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十一月 目录 I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1.1 项目概要 . 1 1.2 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 4 1.3 编制依据 . 5 1.4 编制原则 . 6 1.5 研究范围 . 7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7 1.7 综合评价 . 8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10 2.1 项目提出背景 . 10 2.2 项目提出缘由 . 12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 12 2.4 项目可行性分析 . 16 2.5 项目评价结论 . 24 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 25 3.1 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5 3.2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 29 3.3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 30 3.4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2 3.5 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 . 34 3.6 我国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 35 3.7 本项目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 38 3.8 市场分析结论 . 40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 41 4.1 地理位置选择 . 41 4.2 区域投资环境 . 41 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 46 目录 II 5.1 项目建设规模 . 46 5.2 主要建设内容 . 46 5.3 项目土建工程方案 . 99 5.4 项目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 100 5.5 项目区道路设计 . 103 5.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 104 第六章 产品及技术方案 . 107 6.1 主要产品方案 . 107 6.2 产品执行标准 . 107 6.3 项目产品优势 . 107 6.4 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 107 6.5 技术考核指标 . 107 6.6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 . 108 6.7 项目技术保障条件 . 108 第七章 节约能源方案 . 109 7.1 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 109 7.2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 109 7.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 110 7.4 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 110 7.5 节能措施和节能 效果分析 . 111 7.6 结论 . 113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 114 8.1 设计依据及原则 . 114 8.2 建设地环境条件 . 114 8.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 115 8.4 环境保护 措施方案 . 117 8.5 消防措施 . 119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 . 123 目录 III 9.1 编制依据 . 123 9.2 概况 . 123 9.3 劳动安全 . 123 9.4 劳动卫生 . 125 第十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 127 10.1 组织机构 . 127 10.2 劳动定员 . 127 10.3 福利待遇 . 127 10.4 人力资源管理 . 128 10.5 人员培训 . 128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规划 . 129 11.1 建设工期的规划 . 129 11.2 建设工期 . 129 11.3 实施进度安排 . 129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31 12.1 投资估算依据 . 131 12.2 建设投资估算 . 131 12.3 流动资金估算 . 135 12.4 资金筹措 . 135 12.5 项目投资总额 . 135 12.6 资金使用和管理 . 144 第十三章 财务及效益评价 . 145 13.1 总成本费用估算 . 145 13.2 财务评价 . 147 13.3 经济效益评价 . 148 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 150 14.1 项目风险因素 . 150 14.2 风险规避对策 . 151 目录 IV 第十五章 招标方案 . 153 15.1 招标管理 . 153 15.2 招标依据 . 153 15.3 招标范围 . 153 15.4 招标方式 . 154 15.5 招标程序 . 155 15.6 评标程序 . 155 15.7 发放中标通知书 . 155 15.8 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 155 15.9 合同备案 . 156 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 157 16.1 结论 . 157 16.2 建议 . 157 附 表 . 158 附表 1 销售收入预测表 . 158 附表 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 160 附表 3 外购原材料表 . 163 附表 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 165 附表 5 工资及福利表 . 166 附表 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 169 附表 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 171 附表 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 173 附表 9 流动资金估算表 . 174 附表 10 资产负债表 . 177 附表 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180 附表 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 182 附表 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 187 附表 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 190 目录 V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 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 1.1.3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 项目建设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万古乡 1.1.5 项目负责人 周先文 1.1.6 项目投资规模 项目的总投资为 54200.00 万 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46921.48万 元(建设工程为 36434.00 万 元,设备及安装投资 8780.00 万 元,其它费用为 786.68 万元,预备费 920.80 万元),建设期利息为4678.52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 2600.00 万 元。 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 59000.00 万元,年均销售收入为 40227.27 万 元,年均利润总额 3732.16 万 元,年均净利润 3172.33 万 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 190.09 万 元,年增值税为1900.93 万 元;投资利润率为 6.89%,投资利税率 10.74%,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4.19%,税后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为 18.59 年。 第一章 总论 2 1.1.7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公司 +合作企业 +合作社 +家庭茶场”的模式,在中峰乡、万古乡选择 20 个村,建设茶叶原料种植基地 50000 亩,其中: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基地 15000亩,合作方基地 35000 亩。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主要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 建设工程量 单位 1、茶叶基地提升工程 配套现代农业自动化管理设施基地 1500.00 亩 产业机耕道拓宽硬化工程 100.00 公里 基地茶园便道硬化工程 280.00 公里 大型蓄水池 25.00 个 小型蓄水池 900.00 个 排灌渠系 280.00 公里 高地供水管网 30.00 万米 2、加工技术改造工程 茶叶专用冷库 3000.00 立方米 标准化茶叶加工厂 1 个 改造合作企业生产加工车间 100.00 家 3、茶叶科技研发工程 蒙顶山茶良种繁育及产品创新研究中心 1.00 个 蒙顶山茶良种苗圃培育苑 1.00 个 蒙顶山茶院校合作实训基地 1.00 个 4、生态茶园休闲体验区工程 -牛碾坪花香茶海休闲观光茶园 经济性景观树木栽植 50.00 万株 商业服务点 4.00 个 采茶体验园 200.00 亩 种植体验园 200.00 亩 大型停车场 1.00 个 第一章 总论 3 茶园风情客栈 20.00 幢 景观改造工程 1.00 项 茶家乐 14.00 家 休闲景亭 10.00 个 公厕 4.00 座 其他辅助设施 1.00 套 5、生态茶园休闲体验区工程 -红草坪休闲度假观光茶园 商业服务点 5.00 个 清猗湖生 态保护绿化带 32000 平方米 茶家乐 14.00 家 经济性景观树木栽植 20.00 万株 已建民居室内外装修改造 28.00 家 景观改造工程 1.00 项 休闲景亭 6.00 个 公厕 5.00 座 采茶体验园 300.00 亩 种植体验园 200.00 亩 其他辅助设施 1.00 套 6、生态茶园休闲体验区工程 -乡村旅游观光线 公路骑行道改造 12000.00 米 景观行道树 2000.00 棵 采茶体验园 600.00 亩 商业服务点 20.00 个 景观改造工程 1.00 项 沿线风貌改造 1.00 条 茶家乐 50.00 家 道路沿线点缀茶文化雕塑小品 80.00 个 标志性茶文化牌坊 2.00 座 公厕 5.00 座 其他辅助设施 1.00 套 第一章 总论 4 1.1.8 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 54200.00 万 元人民币,其中由项目企业自筹资金 10800.00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 43400.00 万元。 1.1.9 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从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12 月, 建设工期共计32 个月。 1.2 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四川 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是雅安市政府和名山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营销和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全资国有综合型企业。公司座落于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 AAAA级旅游区、 “ 茶祖故里、世界茶源 ” 中国 蒙顶山,注册资金 1 亿元,其中,雅安市政府和名山区政府现金出资 5000 万元,名山区,以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作为公司固定资产实物出资 5000万元注入。公司拥有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现代化茶叶加工生产车间,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和大型营销中心与网络销售渠道,以及一流的经营管理队伍,是雅安名山茶叶的形象代表和龙头企业。 四川蒙 顶山茶业有限公司设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基本框架下,分设五个运营部门,分别为:综合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生产研发部、品牌营销部、物流电商部。作为蒙顶山茶产品系列开发和品牌打造的核心平台,承担着雅安现代化茶业企业整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任务。结合蒙顶山茶文化资源,对传第一章 总论 5 统茶叶生产系统进行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升级。公司将加强蒙顶山茶渠道建设,进一步拓展更加全面和广泛的渠道资源,包括直营渠道、加盟渠道、经销渠道和旗舰店系统,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国一级市场经销网络覆盖,在北上广深及成都、重庆等核心市场开设蒙顶山茶 旗舰店。引入专业的电子商务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电商平台运营理念,为蒙顶山茶打造统一的电商平台 以四川省中峰茶树良种繁育地场为基础,并利用深厚的蒙顶山茶文化底蕴和名山区丰富的优质茶叶资源,将蒙顶山茶生产系统打造为集加工展示、产品展示、茶科技展览、茶旅体验和茶文化展示位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展区,加快蒙顶山茶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将在 2018 年春茶上市期间全面启动蒙顶山茶的整体推广宣传,全新的蒙顶山茶产品系列将在春茶推广期逐步上市。 1.3 编制依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2.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3. 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 ; 4. 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雅茶产业发展建设茶业强市的意见; 第一章 总论 6 5. 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雅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 7.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 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 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 10.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11. 工 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2. 现代财务会计; 13. 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4. 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5. 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 编制原则 (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第一章 总论 7 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 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 (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 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 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 一 主要指标 1 茶叶总种植基地面积,其中: 亩 50000.00 2 自有种植基地面积 亩 15000.00 3 合作方种植基地面积 亩 35000.00 4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54200.00 4.1 建设工程费用 万元 34068.48 4.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8000.00 第一章 总论 8 4.3 土地费用 万元 0.00 4.4 其他费用 万元 786.68 4.5 预备费用 万元 920.80 4.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678.52 4.7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600.00 二 主要数据 1 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59000.00 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40227.27 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3732.16 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3172.33 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90.09 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1900.93 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559.82 8 项目定 员 人 400 9 建设期 年 3 三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6.89% 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10.74% 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4.19% 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4.87% 5 税后财务静现值 (ic=10%) 万元 1,221.51 6 税前财务静现值 (ic=10%) 万元 5,735.76 7 投资回收期 (税后 ) 年 18.59 8 投资回收期 (税前 ) 年 15.02 9 盈亏平衡点 % 74.35% 1.7 综合评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以及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第一章 总论 9 多的人们把旅游作为生活消费必需品,而且对旅游模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 “旅游观光 ”、 “旅游购物 ”、 “休闲娱乐 ”等传统旅游项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参与性、体验性、文化性较强的旅游活动正引发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茶作为 “国饮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且日趋风靡全球。有人预言,茶叶将成为 21 世纪最受欢迎的健康饮料。在崇尚绿色健康的今天,将茶与旅游活动有机进行结合,正迎合了现代生活追求自然、体验文化的需要。茶旅游前景广阔,优势明显,许多地区都在探索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茶旅游,且已积累 了一些成功经验,茶旅游俨然已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雅安市 独特的茶产业优势,是推进生态景区全域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 近年来,雅安市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坚持茶景融合、产文融合、茶旅融合“三融合”发展茶叶产业。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以基地促产业、以品牌促质量、以休闲促消费,进一步提升全市茶产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为全市高标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部核心增长极和初步建成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益,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 第三章 行业市 场分析 10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 项目提出背景 中国是茶叶源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之一。 中国茶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弹性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名优茶的迅速兴起,使国内茶叶市场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 变:占 95的大宗茶主导茶类结构变为以名优茶占 60的市场结构,我国茶叶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弹性随之发生变化。名优茶成为市场的主导,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茶叶的嗜好品特性,使得在人们收入较低时,茶叶需求对价格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表现为富有弹性;当消费者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消费需求将缺乏弹性,因为消费者年茶叶消费量是有限的。所以,茶叶需求弹性依茶叶类别、等级、消费者收入、地区偏好和饮料替代品的变化等不同。名优茶中的高档茶价格持续攀升,表明我国高档名优茶市场需求受价格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刚性。从供给角度来看,茶叶价格上 扬 。 中国茶叶市场产品多样化,茶产品差异化显著我国茶区广阔,茶叶种质资源丰富,生产的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因此茶叶市场产品极其丰富多样。我国茶产品存在着很强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茶产品本身特性差异,如:茶叶外形、色泽、口感、质量等级等,还表现在茶叶的包装、品牌、服务以及产品不同消费区域和消费人群等,因此我第三章 行业市 场分析 11 国茶产品差异化非常显著,从而导致市场细分及各类茶产品市场占有率不同。 作为世界主要产茶大国 , 我国对茶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从茶业产业链的拓展来看 , 茶产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 延伸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茶旅游产业的开发对于拉动茶产品消费、推动茶叶市场健康发展、实现茶区群众收入的增加、推进茶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蒙顶山位于神奇的北纬 30 。生态环境优越,最宜绿茶地带,已是国宝大熊猫的栖息地。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 532 个月),茶祖吴理真在蒙顶山驯植野生茶树,开创人工种茶先河,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唐朝天宝元年,蒙顶山茶被列为贡品绵延到清末 1169 年,从无间断。 “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 、 “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 等诗词佳句千古流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 “ 真 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 ” 蒙顶山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食品。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使用 “ 千秋蒙顶 ” 为公司品牌,以 “ 蒙顶甘露 ” 为主打产品,分为远红尘、半藏云、问叶系列, “ 蒙顶黄芽 ” 分为万茗朝宗、五朝贡茗、茗山之巅系列为特色产品,选用生态优越的高山茶园所产早春嫩芽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制作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蒙顶石花、蒙山毛峰等系列优质名茶,色黄而碧、味甘而清、形美质优,是中国黄茶、绿茶的典型代表和优秀品种。 第三章 行业市 场分析 12 2.2 项目提出缘由 近年来,雅安市全面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生态文化旅游 融合发展空间布局,结合自身所具备的交通区位优势、茶业产业基础和生态旅游资源特色,确立“以茶业为引擎、旅游和康养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定位,同时立足“世界茶源 中国茶都”的城市名片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策略,确定“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茶旅融合、生态康养、全域旅游”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通过推动景区茶区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康养一体化的四个“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将名山建设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健康养老目的地、自驾游休闲度假集散地和国际茶文化集中展示地。 项目公司紧扣市委、 市政府政策导向,致力于当地蒙顶山茶资源的利用及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将本项目打造成集茶市、茶作、茶修、茶养、茶旅为特色的精品项目。对延长优势特色产业链,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三农”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见,项目方将紧抓市场机遇,满足国市场需求,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为项目方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3.1 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当前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第三章 行业市 场分析 13 化的引领推动作 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学的农业生态模式,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生产无公害的生态绿色农产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项目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质较高,有一定生态农业发展基础,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及生态旅游业是符合当地农业产业政策的。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顺应了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将为市场带来更多纯天然绿色蒙顶山茶产品,可有效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3.2 促进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茶已成为全球推崇的绿色饮品。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茶文化对茶叶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茶经济与茶文化互动 发展,已在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第三章 行业市 场分析 14 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 20 个省、市、自治区生产茶叶,涉茶人员约 8000 万人。茶园面积的扩张,带来了产量规模的上升。截止到 2015 年末,茶叶产量上升至 227.8万吨,同样位居世界第一。茶叶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甚至已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当前具备较大优势的农业产业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3 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城市居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也日趋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步入亚健康状态,于是,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心健康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和潮流,人们逐步开始从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向非物质的健康与精神消费,这为养生与休闲 旅游 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今旅游消费将进入大众消费阶段,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度假成为居民消费新趋势,国内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这种趋势将促进旅游产业爆发性增 长,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茶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往往能成为一个地方茶旅游的一大亮点。茶文化包含茶俗、茶艺、茶道、茶礼仪以及与茶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