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年产1500吨塑料助剂、1000吨炼油助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乙字第 *号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年产 1500 吨塑料助剂、 1000 吨炼油助剂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简本 ) 建设单位: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二一 七 年 十 月 I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 - 1 -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 - 1 - 1.2 基本情况 . - 2 - 1.3 项目组成 . - 2 - 1.4 生产工艺简述 . - 5 - 1.5 选址合理合法性简述 . - 6 -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 - 7 -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 - 7 -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 - 7 -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 - 10 - 3.1 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 - 10 - 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 - 12 - 3.3 项目环境影响及评价结果 . - 13 - 3.4 污染物防治措施 . - 18 - 3.5 风险评价主要结论 . - 22 - 3.6 风险防范措施 . - 29 - 3.7 应急预案 . - 32 - 3.8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 - 42 - 3.9 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 - 42 - 3.10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 - 42 - 3.11 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情况 . - 43 - 3.12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 - 43 - II 3.13 环境监测 . - 44 - 4 公众参与 . - 47 - 4.1 公开环境信息的形式 . - 47 - 4.2 公众参与调查情况 . - 47 - 4.3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 47 - 4.4 信息公示后的公众意见反馈 . - 59 - 4.5 公众参与调查总结 . - 59 -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 60 - 6 联系方式 . - 61 - - 1 -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XX工有限公司创建于 2002年,是一家定位于高科技精细化工的中港合资企业。创业初期,公司从以生产和经营塑料助剂为主体,逐步发展成集塑料助剂、炼油助剂、胶粘剂、有机硅、有机中间体和高科技生物制药等多门类的精细化工 科技企业,是国内环氧大豆油的主要生产厂家,其环氧大豆油 KD-82 等塑料助剂和炼油助剂产品在国内和东南亚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油原料丰富。以植物及其副产物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和开发下游产品,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可有效提供农业产品附加值。 XX 工有限公司旗下 XX 分公司生产的以植物脂肪酸为基础原料的塑料助剂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食品级、间接食品级包装、薄膜、皮革等领域;该公司研发的利用我国来源广泛的农副产品 植物油资源及易得的原材料,并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炼制而成的炼油 助剂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炼油厂。 为抓住市场机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选址在 XX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内建设年产 1500 吨塑料助剂、1000 吨炼油助剂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本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制度。受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委托, XX 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了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年产 1500吨塑料 助剂、 1000 吨炼油助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2 - 1.2 基本情况 ( 1)项目名称:年产 1500 吨塑料助剂、 1000 吨炼油助剂项目。 ( 2)建设单位: XX 工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 ( 3)项目类别: C2662 专项化学用品制造。 ( 4)项目性质:新建。 ( 5)建设地点: XX 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内,其地理位置见图 3-1。 ( 6)产品及规模:年产 1500 吨塑料助剂、 1000 吨炼油助剂 ;其中 塑料助剂 包括: KG-16PVC 内润滑剂 1000 吨 /年, KG-70S PVC 外润滑剂 500 吨 /年; 炼油助剂包括: 阻聚剂 340 吨 /年,抗氧剂 330 吨 /年,缓蚀剂 330 吨 /年。 ( 7)占地: 总 占地面积 10000m2,合约 15 亩 。 项目计划租用广东金泰源投资有限公司已建成厂房和办公楼进行生产建设。 ( 8)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 8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56.6 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7%。 ( 9)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职工人数为 25 人 ,全年工作 300 天 ,生产班实行一天 单班制 ,每班工作 8 小时。项目厂区不设员工宿舍、食堂,只设办公区 和生产区。 1.3 项目组成 本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内容组成。项目主体工程包括甲类车间 1#、甲类车间 2#以及储存原辅材料和产品的甲类仓库;辅助与公用工程包括发配电房、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冷却水池,办公楼、门卫 、 供水供电工程、排水工程等;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处理装置、事故应急池、危险废物暂存间等;其他包括绿化、道路等,详见 表 1-1。项目总占地面积 10000 m2(合约 15 - 3 - 亩)。 建筑总占地面积 3004 m2,建筑密度 30%,总建筑面积 3269m2,容积率 32.7%,绿化面积 2250m2,绿地率 22.5%。 表 1-1 项目组成 一览表 项目 名称 层数 占地面积 ( m2) 建筑面积( m2) 建筑高度( m) 结构类型 火灾危险 主体 工程 甲类车间 1# 1 576 576 7.5 水泥柱墙钢构顶镁瓦结构 甲 甲类车间 2# 1 576 576 7.5 甲 甲类仓库 1 1320 1320 7.5 甲 辅助与公用工程 办公楼 1 264 528 7 混凝土框架 民建 公用房 (含配电房等) 1 150 150 3.5 丁 消防泵房 1 75 75 3.5 丁 门卫 1 1 20 20 3.5 混凝土 丁 门卫 2 1 24 24 3.5 丁 消防水池 ( 有效容积450m3) - 252 - - 混凝土 - 循环冷却水池 ( 有效容积240m3) - 117 - - 混凝土 给水排水 、供电 - - - - - - 环 事故应急池 - 500 500 - 混凝土 - - 4 - 保工程 ( 有效容积500m3) 危废暂存间 ( 40m2) - 设 于 甲类 车间 2# - - 甲 废气处理 装置 - - - - 组合 件 - 其他 绿化 - 2250 - - - - 道路 - 3993 - - - - 表 1-2 工程特性表 序号 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产品 KG-16PVC 内润滑剂 t/a 1000 KG-70S PVC 外润滑剂 t/a 500 阻聚剂 t/a 340 抗氧剂 t/a 330 缓蚀剂 t/a 330 2 能源及水耗 耗电 总 量 万 kw.h/a 110 耗新鲜水总量 m3/a 1263 3 总图指标 总占地面积 m2 10000(合约 15亩) 建、构筑总占地面积 m2 3004 建筑密度 % 30 总建筑面积 m2 3269 容积率 % 32.7 绿地面积 m2 2250 绿地系数 % 22.5 - 5 - 4 投资指标 工程总投资 万元 800 环保投资 万元 56.6 环保投资比例 % 7 5 职工定员 工人、管理、技术及服务 人 25 6 经济指标 总投资 万元 800 营业收入(经营期平均) 万元 2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期平均) 万元 50 总成本费用(经营期平均) 万元 1250 利润总额(经营期平均) 万元 750 所得税(经营期平均) 万元 45 税后利润(经营期平均) 万元 705 1.4 生产工艺简述 1.4.1 KG-16PVC 内润滑剂 本项目采用脂化反应体法制备 KG-16PVC 内润滑剂 ( 脂肪酸季戊四醇酯 ) 。将原料投入反应釜后拉真空并开始升温至 170,投入辅料继续升温至 180,加入催化剂,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反应。继续升温至 200保温反应 6 小时,反应结束后降温经过滤,得成品 KG-16PVC 内润滑剂。 1.4.2 KG-70S PVC 外润滑剂 本项目采用脂化反应体法制备硬脂酸 己二酸季戊四醇酯。将原料投入反应釜后拉真空并开始升温至 180 ,投入季戊四醇,继续升温至 180,投入己二酸,继续升温 至 180,加入催化剂(磷酸), 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反应。继续升温至 200保温反应 5 小时, 反应结束后降温经过滤,得成品 KG-70S PVC 外润滑剂。 - 6 - 1.4.3 阻聚剂 项目采用混合物体法制备阻聚剂。首先投入邻苯二酚和二乙基羟胺原料至混合釜,拉真空搅拌升温至 80,保温 2 小时,再加辅料;常温搅拌 2 小时,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1.4.4 抗氧剂 项目采用混合物体法制备 抗氧剂,生产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真空投入原料到反应釜,常 温搅拌 2 小时,过滤包装便得到成品。 1.4.5 缓蚀剂 具体生产步骤为 : 首先将多乙烯多胺等投入反应釜,拉真空搅拌升温至 150,真空反应 5 小时后,加油酸升温至 200,真空反应 2 小时后,降温至 90加溶剂油,搅拌调配成产品,过滤包装。 1.5 选址合理合法性简述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 XX 市城区总体规划;符合 XX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准入条件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规划的要求,符合大气环境 和卫生 防护距离的要求,具有环境可行性。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合法性和合理 性。 - 7 -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各水环境监测断面监测因子浓度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纳污水体浈江水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园区中心、丰源村及楠木村地下水的水质指标均符合地下水类标准;各大气环境监测点监测因子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各声环境监测点的噪声值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相应的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园区目前声环境质量良好;据调 查,园区所在区域未发现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的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 综上所述,本报告认为项目选址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2.1 地表水环境评价范围 项目废水排入 XX 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 后排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 达到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 GB/T 18920-2002)后,部分用于园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部分 排入浈江 XX 市区到古市段。浈江属中型河流,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3-93)中的有关规定,评价范 围是 污水处理厂在浈江的排污口上游 0.5km 至排污口下游5km 河段 。 2.2.2 地 下 水环境评价范围 本项目属于类建设项目,生产废水、 生活 污水和初期雨水 经 园区污水 管网排入 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 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为废水的渗漏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项目 不对区域地下水进行开采,不会 引起地下水流场或水位变化。经过分析,确定 - 8 - 本项目地下水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以厂址为中心 20km2(半径约 2.5km),见 图 2-1。 2.2.3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 本项目各污染源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小于 10%。 根据评价等级以及当地气象条件, 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源特点,确定 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是 以拟选厂址为中心,常年主导风向(东北)为主轴,长 5km,宽 5km 的矩形。评价范围详见 图 2-1。 2.2.4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主要包括厂区边界外 1m 包络线范围的区域。 2.2.5 生态 影响评价范围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以项目占地范围为主,兼顾项目所在基地区域附近。 2.2.6 风险评价范围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属二级,评价范围为距源点 3km 的范围, 见 图 2-1。 - 9 - 图 2-1 敏感点分布及评价范围图 - 10 -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预测 及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 3.1 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建设项目运营期间污染源产生、处理方法及排放情况汇总见表 3-1。 表 3-1 项目污染源 排放情况 项目 污染物 产生量 (t/a) 处理方法 削减量( t/a) 排放量 (t/a) 水污染物 设备清洗废水、车间地面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 废水总量( m3/a) 714.9 预处理后由园区污水收集管网排入园区 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部分外排至浈江 453.9 261 COD 0.199 0.186 0.013 BOD 0.068 0.065 0.003 SS 0.174 0.158 0.016 NH3-N 0.017 0.014 0.003 石油类 0.005 0.004 0.001 大气污染物 甲类车间1# 有组织 排放 废气量 (万 Nm3/a) 1200 0 1200 粉尘 0.07 “袋式除尘器 +活性炭吸附系统” 0.066 0.004 VOCs 0.72 0.648 0.072 无组织排放 粉尘 0.02 提高容器的密闭性,加强0 0.02 VOCs 0.18 0 0.18 - 11 - 车间排风 甲类车间2# 有组织 排放 废气量 (万 Nm3/a) 1200 0 1200 VOCs 0.84 活性炭吸附 0.756 0.084 无组织排放 VOCs 0.21 提高容器的密闭性,加强车间排风 0 0.21 噪声 设备噪声 风机、空压机、各种泵、反应釜搅拌器、真空泵 75 95 dB( A) 置于室内,安装减 震基座, 设柔性软接口,风机、空压机设独立机房 15 30 dB( A) 达标排放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S1 包装废物 2.15 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厂家回收 处理 2.15 0 S2 过滤残渣 0.59 0.59 0 S3 废滤网 0.43 0.43 0 S4 布袋收集的粉尘 0.06 0.06 0 S5 废活性炭及其吸附物 5.6 5.6 0 S6 冷凝废液 34.63 34.63 0 一般固废 S7 生活垃圾 3.75 交环卫部门 处理 3.75 0 - 12 - 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见表 3-2,具体情况见图 2-1。 表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名称 方位 距 厂 区边界最近距离( m) 所属功能区 经纬度 规模 保护对象和等级 1 楠木村 NE 1600 居民区 2506.960N 114 17.095E 96 户 363 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2 河南小学 E 1750 学校 2506.880N 114 17.427E 教职工 18人 , 学生 153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3 垇背村 E 1190 居民区 2506.389N 114 17.051E 200 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4 古塘村 N 2230 居民区 2507.322N 114 16.279E 649 户 2508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5 河南街 E 2480 居民区 2506.780N 114 17.820E 161 户 874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6 丰源 村 W 1870 居民区 2506.369N 114 15.081E 124 户 480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7 修仁村 SW 2040 居民区 2505.598N 114 15.192E 125 户 500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8 三枫村 NE 1950 居民区 2507.390N 114 16.803E 573 人 大气二级 风险二级 - 13 - 9 浈江( XX市区至古市段) - - 水环境 - 中型 地表水 类 3.3 项目环境影响及评价结果 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评价结果 ( 1)施工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基础开挖可能排泄的地下水,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其中施工废水包括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车辆和机械设备洗涤水等;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盥洗水、厕所冲洗水等。 建设单 拟在施工场地建设临时导流沟,将暴雨径流引至道路雨水管网排放,避免雨水横流现象;设置沉淀池,将设备、车辆洗涤水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禁止此类废水直接外排;在施工人员驻地建设污水三级格栅池、三级化粪池,将污水预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保湿。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做好施工污水的防治,加上施工活动周期较短,因此不会导致施工场地周围水环境的污染。 ( 2)施工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的产生源主要有:平整场地、开挖基础、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等产生扬尘;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产生扬尘;各 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等。施工期扬尘是施工活动危害环境的主要因素,其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悬浮于空气中的扬尘被施工人员和影响范围内人群吸入,扬尘可能携带大量的病菌、病毒,将严重影响人群的身心健康。而且,扬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也影响景观。 - 14 - 本报告要求建设单位在平整场地、开挖基础作业时,应经常洒水使作业面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裸露的地面,也应经常洒水防止扬尘;运土及运粉状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应采用加盖专用车辆或者配置防洒落装置,车辆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在施工场地边界建设 临时围墙,整个施工场地只设一个供人员和车辆出入的大门,在大门入口设临时洗车场,车辆出施工场地前必须将车辆冲洗干净,然后再驶出大门;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施工设备及运输机械应选用符合标准的燃料,并对其进行定期的保养。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有效地做好施工扬尘和车辆废气的防治,加上施工活动周期较短,因此不会导致施工场地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 ( 3)施工噪声 主要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机械包括推土机、挖土机、搅拌机、运输车辆、打桩机等。 施工各阶段 ,将会对项目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由于建筑工地的流动性、施工周期的阶段性和施工过程中的突击性,控制难度大。 针对施工期噪声特点,本评价建议: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使施工噪声源强降低;对产生噪声的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维修工作,对噪声的降低有良好作用;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路线和工作时间,尤其在深夜,避免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居住区,防止噪声扰民。 本项目周边敏感点距离较远,固定噪声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大。 ( 4)施工固废 工程施工期间主要产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随意丢放将影响景观和生态,甚 至会堵塞下水道等。 - 15 - 本评价要求:生活垃圾要进行专门收集,并定期送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置,严禁乱堆乱扔,防止产生二次污染;对建筑垃圾中的土建施工垃圾,可以就地填埋处理(可用于地基或低洼地的回填);安装施工的金属垃圾要设置临时堆放点,进行分类回收、处置,多余的固体废物应送到指定处置场所堆放或处置。 施工固废物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 5)水土保持 本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一般,只是对荒地地块进行土建,没有涉及人工林地,因此项目的施工对生态影响较小。项目施工时,拟建区域内的部分植被将 被破坏,导致表土裸露,局部蓄水固土功能丧失,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和减缓水土流失: 护坡措施 对开挖、填方等工程形成的土坡、山坡采取了加固防护措施,在坡地上开沟、筑埂、修水平台阶,把坡面阶梯化,改变坡面小地形(截短坡长、减缓坡度)等,起到保水蓄土的作用。 排水措施 由于项目区域暴雨较多,易形成较大的地面径流。因此,在土地平整及土方施工中,加强施工场地的路面建设。对于施工材料须建棚贮存,避免雨水冲走,导致排水堵塞,为施工场地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减少雨水冲刷和停留时间,防止出现大面积积 水现象。 绿化措施 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进行良好规划,同时对开发建设形成的裸露土地尽快恢复植被,项目建设完毕,及时做好绿化工程,既可起到水土保持、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又可起到降噪和吸附尘埃的作用。 - 16 - 拦挡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些工程措施,如平整、压实、建立挡土墙或沉砂池等,能有效避免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对弃土、弃渣或堆渣等固体物,设置专门的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措施,修建挡土墙和遮雨棚等。 表面覆盖 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在地表植被破坏的情况下,在裸露的坡面上采用覆盖等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的量。砾石和岩石碎块在 降雨过程中难以迁移,因此对土壤起到一种类似覆盖物保护,因此,在路面及建筑物上铺上塑料膜,防止雨水侵袭,在雨季施工时在工地上适当铺撒碎石,以降低雨季对土壤的侵蚀作用。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将水土流失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保护生态环境。 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及评价结果 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预测结果可知,由于本项目排放水量相对浈江流量而言很小,污染物浓度不高,对浈江水质浓度的增加贡献较小,事故排放情况下也不会对浈江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本项目的污水排放对浈江评价河段水环境影响很小。 为防止事故性排放,园区污水处理厂设 计了应急水池,用于 收集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时未经处理达标的废水,并与各生产企业的事故应急池组成联防体系, 能有效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不取用地下水,不直接向地下排放污水,因此不会造成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变化,且本项目建设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为不易,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项目污水排放强度为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外排废水量仅为 2.39m3/d,因此 只要建设单位落实好各项地下水污染防止措施 ,本 - 17 - 报告认为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内地下水质带来 不利 影响。 3、 大 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预测结果 表明, 本项目正常运行时, 有组织排放源中甲类车间 1#各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评价标准限值百分比分别是: 粉尘 0.02%, VOCs 0.09%;甲类车间 2# VOCs 0.11%,均 小于标准限值 的 10%。无 组织排放源 中,甲类车间 1#各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评价标准限值百分比分别是: 粉尘 1.91%, VOCs 4.48%;甲类车间 2# VOCs 5.26%,均 小于标准限值 的 10%。 正常排放情况下,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 事故 排放时, 甲 类车间 1#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评价标准限值百分比分别是: 粉尘 0.36%, VOCs 0.93%;甲类车间 2# VOCs 1.08%。项目事故 排放情况下,项目污染物 最大占标率仍低于评价标准的 10%。 尽管如此,但 事故排放时 ,各有组织污染因子最大落地 浓度 占标率相比正常排放占标率显著升高。为减少项目废气排放对周边大气的影响,建设单位应认真做好事故防范措施,尽可能减少事故排放的发生,避免对周围的大气环境产生累积环境影响。 经计算, 本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 0m,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m。 项目 最近的环境敏感点 垇背村 距 离本项目 1190m,因此本项目 卫生防护距离 内无集中居民区, 符合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和 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为了减少本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对项目内以及邻近企业的员工造成的影响,本项目应进一步控制无组织废气的排放,在厂界四周 建设绿化带 ,以起到阻隔和净化废气的作用。 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 3 类标准。项目主要设备噪声范围为 70-95dB( A)。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在采取了相应处理 - 18 - 措施后噪声影响值明显下降,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 类标准,因此本 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固废主要包括各类原辅料使用后产生的包装废物( S1)和过滤过程产生过滤残渣 (S2)、废滤网 (S3)、布袋收集的粉尘( S4)、废活性炭及其吸附物( S5) 、冷凝废液 ( S6) 以及 生活垃圾( S7)。建设单位拟对本项目固废实行分类收集、分别处置 : 危险废物拟集中收集,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暂存于厂区内危废暂存 间 ,定期委托具有 相应 资质的厂家 回收 处理,不外 排 , 并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登记危险废物的的转出单位、数量、类型、最终处置单位等,在 项目投入运营前应与 有资质的厂家 签订合同 。 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和处理。 通过上述处理措施,本项目所产生的固废将得到有效的 处理 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6、生态影响 评价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 ,区内土地利用方式将发生变化,农 林生态系统将被人工绿化生态系统替代 ,工业建设用地将相应增加,生态系统将进一步向城市生态系统方向转变 ; 同时, 基地当地的生物 多样性 基本无影响 ,但由于植被覆盖率 的 下降,生态系统的固碳放氧能力将较开发前大为减弱,因此必须增加开发建设后的植被覆盖率,以 降低 不利影响。总体而言, 本项目开发建 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程度内,整个生态系统仍将处于良性状态 。 3.4 污染物防治措施 3.4.1 水污染 防治 措施 项目投产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包括生产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地面清洗废 - 19 - 水)、 生活污水 和 初期雨水 , 拟采取的 水污染防治 措施如下: ( 1)生产废水 车间地面清洗废水 : 本项目生产车间地面极少大面积清洗。但由于不可避免出现跑、冒、滴、漏等情况,因此车间需进行一定的清洁。生产车间通过局部拖地的方式进行保洁,产生一定车间地面清洗废水。 设备清洗 废水 : 项目生产所用设备绝大多数为专用设备,需清洗的设备量很少,仅在保养、更换部分反 应釜等设备时需用水清洗,产生少量设备清洗废水 a 以上生产废水经厂内废水收集池综合调节、中和处理后,通过 园区污水收集管网 汇集到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经 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 后排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 达到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 GB/T 18920-2002)后,部分用于园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部分 排入浈江 。 ( 2)生活污水 拟建三级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 预 处理, 预 处理达标后 排入园区 污水处理 厂 处理 , 经 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 后排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 达到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 GB/T 18920-2002)后,部分用于园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部分排入浈江 。 ( 3) 初期雨水 拟建雨水收集管网收集初期雨水,并按照 XX 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设置事故应急池收集储存初期雨水,沉淀后排入 园区 污水处理厂处理 , 经 园区污水处理厂 处理 后排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 达到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 GB/T 18920-2002)后,部分用于园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部分 排入浈江。 根据 XX 大岭山( XX)产业转移工业园暨 XX 市精细化工基地环境影响报告 - 20 - 书 ,园区污水处理厂 采取物化、生化工艺集中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排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 18920-2002)后,部分用于园区道路洒水及绿化用水,部分排入浈江。园区污水处理厂具体处理工艺流程详见本报告第七章。 3.4.2 大气污染 防治 措施 本项目 大气污染源 主要 为 生产车间的工艺废气 , 包括 粉尘以及 有机废气 VOCs。其中 粉尘 主要产生于 粉料投料 过程, VOCs 产生于 有机溶剂进出料、反应釜排空、真空泵尾气等。 本项目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规要求,在产生 废气 污染物的工作点设置集气罩 收集 处理粉尘和有机废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以上两个车间废气拟单独建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甲类车间 1#粉尘和有机废气经“袋式除尘器 +活性炭吸附系统” 处理达标后通过 15m 排气筒( 1#)排放;甲类车间 2#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系统”处理达标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 2#)排放。采取的 废气处理系统 简图 见 图 3-1、图 3-2。 15m 排气筒排放袋式除尘器+ 活性炭吸附甲类车间1 #工艺废气 集气罩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