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丰台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区界)防洪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北京市丰台区水务局 编制日期 2014年 4 月 2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丰台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水务局 法人代表 刘权来 联系人 李晓萌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镇东安街三条 6 号 联系电话 13146686291 传真 010-63778076 邮政编码 100071 建设地点 丰台区宛平城地区, 河道治理范围为卢沟桥进水闸 丰台区区界立项审批部门 北京市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丰发改许可 201423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水利管理业 79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1925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33681 总投资 (万元 ) 19027.35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27.7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5%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6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 1、大兴灌渠概况 大兴灌渠又名永定河灌渠,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渠道,原建设目的从永定河引水用于大兴的农田灌溉,渠首引水闸位于丰台区卢沟桥拦河闸以南、京石高速以北永定河左堤上,紧邻永定河左堤由北向南至北天堂村南进入大兴区境内,终点至曹辛庄,全长39.2km,设计流量为 30 40m3/s。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灌渠的功能已由输水灌溉转化为防洪排水兼顾城市景观。大兴灌渠非汛期水源主要为卢沟桥污水处理厂出水及村庄排水。灌渠在丰台境内长约 7.5km。 2、河道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兴灌渠现状底宽 812m,上开口 723m,渠深 35m。灌渠于 2003 年配合西五环 2路建设,部分河段进行过整治,目前,整治段断面完好,具有较强的过流能力。 现状大兴灌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淤积严重,杂草丛生。由于 2003 年至今未进行全渠道疏挖,现状渠道排水不畅,长期滞留的水变质变臭,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局部堤顶地势较低,易发生河水漫溢;由于近几年南水北调南干渠的施工,将与渠道并行段明渠全断面喷锚了低标号砼,造成渠道景观效果极差。 3、工程任务 本次渠道治理范围为丰台区境内的大兴灌渠, 总长 7.5km。 工程任务为除上游 2.2km渠道及下游 2 处总长 235m 暗涵保留现状仅清淤外,其余渠道均进行疏挖和护砌。 4、相关文件 北京市对中小河流整治非常重视, 2013 年 10 月,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水务局联合出台关于抓紧开展第二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 (京发改 20132154 号 ),提出“结合本市情况,第二阶段需完成 500 公里中小河道的治理任务” 。本项目属于第二阶段的子项目。 2014年1月26 日,取得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丰台分局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丰台分局关于丰台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规划征求意见函的答复意见(规丰复 201410 号,详见附件 1) 。 2014年1月16 日,北京市丰台区环境保护局出具关于丰台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环保征求意见函的复函 (丰环保函20146 号,详见附件 2) ,原则同意丰台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建设。 2014年1月13 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丰台分局出具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丰台分局关于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土地征求意见复函 (京国土丰函 201420 号,详见附件 3) 。 2014年1月28日, 北京市丰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 关于丰台区大兴灌渠 (卢沟桥进水闸 区界)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丰发改许可 201423 号,详见附件 4) ,同意实施本河道治理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工程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为防洪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新建大中型防洪工程需编制报告书,其它工程需编制报告表,本项目为小 3型防洪工程,因此应编制报告表。为此,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进行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提高渠道防洪排水标准,完善城市防洪体系 大兴灌渠已没有引水灌溉功能,主要是承担京石高速以南、新凤河 以北、永定河左堤以东、丰台铁路西站东边界以西流域范围内的排水任务,如卢沟桥小月苑小区、五环路等的雨水排放。现状大兴灌渠不满足防洪标准,给该地区造成了排水压力,一旦突降大雨,行洪及排水不畅,影响周边交通和居民生活,故十分有必要对该渠道进行治理。2、 保障排水安全 “ 7 21”暴雨灾害反映出北京市存在系统防洪不畅的问题,据此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渠道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的实施意见( 2012-2015 年) ,计划利用 4年时间, 建成完善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 实现北京全市中小渠道防洪排水全部达标治理,消除中心城和各新城因中小渠道排水不畅造成的积水问题。 2012 年 9 月,北京市中小渠道治理工程正式开工,截至 2013 年汛前,首批 34 条中小渠道已经完成治理。本工程属于中小渠道治理工程第二批治理渠道,将通过渠道疏挖清淤、护砌、改建跨河桥等工程,保障渠道行洪及周边地区排水安全。 3、提高渠道管理水平 结合渠道周边路网,形成贯通的巡河路,明确渠道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提高渠道管理水平。 4、 经济及城区发展 2009 年 11 月 5 日,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正式公布,其中的城市环境建设,就是要推进渠道治理、生态绿化、供水排水管网、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市形象和环境面貌。随着城南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兴灌渠的落后现状不能适应该地区的发展,急需治理。 三、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大兴灌渠防洪治理段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地区内,起点位于卢沟新桥上游左岸进水闸,沿五环路向南,穿京港澳高速、地铁 房山线后向南直至丰台区界,全长约7.478km。地理位置详见图 1。 四、项目投资 4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19027.35 万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估算为 15130.82 万元,拟申请市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解决;征地拆迁投资估算为 3896.53 万元,由丰台区财政统筹安排。 ,五、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任务 工程任务为除上游 2.2km 渠道及下游 2 处总长 235m 暗涵保留现状仅清淤外,其余渠道均进行防洪治理。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渠道清淤、疏挖、护砌、拆建桥梁、和新建巡河路等。 本次防洪治理范围为大兴灌渠卢沟桥进水闸丰台区区界段,长度 7.478km,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 (1) 渠道全线长 7478m 清淤; (2) 渠道疏挖、护砌长 5043m; (3) 改建桥梁 4 座,拆除桥 1 座; (4) 改建雨水口 23 座; (5) 河坡绿化; (6) 修建堤顶巡河路 1400m,宽 3.5m,为沥青路; (7) 全线安装护网; (8) 同步实施地下管线改移。 (二)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1、防洪标准:大兴灌渠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 20 年一遇洪水不淹没主要雨水管道内顶。 2、堤防标准:根据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GB50286-2013) ,渠道的堤防工程级别为 4 级。 3、本工程的工程等别为等,主要建筑物级别 4 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 5 级。 4、跨河建筑物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涵桥内底高于 50 年一遇洪水位 0.5m 以上。5、 桥梁设计标准 : 设计荷载:公路 II 级;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D 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0=1.0;环境类别: II 类。 6、地震设防烈度: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三)工程主要内容及规模 5工程主要内容为除上游 2.2km 渠道及下游 2 处总长 235m 暗涵保留现状仅清淤外,其余渠道均进行防洪治理。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渠道清淤、疏挖、护砌、拆建桥梁、和新建巡河路等。 1、防洪工程 工程设计河道防洪标准为 20 年一遇设计。 ( 1)渠道纵断 设计河底纵坡: 0+0001+227 除闸涵段外均为 0.0006, 1+2277+478 为 0.00045。堤顶高程确定为 20 年一遇洪水位超高 0.8m。 本工程筑堤长左堤约 1153m, 右堤约 1105 m, 设计堤顶宽 3.5 m, 平均筑堤高 0.35m,堤外坡边坡 1:2。筑堤型式采用梯形堤,筑堤材料宜选用粘粒含量为 15%30%、塑性指数为 1020 的亚粘土,或耐风化、水稳定性好、含泥量小于 5%的砂砾料。 ( 2)渠道横断面 由于丰台区段的大兴灌渠常年水深较浅, 周边有多处居民生活区, 又与西五环相邻,对景观要求较高。渠道采用能植草绿化的生态砖护砌,可以做到无水则绿,有水则清的效果。根据断面边坡形式,设计断面有复式断面和梯形断面两种。 1) 复式断面设计 复式断面桩号 2+2002+572 和 2+7403+697,长 1329m。断面形式为河底采用 C20砼贴坡墙,高 1.5m,挡墙临水侧边坡为 1:0.7,背水侧坡度 1:0.3。为保证墙体稳定,墙顶设 0.8m 水平段。 挡墙以上采用 WE 植生渗滤砌块护砌, 砌块规格为 600420150mm,护砌高度为 1.95m,边坡为 1:1,砌块内填种植土,种植土厚度不小于 0.3m。为保证砌块稳定,砌块内穿 8 钢筋将若干块连成整体;渠底采用预制砼方砖护砌。 2) 梯形断面设计 设计梯形断面总长 3701m,桩号为 3+777 7+478,梯形断面边坡为 1:1.51:2,渠底宽 815m,上开口 1827.8m。为满足边坡稳定,下部 1m 深范围边坡采用抗冲刷性能较好的 AS 互锁砌块护砌,砌块规格为 440300100mm,上部采用固坡和绿化效果较好的坡改平生态砖护砌,砖内回填不小于 0.25 厚种植土,其下设 0.3m 厚砂砾料。 6表 1 疏挖部分断面形式表 桩号 渠道长(m) 断面形式 2+2002+572 372 复式断面,上口宽 13 16m 2+7403+697 957 复式断面,上口宽 13 16m 774+08 30 梯形断面,底宽 15m,上开口 27.8m,边坡 1:2 4+0844+100 16 渐变段 4+1004+200 100 左岸直墙保留,右岸 1:2 斜坡,底 1613m,上口 2221m 4+2004+300 100 渐变段底 138.上开口 2018 4+3005+450 1150 梯形断面, 开口 18m,底宽 8m,边坡 1:1.5 5+4505+583 133 渐变段底 815,上开口 1827 5+5835+740 157 左岸直墙保留,左岸 1:2 斜坡,底宽 1 m,上开口 21.4m 5+7405+755 15 渐变段 5+7556+300 545 梯形断面,底宽 15m,上开口 27.8,边坡 1:2 6+3006+315 15 渐变段 6+3157+040 725 梯形断面,上开口 1819m,底宽 8m,边坡 1:1.5 7+0407+478 438 梯形断面,上开口 21m,底宽 1 m,边坡 1:1.5 2、桥梁工程 桩号 2+497 处桥已无通行要求,需拆除。本次治理段共需改建桥梁 4 座,这几座桥修建年代较早,标准偏低、桥梁处渠道断面偏小,存在行洪隐患,需拆除重建。 拆除重建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下部均采用柱式桥台,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桥梁宽度均为 8.5m,其中车行道宽 7.5m,两侧各 0.5m 防撞护栏。桥面铺装采用 100153mm 的 C50 钢筋混凝土 +50mm 中粒式( AC-16)沥青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 C30 混凝土预制。桥台后设置 C30 混凝土现浇搭板。大兴灌渠改建桥见表 2。 表 2 大兴灌渠改建桥参数表 桩号 名 称 结构长 总宽 形 式 2+497 拆除 1 号桥 3+660 改建 2 号桥 138.5 1 跨 13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4+476 改建 3 号桥 188.5 1 跨 18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6+518 改建 4 号桥 188.5 7+019 改建 5 号桥 188.5 73、巡河路工程 丰台区大兴灌渠长 7.5km,沿河两岸基本都有现状路可以利用。西堤公园附近,现状左岸有砼路,该路局部路段 距渠道较远,且主要为铁路 专用道,需新建巡河路,长944m; 工程末端北天堂村处长约 456m 渠道两岸仅为土堤路, 需在渠道右岸新建巡河路;新建巡河路总长 1400m。巡河路设计标准参照四级公路执行,设计速度为 20km/h,路基宽 5.5m,路面宽 3.5m。巡河路现状及建设情况见表 3。 表 3 巡河路现状及建设情况表 桩号 现状路情况 设计情况 备注 0+0002+200 左岸现状沥青路 不新建 2+2002+575 左岸现状沥青路 不新建 渠道施工,考虑路面破坏需修复 2+7493 686 左岸现状砼路 左岸新建沥青路长 944m 现状路为铁路专用道 4+2005+500 左岸现状砼路 左岸新建 渠道施工,考虑路面破坏需修复 6+3007+022 左岸现状沥青路 不新建 渠 施工, 考虑路 破坏需修复 7+0227+478 无路 右岸新建沥青路长 456m 4、雨水口改造工程 现状大兴灌渠两侧有 23 个雨水口,由于渠道需疏挖,现状雨水口需改建。雨水口采用浆砌石八字墙出口形式,底板采用 C20 砼。 5、渠道清淤及现状砼坡拆除 渠道全线清淤,清淤长度 7.5km,清淤厚度 0.50.7m。现状渠道从晓月苑附近开始,南水北调南干渠施工时,在渠道全断面喷锚低标号砼,需拆除。 6、其他 在左右堤顶临河侧设护网, 护网高 1.8m。 现状渠道局部护网在设计断面内, 需拆除。沿河两岸每 200m 设水簸箕,水簸箕宽 0.5m,采用浆砌石砌筑,共计 50 处。沿渠道设 4 处下河台阶,宽 2m,采用浆砌石砌筑。 为了更好将固坡,坡面采用撒草籽进行绿化,绿化平均高度约 2m。绿化面积33681m2。 现状有部分污水管埋在大兴灌渠渠底,长约 540m,且有部分污水井筒污水外渗,造成渠道污染,需将该段污水管道改造至岸坡,该项内容纳入地下管线改移工程。 (四)主要工程量 8本工程主要工程量见表 4。 表 4 主要工程量表 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清淤 m348106 2 土方开挖 m3815013 土方回填314988 4 浆砌石拆除 m35680 5 混凝土护砌拆除 m318268 现状桥拆除2540 7 护网拆除 m 1914 8 混凝土浇筑 m318682 9 钢筋制安 t 1610 WE 渗滤砌块 块 82271 11 AS 生态水工砌块 m212161 12 坡改平生态砖 m2222240 13 预制混凝土方砖 m244229 14 砂砾料垫层 m331029 15 雨水口改建 座 23 新建护网 m 14460 高1.8m 17 道路修复 m210008 18 沥青混凝土路 m24757 19 植草护坡 m233681 20 种植土 m311505 (五)平面布置 本项目大兴灌渠防洪治理段起点位于卢沟新桥上游左岸进水闸,沿五环路向南,穿京港澳高速、地铁房山线后向南直至丰台区界(即北天堂村) ,全长约 7.478km。 渠道治理工程原则上不改变渠道现状走向,设计渠道中心线与现状渠道中心线基本一致,现状渠道上开口基本不变。整治后的渠道平面曲线流畅、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各段渠道平面布置为: (1) 桩号 0+0002+200 段,长 2200m。现状为 4 座暗涵及宽 710m 矩形明渠道,本段维持现状。 9(2) 桩号 2+2002+572 段,长 372m。设计上口宽 1416m。该段需拆除桥梁 1 座,不建巡河路,利用右岸现状沥青路。 (3) 桩号 2+5722+740 段,长 168m。为现状 3 孔暗涵,维持现状。 (4) 桩号 2+7403+697 段,长 957m。设计上口宽约 1416m。该段需改建桥梁 1 座,在右侧新建巡河路 945m。 (5) 桩号 3+6973+777.5 段,长 80.5m。为现状 3 孔暗涵,维持现状。 (6) 桩号 3+777.5 4+200 段,长 422.5m。设计上口宽 2728m,底宽 15m。其中长约 100m 渠段左岸临铁路较近,为直墙,保留现状。不新建巡河路,利用左岸沥青路。(7) 桩号 4+2005+583 段,长 1383m。设计上口宽 1820m,底宽 8m。改建桥梁 1座。不新建巡河路,利用左侧现状沥青路。 (8) 桩号 5+583 6+300 段,长 717m。设计上口宽 27.824.1m,底宽 15m。其中长157m 渠段,现状左岸临编组站房子较近,为直墙,保留现状。不新建巡河路,利用左侧现状沥青路。 (9) 桩号 6+3007+100 段,长 800m。设计上口宽 1718m,底宽 8m。不新建巡河路,改建桥梁 1 座。利用左侧现状沥青路。 (10) 桩号 7+1007+478 段,长 378m。设计上口宽 21m,底宽 10m。右岸新建巡河路长 490m。 大兴灌渠治理工程平面布置详见图 2。 (六)占地及拆迁 1、工程占地 本工程占地范围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本次工程永久占地共计 19.25万 m2,全部为集体所有国有土地。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生活、生产区,施工临时道路和渠道施工临时占地等共计面积为 7.43 万 m2。 2、工程拆迁 本工程需对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范围内的所有地上物进行拆迁并给予补偿。 拆迁内容主要为房屋及附属物、 树木移栽。 拆迁居民房屋 8900m2, 企业房屋 4203 m2,均为集体企业;迁坟 10 座,迁移线杆 16 根,移栽树木 6030 棵,以杨树、柳树、槐树等为主,工程完成后全部回移至河道两侧。 (七)施工组织设计 1、对外交通及场地条件 10施工区域位于西南五环路沿线 ,沿线城区交通较好,除起 点处道路不能连通外,其它段沿河一侧有道路通行,为宽 56m 的沥青混凝土及土路,交通便利,但该道路目前位于北天堂垃圾渣土消纳场运输路线,垃圾运输车辆来往频繁,道路破损严重。现状渠道一侧为五环路及绿化带,另一侧为铁路及老庄子、北天堂村集体用地,两岸交通通过桩号 2+500、 3+600、 4+474 及 6+516 处的 4 座桥梁联系。 2、施工供应条件 本工程所需主要建筑材料为水 泥、砌块及钢筋等。采用预 拌混凝土,水泥由混凝土供应厂家自行采购。北京地区建筑材料市场供应丰富,砌块及钢筋等可由市场采购。 本工程渠道沿线为丰台区城乡 结合部,沿河有供电线路, 附近有老庄子和北天堂等村庄,施工用水拟就近从附近城市供水管网引接至各施工段的生活区。施工用电拟采用固定电源与移动电源相接方式解决,其中生活区内及周边施工现场用电采用固定电源,由附近 10kV 线路 T 接。距离生活区较远的工作面采用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本工程可利用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地区企业现有加工和修配能力。 3、施工导流 大兴灌渠起点段进行清淤,考虑放空本段渠道后进行。疏挖段渠道考虑采用分段导流,各段分别布置横向围堰,并在上下游围堰之间设导流管过流。施工期间上游来水通过导流管导入下游。 横向围堰采用编织袋装土围堰,堰顶宽 2m,堰高 1.5m,边坡为 1:1,按 500m 一段设上、下游横向围堰,共 14 处,每处长 40m,总长为 560m,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渗膜防渗。导流管采用 DN800mmHDPE 管道,总长 7500m,管材考虑重复回收利用,购买管材量按 60%计。 围堰填筑所需土料利用改线段渠道开挖料,由人工装袋、堆筑并铺设土工膜。围堰拆除采用 1m3挖掘机挖装, 10t 自卸汽车运输至渣土消纳场。 4、施工总布置 本次治理渠道总长约 7.5km,其中需护砌段渠道长 5.0km,拟分为 2 个施工段,以桩号 3+700 处暗涵分界,划分为两个施工区,在各个施工段内集中布置一处生活区,分别位于桩号 2+800 左岸及 6+500 右岸北天堂附近设施工生产生活区, 每处布置生活用房300m2,生产用房 100m2;在新建桥梁处设置生产区,共布置 4 处,每处设置生产用房50m2,施工仓库 50m2,占地面积 300m2。 11本工程施工临时设施建筑面积共计 1200m2,临时占地共计 3200m2。 5、施工人员 本工程施工高峰人数约 200 人。 六、工程施工进度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施工 条件,考虑工程在一个非汛 期内完成。本工程第一年9 月份开工,第二年 5 月完工,总工期为 9 个月,施工高峰期劳动力约为 200 人。 七、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 1、管理机构 根据大兴灌渠治理工程特点, 按照北京市河道管理条例和 有关的大兴灌渠管理机构的情况,本次大兴灌渠治理工程竣工后,不新建管理中心,交由丰台区渠道第二管理所管理,因其主要任务是防洪和河道管理。 2、管理范围 根据北京市河湖管理条例,大兴灌渠管理为规划河道及河道两侧各 10m20m 的绿化隔离带。按照以上范围进行划界确权。 3、运行期管理 (1) 按河道管理规定制定大兴灌渠管理办法。 (2) 制定河道绿化隔离带建设保养计划。 (3) 制定水量及水质观测方法。 (4) 制定河道及附属构筑物的维修养护技术要点。 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大兴灌渠为 60 年代人工开挖的引水灌渠,原设计流量为 3040m3/s,丰台区境内长7.5km。 2003 年为配合五环路建设,根据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2 年大兴灌渠(现状引水闸 北天堂村)治理工程规划 ,对大兴灌渠与五环路平面位置有矛盾和交叉部分渠道进行了治理,丰台区治理长度为 3708m。 目前,大兴灌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灌渠功能由灌溉转 化为防洪排水为主,现状渠道不满足区域防洪安全的要求。 2013 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大兴灌渠重新规划,流域面积有所减小,流量相应减小。现状大兴灌渠过流能力分析见下: 对于 2003 年已治理的渠道断面,满足过流要求。 由于 2003 年仅对与五环交叉及与平面位置有矛盾处进行了改造,未进行全渠道疏挖,渠道时宽时窄、河底高低起伏,造成渠道排水不畅。核算 2003 年未治理河段过流能力,局部段堤顶地势低,存在洪水水漫溢情况。 现状桥梁建筑物标准偏低、断面偏小,存在行洪隐患。 (2) 渠道环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渠道治理严重落后于周边城市开发建设进度 大兴灌渠位于五环以内,该地 区近几年发展迅速,随着城 市规模的扩大,南城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规划齐庄子小区、晓月苑以及其它生活小区相继建成。现状渠道环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渠道治理严重落后于周边城市开发建设进度。 现状渠道部分岸坡坍塌,杂草丛生。大部分渠道(包括 2003 年治理过的) ,由于近几年南水北调南干渠的施工,将渠道全断面喷锚了低标号砼,致使渠道景观效果极差。渠道淤积严重,河底高低起伏,排水不畅,长期滞留的水变质变臭,严重影响沿岸居民生活。 项目所在地现状照片如下: 13大兴灌渠现状低标号砼喷锚岸坡 渠道中现状污水管井 穿五环路涵洞 北天堂村附近 4 号桥 1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形地貌 丰台区从西往东形成从山地到平原节节下降的地势,有低山、丘陵、台地、河谷、平原等几大类型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为低山区,海拔高程一般 100 米到 300 米,最高的山峰马鞍山,海拔 690.33 米。东南部是平原,最低点在南苑乡的东部边界处石榴庄附近,海拔 35 米。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不同的生境,产生了农林业生产上的地区差异。在西部低山坡地、丘陵岗台、台地等土层薄瘠的地区,由于缺水严重,农业上很难利用,一般以造林栽果林为主。河滩地区由于地力较差,也多用于栽植环境林和风景林。 在永定河以西山前洪积平地以及永定河以东的平原地区, 由于土地一般平坦肥沃,水源较为丰富,以种植农作物以及林果为主。 二、气候气象 该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冬季受极地南下冷空气影响,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团影响,形成了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工程所在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92mm( 1959 2000 年) , 最大年降雨量 1217.5mm( 1959 年) ,最小年降雨量为 298.5mm( 1999 年) 。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汛期 6-9 月份,约占全年的 80%。雨季施工对建筑物基坑开挖、支护和施工降水等将产生不利影响。 工程所在区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200mm。气温年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气温为 11.7左右, 1 月份最低平均气温为 -4 -5, 7 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25 26,平均日照时数为 2732.6h,全年无霜期平均 203 天。多年平均风速 2.55m/s,风向主要是北风和偏北风,除了夏季,各季均以西北风的风速为最大,西南偏南风次之。全年最大风速 20.30m/s( 1980 年 5 月 15 日) ,风向为西北风。区域内最大冻土深度 0.8m。 三、地表水 本区域内附近的地表水主要有永定河、大兴灌渠等。 永定河:永定河为北京地区最大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上游源於山西省宁武县的桑乾河, 在河北省怀来县纳源自内蒙古高原的洋河, 流至官厅始名永定河, 全长 650 15公里,流域面积 5.08 万平方公里。流经山西、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市入海河,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壶流河、洋河、妫水、清水河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永定河流域持续多年干旱少雨,下游常年处于断流状态。 大兴灌渠:大兴灌渠原为永定河向大兴引水的一条引水渠,北起卢沟新桥上游左岸大兴灌渠进水闸,向南至狼垡,长约 8km,流域面积约 7.4km2。渠道走向为西北至东南方向,基本与西五环平行。因永定河多年断流,该河功能已经由引水渠变为排洪河道,沿线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使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 四、水文地质及地层岩性 1、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搜集资料,工程区内钻探揭露之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广泛分布于工程区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中,近 3 5 年场区地下水埋深约 26m 左右。 场区冻土标准深度为 0.8m。 根据搜集资料,场区地下水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2、地层岩性 工程区所在北京地区属华北地层分区。区域地质资料、地质测绘及区域地质钻探成果显示,场区内均被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覆盖,仅在永定河河床及左岸附近下伏第三系粘土岩及碎屑岩埋深相对较浅为 3050m,但地表未见,其它区域下伏基岩埋深100 150m 范围内。地层岩性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 第三系始新统长辛庄组( E2c) 紫红色砂质泥岩、褐红色含砾泥岩、褐黄褐红色砾,夹棕灰褐色含砾砂岩、褐红色泥质砂岩薄层,呈互层状,岩层近水平。在永定河左堤东侧埋深 20m 以下。 (2)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al-plQ4) 粘性土、粉土夹有机质粘性土、细砂层,厚度 3 9m。广泛分布于平原区地表,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加大,东部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底。卵砾石层,地表未见,埋于粘性土及砂层之下,近永定河附近厚度较大,向南向东埋深逐渐加大,粒径逐渐变小,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底。 (3) 人工堆积层( rQ) 16回填土,杂色,稍湿,松散,含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主要分布在丰台铁路编组站铁路两侧及部分村镇居民区附近。 3、地质构造及场地地震效应 工程区位于中朝准地台( I)华北断拗( II2)北京迭断陷( III6)和大兴隆起内(据北京地质志区域地质资料) ,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丰台、南苑附近小于 50m,其它地段为100 150m。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1996 年 7 月提交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工程区在区域构造上处在华北地 台东部平原。工程近场区断裂的最新活动主要为新第三纪。第四纪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活动迹象。 按照中国地震局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2001 年) ,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相当于原标准的基本烈度为度) ,场地类型为 II III 类。 4、工程地质初步评价 渠道所处地貌单元为平原区,场地较平坦,场区地基稳定,交通便利,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场区地层地表主要为填土,厚度一般 1 1.5m,物理力学性质差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个别地段存在由于挖砂形式的垃圾坑。其下为粘性土粉土层,一般厚度 0 5m,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100 130kPa。其下为砂层,一般厚度 2 6m,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130 170kPa。砂层下为圆砾和卵石层,该层厚度大,力学性质良好,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可达到 300kPa,为良好的构筑物持力层。 根据场区地质体成因类型及分布结构,综合判定场地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依据搜集资料,工程区内钻探揭露之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广泛分布于工程区的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中,近 3 5 年场区地下水埋深约 26m 左右。但不排除局部存在上层滞水的可能性。渠道内常年有水,施工时需考虑导流问题。渠道填土下分布粘性土和砂土,粘性土渗透系数 K 为 10-410-6cm/s,渗透破坏类型为流土型,允许水力比降可采用 0.40。砂土渗透系数 K 为 10-210-4cm/s,渗透破坏类型为过渡型,允许水力比降可采用 0.30。卵砾石层渗透系数为 10-110-2cm/s,为强透水层,渗透破坏类型为管涌型,允许水力比降可采用 0.15。 场区地基土类型为中软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 II III 类。 场区标准冻土层深度为 0.80m。 渠道开挖深度在 5m 范围内开挖边坡建议采取 1:1.001:1.25 坡比值。 17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行政区划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所辖面积 305.87 平方公里 ,在城六区居第三位,周边相邻 8 个区。东临朝阳区,北接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西北为门头沟区,西南和东南为房山区和大兴区。区政府设在丰台镇文体路 2 号,直距天安门 12 公里。全区呈东西狭长形,最西端王 佐镇的千灵山至最东端的南 苑乡四道口村,东西相距 35公里;南北最宽处 14 公里。永定河自北而南由石景山流经本区进入大兴区,长约 15 公里的河段,将丰台区分为东西两部。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占 4/5,西北部为太行山东麓,形成低山、丘陵和台地,主峰千灵山海拔 697 米,为全区最高点;东部为洪冲积扇平原,海拔大部为 35 米 50 米。 全区辖 16 个街道(地区)办事处, 3 个乡政府, 2 个镇政府, 271 个社区居委会,68 个行政村。 二、社会经济概况 2012 年丰台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432.9 亿元,实现销售产值417.5 亿元,产销率为 96.4%。实现出口交货值 14 亿元,实现利润 29.2 亿元。 2012 年丰台区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3 亿元,其中花卉产值 1.5 亿元,增长 0.7%。全区粮食播种面积 7729 亩,粮食产量 1314.1 吨,下降 24.5%。观光休闲农业稳步发展。全区有农业观光园 10 个, 全年共接待游客 108.2 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 1905.3 万元。 丰台以 “花乡 ”著称,花卉种植在辽、金时代即已开始,以 “丰台芍药甲天下 ”、 “草桥十里百花妍 ”而闻名于世。丰台区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 了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主体,向花卉观赏、租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延伸的良好局面。 2012 年丰台区全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 2135.7亿元,首次突破一千个亿,比上年增长 36.3%。实缴税金 60.3 亿元,增长 17.8%;实现利润 107.6 亿元,下降 12.3%;出口总额 7.7 亿美元。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丰台区全区常住人口为 211.2 万人,其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 81.3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38.5%。常住人口性别比为 104.3, 15-64 岁人口比重达 82.4%,汉族人口比重达 96.6%。常住人口超过 15 万人的地区分别是大红门 18街道、卢沟桥街道、卢沟桥乡和新村街道。 本项目所属宛平晓月苑地区位于京石路以南,现有住户约 8533 户,总人口约 3 万人。主要包括晓月苑小区等 6 个居民区及北京白菊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 三、文物景观 本工程终点附近右岸隔西五环路有丰台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庙,与本项目渠道直线距离约 300m。 丰台区大王庙位于老庄子乡北天堂村,为区级 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庙始建于 1891年(光绪 17 年) ,是为纪念 1890 年永定河河堤巨口堵堤成功而修建的,是永定河现存唯一的一座治水庙,到现在已有 123 年的历史。大王庙古建修缮工程于 2004 年 10 月竣工,殿内塑道教神像。 2005 年,由任崇亮道长接管大王庙。 大王庙 四、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本次工程治理范围以卢沟新桥上游左岸进水闸为起点,沿五环路向南,穿京港澳高速、地铁房山线后向南直至丰台区界,全长约 7.478km,均位于丰台区境内。河道南北向基本与西五环路平行,渠道左岸为宛平城地区晓月苑居住区、部分企业单位及南环铁路,右岸临西五环路、绿堤公园、卢沟桥农场的家属房、北天堂村(已开始拆迁) 。 周边照片如下,周边关系图详见图 3。 19上游河道左岸晓月苑小区 上游河道右岸五环路 下游河道右岸北天堂村 五、基础设施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地区,市政基础设施情况如下: 1、供电 项目所在地区供电由北京市电网供给,可保证本项目用电要求。 2、供水 项目所在地宛平城地区目前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 3、污水 目前,本项目所在地上游城乡结合部已修建截污管线,并建有晓月苑临时污水处理站,污水经收集后进入污水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