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项目名称: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主管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奉贤区教育局项目单位:奉贤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各基层学校委托单位:奉贤区财政局评价机构:上海厚贤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九年六月摘要一、项目概况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上海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14年11月,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在沪召开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总结暨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推动上海启动了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制定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2014-2020年)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一览表等具体落实文件,明确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为“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发挥试验田作用,积极为全国范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做出表率。奉贤区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是市教委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设立的项目,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整体育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体制等。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共包括80个一级项目,228个子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等。2016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3803.86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6个一级项目,81个二级项目,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9个基层学校。其中有4个二级项目由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355.39万元;77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9个基层学校负责实施,预算为3448.47万元。2016年该26个项目共支出624.65万元,2017年共支出2367.81万元,2018年共支出375.38万元,结余资金1为436.02万元,预算执行率为88.54%。2017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4037.88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9个一级项目,82个二级项目,具体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1个基层学校。其中有13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951万元;69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1个基层学校实施,预算为3086.88万元。2017年该29个项目共支出2280.70万元,2018年支出1040.89万元,结转2资金为716.2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82.2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3025.10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5个一级项目,65个二级项目,具体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31个基层学校。其中有5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1145万元;60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31个基层学校实施,预算为1880.1万元。2018年25个项目共支出2274万元,结转资金为751.1万元,预算执行率为75.17%。二、评价结论及绩效分析根据奉贤区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绩效评价方案(根据项目特点,依据专家意见,本次对项目决策类指标不评估),在基础数据分析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价,综合得分为88.36分,其中,项目管理类指标得分率为82.53%,项目绩效类指标得分率为90.86%,评价等级为良。本项目基本符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2014-2020年)的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探索教育转型发展,重视规划引领,基本实现学校办学质量和品质的整体提升,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思想道德建设、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均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中充分融入奉贤特色,相关项目两次入选市级优秀案例,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形成一批信息化应用的特色课程,进一步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部分幼儿园建设成为了优质园,中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多次获奖,此外,完成了中高职贯通和品牌专业建设。三、经验教训和建议(一)主要经验及做法1.积极践行德育课程一体化,两次入选市级优秀案例,凸显德育教育成效。奉贤区在探索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中,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重走“红色之路”活动,通过小学段的“南京记忆”、初中段的“井冈山寻迹”。此外,奉贤区实践育人:中小学生重走“红色之路”和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的实践育人创新项目,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入选市级综合改革优秀案例。2.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向教育现代化迈进。通过“星光”计划项目(教育综合扶持)的实施,鼓励和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德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形成了一批信息化应用的特色课程、特色项目,如,明德外国语小学的“330计划”、解放路小学的“镜子课堂”、南桥小学的“STEAM课程”等。3.积极推进民办优质幼儿园建设,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本项目扶持上海奉贤好时光幼儿园、上海贝贝幼儿园、上海奉贤民办同汇实验幼儿园创建民办优质幼儿园,经调研,上海贝贝幼儿园成为了民办一级园,上海奉贤好时光幼儿园和上海奉贤同汇实验幼儿园为民办二级园,民办优质幼儿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扎实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在教学成果方面,在新一轮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在素质教育方面,明德外国语小学健美操团队在2018国际健美操公开赛(捷克站)夺得两项冠军,肖塘小学“小梨园”少儿京剧社团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优秀社团”评比一等奖,邬桥学校获得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打击乐比赛金奖。5.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建设,形成了一定专业品牌,建立了中高职贯通。项目扶持了奉贤中等专业学校两个品牌专业建设,其中,机电技术专业在2017年12月市教委评估院飞行检查成绩评定优秀,且“电气系统安装与控制”经过市审批立项为上海市2019年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数控技术应用品牌建设不仅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而且还获得了第二届上海基础教育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和中职教师企业岗位实践成果获教学成果转化案例“一等奖”。由此可见,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项目扶持了“酒店专业中高职贯通”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酒店专业已经与上海商学院建成中高职贯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已经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中高职贯通。(二)存在的问题1.部分项目落地有偏差,资金执行进度有待提高。(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2016年项目完成率72.7%,2017年项目完成率为81%,2018年项目完成率为68%,(2019年项目还在继续实施)。2016年项目结余436.02万元,2017年项目结余716.28万元,2018年项目结余751.1万元,累计结余1903.4万元。说明项目推进进度影响了项目资金的执行。2.区教育局的监管机制尚待完善,未能有效落实区级在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推进中的事权。尽管本项目立项在市级层面,但根据市财政局、市教委下达专项补贴资金通知文件中要求,区教育局应对项目加强执行监管,经调研,区教育局并没有建立对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综改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项目变更申请备案机制,未有效落实区级事权,不利于项目风险管控。3.项目信息公开不到位,未按照市级规定时间节点进行公示。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每年度发布的上海市各区教育局政务公开评议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上海市各区教育局教育费附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项目(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进行信息公开,且2018年的要求于2019年3月进行公开,经核实,2016年和2017年区教育局均进行了公开,具体为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2016年教育费附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信息公开项目表和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2017年教育费附加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信息公开项目表,但2018年奉贤区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或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区分配结果于2019年6月于以公示,未按照市级规定时间节点。4.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有待完善。集团化办学作用的发挥有待提升。奉贤区全区中小学已基本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但适应集团化办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仍需完善;牵头校虽努力发挥作用,但成员校在集团内的主动发展动力、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集团共享课程建设的支持、关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三)改进建议1.按照“前期计划充分,中期进度管控”,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保障资金执行,防止资金滞留积压。建议基于奉贤区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规划,区教育局在各学校及基层单位项目库基础上建立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库,作为申请市级项目的基础,以此为抓手,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项目实施,第一,对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向市级申报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和现实需求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避免部分由于计划不合理,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而导致的无法实施;第二,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各学校及基层单位加强项目进度自评,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管控,区教育局层面,适时对项目进行抽查(若人力资源不足,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监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2.落实区级事权责任,进一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和项目变更调整机制。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下达2017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下达2018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的要求,第一,建立项目监督机制,加强项目执行督导,从监督主体、组织分工,监督频次、监督方式、监督内容以及监督程序等方面做出规定,也可在对各学校及基层单位督导过程中融入对本项目的考核和督导,从而有效控制项目管理风险,保障项目落地。第二,建立项目变革调整机制,建立备案程序,对于发生重大变化调整的,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基层学校要及时向区教育局备案,向市教委备案。3.有效执行市级信息公开要求,及时向外公布项目操作流程及分配结果。信息公开是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是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机制,因此,建议区教育局根据 上海市各区教育局政务公开评议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的规定,及时对外进行项目信息公开。4.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有效助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创新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积极发挥新优质学校和牵头校引领作用的同时,增加面向集团成员校的区域专项投入,鼓励成员校主动参与集团建设,逐步构建彰显奉贤特点的理想学校型态。同时,加强对集团化办学的评价探索,研究和完善更为清晰、具体、科学的集团化办学评价指标,形成集团化办学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年度综合评价开展集团化办学发展性评估,把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真正落到实处。此外,整合区内外专业力量,加强集团共享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奉贤区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为了加强财政支出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的效用,根据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沪财绩201422号)等文件精神的要求,上海厚贤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接受上海市奉贤区财政局的委托,对奉贤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各基层学校的“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中提出“教育改革要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上海作为全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与上海市合作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2014年11月,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在沪召开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总结暨深化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推进会,推动上海启动了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制定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2014-2020年)的指导意见、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一览表等具体落实文件,明确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为“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发挥试验田作用,积极为全国范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做出表率。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创建世界一流教育”,并明确了十二大重点建设任务,共38个建设类型。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上海市政府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奉贤区区委区政府于2015年通过了凸显“贤文化”整体育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发展的奉贤模式奉贤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项目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区教育综改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奉贤区教育改革目标,包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整体育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体制等方面。方案中进一步明确区教育综合改革分两个阶段,在2015-2018年,要完成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方案制定,重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整体育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体制等方面取得改革突破,形成工作机制,创新推动奉贤教育由资源规模、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到资源足、质量优的品质化发展转型。据2016年奉贤区统计年鉴,奉贤区2016年学前教育机构共80所,在校生人数26487人,教职工2947人;小学学段机构共35所,在校生人数40728人,教职工3023人;初中学段教育机构36所,在校生人数21685人,教职工2420人;高中学段教育机构8所,在校生人数5936人,教职工820人;特殊教育机构1所,在校生人数113人,教职工50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人数5059人,教职工528人。奉贤区教育局(以下简称“区教育局”)作为奉贤区人民政府主管全区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其职能包括统筹规划、协调、指导本区教育体制、办学体制和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为贯彻落实各级文件的要求,区教育局设立“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该项目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整体育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教育治理体制等。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补助项目共包括80个一级项目,228个子项目,具体实施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等。2.预算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2016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3803.86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6个一级项目,81个二级项目,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9个基层学校。其中有4个二级项目由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355.39万元;77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9个基层学校负责实施,预算为3448.47万元。2016年该26个项目共支出624.65万元,2017年共支出2367.81万元,2018年共支出375.38万元3,结余资金为436.02万元。2017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4037.88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9个一级项目,82个二级项目,具体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1个基层学校。其中有13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951万元;69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41个基层学校实施,预算为3086.88万元。2017年该29个项目共支出2280.70万元,2018年支出1040.89万元,结转资金为716.28万元。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预算为3025.10万元,预算来源为市级财政资金,共包含25个一级项目,65个二级项目,具体承接单位包括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31个基层学校。其中有5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负责实施,预算为1145万元;60个二级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31个基层学校实施,预算为1880.1万元。2018年25个项目共支出2274万元,结转资金为751.1万元,预算执行率为75.17%。该项目2016-2018年预算及实际支出情况详见表1-1。表1-1 2016-2018年预算及实际支出情况表(单位:万元)类型/年份2016年项目2017年项目2018年项目预算金额3803.864037.883025.12016年实际支出624.652016年支出占比16.42%2017年实际支出2367.812280.72017年支出占比62.25%56.48%2018年实际支出375.381040.8922742018年支出占比9.87%25.78%75.17%实际支出总额3367.843321.62274预算执行率88.54%82.26%75.17%结转资金716.28751.1结余资金436.023.项目实施情况(1)建设目标根据关于上海市区县教育综合改革(2014-2020年)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发挥试验田作用,积极为全国范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做出表率。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创建世界一流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创新育人模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规律,树立全面教育质量观,推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源,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展。二是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为每位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完善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落实保障责任和投入办法,打造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三是以考试招生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优化教育体系和学生成长通道。推进实施高考改革,研究和推进中考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和报名机制,健全“绿色指标”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四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形成各类教育主体各司其责、协同推进改革发展的“管办评”制度体系。(2)重点建设任务及措施意见中明确了市级综改12大重点建设任务和38个建设方向、措施。具体建设任务及措施详见表1-2。表1-2十二大建设任务及相关措施汇总表序号重点建设任务建设方向、措施1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优化立德育人机制整体构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2体教结合改革促进学生体质健康3文教结合改革提升学生美育和人文素养4合力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5打造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幼儿教养体系6推动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7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8提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服务9启动专门学校内涵提升计划10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改革的开放度和辐射力11探索创新拔尖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12推进中小学教学行为变革13建立教育科研成果集聚和推广机制14实施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机制15改革中小学教育考试制度16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17增强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规范和加强涉外办学18构建完善国际教育服务体系19构建支撑教学管理深度变革的信息化环境构建共享互动的信息化服务平台20增强信息化支撑一线教学变革的能力21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辐射服务22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23营造跨部门联动和校企深度融合的制度环境24完善衔接融通的终身教育“立交桥”建立学分互认转换的标准和机制25构建开放优质的终身学习体系26实施普惠多元的终身教育资源整合工程27创新学校人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健全校长、教师管理制度28提升教师的育人专业素养29建立更富激励功能的教师收入分配机制30完善资源配置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机制优化学校基础建设工作机制31改革教育经费投入、使用和监管机制32优化民办教育机构管理33创新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办学机制34优化中小学治理结构和督导执法机制保障学校依法自主办学35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督导机制36实施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37扩大教育改革成果区域共享辐射加大教育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力度38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奉贤区教育局、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教育学院、青少年活动)及各基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于市教委项目申报平台中填写项目申报书,市教委组织审议后,确定每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及其预算。2016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共包括26个项目,81个子项目;2017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共包含29个项目,82个子项目;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共包含25个项目,65个子项目。2016-2018年共计80个项目,228个子项目。根据重点建设任务分类,各重点建设任务涉及项目个数详见表1-3。表1-3项目类型汇总表序号重点建设任务项目(个)子项目(个)项目数占比1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优化立德育人机制144318.86%2打造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238939.04%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7114.82%4实施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373.07%5构建支撑教学管理深度变革的信息化环境673.07%6完善资源配置和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机制5114.82%7创新学校人事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2135.70%8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发展14208.77%9扩大教育改革成果区域共享辐射62711.84%合计80228100.00%(3)项目实施、验收、结项41)由教育局直接负责实施的项目部分项目由教育局直接负责,则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跟踪、监督及验收。市教委组织人员每年度对重点项目进行考核,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查。2)由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负责实施的项目部分项目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基层学校负责,则由其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区教育局对项目进行跟踪及监督,由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自行验收。市教委组织人员每年度对重点项目进行考核,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查。市教委验收项目详见表1-4。表1-4市教委验收项目序号学校验收项目1奉贤中等职业学校Z16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Z16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Z1725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Z1725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Z1825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Z1825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青少年活动中心奉贤区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奉贤区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3青溪中学Z16郊区农村学校委托管理工作Z16消防安全体验馆基地Z1712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行动计划Z171724市城乡一体化项目学生艺术作品墙布置及长廊文化布置4实验小学基础教育互助成长5古华小学创客教育与智慧农业实验室项目创客教育与智慧农业实验室电脑古华小学安全体验教室古华小学智能图书馆电子阅读器古华小学智能图书馆电脑古华小学智能图书馆6教育学院附属小学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4)以“奉贤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为例项目内容概述:机电应用技术是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专业建设围绕服务上海城市产业升级和调整需要,特别是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发展“四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需要,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成在全国起示范作用的精品专业,结合我校该专业是市级精品特色专业的实际情况,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以培养出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需要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立一支架构合理、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和专业技能认证工作。为改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条件,保证该专业教学改革、精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特申请“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品牌建设”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创造全国一流专业”的总体要求,以推动校企合作为重点,全面构建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以特色专业为引领,形成适应区域产业优化升级的专业布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满足区域产业振兴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3年努力,力争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国内一流的专业,形成特色精品专业建设带动专业群建设的格局。建设思路:专业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系统工程,建立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小组。对专业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进行深度行业调研,构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升的能力体系与课程体系,制定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对系部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强化职业素养、优化师资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设举措:1.对接区域经济,创新专业建设;2.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3.强化职业素养、优化师资结构;4.加大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实岗育人环境;5.完善课程体系,精化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6.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创一流品牌效应7.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8.坚持全方位育人,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建设计划:2016年1月2017年1月完成品牌专业建设初级指标,2017年1月2018年1月达到品牌专业建设基本指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完善并达到品牌专业建设验收标准,为下一步建设国家级品牌建设奠定基础。4.组织及管理(1)项目组织情况本项目资金为市级转移支付,组织构架及各单位职责分工详见表1-5。表1-5项目职责分工表序号单位职责分工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指导意见、项目评审、确立项目、项目考核。2奉贤区教育局负责部分项目申报、具体实施、监督、指导及验收,并对其下属事业单位、各基层学校实施项目进行指导、监督。3奉贤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各基层学校负责部分项目申报、具体实施、监督、指导及验收。(2)项目管理情况1)项目申报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根据自身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市教委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于市教委项目申报平台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书中包括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计划及预算编制明细等。在项目中区教育局下有8个科室参与,其分别为:基础教育科、党政办、学前教育科、计财科、体卫艺科、德育科、职成教科、组织人事科。2)项目评审市教委组织项目评审会,并出示项目方案修改意见。各单位根据评审意见对项目申报方案等进行修改,后提交市教委审核。3)项目确立市教委及市财政局联合发文,确立下一年度区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补助项目及预算资金。4)资金下达根据关于下达2016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关于下达2017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沪财教201715号)、关于下达2018年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市对区专项补助资金的通知(沪财教201810号),由市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下达区财政,纳入教育局年度部门预算。其中,由区教育局负责的项目纳入区教育局部门预算,由下属事业单位及基层学校负责的项目由区财政局纳入基层单位的部门预算。5)项目实施各实施单位根据申报方案具体实施。6)项目验收区教育局负责的项目由其负责项目验收;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负责的项目由该事业单位或基层学校负责项目验收。经调研,采集到数据5的87个子项目中67个子项目已完成并进行了验收,其中,2016年完成并验收17个(采集到共23个),完成率73.9%;2017年完成并验收26个(采集到共31个),完成率为83.9%;2018年完成并验收24个(采集到共33个),完成率为75%。7)项目考核市教委对重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其他项目进行部分抽查。实施流程详见图1-1。截止2018年,市教委未开展对综合改革重点项目的专项抽查,但是,2018年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综合督政组对奉贤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暨优质均衡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督政,其中,涵盖了对教育综改项目的考核。图1-1项目实施流程(3)资金拨付流程1)预算申报区教育局、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在填写预算申报书时,同时填写预算编制明细。2)预算确立市教委组织评审会,对项目预算进行评审。经修改后,市教委及市财政联合发文,确立各项目预算。3)预算下达市财政局将预算资金转移支付至区财政局;由区教育局直接负责的项目,区财政局给予区教育局预算额度;由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基层学校负责的项目,区财政局给予其预算额度。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部分项目由区教育局立项,由基层学校具体实施,故部分项目预算由区教育局分配至各具体实施基层学校。3)资金支出各单位根据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各自财务管理制度、内控管理制度进行资金支出。4)资金结转结余项目资金存在结转结余情况,按照结转结余的相关管理要求,2016年结余资金已上交区财政局,2017年、2018年结转资金,结转至下一年度使用。资金拨付流程详见图1-2。图1-2项目资金拨付流程(4)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海市财政局制定了上海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对项目设立和调整、预算编制、资金申报审核和分配、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进行了明确。4.利益相关方(1)市级主管部门:市教委;(2)区级主管部门、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区教育局;(3)项目实施单位:区教育局下属事业单位及各相关基层学校;(4)直接受益者及其他相关方:学生、教师、家长。(二)项目绩效目标1.总目标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和引领者,发挥试验田作用,积极为全国范围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做出表率。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不懈努力,创建世界一流教育。2.2016-2018年度绩效目标分解项目绩效目标包括产出目标和效果目标,其中,产出目标包括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效果目标包括项目效益、项目影响力和满意度等。为保证绩效目标的科学考察性,评价组在结合相关文件要求的基础上,为凸显项目个性化内容,重新处理了该项目绩效目标内容,具体目标内容如下:(1)产出目标1)数量目标:根据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80个一级项目(228个二级项目)确立的实施计划,具体落实完成。2)质量目标:各子项目实施完成后,均通过验收,包括各实施单位自行验收、部分项目区教育局考核及市教委考核。3)时效目标:各子项目均在计划完成时间内实施完毕。(2)效果目标项目效益:从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市级考核情况等方面反映项目效益。相关满意度:从学生、教师、家长等方面反映项目实施满意程度。具体评价指标详见表1-6。表1-6绩效目标指标表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三级指标目标值项目产出数量项目完成数量228质量项目验收通过率100%时效项目完成及时性及时项目效果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学区化集团化建设情况提升民办优质园创建达标率100%教育教学成果情况获奖信息化建设水平提升教师发展情况提升学生发展情况提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情况品牌专业建设情况取得成效中高职贯通率100%市级考核情况市教委综改优秀案例评选情况评为优秀“绿色指标”达标情况达标相关人员满意度高中个性化学程和学分制管理满意度85%以上信息化系统(现代图书馆、电子学生证)使用满意度85%以上品牌专业建设学生满意度85%以上基础教育校长教师培训满意度85%以上民办优质园家长满意度85%以上能力建设及可持续影响力项目后续规划情况建立项目制度改进机制建立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评价目的本次绩效评价将立足于财政资金支出情况,针对2016-2018年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资金、管理、成果、社会满意度等实施环节开展评价,并尝试运用绩效原理对项目的效率、效益性、公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发掘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总结项目成效,全面了解相关人员满意度,为今后项目推进和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意见和建议。1通过对项目实施成效和成果产出的评价,分析项目推进德及时性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并进一步剖析以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益和长效运营机制建设。2通过对项目资金投入和执行情况,以及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的评价,分析项目投入管理和资金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剖析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3通过对项目实施管理和相关制度措施的评价,分析项目管理有效性和实施管理水平,并进一步剖析管理中尚需改进之处。(二)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本次绩效评价数据包括定性和定量两种数据。定性数据主要通过实地考察、面对面访谈、问卷调研等社会调查的方式来采集;定量数据主要通过被评价单位提供的数据和实地复核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数据采集两条线,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三)绩效评价实施过程评价自3月份启动以来,在了解项目概况、管理制度、资金流程等基础上,完成了绩效评价方案,明确了评价目的、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合规性检查方案、社会调查方案等,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数据收集与调研,调研期间,我司前期走访了奉贤区教育局和8所学校,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进行了深入了解。最终于5月底顺利完成了绩效评价工作。具体为:3月15日-4月25日,收集相关文献和财务、业务资料,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同时开展访谈座谈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方案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