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 菌菇类冷链物流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完整版 二 O 一七年八月 II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 2 2.1项目名称 . 2 2.2建设性质 . 3 2.3项目建设单位 . 3 2.4项目建设背景 . 3 2.5建设内容及规模 . 4 2.6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及工期安排 . 5 第三章 产品及市场分析 . 7 3.1 主要产品与服务 . 7 3.2 市场背景分析 . 7 3.3 市场发展前景 . 8 3.4市场预测分析 . 9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与设计 . 11 4.1 项目发展规划 . 11 4.2 运营模式 . 11 4.3 项目建设条件及技术方案 . 12 4.4 产品方案 . 13 4.5厂房建设 . 15 4.6 技术(工艺)方案 . 17 第五章 投资估算、措资方案及财务评价 . 21 5.1 投资估算依据 . 21 5.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 21 5.3流动资金估算 . 23 5.4 资金筹措 . 24 III 5.5财务评价 . 24 第六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风险措施 . 35 6.1 主要风险及其对策分析 . 35 6.2 项目风险防范策略 . 35 第七章 项目工程招标内容和方案 . 38 7.1 招标方案 . 38 7.2 招标范围 . 38 7.3 投标文件内容 . 39 7.4 评标原则 . 40 7.5 投标事项其它说明 . 41 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节能 . 42 8.1环境保护 . 42 8.2节能措施 . 43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48 9.1 可行性研究结论 . 48 9.2 建议 . 49 1 第一章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 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可持续现代生态农业企业,创建于 2006 年,总投资 2000 多万元,厂址位于柘荣县东源乡西源村,占地面积 20多亩,主要是工厂化生产白色金针菇、白玉菇等食用菌鲜品,目前公司已建成占地面积 1500 多平方米的食用 菌综合厂房 2 座以及拌料、打包、高压灭菌、冷却、净化、接种、储存等各种车间。年生产菌包 100 多万包,年产值达 2000 多万元。公司现有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12人,工人 100多人,生产的“利智源”牌白色金针菇产品产量高、质量好,在上海、杭州、福州、厦门、广州等城市供不应求。 公司充分发挥柘荣的地理气候优势和丰富的林、农作物下脚料资源,以 XX 职业技术学院为技术依托,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了食用菌栽培的工厂化作业、周年化生产、反季节供应。公司设有食用菌研发中心、食用菌制种中心、食用菌新技术推广中心食用菌栽培示范区等 。公司采用“公司 +基地 +专业合作社 +农户”等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生产基地,带动辐射周边农民发展早季蘑菇、秀珍菇、平菇、杏鲍菇等菌类,解决一大批农村闲置人员。目前,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并先后获得“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2014-2019 年度 XX 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等称号。 “利智源”牌白色金针菇荣获 2014年福建名牌产品,正在申报“绿色食品”和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以生产白色金针菇等食用菌为主业,依托 XX 农业学院、福 2 建省食用菌 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下脚料及加工业副产品如玉米芯、锯末、麦麸皮、秸秆、棉籽壳等作为培育珍稀食用菌的主要原材料,使其变废为宝,培育种植白色金针菇,同时还积极研发废菌包再开发再利用技术,使之成为平菇、杏鲍菇等其他珍稀菇种的培育基料和改良土壤的有机肥,真正实现了循环农业的有效开发利用。 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采取周年化、工厂化、基地化、规模化、高新技术化生产,其 装料、杀菌、接种、培养、育菇、梳蕾、采收、包装等 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培育过程的温度、通 风、湿度、光照等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公司将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运用现代生物科技开发利用福建丰富资源,推动福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福建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章 项目基本情况 2.1项目名称 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 3 2.2建设性质 新建 2.3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XX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杨丽琴 所有制形式: 有限公司 2.4 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有 吃饱穿暖转变为对食品等各种消费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的要求。 如今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等农产品在人们食物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超市购物,消费者已经习惯到生鲜柜台购买新鲜食品。这些新鲜商品的背后 ,涉及的是食品冷冻、保鲜等诸多环节的冷链物流, 冷链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以常温物流为主,由此导致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均在 10以上。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 , 中国由于冷链的 问题造成每年约有 1200万吨水果和 1.3亿吨蔬菜的浪费 , 总值在 100 亿美元。约有 80%左右的水果、蔬菜、肉类和水产以传统的车厢(常温和保温车)进行运输。 如果采用冷链物流,可以使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能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因此,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近 4 年来加大了农产品冷链建设支持力度。 2006 年,商务部启动“双百市场工程”,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项目。近年来,为减少农产品损耗,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农产品冷链建设。 冷链建设促进了 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市场冷链项目建成后,扩大了市场吞吐量,年交易量达 45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近 4 亿元。 冷链建设保障了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广东江南果菜市场是我国最大的果菜集散地,市场共有冷藏库 3245 吨,在“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中又新建冷藏库 1845 吨,由此吸引了更多来自国外市场的水果进场交易。 冷链建设也促进了农民增收。河北怀来京西果菜批发市场、沧州红枣交易市场、饶阳瓜菜果品交易市场均是我国北方地区有名的果蔬产地市场, 2007 年以来,在“双百市场工程”中分别进行了新建 、改建果蔬恒温库和保鲜库等,缓解了丰收季节果蔬大量集中上市带来的低价及损耗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果蔬等农产品在运输贮藏中损耗率还较高,推进农产品冷链建设的空间很大。对此,商务部表示,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冷链发展,除农产品冷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之外,还将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促了组织“果蔬冷链物流”等课题研究,加强冷链标准体系建设,为推进进冷链物流产业升级。 2.5建设内容及规模 XX 市益智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地点 5 是柘荣县东源乡西源村。项目建设用地 20.25 亩( 13500m2 ),公司已有 原料堆场 2000 , 现在食用菌生产车间及冷库 1500平方米,还需要继续投入资金食用菌加工车间及冷库 6800 平方米(食用菌生产车间 6000平方米,保鲜库及高温储存库 800平方米),办公楼 1960 平方米,购置冷链设备 85 台(套),冷藏车 2 辆,总投资 3200 万元,其中企业自筹 2400 万元,银行贷款 800 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建成20%,待资金筹集到位,将基建工程、配套设施建成后,很快就可投入试运营。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一个生产、加工、包装、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现代食用菌冷链物流,在柘荣地区与浙江、上海城区之间搭建一 个完善的食用菌冷链服务平台。 2.6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及工期安排 本项目实施期 1.5年(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2 月) 2017年 8 月 -2017年 10月:前期工作 2017年 11 月 -2018年 6 月:土建工程建设 2018年 7 月 -2018年 9 月:设备购置和安装 2018年 10 月 -2018年 12月:项目验收,生产培育 2019年 1 月 -2019年 2 月:生产调整期 2.7 经济和社会效益 益智源食用菌 冷链物流 项目 建成后,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 4000 万元, 利税总额 410 万元, 6 净利润 310 万元。 带动项目区农户 500 户,辐射周边 1350 户农户。同时, 项目 的建设将为国家节约资源,并更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将推动 福建 冷链物流业的发展,加速冷藏食品的流通,促进 福建 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将带动农民增收,促进社会就业。 7 第三章 产品及市场分析 3.1 主要产品与服务 益智源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主要是为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冷藏、销售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服务。 3.2 市场背景分 析 美国专家预言:本世纪将是物流的世界,谁掌握了物流就等于掌握市场的主动权。我国近些年物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些著名的有实力的物流公司,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迅速,物流配送社会化,专业化日益明显。 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冷链物流起步较早,已完全建立起了“从田间到饭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肉禽蛋、乳制品及饮料的冷链物流比例已达 100%,蔬菜、水果的冷链物流比例也达到 95%以上。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推动。 我国是一 个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大国。 2008 年,全国粮食产量 52850 万吨,肉类总产量 7269 万吨,禽蛋产量 2638万吨,水产品产量 4895 万吨。农副产品除少部分为农民自用外,大部分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但由于当前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每年的果菜的损失浪费率仍然十分惊人。并且农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为主,存在着不合理的包装、运输、储存现象,致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很大。据商务部调查,目前我国冷库总容量约 1000 万吨,其中规模冷库 700 多万吨,冷藏保温车占全部货运车的比例仅为 0.3%,进入流通领域的蔬菜、水果损耗率分别在 17%和 11%以上。 8 农产品冷链保鲜产业是产后农业重要一环,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从产地收购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对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3.3 市场发展前景 1、 冷链物流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初级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到各类水产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这些冷冻冷藏 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中,都需要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才能保证质量,减少损耗。 2、 我国冷链物流业亟待发展。我国人口多,冷链食品消费量大,但冷链物流业发展滞后。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 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 25%-30%,每年有总值约 92.5 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 80%-90%,东欧国家约 50%,而我国只有 10%左右。由于缺乏 完善的冷链,造成了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 3、 从生产来看,目前我国的肉类食品厂有 2500 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 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 2000 多家,年产量超过 1000 万吨,并以每年 20%的幅度递增;冷饮业 4000 多家,年产量 150 多万吨,产量以每年 7%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 1500 多 9 家,产量 800万吨,每年以 30%的速度递增;水产品产量 4400 万吨,每年以 4%的速度递增。 4、 从消费来看,速冻食品销售额连续多年在全国连锁超市所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名列前位。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消费年平 均增长率在 10%20%之间,位居世界首位。预计 2010 年,我国冷饮市场消费总量将达到 260万吨;肉类加工和消费都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和需求增速加快,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 1 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 8以上。所以,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 3.4市场预测分析 近几年来,国内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全国大部分省市也制定了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纷纷兴建物流园区,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目前国内农产品物流市场呈地域性集中分布,并形成各自的物流圈。依托各自优势,打造物 流平台,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物流企业数量少、经营规模小、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单一、网络分散、经营不规范。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形成货运物流化、住处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将大大降低企业库存及占压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在渝西地区,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系统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及相关知名企业,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竞争较少, 冷链物流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 益智源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将打造一个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冷藏、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冷链物流,在柘荣地区与浙江 、上海城 10 区之间搭建一个完善的食用菌冷链服务平台。为柘荣县食用菌提供专业化、规范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服务,同时为浙江、上海城区超市提供标准化的冷链服务。该项目依托柘荣地区丰富的鲜活农产品和长三角城区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其持续增长的消费能力。所处地理位置优越, 104 国道穿境而过,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即将动工,交通便利,这些均为益智源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的顺利运营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1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与设计 4.1 项目发展规划 打造一个生产、冷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冷 链物流,在柘荣地区与浙江、上海城区之间搭建一个完善的冷链服务平台。 该项目 将是 XX 市 投资最大、辐射半径最远、配套设施最先进的 食用菌冷链物流项目 ,年吞吐量达 5000 吨。 4.2 运营模式 4.2.1 经营计划商业模式 项目 建立初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以 食用菌生产、冷藏、加工包装与销售 为主,按照公司目前设想,以此基地打造真正的第三方 食用菌冷链 物流服务知名企业。公司经营宗旨应建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 冷链服务平台 , 物流 网络必须与业务同行。以此打造全国物流网络,构织连接物流上下游 运输 平台,在此基础上努力打造和提供第四 方 食用菌 物流服务。 4.2.2 营运特点 关系契约化 通过合同等形式规范物流经营者与公司的业务关系,以契约或合同来管理提供者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以合同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与我们之间权责利的相互关系。 服务个性化 不同的物流消费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12 功能专业化 公司所提供的是专业的 冷链 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 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公司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管理系统化 这是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公司要具备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节约性,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低的综合成本满足顾客需求;做为物流企业来讲,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体现为物流企业对于其所面对的可控制资源与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上的合理化开发与利用。发展物流服务业务,可以不需要拥有多少设施和装备,更多的是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或加工企业 (客户),针对现有物流管理提出各种可选择性方案,并说服客户由本企业来进行全部或部分的物流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公司要有一个能够具备整合力度的系统,这个系统一定要及时性,局域网肯定不行,公司要对员工要进行培训和在相关设备、教育的投入。 4.3 项目建设条件及技术方案 4.3.1 项目建设目标 在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建设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食用菌从生产、加工、包装、冷藏为一体的冷链物流平台,走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路子,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3.2 项目建设规模 13 利用农作物 木屑、玉米芯、 棉籽壳 等 农产品废弃物为基本原料,建设一个年产白色金针菇 3600 吨的生产、加工、包装、冷藏的冷链物流平台。 占地面积 1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760 平方米,其中:食用菌加工车间及冷库 6800 平方米(食用菌生产车间 6000平方米,保鲜库及高温储存库 800平方米),办公楼 1960 平方米,购置冷链设备 85台(套),冷藏车 2辆。 4.3.3 项目建设条件 1、项目建设用位置地及面积 遵循 项目 选址原则,并经多方面的考察论证,确定本项目建设地址为: XX市 柘荣县 东源乡西源村 。 项 目建设用地 20.25 亩( 13500m2)。 2、 厂址评述 : 本项目建设地点地理位置优越,无洪水威胁,交通较为便利,可依托 农业 园 区 内供电、给排水、供热、供汽等设施,节约投资,原料运距短,供应方便,是较理想的建设场地。 4.4 产品方案 4.4.1产品选型 充分考虑市场定位,产品口味,产品规格,产品前景。 产品选型“三注意” ( 1)产品链是否具有特色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很多企业误以为产品越多越好;其实,在产品增多的同时,稍不留神就会稀释品牌效应,逐渐失去忠诚的消费者。所以新产品要能发挥企业的优势与特长。与同 类企业比较,本企 14 业的特长决定了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 2)畅通营销链 效益必须是建立在营销资源合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分摊营销成本。盲目扩展品种,不仅会顾此失彼,还会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 ( 3)科学的管理与控制价值链 如把“原料生产营销”看成一个价值链的话,生产企业则处于价值链的核心位置。 因此,企业要对价值链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要处理好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各级经销商、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关系。若没有合适的供应商经销商,或供应商经销商的生产能力或技术能力不够,这种产品也不能选择。企业做好产品规划,向专业 化领域发展,可以说是对价值各方的最好回报。 如果企业的主打品种销售上了规模,各个环节的成本都会降低,大家就都有利润空间;否则由于产品多,销量又上不去,生产成本高,各级经销价自然也高,各方积极性都低,最终恶性循环,价值链断裂,给价值各方造成损失。 产品选型的四个满足: ( 1)满足公司对产品产量的要求; ( 2)满足原料综合利用的要求; ( 3)满足淡旺季平衡生产的要求; ( 4)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产品选型的五个平衡: ( 1)产品产量与原料供应的平衡; ( 2)生产季节性与劳动力的平衡; 15 ( 3)生产班 次的平衡; ( 4)设备生产能力的平衡; ( 5)水电气负荷的平衡。 本项目生产产品确定为日产 15吨的白色金针菇。 4.4.2工艺选择 工艺选择遵循的原则: ( 1)努力创造条件,优先选择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尽量不要用落后工艺,陈旧设备; ( 2)从经济效益考虑,优先选用低成本高收益的工艺; ( 3)从环保角度考虑,优先选用三废少的工艺 。 4.5厂房建设 4.5.1厂区设计 根据栽培工艺,结合当地的环境和条件规划菇场总体布局,厂区设计可分为堆料场、仓库、制包区、灭菌区、接种区、培养区、栽培出菇区、冷藏区等。 4.5.2 水、电配置 日产 15t的白色金针菇工厂配装 1200KVA 变压器一套,日供水量150t。 4.5.3菇房建设 菇房可用外围 15cm、顶板 15cm、走道和隔板 10cm的双面 0.5mm的彩钢夹芯板,夹芯板内的泡沫密度为 20kg/cm3建成,板与板之间要密封。其长宽为 55m 22m,有效栽培面积 900m2 1000m2。 4.5.4接种室建设 ( 1)设计结构 16 与工业厂房的无尘室的要求相同,需密封、无死角、可调温。 1、无菌措施 无菌要求不使用化学药品消毒,采用高效过滤器不断将空气循环,滤去接种室内空气中的尘埃和细 菌孢子及菌落。 2、养菌房建设 采用工厂化标准冷库房的栽培方式。每间标准养菌房面积 45m2,即长 9m,宽 5m。主要采用层架培养,架宽 0.92m,长 8.5m,架与架之间靠紧并用螺栓加固,设 10层,层距 37cm,两边距墙 15cm,中间走道 1m。最底二层增加至 50cm。采用塑料周转筐,每库可以培养 20000包。 4.5.5出菇房建设 1、建造要求: 要求与养菌房相同。 通气设施:在每间标准出菇房的通道边两端开上下纱窗各一对,上窗低于檐 50cm,下窗高出地面 20cm,窗户大小为 37cm 37cm。两个上窗安装轴流风 机,下窗装上百叶帘,或采用湿度、 CO2 浓度自动控制设备。 2辅助设备: 每间标准菇房安装 35w 节能灯 8盏, 9KG/H 超声波加湿机 1台。 3降温设施: 每间标准菇房安装 1 台 8H 制冷机组与 1 台 15H制冷机组。 4出菇床架: 采用网格架,每间排双拼架 3 排,留走道 1.1m, 20 层高,离地15cm,进行立架墙式栽培。 17 4.6 技术(工艺)方案 4.6.1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方案 1、工艺流程 2、原料要求 ( 1) 主料 木屑、玉米芯、 棉籽壳 等,要求新鲜、洁净 、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 2) 辅料 麦麸、玉米粉、豆粕、轻质碳酸钙、石灰粉等,要求新鲜、洁净、干燥、无虫、无霉、无异味 , 应分别符合 GB/T10463-2008 和 HG2940的规定。水和石灰应符合 GB5749 和 JC T619 规定。 3、 菌种制作 ( 1) 原种制作 1)培养料配制 配方为麦麸、干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粉、豆粕、轻质碳酸钙、石灰粉。 2) 拌料制种 拌料装袋 : 将浸泡透的干麦麸(无白心,春季 12h,冬季 24h),原料准备 菌种制作 装袋 培养料的配制 灭菌、冷却 接种 疏蕾 催蕾 开袋 培养 采收 出菇管理 18 放蒸气蒸煮 20min,冷却后与出菇包的混合料按 1: 1 的比例拌匀装袋。培养料要求 上紧下松,含水量应控制在 63% 67%, pH 值 7.58.0。一般规格为 17cm 35cm 0.005cm聚丙烯塑料袋,装料重1100g 1200g。聚丙烯塑料袋应符合 GB 9693 的规定。 封口装筐:将装好料的塑料袋中间打穴,套上套环,塞上棉花塞,将菌料包排放在周转铁筐或专用塑料筐内,一般塑料周转筐尺寸为: 37cm 47cm 10.5cm。 3)高压灭菌 将排放菌料包的周转筐,放入高压灭菌炉中,加压至 1.42kg/cm2( 124),保持 2h。 4)冷却接种 1)冷却接种:当菌料包冷却至 25时,移入 无菌室进行接种。菌种宜选择优质高产、抗杂性强、无杂菌和虫害侵染的。菌种应符合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接种应符合 NY/T528的规定。 2)菌种培养:接种后移入 22 24的养菌室培养,一般需 22d长满菌袋。发现污染包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 4、栽培包制作 ( 1)培养料配制 白色金针菇 配方:棉籽壳 13%,杂木屑 25%,玉米芯 35%,麸皮20%,玉米粉 5%,石膏 1%,过磷酸钙 1%,装袋前含水量控制在 64%68%左右, pH自然。 ( 2)拌料制包 1)拌料: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各项原辅材料。将各种料混 19 合拌匀,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 63% 67%, pH值 7.5 8.0。 2)制包:采用 ZD1000 型培养料冲压装袋机,每袋装湿料 1100g1200g。其它参照麦料菌种制作。 3)封口:将装好料的塑料袋套上套环,插入塑料栓盖。 ( 3)灭菌冷却 1)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将栽培包放置于周转筐内,再将筐放置于杀菌台车上,移入高压灭菌炉内。通入蒸气,当压力达1.2kg/cm2 1.5kg/cm2、料温 123时保持 2h,自然降压为 0,打开炉门。 2)冷却:灭菌后的栽培包移到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中冷却,待冷却至温度 30以下或手摸不烫为止。 5、接种育菌 ( 1)接种:宜使用菌丝满袋后 2 天 3天的菌种,每袋菌种(三级栽培种)再扩接 30 袋栽培包,并将塑料栓盖改换成棉塞。 ( 2)育菌:接种后的栽培袋排放黑暗或微光的养菌房内,温度保持在 22 24,空气相对湿度在 50% 75%之间。 ( 3)查包:接种后每天检查栽培包, 7天后改为 2 天检查 1 次,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污染包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菌丝长满后 7 天 10天,转入出菇房。 6、出菇管理 ( 1)温度:前期温度应控制在 15 18之间,后期温度控制在 13 16。 ( 2)湿度: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88% 92%,可以空间喷雾增湿。 20 ( 3)通风:每天应根据菇的生长情况通风 4次 12次,每次 6min。菇盖较小多通风,菇盖较大少通风。 ( 4)光照:适当增加光照促进原基形成、分化,临近采摘时减少光照。 7、加工包装、冷藏管理 ( 1)加工包装车间:出菇后,进入加工包装车间,温度控制在5以内。 ( 2)冷库:加工包装完成后,送入冷库,温度控制在 0左右。 21 第五章 投资估算、措资方案及财务评价 5.1 投资估算依据 投资估算依据 1、 福建省建筑工程 消耗量定额( FJYD-101-2005)和福建省建筑工程综合单价表( 2005 年); 2、福建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 FJYD-101-2005 和福建省建筑装饰工程综合单价表( 2005年); 3、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福建省综合单价表( 2002 版)及其补充调整(闽建筑 2004 12号); 4、福建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FJYD-407-2005 和福建省市政工程综合单价表( 2005 年); 5、福建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2003 版)和闽建筑 20074号文件、闽建筑 200711 号文件、闽建筑 200715号文件; 6、机械台班单价按福建省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2014年第 1 季度; 7、材料价格参照柘荣县 2017 年 5 月份市场信息价,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询价确定; 8、拟建项目各单项工程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9、有关设备生产厂家的设备出厂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