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员工食堂建设 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 :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编制日期 2014 年 5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员工食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法人代表 纪晓红 联系人 纪晓红 通讯地址 丰台区 中核路 1 号院 3 号楼地下一层东南侧部分 联系电话 13693522980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70 建设地点 丰台区中核路 1 号院 3 号楼地下一层东南侧部分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H6210 正餐服务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58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 80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12.8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6% 评价经费 (万元 ) 1.0 投产日期 2014 年 05 月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 务中心 员工食堂建设 项目 由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投资 80 万元 建成,项目占地面积为 58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80 平方米 , 拟 从事的经营范围为 员工食堂 , 项目 建成后 将 作为 赛欧科技园员工食堂 使用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委托北京隆达兴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 1011 号)负责开展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员工食堂建设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概况 1、 地理位置 项目 位于 北京市丰台区 中核 路 1 号院 3 号楼地下一层东南侧 部分 , 北纬 3983,东经 11628。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卫星航拍图见附图 2。 2、周边关系 项目所在建筑是一个地下两层、地上十五层的综合写字楼,该项目租用建筑地下一层的局部(东南侧)使用,地下一层其余部分为地下停车库,该建筑一层南侧为大连银行、北侧为招商银行;地下二层为地下停车库。 该项目距东侧南四环西路辅路 约 90 米;距南侧中核路 约 18 米,再往南距时代财富天地大厦 约 70 米;距西侧汉庭连锁酒店 约 75 米、距西北侧赛欧科园科技孵化中心 1 号楼 约 32 米;北侧 距 北京二商希杰食 品有限责任公司 约 17m。 项目 周边关系示意图 及照片 见附图 3。 3、 平面布局 项目占地面积为 58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80 平方米。 餐位数为 170 个,就餐 人员 约为 500 人次 /日。 项目 主要包括 就餐区、厨房、包间、卫生间、 2 库房和办公室,其中厨房包括主厨房、面点 间 、洗碗间、粗加工间等。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4。 4、 主要设备 及原辅材料消耗 ( 1)主要设备: 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1 表 1 项目 主要设备 清单 表 序号 品名 数量 序号 品名 数量 主厨房 面点间 1 双头单尾灶 3 台 12 饺子机 1 台 2 双头低汤 灶 1 台 13 电饼铛 2 台 3 双头地灶 1 台 14 豆浆机 1 台 4 单门蒸箱车 1 台 15 切面机 1 台 5 三门冰柜 2 台 16 和面机 1 台 送餐区 17 双门气蒸车 1 台 6 五眼热汤食柜 5 台 18 单门蒸箱车 1 台 7 六眼煲仔炉 1 台 19 卧式冰柜 1 台 8 四眼煲仔炉 1 台 粗加工间 9 高汤灶 2 台 20 绞肉机 1 台 10 煮面炉 1 台 21 洗菜机 1 台 11 麻辣烫机器 1 台 22 菜架 5 台 配套设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油烟净化器 14000 m3/h 台 2 ( 2)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项目原材料见表 2。 表 2 项 目生产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材料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材料名称 单位 年用量 蔬菜 吨 24 蛋 箱 15 米 吨 3.6 肉类 吨 6.0 面 吨 2.4 食用油 吨 5.4 5、 公用工程 ( 1)给水与排水 项目供水由市政提供,用水量约为 2200 吨 /年,项目所排污水约为 1760吨 /年, 项目所排污水主要为餐饮废水 和 就餐人员 生活污水 。项目 餐饮废水 3 经 厨房隔油池 排入市政管网 ; 生活污水经 中核路 1 号院的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 管网 ,所排废水 最终均排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 2)供电 项 目用电由该地区供电局提供 ,年用电量约为 50000 度 。 ( 3)供暖及制冷 项目夏季制冷和冬季供暖均使用中核路 1 号院 3 号楼的中央空调。 ( 4)其他 项目室内设有卫生间。 6、 人员及工作制度 本 项目 共有 员工 25 名, 营业 时间 7: 00 20: 00,夜间不营业, 年工作时间 300 天。 7、 环保投资 项目总投资 8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2.8 万元,占总投资的 16%。 表 3 项目环保投资 估算 项目环保投资 序号 项目 费用(万元) 1 隔油池 0.6 2 油烟 净化器 、 噪声处理 11.6 3 固废 0.6 合计 12.8 项目总投资 80 占工程总投资比例( %) 16 8、选址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已出具北京市普通地下室使用登记备案证明,房屋所有权证号为 丰房使登 2013 第 172 号 ,登记备案用途为食堂,所以项目选址符合当地区域规划。 9、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北京快乐人家餐饮服务中心 员工食堂建设项目 属于正餐服务行业类别,该类别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中既不属于鼓励类、 4 限制类和淘汰类;依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 中的相关规定:“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 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 所在建筑为 已建成 的商业用 楼 , 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 。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理位置及区划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地处东经 11603 30,北纬 3945 55之间,所辖面积 305.87 平方公里,周边与其它 8 个区相邻。全区呈东西狭长形,最西端王佐镇的千灵山至最东的南苑乡四道口村,相距 35 公里;南北最宽处 14 公里。 丰台区辖 16 个街道(地区)办事处, 268 个社区居委会; 2 个镇政府、3 个乡政府, 68 个行政村。 2010 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211.2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106.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2 万人,比 2005 年末增加 8.8 万人。 二、地质地貌 丰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下降。按地形分为低山与丘陵、台地和平原三个地貌区:低山面积为 800 公顷,其中石灰岩占三分之二。丘陵分布于梨园村 、大沟村以北的为碎屑沉积丘陵,以南的为石灰岩质丘陵。台地位于永定河以西,八宝山断裂带和良乡 -前门断裂带之间。平原在永定河以西王佐镇东部和长辛店镇东部的东河沿、张郭庄、长辛店、赵辛店村,土地面积 2800 公顷。东部凉水河以北与城区接壤地带,海拔 40 米,属古永定河冲积扇高位平原,面积 1400 公顷。低位平原分布于永定河以东,面积为 1.57 万公顷。海拔从 60 米向东南降到 35 米,平均坡降 1%。 三、气象气候特征 丰台区地处华北大平原北部(北纬 40。),西北靠山,东南距渤海 150公里。冬季受高纬度内陆季风影响,以西北风为 主,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以西南风为主,高温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2010 年降水量 435.9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6-8 月,平均气温 12.9 , 6 日照为 2283.9 小时。 四、水文 ( 一)地表水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区西南部,全区总面积 305.87 平方公里,城区面积80 多平方公里。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 567.1 毫米,受连续多年干旱与永定河断流的影响,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人均水资源不足 150 立方米,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国际上判断一个区域是否缺水,通常以年人均水资源 1000 立方米为缺水,人均 500 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 300 立方米以下为重度缺水。由此可见,丰台区可谓资源性缺水地区。在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全部到来之前,由于受到配套市政设施和全市水资源紧缺等因素的制约,丰台区年引进客水的增加量十分有限。 (二)地下水 由于西部永定河断流,北部一线地铁阻断透水层,造成丰台永定河以东地区地下水失去了大部分侧向补给,使本区地下水补给源相对独立和单一。永定河以西地区地理特征是丘陵和山前岗地,含水层净厚 3 10 米,且水力坡度大,地下水资源相对贫瘠,只有北部山区八宝山断裂带内蕴藏有限的深层地下 裂隙水。 由于多年来全区地下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1996年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因为永定河上游放水),尤其是河东地区,从 1997年到 2009 年地下水位下降了 13 米。在永定河冲积扇上游近 40 平方公里范围内,地下水出现了疏干和半疏干状态,严重影响到该地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五、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 一)土壤 丰台区土壤类型以褐土和潮土为主,面积分别占到全区土壤的 67%和29%,风砂土和水稻土各占到 2%。其中,褐土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东 7 南部,潮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南苑一带 ,风砂土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沿岸。 丰台区土壤质地以轻壤质为主,其次为砂壤质和砂质土。其中,轻壤质土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砂壤质土主要分布在花乡及南苑乡的中部,砂质土主要分布在王佐乡和永定河两侧。中壤质、重壤质土零星分布在王佐乡。轻壤质土的面积占到全区土壤面积的 59%,砂壤质和砂质土的面积分别占26%和 15%,其余质地土壤面积较小。 (二)植被 分布在丰台区内森林和山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植物有:杨、柳、榆、国槐、臭椿、洋槐、油松、侧柏、白皮松、合欢、白腊、杏、核桃、梨、苹果、桃、柿子、山楂等各类乔木;酸枣、山荆子、胡 枝子等各类灌木;白草、羊胡子草等草木。 分布在水体和湿地中的主要水生植物有:芦苇、草芦、早熟禾等禾本科植物;翼果苔草、香附子、二歧飘拂草、扁秆草、水葱、荆三棱、三棱草等莎草科植物;半夏、三叶半夏、菖蒲等天南星科植物;还有浮萍等浮萍科植物。 (三)生物多样性 分布在区内森林和山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动物有:岩松鼠、花松鼠、黄鼬、艾鼬、狗獾、貂、豹猫等小型兽类;秃鼻乌鸦、寒鸦、大杜鹃、中杜鹃、黄腹山雀、大山雀等鸟类;虎斑游蛇、黄脊游蛇、腹蛇、赤链蛇等爬行蛇类。 8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 护等 ): 本项目所处位置属于 丰台科技园 。 丰台科技园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 1991 年 11 月, 1994 年 4 月进入国家高新区行列,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最早的三个园区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丰台科技园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区,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丰台区核心的城市经济功能区。 丰台科技园 2010 年实现总收入 1950 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排列第三,已形成较强的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工程服务、轨道交通和航天军工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 文化创意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已初步形成创新活跃、要素集中、经济发达、区域和谐的总部经济区,正在北京南城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丰台科技园拥有低密度、生态型的楼宇空间规划,东区被万亩城市绿化隔离带环绕,拥有占地 6.86 公顷的生态主题公园,世界公园、花卉基地、高尔夫球场分布在周边,已取得 ISO14001 环境体系认证,正在申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西区地处北京市西部生态发展带,滨临永定河,具有得到独厚的自然环境生态。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欧尚超市、便宜坊等各类金融、 商业、餐饮机构构成了完善的商务配套。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行使对丰台科技园的规划、发展、管理职责,致力于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园区已逐步构筑了以总部企业服务体系和创业孵化体系为内容的政策服务与管理体系。形成了“崇尚集约、实现跨越”的总部文化、“旨在领先、勇于创新”的创新文化、“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为丰台区, 环评单位收集了 2014 年 1 月 1 日 -15 日(采暖期)和 2013 年 11 月 1 日 -14 日(非采暖期)各半个月丰台区丰台花园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的监测数据,详见表 4。 表 4 空气质量日报丰台花园监测 子站的监测数据 日期 丰台花 园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 染 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采 暖 期 2014-1-1 143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4-1-2 215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4-1-3 90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4-1-4 192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4-1-5 118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4-1-6 203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4-1-7 129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4-1-8 38 - 1 优 2014-1-9 59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4-1-10 136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4-1-11 214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4-1-12 53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4-1-13 171 细 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4-1-14 164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4-1-15 300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达标情况 达 标 天数: 4 天,占统 计 天数的 26.7% 非 采暖期 非 采暖期 2013-11-1 260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11-2 326 细颗粒物 6 严重污染 2013-11-3 55 二氧化氮 2 良 2013-11-4 89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3-11-5 233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11-6 150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3-11-7 71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2013-11-8 192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2013-11-9 130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3-11-10 56 可吸入污染物 2 良 2013-11-11 64 二氧化氮 2 良 10 2013-11-12 94 细颗粒物 2 良 2013-11-13 231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2013-11-14 103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2013-11-15 260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达标情况 达标天数: 6 天,占统计天数的 40% 注: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摘自北京市环保局网站。 表 4 数据表明, 2014 年 4 月 1 日 -15 日(采暖期)达标比为 26.7%和2013 年 11 月 1 日 -15 日(非采暖期)的达标比为 40%。近期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时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存在超标现象,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 二、地表水 环境 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 地区 处于 类水体功能区。 项目所在区域 东侧 有马草河流过(最近距 离约 1.5 公里 ), 马草河隶属 北运河系, 起源于丰台区杨树庄,最终汇入凉水河,境内总长为 13.0 公里,河宽 18.3 米 。 根据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月报数据可知, 2013 年 7 月 -12 月份 马草河 水质均 不达标, 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要求 。详见表 5。 表 5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12 月 永定河平原段 水质状况 月 份 永定河平原段 2013-07 2 2013-08 2 2013-09 3 2013-10 3 2013-11 3 2013-12 2 达标情况 不达标 注:水环境质量 数据摘自北京市环保局网站。 三、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发布的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2 年), 2012 年对全市平原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枯水期( 4 月)和丰水期( 9 月)两次监测。共布设监测评价井 307 眼,实际采到水样 302 眼。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井 177 11 眼(井深小于 150m),深层地下水监测井 100 眼(井深大于 150m),基岩井 25 眼。监测项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评价。 浅层水: 177 眼浅井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监测井 90 眼,符合类的53 眼,符合类的 34 眼。全市符合类 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325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 52%;符合 类水质标准面积为 3075km2,占平原区总面积的 48%。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氟化物、氨氮、硝酸盐氮。 深层水: 100 眼深井中符合类水质标准的 72 眼,类的 22 眼,类的 6 眼。评价区面积为 3435km2,符合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2586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75%;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849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25%。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氨氮、氟化物。 基岩水: 25 眼基岩井水质基本符合 II III 类水质标准。 项目所在 地不在水源防护区,地下水质基本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要求。 四、 声环境 质量 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 2014 年 2 月 25 日对周围环境背景噪声进行了现场 检 测,共设 4 个 检 测点(分布于项目边界 东、南、 西、北侧,参见附图 5),每个监测点 1s 采样一次,计算 10 分钟等效声级,测量仪器采用 HS5660C 精密噪声频谱分析仪 ,监测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进行。监测结果见表 6。 表 6 项目周边现状环境噪声测量结果 单位: Leq dB(A) 位置 东 1# 南 2# 西 3# 北 4# 昼间噪声值 55.6 53.4 51.5 50.3 夜间噪声值 45.2 42.1 40.2 40.4 标准值 项目 执行 2 类区标准,即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由表 6 的 现状环境噪声 检测 结果可看出, 各噪声检测点 噪声值未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 标准 的规定, 项目 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 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保护级别 ): 该项目所在建筑位于丰台区中核路 1号院 3号楼地下一层东南侧 部分 。经实地踏勘,项目周围无居民,并且 在其 周围 500 米 未见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资源 及人文景观等 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 ,故不属于特殊保护区、社会关注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 表 7 保护内容及保护级别 保护内容 大气环境 地表 水环境 声环境 保护级别 二级 类 2 类 13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浓度限值,具体质量标准限值见表 8。 表 8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浓度限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浓度限 值 单位 1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60 g/m3 24 小时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2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3 一氧化碳( CO) 24 小时平均 4 mg/m3 1 小时平均 10 4 臭氧(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g/m3 1 小时平均 200 5 颗 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 10m) 年平均 70 24 小时平均 150 6 颗粒物 (粒径小于等于 2.5m) 年平均 25 24 小时平均 75 7 总悬浮颗粒物( TSP) 年平均 200 24 小时平均 300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中的 类标准,各主要水质参数的浓度限值见表 9。 表 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 单位: mg/L(pH 除外 ) 项目 CODcr BOD5 NH3-N DO 总氮 总磷 氟化物 石油类 pH 标准 30 6 1.5 3 0.5 0.3 1.5 0.5 6-9 三、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地下水执行国家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的 类标准,该标准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标准值见表 10。 14 表 10 地下水质量标准 单位: mg/L( pH、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除外) 项目 pH 硝酸盐(以氮计) 溶解性固体 高锰酸盐 指数 总大肠菌群 (个 /L) 细菌总数 (个 /L) 限值 6.5-8.5 20 1000 3.0 3.0 100 项目 氨氮 总硬度 氯 化 物 NO2-N 氟化物 硫酸盐 限值 0.2 450 250 0.02 1.0 250 四、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东侧 90 米处为南四环西路辅路, 根据丰台区 声环境功能 区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项目 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即 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1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 项目折合基准灶头数 14 个 , 项目营运期排放的油烟执行(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的大型规模的相关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见表 11。 表 1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 3 3, 6 6 灶头总功率 1.67, 5.00 5.00, 10 10 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 ( m3) 1.1, 3.3 3.3, 6.6 6.6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60 75 85 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 餐饮废水经 厨房隔油池处理后 排入市政管网 ; 生活污水经 中核路 1 号院内的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 最终均排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项目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 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中排入公 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限值如表 12 所示。 表 12 废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 mg/L( pH 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限值 适用标准 1 pH 6.5 9 DB11/307-2013 2 悬浮物( SS) 400 3 化学需氧量( COD) 500 4 生化需氧量( BOD5) 300 5 动植物油 50 6 氨氮 45 三 、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 东侧 90 米处为南四环西路辅路, 根据丰台区声环境功能区 16 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项目 执行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中 2 类标 准 ,即 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四、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执行 1995年 10月 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属于餐饮 项目 ; 项目 餐饮废水经 厨房隔油池处理后 排入市政管网 ; 生活污水经 中核路 1 号院内的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最终 均 排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根据北京市 “十二五 ”时期环境 保护和建设规划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 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COD cr 的排放量为 0.4400t/a,氨氮的排放量为 0.0756 t/a。 17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项 目主要 服务流 程 及产污环节示意如下: 排烟管道 采购 原料初加工 食品加工 出 餐区送餐 整理、洗涤 隔油池 油烟净化器 楼顶外排 垃圾房 环卫消纳处理 噪声 固废、厨余物 油烟 污水 化粪池 市政管网 生活污水 餐饮废水 噪声 油烟 18 主要污染工序: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 1、 废气污染 该建设项目主要经营中餐,其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厨房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废气。 厨房产生油烟的区域主要有三处,分别 为主厨房、面点间和 出 餐区。 主厨房 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为双头单尾灶三台、双头低汤灶一台,双头地灶一台、单门蒸箱车一台,面点间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为电饼铛两台、豆浆机一台、饺子炉一台、双门气蒸车一台、单门气蒸车一台,共折合基准灶头数 7 个 ,以上两个区域的灶头上方均设有不锈钢排烟罩,油烟废气经收集后,汇入一根集中排烟管道,所产生的油烟经位于项目北侧库房内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处理风量为 14000 m3/h), 然后烟道 向 西 延伸,汇入 综合写字楼 排烟 风井( 排烟立管 ) ,该排烟立管向上延伸至 15 层顶层,排口位于楼顶 北侧 中部,排口 朝 南 。 项目油烟管道排口见附图 5,油烟净化器位置及烟道走向见附图 6。 出 餐区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有五眼热汤食柜五台、麻辣烫一台、六眼煲仔炉一台、四眼煲仔炉一台、高汤灶两台,共折合基准灶头数 7 个。这些 灶头上方均设有不锈钢排烟罩,油烟废气经收集后,进入排烟管道,所产生的油烟经位于项目西侧门外上方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处理风量为 14000 m3/h), 然后烟道 向 北 延伸,汇入 综合写字楼 排烟 风井 (排烟立管),该排烟立管向上延伸至 15 层顶层,排口位于楼顶北侧中部,排口 朝南。项目油烟管道排口见附图 5,油烟净化器位置及烟道走向见附图 6。 因项目厨房燃料 均 使用天然气,属于清洁燃料,其燃烧效率高,燃烧产生的废气中污染物含量较低,可以忽略不计。 2、 废水污染 项目用水包括餐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所排废水主要为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 CODCr、 BOD5、 SS、氨氮以及动植物油等。 19 项目 餐饮用水 包括 清洗食材 和 餐具、 地 面清洁以及蒸 煮 用水,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 此处 年用 水 量约 400 吨。 项目 生活用水 主要 为 食堂员工和就餐人员用水 ,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中的有关规定, 食堂员工 25 人,按员工用水 40L/人日估算, 年 用水量为 300 吨;就餐人员 约 500 人 次 /日,用水 量按 10L/人次估算, 年用水量为 1500 吨 。 综上可知, 项目年 用水量 共约 2200 吨。 按 排水系数 80%计,年排 生活污水 约 1760 吨。 项目餐饮废水 经隔油池处理后 排入市政管网 ; 生活污水经中核路 1 号院内的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 最终均排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根据对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的 类比 监测数据 ,可计算出本项目建成后的 水 污染物排放总量, 见表 13。 表 13 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 项目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氨氮 年排水量( t/a) 1760 产生浓度 (mg/L) 300 250 200 80 45 产生量( t/a) 0.5280 0.4400 0.3520 0.1408 0.0792 排放浓度 (mg/L) 250 180 100 30 43 排放量( t/a) 0.4400 0.3168 0.1760 0.0528 0.0756 削减量( t/a) 0.0880 0.1232 0.1760 0.0880 0.00036 3、 噪声 污染 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油烟净化器配套风机等设备工作噪声,以及厨房切菜、炒菜 噪声。类比同类项目,单台油烟净化装置配套风机运转过程中噪声值约为 75dB(A);厨房切菜、炒菜噪声约为 60dB(A)。 4、 固体废弃物污染 项目固废污染主要为餐厨垃圾及 食堂员工和就餐人员 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餐厨垃圾产生量约为 12 吨 /年,生活垃圾按食堂 员工垃圾日产生量 0.5 千克 /人次、 就餐人员 垃圾日产生量为 0.2 千克 /人次计,则生活垃圾量约 为 33.8 吨 /年。项目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 45.8 吨 /年 。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 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1、 油烟净化器 (主厨房、 面点间) 油烟 7.1mg/m3, 0.107kg/h 1.16mg/m3, 0.016 kg/h 2、 油烟净化器 ( 出 餐区) 油烟 5.1mg/m3, 0.071kg/h 0.77mg/m3, 0.010 kg/h 水 污 染 物 3、 餐饮废水 生活污水 CODCr BOD5 SS 动植物油 氨氮 300mg/L, 0.5280t/a 250mg/L, 0.4400t/a 200mg/L, 0.3520t/a 80mg/L, 0.1408t/a 45mg/L, 0.0792t/a 250mg/L, 0.4400t/a 180mg/L, 0.3168t/a 100mg/L, 0.1760t/a 30mg/L, 0.0528t/a 43mg/L, 0.0756t/a 固 体 废 物 4、餐厨垃圾 下脚料、厨余 物 12 t/a 12 t/a 5、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33.8 t/a 33.8t/a 噪 声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油烟净化器配套风机等设备工作噪声,以及厨房切菜、炒菜噪声,噪声源强在 6075dB(A)。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 响 (不够时可附另页 ) 该建设项目使用现有房屋经营,项目投产后不会对其周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建设项目租用已经建成的商业楼作为经营场所, 房屋 装修 和设备安装已经完成,施工期已结束。 营 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 大气 环境影响分析 该建设项目主要经营中餐,其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厨房在进行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废气。厨房产生油烟的区域主要有三处,分别为主厨房、面点间和 出 餐区。主厨房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为双头单尾灶三台、双头低汤灶一台,双头地灶一台、单门蒸箱车一台,折合基准灶头数 5 个 ;面点间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为电饼铛两台、豆浆机一台、饺子炉一台、双门气蒸车一台、单门气蒸车一台,折合基准灶头数 2 个; 出 餐区产生油烟的主要设备有五眼热汤食柜五台、麻辣烫一台、六眼煲仔炉一台、四眼煲仔炉一台、高汤灶两台,折合基准灶头数 7 个。该项目折合基准灶头共计 14 个。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后厨年用油量 5.4 吨,用油量分配大致为主厨房:面点间: 出 餐区 =5:1:4。厨房各区域耗油量情况见表 15,其中日排放油烟量按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3%计算;每日按高峰期 3 小时计算。 表 15 厨房各区域耗油量情况 主厨房 面点间 出 餐区 合计日耗油量 (kg) 18 日耗油量( kg) 9.0 1.8 7.2 日 产生 油烟量( kg) 0.27 0.054 0.216 高峰期 产生 油烟量( kg/h) 0.09 0.018 0.072 主厨房和面点间两个区域的灶头上方均设有不锈钢排烟罩,油烟废气经收集后,汇入一根集中排烟管道,所产生的油烟经一台处理风量为 14000 m3/h 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汇入综合写字楼的 排烟立管 ,该 排烟立管向上延伸至 15 层顶层,排口位于楼顶北侧中部,排口 朝南; 出 餐 区上方设有不锈 22 钢烟罩,油烟经收集后,进入排烟 管道,所产生的油烟经一台处理风量为14000 m3/h 的油烟 净化器处理后 汇入 综合写字楼 排烟立管 , 该排烟立管向上延伸至 15 层顶层,排口位于楼顶北侧中部,排口 朝南。项目油烟管道排口位置见附图 5,油烟净化器位置及烟道走向见附图 6, 油烟收集处理情况,详见表 16。 表 16 油烟收集处理情况 由表 16 可得,油烟净化器的处理效率为 85%,则经两台油烟净化装置净化处理后排放浓度分别为 1.16mg/m3和 0.77mg/m3,全部小于 2.0mg/m3。 主厨房和面点间产生的油烟经 集气罩收集后进入 北侧库房内的油烟净化器处理 ;出 餐区产生的油烟经 集气罩收集后进入 西侧门外上方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处理后全部汇入综合写字楼的 排烟立管 ,该 排烟立管向上延伸至 15层顶层,排口位于楼顶北侧中部,排口 朝南。 综上,项目对所 产生 的 油烟 废气 都 严格 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 (处理效率 不低于 85%),因此项目所排废气浓度 可以满足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相关要求 , 并且项目周围无居民, 项目 也 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中的相关要求,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用水包括餐饮用水 、 食堂员工和就餐人员 的 生活用水。 所排废水主要为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 项目 为餐 饮行业,所排污水中动植物油含量较高,为减轻污染,项目 设隔油池,其 餐饮废水经 厨房 隔油池处理后 排入市政管网 ; 生活污水经 中核路 1 号院内的 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 最终均排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对应的厨房区域 处理风量( m3/h) 油烟产生浓度( mg/m3) 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