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18 年度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 项目 支出 绩效评 价 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背景及绩效目标 1项目背景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是为了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推进预 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 2011 416 号)、财政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财预 2011 285 号) 、 上 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财政局制订的 的通知(沪府办发 2013 55 号) 、 上海市预算绩效管理实 施办法(沪财绩 2014 22 号)等文件 精神 ,推进本市预算绩效管 理改革而设立的专项经费 。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项目是经常性项目。从 2011 年开始, 市财政 绩效评价管理处围绕本市 财政 管理 改革工作重点, 在财政 部相关管理要求和框架基础上,结合 本市财政预算管理实际情况 , 不 断 加大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力度, 着力推进财政重点评价、逐年 扩大 专项资金政策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范围, 不断 加大对预算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政策业务培训,促进绩效管理各 方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项目绩效目标 ( 1)总目标: 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 2 理”的 部署 ,积极落实预算法的各项规定,按照市政府关 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意见的要求,围绕本市 2018 年财政 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推动 预算 绩效管理提质扩围 增效 ,逐步 实现绩效管理的全覆盖,切实将成本效益等绩效理念深度融入预 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关注支出结果和政策目标实现程 度,开展绩效管理综合评价试点,推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着力提高依法理财能力和财政支出使用绩效。 ( 2)年度目标: 第一 ,绩效评价业务工作方面, 重点支出项目绩 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专项资金政策评价 、 再评价工作 及 绩效目标会审,均按照计划时间完成,质量达标。 第二,业务培训工 作方面, 对市级预算部门(单位)、 第三方评价机构、专家 培训等工 作均按照计划时间完成,质量达标。 第三,效果方面, 本市绩效管理 水平、评价结果应用的完成率、支出处室参与率以及被评价单位的满 意度、实际参与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的覆盖率、政策知晓率等较往年平 均值有所提高,并不断完善相关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接受培训的 预算 部门、中介机构及 专家满意度 持续提高。 (二)预算资金规模、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财政预算金额为 463.4 万 元,全部来源于市级财政资金。分为 两 个二级子项目:一是绩效评价 业务经费 448 万元;二是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 、市 级预算部门 、 绩效 评价入库专家业务培训费 15.4 万元 。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实际支出 447.54 万元,预算 3 执行率为 96.58%。其中:绩效评价业务经费 432.14 万(另有 15.8 万元延期执行),业务培训费 15.4 万。 (三)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2018 年 专项经费使用包括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和预算绩效业务培 训 两 个方面,重点评价委托第三方 机构 实施。 ( 1)绩效评价业务工作方面,主要流程包括:一是制定计划, 按照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点 ,由绩效处牵头制定工作计划; 二是实施采购,在确定评价项目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集市确定第三方 评价机构,协助办公室完成 服务合同 的签订工作;三是具体实施, 制 定 2018 年重点评价工作方案,并 按 绩效评价 合同要求有序推进 ; 评 价工作 3 月份启动、 5 月份完成方案、 6 月份完成评价报告;四是召 开评审会, 明确预算主管部门、各支出处室在评价 中 各环节的职责、 流程 ;五是开展质量管理,通过报告评审会、与预算部门沟通等方式, 对评价机构的质量 进行考核和监督 。 ( 2)业务培训工作方面,包括: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 和主要内容和培训师资;落实场地和会务组织方;发布通知,统计人 员,组织培训;收集培训效果,做好总结工作。 (四)评价依据及数据采集情况 本次评价依据有两方面来源,一是有关绩效评价的财政部门政策 依据,二是有关项目实施部门政策依据,主要如下: 1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 的 通知(沪财绩 201422 号) 4 2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市级预算主管部门聘用第三方评价机构 开展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沪财绩 2013 14 号) 3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点 (沪财绩 2018 1 号 ) 4预算批复通知书、购买服务合同等其他资料。 二、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果 2018 年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专项经费项目 评价 总体得分为 92.47 分( 详 见附件 1) , 绩效等级为 “优 ”。 1.绩效目标合理性: 从 绩效目标来看,该项目虽然明确了项目开 展需要完成的工作,但对个别试点工作(综合评价)难度预计不足, 导致时间安排不合理, 因此,该项目绩效目标合理性方面扣减 2 分, 得分为 6 分。 2.预算执行率: 该项目 2018 年年初预算为 463.4 万元,实际支 出 447.54 万元,预算执行率为 96.58%。 评 价 指 标 得 分 为 96.58%*8=7.73 分 ,扣减 0.27 分。 3.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由于 机构改革等原 因,当年预算部门和单位的培训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由于对参加培训 人数预计不足,导致 预算绩效业务培训 计划不合理。 因此,针对该项 目管理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方面仍有不足,该指标扣减 1 分,得分为 3 分。 4. 实际完成率: 重点项目支出综合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能 按计划 完成,年内 仅 完成 评价工作 方案,按照 该项工作未执行部分预算 金额 占总项目预算的比重 ,指标扣减 15.75/463.4*12=0.4。 5 5. 完成及时率: 重点项目支出综合管理绩效评价工作未按照计 划时间完成,按照 该项工作占总项目预算的比重 ,该指标扣减 52.5/463.4*10=1.13。 6. 质量达标率: 重点项目支出综合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能全部完 成验收,按照 该项工作未执行部分预算 金额 占总项目预算的比重 ,指 标扣减 15.75/463.4*12=0.4。 7. 效果达标率: 对照经审核过的项目绩效目标, 效果目标和影 响力目标对应的三级指标中,“本市绩效管理水平、评价结果应用的 完成率、支出处室参与率、 接受培训的 中介机构及 专家满意度 、被评 价单位的满意度、实际参与预算绩效管理部门的覆盖率、政策知晓率、 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但“接受培训的 预算单位满意度和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存在扣分点。 该指标扣减 1/9*30=3.33 分 ,得分为 26.67。 (二)主要绩效及分析 1.绩效目标管理方面 , 选择 41 个预算部门的 220 个重点支 出项目 的 绩效目标进行会审, 并要求预算部门根据会审意见完善 绩效目标, 提高绩效目标的编报质量 , 进一步发挥绩效目标对提 升绩效管理效果的基础和源头作用 。 2.绩效评价方面 , 全面完成 市财政 组织开展的 重点评价 工 作,通过重点评价及时反映绩效问题,并根据相关要求督促整改 和信息公开。同时,通过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资金政策评价扩大 试点,为下一步制订相关绩效管理办法打下基础。 3.开展绩效管理业务培训 ,一是 做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6 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宣传工作 ,营造“讲绩效、 重绩效、比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 二 是 组织开展对区财政、 市级预算部门、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和绩效专家的绩效业务培 训,并将培训对象进一步拓展到预算部门的业务人员, 促进 绩效 队伍建设,提高各参与方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 2018 年累计 开展绩效业务各类培训 30 余场, 培训 4500 多 人次。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绩效评价报告对效益的关注度仍不充分 绩效评价报告存在内容表述不够专业、归纳问题不够深入,整改 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的情况。绩效评价报告关注投入和管理方面较多, 对效果的聚焦度不够。 2 项目 实施计划不够科学,项目推进、质量控制措施尚不到位 对综合评价试点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预计不足,合同明确的推进节 点不够合理。同时,在执行过程对部分报告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导 致因补充数据影响了项目进度。 3项目部分绩效目标不够清晰,绩效标准不够细化 项目部分三级指标描述相对模糊。比如,“全面培训计划完成率 100%”,未对培训的人数、场次未进行细化说明。质量指标“ 评价报 告专家评审通过率 100%”,评价标准不够细化,质量标准过于笼统。 (二)改进措施和建议 1推进制度建设,出台分类绩效管理办法。 针对本市主要绩效评价类型,推进分类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如 “专 项政策绩效管理办法 ”、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办法 ”等,提高绩效 7 管理的针对性,促进绩效评价报告质量的提高。 2完善绩效目标,提高绩效指标针对性。 一是加大前期调研, 科学合理地 编制项目绩效目标、测算资金需 求 及执行计划 。二是 结合项目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梳理核心绩效指标、 优化绩效标准, 不断提高项目绩效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3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 一是加大培训,提高第三方评价业务水平;二是研究制定项目 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规范,进一步规范评价行为,促进 “手势一致 ”; 三是制定和完善绩效再评价管理办法,加大再评价力度;四是加 大对 绩效评价 工作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质量 的 管理 和考核,进一步提高 绩效评价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