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南宁市城南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增加发电设备项目 建设单位: 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 盖章) 编制日期: 2014 年 6 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 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1 评价适用标准 . 1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2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 37 结论与建议 . 38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南宁市城南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增加发电设备项目 建设单位 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 表 郑喆 联系人 黄雅鲜 通讯地址 南宁市长园路 8 号大地华城 A 座 1006 室 联系电话 13811682024 传真 0771-5670045 邮政编码 530023 建设地点 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 卫生 填埋场内 立项审批部门 广西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桂发改能源 2014567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大气污染治理 N772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 总投资 (万元) 114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1143 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比例( %) 100 评价经费 (万元) 投产日期 2014 年 7 月 2 一、 项目由来 南宁市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 第五 五象岭南面的冲沟, 一期工程 启用于 1996 年 并于 2006 年封场,二期工程启用于 2007 年 至今 。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承担了南宁市 90%以上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任务, 目前 处理量约 2000t 左右 ,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加, 有 大量的垃圾填埋气 产生 ,主要成分为 CH4, H2S, NH3 等 ,其排放 将 会对大气造成危害, 并伴随有严重的恶臭污染。因此,将垃圾填埋气有效的进行收集并综合利用,是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迫切需要。 2006 年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引进了填埋气清洁发展机制 ( CDM) 及综合利用项目 。该项目 由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 于 2006 年 获得 广西环境保护局的 环评批复 (桂环管字 2006325 号) , 现 已建成 3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 ,对垃圾填埋气进行收集、燃烧并通过发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实现 了 对垃圾填埋气的综合治理与利用 , 目前 准备申请环保验收 。 目前,城南生活垃圾场填埋气产量已超过项目原有一期工程的处理规模,造成大量填埋气未经处理排入环境,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为尽快解决此问题, 广西洁 通科技有限公司 拟新增 2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以 增加 垃圾 填埋气收集处理量 ,该项目已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立项批复(桂发改能源 2014567 号文)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10 月 1 日)等相关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 司 委托我 公司 承担 “ 南宁市城南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厂增加发电设备项目 ” 的 环境影响 工作 。 接受委托后,我 公司 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编制 完成了 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 工程内容及规模 1、工程内容 本项目位于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 现有的城南垃圾填埋气发电 厂 内,拟新购 2台 1000千瓦燃气发电机组,无需土建工程,其它辅助工程均可依托 厂区 内的 现 有 设施 。 2、生产规模 本 项目 新购 2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 ,可处理垃圾填埋气约 346 万 m3/a, 按 80%负荷发电, 360 天 24 小时运行 , 年发电量约 1382 万 kWh。 3 3、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 1)燃料 来源及消耗情况 本 项目是利用 垃圾 填埋气发电,不使用其他燃料。 项目位于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内,填埋气 来源主要通过对填埋场内的填埋气进行收集 。 项目 原有一期工程 填埋气 处理 能力 为519万 m3/a,本项目 建成后 设计 填埋气 最大 处理 能力 为 346万 m3/a,合计填埋气总处理 能力 为 865 万 m3/a。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成分中,甲烷的体积含量约为 60%,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约为 33%, 水气的 体积含量约为 6%, 其余硫化氢、氨气、氧气的含量约为 1%。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扩建工程总占地面积 80hm2,其中填埋区占地面积 40hm2,总库容 1060 万 m3, 现状 日处理生活垃圾 量为 2000t。 工程 于 2007 年投入使用,计划于2016 年封场。根据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城南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气产生速率的预测分析, 2014 年至 2020 年填埋场产气量情况及本项目用气情况见下表 1。 表 1 填埋气产气量变化及本项目用气 估算 情况 表 时间(年)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产气量(万 m3/a) 759.2 834.8 631.0 476.9 360.4 272.4 205.9 一期用气(万 m3/a) 519 519 519 476.9 360.4 272.4 205.9 项目用气(万 m3/a) 240.2 315.8 112 0 0 0 0 从表 2 中填埋场产气变化情况分析, 最大产气量估算约为 834.8 万 m3/a, 基本能满足本项目用气要求,随着填埋场的 封场 ,填埋场 产气量 将 逐 年 减少, 本项目将以气定产,根据气量减少来逐步减少运行机组,直至停产。当产气量不足以用来发电时,可采用火炬将气体燃烧处理,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 2)其它辅助材料 项目生产所用 其它原材料主要为机组润滑油与发电机组本身使用电量等 , 见下表。 表 2 项目原辅材料用量表 序号 名称 本项目用量 备注 1 机组润滑油 5.5t/a 每套发电机组每运行 1500h,需更换机油,每次用量 15 桶,每桶约 32kg 2 设备用电 16 万 kWh 4 4、主要生产设备 本项目只增加 2 台 1000kW 燃气发电机组,其它辅助 设施 均 依托 基地内现有的一期项目的相关设施。 表 3 主要设备清单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000kW 燃气 发电机组 2 套 本项目新购 填埋气 收集系统 利用一期项目现有设施 一期项目 现有 辅助设施均已为本项目预留处理能力 填埋气 处理净化 系统 利用一期项目现有设施 配电装置、控制 系统 利用一期项目现有设施 5、总图 布置 项目位于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城南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内的预留生产用地上 。本项目新增 2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与厂区内 原 有的 3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 并排布置于厂区 中 部 , 西 部布置为控制室以及办公区, 北 部主要布置有 填埋气 收集净化设备 。厂区 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三 、公用工程 1、 给排水系统 ( 1)给水 系统: 项目生活、消防用水 由 市政 自来水 管网 供给 , 现有的 供水管道 可 满足 本 项目建设及运行的供水需求。 ( 2)排水系统 项目实行雨污分流, 场地 雨水 依地势向西北自然汇流 最终排入邕江 。 填埋气 净化 处理 过程中 排放 的 凝 结 水 , 收集后 统一 排入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渗滤液 处理 系统 。 2、 供电系统 项目使用自身发电机 所发电 供电。 3、 交通运输 由于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已建成多年,现有道路交通运输条件比较好,有直通填 5 埋场内的道路,能满足该项目建设和生产所需设备及材料运输的需要。 4、劳动组织及人员配置 本项目员工从一期项目现有员工中调配,无需新增员工。 一期现有员工约 15 人,均居住在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配套宿舍区。 项目运营期间年生产 360 天,操作、维护技术人员每天 3 班制,每班 8 小时。 四 、依托工程 本项目只增加 2 台 1000kW 燃气发电机组,其它辅助设施均依托基地内现有的一期项目的相关设施。 表 4 主要 依托工程 序号 设备名称 内容 1 填埋气 收集系统 已为本项目预留 收集 能力 ,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2 填埋气 处理净化系统 已为本项目预留处理能力 ,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3 配电装置、控制系统 现 有 设施 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4 危废暂存场 位于 办公 板房 一层 架空层内 , 按照 GB18597-2001 相关要求 建设, 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5 办公 板房 二层建筑,第一层为架空层,第二层为办公室。 本项目不新增员工,原有办公 房及工作 人员可满足本 项目需求 1、填埋气收集系统 根据填埋气产生情况对气井的设置分布进行科学规划,利用垂直集气井和水平集气管道对填埋气进行收集:在填埋场内每隔 12m 设置一个气体收集井,每 3 5 个集气井串联,汇总集气管,组成一组输送系统,每组集气管设置一个隔离阀,以便检测故障及维修管道和检测填埋气的成份及含氧量,使得抽出的填埋气满足发电机组的要求。收集井直径为0.8m,吸引管垂直安装在其中,井里保持约 5kPa 的压力。吸引管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直径为 160mm。吸引管下端有收集气体的小孔,孔直径为 18mm。为增加吸收面 积,吸引管周围装有过滤砾石或钢笼。填埋气在抽气泵作用下,按压差流向特定的气体收集井,收集井内的气体汇集在集气管道中, 利用抽气泵将填埋气送到集气站,完成填埋气的收集 。 填埋区内总集气管 管径、抽气泵最大收集气 量 设计为 1200m3/h, 现状一期工程最大 6 抽气量约为 600m3/h,本项目建成后最大增加抽气量为 400m3/h,集气量可通过调节抽气泵抽气风量来调节,因此,原有工程 已为本项目预留 收集 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填埋区内的垂直集气井可根据本项目用气量以及填埋体的产气情况进行布设和调整。 2、气体净化系统 由于 填埋气在收集过程中,会将原垃圾填埋体中的少量水汽和微尘颗粒一起带出,导致填埋气的燃烧热值降低,因此填埋气在进入燃烧发电系统前需要进行脱水净化处理 。项目填埋 气 主要 通过冷凝、气液分离 的方式 去 除其中的液滴和 颗粒物 ,冷凝净化系统按净化能力 1200m3/h 进行设计,除原有一期工程占用 600m3/h 的处理能力外,尚余 600m3/h 的净化能力,本项目建成后新增最大用气量 为 400m3/h, 因此净化系统预留处理能力 能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 。 3、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 发电机生产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为 10.5kV 后并入市政电网供电。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填埋气的收集处理过程和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实时控制,起到监视、控制、报警和保护作用,并对燃气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停机、故障检测以及电子点火进行自动控制,并依据填埋气量的多少自动调节输出功率。 现有 的 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已为本项目预留 接入口, 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 4、 危废暂存场 厂区内现有的危废暂存场设置于办公板房一层 架空层 内, 按照 GB18597-2001 相关要求 建设, 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5、办公板房 采用活动板房建设的临时办公用房,二层主要为办公 室 ,一层 架空层 主要设置有一个危废 暂存场 。 本项 目不新增员工,原有办公 用房 及 工作 人员可满足本项目需求。 7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城南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内原有一期工程 1、项目概况 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的城南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内原有一期工程, 项目占地面积937740 平方米,工程投资 2718 万元, 建设 3 套 1000kWh 发电机组及配套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发电机房及设备总控室、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及净化系统等。 该 项目环评文件于 2006 年 1 月 28 日获得了广西区环保局的批复(桂环管字2006325 号)。 2013 年 8 月 23 日,南宁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填埋气发电项目进行现场核查,同意项目一期试生产,试生产期限为 3 个月。项目试生产期内未能完成环保竣工验收。 2014 年, 该 项目申请试生产延期,并获得了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准,延期试生产时间延至 2014 年 6 月 12 日止(南环函 2014206 号)。 2、主要污染源及环保措施 ( 1) 废气 : 该项目建设 3 台 1000kWh 发电机组 , 燃烧 填埋气 后的尾气主要污染物为 SO2 和 NOX,由排气筒排放,单台 发电机组 排放 的尾气 量约 1580Nm3/h, 3 台机组合计尾气量 4740Nm3/h, 尾气中 SO2 浓度为 357 mg/Nm3, NOx 浓度为 190mg/Nm3,可达 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中的相关要求 。 ( 2)污水 : 厂区内的生活污水及 冷凝净化系统分离出的 填埋气 凝结水 均 收集后 统一排入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垃圾渗滤液处理 系统后 , 再 排入江南污水处理厂。 ( 3) 噪声 : 运营期噪声主要来 各生产设备 噪声 , 噪声值在 70-80dB(A)左右 , 通过采取 减振垫、消声、厂界围墙隔声等 噪声控制措施后,可以达到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声功能区标准要求。 ( 4) 固废 : 燃气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产生 的 废机油 约 8.3t/a, 采用专用的容器存储,按照 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的相关 要求 设置危废暂存场 , 定期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 排入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处理 。 8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五象新区属于南宁市江南片,是规划建设 的广西区文化艺术中心、南宁市的行政、体育、商务、信息中心、物流基地和制造业、高科技产业走廊。规划研究范围:北起邕江,南至那马组团,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总规划面积 175km2;新区分区规划范围含北起邕江、南至城市高速环路和玉洞大道延长线,西起良凤江东侧,东至邕宁老城区等范围用地及东盟物流园区,面积约 88km2;核心区规划范围为邕江南岸沿江地区,规划面积 18km2。 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五象大道 5 公里处右侧第五五象岭南面冲沟内。 本 项目位于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二期 北 面 ,项目周围是山体。 2、地 形 地貌 本项目区域 位于南宁盆地东南方向边缘五象大道南侧五象岭冲沟地段,地貌上属于由石炭系弱岩溶化灰岩和泥盆系碎屑岩地层组成的龚状丘陵,南部丘顶为邕江高阶地( )园砾层,地形地伏较大,库区地形总体西、南、东高,中间低,呈长条状,向北开口,由南向北倾斜。丘顶标高 141.00183.30m,冲沟底标高 90.02114.00m,地形中等切割,库区西侧丘坡地形坡度 2025,植被发育,东侧丘坡地形坡度 10 15。 项目场地及周围多山体和丘陵,地面起伏较大。 3、地质 及地下水文 根据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区域地质资料,评价区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 Qe1+d1),及其下伏沉积岩层为石岩系上统、泥盆系上统地层。榴江组下伏地层为五象岭组( D2W)泥岩,厚度 18.2724.52m,走向东北向,倾向 110130,倾角720,出露于评价区的北西侧约 500m。据钻孔资料,五象岭组泥岩两侧的钻孔水力联系很弱,属隔水层,其东南侧地下水总体顺着岩层走向流动,流向北东向,向邕江排泄。 据 1 5 万南宁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1 5 万南宁市区域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野外调查结果,评价 区及周围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 110130,无断层穿过,局部偶有小褶皱,构造简单。 4、气候 、土壤 9 南宁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光照充足,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21.8 ,极端最高温 40.4 ( 1958 年 5 月 9 日),极端最低温 2.1 ( 1955 年 1 月 12 日)最冷月平均气温 12.8 ,最热月平均 28.3 。年平均降雨量 1319.0mm, 3 8 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 74%;常年平均蒸发量 1218.5mm。;年平均湿度 80%。常年主导风为偏东风,多年平均风速 1.8m/s,年静 风频率高达 51%。 南宁市区土地总面积 6476.45 平方公里,市区土地类型以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四种为主;市区土壤类型多样,有赤红壤、水稻土、菜园土、冲积土、紫色土、石灰土、沼泽土 7 个土类及 18 个亚类, 63 个土层、 126 个土种。赤红壤是南宁市区县有地带性特征的代表性土类,分布在台地(含老阶地)、丘陵和低山上。 5、 地表 水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邕江。 邕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是西江的重要支流郁江的上游河段,由左、右江汇合而成。邕江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南宁市区,是南宁市生活饮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水 源,也是生活及生产废水的受纳 体。邕江于评价区北部通过,距离场址约 1500m。邕江多年平均流量 1200 m/s,五十年一遇洪水水位为 79.4m,流量 17000 m/s,百年一遇洪水水位 80.5 m,流量 18500 m/s。本项目高程约 105m,高于邕江百年一遇洪水水位。 6、植被、生物多样性 评价区属于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植被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植被类型以人工植被为主,少部分为受人为活动干扰形成的次生野生灌草丛。 人工林主要为马尾松及速生桉,主要分布在填埋场区周边的山坡上及五象岭公园内的大部分山丘。其他人工 林中常见的植物种类还有野漆树、乌桕、构树、木荷、蕨类等。 填埋 场区内种植的人工绿化植被主要有垂叶榕、木棉、大王椰子、盆架子、假连翘、叶子花等。 人工草地主要为填埋场老场封场工程的绿化草地,草地内分布的植被主要有马尼拉草、白花鬼针草、芒草、白茅、地桃花等。种植的灌木主要为叶子花和簕仔树,数量不多。次生野生灌草丛主要分布在场区周边山脚处及五象沟周边。 7、 五象岭森林公园 五象岭森林公园 位于本项目西 面 约 350m,填埋场场界外周边林地现属于五象岭森 10 林公园管理。五象岭森林公园内以人工公益林纯林 (湿地松、马尾松及速生按 )为 主。公园有林地面积 669.4 公顷,占 81.08%;非林地面积 156.23 公顷,占 18.92%,主要分布于第三、四五象岭北侧山麓;混交林很少,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等针叶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七成左右,阔叶树较少,且以速生按为主,树种比较单调 ,不涉及保护物种及名贵物种 。 社会环境简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位于东经 10719 10938,北纬 2212 2402(地理坐标东经 10822,北纬 2248),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是桂西南水、陆、空交 通枢纽。南宁市行政区划调整为六个城区和六个县,分别是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邕宁区和良庆区六个城区,武鸣、横县、马山、宾阳、隆安、上林六个县,土地面积 22112km2,其中市区面积 6479km2。南宁居住着壮、苗、回、瑶等 35 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约占全市总人数的 56.3。 2012年全市户籍人口 703.73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286.12 万人。 项目所在的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是邕江之南的一个辽阔区域,包括了 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 ,以良庆区的蟠龙小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为主的 175 平方公里的土地。 规划的五象新区是南宁市新的行政、文体、商业商务中心,良庆、邕宁两城区的分中心,综合性的宜居新城,具有多种功能的南宁新市区。五象新区规划让城市南部未开发的这片土地,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我们城市的形象代表。 规划的五象新区作为建设广西的 “首善之区 ”,将被打造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建设 “九路五区二馆二中心 ”,即平乐大道、银海大道、玉洞大道、龙岗大道、商业大道 、堤园路大道以及核心区 1 号、 3 号、 6 号路; 5 个农民拆迁安置小区;南宁艺术博物馆、自治区政协委员活动会馆、广西体育中心和市民中心。目前占地 76.2 公顷的广西体育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11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等): 1、环境空气 根据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南府办 2007 303 号),本项目所在区域 划为二类区,执行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参考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环 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3 年 12 月2 日至 12 月 8 日对该区域 布设 9 个监测点位, 环境空气质量现场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1#5#个监测点环境空气连续 7 日监测可见,监测因子 SO2 日均值及小时值、 NO2 小时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NO2 日均值有 2 个监测点不达标,超标率均为 14%; PM10 日均值 5 个监测点均不达标,超标率为 100%。 NO2 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受目前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以及五象大道、吉象路等道路交通尾气的影响,造成个别监测点位超标; PM10 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受目前五象新区开发建设的影响,造成评价区内扬尘现象严重。 通过对 9 个监测点环境空气连续 3 日监测可见, 1#5#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 NH3、H2S 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 36-79)表 1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标准值; 6#9#监测点位的监测因子 NH3、 H2S、臭气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4554-93)表 1 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扩改建标准值。 区域环境空气监测调查点位分布详见 下表 6 和 附图 6。 表 6 区域环境空气监测调查点 序号 调查监测点位 与 项目的位置关系 1 1#五象岭园艺场小区 西 2100m 2 2#广西规划馆 东 1100m 3 3#广西军区教导大队 西南 2600m 4 4#五象小学 北 1400m 5 5#六茅屯 南 2100m 6 6#填埋场西北面场界 西北 600m 7 7#填埋场西面场界 西南 800m 8 8#填埋场南面场界 南 1200m 9 9#填埋场东北面场界 北 600m 12 2、地表水 根据 南宁市水功能区划 (南府复 2012 107 号),本项目位于南宁城区二坑口南宁市青秀山码头,水体功能为邕江南宁工业、景观 用水区,水质目标为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根据南宁市 2013 年环境状况公告, 2013 年南宁市共监测 8 个断面,按年均值统计结果评价,所有断面水质均能达到或优于类水质标准。其中左江上中、武鸣河丁当、右江雁江、邕江老口水质均评价为类,邕江水塘江及蒲庙、郁江南岸断面、郁江六景水质均评价为类。 按单月监测结果评价, 邕江 水塘江 断面 在 7 月因溶解氧略低而评价为类水质,其余各月水质均能达到或优于类水质标准。 本项目所在邕江江段代表水质断面为水塘江断面,可满足 类 水质目标 ,水环境质量 良好。 3、地下水 项目所在 区域地下水水质 目标为 类,执行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标准。 参考南宁市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3 年 12 月对该区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现场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对 1#龙蟠村、 2#缸瓦村和 3#石子塘三个测点 地下水 水质 的监测结果 分析 ,监测因子 中 总大肠菌群不 能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类标准,超标率 100%;其余 监测 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类标准。总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主要是附近 居民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造成的。 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调查点位分布详见 下表 7 和 附图 6。 表 7 区域地下水质量监测调查点 序号 调查监测点位 与本项目的位置关系 1 1# 龙蟠村 北 2000m 2 2#缸瓦村 东 4200m 3 3# 石子塘 西南 4300m 4、声环境 根据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南府办 2012 135 号),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 功能区划为 2 类,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 区 标准。 13 根据对项目所在厂区 周边 进 行声环境现场调查 ,在一期项目正常生产的工况下, 项目厂 界周边 区域 现状 声 环境 能 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本项目厂区内的办公区由于与生产设备 距离 较近, 昼、 夜噪声 均 超标。 表 8 区域声环境现场调查 监测点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1#项目用地厂界东 51.2 60 0 49.1 50 0 2#项目用地厂界南 50.9 60 0 48.6 50 0 3#项目用地厂界西 47.8 60 0 46.5 50 0 4#项目用地厂界北 47.1 60 0 46.3 50 0 5#项目办公区 61.6 60 1.6 58.9 50 8.9 5、生态环境 评价区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整体植被以人工林为主,分布的动植物均为城镇常见种。评价区内未发现其他保护植物及野生动物,无古树名木分布。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本 项目 位于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管理范围 内, 现状 周 边 1500m 范围内无 集中居民区, 距离 本 项目最近的居住区为项目 西北 面约 1700m 的 华英苑小区 。 区域 环境敏感点分布见附图。 表 9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 与本项目方 距离 环敏感因素 居民区 华英苑小区 西北 1700 米 大气环境 江景花园 西北 1900 米 聚丰苑小区 西北 2000 米 柳沙西 住宅小区 北 1900 米 蟠龙村 北 2000 米 那黄新坡 东 2000 米 公园、文教区 五象岭森林公园 西面及北面 350 米 填埋场办公区 东北 530 米 南宁市五象小学 北 1400 米 广西规 划 馆 东 1100 米 广西美术馆 南 1300 米 地表水 邕江 西北 1800 米 水环境 15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3、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2 类标准 4、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填埋气 发电机组 排放 尾气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 执行标准 排气筒高度 ( m) SO2 NOx 浓度 mg/Nm3 速率 kg/h 浓度 mg/Nm3 速率 kg/h GB16297-1996 二级标准 15 550 2.6 240 0.7 2、 恶臭污染物及臭气浓度执行 GB14555-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限值 3、 项目生产噪声执行 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 类区 标准 ; 执行标准 标准 LegdB( A) GB 12348-2008 2 类 区 标准 昼间 夜间 60 50 4、 GB18597-2001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 。 总量控制指标 1、 建议 项目排放废气 污染物控制总 量为: SO2: 9.68t/a NOx: 5.18t/a。 2、 项目废水 纳入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 埋场 垃圾渗滤液处理 系统, 最终 排入 江南污水处理厂 处理,因此 本 项目废水污染物不 单独 设总量控制指标。 16 项目工程分析 一、 工艺流程 本项目 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进行收集、燃烧并通过发电系统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垃圾填埋气的综合治理与利用。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填埋气收集系统、气体净化系统、燃烧发电系统、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等,各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实行计算机自动监测。 本项目新增 2 台 1000 千瓦燃气发电机组,属于燃烧发电系统,其它填埋气收集系统、气体净化系统、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等均依托厂区内现有设施。 1、 填埋气收集系 统 厂区内现有一期生产设施配套建设的填埋气收集系统,已为本项目预留生产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厂区内现有填埋气收集系统简要介绍如下: 根据填埋气产生情况对气井的设置分布进行科学规划,利用垂直集气井和水平集气管道对 填埋气 进行收集:在填埋场内每隔 12m 设置一个气体收集井,每 3 5 个集气井串联,汇总集气管,组成一组输送系统,每组集气管设置一个隔离阀,以便检测故障及维修管道和检测 填埋气 的成份及含氧量,使得抽出的 填埋气 满足发电机组的要求。收集井直径为 0.8m,吸引管垂直安装在其中,井里保持约 5kPa 的压力。吸引 管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造,直径为 160mm。吸引管下端有收集气体的小孔,孔直径为 18mm。为增加吸收面积,吸引管周围装有过滤砾石或钢笼。 填埋气 在抽气泵作用下,按压差流向特定的气体收集井,收集井内的气体汇集在集气管道中, 利用抽气泵将 填埋气 送到集气站,完成 填埋气 的收集 。 2、气体净化系统 厂区内现有一期生产设施配套建设的气体净化系统,已为本项目预留生产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厂区内现有 气体净化 系统简要介绍如下: 由于填埋气 在收集过程 中 ,会将原垃圾填埋体中的 少量水汽 和微尘颗粒 一起带出 ,导致 填埋气的燃烧热值 降 低 ,因此填埋气在进入燃烧发电系统前需要进行脱水净化处理,气体通过冷凝、气液分离后可除去其中的液滴和细粒。分离出的 填埋气 凝结水 收集后排入 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垃圾渗滤液处理 系统 。 3、燃烧发电系统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7 燃烧发电系统主要为一体化的燃气发电机组设备 。本项目拟新增 2 台 1000kW 燃气发电机组,与一期现有的 3 台 1000kW 燃气发电机组并联,建成后全厂达到 5 台 1000kW燃气发电机组,可实现年发电量约 3500 万 kWh。 其工艺过程为净化后的气体进入燃气机,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带动曲轴转动,通过发电机送出电能。冷却方式 采用机械式强制通风实现对燃气发电机组的冷却。燃气机产生的废气经 15m 高排气管排出。 4、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 厂区内现有一期生产设施配套建设的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已为本项目预留生产能力,可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厂区内现有电气上网及控制系统简要介绍如下: 发电机生产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升压为 10.5kV 后 并入市政电 网 供电 。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对填埋气的收集处理过程和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实时控制,起到监视、控制、报警和保护作用,并对燃气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停机、故障检测以及电子点火进行自动控制,并依据填埋气量的多少自动调节输 出功率。 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分析图 二、燃烧反应方程式 本项目通过对填埋气进行燃烧处理产生电能,将填埋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CH4 燃烧后转变为无污染的 CO2 和水蒸汽, H2S 气体燃烧后则转变为 SO2 和水蒸汽, SO2 危害性小于 H2S,从而实现了对垃圾填埋气的综合治理与利用。燃烧反应式如下: CH4+O2 CO 2+2H2O 2H2S+3O2 2SO 2+2H2O 填埋气收集系统 气体 净化 变电 升压 噪声N 填埋气 气体 稳压干燥 并入 电网 废水、噪声 废气、噪声、废 机 油 燃气发电 机组 依托一期原有工程 依托一期原有工程 噪声N 18 主要污染工序 一、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位于广西洁通科技有限公司 现有的城南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内,新购 2 台 1000千瓦燃气发电机组, 基础基座已经建成 ,直接就位安装即可 ,设备露天布置无需新建厂房,无土石方施工 ,其它辅助工程均可依托厂区内的现有设施。 项目 施工期污染主要是 设备 在 吊装过程 中产生 的噪声污染 。项目 位于填埋场区 范围内,周边多远距离内均无居民点,项目施工时间短,对环境影响不大。 二、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 (1)生活污水 本项目员工从一期项目现有员工中调配,无需新增员工。因此本项目无生活污水排放。 ( 2) 填埋气 净化凝结水 由于填埋气在收集过程中,会将原垃圾填埋体中的 少量水汽和微尘颗粒一起带出,导致填埋气的燃烧热值降低,因此填埋气在进入燃烧发电系统前需要进行脱水净化处理,气体通过冷凝、气液分离后可除去其中的液滴和细粒。 集气井收集而来的沼气含约 6%的水气 , 分离出的填埋气凝结水排入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 系统 。 本项目 填埋气 凝结水 产生量 约 0.22m3/d,即 80m3/a,主要污染物浓度 见表 10。 表 10 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 污水类别 项目 废水量 COD BOD SS 氨氮 填埋气 凝结水 产生浓度( g/L) - 1 35 461 100 30 产生量 (t/a) 80 0.083 0.037 0.008 0.002 2、 大气污染 ( 1)发电机组尾气 量 在 CH4 充分燃烧时,气体的总体积不改变,即尾气量等于 CH4 与所需的空气量的总和,而所需理论空气量的体积是 CH4 体积的 10 倍。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可知,城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填埋气 中 CH4 的含量约为 60,其余 40为 CO2、 H2O、 NH3、 H2S 等,按惰性气体计, 则 可 估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