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伦敦经济月刊( 2013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 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 展望 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 : 王梅婷 中国银行研究院 电 话 : 010 6659 1591 签发人:陈卫东 审稿人: 周景彤 联系人 : 叶银丹 王梅婷 电 话: 010 6659 1591 对外 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 材料 2021 年 5 月 19 日 2021 年 第 25 期 (总 第 348 期 )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 板与应对策略 在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国际政经关系错综复杂的背 景下,跨境电商业务既能促进我国外贸提质增效,又能 支持扩大外循环和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现阶段,跨 境电商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外贸企业梯队基本形成, 跨境线上贸易市场趋向多元化,外贸企业的品牌形象进 一步提升。但是目前跨境电商发展也面临一些堵点和痛 点,尤其是金融支持方面,外贸企业融资难,跨境线上 支付结算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外贸账户余额理 财、外汇衍生品等资产管理产品发展不充分。这些问题 制约了跨境电商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领 域的国际合作,完善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金融机构要拓展 多元化跨境电商贸易融资方式,建立跨境电商综合性服 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 研究院 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 在贸易保护主义回潮、国际政经关系错综复杂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业务既能促进我 国外贸提质增效,又能支持扩大外循环和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现阶段,跨境电商 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外贸企业梯队基本形成,跨境线上贸易市场趋向多元化,外贸 企业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但是目前跨境电商发展也面临一些堵点和痛点,尤其是 金融支持方面,外贸企业融资难,跨境线上支付结算效率低、成本高、风险大,外贸 账户余额理财、外汇衍生品等资产管理产品发展不充分。这些问题制约了跨境电商可 持续发展,需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完善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体系 ,充 分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作用。金融机构要拓展多元化跨境电商贸易融 资方式,建立跨境电商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一、跨境电商促进外循环发展,推动我国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 端延伸 当前,面临大国博弈、新冠疫情蔓延等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我国发展外循环 要继续稳定外贸、密切国际贸易关系和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在传统外贸竞争日益激烈 的 背景下,跨境电商业务 1作为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产生的外贸新模式,具有 潜在市场大、交易成本较低、灵活性高等优点,其快速发展对促进外循环、提升我国 在 全球价值链 中的 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 跨境电商业务 能 加强国内外产业链融合度,助力外循环发展。跨境电商 业务能带动国内外产品交换、流通、消费和再生产,紧密联系国内外生产资源、物流 和信息流,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尤其是疫情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 到冲击, 而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产业链修复,带动了 84%的中小企业拓展线上运营、开 辟新市场,带来跨境电商出口额 增长 超预期 2,促进了我国 2020 年 出口市场份额提升。 另一方面, 跨境电商业务有利于推动中国产业链位置提升。长期以来,我国制造 业在技术研发、品牌 建设 和 定制化 服务上存在劣势, 因而 传统制造业主要处于全球产 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多数企业以低成本加工制造获取较低的附加值。而在 1 跨境电商业务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跨境交易主体达成货物、服务交易,开展支付结 算、物流快递的国际商业活动。 2注: 亿邦动力研究院、 APEC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安永中国 , 2020年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白皮书。 跨境电商业务中,大量卖家直接对接境外企业、批发商和部分消费者,便于掌握消费 者需求特征并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能促进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和建立品牌优势。同 时跨境电商带动更多国内企业走向国际销售市场,有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加快创新 和提高竞争力,整体上 将 促进我国制造业升级,带动产业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二、我国跨境电商 贸易的 发展特点 与前景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疫情下成为稳外贸 的 重要 力量 ,其 发展模式包括 B2B、 B2C 和 C2C 三种。从发展特点看,一是市场主体增长迅速,外贸企 业梯队基本形成;二是跨境电商出口 市场 更加多元化;三是 参与跨境电商贸易的企业 更加重视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一)我国跨境电商业务的主要模式 跨境电商 贸易 包括跨境电商进口和出口业务模式:进口模式主要包括外贸 B2C 和 海外代购,出口模式主要以外贸 B2B、 B2C、 C2C 为主 3(表 1)。 现阶段, 出口业务占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额的 70%以上。 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以大型平台类为主, 2020 年调研 显示,分别有 55%、 33%和 21%的国内卖 家入驻了亚马逊、 eBay 和 Shopee,同时分别有 35%、 32%的卖家入驻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内跨境电商平台 4。 表 1:跨境电商主要模式、特点与代表平台 模式 交易特点 代表平台 B2B(企业间交易) 大批量、小批次、订单集中 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等 B2C(企业与消费者间) 小批量、多批次、 顾客 多 、订单分散 兰亭集势、全球速卖通、敦煌网等 C2C(消费者间交易) 小额商务交易 淘宝网、易趣 等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我国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特点 近年来, 随着我国 不断增设跨境电商试验区 , 完善 出口 便利化政策,跨境电商市 场规模呈现 持续快速 增长 态 势。从我国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验放的 零售 进出口 总 额 来看, 2015-2019 年 跨 境电商零售进出口 总 额从 360.2 亿元增长到 1862.1 亿元,其中 零售 出口 额 从 336.5 亿元增长到 944 亿元。 2020 年,在疫情冲击下, 海外消费者线上 3 注:本文主要研究跨境电商出口业务。 4 调研数据来源于亿邦智库 2020 年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报告。 购物成为潮流, 大量 国内 卖家转到线上经营,共同推动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快速增长, 对外贸贡献度 大幅 提升。从 2020 年全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包括跨境线上零售进出 口额) 来看, 2020 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 贸易额为 1.69 万亿元,增长 31.1%,其中, 跨境电商出口超预期增长 1.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40.1%,高于同期传统外贸增速 。 图 1:跨境电商 零售 进出口 情况 图 2: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从结构来看,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存在三个特点。第一,从事跨境电商贸易的 企业持续增加,外贸企业梯队基本形成。 2014 年以来我国跨境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从市场主体构成来看,截至 2019年末, 40%的跨境电商外贸企业年销售额在 500万美元 以上, 24.7%的企业销售额在 50万美元以下, 19.8%的跨境电商卖家出口额在 50万 -100 万美元, 10%的企业年销售额在 1 亿美元以上 5。 这表明除了存在大量中小卖家外,头部、 中部的外贸企业梯队 已 基本形成。 第二,出口跨境电商贸易市场趋向多元化。 跨境 电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从 2014 年的 4.2 万亿元 增长到 2019 年的 10.5 万亿元 6,同时市场结构更加优化。 一是 与传统 外贸市场相似,跨境电商贸易市场主要 为 北美、欧洲和东南亚, 50%以上从事跨境电商 业务的企业开通了欧美业务 7。 二是 “ 一带一路 ” 沿线的跨境 电商 贸易增长较快。 在发 达国家保护主义抬头和推动再工业化、“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等背景下 ,外贸企 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势,积极开拓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 带动 我国 5 亿邦智库 2020 跨境电商发展报告 。 6 注:数据来源于 网经社 发布的 2020 跨境电商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 7 亿邦智库 2020 跨境电商发展报告 。 360.2 499.6 902.4 1347 1862.1 0% 30% 60% 90%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中国海关验放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亿元,左轴) 增长率(右轴) 336.5 561.2 944 41.30% 67% 68.20% 0% 20% 40% 60% 8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17 2018 2019 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总额(亿元) 增速 跨境电商出口在中东欧、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市场的布局增加。 截至 2019 年,我国与 乌兹别克斯坦等 22 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2019 年与合作国家的跨境电 商进出口额达 245.7 亿元,同比增长 87.9%,其中我国出口额增加 143.6 亿元,同比增 长 207.1%。 第三,跨境电商交易中,外贸企业更加重视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 。根据艾瑞咨询 研究院的统计 ,中国全球化 50 强 企业的品牌吸引力 在 2019 年实现了 15%的增长, 2020 年继续创造出 了 8%的增长。 同时东南亚电商平台 Shopee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9年 “双 11”来自中国卖家的产品销量超过 2018 年同期的 10 倍,当天售出超过 8000 万件商品 8。 在户外运动、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领域,已经有多个中国知名品牌实现出海,国际 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这主要由于跨境电商交易使企业面 对 更广泛的销售市场和激烈 的竞争, 推动 外贸企业升级产品和加强品牌建设。 (三)“一带一路”、 RCEP 协定和数字技术发展下,跨境电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展望未来, 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积极因素较多,预计跨境电商业务将保持高增长, 继续作为稳定外贸的重要力量。 一是 RCEP 和“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利好我国跨境电 商出口增长。 RCEP 协定生效后,参与国 之间 90%的货物贸易将实现零关税 ,这将大幅 降低跨境出口成本。同时 RCEP 协定 有利于中国在产业链上游巩固 与 东南亚一体化 发展 的 趋势,促进国内产业链向高技术含量升级 。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 商务部已与越南、新西兰、巴西、意大利等 20 多个国家签署了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 并建立长效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二是 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助力跨境电 商业务增长。 物联网、智慧仓储等技术 逐步与跨境电商企业的研发生产、物流配送、 精准营销等环节相融合,并实现 对跨境物流 运输、仓储 的可视化管理 ,提高平台交易 撮合效率。总的来看, RCEP、“一带一路”和技术进步将促进跨 境电商在未来实现高 增长。 三、跨境电商企业融资难,支付结算成本高、风险大 尽管我国跨境电商业务 发展 持续向好,但作为新兴贸易业态, 其 金融配套支持体 系尚不完善,相关外贸企业仍面临融资难 ,跨境 支付渠道不畅 、收款和结汇 成本高等 堵点和痛点, 制约 跨境电商业务 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 8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019, 2020 年 7 月。 (一)跨境电商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仍较为突出 近年来, 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但 在跨境电商交易中,中小微 外贸企业 的融资难问题仍比较突出 。 据亿邦智库 2020 年 调研 发现 , 27%的跨境电商企 业需要融资, 6%的跨境电商企业长期面临资金不足问题, 16%偶尔出现资金不足。这主 要由于, 一是 中 小 微外贸企业 普遍具有轻资产、风险控制能力低、资金周转慢的特点, 其本身存在融资条件不足的短板。 二是 现有贸易融资方式与 企业融资需求匹配 度较差 。 从 跨境电商 企业的融资方式 偏好 来看, 52%的 外贸 企业倾向于信用贷款、 28%的企业倾 向于仓单抵押、应收账款抵押贷款,仅 16%的企业倾向于固定资产抵押贷款 9。但现阶 段, 金融机构放贷仍对抵押物有一定要求,难以充分 满足 外贸 企业多样化 的 融资需求。 同时金融机构放贷额度难以达到企业融资规模需求。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约有一半外 贸 企业 获得的 贷款额度占店铺每月收入的 30%以下, 贷款额度较低,企业 融资缺口仍 然 较大 。 (二)跨境支付结算渠道不畅,成本和风险较高 支付结算是跨境电商业务的关键环节,安全顺畅的支付结算 渠 道是跨境电商 交易 实现闭环的保障。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 以商业银行为 主的模式。 部分 跨境电商平台与海外银行合作,接受海外 买家使用 信用卡付款和 进行 线下汇款,之后 由卖家 通过银行间跨境清算,最终 将货款 汇款到企业账户。 二是 以第 三方支付平台为主的模式。通常 跨境 支付机构与国外银行建立合作, 线上卖家 通过 第 三方 支付机构向 海外 买家收款,再由支付机构向 卖家 结算外汇。尽管这两种支付方式 应用 范围 较广,但现阶段跨境 电商 支付仍存在流程复杂、收费高、 交易 结算风险高等 问题。 1.跨境电商支付方式兼容性较差,跨境支付成本高 相比较于 传统 国际 贸易 支付 金额大、频率低、时效性差等特点,跨境电商 交易支 付 具有金额小、频率高、反应快的特点,因 而 对 跨境 线上支付的灵活性、便捷性要求 较高。但 由于 国 内 外市场语言文化和支付习惯 差异大 ,跨境线上支付工具兼容性较差, 超过一半外贸企业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和 当地支付工具进行 跨境 收款, 再通过其他金 融机构将货款转到国内账户,从而 拉长了 收款链条 ,降低资金周转效率,增加 跨境 支 9 亿邦智库 2020 年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报告 。 付成本。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 外贸企业跨境线上收款中间环节 多,货款回收进度慢。目前,外 贸企业跨境收款流程 仍较为 繁琐,货款需要经过多个 金融组织与银行之间的流通、交易、合规、结算和风控等中间环节,拉长了外 贸企业 货款回流周期。通常一笔跨境 电商出口交易 完成,国内企业需要一个月或至少一个星 期 才能收到货款, 这增加 了 企业 的 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周转效率,增加经营风险。 二 是 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的费率较高, B2B 线上交易支付成本高问题十分突出。 第三方支付 平台 的 跨境支付 结算 收费项目主要 包括 提现手续费与汇兑损失,部分 支付 平台 还设置 了年费、到账费用等项目 , 增加 了外贸企业的收款成本 。 其中, B2B 跨境电商支付高成 本问题较为突出。目前,第三方支付 平台 主要用于 B2C和小额 B2B跨境 支付 ,代表性 的 支付机构有 PayPal、 PingPong 等。疫情冲击下大量 B2B 外贸交易转到线上,由于 B2B 交易的产品种类 更 丰富 、 交易额更大,其 支付规模是 跨境 B2C线上支付的 10-20倍, 但 目前专门服务大额 B2B 支付的支付平台还不足,部分 B2B 交易收款采用银行账户和 B2C 类支付工具, 银行间资金结算收费,以及 支付 平台 按 B2C交易收取手续费 ,使 B2B跨境 电商交易 面临较高成本。 2.跨境电商交易的支付结算风险较高 一是 部分 商业 银行 尚未建立 跨境电商交易结算系统,反洗钱管控下外贸企业资金 冻结风险较高。在 B2B跨境交易中,外贸企业主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收款和资金周转, 这一过程 要 受到银行的反洗钱风险管理 。 由于现阶段 不少 银行 仍未建立 专门的 B2B 跨 境电商交易结算系统,难以高效管控这类风险 , 部分 正常 的跨境电商支付结算也会面 临资金被冻结的情况,增加了外贸 企业 的流动 性 风险。 二是 第三方支付平台操作不合 规可能增加交易风险。跨境电商作为一种贸易新模式,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在此背景下,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为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可能会省略一些没 有法律法规要求但有一定成本的流程。比如放弃成本较高但效果更好的大数据分析来 审核跨境电商交易数据,而采用低成本方式审核客户身份,容易出现虚假信息泛滥和 交易欺诈,增加跨境支付的交易风险。 三是 跨境电商卖家结汇风险较大。 比如 人民币 汇率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升值 并大幅超预期,造成外贸企业结汇损失。 中国银行 2021 年 3 月调研 发现 , 24.89%的 受访 外贸企业表示结汇损失增加,出口利润大幅减少, 10.97%的 外贸 企业出口利润出现亏损。 (三)对跨境电商企业的避险工具、资金管理产品供给不充分 第一, 现有汇率衍生品无法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交易场景和碎片化需求。传统银 行外汇衍生品具有门槛高、申请流程复杂、受理周期长、审批结果存在不确定和成本 高等特点,并且以服务大型企业的标 准化产品为主,与大量中小跨境电商企业的需求 不符。同时, 银行 在 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 时,对真实需求交易的判定存在困难。比如 银行难以掌握外贸企业真实的 跨境 资产负债分布和业务资料, 也缺少对这类非常规贸 易背景认定的标准,因而在落实真实需求原则时审核偏严格,影响了外汇衍生品对跨 境电商贸易的支持效果。 第二, 跨境电商企业 短期 资金 管理 产品供给不足 。随着跨境 电商 企业的交易规模扩大,一些外贸企业延缓结汇,将资金留存海外,产生 短期具有 高流动性的衍生金融服务需求。 2020 年调研显示,专业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正逐步成 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新需求,比如对 保险、理财投资等需求已经占 17.5%10。 现阶段,不 少海外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短期资金增值管理,国内金融机构在为企业开设 海外账户、丰富资金管理产品方面发展还不充分。 四、对策建议 未来,在 RCEP、“一带一路”引领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下,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发 展前景广阔,将 有力推动外循环发展和增强我国外贸竞争力。 对此,要加快打通堵点、 消除痛点,增强跨境电商发展的 金融支持 。 (一)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利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用 第一,从国家层面加强与贸易国的合作交流 。进一步扩大与贸易国签署双边电子 商务合作机制,在健全跨境支付法律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增加双边多边金融监管信 息透明度方面深化合作,为跨境电商贸易支付结算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降低信息不 对称、政策差异带来的风险。同时,继续推动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区域和国际合作, 助力中国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走出去,促进国际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对接合作。 第二,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带动作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提高 跨境支付结算便利化水平。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数量达到 105 个, 覆盖 30 个省市区。 未来, 一是 要利用综试区推动跨境电商交易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推进数 字人民币试点和使用, 争取在部分国际交易流通中率先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 同 时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 10 亿邦智库 2020 年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报告 。 管理系统,提高人民币结算清算效率。 二是 充分完善综试区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 融机构、支付机构、电商平台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之间加强规范合作,为跨境电商企 业提供在线融资、在线购买保险,在线支付和本币跨境结算和结售汇等“一站式”金 融服务。 第三,为跨境电商支付结算提供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 一是 加快完 善跨境电商企 业认证机制,在确保跨境电商 交易 真实发生 的 基础上,降低跨境外贸企业资金被冻结 的风险。 二是 建立健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电子订单、电子支付凭证、报 关 清单数据进行分析,定期汇总数据形成外汇管理部门的核准 依据 , 方便 跨境电商 企 业办理结汇业务 。 (二)创新和丰富金融机构跨境电商产品与服务,减免相关服务收费,降低跨境 支付结算风险 第一,拓展多元化跨境电商贸易融资方式。 金融机构应加快创新贸易融资产品, 提供适合跨境电商需求的信贷服务 。加强金融机构线上线下放贷方式融合,开发运 费 融资、在途货物质押融资 、订单融资等新型融资 服务 。创新贸易融资抵押方式,采用 信用贷、仓单质押等方式对跨境电商卖家放贷。 第二,完善国内金融机构跨境线上支付业务,适度降低支付结算手续费率。 一是 推进银行与国内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 平台 深化合作, 连接和整合 跨境电商支付 结算渠道。 二是 推动金融机构建立跨境电商综合性服务平台, 大力为 跨境电商企业 开 通 海外虚拟账户, 推广 跨境直汇业务, 为 跨境电商企业 提供 境外收 款、资金流通 和结 售汇业务 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同时 着力做大跨境电商客户规模和业务规模, 适度减免 支付结算服务收费,降低外贸企业的跨境支付结算成本。 第三,加强运用金融科技,提高跨境电商支付结算效率。 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 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 跨境电商 交易数据、市场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充分了解 外贸企业的 金融 需求, 为 外贸企业 提供及时、精准的金融服务 。同时,加快技术革新, 优化银行电子结算渠道,实现与跨境电商平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的充分 对接。 第四,丰富跨境电商对口的金融衍生品,降低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 一是 发挥商 业银行的专业优势,为客户在外汇政策、汇率形势和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提供咨询服 务,特别是对受疫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较大的出口企业,在外汇保值、对外 投 资、业务转型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二是 持续优化升级远期结售汇、掉期等资金业务, 增加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外汇套期保值产品。 三是 创新和开发针对跨境电商企业的余 额理财产品,注重产品灵活性,兼顾外贸企业资金流动性和预期收益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