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 目 名 称: 山王污泥晒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编制日期:二0一四年六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第 1 页第 2 页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山王污泥晒场项目建设单位 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法人代表 联系人 夏工通讯地址 合肥市阜南路51号联系电话 13856071219 传 真 - 邮政编码 230000建设地点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填埋以南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723固体废物治理占地面积(平方米)33333绿化面积(平方米)2000总投资(万元)1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2.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2.1评价经费(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2011 年,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与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各大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送至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焚烧,2012 年与东方热电签订协议将污泥送至干化、协同焚烧。随着合肥市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扩建,目前仍有部分污泥得不到合理的处置。因此,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建设污泥晒场对剩余的污泥进行晾晒,晒干后的污泥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山王污泥晒场作为其中晒场之一,日晾晒规模为60t/d,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山王污泥晒场用地系肥东县凤英农家肥经营部租用肥东县桥头镇与三站村岗地,合4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与肥东县凤英农家肥经营部签订污泥晾晒处置协议,负责污泥运输以及场地建设(协议见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合肥市排水管理办公室委托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二、工程内容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建设晒场,并配建相关公用辅助及环保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见下表: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备注)主体工程 污泥晒场对晾晒场进行场地分块硬化处理,便于污泥晾晒;采用压实基础,10cm级配碎石和8cm混凝土面层结构,硬化场地按大于1%坡度坡向周边排水沟晒场面积约为11064平方米辅助工程 防雨措施采用钢架支撑结构,上敷防雨薄膜干料棚及仓库用于干料、移动防雨架及防雨薄膜、除臭剂等的堆放型钢框架结构,墙体材料为复合彩钢板,厚度为200,建筑面积100m2贮运工程进场道路 长度约450m,采用素土压实基础,30cm泥结碎石面层断面结构供电 1座配电房 20万度/a供水 当地自来水管网 用水量109.5t/a公用工程排水 厂区边界设置排水沟 废水处理生活污水进入防渗旱厕,晒场地表径流水进入沉淀池,尾水定期抽排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沉淀池规格:10201.5m,沉淀水池分成两格,用于分离排水中的污泥,并定期抽排废气处理 喷洒植物除臭液固废处理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外运,晒干后的污泥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环保工程绿化 晒场周边绿化三、工程选址布局及主要构筑物设计山王污泥晒场选址位于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5填埋以南,北纬 31.797969, 东经 117.552938。场地地形为东高西低的岗冲地貌,位于郭陈村、小张家、大朱家三个自然村之间,场地面积约50亩,周边无饮用水源保护地,远离居住区,距离三个自然村最近的村民居住地约三公里以上,场地地势相对周边较高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四周无高大建筑物,日照条件较好。构筑物设计:1、进场道路进场道路长度约450m,采用素土压实基础,30cm泥结碎石面层断面结构。2、场地硬化对晾晒场进行场地分块硬化处理,便于污泥晾晒;采用压实基础,10cm 级配碎石和 8cm 混凝土面层结构,硬化场地按大于 1%坡度坡向周边排水沟,总硬化面积约为11064平方米。3、排水系统晒场周边建设排水收集系统,并在排水系统的下游(场区西侧)建一个沉淀池,以便收集晒场地表径流水。4、建设干料棚及仓库建设一个面积100平方米的干料堆放棚,增购移动防雨架及防雨薄膜、除臭剂,以防止臭气及降雨冲刷污染。六、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均不在晒场内食宿。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65天,每天工作8小时。八、产业政策符合性对照国务院批准颁发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产业政策。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现场踏勘,本项目用地现状为空地,故无原有污染情况。7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肥东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南濒巢湖,东连巢湖市居巢区、滁州市南谯区、全椒县,西与合肥市瑶海区、包河区、长丰县、肥西县毗邻、北和定远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71911752与北纬31343216之间。全县总面积221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个开发园区。本项目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填埋以南,具体位置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肥东县地层由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侏罗纪、白垩纪、下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除东南部低山丘陵,全县几乎被第四系所覆盖,大体是高处薄,低处厚,北部地区落选,南部地区厚,下、中更新纪分布于东部丘陵边缘的狭长地带,由粘土、砾石层等沉积物构成,地貌依据形态特征为丘陵区。三、气候条件肥东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 15.5,极端最高气温 39.0,极端最低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879.9mm,日最大降水量1296mm,年平均风速为2.8m/s,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E)。就各季而言,春季主导风向为 SE,夏季主导风向为 S,秋季主导风向为NE,冬季主导风向为ENE。年静风频率为3.68。四、区域地表水系店埠河是肥东地区的主要河流,源于江淮分水岭白龙入巢河,全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531平方公里,上游有众兴水库,蓄水量达1.25亿立方米。店埠河撮镇段河面宽70至90米,河底高程4.5米,可通行民用船只。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距合肥市约 15km。巢湖8流域面积 13350km2,其中巢湖闸以上 9130km2,多年平均水位为 8.31m,平均水深3.06m,水位变化幅度平均为2.5m,水位为7.57.8m时湖泊水域面积约760km2。巢湖是巢湖市等地主要饮水水源。巢湖入湖河流有店埠河、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33条水系,主要通过裕溪河与长江进行水交流,因建巢湖闸和裕溪河闸,巢湖由原来的过水性河流性湖泊变成了受人工控制的半封闭、封闭式湖泊,其水域的水基本上不与长江水交流。五、土壤与植被肥东县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棕壤和水稻土,黄棕壤为晚更新黄土状沉积物上发育的马肝土属,水稻土为发育在马肝土母质上的潴育性马肝田土属。马肝土质地较适中,土层深厚,肥力较高,耕性良好,是项目的主要旱作土壤,易种植蔬菜等旱作物;马肝田系由马肝土上长期种植水稻发育而成,为良水性水稻土,潴育层较厚,剖面发育良好,可作为麦、稻、油菜耕作土壤。本地区以平原为主,所以除工业和居住区用地外,均被开垦为耕地,因此,植被主要是作物(水稻、小麦、棉花)和蔬菜等。由于合肥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所在该区域内亚热带的马尾松可以正常生长,在土壤脊薄的荒山地也可以成林,此外还有少量的黑松林,侧柏林等人工林分布。本区还有常绿阔叶树种,如女贞、黄柏、石楠、冬青、海桐、拘骨、夹竹桃、广玉兰、桂花、山茶花等,无珍稀物种。9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合肥,安徽省省会,安徽第一大城市,古称“庐州”、“庐阳”。安徽省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中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皖江城市经济带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是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综合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合肥市辖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代管县级巢湖市,并赋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土地面积达 1.14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7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6%。其中,城镇人口达486万人,乡村人口266万人,城镇化率达64.6%。2013 年合肥全市生产总值(GDP)4672.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涨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第四,居武汉、长沙、郑州之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330户,比上年末新增243户,2012年完成总产值7612.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4707.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工业投资1752.98亿元,增长18.9%,房地产投资1105.81亿元,增长21%,文化产业投资360.11亿元,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高于全国,全省1.7和0.8个百分比, 全年财政收入768.27亿元,同比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438.62亿元,同比增长12.6,财政支出630.89亿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3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2元,增长14%,人均GDP达6.15万元。全市有市、县农科所5个,蔬菜科研所1个。长丰、肥西县都建立了农业科技中心。全市有21个区建立了农技站。市、县都设有种子、植保、土肥等工作站。有原种、良种场6处,种植面积:良种杂交水稻150万亩,杂交西瓜30万亩。全市农业总产值13.65亿元,是1949年的4.57倍;粮食总产量31.06亿斤,是1949的4.5倍;畜牧业总产值3.01亿元;水产品总产量1399吨,产值0.31亿;林业产值0.14亿元。10年上市蔬菜14540万斤,人均日占有蔬菜0.73市斤;乡镇企业总产值5.3301亿元。30多年来,合肥市造林面积369143亩,年平均造林6344亩。据1985年统计,合肥市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的6.28%,农业人口占全省农业人口的5.93%,粮食产量占全省的 7.7%,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 7.89%。合肥市的肥西、肥东和长丰 3 县都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11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该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采用合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 2013 年空气监测数据,监测项目为:SO2、NO2、PM10、PM2.5,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 g/m3项 目 PM10NO2SO2PM2.5年均值 115 38 22 86GB3095-2012年均值 70 40 60 35以上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区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SO2、NO2年均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PM10、PM2.5超标。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地表水体为店埠河,根据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店埠河属于类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体标准。采用合肥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3年对店埠河水质常规监测数据,结果如下:表3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除pH外)监测项目监测点位pH NH3-N COD TP 石油类店埠河河内1500米 7.39 8.4 41.8 0.831 0.012GB3838-2002中类标准 69 1.5 30 0.3 0.5监测结果表明,店埠河监测断面水质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570)中类水体功能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NH3-N及总磷,最大超标倍数为0.39、4.6、1.77。12三、声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Leq):49.353.5dB(A),夜间等效声级(Leq)在40.143.6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四、生态环境现状该项目拟建地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填埋以南,周围无大面积的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会对生物栖息环境造成影响。1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所在地为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填埋以南,根据现场踏勘,地块周边均为空地以及耕地。根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情况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确定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店埠河、项目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如下:表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 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距离(m)规模 环境功能NW 5003户,6人1 环境空气 三站村W 10006户,15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2 水环境店埠河 小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3 声环境 项目区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保护级别:(1)保护店埠河水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2)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3)保护该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1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方案,评价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H3、H2S 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其标准值见表5。表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 g/m3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年平均 6024小时平均 150SO21小时平均 500年平均 4024小时平均 80NO21小时平均 200年平均 70PM1024小时平均 150年平均 35PM2.524小时平均 7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H3一次值 0.2H2S 一次值 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地表水环境质量本项目地表水系为店埠河,根据地面水功能区划的要求,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表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项目 pH COD 总磷 氨氮 石油类类6930 0.3 1.5 0.53、声环境质量本项目声环境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表7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A)标准值(Leq:dB(A)类别昼间 夜间(GB3096-2008)中2类标准 60 5015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气体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标准浓度限值,具体标准值见表8。表8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 浓度(mg/m3)NH31.5H2S 0.06臭气浓度(无量纲) 20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由附近居民清掏用作农家肥;晒场地表径流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定期抽排至储罐内,送回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3、噪声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相关规定,具体见表9。表9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限值施工阶段 标准来源昼间 夜间场界环境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70 55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标准值如下:表1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 别 昼间 夜间 依据噪声限值Leq:dB(A) 60 50 (GB12348-2008)中2类标准16总量控制指标17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施工期:营运期:图2 污泥晾晒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简述:进场: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80%)通过运输车辆进入晾晒场;摊铺:将污泥摊铺在晒场上,控制晾晒厚度不得大于10公分;晾晒:通过日光直接晾晒,并配合人工翻晒(气温达到 20 摄氏度以上时,每天翻晒二次,20摄氏度以下时每天翻晒一次);场地除臭:采用喷洒植物除臭液进行场地除臭(气温达到 20 摄氏度以上时,每天喷洒一次,20摄氏度以下每三天喷洒一次);降雨覆盖:遇降雨停止送泥,并用移动防雨架及防雨薄膜(8毫米防渗薄膜)对场地及时覆盖,防渗薄膜每半年更换一次;地表径流水随着场地排水系统进入沉淀池内。装袋外运:待污水晒干后,及时收泥装袋并外运。污泥恶臭进场摊铺装袋外运晾晒 场地除臭降雨覆盖恶臭恶臭初期雨水植物除臭液施工噪声扬尘工程验收验收、交付使用建筑垃圾施工噪声扬尘生活污水场地平整 场地建设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8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1、大气污染: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裸露地表在大风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风蚀扬尘,其产生量与风力、表土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另外还有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水泥粉尘等。2、废水污染: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和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机具及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 SS;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施工队伍的人数确定,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SS等。3、噪声污染:主要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以及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4、固废污染: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废弃的包装材料等。营运期:根据工艺流程分析,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物有: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1、废水项目用水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外排废水为地表径流水。生活用水:该项目劳动定员 10 人,均不在场地住宿。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生活用水量按30L/(人.d)计,用水量为109.5t/a(1年按365天计算),场地设置防渗旱厕,员工污水进入旱厕,由周边居民定期清掏,无生活污水的排水。地表径流水:降雨期间,污泥晒场未完全覆盖的情况下会产生地表径流水。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在降雨期间,场地员工 20 分钟之内能用移动防雨架及防雨薄膜对场地及时覆盖,同时晒场周边设置排水沟,地表径流水通过排水沟排入下游设置的沉19淀池内。本环评考虑最不利情况下,即暴雨期间,20 分钟的地表径流水量来确定沉淀池的容积。采用合肥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即:q=3600(1+0.76lgP)/(t+14)0.86(L/sha) Q=qF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重现期参数P取1年,降雨历时取20分钟,径流系数取0.90,由此计算得暴雨强度为212.76L/sha,汇水面积11064m2,计算持续20min的地表径流水量为254m3。本项目设计沉淀池规格:10201.5m,容积300m3,完全满足暴雨期间最大地表径流水量。由于地表径流水量不能完全定量确定,因此,本项目提出环境管理措施,在沉淀池水量达到80%时进行抽排,将污水抽至储罐内,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废气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废气主要为污泥的恶臭。晒场的污泥恶臭物质的逸出量难以确定,本次环评报告拟采用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恶臭排放浓度监测结果作类比分析,来确定拟建工程恶臭物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评价中引用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的监测结果,如表11。表11 恶臭排放源强类比表排放源 项目 NH3H2S 臭气浓度浓度(mg/m3) 1.03 6.34 1000(倍)污泥脱水机房排放率(kg/h) 0.008 0.018 203、噪声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所产生的噪声声级在6570dB(A)之间。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沉淀池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1)沉淀池污泥:沉淀池污泥产生量约0.12t/a;(2)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按照每人每日排放生活垃圾0.2kg计,则垃圾产生量为0.73t/a。2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NH3 1.03mg/m3、0.008kg/h 0.008kg/h大气污染物恶臭H2S6.34mg/m3、0.018kg/h 0.018kg/hCOD 300mg/l、0.0026t/aBOD5150mg/l、0.0013t/aSS 120mg/l、0.0011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NH3-N 20mg/l、0.00018t/a0沉淀池 污泥 0.12t/a固体废物员工 生活垃圾 0.73t/a0噪声该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所产生的噪声声级在 6570dB(A)之间。其他/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地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以北,垃圾场路以西,肥东三站村以东,龙泉山垃圾填埋以南,项目建成营运后,场地硬化的覆盖使土壤表面的硬度增高,土壤的使用性质、植被情况发生变化,对局部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加强绿化,对生态环境不构成影响。项目建成投产后,该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均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处理。因此项目建成后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22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废水污染分析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生活污水主要为清洗废水,产生量较少;施工污水主要含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等。其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用水往往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2、大气污染影响分析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均为无组织间歇式排放的低矮面源。污染大小主要决定于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以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大气污染源在施工中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施工场地在自然风力作用下通常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范围在 100m 以内。物料露天堆场和搅拌作业扬尘,主要受风速的影响,影响范围在50150m之间。3、噪声污染分析噪声污染是施工期的主要环境污染,污染集中在土方工程阶段、基础工程阶段、结构工程阶段和装修阶段。施工期声源都在室外,影响范围较远;装修期大部分声源在室内,有墙壁阻隔降噪。综合分析,施工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的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影响不同,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由于机械噪声在空旷地带的传播距离较远,因此会造成区域声环境质量的暂时下降。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建筑工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土建工程垃圾,基本无毒性,为一般废物,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弃的各种生活用品以及饮食垃圾。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水污染防治措施:23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应有组织地收集、处理后再排放。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厕所和临时废水沉淀池等,沉淀池用于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作为施工用水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1)土方的挖掘、堆放要规范、有序,弃土要及时清理、清运,无法及时清理的地段可采用洒水或覆盖等方法抑尘。2)禁止在大风时进行装卸和搅拌作业,对物料的运输、堆放等应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尽量减少物料露天堆放。如必需露天堆放,应在四周加设临时遮挡、设置简易棚或加盖篷布等。3)运输散装材料的车辆(如石子、沙子等)需加盖篷布遮盖,以减少洒落。装卸散装物料时应尽量降低落差高度。4)施工中要及时修建临时道路,保持车辆过往的道路平坦并经常洒水,场地平整时也应适当洒水后再操作。施工道路尽可能与永久道路衔接,使施工车辆进出使用相对固定的道路并硬化道路路面。3、噪声防治措施:根据目前的机械制造水平和施工条件,施工期间的噪声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即可减轻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噪声控制主要措施有:1)施工现场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以减少噪声干扰范围,并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选择环境要求低的位置安放强噪声设备;移动噪声源如空压机、混凝土搅拌机等应尽可能屏蔽,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远离噪声敏感区,以减少噪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2)施工车辆,特别是重型运载车辆的运行线路和时间,应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域和敏感时段。243)施工场地应采用屏障围护,减弱噪声对外辐射,同时应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按照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放置到指定的垃圾箱(桶)里,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影响人群健康;建筑垃圾应遵照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进行处置,土建工程垃圾一般在施工后都可以回填。为保护该区地下水,禁止利用生活垃圾和废物回填沟、坑等。综上所述,由于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局部、短期、可恢复性的,经过上述相应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影响范围内。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逐渐消失。25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水环境影响分析1、生活污水本项目场地设置防渗旱厕,员工污水进入旱厕,由周边居民定期清掏,无生活污水的排水。2、地表径流水本项目晒场四周均设置排水明沟,确保晒场在降雨期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水可全部收集进入本项目建设的沉淀池内。根据计算,计算持续 20min 的地表径流水量为 254m3。本项目设计沉淀池规格:10201.5m,容积300m3,完全满足暴雨期间最大地表径流水量。初期雨水收集:在刚下雨时,手动开启沉淀池阀门,初期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入沉淀池,一段时间(一般20min,防雨薄膜对场地全部覆盖后)后手动关闭沉淀池阀门同时手动打开另一个直接排入沟渠的阀门,使后期清净雨水切换到沟渠内排放。由于地表径流水量不能完全定量确定,因此,本项目提出环境管理措施,在沉淀池水量达到80%时进行抽排,将污水抽至储罐内,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二、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废气主要为污泥的恶臭。1、恶臭源强晒场的污泥恶臭物质的逸出量难以确定,本次环评报告拟采用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恶臭排放浓度监测结果作类比分析,来确定拟建工程恶臭物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评价中引用天津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机房的监测结果,如表12。表12 恶臭排放源强类比表排放源 项目 NH3H2S 臭气浓度浓度(mg/m3) 1.03 6.34 1000(倍)污泥脱水机房排放率(kg/h) 0.008 0.018 为了确切了解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影响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排放影响程度26进行估算。表13 面源源强调查参数面源参数面源起始点X坐标 Y坐标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年排放小时源强面源名称m m海拔高度(m)m m m h排放工况kg/hNH3 5 120 100 1.2 8760 连续 0.008H2S 5 120 100 1.2 8760 连续 0.018根据估算模式计算,预测结果见下表:表13 无组织排放源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NH3H2S关心点浓度(mg/m3) 占标率(%) 浓度(mg/m3) 占标率(%)最近厂界处 0.0009222 0.46 0.002075 20.75三站村(NW500m) 0.0006549 0.33 0.001474 14.74由上表可知,NH3、H2S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的要求。敏感点三站村落地浓度也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最不利的气象条件,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拟建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三站村影响较小。2、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恶臭属于无组织排放,将在近距离内造成一定的影响,故本次环评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模式中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表14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参数污染称名称面源高度(m)面源长度(m)面源宽度(m)排放速率(kg/h)评价标准(mg/m3)计算结果NH35 120 1000.0080.2 无超标点H2S5 120 1000.0180.01 90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结果为NH3无超标点,H2S需设置90m大气防护距离。根据类比数据,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27质的最高允许一次浓度NH3为0.2mg/m3,H2S为0.01 mg/m3。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无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中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式中:Cm 标准浓度限值,mg/m3;Qc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L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 S ;A、B、C、D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表15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取值表项目Cm(mg/m3)Qc(kg/h)A B C D r(m)NH30.2 0.008 350 0.021 1.85 0.84 59H2S 0.01 0.048 350 0.021 1.85 0.84 59经计算,LNH3为0.434m,LH2S为117.629m,因此,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300m。根据现场勘查,污泥晒场周边200m范围内无住宅区、学校以及医院等民用建筑,因此本项目恶臭对周边影响较小。同时,在污泥晒场周围300m范围内,规划部门不得规划兴建集中住宅区、学校以及医院等民用建筑,以避免废气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3、减缓恶臭浓度措施晒场采用喷洒植物除臭液进行场地除臭(气温达到20摄氏度以上时,每天喷洒一次,20 摄氏度以下每三天喷洒一次);本项目采用的是江苏绿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片片绿”牌生态环保改良剂(复合微生物改良剂),其产品能降解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如氨氮、硫化物、COD、BOD等)、祛除固体废弃物散发出的恶臭;处理后的渗沥液不黑不臭,28进入废水处理成本很低;有效治理苍蝇、蚊虫、蟑螂等有害昆虫。同时根据含水率对污泥产恶臭气体影响的研究中的结论,含水率是影响城市污水产生恶臭气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污泥的恶臭气体日产量呈现波动变化,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在污泥晾晒过程中,恶臭气体对周边的影响会慢慢减缓。故该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在落实本次评价的废气防治措施后,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三、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所产生的噪声声级在6570dB(A)之间。对于车辆的交通噪声,通过加强进出车辆的管理,合理设置进场道路,降低车辆拥挤程度;保证项目区内道路平整,避免车辆在行驶中产生意外噪声。尽量减少机动车频繁启运和怠速,再加上晒场周边广植乔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噪声,实现达标排放。采取以上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厂界能够达标排放,不会降低该区域声环境质量。四、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沉淀池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1)沉淀池污泥:沉淀池污泥产生量约0.12t/a;污泥清掏后置于晒场晾晒作为园林、绿化用土;(2)生活垃圾: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按照每人每日排放生活垃圾0.2kg计,则垃圾产生量为0.73t/a。生活垃圾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五、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废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污染行为、防渗措施及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项目生产特点的分析,该项目对地下水的污染源主要包括:污泥晒场防渗措施不到位,将有污泥渗滤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沉淀池防渗措施不到位,将有污泥渗滤水下渗污染地下水。(5)治理措施沉淀池采用钢筋砼结构,厚度不小于15cm,全池涂环氧树脂防腐防渗,厚度不小于5mm,确保渗透系数10-10cm/s,以确保防渗处理到位。29污泥晒场采用晒场地基首先压实,压实度大于 95%,然后采用 10cm 厚级配碎石基层,面层采用8cmC25水泥混凝土,全池涂环氧树脂防腐防渗,确保渗透系数10-10cm/s,以确保防渗处理到位。根据园林绿地施用污泥堆肥对环境影响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第10 卷第 3 期)的结论,污水处理厂污泥径流和渗滤水中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不会对径流和渗滤水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因此采取以上措施后,污泥渗滤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六、监管措施1)建立转运联单制度,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转运相关规定要求,杜绝私自接纳无源污泥。2)晾晒完的干污泥去向必须有严格登记制度,保证干污泥的可溯源性,严禁干污泥施用于普通农田,也不允许进入食物链,只允许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施用于绿化、苗圃、荒山植被修复等。3)污泥晾晒场所均接受排管办下属污泥处置中心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行业监管,按照行业标准对进泥量、晾晒方式进行技术指导,发现有不规范晾晒行为及时纠正,责令限期整改。4)污泥处置中心负责对污泥晾晒场进行日常巡检,每周不少于三次,对污泥处置情况进行绩效进行评估,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以保证污泥得到安全妥善处置。5)污泥处置中心协调对晾晒场沉泥池的沉泥、污水的及时转运、处置,消除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