临床数据小结抗VEGF药物湿性AMD临床试验数据小结,药物,Pegaptanib,雷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EOP1003,AMD-1,VIEW1,0.3mgpegaptanib组29773%,假注射组29860%,试验患者数量视敏度降低小于15个字母的患者视敏度增加大于15个字母的患者视敏度变化中位数,0.5mg雷珠单抗组23091%31%+6.3,假注射组22960%6%-11.0,贝伐珠单抗组26594.0%31.3%+8.0,雷珠单抗组28494.4%34.2%+8.5,EYLEA Q8组30194%31%7.9,EYLEA Q4组30495%38%10.9,雷珠单抗Q4组30494%31%8.1,0.5mg康柏西普组9022.9%12.7,0.5mg雷珠单抗组9021.2%12.3,试验结论,pegaptanib和对照组患者持续经理视敏度的下降,但pegaptanib能减缓下降的趋势,雷珠单抗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贝伐珠单抗与雷珠单抗相比非劣效,阿柏西普Q4/Q8组与雷珠单抗Q4组相比非劣效,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相比非劣效,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除了pegaptanib临床效果较为一般,雷珠单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敏度,其他药物与雷珠单抗做头对头试验均为非劣效,国内眼科抗VEGF市场:康柏西普增速迅猛,47.7,191.3,257.9,314.1,313.8,293.1150.8,216.5,301.3%,34.9%24.0,83.721.8%,-6.7%,248.8%,80.1%,43.6%7.1%,-50.0%,50.0%0.0%,100.0%,300.0%250.0%200.0%150.0%,350.0%,0.0,100.050.0,150.0,300.0250.0200.0,35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增速,康柏西普增速,雷珠单抗59%,康柏西普41%,2012-2017样本医院眼科抗VEGF药物销售情况,2017年样本医院眼科抗VEGF药物销售占比, 在湿性AMD市场,国内获批上市的抗VEGF药物有雷珠单抗、康柏西普以及2018年新上市的阿柏西普三种; 康柏西普14年上市之后迅速放量,2017年样本医院销售已达2.17亿,逐渐与雷珠单抗平起平坐(占比41%); 雷珠单抗虽然采取了降价应对康柏西普的竞争(每支9800元降至7125元),销售还是明显滞涨,17年样本医院销售3.14亿。,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康柏西普增速,34.8%,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样本医院用量变化情况,4926,19721,26592,32306,3595,12589,22425,33919,300.3%,21.5%,9.8%,35485250.2%,78.1%,0.0%,51.3% 50.0%33.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增速,康柏47181 增速,西普,411,1643,2216,2692,2957,3932,2098,3738,5653,300.3%,59934.8%,21.5%,9.8%,250.2%,78.1%,0.0%,51.3% 50.0%33.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增速,2012-2017样本医院眼科抗VEGF药物销量情况,2012-2017样本医院眼科抗VEGF药物估计覆盖人数,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康柏西普销量增长迅猛,覆盖人数已超雷珠单抗。康柏西普17年样本医院销量增长51%,估计覆盖人数(以康柏西普6支/年,雷珠单抗12支/年估计)已超过雷珠单抗; 湿性AMD抗VEGF药物渗透率仍处于低水平。17年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样本医药合计覆盖约9500人,考虑3-4倍的放大系数,即总共覆盖3-4万人,渗透率约为1%。,24.0,37.9,53.2,69.8,121.6,134.4,150.8,164.7,182.1,205.5,216.5,57.7%,40.5%,31.2%83.7,19.9%,102.722.7%,18.4%,10.5%,12.2%,9.2%,10.5%,12.9%,5.3%,0.0%,10.0%,20.0%,30.0%,40.0%,50.0%,60.0%,70.0%,0.0,50.0,100.0,150.0,200.0,250.0,TTM销售,环比增速,谈判进入医保:康柏西普以价换量2014-2017样本医院康柏西普TTM销售情况(百万),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17年新医保谈判后,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分别以5550元(降价17%)和5700元(降价20%)进入医保目录(每眼累计最多支付9支,每个年度最多支付4支); 虽然降价对短期销售会有影响(2017Q4增速下滑),但进入医保目录为康柏西普打开了市场; 虽然降价后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单支价格并无显著差异,但若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康柏西普第一年只需使用6次(前三月每月注射一次,之后每三月注射一次),而雷珠单抗每年需使用12次(每月注射一次),康柏西普性价比显然较高:康柏西普年治疗费用3.33万,雷珠单抗年治疗费用6.84万。,康柏西普国内湿性AMD市场可超20亿VEGF靶位眼科用药市场空间测算,适应症,wAMD每 年 新 发病人数(万人),渗透率,年治疗费用,市 场 空 间(亿),雷珠单抗,360,0.25%,68400,6.16,0.5%,12.31,康柏西普,360,0.75%0.35%,33300,18.475.99,1%,11.99,2%,23.98,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7亿,50岁以上人口占比20%,发达国家年龄50岁以上AMD发病率达11%,其中wAMD占比在12%左右,目前我国AMD发病率接近发达国家。可推算AMD患病人口达3014万,其中wAMD人群360万左右; 目前雷珠单抗药物市场渗透率0.25%左右,康柏西普市场渗透率0.5%左右,由于康柏西普价格优势显著,未来三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2%,而雷珠单抗渗透率未来在0.5%0.75%。,新适应症的获批可成为康柏西普成长的一大动力,2015年估计我国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人数,资料来源:XX经济研究所整理, 参考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获批新适应症是销售增长的一大助力。, 13年上市时康柏西普的适应症仅为湿性AMD,然后在17年获批了pmCNV的适应症,RVO和DME两个适,应症的III期临床正在进行。, 根据南方所2015年的数据,国内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超千万;新适应症的获批将可使康柏西普,的市场空间再翻倍。,开启美国III期临床,有望竞争海外市场 签署临床合作协议,开启美国III期临床。康柏西普在2016年10月跳过I期、II期,直接获得FDA的III期临床批件。2017年11月,XX与美国的CRO公司INC Research签署总费用为2.27亿美元的临床协议。临床为国际多中心试验,预计需要2000例病例,2年左右时间。康柏西普预计将于近期开展美国III期临床,且大概率于2021年上市。 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的专利争端。阿柏西普的主要专利将在2020年在美国到期,且康柏西普在专利申请中并非阿柏西普的“生物类似药”,新颖性没有问题:康柏西普在全球28个国家有专利,且“Conbercept”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国际通用名。 美国AMD市场广阔,康柏西普将与阿柏西普竞争。美国AMD市场抗VEGF药物的渗透率高于我国,根据公司财报披露,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2016年在美国的销售达到47.5亿美元,超过全球销售的一半,到2022年销售将接近60亿美元。康柏西普上市后将参与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的竞争,凭借其非劣疗效,以及更少的注射次数,假设占到10%-20%的市场份额,即10亿美元左右。康柏西普与阿柏西普比较,结构,分子量,药物靶点,靶点亲和力(对VEGF-A165),玻璃体内半衰期,注射方式,每剂价格,临床有效性,康柏西普阿柏西普,融合蛋白: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和4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融合蛋白:VEGFR1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2和VEGFR2中的免疫球蛋白样区域3与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Fc片段经过融合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