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2018年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第一批车型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 测评结果解读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 中国重庆 2018.09.26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PART 01 测评结果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0% 20% 40% 60% 80% 100% 120%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SUV4 SUV5 SUV6 车身结构件得分 车身闭合件得分 100% 50% 89% 83% 83% 56% 39% 89% 94% 83% 测评结果 结构变形得分,衡量比较不同车型在低速碰撞事故中对于结构变形以及零部件损伤的控制能力。 结构耐撞性得分率普遍较 高,有 8款车型得分率超过 80%,其中有两款车型结构 得分满分,但也有车型得分 率较低。 各车型车身闭合件得分相差 较小。 各车型车身结构件得分差异 较大。 100% 72% 2018测评车型结果耐撞性指数评价结果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14.4% 25.9% 9.2% 5.8% 9.8% 16.4% 15.0% 13.3% 9.1% 8.8% 11.1% 12.3% 3.8% 5.6% 2.8% 1.6% 7.3% 5.9% 2.8% 11.2% 2.1% 1.6% 1.3% 3.3%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SUV4 SUV5 SUV6 正碰维修比 后碰维修比 测评结果 维修比得分,去除车价影响后的对不同车型维修经济性的衡量比较指标。 各 车型整车维修比相差较 大。维修比最高 31%,最 低 7%,相差约 4.5倍。 后碰维修比普遍低于正碰 维修比。 2018测评车型维修经济整车比分布 维修比 =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10.00 7.00 15.00 23.67 11.67 5.67 8.00 4.33 18.67 19.67 16.33 11.67 0 5 10 15 20 25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SUV4 SUV5 SUV6 测评结果 优秀( G) 1 良好( A) 1 一般( M) 3 较差( P) 7 2018测评车型结构耐撞性和维修经济性指数测评结果 测评结果 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测评综合结果 优秀 23 良好 19得分 23 一般 14得分 19 较差 14 * * * *:该车型约束系统点爆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测评 考察重点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车身闭合件耐撞性评测 车身结构件耐撞性评测 前碰 后碰 前碰 后碰 前车门四周缝隙 变化量 2mm 后车门四周缝隙 变化量 2mm 前纵梁溃缩量 3mm 后纵梁溃缩量 3mm 测评考察点一 结构耐撞性 正面碰撞 监测区域 追尾碰撞 监测区域 前碰测试点 后碰测试点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配件损伤分析 维修工时评估 钣金 喷漆 拆装 拆解分析 测评考察点二 维修经济性 维修比 =(换件费用 +维修工时 X工时单价 +辅助材料费) /车辆销售指导价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测评 综合情况解读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影响因素 车辆设计因素和售后服务体系因素是两大影响因素 12款车型中 8款车型在低速碰撞中车身结构件损坏 部分车型约束系统标定不合理,导致低速碰撞中约束系统起爆 造型和总布置设计不利于低速碰撞配件保护 高价值部件未进行低速碰撞保护设计 设计中高价值部件较少考虑局部换修方案 部分车型整车配件零整比较高 常用易损配件零整比更高 维修配件多以总成形式提供 维修中高价值配件不提供局部 换修单元 耐撞性与维修 经济性指数 车辆设计 服务体系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低速工况约束系统起爆率依然较高 SUV1 检修复位 SUV2 点爆 普通安全带 轿车 6 无点爆 车辆设计主要发现 1、合理的约束系统标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约束系统点爆率 2018年测试车型中,共有三款车型 约束系统点爆, SUV1、 SUV2气囊 点爆,轿车 6安全带点爆,气囊没 点爆。 20162018年,测试 38款车型 中,有 12款车型约束系统点爆,点 爆率 31.6%。 国外同类研究机构测试车型约束系 统起爆率 5%。 气囊 安全带 气囊电脑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车辆设计主要发现 2、结构设计的优化,能够避免车身纵梁在低速碰撞中受损,以及因此导致的维修和更换。 5款车型维修 3款车型维修 3款车型更换 3款车型更换 前纵梁 后纵梁 前、后纵梁损伤分布 维修 更换 5款车型在正面碰撞中车身前纵梁受损但 可修复,导致 1-3分失分。 3款车型在正面碰撞后车身前纵梁需要部 分更换,导致 5-7分失分。 3款车型在追尾碰撞中车身后纵梁受损但 可修复,导致 1-4.5分失分。 3款车型在追尾碰撞后车身后纵梁需要部 分更换,导致 7-11分失分。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车辆设计主要发现 3、翼子板的位移与前门形成挤压,造成额外的维修。 在正面碰撞中,有 4款车型的左前翼子板由于翼子板后侵导致与车门间隙干涉,在开启车门时将会发生挤 压变形导致。 碰撞前 碰撞后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车辆设计主要发现 4、合理的发动机舱布置,能够避免散热器在正面碰撞中损坏。 典型损坏形式一 典型损坏方式二 在正面碰撞中,有 2款车型的散热器由于受到前方部件挤压变形导 致;有 3款车型的散热器由于散热器安装支架破损断裂导致。 散热器损坏车型 散热器完好车型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车辆设计主要发现 5、后围板、后尾门在追尾碰撞中受损,与车辆结构设计、外廓尺寸和造型等有关。 7款车型 4款车型 后围板 后尾门 /行李箱盖 后围板、后尾门 /行李箱盖损伤统计 由于车型后防撞梁吸能盒不能完全吸收碰撞能量导致后围板和后尾门 /行李箱盖挤压变形。 后尾门 /行李箱盖受损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由于车辆造型设计不合理所致。 后围板损伤后尾门 /行李箱盖损伤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前蒙皮 后蒙皮 发罩 左前大灯 前防撞梁 后防撞梁 13.2% 16.0% 5.1% 4.5% 5.7% 6.0% 6.7% 4.0% 4.8% 6.5% 6.0% 5.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SUV4 SUV5 SUV6 各车型常用损伤配件价格占比 占比 =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1、主要损伤配件的零整比对维修经济性有较大影响。 主要损伤配件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4.3% 5.2% 1.4% 1.3% 2.1% 1.6% 2.9% 0.9% 1.3% 1.7% 0.8% 0.9% 0.0% 1.0% 2.0% 3.0% 4.0% 5.0% 6.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SUV4 SUV5 SUV6 各车型前后蒙皮价格对比 后蒙皮 前蒙皮 占比 = 不同车型前后杠皮配件价 格差别较大。 前两个车型前、后杠皮价 格过万,约为其他车型杠 皮价格的 5倍。 前后杠皮销售价分别占整 车销售价 0.9%至 5.2%不 等,差距超过 5倍。 测试车辆前后蒙皮更换 22 条,维修 2条,更换率 91.7%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配件价格过高影响车辆维修经济性 蒙皮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配件价格过高影响车辆维修经济性 前大灯 5.6% 4.9% 1.7% 1.9% 2.5% 1.4% 0.8% 0.8% 2.0% 1.5% 0.8% 1.1% 0.0% 1.0% 2.0% 3.0% 4.0% 5.0% 6.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轿车 1 轿车 2 轿车 3 SUV5 SUV6 SUV4 轿车 4 轿车 5 轿车 6 SUV1 SUV2 SUV3 各车型单侧前大灯价格对比 占比 = 低配测试车型中 LED大 灯配置率超过 40%。 前两个车型前大灯价格 单价过万、单侧大灯价 格分别占整车价格 5.6% 和 4.9%。 所有测试车型碰撞侧大 灯均损坏更换,其中有 5款车型非碰撞侧大灯 也损坏更换。 *非碰撞侧大灯损坏车型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2、前端有面向可维修性的设计,但是,后端缺乏供应体系的保障 SUV3 备用螺栓孔 保 护 设 计 部分车型是全球销售车 型,灯脚有保护设计, 灯脚附近壳体上有安装 螺孔,设计上可独立更 换灯脚 但这些车型的 4S店均不 提供单独的灯脚维修配 件。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3、高价值零部件的供应形式,极大地影响到车辆全生命周期内的拥车总成本。 有 7款车型前大灯配有大灯 控制单元,在正面碰撞工 况中,该控制单元均完好 无损,但有 6款车型只提供 大灯总成配件,额外增加 维修成本 30%以上。 轿车 3 灯壳破裂 大灯控制单元完好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4、局部损伤,总成更换 散热器支脚断裂更换散热器总成 支 脚 断 裂 散热器价格 1364 部分车型在正面碰撞中,散热器支脚断裂。由于厂家不单独提供支脚配件,因此只能更换整个散热器总成,由 此导致了更高的配件费用。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体系主要发现 5 、局部损伤,总成更换 线束插头损坏更换整条线束 插 头 破 裂 传感器线束价格 641 前保险杠停车辅助传感器线束插头损伤,由于厂家不单独提供插头配件,因此只能更换整个线束。由此导致了 更高的配件费用和更多的维修拆解工时。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总结 耐撞性及维修经济性指数的评价,不仅仅针对车辆设计、车辆维修成本进行评价。同时,耐撞性及 维修经济性指数的评价关系到广大车主的用车成本,也关系着保险理赔成本。 降低消费者用车成本 , 保护消费者利益最大化 。 优化车辆设计 , 降低车辆维修成本 , 提升车 辆售后服务水平 。 降低理赔成本 , 提升服务水平 。 A B C 耐撞性与维修 经济性指数 消费者 汽车行业 保险行业 2018年第一批车型测评结果 服务社会 , 促进安全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