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冻鱼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1 目 录 编制说明. . 3 前言. . 5 第一章 适用范围 . 5 第二章 出口商品基本情况概述 . 6 2.1 商品名称:冻鱼片 . 6 2.2 该商品的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 6 2.3 该商品近 5 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 8 2.4 该商品近年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 10 2.5 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 12 2.6 潜在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 13 第三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 . 14 3.1 概述 . 14 3.2 主要差异 . 14 第四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 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 . 21 4.1 欧盟市场 . 21 4.2 美国 . 25 4.3 日本 . 32 4.4 韩国 . 36 第五章 出口商品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 42 5.1 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 42 5.2 MSC 生态标签 . 42 5.3 绿色消费 . 42 5.4 市场准入环境要求 . 42 5.5 “ 再出口证明 ” . 43 5.6 价廉可能引起反倾销 . 43 第六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 . 44 第七章 我国企业出口常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和常见案例分析 . 47 附录 1. 主要目标市场的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 . 48 附录 2. 有关国际标准以及我国标准 . 51 附录 3. 我国标准与各目标市场卫生指标对照表(请见表 12) . 53 附录 4. 我国( 冻)鱼片原料进境的检验检疫 . 55 附录 5. 我国(冻)鱼片出口的检验检疫业务流程 . 59 附录 6. 山东省重点出口企业对本指南的意见 . 64 2 使用说明: 1、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将至少半年更新一次; 2、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电子文本使用 PDF 格式,浏览须安装 Adobe 公司免费提供的Adobe Acrobat 软件。简体中文版可点击 Adobe Reader 6.0 下载。 3、用户可在线浏览,或将 PDF 文件下载到本地机器后阅读。 4、如有疑问或意见建议请与商务部世贸司联系,电子邮件: dstdiv3mofcom.gov 版权声明: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版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所有,供公众免费查阅。未经商务部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任何商业盈利目的,不得转载、摘编、变更或出版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经商务部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违反上述声明者,商务部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 经过 15 年艰苦漫长的谈判,我国终于在 2001 年 12 月 11 日实现全国人民的夙愿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将加快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步伐;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贸 易自由化的经济活动。入世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然而,面对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面对国际贸易诸多的游戏规则 ,面对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我国民族工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入世给发展中的中国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据国家商务部的一项最新調查, 2002 年,我国农产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和医疗保健等 6 大行业中,有 71%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有 39%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的损失逾 170 亿美元,这相当于 2001 年出口总额的5.2%。其中欧盟、美国、日本通过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比例达95%。因此,为了使企业更加清晰国外有关市场的技术法规,明确产品进出口所必需的程序和注册,有效应对(冻)鱼片出口所遭遇的贸易技术壁垒,分析预测(冻)鱼片国际市场的走向和趋势,扩大我国出口,由我国商务部制定任务,由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协会经过广泛调研、认真分析,完成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冻鱼片项目。 二、编制原则 1.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 2.从保护我国产品出口出发,提高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能力,对(冻) 鱼片的相关指标、法规、标准进行研究。 3.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实验验证工作,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市场所要求的条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 4.密切结合我国国情,严谨、认真的整理、研究国内外有关(冻)鱼片产品的标准、法规以及相关的检验检疫程序等。 三、主要内容 本指南主要对我国(冻)鱼片出口所必须遵循的标准、法规、注册以及必须进行的检验检疫项目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对世界标准以及各市场的准入条件和检验检疫作了详细的对比,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1.适用范围 说明本指南的涵盖的产品。 2.出口商品基本情况概述 介绍我国 5 年来的(冻)鱼片出口情况、包括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出口市场、出口品种等。 3.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 4 对比研究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异,得出结论。 4.目标市场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与我国的差异 对比研究各主要出口市场标准、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得出结论。 5.出口商品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提出目前(冻)鱼片出口所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绿色消费、环境要求、生态标签等。 6.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 根据对比研究结论,从原材料进口、生产过程、出口检验、市场开拓,以及政府扶持等各方面提出进入各目标市场的建议。 7.我国企业出口常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和常见案例分析 举例说明我国(冻)鱼片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贸易技术壁垒情况。 8.附录 包括国际标准、各目标市场标准、法规,以及我国标准、地方标准等参考文献目录。 四、有关说明及建议 该指南的制定,详细研究了我国与国际标准、各目标市场标准法规的差异,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冻)鱼片产品出口的指导意见,为规范鱼片生产、扩大我国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利帮助。建议将该指南必要部分送各相关出口企业、海关、检验检疫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组织学习研讨,并根据各地方(冻)鱼片产品出口特点以及出口市场特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和标准法规体系,提高产品生产技术,保障产品质量,鼓励出口、增加出口创汇。同时,该指南的大部门研究内容也适用于其他出口水产品,如虾、蟹、贝类等,各相关企业、单位也可以借鉴,形成自己产品的出口指南。 5 前言 本指南适用于出口冻鱼片,包括深海捕捞(冻)鱼片和养殖(冻)鱼片。 本指南重点研究了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 4 个主要出口目 标市场。 本指南主要分析了国际、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共 69 套,主要涉及冻鱼片的法规标准、安全卫生控制、微生物限量、农兽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水产品的各项规定及卫生控制标准等国际和国外标准、技术法规与我国的差异。 本指南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 9 套解决方案,包括:建议企业提高意识、欧盟市场法规体系的研究、搞好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从源头抓起全程抓好水产品质量的监督控制、企业加强自我监控、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政府预警工作的加强、严把进口原料质量关、制定(冻)鱼片产品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 本指南还总结了出口冻鱼片应注意的其它 6 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发展问题、MSC 生态标签、绿色消费、市场准入环境要求、 “再出口证明 ” 、价廉可能引起反倾销等。 本指南技术资料来源的截止日期为 2004 年 12 月。 第一章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通过对(冻)鱼片商品近 5 年的进出口情况,主要出口市场和潜在市场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对我国生产标准和行业规范与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进行调查研究,针对我国企业出口常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贸易壁垒案例,制定出我国的出口商 品生产技术规范,从而突破目标市场的技术壁垒,达到目标市场的技术要求,稳定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本指南适用于(冻)鱼片的生产以及进出口,对于我国(冻)鱼片商品的对外贸易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该指南对于检验检疫机构、质监、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以及其他水产品的生产,以及进出口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 第二章 出口商品基本情况概述 2.1 商品名称:冻鱼片 2.2 该商品的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水产品是我国入世后具有较大出口优势的农产品,而(冻)鱼片是我国水产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之一。 2004 年,我国出口水 产品 239 万吨,创汇金额 67 亿美元,其中(冻)鱼片出口量为 57 万吨,创汇金额达 14 亿美元,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 24。 出口(冻)鱼片按原料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深海捕捞(冻)鱼片和养殖(冻)鱼片。其中出口以深海捕捞品种的(冻)鱼片为主,养殖品种的(冻)鱼片是近年随着养殖技术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出口数量增长较快。 深海捕捞(冻)鱼片产品出口多为来、进料加工贸易。深海捕捞(冻)鱼片加工出口有四个显著特点: . 冻鱼原料百分之百全部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北欧(挪威为主)、美国和日本,其中一半以上 来自俄罗斯; . 原料进口数量大,年进口量约 100 万吨,而且,进口时间集中, 70%以上的进口量集中在 3-5 月份; . 加工出口量非常集中, 70%以上在山东省,山东省又有近 85%集中在青岛地区; . 加工过程简单,创汇额高,并且带动了运输、码头、仓储、包装等有关行业的发展,涉及就业面广,社会效益显著。 2.2.1 真鳕 (Cod) 真鳕(大西洋鳕)主要捕捞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大部分在俄罗斯。大西洋鳕捕捞后,约1/4 的数量在船上直接加工包装,其它 3/4 装运至陆地加工。以前,俄罗斯和挪威捕捞船 都运到挪威加工,但现在,俄罗斯的捕捞船改为在中国登陆,产品在中国加工(称为二次冷冻加工产品)。由于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次冷冻加工鳕鱼片产品市场份额逐年扩大,以美国为例,2001 年中国的产品占市场份额为 18.7,逐渐占据了冰岛等出口国的市场份额; 2002年、2003 年中国对美国分别出口真鳕鱼片 15615 吨、17713 吨,分别占美国当年进口总量的7 23.5%、28.3% 。在欧盟市场, 2003 年、2004 年这两年间,欧盟 15 国分别从中国进口鳕鱼片19103 吨、22609 吨,分别占欧盟 15 国当年进口总量的 9.41%和 11.37%。 2.2.2 狭鳕 (Alaska Pollock) 中国出口的主要也是二次冷冻加工鱼片产品,即从俄罗斯购买原料,解冻后经手工加工再次冷冻后销售。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在市场出售的价格往往比美国等发达国家生产的一次性冷冻产品低平均每千克低 0.10.4 美元。 2002 年欧盟短期封关对中国阿拉斯加鳕鱼出口影响虽有,但不是太大,很快中国产品便以价格优势夺回了市场份额。以欧洲最大的狭鳕市场德国为例, 2003 年,中国向德国出口阿拉斯加鳕鱼片为 5.8 万吨,占德国进口总量的45.9%,200 4 年中国向德国出口阿拉斯加鳕鱼片为 5.92 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 2%。同时,销往美国的产品也在快速增加, 2002 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阿拉斯加鳕鱼片共 6.7 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 28;2003 年,中国向美国出口阿拉斯加鳕鱼片 7.03 万吨,共占美国进口总量的92.5。 2.2.3 马哈鱼( Salmon) 我国出口的马哈鱼片原料来源主要是美国、日本和俄罗斯。每年在 10 万吨左右,成品加工约占 56 吨。出口国主要为日本、欧洲、美国。以全天然野生捕捞著名的美国阿拉斯加海产近来受到中国市场普遍欢迎,预计今后几年对 华出口将保持高额增幅。 2.2.4 罗非鱼 (Tilapia) 罗非鱼片是近三年发展起来的出口创汇产品。 2002 年出口 3 万吨,2003 年即达到近 6 万吨,出口金额也增加了近一倍,从 5000 万美元增长到 9700 万美元。中国生产的罗非鱼主要出8 口到美国,是美国冷冻罗非鱼片的主要供应者,就冷冻整条罗非鱼而言, 2004 年占美国市场份额的 55;就罗非鱼冻鱼片而言, 2004 年占美国总进口量的 78。预计这个数字还将会继续增长。 1997-2004 年美国进口罗非鱼分国别统计如下: 表 1.1 冷冻罗非鱼(整条) 单位:公吨 国家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中国 52 435 4940 11622 10870 19616 28763 31782 中国台湾 18640 20995 22055 15916 27599 20660 19664 24935 厄瓜多尔 171 31 149 24 95 16 143 76 中国香港 0 0 0 52 0 40 135 100 泰国 4 35 47 20 49 250 121 144 巴拿马 2 0 0 2 2 150 104 102 其它 254 37 101 145 114 17 115 160 进口总量 19122 21534 27293 27781 38730 40748 49045 57299 表 1.2 罗非鱼冻鱼片 单位:公吨 国家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中国 0 38 749 1810 2529 6026 15857 28086 印度尼西亚 1095 885 1146 1218 2179 2572 3582 4250 中国台 湾 842 1334 2756 1730 2133 2761 2470 2666 泰国 224 138 115 178 209 338 940 734 厄瓜多尔 108 80 56 170 140 272 186 172 越南 0 0 1 18 53 106 73 17 巴拿马 0 0 0 0 0 48 42 94 巴西 0 0 0 0 8 49 27 0 其它 229 221 147 601 121 79 72 141 进口总金额(千美元) 2499 2696 4971 5186 7372 12253 23249 36160 来源:美国国家贸易统计数字 2.3 该商品近 5 年来的进出口额统计 表 1.3 2000-2004 年我国(冻)鱼片产品出口数量及金额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合计 出口数量 320073 364876 390275 475507 570427 2121158 出口金额 61889 75102 88526 112086 140932 478535 进口数量 5988 13321 6254 6450 9775 41788 进口金额 1143 2313 1334 1090 2022 7902 (注:数量单位:吨,金额单位:万美元) 9 总体而言,出口增长很快, 2004 年与 2000 年相比,出口数量几乎翻了一翻,出口金额增长了 1.3 倍。但进口数量、金额五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请见曲线图 1,图 2) 随着(冻)鱼片出口数量的增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国内内销市场的扩大,近五年来我国进口冻鱼原料数量也在逐年递增。 2004 年与 2000 年相比,进口数量增长了 47.5,进口金额增长了 121.9。具体数据请见表 1: 表 1 2000-2004 年我国进口冻鱼原料数量及金额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合计 进口数量 896017 986297 995319 1088310 1321733 5287676 进口金额 69484 86655 101329 121145 154179 53279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