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报告表 (国环评证乙字第 1727 号) 项目名称 : 黑龙江省三禾饲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 黑龙江省三禾饲料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风云环境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 四 年 五 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 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离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 建 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 7 环 境质量状况 . 12 评价适用标准 . 1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18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防治 措施 . 19 风险分析 . 24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5 公众参与 . 26 结论与建议 . 31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 目 名 称 黑龙江省三禾饲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黑龙江省三禾饲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安晓凤 联系人 刘丹 通讯地址 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先富村 联系电话 13303663676 传 真 邮 编 150089 建设地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先富村 立项审批 部 门 黑龙江省工商 行政管理 局 批 准 文 号 (黑)登记内名预核字 2014第 404号 建 设 性 质 新 建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饲料加工 C1320 总 占 地 面 积 (平方米) 15975 绿化面积 ( 平方米 ) 200 总 投 资 (万元) 1000 环保投资(万元) 23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0.23 评价经费 (万 元) 预期投产 日 期 2014年 9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大,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对优质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黑龙江省三禾饲料有限公司看准这一有利时机,拟投资 1000 万 元人民币,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先富村建设本项目,建成后年产各种饲料共计 9200t。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本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 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况 1、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 镇先富村,项目东侧紧邻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南侧为空地;西侧隔乡路为粮食仓储;北侧为北亚牧业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为 西北侧 27m处的 温馨养老院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周边关系及平面图见附图 2。 建设内容及工程量:主要有主体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等,主体工程为建筑物的建设及 设备 的 安装;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 电、供暖、消防等;环保工程包括废气防治措施、污水处理措施、噪声防治措施、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本项目组成情况见表 1。 3 表 1 本项目组成情况一览表 项目名称 工 程 名 称 建 设 内 容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占地面积 345m2, 1 层建筑。主要设备为圆筒初清筛、永磁筒、缝包机等,工艺为各原料经粉碎后混合即为成品。 成品库 占地面积 1542.5m2, 1 层建筑。 1#原料库 占地面积 542.52m2, 1 层建筑。 核心料车间 占地面积 249.48m2, 1 层建筑。 2#原料库 占地面积 2112.5m2, 1 层建筑。 公用工程 给 水 本项目用水由厂区现有水井提供,能满足 用水需求。 排 水 本项目 生产工艺不用水,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职工生活污水进入厂区防渗储水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供 电 本项目供电 由市政电网供给, 能满足要求。 供 暖 本项目生产不用热,为季节性生产,冬季不生产,无需供热。 根据地方相关要求严禁建设小吨位燃煤锅炉 。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 生产工艺不用水,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职工生活污水进入厂区防渗储水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 废气处理措施 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 15m 高排气筒排放。 噪音防治措施 产噪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安 装基础减振,合理安放设备等减噪降噪措施 ,加强厂区绿化 。 固废防治措施 职工生活垃圾、包装废物及筛选出的杂质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磁选出的铁质集中收集,外卖给废品回收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作为原料回用。 2、项目建设规模及组成 本项目 占地面积 为 15975m2。 总建筑面积 4792m2, 主要 建筑物 为生产车间及库房等。项目建设内容见 下表 。 4 表 2 项目主要地表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层数 1 1#原料库 542.52 542.52 1 2 核心料 车间 249.48 249.48 1 3 2#原料库 2112.5 2112.5 1 4 生产车间 345 345 1 5 成品库 1542.5 1542.5 1 6 合 计 4792 4792 3、 主要 原辅材料 本项目主要原料为玉米、豆粕、 棉籽棉 、玉米 纤维饲料 、微量元素 等 。 主要 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详见下表。 表 3主要 原辅材料 消耗 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玉米 t/a 1800 2 豆粕 t/a 3900 3 玉米 纤维饲料 t/a 2960 4 棉籽壳 t/a 400 5 矿物质饲料 t/a 100 6 微量元素 t/a 40 4、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4。 表 4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 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脉冲除尘器 7 2 刮板机 2 3 自清提升机 5 4 圆筒初清筛 1 5 永磁筒 2 6 旋转分配器 8 7 粉料清理筛 2 8 待粉碎仓 4 9 叶轮喂料器 2 10 粉碎机 1 11 双轴微粉碎机 1 5 12 消音器、刹克龙、关风机 1 13 螺旋输送机 2 14 配料仓 16 15 配料螺旋 17 16 配料秤 3 17 复合小料秤 1 18 手加料除尘器 2 19 双轴桨叶混合机 1 20 自清式刮板机 1 21 成品检验筛 1 22 旋转分级筛 1 23 成品仓 4 24 双斗自动包装秤 2 25 缝包机 1 26 机械手 1 27 螺杆空气压缩机 1 28 电控系统 1 5、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后,年产饲料 9200t。详见下表。 表 5 本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数量 1 猪 浓缩饲料 4000t/a 2 牛 浓缩饲料 2000t/a 3 鸡 浓缩饲料 3200t/a 本项目不生产颗粒料饲料,仅生产粉状浓缩饲料,故本项目禁止生产颗粒料饲料。 6、公用工程及辅助配套设施 ( 1)给水 本项目生产不用水,用水仅为生活用水, 本项目运营期工作人员为 20 人,用水量根据黑龙江省用水定额( DB23/T727 2010) , 平均按 25L/(人 日 )计算,本项目为季节性生产项目,年工作 180d。 生活用水量约为 0.5t/d(90t/a)。由 厂区内现有水井 供应,能满足项目需求。 6 ( 2)排水 本项目生产不用水,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产 生量为0.4t/d(72t/a)(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废水进入防渗储水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外排。 ( 3)辅助配套设施 供水系统 本项目用水由 厂区内现有水井 供给,能满足项目需求。 供暖系统 本项目生产不用热, 为季节性生产, 冬季 不生产,无需供热。 根据地方相关要求严禁建设小吨位燃煤锅炉 。 供电系统 本项目由城市电网 提供, 能满足本项目用电需求 。 7、 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 项目总投资 人民币 1000万元 ,全部为企业自筹。 8、 工作制度 本 项目员工 20 人, 为季节性生产,每年 5月 -9月运营 , 年运营 180天, 每班工作 8小时 。 不为职工提供食宿。 9、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占地面积 15975m2,建筑面积 4792m2。在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及功能分区要求,合理规划布置本项目建(构)筑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7 本项目属于 新 建 项目 ,因此, 不存在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排放及主要环境问题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8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哈尔滨坐落在中国东北部,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 13010 ,北纬 4404 4640 之间。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 陆 桥的明珠 , 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道 里 区地处哈尔滨市区 中部, 东以滨洲铁路线与道外区分界,西与双城市为邻,南与南岗区接壤,北与肇东市、道外区相连。 2 、地质地貌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市、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 10 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 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拔在 132 140m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 145 175m,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三级阶地海拔 180 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的我国地震烈度区划,该地区为地震烈度六度区。 3、 气象 条件 道里区处于寒温带,属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春季为4.6 ;夏季为 21.3 ;秋季为 4.1 ;冬季为 -17.2 。历史上最低气温为 -41.4( 1931年 1月),最高气温达 41 ( 1907年 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500 600mm,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 70%,无霜期为 130 140d,适于一季农作物生长。 4 、水文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牤牛河、蚂 蚁 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 等。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 6 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哈尔滨水资源特点是自产水偏少,过境水较丰,时空分布不均,表征 9 为东富西贫。全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 1630 立方米。 5 、植被 哈尔滨市 属于温带阔叶林区。其代表性植被类型属于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乔木有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榆树、椴树、柞树、桦树、色树、杨树等落叶阔叶树;混生有红松、云杉、冷杉和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主要亚乔 木有山槐、鼠李、白丁香等;主要灌木有胡榛子、胡枝子、杜鹃、忍冬、绣线菊、溲疏、剌五加等;主要草本植物有四花苔草、毛边苔草、修 苔草、小叶章、山茄子、蕨菜等。 6、 生物多样性 哈尔滨市 植物资源 丰富,种类繁多,包括藻类植物和 苔藓植物 ,具有分布集中、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药用植物中,名贵药材有 山参 、黄柏、 地龙 、苦参、 狼毒 、黄芪、五味子、刺五加、 党参 、 茯苓 、满山红(红萍)等。草原植物以 “ 东北三宝 ” 之一的 小叶樟 和饲用碱草为主。野生食用植物有蕨菜、薇菜、猴腿菜、管伸菜、 刺嫩芽 、明叶菜、枪头菜、猫爪等 10余种,还有大量的猴头蘑、榛蘑、元蘑、 木耳 等食用菌。野生 油料 有松子、 榛子 。 野生花卉 有 130余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有小细叶 百合 、渥丹百合、 山丹百合 、燕子花、紫花鸢尾、长瓣舍莲等 20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主要有芡实(鸡头米)、睡莲、东北 金鱼藻 、菱角、 菖蒲 、芦苇、 乌拉草 。山野果子有杏、李子、山桃、梨、 山葡萄 等。 兽类有珍贵的 东北虎 、梅花鹿、 紫貂 、水獭、 猞猁 以及黑熊、野猪、 麝 、 黄鼬 、灰鼠、狐狸、 貉 、獾、狼等。两栖动物有各种蛙、蛇、龟、蜥蜴等。 鸟类 有国家一类保护的 白鹳 、 黑鹳 、白尾雕,二类保护的 白琵鹭 、 白额雁 、大天鹅、鸳鸯、 黑琴鸡 、 花尾榛鸡 、小杓鹳以及猫头鹰、隼形目、鹗形目等猛禽。淡水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及其支流,两岸沼泽和水库中的淡水鱼,具有食用价值的经济鱼类主要有黑龙江鲤、银鲫、狗鱼、 雅罗鱼 、蒙古红鲌、松花江翘嘴红鲌、红鳍鲌以及鳊、鲂、鳜、鲇等 40余种。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 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0 1、 行政区划 与人口 道里区 下辖 18 个街道、 4个镇、 1个乡。 街道办事处:安静街道、 抚顺街道 、 新华街道 、 康安街道 、尚志街道、正阳河街道、建国街道、安和街道、 共乐街道 、斯大林街道、工程街道、 经纬街道 、兆麟街道、 新阳路街道 、工农街道、通江街道、城乡路街道、爱建街道。 镇:新发镇、太平镇、新农镇、榆树镇。 乡:群力乡。 2、 经济简况 道里 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制造业、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主,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街道工业不断发展壮大,连续 8年保持全市 7 区之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区 14 个工业小区中,群力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的哈尔滨市高开区迎宾路集中区,新发星火技术密集区被评为国家级科技示范区;连续 3年被省政府评为 “ 兴乡企、奔小康 ” 先进单位。同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 45.5亿元,年均递增 52.8%, 实 现利润 1.4 亿元,年均递增 22.6%。建筑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继续坚持 “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 ,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形成了集建筑、开发、工业、商服、外贸为一体的五大集团,有 3户被评为国家一、二级企业。当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7.6亿元,年均递增 27.8%;利润 1462万元,年均递增 16.6%。施工面积 87.7万平方米,开发、联建面积 47.4万平方米,工程质量合格率为 100%,优质品率 40%。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建成曼哈顿商厦、金帝商厦、透笼轻工商厦等市场摊区 41 个,个体私营业户发展到 1.4 万 户,从业人员 3.3 万人。全年销售总额 42.3 亿元,其中透笼轻工市场、透笼农贸市场、大发综合批发市场成交额达 15 亿元,占全区市场总成交额的 35.7%。 3、 交通 哈尔滨市是中国东北北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是联接欧亚大陆桥的要冲和最大的内河口岸城。有到北京、满洲里、绥芬河、黑河、海拉尔的 5条铁路在此汇集。松花江航运可经黑龙江与日本海相通。哈尔滨飞机场是中国东北较大的国际航空港。 4、 城市建设 哈尔滨城区建设迅速发展。松花江公路大桥以及 “ 八路五桥 ” 、 “ 九路九桥 ” 11 的建成,完善了哈尔滨市的交通网络;建成哈依煤气一期工程、 宣庆小区等一批现代化住宅群,并改造了中央街步行街。拥有大学 24所,科研院所 300多个。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载体功能日趋完备。全年实现老城区开发建设项目 52个,建筑面积 118万 m2。新城区新建世纪路、四平路、朝阳大街等主干路 14条,扩建了大学城学院路。建成日供水能力 2万 t的第二给水厂,铺设给水管线 19km,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老城区维修南二道街、建设路等主要街路 10 条,新建白色路面 12 条,铺设光明路、西环路等街路给排水管线 5480m。在西岗公园建成健身区,安装健身器材 23(台)套。完成孟家至团山、腰堡至永 丰、沈家至大罗 3条通村公路 23.5km。 5、 文化教育 哈尔滨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近年 ,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 20 所,招生1.37 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在 校 研究生 4.25 万人,比上年增长 7%,毕业生1.09万人,增长 28.2%。普通高校 48所,共招收学生 12.91万人,增长 9.8%,在校学生 41.59 万人,增长 8.5%。成人高校 15 所,共招收学生 1.01 万人,增长 12.2%,在校学生 2.4 万人,增长 4.3%。中等专业学校 28所,在校学生 4.93万人,增长 1.1%。普通高中 141所,在校学生 14万人,与上年基 本持平。初中478 所,在校学生 34.3 万人,比上年减少 2.7 万人。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 65%。全市共有小学 2244所,在校学生 48.9万人,比上年减少 0.8万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9.8%。特殊教育学校招生 354 人,在校学生 2475人。 12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查得, 2013 年哈尔滨市环境空气污染物 中 PM10 年均值为 119g/m3,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标准,未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值为 44g/m3,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为 56g/m3,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二级标准,未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2013 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牡丹江口上 6 个断面水质均 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 3 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功能区划目标。松花江哈尔滨江段 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100%。 根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DB23/485 1998),流经 道里区 的运粮河全河段规划水质类别为 类,水质现状 满足 类标准。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2013 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55.8 分贝,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市区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总面积为 90.16km2,占监测面积的 85.2% ,同比 下降 2.3 个百分点。 道里区昼间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面积加权 平均值为 55.8 分贝 ,夜间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面积加权 平均值为 44.5 分贝 ,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三级)。 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镇先富村,项目东侧紧邻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南侧为空地;西侧隔乡路为粮食仓储;北侧为北亚牧业。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水源地、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温泉等国家明令规定的保护对象, 根据本 13 项目 的特点以及区域环境状况,确定以下 主要 环境保护目 标 见表 5。 表 5 环境保护目标 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 对 象 与本项目位置关系 保护目标 环境空气 /声环境 温馨养老院 西北侧 27m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类 标准 14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水质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2类 标准 黑龙江 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DB23/485 1998) 污染物排放标准 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二级 工业企业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 2类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 总量控制指标 无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原料经 汽车衡量过磅和检验后, 经上料设备进 入各配料仓 ,经筛选、磁选后,进行粉碎 后经旋转分配器进行配料,一些用料较少的添加剂、维生素等原料投入到混合机中,各种原材料在混合机中参与混合,混合过程添加各种液体原料(豆油、蛋氨酸)。充分混合后包装即为 成品 饲料。 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泥浆或砂石的工程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SS;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 SS,其浓度偏低。 2、废气 施工期所带来的空气环境影响,主要包括 施工扬尘和汽车尾气。 ( 1)施工扬尘 由于施工场地周围建筑材料和工程废土的堆放、散装粉、粒状材料的装卸、拌料过程以及运输车辆在运载工程废土、回填土和散装建材时,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轮胎和履带将工地上的泥土粘带到沿途路上,经过来往车辆碾轧形成灰尘,造成雨天泥泞,晴天风干,飘散飞扬,另外,清理平整场地中也会造成尘土飞扬。因此,施工扬尘往往是施工期间影响施工场地和附近区域的环境卫生和辅料 原料 配料仓 过筛 磁选 粉碎 配料 混合 包装 粉尘、噪声 噪声、粉尘 固体废物 噪声、粉尘 噪声、粉尘 包装废物 图 1 本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示意图 16 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最大的环节。 ( 2)汽车尾气 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翻斗车、挖掘机、铲车 、推土机等。 一般柴油卡车排放的尾气中颗粒物、 CO、 NOx等有害物质排放量见 下表 。 表 6 汽车尾气中有害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颗粒物 CO NOX 燃汽油( g/km) 0.56 5.94 5.26 燃柴油( g/h) 61.8 161.0 452.0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和工程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从噪声角度出发,可以把施工过程分成如下几个阶段,即土石方阶段、基础阶段、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这几个阶段所占施工时间比例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较多,噪声污染亦较重,不 同阶段又具有其独特的噪声特性。 综合分析,噪声是整个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是施工期需要重点治理的主要污染环节。 4、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工程完工后,会残留不少废建筑材料。 5、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地植被破坏,土地翻动,会造成短期内的水土流失现象,但随着工程的竣工投产和土地固化,水土流失现象将逐渐消失。 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 1、废 气 本项目建成后废气仅为工艺粉尘。 所采用设备均为密闭设备,故 生产过程中工艺 粉尘主要是 原 料 接收、入仓、 设备原料 进出口 处 产生的。 类比同类建设项目,本项目粉尘的产生量约为 0.4t/a,本项目设备自带除尘效率为 99%的脉冲除尘器,经除尘器处理后排放量为 0.004t/a。浓度约为 3mg/m3,经 15m 高排气筒排放。满足 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标准要求 。 2、 废 水 17 本项目生产不用水,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0.4t/d(72t/a)(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废水进入防渗储水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外排。 3、 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粉碎机、提升机等设备 , 根据类比 同类 项目, 其 噪声值一般为 65dB 105dB。 4、 固体废 物 本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 主要为职工生活垃圾、筛选废物、 磁选出的废金属、脉冲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及包装废弃物, 生活垃圾每人每天按 0.5kg计, 本项目职工 20人, 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1.8t/a;筛选废物产生量约为 1t/a; 磁选出的废金属的产生量约为 0.05t/a; 脉冲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量为 0.396t/a;包装废弃物产生量约为 0.1t/a。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 放 源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废气 生产 工艺 工艺 粉尘 0.4t/a 3mg/m3、 0.004t/a 水 污 染 物 废 水 COD 300mg/L、 0.022t/a 0 BOD5 150mg/L、 0.011t/a SS 200mg/L 、 0.014t/a NH3-N 30mg/L、 0.002t/a 固 体 废 物 生活垃圾 生活 垃圾 1.8t/a 1.8t/a 筛选工艺 筛选 废物 1t/a 1t/a 脉冲 除尘器 收集的粉尘 0.396t/a 0 磁选工艺 废金属 0.05t/a 0.05t/a 包装工艺 包装 废物 0.1t/a 0.1t/a 噪 声 设备 噪 声 65dB 105dB 50dB 60dB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评价认为运营期间不会对所在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 19 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一、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及施工废水 。由于施工人员较少,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 BOD5、 SS、氨氮等,其污染物浓度 分别为 COD 约300mg/L、 BOD5约 200mg/L、 SS 约 200mg/L、氨氮 约 30mg/L。可采取设置 防渗旱厕 ,对施工期生活污水设置临时 储 水池,集中收集, 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外排 。施工废水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上层清水回用,下层水用于淋洒地面。 由于施工期短,所排废水是暂时的,其影响将随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因此施工期产生的污水对 地表 水环境影响较小。 不会造成污染,能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2、环境 空气 影响分析 ( 1) 施工扬尘 由于施工场地周围建筑材料和工程废土的堆放、散装粉粒状材料的装卸、拌料过程以及运输车辆在 运载工程废土、回填土和散装建材时,由于超载或无防护措施,常在运输途中及施工场地散落,从而会产生大量扬尘。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轮胎将工地上的泥土粘带到沿途道路上,经过来往车辆辗轧形成灰尘,造成雨天泥泞,晴天风干,飘散飞扬。施工扬尘往往影响施工场地和附近区域的环境卫生和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 上述扬尘可以通过采取合理设置设备和材料的堆放点,建筑材料设立临时仓库,封闭施工场地,经常洒水、 易起尘物料用 帆 布遮盖 及对出入工地车辆冲洗等措施来减轻施工扬尘对附近环境空气的影响。随着施工进度的结束,施工扬尘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因此可以说施工扬尘的影响是阶段性的。 ( 2) 车辆尾气 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翻斗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 施工场地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如下几个特点: 车辆在施工场地范围内活动,尾气呈面源污染形式; 汽车排气筒高度较低,尾气扩散范围不大,对周围影响较小; 车辆为非连续行驶状态,污染物排放时间及排放量相对较少。 20 可采取的治理措施:加强车辆保养和维护,减少超载,减少停车怠速时间。 在治理措施有效之后,扬尘和尾气在施工期的影响可降至较低水平,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 响较小。综合以上分析,扬尘和尾气在施工期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周边区域内空气质量,但由于本项目的施工期较短,在施工结束后,上述污染即行消失。 能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3、 声 环境 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运输车辆 及 施工机械 等 ,根据类比调查,其单机噪声可达 75-90dB( A)。由于施工噪声不稳定,因此针对各主要噪声设备采取以下减噪措施: ( 1)施工部门应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以便有效缩小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范围, 高噪声设备必要时可安装消声装置,如隔声罩或隔声屏障 。 ( 2)施工机械设备应经常维修,并建立定期噪声检测制度 。 ( 3)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高噪声机械设备应安排在昼间。 ( 4) 运输车辆在进出场地时减速行驶。 ( 5) 施工场界 四周 应修建围墙进行蔽挡,围墙高度应不低于 2m。 ( 6)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包括缩短工作时间或采取个人防护,防止噪声对人体的损害。 经以上措施处理后, 满足 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标准限值,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4、 固体 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 0.5kg/( d人),生活垃圾应定点收集 , 定期 运送至垃圾堆放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 2)建筑垃圾 本项目建筑物结构主要以钢结构为主,因此在整个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以边角余料、钢筋、废弃包装物为主。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运送至指定地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 影响分析 本 项目 工程建设期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土石方开挖可能破坏地表植被,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临时弃土若处置不当可能导致少量水土流失, 21 或者形成弃土堆影响景观生态。为有效防止和补偿项目对生态的影响,临时弃土不应随意堆放,合理选择施工时期,避开多风、多雨季节施工, 减少水土流失。做好绿化工作,精心设计绿化方案,完善景观美感。 6、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经以上综合分析认为, 施工期若不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对厂界 西北侧 27m处的 温馨养老院产生以粉尘及噪声为主的环境污染,但本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期采取上诉防治措施后,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甚微。故 要求施工期严格 执行 上诉防治措施要求,合理布置施工设施,文明施工,守法施工,最大程度的减轻施工废气及噪声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二、运营期 1、地表水 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生产不用水,废水仅为职工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为0.4t/d(72t/a)(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废水进入防渗储水池,定期清掏外运堆肥,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环境空气 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废气仅为工艺粉尘。 设备均为密闭设备,故 生产过程中工艺 粉尘主要是 原料 接收、入仓、 设备原料 进出口 处 产生的。 根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2010年修订),粉尘的产生量计算按 0.043kg/t 产品计算,本项目粉尘的产生量约为 0.4t/a,本项目设备自带除尘效率为 99%的脉冲除尘器,经除尘器处理后 排放量为 0.004t/a。浓度约为 3mg/m3,经 15m 高排气筒排 放。满足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类标准要求 。 建议 保持场地、车辆洁净,库内装卸,文明装卸等管理措施。 脉冲除尘器 工作 原理: 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经过灰斗时,气体中部分大颗粒粉尘受惯性和重 力 的 作用被分离出来,直接落入灰斗底部。含尘气体通过灰斗后进入中箱体的滤袋过滤区,气体穿过滤袋,粉尘被阻留在滤袋外表面,净化后的气体经滤袋口进入上箱体后,再由出风口排出。 3、声环境 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粉碎机、提升机等设备,其 噪声值一般为 65dB105dB。 在工作期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