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 2019第一批测评结果分析报告 PAGE DIRECTORY VOC&VOI测评发现02 01 目 录 VOC&VOI结果汇总 EMR测评发现04 03 EMR结果汇总 下一步工作计划05 VOC&VOI结果汇总 01 气味强度等级 气味强度评分标准描述 1级 无气味,不易感觉到 2级 有气味,可以感觉到轻微强度 3级 有明显气味,可以明显感觉到,中等强度 4级 刺鼻的气味,强度较大 5级 强烈的刺鼻的气味,强度很大 6级 不可忍受的气味 综 合 污 染 同时考虑了最严重污染程度和平均污染物程度 综合指数 级别 评价 0.49 I 清洁 0.500.99 II 未污染 1.001.49 III 轻污染 1.501.99 IV 中污染 2.00 V 重污染 健 康 危 害 健康危害值 健康危害程度 Hza 110-6 不存在致癌风险 110-6 Hza 110-4 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Hza 110-4 致癌风险较高 评价方法考虑了乘员暴露时间 、 暴露频率 、 暴露年限 、 平 均寿命 、 平均体重 、 空气呼吸率均值等因素 气 味 评 价 依据: 6级评价法 依据 :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描述多种污染物对车内空气的综合污染程度 。 依据: 美国环保署 “ 致癌物的风险评价导则 ” , 评价接触苯 、 甲醛后 , 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 。 一、 VOC&VOI结果汇总 流程与评价指标 样车序号 健康危害 综合污染 车内气味 总分 1 37/40 27/30 24/30 88 2 36.5/40 28/30 25/30 89.5 3 35/40 28/30 25/30 88 4 37.5/40 26/30 27/30 90.5 5 33.5/40 28/30 26/30 87.5 6 33.5/40 25/30 27/30 85.5 7 37/40 27/30 24/30 88 8 32.5/40 27/30 24/30 83.5 9 35/40 24/30 22/30 81 10 34/40 28/30 24/30 86 一、 VOC&VOI结果汇总 分数总览 样车序号 生产企业 品牌 车型 车辆型号 健康危害 综合污染 车内气味 总分 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瑞风 S3 2018款智驱 1.6CVT豪华型 37/40 27/30 24/30 88 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凯迪拉克 XT4 2018款 28T四驱铂金版 36.5/40 28/30 25/30 89.5 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新能源 R500 2018款 R500智风版 35/40 28/30 25/30 88 4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沃尔沃 XC60 2019款 T5四驱智逸版 37.5/40 26/30 27/30 90.5 5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本田 凌派 2019款 180Turbo CVT领先版 33.5/40 28/30 26/30 87.5 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 艾瑞泽 2018款致敬青春版 CVT 33.5/40 25/30 27/30 85.5 7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斯巴鲁 森林人 2019款 2.0i智擎 旗舰 EyeSight 37/40 27/30 24/30 88 8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现代 菲斯塔 2019款 240 TGDi GLX DCT运动 版 32.5/40 27/30 24/30 83.5 9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 帕萨特 2019款 380TSI旗舰版 35/40 24/30 22/30 81 10 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 三菱 欧蓝德 2019款 2.0L两驱畅 享版 34/40 28/30 24/30 86 表 1 评价样车得分构成 VOC&VOI 测评发现 02 二、 VOC&VOI测评发现 整体概述 五苯三醛 酮类 醛类 酸类 酯类 胺类 图 1 车内空气中苯健康危害 评价结果 图 2 苯健康危害评价结果优良率 苯健康危害在常温、高温、通风阶段优良率均为 100%,汽车企业对不同工况下苯的管控均较好 一、 VOC&VOI结果汇总 苯健康危害 高温 100% 常温 100% 通风 100% 0.00E+00 2.00E-06 4.00E-06 6.00E-06 8.00E-06 1.00E-05 1.20E-05 1.40E-05 1 2 3 4 5 6 7 8 9 10 苯健康危害值 常温 高温 通风 图 3 车内空气中 甲醛 健康危害 评价结果 图 4 甲醛健康危害评价结果优良率 常温 50% 高温90% 通风 80% 车内甲醛管控难度较大,各汽车企业对车内甲醛的管控水平相对较差,尤其是常温阶段,甲醛健康危害优良率仅为 50% 一、 VOC&VOI结果汇总 甲醛健康危害 0.00E+00 1.00E-04 2.00E-04 3.00E-04 4.00E-04 5.00E-04 6.00E-04 7.00E-04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醛健康危害值 常温 高温 通风 图 6 VOC综合污染评价结果满分率 常温 0% 高温 0% 通风 90% 常温和高温状态下,综合污染指标满分率为零,原因之一是车内甲醛和乙醛实测浓度水平相对于参考值的余量较小,且很难管控 一、 VOC&VOI结果汇总 综合污染 图 5 车内 VOC综合污染值评价结果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 2 3 4 5 6 7 8 9 10 综合污染值 常温 高温 通风 图 7 车内 气味强度评价结果 图 8 车内气味强度优良率 本批次所有测评车型的车内气味强度水平普遍不会让人觉得刺鼻 常温下车内气味强度等级大多在 2.53级,高温下车内气味强度均在 33.5级,整体结果优良,且优于上一批测评样车 一、 VOC&VOI结果汇总 车内气味 0 0.5 1 1.5 2 2.5 3 3.5 4 1 2 3 4 5 6 7 8 9 10 车内气味强度(级) 常温 高温 常温 90% 高温 100% 样车 序号 常温 高温 通风 总分 1 43/50 25.5/30 19.5/20 88 2 43/50 28/30 18.5/20 89.5 3 42/50 27/30 19/20 88 4 45/50 25.5/30 20/20 90.5 5 42/50 26/30 19.5/20 87.5 6 42/50 25/30 18.5/20 85.5 7 43/50 25.5/30 19.5/20 88 8 41/50 24/30 18.5/20 83.5 9 41/50 25.5/30 14.5/20 81 10 41/50 26/30 19/20 86 表 2 评价样车得分构成(按测试工况) 从测试工况看,扣分点主要集中在常温和高温阶段,通风阶段得分普遍较高 二、 VOC&VOI测评发现 工况得分构成 图 9 不同工况下评价样车得分构成 样车 代号 Top25占 TVOC比 1 87.4 2 100 3 76.5 4 100 5 79.5 6 80 7 71.8 8 66.7 9 100 10 86.2 图 10 常温下 TVOC与 Top25组分浓度结果比较 不同测评样车 TVOC结果差异较大 常温下, 20%测评样车车内空气中 TVOC浓度超过 8mg/m3 10辆被测车辆车内空气中含量靠前的 25种 VOCs平均占比达车内 TVOC的 85% TVOC反映 汽车企业对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综合管控能力 表 3 Top25 VOCs在 TVOC中占比 二、 VOC&VOI测评发现 TVOC 0.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TVOC ( mg/m 3 ) TVOC Top 25 VOCs 图 11 高温、通风阶段 TVOC较常温阶段的相对倍数 样车 代号 高温 TVOC 相对倍数 通风 TVOC 相对倍数 1 2.66 0.89 2 3.56 0.43 3 5.07 0.85 4 2.15 0.39 5 3.27 0.84 6 6.10 1.10 7 3.91 0.64 8 6.47 0.81 9 3.52 2.46 高温下, TVOC较常温下的相对倍数普遍集中在 2.156.47倍 通风时,部分样车车内 TVOC浓度较常温时更高,或是由于通风阶段前期车内空气和车内材 料温度仍然较高导致,健康汽车应重点关注高温后通风对 TVOC的去除情况 表 4 高温和通风下 TVOC较常温下的相对倍数 二、 VOC&VOI测评发现 TVOC 0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相对倍数 常温 高温 通风 由于车窗、车身材料等因素,光照后各车车内采样点温度不同,但均集中在 52.261.5 由于空调性能的差异,通风 30min后车内采样点温度有较大差异,最高温度 41.8 (2# 车),最低温度 18.7 ( 5#车) 图 12 光照后各评价样车采样点温度 图 13 通风后各评价样车采样点温度 二、 VOC&VOI测评发现 空调制冷、通风能力与 TVOC去除效果的关系 空调的制冷能力和通风能力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能力,如 9#车,通风阶段温度降幅大,但由于通风效果不佳, TVOC降低幅 度小 0 2 4 6 8 1 2 3 4 5 6 7 8 9 相对倍数 常温 高温 通风 高温下,评价 样车的 甲醛 散发量是常温下散发量的 5.713倍 备注:前期研究性结果发现,大部分样车高温下甲醛散发量是常温下的 4.411倍;大部分样车高温下乙醛散发量是常温下的 1.65.3倍。 高温下,评价 样车的 乙醛 散发量是常温下散发量的 2.44.4倍 图 14 高温下甲醛、乙醛较常温下的相对倍数 常温下甲醛、乙醛的散 发量 高温下甲醛、乙醛的相 对倍数 健康汽车应重点关注高温下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散发 0 2 4 6 8 10 12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对倍数 甲醛 乙醛 二、 VOC&VOI测评发现 工况对醛类散发的影响 样车序号 甲醛去除率 乙醛去除率 1 94% 99% 2 88% 91% 3 94% 92% 4 100% 94% 5 96% 92% 6 96% 97% 7 93% 97% 8 93% 94% 9 72% 44% 10 91% 94% 表 5 通风阶段甲醛、乙醛浓度较光照阶段的去除率 92% 89% 9#车 TVOC浓度高是由于空调性能较差,对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去除率 较低 空调性能是健康汽车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二、 VOC&VOI测评发现 通风对甲醛乙醛的去除率 低毒类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2,2,4,4,6-五甲基庚烷 剧毒类,对中枢神经有严重伤害 其 IDLH值(立即对生命或健康有危险的浓度值)为 5ppm 来源主要以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发泡剂的橡胶、塑料在加热时产生 四甲基丁二腈 微带水果香味 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在高剂量下产生麻醉现象 常用作橡胶和塑料的增塑剂 磷酸三乙酯 苦杏仁味 低浓度氯苯抑制和麻醉中枢神经系统,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 性,常用作有机溶剂 氯苯 泥土味, 3类致癌物清单 环己酮 有令人愉快的酮样气味 2B类致癌物清单 甲基异丁基甲酮 常用作橡胶、塑料的防老剂 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 奥苷菊环 (香料 )、 2-甲基十氢萘、苯乙酮、 2-乙基己 醇、乙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三甲基硅醇、 1-辛 烯、 2-丁酮 . . 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以烷烃和苯系物为主 二、 VOC&VOI测评发现 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解谱 EMR结果汇总 03 测试区域测试工况 3 4 & 5 头部 胸部 裆部 脚部 换挡杆 扶手 6 7 8 测试点位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阶段 4 总 时 间 轴 三、 EMR结果汇总 测试流程 主驾 驶位 25% 25% 25%中控面 板区 扶手区 6 7 8 各 5% 3 4 & 5 头部 胸部 裆部 脚部 30% 30% 30% 各 5% 副 驾 驶 位 左 右 乘 员 主驾 驶位 副驾 驶位 左乘员位 右乘员位 每个测试区域 均匀分配权重 测试点位 分配权重 指标类别 指标分值 匀速磁场辐射指标 ( CMRI) 65 急加速磁场辐射指标 ( AMRI) 10 急减速磁场辐射指标 ( DMRI) 5 通信电场辐射指标 ( CERI) 20 工 况 指 标 分 值 评价等级 得分区间 评价标识 1星级 60 V 70 2星级 70 V 75 3星级 75 V 80 4星级 80 V 85 5星级 85 V 100 星 级 评 价 三、 EMR结果汇总 评分规则 三、测试结果分析 分值总览 序号 生产企业 品牌 车型 车辆名称 急加速 急减速 匀速 通信 总分 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瑞风 S3 2018款智驱 1.6CVT豪华型 100 100 100 100 100.0 2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凯迪拉克 XT4 2018款 28T四驱铂金版 93.75 96.25 98.375 91.25 96.4 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新能源 R500 2018款 R500智风版 98.75 100 100 49.25 89.7 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 艾瑞泽 2018款致敬青春版 CVT 97.5 98.75 100 46.5 89.0 5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现代 菲斯塔 2019款 240 TGDi GLX DCT 运动版 100 100 100 27 85.4 6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大众 帕萨特 2019款 380TSI旗舰版 100 98.75 100 21 84.1 7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斯巴鲁 森林人 2019款 2.0i智擎旗舰版 EyeSight 98.75 98.75 100 20 83.8 8 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 三菱 欧蓝德 2019款 2.0L两驱畅 享版 100 100 100 18 83.6 9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本田 凌派 2019款 180Turbo CVT领先版 98.75 98.75 99.375 18.5 83.1 10 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沃尔沃 XC60 2019款 T5四驱智逸版 100 100 100 13.75 82.8 EMR测评分析 04 四、 EMR测评发现 整体概述 从本次测评结果来看,新增的 EMR测评板块总体成绩良好。 消费者关注 电动车是否必然比燃油车电磁辐射严重? 科技大屏是否会带来电磁辐射? 座椅加热是否会带来电磁辐射? 驾驶习惯是否会影响电磁辐射? 整车厂关注 怎样的设计能够得到高分? 发现: 纯电动汽车电磁辐射并不比普通燃油车更严重 四、 EMR测评发现 电动车电磁辐射 100.0 96.4 89.7 89.0 85.4 84.1 83.8 83.6 83.1 82.8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85.0 90.0 95.0 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100 93.75 98.75 97.5 100 100 98.75 100 98.75 100 80 85 90 95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急加速 100 96.25 100 98.75 100 98.7598.75 100 98.75 100 80 85 90 95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急减速 100 98.37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99.375100 80 85 90 95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匀速 100 98.375 100 100 100 100 100 10099.375100 80 85 90 95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通信 本批次抽取的北汽新能源 EU5 R500是 10款车型中唯一一款 纯电动车。该车型的 EMR测评结果达到五星水平,这说明 电动汽车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其电磁辐射并不一定比燃 油车更严重,消费者无需对电动汽车“谈辐色变” 中控屏幕大小与其低频磁场辐射大小并无 正相关关系 发现: 备注:所有测量值均已折算为与 GB 8702-2014对应频点限值比( X%) 中控屏幕低频磁场辐射总体良好, 10辆车中 9 辆车均在测量设备底噪水平 6 四、 EMR测评发现 中控屏低频磁场辐射 屏幕大小 (英寸) 行驶工况点 位 6均值 急加速点位 6测量值 急减速点 位 6测量值 匀速点位 6测量值 10.25 3.22 3.00 3.09 3.57 9.2 3.26 3.28 3.25 3.24 9 2.91 2.87 3.14 2.72 9 3.73 5.54 2.64 3.01 8 2.70 2.70 2.70 2.70 8 2.63 2.70 2.60 2.60 8 3.21 3.20 2.98 3.44 8 84.14 141.53 16.98 93.91 8 2.86 2.58 2.96 3.05 8 3.07 3.25 2.83 3.11 座椅加热低频磁场辐射总体良好,有 4辆车 配备座椅加热,其低频磁场辐射与无座椅加 热测量结果相当,均在测量设备底噪水平 发现:有无座椅 加热 匀速工况主副 驾点位 3均值 匀速工况主驾 点位 3测量值 匀速工况副驾 点位 3测量值 有 3.51 3.571 3.45 有 3.27 3.105 3.443 有 3.19 3.107 3.278 有 3.29 3.202 3.373 无 3.57 3.467 3.682 无 2.78 2.96 2.597 无 2.99 3.099 2.877 无 2.65 2.6 2.7 无 2.65 2.6 2.7 无 3.23 3.305 3.157 备注:所有测量值均已折算为与 GB 8702-2014对应频点限值比( X%) 3 四、 EMR测评发现 座椅加热低频磁场辐射 所有车型均存在急加减速得分低 于匀速的情况,说明不论燃油车还 是电动车,急加减速都会导致车内 电磁辐射增大 急加速得分平均小于急减速,建 议消费者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既 可以省油,也可以减小电磁辐射 发现: 四、 EMR测评发现 急加减速 vs 匀速 98.75 99.125 99.775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急加速 急减速 匀速 10款车型平均得分 四、 EMR测评发现 扣分项分析 通信工况 10款车型平均得分 只有 40.5,为主要丢分项 整车企业对通信工况下车内 电磁辐射关注不足是主要原因 通过合理设计,这一问题很 容易解决 发现: 98.8 99.1 99.8 40.5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急加速 急减速 匀速 通信 10款车型平均得分 T-BOX天线位于鲨鱼鳍车型平 均分高于 T-BOX天线位于车内车 型 车载无线通信天线外置不但可 以减小车内电磁辐射,还可以提 升通信效果 发现: 四、 EMR测评发现 通信工况分析 64.1 68.9 59.3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有 T-BOX车型 ( 4款车型) T-BOX天线位于鲨鱼鳍 ( 2款车型) T-BOX天线位于车内 ( 2款车型) 平均得分 下一步工作计划 05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20+ 9月召开第二届 车内环境与健 康技术研讨会 技术研讨会 今年内或明年初 发布 PM测评规 程 PM规程 下半年测评 10 辆样车 持续测评 感谢聆听 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