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2013 年天津市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房工程 热源改造项目第三批河北区乌江路供热站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 编制日期: 2013 年 9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2013 年天津市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房工程热源改造项目第三批 河北区乌江路供热站工程 建设单位 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 法人代表 刘家强 联 系 人 张浩 通讯地址 天津市河北区乌江路 联系电话 18622539566 传 真 26472352 邮政编码 300150建设地点 河北区乌江路东侧、月牙河道南侧隔义江里及社区公园 立项审批部门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批准文号 津建计审 201389 号 建设性质 改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电力、热力的生产 和供应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5882.53 绿化面积(平方米 )1653 总投资 (万元) 3297.82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3.03%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1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概况 为落实天津市 “十二五 ”节能减排任务,建设生态环保城市,按照天津市政府第79 次常务会议纪要要求,并结合天津市供热发展 “十二五 ”规划,天津市将启动针对全市锅炉房的煤改燃热源替代工程,规划在 2012 年起的五年内,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范围内对现有燃煤供热锅 炉房实施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的改造计划。该改造计划分批实施,根据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津建计审 201389 号) 关于 2013 年天津市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房工程 热源改造项目第三批初步设计的批复 ,第三批热源改造项目共计改造 12 座锅炉房, 本评价报告所涉及的位于河北区乌江路供热站锅炉房即为第三批改造锅炉房之一,规划拆除原有 1 台 29MW 和 3 台 10.5MW燃煤热水锅炉、鼓引风机、除尘脱硫设备 、烟风管道、上煤除渣系统等,并替换部分老化腐蚀严重的设备; 改造后新安装 4 台 14MW 燃气热水锅炉及配套辅助设施,改造后供热对象不变, 供热规模仍为 77.45 万平方米, 工程预计 2014 年 11 月投入运行。 22、工程改造方案 ( 1)锅炉房现状概况 乌江路锅炉房位于河北区乌江路东侧、月牙河道南侧隔义江里及社区公园,锅炉房总占地面积 5882.53m2,供热面积 77.45 万 m2。系统采用间接供热方式。锅炉房内现有 1 台 29MW 和 3 台 10.5MW 燃煤热水锅炉。 ( 2)改造方案 改造后供热规模仍按 77.45 万 m2考虑。在原有乌江路锅炉房内,拆除原有 1台 29MW 和 3 台 10.5MW 燃煤热水锅炉及锅炉辅机,循环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设备,改造为 4 台 14MW 燃气热水锅炉。供热系统采用间接供热方式,结合现状供热管网的分布情况,利用乌江路供热站的现有换热站供热(站内现有 1 个换热能力为 40 万 m2的换热站,另站外有一个 40 万 m2的换热站) ,换热站不需改建或新建。同时,拆除原锅炉使用的鼓引风机、烟风管道、上煤除渣、除尘脱硫设备、烟囱;将不满足系统要求的设备及老化腐蚀严重的设备如:循环水泵、补水泵、板式热交换器、集分水器、水处理、除污器等设备更换。 本工程为改造项目,改造后的锅炉房仍为单层局部二层、三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锅炉间原有屋面板拆除后改为 复合彩钢板屋面(并设采光带) ,外墙为原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外铲除原有墙皮后重新找平并刷涂料, 外窗均更换为塑钢窗,外门改为钢制门;锅炉房内部主要布置锅炉间、控制室、风机房等,局部二、三层布置附属办公用房。锅炉间与相邻其他房间为防火墙(加气混凝土砌块) ,并在锅炉房与控制室之间布置防火门 及抗爆窗。节能器与锅炉之间布置了排水沟,用以排放冷凝水。每炉各设一根烟囱,布置在锅炉房后侧,改燃后共新建 4 根 21m 的钢烟囱。 ( 3)改造后燃气锅炉房建设方案 本工程改建完成后,新安装 4 台 14MW 燃气热水锅炉及相关热水循环系统、补水系统、水处理系统、送风系统等辅助设 施,本锅炉房对现有烟囱进行拆除,改造完成后每炉各设一根烟囱,布置在锅炉房后侧,改燃后共新建 4 根 21m 的钢烟囱。改燃后经由 4 根 21m 高的钢烟囱进行燃烧烟气排 放,具体建设工程内容如下: 1)主体工程 3本项目为燃气热水锅炉房改造项目, 项目位于现有天津市河北区乌江路供热站内,供热站煤改燃工程改造后安装 4 台 14MW 燃气热水锅炉及相关热水循环系统、补水系统、水处理系统、送风系统等辅助设施。改造后乌江路供热站占地面积不变,锅炉房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不变,占地面积仍为 5882.53m2,建筑面积为 2863.96m2,其中锅炉房建筑面积为 2095.96m2,附属用房(内设换热站、办公室、维修间等)建筑面积为 768 m2。改造后建构筑物详见表 1。 表 1 本项目改造后乌江路供热站建构筑物一览表 编号 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m2层数 备注 1 锅炉房 710 一层 框架 2 维修室 106 一层 框架 3 风机 98 一层 框架 4 换热站 90 一层 框架 5 配电间 156 一层 框架 6 补水泵房 7 一层 框架 7 水泵间 84 一层 框架 8 厕所 29 一层 框架 9 水处理间 57 一层 框架 10 阳台、过道 533.96 一层、二层、三层 框架 11 办公室、化验室 655 二层、三层 框架 12 变电室 115 二层 框架 13 工具间 18 一层 框架 14 收费间 156 一层 框架 15 传达室 26 一层 框架 16 仓库 23 一层 框架 17 罩棚 - - 占地671.4 m2总计 2863.96 - - 锅炉房主体标高为 6m,房内局部高度为 9m,内部设置 4 台 14MW 燃气热水锅炉。锅炉房为一层结构,局部为二层、 三层:一层布置锅炉房、鼓风机房、水泵房、设备间、换热间及配电间;二层主要为锅炉 间上空及化验室、办公室等辅助设施;三层为办公室等设施。改造后厂 区整体平面布局情况详见附图 3。 2)辅助配套工程 a)燃气系统 本项目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天然气引自供热站临近现有市政燃气管网系统,根据锅炉房所需燃气量,在锅炉房北侧建设天然气调压柜,由燃气管网系统接入 4天然气管道至调压柜,柜前管道设计压力为 0.060.40MPa(中压 A) ,调压柜后燃气管道( DN350)接锅炉内配燃烧器,管道设计压力为 20 30kPa(中压 B) 。 本项目共设 4 台燃气热水锅炉,根据设计资料,单台 14MW 燃气锅炉额定用气量为 1500m3/h,按照年供暖期 121 天,年运行 2420 小时,测算年天然气总用量为 1452 万 Nm3/a。 表 2 本项目天然气消耗汇总 项目 规模 Nm3/h 万 Nm3/d 万 Nm3/a 燃气锅炉 414MW 6000 12.0 1452 本项目供热站规划采用陕甘宁天然气,锅炉房燃用天然气资料如下:低位热值 Qdwy=35386kJ/m3( 8452kcal/ m3) ,其余指标满足 GB17820-1999天然气中二类标准: 表 3 天然气技术指标 组分 CH4C2H6C3H8CO2H2S N2+H2含量 96.889% 0.806% 0.11% 2.185% 20mg/m30.01%密度 0.762kg/m3比重 0.589 低位热值 35386kJ/m3( 8452kcal/ m3) 爆炸上限 15.2% 高位热值 39256kJ/m3( 9376kcal/ m3) 爆炸下限 5.1% b)燃烧系统 本工程采用微正压燃气锅炉,选用进口燃烧器,其燃烧系统自带送风系统,锅炉各配有一台鼓风机, 燃烧所需的空气经鼓风机由燃烧器与燃气比例调节混合后直接从炉膛前部送入燃烧室燃烧,以保证燃烧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炉膛、尾部受热面从锅炉排出,锅炉烟气经过烟道,最终由烟囱排向大气。 c)热力循环系统 一级网回水经除污器及循环水泵送入锅炉。 锅炉水进、 出系统均采用母管制,锅炉出水接入供水母管,再由供水母管供至热网用户。 热网系统采用补水泵定压,补水经软化、除氧后送至一级网循环水泵入口,与一级网回水一同送入锅炉,锅炉的定期排污经母管排入定期排污扩容器,扩容后经冷却排入厂区排水系统,另外为防止突然停电时,网路中产生水击现象,在热网循环水泵的出口管与进口管之间加装旁路,并在旁路管上设逆止阀,以降低循环水泵入口侧的压力。 热水循环系统采用间接供热方式,高温水至换热站经水 -水换热器换成低温热水供用户采暖。本工程热网一级管网运行参数:供 /回水温度选用 115/70, 5温差均为 45;二级管网供应参数:供 /回水温度选用 85/60,温差均为 25,正常运行时通过锅炉的水流量保持不变。 d)水处理系统 本项目锅炉用水采用自来水,经过软化、除氧后补给锅炉用水,锅炉补充水的 Ca2+、 Mg2+离子除硬软化采用全自动软化水 装置,使出水水质残余硬度0.03mmol/L。为加强循环水对系统设施的保 护作用和循环水的流动特性,设加药装置,药剂随补充水进入系统。必要时在补水系统上预留加药装置接口,便于直接加药调节水的 pH 值保持在 710,和应急用软化、除氧、除氯加药。采用真空电化学除氧器的除氧方式,使出水水质溶解氧 0.1mg/L。 c)定压补水系统 热网系统采用变频补水泵定压,补 水经全自动软化水器(规格为 80m3/h)软化后进入软水箱(规格为 3m 2 m 2.2 m) ,软水箱软水被补水泵送入海绵铁除氧器除氧后送至一级网循环水泵入口,与一级网回水一同送入锅炉,用设在系统总回水管上压力变送器控制其补水量。 d)排污系统 锅炉排污主要排除锅炉下集箱底部的固体沉积物, 各锅炉定期通过排污母管道接入排污扩容器泄压后排入室外的排污降温池内,冷却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e)送风系统 每台锅炉各配一台鼓风机,通过风道经墙上消 声器入口由室外吸入新风( 5) ,新风经风机室上部由鼓风机将新风( 20)送至锅炉燃烧器,同燃气比例混合后进入锅炉炉膛燃烧。 f)烟气系统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炉膛内以辐射传热方式传热给炉水, 经回燃室进入螺纹对流烟管, 进一步加热锅炉水, 经锅炉前部进入节能器, 再次加热一次网回水,经余热回收后的烟气(约 80)通过各自烟道经新建的 4 根 21m 高钢烟囱排入大气。 6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4 供热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本次改造用地面积 m25882.53 2 改造后锅炉房占地面积21047.98 3 改造后锅炉房建筑面积 m22095.96 4 拆除面积(煤棚)2201 5 建筑密度 % 42% 6 绿化面积 m21653 7 总投资 万元 3297.82 4、主要工艺设备 表 5 主要工艺设备列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材料 单位 数量 备注1 燃气热水锅炉 WNS 14-1.25/115/70-Q 成品 台 4 新增2 烟囱 高 H=21m,出口 1.4 成品 根 4 新增3 鼓风机 Q=19440m3/h p=700MPa, N=55kW 成品 台 4 新增4 一次网循环泵 G=720m/h H=31m, N=75kW 成品 台 2 新增5 一次网补水泵 G=20m/h H=20m, N=5.5kW 成品 台 2 新增6 一次网除污器 DN450 成品 台 4 新增7 二次网循环水泵 G=500m/h H=27mH2O 成品 台 2 新增8 二次网补水泵 G=15m/h H=27mH2O 成品 台 2 新增9 常温海绵铁除氧器 G=20m/h 成品 台 1 新增10 集水器 L=3300 500 成品 台 1 新增11 分水器 L=3300 500 成品 台 1 新增12 全自动软水器 G=30m/h 成品 台 1 新增13 软化水箱 300020002200m 成品 台 1 新增14 燃气调压柜 410m 成品 台 1 新增5、供热范围及热负荷供应能力 本供热站现状供热范围为金沙江路 -满江路 -上江路 -涪江路 -锦江路 -月牙河道所围合的区域, 现状供热总供热面积 77.45 万 m2, (住宅建筑面积 70.84 万 m2,公建面积 6.61 万 m2) ,系统采用间接供热方式。供热范围见附图 2。 本次煤改气工程实施后,燃气锅炉机组总容量为 56MW,改造后供热面积不增加,仍维持现有,可满足供热需求。 6、公用工程 ( 1)给水 7锅炉房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等均由原锅炉房室外自来水管网供给(供水压力为 0.20.24MPa) ,其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 根据生产需要,将供热站厂区内现有一条 DN100 自来水进水管改造为 DN150,经水表井计量后,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所用,另有一条 DN100 消防专用水管,锅炉房生产用水主要为锅炉补给水和热网循环水,本项目供给锅炉软化水用软水器的水量为 15.6m3/h。本项目职工人数为 40 人,生活用水(包括生活饮用、洗浴及冲厕等)按照 100L/人 日计算,项目生活用水量为 4m3/d。 ( 2)排水系统 本项目厂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活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用水量的0.9 计,生活污水(其中冲厕废水经化粪井处理、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室外市政污水管网;锅炉排水(主要包括化学水制备反洗废水和锅炉排浓水)经过排污降温池处理后排入室外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东郊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给水排水平衡见图 1。 图 1 全厂给水排水平衡图 单位: m3/d ( 3)供电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规定,区域性的采暖锅炉房用电负荷不低于二级,需双回路供电。 本工程供热站厂区内现有变电室 1 座,内置 2 台变压器装机容量一台为800kVA,另一台为 160kVA,供电电源电压为 10kV,为双回路供电,经估算,现有变压器安装容量能满足改造后供电要求。 ( 4)采暖通风 供热站厂区内需采暖建筑物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及洗手间等,热水来自锅炉房换热器的二次回水。 锅炉间采用防爆型壁式轴流风机通风系统,正常换气次数 6 次 /小时,事故换气次数 12 次 /小时,部分事故风机兼做平时排风机,轴流风机应与锅炉间可燃水处理锅炉补给系统职工生活市政污水管网东郊污水处理厂市政自来水3163124267.8245.80.469.8 69.844.2223.6 8气体浓度报警装置联动。办公室内设有进风扇,保证操作人员所需新风量。 ( 5)其它 本项目无职工食堂,职工饮食采用配餐制。 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职工人员编制共 40 人,职工年工作天数 250 天。供热站改造前后职工人数不变。 8、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燃气锅炉供热站建设项目, 根据 2013 年 2 月 1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 (修正)文件规定, “二十二、城市基础设施 ”中的 “11、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 ”为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9、规划符合性 按照天津市政府第 79 次常务会议纪要要求,并结合天津市供热发展 “十二五 ”规划,天津市将启动针对全市的供热锅炉房煤改燃改造工程,规划在 2012年起的五年内, 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范围内对现有燃煤锅炉房供热站实施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的改造计划。该改造计划分批实施,根据 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津建计 201389 号) 关于 2013 年天津市中心城区淘汰燃煤锅炉房工程热源改造项目第三 批初步设计的批复 ,第三批热源改造项目共计改造 12 座锅炉房,本评价报告所涉及的河北区乌 江路东侧的乌江路供热站锅炉房即为第三批改造锅炉房之一。本项目为现有供热站煤改燃 工程,改造后供热站供热范围不变。燃气机组改造后有利于消减 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缓解天津市节能减排压力。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天津市供热规划相应规划要求的。 10、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锅炉房布置于厂区的中部,利 于管道及其他辅助工程的安排。本工程在改造前对于锅炉、脱硫除 尘及烟囱的布置是自北向南布 置,改造后将脱硫除尘室改造成控制室,因此,现有的烟囱与锅炉之间 没有办法布置烟道,设计单位充分考虑到烟气管道布置的合理性,决定将现 有的烟囱拆除,在锅炉房的北侧新建 4 根 21m高的钢烟囱(每个锅炉对应一根烟囱) 。厂内的其他建筑本着利用原有的原则,均在现有基础进行改造。因此,从全厂的布局 来看,燃气高压柜布置在锅炉的北侧预留空地,收费处、变电室、仓库 等均利旧,布局是合理的。 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 1、现有项目情况 乌江路供热站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乌江路东侧,占地面积约 5882.53m2,其中锅炉房占地面积约为 710 m2;储煤场(罩棚)占地面积约为 671.4m2。现状供热锅炉规模为: 3 台 10.5MW 和 1 台 29MW 的燃煤热水锅炉系统,现状供热面积为 77.45 万平方米。锅炉燃烧烟气经脱硫除尘处理后由 1 根 45m 烟囱集中排放,锅炉房内设置锅炉间、水处理间、风机房、煤棚等。 锅炉房运行工艺流程如下。 鼓风机空气筛分破碎机受料斗过滤软化装置干煤棚外运煤斗炉渣烟囱除尘装置换热站循环泵除污器锅 炉烟气130供水70回水分水器引风机集水缸用 户85供热60回水脱硫装置补水泵除氧器渣仓自来水图 2 层燃型燃煤热水锅炉生产工艺流程图 原有锅炉房建构筑物情况如下。 表 6 原有建构筑物列表 编号 建筑名称 建筑物 占地面积 m2建构筑物高度 m 备注 1 锅炉房 710 6(局部 9m) 改建 2 堆煤场(罩棚) 671.4 拆除 3 传达室 26 3 保留 4 仓库 23 3 保留 5 收费间 156 3 保留 6 工具间 18 3 保留 7 变电室 115 3 保留 原有堆煤场位于锅炉房西侧,顶部有罩棚遮挡,通过传送带送煤至锅炉间,目前堆煤场罩棚保留作为停车场用。 原有锅炉房主要工艺设备如下。 10表 7 原有工艺设备列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DZL 10.5-1.0/115/70 台 3 拆除1 燃煤热水锅炉 DZL29-1.0/115/70- 台 1 拆除配 10.5MW 风机 台 3 拆除2 鼓风机 配 29MW 风机 台 1 拆除配 10.5MW 风机 台 3 拆除3 引风机 配 29MW 风机 台 1 拆除G=374m/h H=44m N=75kW 台 4 拆除4 循环泵 G=200m/h H=38m N=30kW 台 1 拆除5 补水泵 G=23.4m/h H=28m N=3kW 台 4 拆除6 除污器 DN350 台 2 拆除7 喷淋塔 PF/I 座 1 拆除8 大除渣机 Y1325-4 5.5kW 台 1 拆除9 脱硫除灰机 ZLC 型 2.2kW 台 1 拆除10 除尘装置 WSCM-15 套 2 拆除11 脱硫水泵 G=20m/h H=30m N=5.5kW 台 2 拆除12 链条炉排 Y100L-4 2.2kW 套 2 拆除13 炉排减速机 GJ200 台 2 拆除14 上煤平行滚筒电机 TDY75 4kW 台 1 拆除15 往复给料机 Y100L1-4 2.2kW 台 1 拆除16 分水器 L=2610 800 台 1 拆除17 烟囱 高 H=45m,出口 1.4 根 1 拆除18 二次网循环水泵 G=500m/h H=32mH2O 台 3 拆除19 二次网补水泵 G=15m/h H=32mH2O 台 2 拆除( 1)水处理系统 锅炉用水采用自来水, 经过软化、 除氧后补给锅炉用水, 锅炉补充水的 Ca2+、Mg2+离子除硬软化采用全自动软化水装置,使出水水质残余硬度 0.03mmol/L。 ( 2)热水循环系统 外管引入循环水通过除污器,进入循环水泵升压入锅炉,出炉水送至外网,设有旁路,混水旁路,以提高出水量。进出管可设连通管作锅炉内部循环使用。 ( 3)定压补水系统 软水箱中软水由补给泵泵入海绵铁除氧器,除氧后送至循环泵入口管,补水量取循环量的 1%,定压补水系统沿用原有设备,本次改造过程中不作调整。 ( 4)送风系统 锅炉各配备一台鼓风机,风通过墙上消声器入口吸入新风(约 5)进入风 11箱,再由锅炉前炉排下通风室的缝隙进入燃料层燃烧,以此供应燃料室煤燃烧所用空气。 ( 5)烟气系统 燃烧生产的高温烟气在炉膛以辐射传热方式传热给炉水,然后燃烧烟气(出炉烟气约 85)经脱硫除尘处理由引风机通过 1 根 45m 烟囱集中排放。 2、污染物排放现状 燃煤锅炉房排放污染物主要为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结合现有监测数据其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如下: ( 1)燃煤锅炉烟气 乌江路供热站锅炉房现有 3 台 10.5MW 和 1 台 29MW 燃煤锅炉,燃烧烟气经引风机由 1 根 45m 烟囱集中排放。锅炉年运行时间为 2420 小时,引用该供热站在2013 年采暖季对该供热的 29MW 的热水锅炉进行的烟气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3 年 1 月 29 日,具体监测数据如下: 表 8 29MW 锅炉烟气处理系统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 锅炉 污染物 净化系统出口浓度 标准 烟气量 64891 m3/h SO2175 mg/Nm3200 mg/Nm3烟尘 73 mg/Nm380 mg/Nm329MW 燃煤锅炉 NOx290mg/Nm3400 mg/Nm3由上表可以看出,该供热站的 29MW 热水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DB12/151-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 2)废水 锅炉房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锅炉排污水、软水制备系统排水和生活污水,其中锅炉排污水和软水制备系统排水汇入脱硫循环水池,作为脱硫补充用水使用,不外排。排放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废水排放量为 3.6t/d,根据类比资料,生活污水水质可以满足 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级)标准要求,经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东郊污水处理厂,具有合理排水去向。 ( 3)固体废物 锅炉房现状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和锅炉灰渣, 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5t/a,由当地环卫部门负责清运处置;锅炉灰渣销售给建材制品企业进行回收利用。 12( 4)污染物排放总量 根据河北区环保局 2012 年环境统计数据,现状乌江路供热站锅炉房燃煤量为 19339t/a,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 SO2为 153.603t/a、 NOx为 62.504t/a。 对于现状废气中的烟尘及废水中的 COD、氨氮因子没有统计数据的,本评价根据相关计算给出相应总量,具体情况如下: 表 9 现状污染物排放总量 类别 污染因子 计算排污总量 t/a SO2153.603 烟尘 69.26 废气 NOx62.504 CODcr0.27 废水 氨氮 0.03固废 工业固废 0 3、现有环境问题 现有锅炉房锅炉烟气经脱硫除尘处理后可达标排放,排放生活污水满足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级)标准要求,固体废物具有合理处置去向,设备噪声经减震防震及距离衰减后满足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1 类、 4a 类)标准要求。主要环境问题是锅炉房堆煤场产生的煤灰扬尘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改造后堆煤场将被拆除,由此产生的环境影响也随之消失。 1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 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河北区是天津市发祥地之一,位于市区东北部,因地处海河以北而得名。交通便捷顺畅,铁路、公路、海运、空运优势明显。铁路天津站、天津北站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个出口均在区内,金狮、北站、普济河道等 7 座立交桥、新拓宽的8 条主干道与内环线、中环线、外环线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到天津机场、天津开发区、保税区和北京快捷方便。 本项目供热站坐落于乌江路东侧现状乌江路供热站内,其北侧为社区公园、南侧为河北十四幼儿园和开江道小学、东侧为义江里小区、西侧为涪江北里。具体位置详见附图 1、附图 2。 2.地质地貌 该地区地层属第四系沉积层,上部为第一陆相层,厚 2m 左右,下部为海相层,地基承载力为 810t/m2,地势平坦,区内平均地面高程(大沽水准)为 3.0m,地下水位 11.5 米,该地区河流密布,沟渠相通,主要有海河、双桥河、洪泥河等。 3.气候气象 建设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短而多风,干燥少雨;蒸发量大,多西南风;夏季长而高温潮湿,多阴雨、多南风;秋季短,多西南风;冬季长,多雾雨雪稀少,多西北和偏北风,最高气温 38,最低 -20.5,平均气温 11.7。雨季集中在 7 8 月份,年降水量 558.4mm;本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 3.3m/s,年最大风速 23m/s。 14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河北区面积为 32 平方公里,辖 10 个街道办事处。据 2009 年统计,河北区常住人口 73.88 万人,人口出生率 5.67,人口自然增长率 0.77。 2011 年全区生产总值为 291.98 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投资 95.45 亿元人民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4.60 亿元人民币;全区普通中学 23 所、小学 24 所,在校中、小学生 41724 人;区内幼儿园 29 所,卫生机构 198 个。 河北区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型城区,她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抓住天津市加快城市环境建设的机遇,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今后发展的奋斗目标: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成为变化较大、发展较快的地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两团一线”开发战略,形成有整体优势、有精品项目、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旅游业布局,使河北区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区域;突出抓好商贸服务业的规划设计,加快商贸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商贸中心、商业带和规模型市场,形成依托交通优势和河北区特色的商贸服务格局,使河北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商贸服务区域;实施“海河、新开河、月牙河三河景观带”开发计划,提高住宅建设水平,完善社会事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环境优美、功能齐备、生活方便、品位较高的居住氛围,使河北区成为有吸引力的居住生活区域;立足老工业区的厂房、技术、劳动力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工业园区,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规模和能力,使河北区成为有辐射力的都市型工业区域。 河北区将进一步开发利用路、河资源,对河北区海河沿线范围内的各类项目进行全面开发,对中山路地区的蔬菜批发市场、造币厂、北站体育场等 8 大地块实施改造,将中山路打造成该区商贸和文化为一体的标志性区域。同时,加强新开河南岸地区的开发改造,建设沿河新型城区。积极稳妥地推进房地产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昔日的“三小”地区也形成了金纬路、中山路、狮子林大街等繁华商业带,成为众商云集的黄金宝地。河北区提出利 用 3-5 年时间逐步形成“五大商圈”:以文化、宗教、旅游为依托的大悲院商圈;以意式风情区、奥式商务区为依托的天津站商圈;以商业设施相对集中为依托的北站商圈;以百年老街为依托的中山路商圈;以名企名店为依托的狮子林新都市商圈。这样,“五大商圈”将使商贸服务业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海河奥式风情区位于 15河北区海河东路、建国道、进步道、平安街之间,占地 4 万平方米。该地区近代曾以德奥风貌建筑为主,许多建筑都有近百年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因为这里不少风貌建筑保存较好,市里决定以此为载体,兴建海河奥式风情区,增加海河的历史厚度。按照规划,承担此项开发建设任务的市房地产管理局、市房产总公司等将投资 2 亿多元,在该地区兴建高档商务区。建筑以限高 4 层、高度沿海河纵深递进式的欧式别墅办公楼区为主。 为把海河东路平安街拆迁片打造成韵味十足的奥式风情区,建筑设计将立足高标准、注重高品位,并融入现代理念,使之与海河整体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海河深厚的人文内涵。 16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 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引用 2012 年天津市河北区环境空气中常规因子SO2、 NO2、 PM10的监测结果对建设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见表 10。 表 10 大气常规监测数据统计 单位: mg/m3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项目 月份 均值 均值 均值 一月 0.087 0.049 0.102 二月 0.049 0.050 0.054 三月 0.049 0.049 0.082 四月 0.021 0.041 0.140 五月 0.028 0.042 0.122 六月 0.019 0.032 0.070 七月 0.032 0.050 0.066 八月 0.018 0.041 0.073 九月 0.015 0.047 0.089 十月 0.022 0.049 0.112 十一月 0.037 0.052 0.137 十二月 0.079 0.075 0.155 年均值 0.038 0.048 0.100 年平均标准(二级) 0.06 0.08 0.10 由监测结果可看出,该地区常规大气污染物中 SO2、 PM10、 NO2年均值均满足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 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工程供热站选址于乌江路东侧与现有乌江路供热站内。 根据现场噪声监测结果,乌江路供热站昼间噪声值为 51.652.1 dB( A) ,夜间噪声值为 42.242.6 dB(A),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1 类声环境功能区的限值要求,同时, 西侧靠近乌江路厂界也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 4a 类标准) 。 3、东郊污水处理厂概况 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于 1993 年 4 月建成并投入运营, 占地面积为 444 亩,是天津市第二座污水处理厂,是我 国目前特大型污水处理厂之一, 2009 年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为 40104m3/d,再生水厂日生产能力 5 万吨,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前置缺氧脱氮工艺,服务范围包括河北区的全部和红桥区、东丽区的一部分,其承担了天津市赵沽里和张贵庄两大排水 17系统的污水,服务面积达 7441 公顷。该项目选址区域处于东郊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之内。东郊污水处理厂污水进水指标控制为 DB12/356-20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级)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供热站评价范围为 500m。经现场踏勘,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 表 11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 号 名称 方位1与最近厂界 直线距离( m)与最近 烟囱距离( m) 高度 m /楼层 保护目标 性质 影响因素1 河北十四幼儿园 S 5 48 9/3F 2 开江道小学 S 5 48 9/3F 3 月牙河小学 N 378 377 12/4F 4 天津渤海职专 SW 211 288 12/4F 学校 5 义江里 N, W 5 33 17/6F 6 涪江北里 NW 10 70 17/6F 7 涪江南里 W 37 129 17/6F 8 印江北里 S 88 145 17/6F 9 印江南里 S 202 240 17/6F 10 靖江西里 W, N 437 488 17/6F 11 靖江南里 W, N 386 430 17/6F 12 金沙江里 NW 480 516 17/6F 13 月牙河北里 NW 376 403 17/6F 14 乌江南里 NE 373 376 17/6F 15 丹江里 NE 414 417 17/6F 16 灵江里 NE 465 468 17/6F 17 开江里 E, SE 118 165 17/6F 18 开江南里 SE 144 190 17/6F 19 满江南里 SE 427 472 17/6F 20 满江北里 SE 295 338 17/6F 居住小区 21 铁三院勘测分院 NE 183 196 15/5F 企事业单位 施工期及运营期废气及噪声注: 1方位为对锅炉房烟囱 P 为中心的相对方位。 18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本项目现状大气因子评价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相应要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相应要求,详见下表。 表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浓度限值( mg/m3) 依据 污染物名称 小时平均 日平均 年平均 PM10 0.15 0.10SO20.50 0.15 0.06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 NO20.24 0.12 0.08PM10 0.15 0.07 SO20.50 0.15 0.06NO20.2 0.08 0.04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 NOx0.25 0.10 0.052、根据津环保固函 2010398 号关于调整天津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的函 ,项目选址属于 1 类标准适用区,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 GB3096 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 1 类标准) ,详见下表。 表 1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dB(A) 依据 类别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4a 类 70 55 注:选址东厂界临乌江路为次干路,执行 4a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燃气锅炉燃烧废气执行( DB 12/151-200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应要求,详见下表。 表 1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燃煤锅炉 锅炉类型项目 7MW 7MW 燃气锅炉 锅炉类型 在用锅炉 在用锅炉 新改扩锅炉 适用区域 A A A 时段 时段 时段 全时段 烟尘 100 mg/m 80 mg/m 10 mg/m 二氧化硫 250 mg/m 200 mg/m 20 mg/m 氮氧化物 400 mg/m 400 mg/m 300 mg/m 烟气黑度 1级 1级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