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亲,该文档总共1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编委会 主 编: 田 霞 副主编: 李 勇、张 戈 编 委( 按拼音排序): 安 涛、白 华、陈 鹏、陈小春、陈晓光、陈萧宇、 陈雪鸿、崔文喆、崔煜华、戴凯乐、丁有志、杜安利、 樊海珍、樊 山、冯 源、付 伟、高喜宝、韩耀光、 韩 炜、胡金山、黄一玲、霍海涛、贾 涛、贾若伦、 贾 宇、姜美玲、蒋发群、蒋 奇、江晓斌、靳国杰、 寇增杰、李安伦、李 晗、粟 强、李利军、李鹏超、 李亚军、李震宁、梁志辉、凌 飞、刘 锋、刘 鑫、 刘玉节、刘云龙、刘晓蔚、陆东华、路 娜、罗俊松、 吕 冰、马士民、马志仁、马 原、明 旭、欧红亮、 欧庆于、任宏洋、隋嘉楠、孙 亮、唐前临、屠故园、 王春伟、王冬冬、王金龙、王克达、王明华、王 鹏、 王英键、向 科、邢 韬、许 超、徐明迪、徐 宁、 杨 昆、杨庆华、杨 涛、张长河、张木梁、张琦滨、 张 屹、赵晓溢、郑 金、周征宇、朱家雄 专家委员会 主 任 :倪光南 副主任 :严 明、霍 炜、胡伟武、窦 强 委 员 (按拼音排序): 曹 冬、陈晓桦、邓小四、杜 胜、杜跃进、冯燕春、 冯裕才、郭守祥、韩乃平、胡红升、黄志刚、姜海舟、 李 斌、李璐瑶、梁育刚、刘龙庚、刘闻欢、刘 毅、 陆宝华、罗东平、潘凤岩、唐 彬、汤学军、田俊峰、 肖新光、杨纪文、翟起滨、张焕国、张 强、张 彦、 张宇翔、张岳公、赵 波、赵战生、郑静清、祝国邦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4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2021年4月19日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编委会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责任编辑 : 伊敏娜 校 对 : 李 雪、隋嘉楠、李兴茹 美 编: 赵泉城 开 本 :720 X 980 1/16 版 次 : 2021 年4月第 1 版 印 次 : 2021 年 4 月第 1 次印刷 本报告咨询联系方式: cii_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所有,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报告内容进行使用、复制、 修改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 转载、摘编或引用本报告内容和观点应注明“来源于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 施技术创新联盟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并书面知会联盟秘书处。 凡侵犯版权等知识产权的,联盟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编 写。部分数据和观点来自公开信息或网络,编写单位不承担相关责任。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希望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能为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支撑,为网信企 业继续开展自主创新工作提供助力,为重要行业的网络运营者开展国产化替代工作提供参 考。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在帮助大家了解网信自主可控的历程,认清网信自主 可控的短板,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方面,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材料。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通过对产业、行业的务实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 信息,客观呈现了我国网信技术自主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后续 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将为行业用户了解我国网信自主创新最新进展,开展 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当前信创产业发展正步入产业与应用相辅而行、互为补充的重要发展阶段,2020 网 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的发布,对了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信创发展现状提供了真实且 客观的数据,为需求侧、供给侧和产业公共服务提供了参考路径。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脚踏实地,把网信产业发展实实在在 的情况收集起来加以汇总,奉献给大家。这无论是对于产业发展、对于政府有关机构的管理, 还是对于用户的选择都有很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于有关的研究者更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中国电子商会自主创新与安全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冯燕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唐彬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 刘龙庚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荣誉主任 严明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专家推荐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当前,卫生健康行业正在加速推进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基层医共体等开放互连基础 设施建设,区域范围医疗健康数据汇聚和整合共享需求快速增长,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网络 环境和网络安全风险倒逼下,国产密码和兼容系统创新应用迫在眉睫,2020 网信自主创 新调研报告相关工作为新时期卫生健康信息化高质展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2020 年网信自主创新报告持续总 结了我国网信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优秀企业和案例,对于加强加快我国自主创新产业生态 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研究员 汤学军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保障技术所副所长 陈雪鸿 2020 网线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国产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 络安全、商用密码等方面的研发、应用现状和创新发展方向,是广大从业人员了解我国网 讯创新工作的重要途径,必将给各行各业的网信自主创新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网信自主创新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国家战略。随着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的不断推广, 其网络安全也面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网络安全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方面,我们必 须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的基本制度,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的基座。2020 网信自主创新 调研报告对于做好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所副总工程师 张彦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宇翔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数据真实、内容丰富、观点明确、文字清晰,在落实 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对国家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网 络领域的各界同行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原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巡视员 郑静清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按照时间维度对网信行业的自主创新路径进行了梳理。 相信这些来自一线厂商的鲜活数据和深度思考,能够为下一步网信行业明确发展目标、理 清发展思路、树立用户信心发挥参考和借鉴作用。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针对网信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和产业生态建设 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在充分展示网信发展成果的同时,深入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 于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秘书长 曹冬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伟武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自始至终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事地站在网信企业的 角度展示成果、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对于业界同行来说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充分地展示了网信产业在技术、产品、产业、应用等 各方面的创新,从多维度体现了网信产业不断发展的丰硕成果,并深入地分析了目前面临 的问题、机遇、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路径。此报告的发布,是对“十四五”开篇之年的 献礼,也是网信人要做自主创新决心的体现。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历时 6 个月编撰,联合 30 多位业内专家、100 多家厂商、 200 多名网信从业者,为大家共同呈现了一份 2020 年网信自主创新的发展成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八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电科申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斌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韩乃平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窦强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网信技术攻坚是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对基 础软硬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以及部分的应用领域都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对网信领域的 自主创新是一次大阅兵。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为大家全面展示出中国网信产业发展的卓越成果,以 及未来所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思考。 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东平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CEO 陈晓光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聚焦信创产业发展态势,对生态建设、市场规模、供 应链安全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研究,充分地展示了信创产业的发展成果,同时 也深入地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闻欢 网信自主创新是战略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全力配合与持续投入。2020 网信 自主创新调研报告,汇集了很多人的付出,是一个很好的让读者了解相关技术、产品和 企业的材料。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主要针对基础软硬件、应用软件、网络安全和部分应 用领域围绕过去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现在用户的需求和创新发展目标、将来具备的 条件和创新发展路径,充分地展示了网联盟信产业的发展成果,同时也深入分析了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360 集团首席安全官 杜跃进 东软集团副总裁、沈阳东软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纪文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以厂商的视角展现了我国网信自主创新的方方面面, 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看到了大家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毅力,更看到了大家取得的阶段 性成绩。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从产业化的角度总结了商密产业已取得的成就,全面 分析了各行业领域的商密发展需求与机遇,提出了极具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发展思维,对促 进商密产业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融汇了数十位专家以及百余厂商的数月的心血,充分 展示了当下网信产业发展成果,切实反映了信创产业各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全面的回顾了中国网信产业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深 入分析了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脚踏实地的展望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提出了富有建 设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对于产业界做好十四五期间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 参考价值。 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小四 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志权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利军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悦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参与编写单位(按拼音排序) 阿米华晟数据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安宁创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宝兰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辰光融信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威达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通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江南天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蓝鲸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炼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珞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凯思昊鹏软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人大金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人人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时代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腾凌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腾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威达泰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网迅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芯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网迅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安星云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瑞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网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长扬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大庆中基石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鼎甲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世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 河南省信息安全保密协会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兆物信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精壹致远(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联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三六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三未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杉树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速擎软件有限公司 沈阳东软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东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安盈天华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神舟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赢达信科技有限公司 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 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嘶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中关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产业联盟 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赛博网络安全人才研究中心 无锡沐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 威讯柏睿数据科技 ( 北京 ) 有限公司 沃民高新科技 ( 北京 ) 股份有限公司 兴唐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元心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华途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齐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远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电科申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 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中联安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商会自主创新与安全技术委员会 支持单位(按拼音排序)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序一 从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信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中 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简称“信创”)在政策上、产业发展上已上升为 国家战略。信创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应用拉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 件底层架构体系和全周期生态体系、解决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受制于人的问 题,为中国未来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近几年信创产业发展来看,以 国产 CPU、操作系统、数据库、整机为代表,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生态 愈发繁荣,呈现出创新、生态重构、融合和不断成熟的态势。从基本“可用” 到“好用”、“易用”大跨步发展。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是编委同事们经过三年辛勤努力的智慧结 晶。报告重点围绕三年来网信领域各个行业取得的创新成果,从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以及信创生态建设、市场规模和供应链安全进行了深 入研究,同时针对 2020 年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报告聚焦十四五开局 之年,信创加速启动迎来全面开花,产业持续看好或将格局重塑进行阐述。 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编写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的30多位专家、 100 多家厂商以及 200 多名网信工作者们。他们历时近 6 个月,收集的材料 超过 100 万字。报告凝结了大家集体的智慧成果和辛勤的汗水,以此 作为网信人对“十四五”开篇之年的献礼。 希望这本报告能为有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支撑,为网信企业继续 开展自主创新工作提供助力,为重要行业的网络运营者开展国产化替代工作 提供参考。报告中如有瑕疵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2021年3月19日 I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序二 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春节将至,我们和新冠打了一场遭遇战,在中央的指挥下,在全国的支 持下,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我们的 疫苗也以其各方面优秀的品质一个个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霸凌和打压, 我们团结一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 民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展示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的主要经济体”。 这一年,我们年初剩余的 551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 个贫困县 全部摘帽。 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积极推进等保 2.0 的实施,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的保护工作推向实际。 2020 年是“十三五”收官的一年,也是我们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起 步一年。 在这一年里,美国特朗普政府竭尽全力打击压制中国的兴起,拜登政府 上台后则开始了新的围堵战略,但这使得我们的网信自主创新受到了极大的 激励,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的调研报告从群体的角度诠释了这一进步。 希望大家好好读读并给于指正。 今年的调研报告,秉承一贯的指导思想,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追 求的是一个“实”字,所以,既有对取得进步的表述,也有对存在问题的分 析,相信读来对业界同行、管理部门和相关研究者都有所裨益。 通过“报告”大家会看到,我们在网信自主创新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虽 然道路还远,可能还有曲折,但是胜利越来越近了! 我向编写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的专家、厂商和网信从业工 作者们致以敬意。 II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我们要继续努力, 砥砺前行,我们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 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为实现中华复兴 的大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21年4月1日 III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目录 前 言 01 基础篇 04 1 芯片 05 1.1 国产芯片从无到有,从可用到好用 05 1.2 国产芯片的发展着眼于提升性能和做强生态 08 1.3 未来五年芯片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10 2 固件 13 2.1 国产固件的艰苦突围和快速发展 13 2.2 国产固件探索可持续发展 15 2.3 创新发展支撑未来产业规模 16 3 操作系统 18 3.1 国产操作系统完成了跨越式发展 18 3.2 应用需求引领操作系统产业持续发展 20 3.3 围绕“融合”开创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新路径 21 4 整机 23 4.1 国产整机产品形态多样化 23 4.2 整机产品性能仍有差距,欠缺行业解决方案 25 4.3 采取多领域层次化协同迭代的发展路径 25 5 存储 27 5.1 存储产业生态基本完成 27 5.2 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主要目标 28 5.3 加速完成存储网络的升级 29 6 数据库 30 6.1 国产数据库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30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6.2 核心技术和产品成熟度面临挑战 31 6.3 协同创新推进数据库产业可持续发展 33 7 中间件 35 7.1 国产中间件即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35 7.2 中间件产业面临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考验 36 7.3 产业技术市场三管齐下谋发展 38 8 IP 网络 40 8.1 国产 IP 网络设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40 8.2 业务需求和知识产权壁垒促使国产 IP 网络创新发展 41 8.3 国产 IP 网络的创新发展路径 43 9 办公软件 46 9.1 国内办公软件产业发展迅速 46 9.2 协同办公和设备多样化为办公软件提出创新要求 47 9.3 以融合创新驱动国产办公软件产业发展 50 10 安全浏览器 52 10.1 安全浏览器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52 10.2 安全浏览器产业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54 10.3 安全浏览器的创新发展路径 55 11 打印设备 57 11.1 国产打印机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 57 11.2 国内厂商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关注信息安全 57 11.3 国产化适配是未来关注的重点 58 安全篇 59 12 商用密码 60 12.1 商用密码取得快速高质量发展 60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12.2 在密评制度和应用需求引领下谋求融合发展 63 12.3 融合与生态将成为商用密码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65 13 反病毒引擎 67 13.1 国内安全厂商在全球反病毒领域处于重要地位 67 13.2 反病毒引擎技术面临复杂且明确的威胁形势 68 13.3 基于叠加式创新发展下一代威胁检测引擎 69 14 漏洞管理 72 14.1 我国厂商已经拥有了较强的漏洞挖掘和管理能力 72 14.2 新形势下需要加强面向国产化的能力和机制建设 74 14.3 发展众测和响应平台,进一步提高漏洞管理水平 76 15 高级威胁检测 77 15.1 高级可持续威胁( APT)及我国面临的挑战 77 15.2 我国在高级威胁检测方面面临的问题 77 15.3 六个方面加强高级威胁检测能力建设 78 16 终端安全 81 16.1 终端安全产品形态多样化 81 16.2 终端安全向主动防御演进 82 16.3 围绕国产基础软硬件加强终端安全一体化防护 84 17 边界安全 87 17.1 新技术推动边界安全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性能不断提升 87 17.2 市场需求促进产品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90 17.3 构建可持续运营的边界安全 91 18 云计算安全 93 18.1 云计算安全技术在不同层面快速发展 93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18.2 多样安全视角应对用户不同云计算场景安全需求 95 18.3 技术、管理、生态三管齐下,加快云安全创新发展 98 19 数据安全 100 19.1 数据安全技术在多个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100 19.2 场景化对数据安全提出新的需求 101 19.3 加大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应对场景化需求 103 20 工控安全 106 20.1 工控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106 20.2 挑战犹在,工控安全发展任重道远 107 20.3 全面加强工控安全体系建设 108 21 安全管控 110 21.1 安全管控开始被广泛重视 110 21.2 安全管控从“碎片化”转向“体系化” 111 21.3 构建平台统一、能力开放的安全管控体系 112 应用篇 115 22 自主可控区块链 116 22.1 区块链快速发展,开创了新的价值空间 116 22.2 区块链技术距离大规模实用还有较大差距 118 22.3 以技术创新推动区块链产业融合创新 119 23 电子政务安全 122 23.1 电子政务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大 122 23.2 电子政务安全需要着眼于整体 123 23.3 综合运用多项技术保障电子政务安全 123 24 城市大脑 125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24.1 城市大脑的起源和基本特征 125 24.2 部分城市探索构建城市大脑的实践 127 24.3 城市大脑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128 支撑篇 130 25 人才队伍建设 131 25.1 网信领域普遍面临人才短缺的现状 131 25.2 当前网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五个问题 131 25.3 网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着力做好三项工作 133 后 记 134 附 录 1 135 “ 2018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优秀产品、解决方案”获奖名单 135 附 录 2 137 “ 2019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优秀产品、解决方案”获奖名单 137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1 前 言 2019 年, 2018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公开发布。报告由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 术创新联盟组织会员单位编写,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2018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在倪光南院士和严明主任等专家的指导下, 编委会坚持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集思广益”为原则,从技术创新、工程创 新、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四个角度呈献了联盟成员的创新成果,并尝试着对具有 代表性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2019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以供应链安全问题为主线,对网信行业各 个领域面临的供应链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回答了供应链安全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问题。报告不以系统性、完整性为目标,不去 追求教科书式的表述方式,而是立足于联盟成员的工作实践,从一线厂商的视角 分析和展现当前网信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回顾刚刚过去的 2020 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贯穿全年的抗击新冠战役、十三五规划的圆 满收官、十四五规划的布局开篇,这些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话题。 抗击新冠疫情,网信企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0 年 3 月,在中国关键信 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的号召下,深信服、天目数据、海泰方圆、卫达信息、 知道创宇、河北翎贺、开源网安等会员单位和罗东平、王明华、张彦、菅志刚、 高冬月、周序、王雪等个人,向作为隔离观察点的武汉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 基地定向捐赠抗疫物资 6800 套,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 155000 元。此外,奇 安信为疫情防控捐款累计达 5000 万元; 360 公益基金会向湖北各地市基层医疗 机构捐赠了大量 CT 机等医疗设备;天融信为疫情防控提供价值约 3000 万元网 络安全产品,投入 500 余人次保障包括湖北省 65 个市县在内的疾控中心和医疗 机构;同方股份向湖北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捐赠 100 套一体机,向武汉火神山医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2 基础篇 - 芯片 院捐赠洁净空调产品;绿盟科技免费为疫区所有医院网站提供技术支持;优炫 软件向武汉捐赠总价值 40 万元的测温设备;金山办公为社会各界免费提供超过 400 万个商业协作版云办公账号,支持 2.39 亿人在线办公;宝兰德向北京市海淀 区政府捐款 100 万元用于抗疫;柏睿数据研发了甘肃省企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用 于政府对疫情防控物资供应链的管理和调配。当然,还有更多的网信企业和网信 从业人员在疫情期间一方面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用各自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抗疫 复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顾十三五,网信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基础软硬件和信息化产品领域, 国产芯片正在朝着“从可用到好用”的目标迈进;国产固件实现了艰苦突围,正 在快速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在党政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在其他重要行业领 域加速推广;国产存储设备和数据库产品的性能和成熟度不断提升;国产中间件 与国外产品的差距逐渐缩小;国产 IP 网络设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国产办公软 件已经具备抗衡国外产品的实力。在网络安全领域,商用密码取得快速高质量发 展;反病毒、漏洞挖掘和管理、高级威胁检测等技术与国外同行相比不落下峰; 边界安全、云计算安全、数据安全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发展;工控安全保障能 力全面提升。 展望十四五,数字化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7 次提及“数字经济”、 24 次提及“数字化”。面对数字化转型,网信行业需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融 合发展,努力打造产业生态,完成技术自主、发展自主和生态自主的三步走。根 据速邦咨询的调研,摸底评估数字化现状、深度参与数字化规划、精准实施数字 化建设是网信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相对全面的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2020 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的编写逻辑按照时间维度展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回顾过去五年取 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二是从用户需求、国内外差距或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挑 战等角度分析当下的创新发展目标;三是结合数字化转型、双循环等大环境和大 趋势,展望未来五年的创新发展路径。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3 报告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讨论基础软硬件、信息化 设备和相关软件产品的技术、产业和生态问题;第二部分为安全篇,主要讨论网 络安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问题;第三部分为应用篇,针对三个重点领域讨论 了网信技术的应用问题;第四部分为支撑篇,主要讨论网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 问题。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4 基础篇 - 芯片 基础篇 1、芯片 2、固件 3、操作系统 4、整机 5、存储 6、数据库 7、中间件 8、 IP 网络 9、办公软件 10、安全浏览器 11、打印设备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5 1 芯片 “十三五”期间中国芯片技术高速发展,性能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满 足电子政务等应用领域需求;实现“自主研发”和“安全可信”的深度融合; 基于自研芯片的服务器、桌面电脑、嵌入式设备、交换路由网络设备已经在 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完成百万套量级的批量应用;形成了包含 2000 家以上单 位的自主生态体系,应用软件配套逐步补齐。总体上看,在体验上已迈过“从 无到有”的阶段,正在经历“从可用到好用”的发展过程。 1.1 国产芯片从无到有,从可用到好用 1.1.1 通用处理器 ( 1)过去五年取得的成果 龙芯中科在十三五期间 CPU 单核性能提升 10 倍,多核性能提升 50 倍。 2020 年面向市场全面推广完全自主研发的四核 3A4000 桌面 CPU、四 核 3B4000 服务器 CPU,主频达到 2.0GHz,使用 SPEC CPU 2006 测试单核 peak 分值超过 20 分, base 分值超过 16 分。内置安全可信模块和国密算法 模块,通过国家商密二级认证,实现“自主研发”和“安全可信”的深度融 合。 2020 年完成研发的四核 3A5000 及 16 核 3C5000L 进一步提升工艺和主 频, SPEC CPU 2006 测试单核 peak 分值超过 30 分, base 分值超过 25 分, 3C5000L支持 2-4路服务器,全面满足云计算、大数据等商用服务器性能要求。 2020 年龙芯 CPU 芯片销售超过 100 万片。 申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成立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和中电科申泰 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加强了申威处理器研制和产业的推广力量。在技术上, 坚持“ SW-64”微架构和自主指令集发展道路,融入“基因安全、内建安全、 内生安全、系统安全”的层次化安全机制。在“十三五”期间迭代升级嵌入式、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6 基础篇 - 芯片 桌面、服务器处理器等产品。 2020 年推出 32 核心、 2.5GHz 主频、支持 4 路 互连的服务器处理器 - 申威 3231,规划中的下一代服务器处理器申威 6432 已开展设计,更高性能的桌面处理器 - 申威 831 将于近期完成研制。 飞腾形成了高性能服务器 CPU、高效能桌面 CPU 和高端嵌入式 CPU 三 大系列产品。在服务器 CPU领域,新推出 FT-2000+/64和腾云 S2500两款产品, 集成 64 个自主处理器核心,支持构建单路 64 核到八路 512 核的高性能服务 器,性能相比 FT-1500A/16 服务器整机有最高 25 倍的提升。在桌面 CPU 领 域,新推出 FT-2000/4 和腾锐 D2000 产品,分别集成 4 个和 8 个自主处理器 核心,性能和能效均比 FT-1500A/4 有 2-4 倍提升,同时实现飞腾安全可信处 理器架构规范 PSPA1.0,年度销量超过百万片。在嵌入式 CPU 领域,推出 FT-2000A/2 处理器,集成 2 个自主处理器核心,适用于工业控制、网络设备、 安全设备等。 华为形成了以“鲲鹏 + 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族。鲲鹏处理器分为服 务器和 PC 两类,从 2017 年开始,华为陆续发布了鲲鹏 916、鲲 鹏 920 处理器, 以及 TaiShan100、 200 系列服务器。其中鲲鹏 920 是当前业界最高性能的数 据中心处理器, CPU、南桥、网卡、 SAS 控制器 4-in-1,内置硬件加速引擎, 大幅提升性能及内存带宽。从 2017 年开始,华为陆续发布了昇腾芯片、 AI 服务以及 Atlas 硬件平台在内的昇腾产业 AI 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基于华为达 芬奇架构的昇腾系列处理器提供更强的算力。 ( 2)后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产 CPU 推广的主要矛盾,已经逐渐由性能差距转变为产业链及生态 成熟度的完善程度。在性能方面,虽然国产 CPU 与国外产品尚有 3-5 年的差 距,但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国内大部分应用领域对通用处理器的性能需求。反 观市场方面,国产 CPU 虽然取得了数百万片规模的应用,但总体市场份额 偏低,国外 CPU 厂商在国内市场占统治地位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7 1.1.2 网络芯片 ( 1)过去五年取得的成果 交换路由网络设备的核心能力主要依赖于网络芯片,主要包括转发芯片、 交换网芯片、 NP 芯片、密码处理芯片,网络芯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交换容量, 交换容量越大往往越需要先进工艺。目前高端网络芯片海外供应商主要是美 国的博通公司,中低端主要是美国的 Marvell 公司,而像思科、 Juniper 等大 公司都有自研的网络芯片,以具备差异化竞争力。国内华为海思、盛科、中 兴均有转发芯片的系列化研发能力,华为芯片交换容量从 100G-10T 完成系 列化布局,可用于运营商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企业园区网络。 北京网迅在 2018 年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迅万兆以太网 控制器”( WX1820), 2019 年又推出千兆芯片( WX1860),硬件上可支 持协议探测、可信计算和 SM2/3/4 国密算法等功能。网讯系列芯片均通过 三方检测,并与芯片、整机厂商适配,取得产品兼容性互认证。芯片支持 PCIE 接口、光口和电口,在超多 DMA 队列的实现和报文分片传输方法上采 用专利技术,可节省 CPU 资源 50% 以上和平均时延降低 30%-50%。采用网 络控制器配置的不透明安全模式和虚拟机热迁移的网络无缝切换技术,显著 增强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了应用的稳定性。 沐创集成电路将密码和网络进行深度融合,采用清华大学的可重构技术, 自主研发高性能的智能网络安全芯片和智能安全网卡芯片,既实现了通用 网卡功能,又可以承担全链路数据安全加解密、网络协议数据预处理等相关 工作,同时能够更好地支持网络虚拟化,大幅降低网络投资和运营成本。沐 创的高速密码处理器芯片面向国内双模加密场景,可提供实时、高速的双模 TLS/SSL 硬件加速服务,应对 25Gbps 的网络场景,在 HTTPS 的握手次数和 SSL 小包吞吐率等关键指标上可提高 10 倍以上性能。 2020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8 基础篇 - 芯片 ( 2)后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网络控制器芯片在体系化和高端智能产品方面与国外主流存在一定差 距。 一是国内网络芯片设计基于兼容性的考虑,基本上均要符合国际 IEEE 802.3 以太网的协议族标准。由谷歌、微软、 Broadcom 和 Mellanox 等公司发 起的 25G 以太网联盟,在 2016 年形成了 25G 以太网 802.3by 标准,其规范 了 MACPHY 层及管理参数等,有望成为下一代高速标准的基础。以 IEEE 批准的 200G/400G 的 802.3bs 标准为例,我国参与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较少。 网络控制器芯片涉及的 PHY 接口的 IP 核,也存在被国外垄断的现象。 二是国内自研的网络芯片产品还相对单一,且研制和生产成本无法与 国外相比。当前,以太网芯片产品体系正在经历 1G/10G/25G/100G/200G 的演进过程,目前主流 PC 和服务器多使用 1G/10G 芯片, 25G 以上速率 主要在高性能的中心服务器里应用。 Mellanox 最新的高端智能网络控制 器 ConnectX-6 系列芯片已能够支持 200G。华为近年来研制了 Hi182X 系 列 100G/25G 芯片,但仅供自己的产品使用。低端芯片领域, Realtek 的 RTL8111 千兆系列,因功能简单,有报价已到了十几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国 产主流产品已有 1G/10G 网络控制器芯片和智能安全网卡芯片,主要用在政 府和企业等领域。 1.2 国产芯片的发展着眼于提升性能和做强生态 在十四五期间,自研处理器在单核、整机性能方面的目标应达到或超过 同时期国外处理器水平,同时基本达到国外高端处理器整机性能的 80%以上。 桌面电脑、服务器领域使用的网络和安全密码芯片,基本可以满足芯片市场 的巨大需求。自研芯片能够满足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全面应用于政府、金融、 电信、教育等各行业的自主信息化转型。 中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技术创新联盟 09 1.2.1 通用处理器 进一步完善自研 CPU 产品线,在高性能计算机 CPU、服务器 CPU、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