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水产 品 特种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版本 -可编辑 -完整版 编制机构: XXXXXX 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七月 2 目 录 附 录 . 5 第一章 总论 . 8 一、 项目概要 . 8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13 三、 建设目标 . 14 四、 综合评价 . 14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 15 一、 项目建设背景 . 15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6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21 一、 建设地点选择 . 21 二、 建设条件 . 22 三、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 24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26 一、 市场分析 . 26 二、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27 三、 市场风险分析 . 28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29 一、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29 二、 技术(工艺)方案 . 30 三、 项目规划和布局 . 36 四、 建设方案 . 38 3 五、 设备方案 . 42 六、 主要建设 内容 . 43 七、 实施进度安排 . 46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48 一、 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 48 二、 评价与审批 . 49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51 一、 结构与职能划分 . 51 二、 劳动定员 . 52 三、 经营管理措施 . 53 四、 技术培训 . 53 五、 保障措施 . 53 六、 安全生产 . 55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56 一、 投资估算依据 . 56 8.2 投资估算 . 56 三、 资金来源 . 57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58 一、 财务评价依据 . 58 二、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附加估算 . 58 三、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59 四、 财务效益分析 . 60 五、 不确 定性分析 . 60 六、 财务评价结论 . 62 4 第十章 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 63 一、 社会效益分析 . 63 二、 生态效益 . 64 第十一章 招投标 . 66 一、 招标依据 . 66 二、 招标范围 . 66 三、 招标方式 . 66 四、 招标工作组织 . 66 第十二章 结论 . 67 一、 结论 . 67 二、 建议 . 67 5 附 录 一、附表 附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附表 2、 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2-1、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 3、 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4、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 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附表 6、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 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7-1、销售(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二、附图 附图 1、地理位置图 附图 2、总平面布置图 三、附件 1、 某某地区 环保局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件 中宁环发201024号 2、项目资金来源的承诺函 3、土地主管部门对场址的批复文件 4、其它文件 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类型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1.1 水产养殖面积 亩 450 1.2 瓜果等种植面积 亩 150 1.3 有机稻蟹种养面积 亩 100 1.4 产量指标 1.4.1 水产品 吨 500.00 1.4.2 鱼苗 万尾 6000.00 1.4.3 生态鸡 万只 2.00 1.4.4 瓜果及其 它 吨 315.00 2 投资和资金筹措 2.1 总投资 万元 3603.66 2.1.1 建设投资 万元 3503.66 2.1.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 7 2.2 资金筹措 2.2.1 申请财政资金 万元 2000.00 2.2.2 自筹资金 万元 1603.66 3 财务评价指标 3.1 项目计算期 年 12 3.2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301.21 3.3 年均总成本 万元 750.49 3.4 年均营业税及附加 万元 40.60 3.5 年均利润 万元 510.12 3.6 年均所得税 万元 127.53 3.7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382.59 3.8 投资利润率 11.83% 3.9 投资利税率 15.77% 3.10 内部收益率(税后) 14.46% 3.11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406.67 贴现率 8% 3.12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7.59 8 第一章 总论 一、 项目概要 (一) 项 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某某地区 沿河水产特种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 某某地区 鸣沙镇长鸣村 项目主管部门: 某某地区 农牧局 项目承担单位: 某某地区 沿河水产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承担单位法人代表: 建设年限: 2011 年 -2013年 (二)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某某地区 沿河水产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09 年 ,前 身为 某某地区 特种水产养殖场。该养殖场占地 1000 亩,现有养殖水域面积150 亩,是一家集餐饮、住宿、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生态农业、水产养殖及销售、池塘垂钓于一体的管理现代化、 经营标准化的独立法人企业。公司现设有办公室、企管部、财务室、销售部等部门,公司现有员工 30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操作规范、管理严格,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 截止 2008 年,公司拥有总资产 86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598万元,净资产 431万元,流动资产 35万元,实现收入 158 万元,利润 71 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45%。 (三)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占地总 面积 700亩。其中: 9 ( 1)水产养殖基地 450 亩,包括:大水面养殖池 300 亩,苗种繁育池 100 亩,水源净化池 50 亩 。大水面养殖池年生产黄河鲶、鸽子鱼、黄河鲤鱼、彭泽鲫、团头鲂、草鱼、花白鲢、甲鱼、河蟹等优质水产品 500 吨;苗种繁育池年育各类优质鱼苗 6000 万尾。 ( 2)休闲观光瓜果种植基地 150 亩,进行优质苹果、葡萄、甜水梨、红枣、枸杞、瓜菜种植,年产量达到 235 吨。 ( 3)瓜果种植基地内放养生态鸡 5000只,年出栏 2 万只。 ( 4)有机稻蟹种养基地 100亩,年产有机稻草 80 吨,河蟹 8 吨。 ( 5)配套建设管理、办公用房 2300 平方米,包括:餐厅、住宿、水簇馆等。 ( 5)辐射周边种养面积达一万多亩。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一方面 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提供了机会,通过和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城市居民了解农艺知识、体验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信息流,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科技经营形态。而且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市场得到增强,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城乡差距缩小,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 (四) 建设内容 土建工程:建筑总面积 2300 m2, 其中餐厅 200 m2、办公房 300 m2、住宿房 850 m2、保护展示黄海鲶鱼和鸽子鱼水簇馆 200m2、饲料仓库300 m2、疫病防治室 50 m2,化验室 100 m2、辅助设施 200 m2。 水产品养殖工程:改造治理旧池 150亩,新建大水面养殖池 15010 亩,苗种繁育池 100 亩,温水源净化池 50亩 。 田间工程:鱼池进出水及瓜果观光园的灌溉需要配套 修建进水渠1km、排水渠 1km、进水口 20 个、排水口 20 个、节制闸 1 个、生产道路 2km。 公共基础设施: 配套建设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沿鱼池周边主要观光道路建造观光长廊 、观光亭等休闲设施 6 座 。配电线路 7km、绿化 6000m2,停车场 6000m2,厂区道路 6000m2。 苗种亲本购置 5000kg,名优苗种购置 1600kg,优质葡萄、苹果、梨种苗购置 3.6万株。 设备购置: 渔业养殖设备、办公设备、配电设备及生产工具等共计 206 台套。 (五) 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限三年, 2011 年 1月 2013 年 10月。 (六) 投资结构与资金来源 1、 投资结构 项目总投资 3603.66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3503.66 万元,流动资金 100万元。 (1) 建设投资 项目建设投资 3503.6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210.74 万元(包括土建、养殖工程、田间工程、公共基础设施、设备及安装、苗种购置六部分组成),其它投资 357.13万元(包括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勘查设计费、环保评估费、人员培训费和基本预备费用)。 按照建设内容划分为: 项目建筑工程 2732.5 万元,包括:土建工程总投资 498 万元,11 养殖工程 1625 万元,田间工程 134 万元,公共基础设施 475.5万元。 设备及安装总投资 391.50 万元,其中:水产养殖工程 327.5 万元,公共基础设施 64 万元。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可 研、初设及勘察费、环保评估费、人员培训费,总费用为 292.91 万元。 基本预备费用为 64.21 万元。 (2)流动资金 项目正常年需要铺底流动资金 100万元。 2、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计划从二个渠道筹措: 一是申请财政资金 2000 万元, 二是公司自筹 资金 1603.66 万元; (七) 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 (1)销售收入 项目计算期内年均可实现总收入 1301.21 万元, 达产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 47.69万元,年均所得税为 147.67 万元。 ( 2)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达产期内年均利润总额 510.12万元,投资利润率为 11.83%。 按全部投资计算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4.46%,财务净现值为1406.67 万元(基准贴现率 8%),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7.59 年 (含建设期 ),动态投资回收期 9.8 年。 分析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2、 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可促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 某某省 水产良种化生产12 水平低,水产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该项目充分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的 某某省 水产品产业,它的实施无疑将进一步加快 某某省 渔产业的健康发展,壮大当地主导产业,促进 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项目建设可解决渔业产业发展 的关键问题。 根据 某某省 渔业 “ 十三五 ” 发展规划 , 到 2012 年 ,全区 水产养殖面积 将 达到 65 万亩,各类水产苗种自给率 要 达到 70%以上 。目前 某某省 全区 35.5 万亩养殖水面的苗种自给率 只能达到 50%, 某某地区 优质苗种自给率 仅 为 43%。不足部份 需从南方各省调运 ,不仅 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时 多种病原随之带入,加重了养殖鱼类病害,影响了渔业健康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将解决制约全区 渔业 苗种 自繁自给产业发展的“瓶颈” 问题 。 项目实施后辐射带动能力强。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旅游观光、种植、养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示范基地, 通过该 项目的实施,一方面为城市居民走进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提供了机会,通过和农业、农村、农民的接触,城市居民了解农艺知识、体验农家生活、享受田园风光;另一方面也给农村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科技信息流,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新型农业科技经营形态。而且大量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旅游,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生活方式融入农村,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科技意识、市场得到增强,文明程度逐步提高,城乡差距缩小,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三是基地可观的经济效益将 示范带动周边 400余户农户 1万余亩低洼盐碱河滩地发展水产养殖业,为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渔业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1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项目区的种植、养殖基地可直接承包给当地农户经营,农民承包经营户 20 户,户均可直接增收 4 万元,共计可增收 80 万元。并间接辐射带动农户 400 余户发展水产养殖业,户均可增收 1 万元,间接增收 400 万元左右,人均可增收 2000 元。 项目的实施不仅培育了当地的主导产业,并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提供部分劳动力就业机会,拉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生态效益 项目区位于 某某地区 沿黄河水产业带建设,围绕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突出了引黄灌区的核心地位。项目发展特色渔业,使长期的低洼盐碱地成为养殖水面,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保护,改善环境。尤其是水产养殖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改善 生态景观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 有效地防止土壤盐渍化和沙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和扩延,促进使盐渍化土壤脱盐,改良土质,因此,生态效益显著。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 ”计划和 2010 年规划; (2)某某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3)关于农业科 技发展纲要; (4)人民政府关于 某某省 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 (5) 某某地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农业项目(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某某省 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14 (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 某某省 渔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 某某省 渔业发展行动计划 (10) 某某省 2009 年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 (11)工程设计、规划所执行的国家部委颁布的 规范、规程及标准 ; (12)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三、 建设目标 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依托,通过改造和扩建 某某地区 特种水产养殖场配套设施,使之达到集科技化、生态化、设施化、休闲化为一体的专业化、开放式、园林式的现代国家级水产养殖场标准。 四、 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以发展当地特色水产品为主,具备独特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其目标明确,符合国家、自治区产业扶持政策,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投资环境。 项目开发有实力雄厚的技术依托单位,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条件。 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强,且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财务评价可行。 项目建设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社会效益显著。 项目建设可治理水域环境,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区域小气候,生态效益显著。 综上,该项目建设可行。15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一、 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 某某地区 委、县人民政府打造近水亲河、生态旅游文明城市的规划,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以正在建设的滨河大道为契机,以黄河为依托,打造黄河金岸,在现有渔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以新挖、改扩建水产养殖基地为重点,丰富城乡居民菜篮 子和物质文化生活, 以保护利用 某某地区 水域滩涂资源,改造传统农业结构,促进项目区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项目区独特的地理、交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协调,对退化的水域滩涂进行综合整治,努力恢复水域滩涂的生态功能,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遏制土地盐碱化与沙漠化趋势,保证水域滩涂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经两年的建设,建立水域滩涂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区,为水域滩涂生态系统恢复和合理利用提供有效模式,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发展以水产养殖为核心条件,促进多种产业互动发 展的生态产业模式。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一水多用,一地多收,综合效益显著,尤其是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美化了人居环境,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又集中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良性循环”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 为了加快建设 某某地区 独具特色的新型园林工业化城市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开发利用 某某地区 宜渔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渔业,提高 某某地区 渔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发挥渔业在优化16 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素质,增加农 民收入,推动新农村建设。 本项目区与黄河相邻,水源充足;中间有滨河大道、 S101 省道穿过,交通便利;具备发展养殖与休闲观光相结合的优越条件。项目区目前有养殖水域面积 150亩,其周边为农田。近年来,由于项目区大部分沟道排水不畅,汛期甚至倒灌,地下水位居高不下,土壤盐碱化程度逐年加剧,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中低产田面积逐年扩大,部分土地已无法耕种,撂荒现象十分严重,每年收入持续下降,尽管进行清挖沟道,但收效甚微,因此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 随着该项目的建设,使黄河盐碱地得以有效利用,加快 某某省 沿黄河生 态高效淡水鱼产业带工程建设和水域滩涂综合利用的经典之作是 某某省 生态农业的一个眩目的亮点。 本项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其中谈到今后工作重点时,提到了“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其中养就包括水产养殖。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原则,只有把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使项目区一些长期荒芜的低洼盐碱地得到开发和协调利用。项目建设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 项目建设符合自治区产业政策 某某省 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2017-2020 年 ) 中把淡水鱼产业确定为六大区域性优势产业之一。 根据 某某省 渔业发展规17 划,“ 十三五 ”期间 某某省 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保护和合理开发渔业资源。重点建设湖泊湿地“以渔养水”节水型生态渔业示范基地、低洼盐碱荒地“以渔改碱”生态渔业示范基地、池塘集约化养殖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和“四水产业”(水上旅游、水中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禽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渔业。二是加强渔业基础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水 产苗种繁育体系、渔业标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实施渔业良种工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工程、渔政执法体系建设工程等。三是加快渔业科技创新。重点是研究、引进、示范和推广:以提高苗种自繁能力为核心的渔业种子工程技术、以提高水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健康养殖技术、以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为核心的池塘精确养殖技术、以提高渔业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生态渔业技术,为建设现代渔业提供科技支撑。四是提高渔业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和区划布局,继续发展外向型渔业,打造和培育“ 某某省 鱼”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做大做强品牌 鱼产业。很明显该项目建设有利于推动 某某省 渔业产业进一步稳定长足发展,项目的建设符合自治区产业政策及规划。 (三) 是实现 某某地区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按照 某某省 自治区“ 十三五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某某地区 围绕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突出引黄灌区的核心地位,以沿黄水产业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充分发挥宜渔荒地和湖泊湿地资源优势,把水产养殖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优化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大产业来抓,确保 某某地区 特色水产业建设取得突破性 进展,使水产养殖业18 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项目建设起点较高,集中连片,减排环保,优质高效,起到了示范场的标准化建设和辐射带动作用;其次对我县水产苗种、养殖模式和疫病防控起到了推动作用,扩大了我县培育水产养殖良种和开发优势种苗规模化的生产技术,对水产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进行了创新,开创了我县大水面养殖、水质调控技术与生态养殖技术的先河。 该项目区周边宜渔资源丰富,本项目建设可为周边地区 1万亩养殖水面提供苗种供应,使近 2 万亩水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可解决2000 多劳动力就业,实现 产值近亿元。对于推动全县经济建设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现实需要。 本项目通过科学保护、合理利用水域资源,以水产养殖为核心,形成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上旅游协调发展的多产业互动的产业体系,变平面生产为立体生产,变单一经营为综合经营,集中体现了“资源节约、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建设一个生态功能全且稳定、生产力强大的生态渔业系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现实需要。 (五 ) 可解决渔业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根据 某某省 渔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到 2012 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 65 万亩,各类水产苗种自给率要达到 70%以上。目前某某省 全区 35.5 万亩养殖水面的苗种自给率只能达到 50%, 某某地区 优质苗种自给率仅为 43%。不足部份需从南方各省调运,不仅耗费19 大量的人力、物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