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3万银行网点的转型与未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 / 15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研究 联讯宏观专题研究 23 万 银行网点 的转型与未来 2018 年 06 月 06 日 投资要点 分析师:李奇霖 执业编号: S0300517030002 电话: 010-66235770 邮箱: liqilinlxsec 相关研究 供应链金融手册 2018-05-28 新兴市场的脆弱与危机 2018-05-30 PMI 繁荣的代价 2018-05-31 意大利局势风云录 2018-06-01 央行扩大 MLF 担保品范围,意欲何为? 2018-06-02 银行网点“关停潮”来袭? 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数据统计发现,自 2016 年 5 月 30 日至 2018年 5 月 28 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 4591 家,其中 2016 年 1259 家,2017 年 2540 家, 2018 年 792 家,从 2017 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 55%。 我国银行网点净增情况 有什么规律呢?还是用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5 月 28 日近一年时间的银行网点净增数据来看,单看净增情况,全国各地的数据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净增最多的是河北省( 165 家),净退出最多的是广东省,退出 144 个,其他大部分省份都分布在净退出 30 家到净增加 90家之间 。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 GDP 体量较大的部分省银行网点数量大减是一种市场出清现象,这种现象在广东、北京、天津和上海四大省级经济体都有体现。另外一种 GDP 体量较大的省份银行网点数量大增,比如河北、浙江、山西等,这些省份中新增的银行网点与经济增速没有明显相关的关系,但是和经济体量有关,说明大部分银行的扩张还是在以经济存量而不是经济增量为基准,银行网点的扩张似乎并不是以服务新增经济为直接目的,而是一种服务存量经济的补充行为 。 虽然近一年银行裁撤网点数量增加,但新增网点的数量同样在增加,整体上我国银行的物理网点数目还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不过 2018 年以后增速开始放缓,所以银行“关停潮”的说法有些言 之过早,但是截至目前从网点数目的趋势上来看未来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 未来 银行网点转型存在三个方向 : 智能化 、 多元化 、 专业化 。 风险提示: 监管 超预期 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2 / 15 目 录 一、“关停潮”言之尚早,但趋势已现 . 3 (一)呈现净新增减少的趋势,网点调整和转型是长期趋势 . 3 (二 )电子银行倒逼物理网点转型 . 9 二、物理网点的转型方向: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 . 10 (一)智能化 .11 (二)多元化:挖掘高附加值服务的安快银行 .11 (三)小型化、专 业化:提高坪效的 RHB 银行 . 12 图表目录 图表 1: 从 2017 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 55% . 3 图表 2: 银行网点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及东北部 . 3 图表 3: 近两年机构退出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及东北部 . 4 图表 4: 设立银行网点数量较多的省份为四川、河北、浙江、河南 . 5 图表 5: 净增最多的是河北省( 165 家),净退出最多的是广东省,退出 144 个 . 5 图表 8: 近一年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净增 694 家 . 7 图表 9: 2017 年银行存款增速放缓,从 2016 年的 10.3%变为 2017 年的 6.1% . 8 图表 10: 应付职工薪酬在 2015 年以后居高不下 . 9 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3 / 15 根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数据统计发现,自 2016 年 5 月 30 日至 2018 年 5 月 28日, 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 4591 家,其中 2016 年 1259 家, 2017 年 2540 家, 2018年 792 家,从 2017 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 55%。 银行 “关停潮 “真的来了么? 图表 1: 从 2017 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 55% 资料来源: 银保 监 会 , 联讯证券 一 、 “关停潮”言之尚早,但趋势已现 (一) 呈现净新增减少的趋势,网点调整和转型是长期趋势 我国银行物理网点众多,据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查询,截止 2018 年 5 月 28 日,登记在册的全国物理网点 228828 家。从空间上看,全国银行物理网点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 及东北部 。 东部地区除面积较小的直辖市及海南省以外,其余大部分网点数量在 12000 家以上。中部地区网点数量均在 6000 家以上,河南网点数量为 13027 家。东北地区除吉林省以外,其余两省网点数量在 6000 家以上。西部地区除四川省、陕西省及广西省以外,其余省份银行物理网点数量均在 6000 家 以下 。 图表 2: 银行 网点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 及东北部 -100%-50%0%50%100%150%200%250%300%3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2016-52016-62016-72016-82016-92016-102016-112016-122017-12017-22017-32017-42017-52017-62017-72017-82017-92017-102017-112017-122018-12018-22018-32018-42018-5退出网点数目 退出网点同比增速 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4 / 15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联讯证券 但是随着 AI 的快速发展, AI 取代人力 ,电子银行取代物理网点 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如悬在银行物理网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等的夹击下日渐凋零,越来越多的银行物理网点关闭。据统计,近两年机构退出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及东北部 。 图表 3: 近两年机构退出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及东北部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联讯证券 ExcelPro 的图表博客0 - 3 K3 - 6 K6 - 9 K9 - 1 2 K1 2 K +ExcelPro 的图表博客0 - 6060 - 120120 - 180180 - 240240+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5 / 15 但是只看退出的网点数还不能代表银行网点的总体趋势,结合新设网点来看,从2017 年 5 月 31 日至 2018 年 5 月 28 日,近一年来在全国设立的银行网点 3370 家,高于近一年关闭的银行网点数,在空间上较为分散,设立银行网点数量较多的省份为四川、河北、浙江、河南。 图表 4: 设立银行网点数量较多的省份为四川、河北、浙江、河南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联讯证券 从上述图【 3】和图【 4】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网点退出数目多的省份一般也是新增数目多的,集中在四川、 河北、浙江、河南、山东、辽宁和广东这些地方,可见,银行网点“关停 潮”表象下,其实是银行网点的结构性转型。 那用新增减去退出代表网点净 增情况,我国银行网点净增情况有什么规律呢?还是用 2017 年 5 月到 2018 年 5 月 28 日近一年时间的银行网点净增数据来看,单看净增情况,全国各地的数据差别就没那么大了,净增最多的是河北省( 165 家),净退出最多的是广东省,退出 144 个,其他大部分省份都分布在净退出 30 家到净增加 90 家之间 。 图表 5: 净增最多的是河北省( 165 家),净退出最多的是广东省,退出 144 个 ExcelPro 的图表博客0 - 6060 - 120120 - 180180 - 240240+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6 / 15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联讯证券 为了进一步了解银行网点的增减与当地经济的关系,验证增设网点是不是为支持地方实体 发展 ,我们以银行网点变动为横轴, GDP 累计同比和累计值为纵轴分别观察各省银行网点增减与 GDP 增速之间 、 与 GDP 存量 之间 的规律性。 发现 GDP 体量越大的省银行网点变动越 大,并且存在两种极端,要么增加较多,要么减少较多, GDP 体量较小的银行网点变动比较平稳,既无大增也无大减。 GDP 体量较大的部分省银行网点数量大减是 一种市场出清现象,这种现象在广东、北京、天津和上海四大省级经济单位 都有体现。另外一种 GDP 体量较大的省份银行网点数量大增,比如河北、浙江、山西等,这些省份中新增的银行网点与经济增速没有明显相关的关系,但是和经济体量有关,说明大部分银行的扩张还是在以经济存量而不是经济增量为基准,银行网点的扩张似乎并不是以服务新增经济为直接目的,而是一种服务存量经济的补充行为。 图表 6: 银行网点净增和 GDP 增速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ExcelPro 的图表博客- 1 5 0 - - 9 0- 9 0 - - 3 0- 3 0 - 3 03 0 - 9 090+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7 / 15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联讯证券 图表 7: 银行网点净增和 GDP 存量有一定关系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联讯证券 根据时间来看我国各省的网点数量变化情况 如图 【 8】所 示,从 2017 年 6 月 1 日至2018 年 5月 28 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净增 694 家, 17 年 12 月净增规模最大是 167 家。 图表 8: 近一年来 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净增 694 家 567891011-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8 / 15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联讯证券 这样来看,虽然近一年银行裁撤网点数量增加,但新增网点的数量同样在增加,整体上我国银行的物理网点数目还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不过 2018 年以后增速开始放缓,所以银行“关停潮”的说法有些言之过早,但是截至目前从网点数目的趋势上来看未来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这种银行物理网点规模合理吗?从国外的经验数据来看,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导致银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滑,行业竞争加剧。网点作为银行最为“昂贵”的渠道资源,能否实现有效回报将决定银行的整体绩效水平,作为网点主要功能的吸储,这些年来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根据 wind 数据显示 2017 年我国上市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明显下降, 26 家 A 股上市银行吸收存款的增长率从 2016 年的 10.3%变为2017 年的 6.1%。 图表 9: 2017 年银行存款增速放缓,从 2016 年的 10.3%变为 2017 年的 6.1% 资料来源: wind, 联讯证券 另外一方面,网点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硬件维护成本和设备更新投资需求也在竞-200-150-100-50050100150200-600-400-2000200400600退出网点数 新增网点数 净增网点数(右轴) 00.020.040.060.080.10.12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银行吸收存款总额(亿) 银行吸收存款增长率 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9 / 15 争的压力下大幅度“被动”上升,进一步加大了网点的盈利压力。根据 wind 数据显示,我国 26 家 A 股上市银行的应付职工薪酬从 2015 年开始一直居高不下,总规模在 3 亿左右,提升网点渠道整体投资回报率以及单点的经营效率将成为银行关注的核心问题。 图表 10: 应付职工薪酬在 2015 年以后居高不下 资料来源: wind, 联讯证券 与美国对比,从数目上来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2016 年,美国每十万人口有32 家银行网点覆盖,每一万平方公里约有 100 家银行物理网点。而目前中国每十万人口有 16 家银行网点覆盖,每一万平方公里约有 236 家银行物理网点。虽然从人数上看美国的人均银行覆盖率约为中国的两倍,但从空间上看中国物理网点的覆盖率约为美国的2.36 倍,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空间上看,中国的银行的密度比美国高,但是因为人口密度更高于银行密度,所以人均网点数反而更少。 从变化率上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将会更积极的进行网点布局和数量调整,网点小型化、专业化,以及不同银行对物理渠道的差异化定位和发展策略等情况都会出现。 根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集团的数据, 20102015 年,全美银行网点总数量下降了超过 6%,其中花旗银行的网点数量削减了 22.7%,美国银行减少了 19.5%,第一资本银行减少了 15.2%。 综上来看,虽然目前我国银行网点数目增值上还没有下降,但是增速已经趋缓,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再加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网点的调整和转型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二) 电子 银行倒逼物理网点转型 如果从数量现状上来看银行的物理网点呈现收缩之势,转型是历史趋势。然而这种趋势在互联网银行的夹击中变得更加迫切了。 从 2016 年数据统计来看,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金额 5.5 万亿美元。而 15 年美国的移动支付 1120 亿美元。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影响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支付结算收入)、业务销售渠道、存贷款业务发展,必然会对银行物理网点造成冲击。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应付职工薪酬(亿) 宏观研究 。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lxsec 10 / 15 市场上有一种普遍的担忧就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银行以成本低、效率高有数据支持等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成为一些年轻人的首选,那么随着技术的发展物理网点的存在是否有必要?是否最终都会被取代? 从我们的观点上来看,不会。物理网点会受 到互联网银行的冲击主要在于当物理网点的规模和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边际收益递减,如果再被边际成本更低的互联网冲击,则收缩的压力会更大。 怎么在互联网围追堵截的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银行物理网点的调整和转型需要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是银行走下 “神坛”的过程,西方的发展路径也可以看到,物理网点的存在也是有不可替代性的,甚至有些银行是在其他银行转型互联网的情况下,凭借线下网点拓展客户实现弯道超车的。 所以物理网点的调整和优化似乎势不可挡,但是最终被淘汰的只是不肯做出改变、不再适应时代变化的少数。那么转 变如何进行? 二、物理网点的转型方向:智能化、高端化、专业化 这些功能有哪些是电子银行不可替代的? 从以往来看,在互联网银行发展起来之前,银行的大部分业务都只能在物理网点和ATM 等外延设备上展开,比如开户 、 销户,一般存取款、大额存取款、转账、外汇、代收费、理财产品购买、贷款和信用卡申请、签约服务、挂失、账户查询。 但是随着互联网银行的发展,银行物理网点的很多功能被取代,网点基本业务的不可替代性由过去的接近 100%,到目前不足 20%,比较优秀的股份行或者大行的电子银行替代率已经达到 90%以上,也就是 90%以上 的业务可以在电子银行实现。 少数需要核实客户身份的业务才必须去银行网点, 如银行卡开卡服务、理财产品柜台面签服务、信贷材料审核和贷款人合适的程序性要件。 “核实客户身份”方式主要为:客户携带证件至网点,柜员对证件进行联网核查,并且柜员人工核对客户证件和本人是否一致。柜面“确保客户真实意愿”方式主要为:简单对话确认客户需求,业务办理完毕客户签字或者指纹,确保客户真实意愿。 但是就算这些业务也一定程度上被取代,比如同样是资管产品的货基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购买就不需要面签,一些平台账户已经成为实际上的虚拟银行卡,不需 要去实体网点开卡,一些供应链金融或互联网金融只需要在线提交电子材料就可以等待审核,实时观测审核结果。 并且银行办理业务之前都需要填写繁琐的单据,严重影响银行柜面业务办理效率。据中国质量协会 2016 年银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 2016 年银行客户总体满意度较往年相比下降 2.2 分,其中最主要因素为“排队等候时间长”。既然如此,网点加速“变身”势在必行。 那物理网点如何“变身”? 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成本和收益,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供电子银行不能提供的高附加值的服务。所以,我们认为银行物理网点 转型 有几个重点趋 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