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出口鞋类 技术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7 年 11 月 1 目 录 1 适用范围 1 2 基本情况概述 2 2.1 我国鞋类产品分类 2 2.1.1 按照成品鞋用途分类 2 2.1.2 按照穿着对象分类 2 2.2 2012-2016 年鞋类进出口统计 2 2.3 2012-2016 年鞋类出口主要目标市场情况 2 2.4 我国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2 2.4.1 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均居世界第一位,占主导地位 2 2.4.2 在我国已形成了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极具竞争力的鞋类生产基地 3 2.4.3 生产成本优势 3 2.4.4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3 2.5 我国鞋类出口的潜在目标市场 3 2.5.1 美国的中高档鞋类市场 3 2.5.2 拉丁美洲国家 4 2.5.3 俄罗斯市场 4 2.5.4 非洲 4 3 国外鞋类标准情况概述以及与我国的差异 6 3.1 国际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6 3.1.1 ISO/TC 137 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概述 6 3.1.2 ISO/TC 216 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概述 7 3.1.3 ISO/TC 94/SC 3 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概述 13 3.2 欧盟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14 3.2.1 CEN/TC 309 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概述 15 3.2.2 CEN/TC 161 标准化组织及标准概述 23 3.3 美国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25 2 3.4 日本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28 3.5 俄罗斯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29 3.6 我国标准体系及标准概述 35 3.6.1 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5 3.6.2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 42 3.6.3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44 3.6.4 我国其他鞋类标准 46 3.7 国内外标准的主要差异 47 4 欧美等主要市场在法律、技术法规与我国的差异 48 4.1 美国市场 48 4.1.1 美国法典 48 4.1.2 美国联邦法规汇编 48 4.1.3 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管辖下的法规 49 4.1.4 职业安全健康有关的联邦法规 53 4.1.5 美国其他州 53 4.2 欧盟市场 55 4.2.1 鞋类主要部件材料成分的标签指令( 94/11/EC) 55 4.2.2 授予欧盟鞋类生态标签决定( 2016/1349/EU) 57 4.2.3 欧盟 REACH 法规( 1907/2006/EC) 58 4.2.4 通用产品安全指令( 2001/95/EC, GPSD 指令) 75 4.2.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令( No.850/2004) 76 4.2.6 个体防护装备 PPE 法规( EU) 2016/425 77 4.3 日本市场 78 4.3.1 消费者产品安全法 79 4.3.2 家用产品有害物质控制法 79 4.3.3 家用产品质量标签法 80 4.3.4 产品责任法 80 4.4 俄罗斯市场 81 4.4.1 俄罗斯联邦技术调节法 81 3 4.4.2 少年儿童用产品安全技术规程 82 4.4.3 海关联盟技术法规( CU-TR) 82 4.5 我国市场 83 4.5.1 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强制性标准 84 4.5.2 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胶鞋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强制性标准 85 4.5.3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强制性标准 88 4.5.4 鞋类强制性国家标准整合精简 91 5 出口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92 5.1 美国市场 92 5.1.1 经济 92 5.1.2 文化与宗教 93 5.1.3 消费习惯 94 5.2 欧盟市场 95 5.2.1 经济 95 5.2.2 文化与宗教 96 5.2.3 消费习惯 97 5.3 日本市场 98 5.3.1 经济 98 5.3.2 文化与宗教 99 5.3.3 消费习惯 100 5.4 俄罗斯市场 101 5.4.1 经济 101 5.4.2 文化与宗教 101 5.4.3 消费习惯 102 6 品标识概况 104 6.1 WTO-TBT 鞋类标识通报 104 6.2 美国市场 105 6.2.1 儿童产品的可追踪标签 105 4 6.2.2 原产地标志 106 6.2.3 鞋码标识 106 6.3 欧盟市场 106 6.3.1 鞋类成分标签 106 6.3.2 包装(欧盟指令 94/62/EC) 107 6.3.3 生态标签 107 6.3.4 安全鞋 CE 认证标识 108 6.4 日本市场 108 6.4.1 产品标签标志 108 6.4.2 产品包装 109 6.5 俄罗斯市场 110 6.5.1 产品标识 110 6.5.2 电子标签 110 6.6 我国市场 111 6.6.1 我国法律法规中标识的规定 111 6.6.2 标准中标识的要求 112 7 我国企业鞋类出口欧美市场常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及案例分析 114 7.1 美国市场 114 7.1.1 美国通报案例统计 114 7.1.2 通报原因分析 114 7.2 欧盟市场 115 7.2.1 欧盟通报案例统计 116 7.2.2 通报国别统计 116 7.2.3 通报产品统计 117 7.2.4 通报项目成因分析 117 附录 1: REACH 附录 17 125 附录 2:授予欧盟鞋类生态标签准则( 2016/1349/EU) 153 参考文献 173 1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仅适用于: 海关税则号(HS )64 项下的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 6401 橡胶或塑料制外底及鞋面的防水鞋靴,其鞋面不是用缝、铆、钉、旋、塞或类似方法固定在鞋底上的 6402 橡胶或塑料制外底及鞋面的其他鞋靴 6403 橡胶、塑料、皮革或再生皮革制外底、皮革制鞋面的鞋靴 6404 橡胶、塑料、皮革或再生皮革制外底、用纺织材料制鞋面的鞋靴 6405 其他鞋靴 6406 鞋靴零件(包括鞋面,不论是否带有除外底以外的其他鞋底);活动式鞋内底、 跟垫及类似品;护腿、裹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 2 2 基本情况概述 2.1 我国鞋类产品分类 2.1.1 按照成品鞋用途分类 : 日常穿用:正装鞋、休闲鞋; 功能类:康复鞋、职业鞋、专业运动鞋; 儿童鞋、婴幼儿鞋。 2.1.2 按照穿着对象分类: 男鞋、女鞋和童鞋。 2.2 2012-2016年鞋类进出口统计 表 1 2012-2016年鞋类进出口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出口额 468.19 507.67 562.60 536.10 485.26 进口额 17.86 19.57 22.97 27.48 30.54 进出口总额 486.05 527.24 585.57 563.58 515.80 2.3 2012-2016年鞋类出口主要目标市场情况 表 2 2012-2016年鞋类主要目标市场出口金额统计表 单位:亿美元 国别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美国 129.22 132.55 138.49 140.94 122.02 欧盟 90.58 102.65 117.92 110.62 103.32 日本 27.05 27.92 27.14 24.95 23.15 俄罗斯 26.01 31.32 30.98 18.46 19.43 香港 14.98 18.08 18.07 15.87 16.36 2.4 我国鞋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2.4.1 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均居世界第一位,占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后,我国的经济更加深入广泛地融入国际市场大环境中。而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重组的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产业升级转移,加工工业和初级产品面临严重的挑3 战。 20世纪 60年代,世界制鞋业中心在欧洲, 70年代向日本、韩 国转移,80年代到我国台湾, 90年代开始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内地、越南等亚洲国家。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 2.4.2 在我国已形成了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极具竞争力的鞋类生产基地 经过近 40年的发展,我国制鞋业凭借其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配套环节、良好的工业基础、日趋成熟的生产技术等优势,逐步发展,形成了广东、福建、浙江、四川等鞋类生产基地。中国以其极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鞋类产品。 2.4.3 生产成本优势 我国鞋类产品的成本优势在于: 高素质的劳动力;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及自主研发能力及产业集聚等优势。 近年来,我国引进、吸收了大量国外的技术、管理等先进经验,提高了我国制鞋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鞋类生产成本。 2.4.4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鞋类生产和出口都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和出口国。 同时,中国是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经 成为具有较强 购买力的大市场。 这也是中国鞋业发展的优势之一。 2.5 我国鞋类出口的潜在目标市场 2.5.1美国的中高档鞋类市场 美国是我国鞋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2016 年,据我国海关统计,我国对美国鞋类出口 122.02亿美元, 16.91亿双/ 千克,分别占我国鞋类出口的25.15%和 17.37%。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2016年,从中国进口的鞋类产品占美国鞋类进口总额的 57.82%。美国从中国进口鞋类的平均单价为 8.6美元/双,低于其全球进口平均单价( 10.76 美元 /双),远低于意大利( 59.324 美元/ 双)、印度( 17.44美元/ 双)、印尼( 14.19美元/ 双)、越南( 13.27美元/ 双)等国家的进口单价。 中国对美国的鞋类出口数量已基本达到饱和,数量增长空间不大,因此,对于美国的鞋类出口,应在保持原有中低档市场份额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我国制鞋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扩大中高档市场占有率。 2.5.2 拉丁美洲国家 2016 年,我国对拉丁美洲国家出口鞋类产品 23.29 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鞋类出口的 4.93%。拉丁美洲人口约 5亿多,是我国鞋类出口的潜在市场之一。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较慢,相对比较落后,市场需求主要为中低档次的鞋类产品。以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 巴西为例, 2016 年,成品鞋的进口量为 581.56 万双,同比下降 8.22%,但与巴西的市场消费量 2274.80万双相比,进口的潜在空间很大。拉丁美洲的进口品种以档次较低的纺织面鞋、塑胶鞋为主,以巴西为例, 2016 年上述两品种的进口分别占其进口总量的 62.66%和 24.35%。因此,拉丁美洲是我国中低档鞋类出口的潜在市场。 2.5.3 俄罗斯市场 据我国海关统计, 2016 年,我国对俄罗斯鞋类出口 19.43 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鞋类出口的 4.00%,成为我国的第四大鞋类出口市场。近 年来 中国鞋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增加,俄罗斯鞋类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俄罗斯进口渠道不规范及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是我国鞋类在俄市场出现了诸如“灰色清关”等问题,影响了我 国 鞋 类产品 在俄市场的规模化健康发展。因此,在巩固俄罗斯低档市场的同时,提高我国鞋类产品质量,创建、培育自有名牌,守法经营,进一步扩大中高档鞋的市场占有率,逐步进入俄主流市场渠道。 2.5.4 非洲 据我国海关统计, 2016 年,我国对非洲鞋类出口 35.75 亿美元,占我国全部鞋类出口的 7.57%。除南非、津巴布韦等南部非洲及埃及、摩洛哥等北部非洲的部分国家外,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仍非常贫困,经济落后 ,人民5 生活水平很低,非洲大部分地区主要消费低档次的鞋 。因此 非洲是一个需要培育的市场,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鞋等生活用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对于非洲市场,应定位在质高价廉的低档产品,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产品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