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淑琴 联系人 张淑琴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 联系电话 68013236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97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 立项审批部门 无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 C3562 占 地面积 (平方米 ) 58.77 绿化面积(平方米 ) / 总投资 (万 元) 50 环保投资(万元) 0.01 环保投资占投资比例 0.02% 评价经费 (万元) 1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6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 项目简介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拟在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 建设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 主要生产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 其生产规模为 橡胶隔振器 1100 台 /年、 弹簧隔振器 1000 台 /年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253 号令)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以及环保局要求 , 应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的委托, 国环宏博(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承担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到项目建设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2 的工程资料,并依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技术导则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该项目的建设特点,编制 完成了 北京华电天恒科技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表,现提交 当地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 审批 。 2. 产业政 策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 (发改委 2011第 9 号) 和 2013年 2 月 1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1 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的决定 ,本项目不属于限制或淘汰类项目。 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限制或淘汰类项目。 因此,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 3.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关系 3.1 地理位置 本项目 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3.2 周边关 系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 本项目所在建筑共 地上 12 层,均为办公用房,本项目位于 7 层东南方位 的 H5 号 。东侧为 H3 号北京汉德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南侧为大楼边界; 北侧为走廊;西侧为 H7 号北京金福腾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 。 本项目所在 慧科大厦 的 四周 目前 均为地铁施工场地 。周边关系见附图 2。 4.项目规模及 建设内容 本项目 其生产规模为橡胶隔振器 1100 台 /年、弹簧隔振器 1000 台 /年 。 本项目平面布置情况: 项目 门口向北, 经营场所 分为操作区 、 办公区,操作台位于操作区的中间,办公区 位于南侧 。 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 3。 5.原辅材料 本项目原辅材料清单见表 1。 3 表 1 本项目原辅材料清单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1 螺栓 个 /a 2100 2 喉箍 个 /a 2100 3 弹簧 个 /a 1000 4 调整垫片 个 /a 1100 5 防尘罩 个 /a 2100 6 焊丝 kg/a 6 6.生产设备 本项目生产设备明细详见表 2。 表 2 本项目的设备明细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尖嘴钳 个 2 2 偏口钳 个 2 3 改锥 个 2 4 电烙铁 个 2 7 工作 制度与 劳动 定员 工作 制度: 项目全年营业时间为 300 天,生产时间段为 8: 30 17: 00。 劳动 定员:员 工 共 6 人 。 8.公共工程 8.1 给水系统 ( 1) 给水 本 项目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 。 ( 2)用水量 本项目不设食堂和宿舍,项目生产过程不用水,仅有员工的办公生活用水。 本 项目 共有员工 6 人 , 根据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委员会 “京政管字 2001235 号北京市城市部分行业用水定额(试行)标准的通知”进行用水量的计算。 人均用水量按 50L/(人 d ) 计,用水量为 0.3m3/d, 90m3/a。 4 8.2 排 水 系统 根据用水性质,排污系数以 0.8 计算,项目污水产生量为 0.24m3/d, 72m3/a。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项目所在地 化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排入 吴家村污水处理厂 。 8.3 项目用电 本 项目用电 由市政供电管网供应,本项目的年用电量为 8000KWh。 8.4 采暖与制冷系统 本项目冬季采暖采用市政集中供暖,生产区制冷采用室内壁挂空调。本项目不另设锅炉采暖设施和其他的制冷系统。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 利用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 大厦东区 7层 H5 闲置房屋 , 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 3953 4009,东经11603 11623;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县接壤。全区总面积 430.77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30 公里,东西最宽处 29 公里。海淀区是首都著名的科研、文教、旅游区;并且是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海淀区是中央国家机关、部队领导机关、科研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 2.地形、地貌 海淀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的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温愉河冲积扇的一部分,全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平原。 西部山区统称为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 60 余座。区内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分割为两个部分。习惯上以此山为界,山之南称山前,山之北称山后,山后西山称 大西山,山前西山称为小西山,西山农场至北安河一带属于燕山系统,峦峰巍峨、山势陡峭,属于中山山区。温泉、冷泉、韩家川及四季青一带的山地属于西山山脉。 海淀区平原海拔为 50 米左右,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区内有北沙河、永定河、清河、莲花河等 5 条主要天然河流和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上庄水库等湖泊,以及人工开凿的京密与永定河两条引水渠,其中昆明湖是北京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1.94 平方公里。 3.气候气象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6 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 12.5 , 1 月份平 均气温 -4.4 ,极端最低气温为 -21.7 ,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5.8 ,最高气温为 41.6 。年日照数 2662 小时,无霜期 211 天。年平均降水量 628.9 毫米,集中于夏季的 6-8 月,降水量为465.1 毫米,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 12 2 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 1%。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 4.水文 海淀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 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永定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 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1.94 平方公里。 5.植被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 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 60-70%;海拔 300-800 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 30-40%;海拔 70-300 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 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6.自然风景 海淀区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区内有各类文物点 700 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5 处。西山山秀林密,古木参天。凤凰岭、阳台山、鹫峰、百望山并列其间;永定河、京密引水渠、昆明湖、玉渊潭等水域点缀其中。近年来海淀区还开发建设了阳台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和翠湖水乡风景区。 7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东与西城、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区域面积 430.77 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 2.6%。边界线长约 146.2 公里,南北长约 30 公里,东西最宽处 29 公里,地势西高东低, 到目前为止, 海淀区 下辖 22 个街道办事处、 7 个镇, 564 个居委会, 84 个村委会;到 2012 年底,全区户籍人口 230.7 万人,常住人口 348.4 万人。全区有 56 个民族,是北京市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区。 2.经济结构 2012 年,在 “ 稳中求进 ” 的基调下,海淀区经济运 行基本平稳,工业生产增速温和回升,消费市场运行稳中趋缓,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经贸增长依旧乏力,财政收入增长面临压力,城乡居民收支实现平稳增长。 经初步统计, 2012 年,海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1480.7 亿元,同比增长 4.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了 1.9 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来看,增长势头良好、产值排名第一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08.0 亿元,同比增长 19.4%。从销售情况来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 1432.1 亿元,同比增长 2.3%,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了 1.4 个百分 点。 2012 年,海淀区城乡居民收支保持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41842.0 元,同比增长 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22364 元,同比增长11.7%。 2012 年,海淀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26569.6 元,同比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8172 元,同比增长 10.1%。 2012 年,海淀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63.1 亿元,同比增长 10.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6.1 个百分点。由于受到营改增等减税政策的影响,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主体税种完成情况与 2011 年相比均有下滑,营 业税实现 104.77亿元,同比增长 1.9%,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21.4 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实现46.86 亿元,同比增长 9.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7.7 个百分点;增值税实现8 22.90 亿元,同比增长 4.1%,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20.7 个百分点。 2012 年,海淀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504.8 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限额以上零售额中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 2.4%、 10.1%、 8.0%和 4.1%。 2012 年,海淀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688.9 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市的 10.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40.2 亿元,同比增长0.2%;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344.7 亿元,同比增长 22.6%。从投资结构来看,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其中保障性住房累计完成投资 124.5 亿元,同比增长58.5%,其增速远远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总增速。 2012 年,海淀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 412.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5%。其中,进口总额实现 320.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5%;出口总额实现 92.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5.4%。 2012 年,海淀区合同外资 额为 13.8 亿美元,同比下降14.0%;实际利用外资 1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 3.科教文化 海淀是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区,区内科研力量、科学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科研成果等均高度密集。海淀区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高校群体;区内国有科研单位 147 个,其中中科院院所 26所,占北京地区中科院院所数的 60%,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约占北京市的 60%,占全国院士总数 36%。 近年来,海淀区教育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共完成 75 所学校 42 万平方米操场改造 、 60 所学校设施设备更新、 89 所学校土建修缮改造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 25 所幼儿园,新增4800 个入园名额;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委托清华附中、人大附小等承办相对薄弱学校,启动小学学区调整,上地实验小学上庄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启动区属学校热计量改造工作;推进全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 此外,海淀还有灿若星辰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表演、影视、出版、体育等机构,烘托出海淀浓郁的文化氛围。 9 4.旅游资源 海淀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层峦叠嶂、漱石流泉,又有皇家园林、亭 台楼榭,其山水之美,园林之盛,古迹之多,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2012 年,海淀区旅游业营业收入 409.6 亿元,同比增长10.9%。 海淀旅游资源承古启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交相辉映,近年出现的海淀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等一批园林绿地景观,翠湖城市湿地、绿谷青清文化园等一批水景观,阜石路、远大路等一批重点道路景观, “ 绿谷氧吧工程 ”以及绿化隔离带的形成,又凭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线。海淀的西山和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占北京国家森林公园总数的三分之一。海淀区共有旅行社 101 家、旅游景区 40 家。 5.消费市场 海淀商贸流通业发展平稳。 2012 年海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504.8 亿元,同比增长 8.8%。近年来,大力改善商业设施和消费环境,甘家口社区商业中心、公主坟商圈改造取得成效,卓展购物中心、凯德晶品购物中心建成开业。中关村国际美食节、海淀品牌消费节、汽车置换节等促销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消费氛围。 “ 菜篮子 ” 建设等便民商业进一步完善,年内设立流动售菜车 39辆、覆盖 68 个社区,新增 2 处 “ 农超对接 ” 网点。 6.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2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23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农 村经济纯收入 52.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1%。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制定 “ 五项基础设施 ” 管护标准,建立管护队伍,分季度下拨区级农村基础设施养护资金。实施我区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协调推进市级新农村建设折子工程涉及我区的44 个项目。开展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减量及循环利用工作。对 13 家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督查污染物减排治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10 7.生态环保 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大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二氧化硫下降 11.4%,北部地区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下降 24%;污染减排成效明显,全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量削减 5%。新增城市绿地 115 公顷、新增造林绿化 223 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49.5%,人均公园绿地达到 14.0 平方米。 截至 2012 年,我区已有近 30 个村被命名为 “ 郊区生态村 ” , 150 多个社区被评为 “ 绿色社区 ” 。 8.卫生体育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 2012 年,全区 7 个镇共有 7.9 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 99.8%。463 支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覆盖所有社区(村)。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建、更新全民健身工程 260 余套,升级改造完成的畅春新园体育休闲广场被评为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温泉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并申报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 9.人民生活 2012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1842.0 元,同比增长 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2364 元,同比增长 11.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0.7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 69.8%。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2012 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204.9 万、 260.5 万、 196.9 万、 167.1 万和 158.0 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14.1%、 7.5%、 14.3%、 4.4%和 1.6 倍。全区 80%的社区(村)实现充分就业,其中,华清园社区被评为全国首批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动态实现 “ 无社会救助盲点 ” 。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智能化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在黄庄社区试点建设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系统,新建 200 个社区老年互助社,阳台山老年公寓主楼改造工程完工。全区新增养老床位 1160 张,总数达到 7816 张。 1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空气质量 本项目位于北京 海淀 区, 海淀区境内共设有 3 个国家大气自动监测控制子站:北京植物园子站、万柳子站和北部新区子站。本次工作以距离项目相对较近的市控万柳子站作为当地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分析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如下表 3 所示: 表 3 当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测点 日期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1 日 157 细微颗粒 4 中度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2 日 241 细微颗粒 5 重度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3 日 245 细微颗粒 5 重度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4 日 325 细微颗粒 6 严重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5 日 287 细微颗粒 5 重度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6 日 27 1 优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7 日 56 细微颗粒 2 良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8 日 52 细微颗粒 2 良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29 日 115 细微颗粒 3 轻度污染 海淀万柳 2013 年 12 月 30 日 103 细微颗粒 3 轻 度污染 监测数据表明,海淀区近期大气环境质量大部分天数污染,少数天数能满足二类区标准的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附近主要的地表水体是 项目 西南 侧 500m 的 永引下段 。 该河 属于北运河水系 , 根据 北运河水系 水环境功能区划, 南护城河 为 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 水质分类为 类水体 。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2014 年 4 月河流水质状况显示, 永引下段 现状水质类别为 IV 类,河流水质 现状不能 满足水功能区划要求,说明 近期 水环境质量较 差 。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2 年), 2012 年对北12 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枯水期( 4 月)和丰水期( 9 月)两次监测。 共布设监测 评价 井 307 眼,实际采到水样 302 眼。 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井 177 眼 (井深小于 150m), 深层地下水监测井 100 眼( 井深 大于 150m),基岩井 25 眼。 监测项目依据地 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评价。 浅层水: 177 眼浅井中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监测井 90 眼,符合 类的 53眼,符合 类的 34 眼。全市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325km2,占平原区 总面积的 52%;符合 类水质标准面积为 3075km2,占平 原区 总 面积的 48%。主要 超标 指标为 总硬度、铁、锰、氟化物、氨氮、硝酸盐氮。 深层水: 100 眼深井中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 72 眼, 类的 22 眼, 类的 6眼。 评价区面积为 3435km2, 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2586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75%;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849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25%。主要 超标 指标为 铁、锰、氨氮、氟化物。 基岩水: 25 眼基岩井水质基本 符合 II III 类水质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地下水水质指标总体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 48-1993)中类标准。本项目 不在北京市地下水源保护区。 4.声环境质量 根据海政发 2013 9 号文中的海淀区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于 1 类 区 , 执行( GB3096-2008)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中 1 类 标准的规定 。 为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 于 2014 年 5 月 15 日对项目所在地 周围环境背景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 本项目夜间不运营。 4.1 测量仪器、测量时间和测量环境条件 测量仪器:采用 HS6288E 多功能噪声分析仪 测量时间:本次噪声监测于 2014 年 5 月 15 日昼 间 进行了一次监测。 气象条件:无雨、无雪、风力小于 4 级 4.2 测量频率和方法 测量方法:环境噪声按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规定方法进行。 监测频率:昼 间 进行一次监测 13 4.3 监测布点与数据统计 监测布点: 在项目所在地的大楼东、南、西、北各设 1 个监测点 1#(东)、 2#(南)、3#(西)、 4#(北); 监测统 计项目: Leq; 4.4 噪声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 1) 评价标准 项目 所在地噪声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 2008) 中 1 类标准要求。 ( 2) 监测结果统计 项目 四周声环境监测数据见表 4。 表 4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时间 监测点 编号 监测结果 Leq dB(A) 标准值 dB(A) 超标情况 dB(A) 2014 年 5 月 15 日 昼间 东 1# 46.6 55 未超标 南 2# 50.6 55 未超标 西 3# 51.0 55 未超标 北 4# 48.3 55 未超标 从表 4 中数据可以看出, 项目 所在地噪声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要求 , 声环境质量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 158 号慧科大厦东区 7 层 H5,不在地下水源防护区范围内,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 也 未见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资源、风景名胜 、居住区、学校、医院 等 其它 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受本项目影响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5。 表 5 主要环境保护对象与 级别 环境 要素 敏感点 方位 距离 环境保护级别 环境 空气 美丽园小区 N 120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声环境 美丽园小区 N 12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 地表水 永引下段 SW 500m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 14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北京市空气质量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 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6。 表 6 空气质量标准 部分 限值 单位: (g/m3) 污染物 PM10 SO2 NO2 TSP PM2.5 臭氧 1小时 平均 - 500 200 - - 200 24小时 平均 150 150 80 300 75 160* 年平均 70 60 40 200 35 - 备注:“ 160*”为臭氧日最大八小时平均值。 2.水环境 根据水功能区划可知, 永引下段为 类水体,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 表 7。 表 7 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 mg/L(pH 除外 )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 标准 pH 6 9 溶解氧( DO) 5 化学需氧量( CODcr) 20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4 氨氮 1.0 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地下水质量分类,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质执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 类水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 表 8 地下水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 mg/L(pH 除外 ) 项 目 类标准值 单位 pH 6.5 8.5 / 高锰酸盐指数 3.0 mg/L 总硬度 450 mg/L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mg/L 氨氮 0.2 mg/L 氯化物 250 mg/L 15 4.声环境 拟建 项目 所在区噪声 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类标准 。 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9。 表 9 声环 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单位: 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 昼间 夜间 1类 55 4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 焊接 产生 焊接烟尘 ,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 中 焊接烟尘 的 浓度限值 ,见表 10。 表 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 序号 污染物 项目 大气污染物 最高允许 排放浓度 ( mg/Nm3) 与排气筒对应的大气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测 点 浓度限值 mg/Nm3 排气筒( m) 二级 1 焊接烟尘 20 15 1.3 0.5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生活污水执行 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 DB11/307-2013)中 “表 3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要求 , 标准部分限值见 表 11。 表 11 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 DB11/307-2013) 中的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 mg/L( pH 除外)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限值 pH(无量纲) 6.5 9 CODcr 500 BOD5 300 悬 浮物 400 氨氮 45 3.噪声 排放 标准 项目厂界 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 噪声 排放 标准 (GB12348-16 2008)中的 1 类 标准。标准部分限值见表 12。 表 12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2008) 单位: dB(A) 时段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1 55 45 4.固体废弃物 4.1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第三章第三节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 ” 及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 4.2 一般工业固废 生产固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 修改单 中的相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环境保护部印发的关于印发 的通知 ( 环办 201097 号 ) , “ 十二五 ” 期间国家对COD、 SO2、 NOx和 NH3-N 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根据本项目特点,建设 项目 建议 COD 总量控制在 0.0215t/a, NH3-N总量控制在 0.00238t/a。 1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 图 1 产品 生产 工艺流程图 1.组装工序 将外购的 螺栓、喉箍、弹簧、调整垫片、防尘罩 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 半成品 , 然后进行缺口电焊, 主要污染物为 焊接时产生的焊接烟尘, 废包装物, 噪声主要来源于组装零部件时 产生噪声。 2.测试工序 将组装好的产品,进行整机调试,调试 工序无废气、废水、噪声产生 。 主要污染分析 1.废气: 本项目 电焊 工序中将 产生焊 接烟尘。 2.污水 : 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工艺不需要用水,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 生活用水 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 量为 72m/a。 参考 类似 生活 污水 实测数据 ,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为 COD: 350mg/L, BOD5: 300mg/L, SS: 200mg/L,氨氮:焊接接口引线及插座 (电烙铁) 废气 、 噪声 噪声 组装 (螺丝刀) 调试 成品入库 螺栓 、 喉箍 、 弹簧 、调整垫片 、 防尘罩 18 35mg/L。 项目产生的污水 排入项目所在地 化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进入 吴家村污水处理厂 。 本项目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3。 表 13 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表 项目 COD BOD5 SS NH3-N 72m3/a 产生 浓度 (mg/L) 350 300 200 35 产生量( t/a) 0.0252 0.0216 0.0144 0.00252 由表 13 可知,本项目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72m3/a,其中 COD 排放量为0.0252t/a, BOD5 排放量约 0.0216t/a, SS 排放量约 0.0144t/a, NH3-N 排放量约0.00252t/a。 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机械操作时组装器械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为6570dB(A)之间。 4.固废: 本项目的固废主要为废包装物、不合格品及办公生活垃圾。 生产过程中的废包装物产生量约 0.2t/a;不合格品产生量约 0.2t/a;办公生活垃圾按 0.5kg/人 d,员工共 6 人,年工作日 300d, 则办公生活垃圾产生量约0.9t/a。 废包装物集中收集后外卖,不合格品回收再利用。办公生活垃圾交 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 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电焊 焊接烟尘 48g/a 0.5mg/m3, 48g/a 水污染物 办公生活72m/a COD 350mg/L 0.0252t/a 298mg/L 0.0215t/a BOD 300mg/L 0.0216t/a 273mg/L 0.0197t/a SS 200mg/L 0.0144t/a 140mg/L 0.0101t/a NH3-N 35mg/L 0.00252t/a 33mg/L 0.00238t/a 固体 废物 生产 废包装物 0.2t/a 0.2t/a 办公 办公生活 垃圾 0.9t/a 0.9t/a 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机械操作是组装器械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为 6570dB(A)之间。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 拟建项目租用 原 有 闲置房屋 , 不会 对当地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20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环境影响 分析 本 项目 无施工期环境影响。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工艺过程中的 电焊 工序,是通过电烙铁将焊丝加热到 300C350C左右融化后,用电铬铁将焊丝焊在电器元件上。烙铁头在焊点处停留的时间控制在 23 秒钟。本项目选用的焊锡丝是 无铅焊锡,焊接过程中将产生少量 废气 , 废气 的主要成分为 焊接烟尘 。 本项目的焊 接 工序, 选用电铬铁 , 采用手动焊接, 焊 丝用量约 6kg/a。 参考焊接工作的劳动保护及其同行业类比分析可知,焊丝发尘量为 58g/kg(按最大值 8g 计) 。 因此,本项目焊接 废气 量约 48g/a, 项目年工作 300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本次评价 要求 车间内加强通风换气。 排放浓度满足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中 焊接烟尘 的无组织监测浓度限值 的要求 。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2.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生产无用水, 无 生产废水 产生 。 项目 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排放 量为 72m3/a。 参考 类似 生活 污水 实测数据 ,生活污水 污染物 产生 浓度为 COD:350mg/L, BOD5: 300mg/L, SS: 200mg/L, NH3-N: 35mg/L。 项 目产生的污水排入项目所在地 化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吴家村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 本项目生活污水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14。 表 14 本项目废水排放情况表 项目 COD BOD5 SS NH3-N 72m3/a 产生 浓度 (mg/L) 350 300 200 35 产生量( t/a) 0.0252 0.0216 0.0144 0.00252 化粪池处理后 72m3/a 处理后排放 浓度 (mg/L) 298 273 140 33 21 处理后排放量( t/a) 0.0215 0.0197 0.0101 0.00238 排放标准 (mg/ L) 500 300 400 45 达 标 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由表 14 可知,本项目产生的污水 排入项目所在地 化粪池,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 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吴家村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 , 项目 排水水质满足 水污染物 综合 排放标准 ( DB11/307-2013) 中 “表 3 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要求。 项目产生的废水不外排,对 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机械操作时组装器械产生的噪声,其噪声值约为6570dB(A)之间。 3.1 噪声预测方法与模式 ( 1)预测方法 噪声环境影响的预测是件十分繁杂的工作,预测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本次预测中,除考虑设备本身固有的噪声外,还考虑了场所的围护结构 (包括 墙体 、门窗等 ),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及中途有无屏障等,按声源处理,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