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 大蒜及其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1 目 录 第一章 适用范围 . 3 第二章 出口商品概述 . 4 2.1 商品名称:大蒜及其制品 . 4 2.2 该商品的出口基本情况 . 4 2.3 我国大蒜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 . 12 2.4 出口目标市场情况简介 . 13 第三章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与我国的差异 . 14 3.1 国际标准和技术规范概况 . 14 3.2 我国大蒜及其制品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 . 15 第四章 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 20 4.1 东南亚市场和南亚市场 . 20 4.2 美国市场 . 28 4.3 日本市场 . 30 4.4 欧盟市场 . 41 4.5 韩国市场 . 51 第五章 出口商品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 56 5.1 绿色壁垒 . 56 5.2 国外技术标准发展特点 . 58 5.3 应注意其它法律 . 58 第六章 达到目标市场技术要求的建议 . 60 第七章 我国企业出口常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问题和常见案例分析 . 63 附件 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卫生通则( CAC1997) . 64 附件 2:美国 FDA 食品生产企业 GMP(良好操作规范) . 78 附件 3:日本食品安全法摘要 . 88 附件 4:欧盟大蒜质量标准法规( EC) NO.2288/1997 . 98 附件 5:山东省重点出口企业对本指南的意见 . 102 2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大蒜及其制品 本指南适用于出口大蒜及其制品的要求。包括冷冻的大蒜瓣;盐水简单腌制的大蒜头、大蒜瓣、其它大蒜;干燥或脱水的大蒜头、大蒜瓣、其它大蒜;用醋或醋酸腌制的大蒜头、大蒜瓣、其它大蒜;鲜或冷藏的其他大蒜等。 本指南重点研究了东南亚、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主要出口目标市场。 本指南主要介绍了国外主要是目标市场的大蒜及其制品的法规、标准、安全卫生控制、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农产品的各项规定及卫生控制标准等。 本指南总结了出口大蒜及其制品应注意的其它 3 个方 面的问题,包括:绿色壁垒,国外技术标准发展特点,应注意其它法律等。并针对进入目标市场提出了 5 个方面的建议与方案。 本技术指南所涉及技术资料的截止日期为 2006 年 12 月。 3 第一章 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适用的产品范围为出口鲜或冷藏的、冷冻的、盐水简单腌制的、干燥或脱水的、用醋或醋酸腌制的大蒜及其制品,覆盖的具体商品按海关商品编码分类有 9 种。其商品名称和编码见表 1.1。 表 1.1 按海关商品编码分类的出口大蒜及其制品 海关商品编码 商品名称 7032010 蒜头 703201010 鲜的蒜头 703201090 冷藏的蒜头 7032090 其他 703209010 鲜的蒜瓣(无论是否去皮) 703209020 冷藏的蒜瓣(无论是否去皮) 703209091 鲜的其他大蒜(包括切片、切碎、切丝、捣碎、磨碎、去皮等) 703209099 冷藏的其他大蒜(包括切片、切碎、切丝、捣碎、磨碎、去皮等) 7032020 蒜苔及蒜苗(青蒜) 703202010 鲜的蒜苔及蒜苗(包括青蒜) 703202090 冷藏的蒜苔及蒜苗(包括青蒜) 7108020 蒜苔及蒜苗 7108030 蒜头 7108090 其他 710809010 冷冻的大蒜瓣 7119034 大蒜制品 711903410 盐水简单腌制的大蒜头、大蒜瓣(无论是否去皮、但不适于直接食用) 711903490 盐水简单腌制的其它大蒜(不含蒜头、蒜瓣、无论是否去皮、不适于直接食用) 7129050 大蒜制品 712905010 干燥或脱水大蒜的大蒜头、大蒜瓣(无论是否去皮) 712905090 干燥或脱水的其他大蒜(不含蒜头、蒜瓣、无论是否去皮) 20019010 大蒜制品 2001901010 用醋或 醋酸腌制的大蒜头、大蒜瓣(无论是否加糖或去皮) 2001901090 用醋或醋酸腌制的其它大蒜(无论是否加糖或去皮) 注:如无特殊说明,本指南主要研究对象为蒜头(海关税则码 07032010 和 07032090)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向东南亚、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主要目标市场出口的指导。 本技术指南可供有关大蒜及其制品进出口企业生产、管理、品质与残留分析、贸易、标准等各环节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同时对于检验检疫、质量管理和行业自律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 第二章 出口商品概述 2.1 商 品名称:大蒜及其制品 2.2 该商品的出口基本情况 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我国蔬菜类创汇额最多的单项产品。 2005 年,我国出口大蒜及其制品 125.9 万吨,出口创汇达 7 亿美元;2006 年,达到 134.6 万吨,同比增长 6.9%,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达 1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7%。 2.2.1 该商品近 5 年来的出口额统计 总体而言,出口增长很快, 2006 与 2002 相比,出口数量增长了 30%,出口金额增长了 3倍。(请见表 2.1)。这种现象 充分说明了随着我国大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结构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出口金额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出口数量的幅度。(请见图 2.1,图2.2) 表 2.1 2002-2006 年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出口数量及金额 (注:数量单位:吨,金额单位:万美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出口数量 1,030,152 1,121,641 1,105,368 1,259,031 1,345,964 出口金额 33,367 34,077 40,189 69,929 102,254 5 2.2.2 最近两年来各月出口走势 近两年来,我国各月大蒜及其制品出口不均衡,每年的第三季度出口量最大,其中七月份单月出口量最大。(见图 2.3)。 6 图 2.3 2005 年 1 月2006 年 12 月各月进出口金额 出口额:万美元;出口量:吨 2.2.3 2005-2006 年分贸易方式出口情况 我国大蒜及其制品的出口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小贸易等。 2006 年大蒜出口贸易方式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量为 122.6 万吨,出口额为 9.8 亿美元,占总额的 91.1% 。加工贸易、边境小贸易、其他贸易等仅占 8.9% 。 2006年各贸易方式出口情况详见表 2.2。 表 2.2 2005-2006 年 1-12 月份贸易方式出口情况 金额:万美元;数量:吨 贸易方式 2006 年 1-12 月 2005 年 1-12 月 同比增减 ( %)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一般贸易 98,041.90 1,226,292.30 67,292.40 1,163,505.20 45.7 5.4 边境小额贸易 2,958.90 112,073.70 2,214.60 92,398.80 33.6 21.3 加工贸易 1,240.10 7,369.30 406.8 2,820.30 204.8 161.3 其他贸易 13 228.9 15.5 306.9 -16.1 -25.4 2.2.4 2005-2006 年分地区出口情况 2005-2006 年,我国共有 28 个省、市、自治区出口大蒜及其制品。其中山东省出口最多,大蒜及其制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 81.6 万吨和 6.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出口量和出口额的60.6%和 64.4%。其次是江苏省,分别占全国出口量和出口额的 10.6%和 9.4%。广西位居第三位,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 5.4%、1.8%。 2005-2006 年分地区出口详细情况见表 2.3,2006 年出口金额、数量所占比例见图 2.3,图 2.4。 7 表 2.3 2005-2006 年 1-12 月份地区出口情况 金额:万美元;数量:吨 地区 2006 年 1-12 月 2005 年 1-12 月 同比增减( %)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山东 65,880.90 815,788.00 43,682.70 757,567.80 50.8 7.7 江苏 9,609.70 143,294.60 5,857.80 117,580.30 64 21.9 广西 1,795.50 73,239.60 1,467.60 62,795.60 22.3 16.6 河南 5,034.20 71,322.20 4,579.10 87,318.60 9.9 -18.3 新疆 2,745.80 43,090.70 2,046.60 40,417.70 34.2 6.6 福建 2,774.10 38,915.10 2,302.90 51,556.70 20.5 -24.5 广东 2,822.10 35,720.40 1,741.10 28,109.80 62.1 27.1 上海 4,145.00 32,263.70 2,540.60 24,380.70 63.1 32.3 安徽 2,912.60 24,291.80 1,996.60 21,813.90 45.9 11.4 云南 636.3 23,013.60 551.3 19,657.70 15.4 17.1 天津 1,101.50 10,110.00 651.3 6814.7 69.1 48.4 吉林 454.9 6,966.50 383.6 8,212.50 18.6 -15.2 浙江 939.7 6,435.50 930.7 9,013.90 1 -28.6 黑龙江 232.1 6,184.50 248.5 8,093.40 -6.6 -23.6 北京 270.1 3,592.10 283.2 3,822.50 -4.6 -6 西藏 157.4 3,099.10 95.9 1,957.60 64.2 58.3 内蒙古 103.1 2,686.20 136.6 3,928.70 -24.5 -31.6 河北 268.4 2,541.70 198.6 2,879.70 -35.1 -11.7 辽宁 167.2 1,585.00 70.6 694.5 136.7 128.2 湖北 62.9 698.7 19 191.8 230.6 264.3 陕西 70.3 513.5 85.5 1,306.60 -17.8 -60.7 甘肃 16.1 192.5 0.9 5 1,684.20 3,750.00 湖南 8.2 125.7 17.9 350 -53.9 -64.1 海南 22.3 118.5 3.3 27 572.2 339.1 四川 11.6 70.5 16.4 55.1 -28.9 27.9 山西 3.4 52.5 20.1 455.5 -83 -88.5 江西 5.3 27.8 0 0 -100 -100 重庆 2.9 24 1 24 208.6 0 8 2.2.5 2005-2006 年分企业性质出口情况 2005-2006 年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出口企业主要为私营企业,其出口量和出口额为 86.8 万吨、6.1 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 64.5%、59.3% 。其次为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 占全国的 21.5%、24.6% 。2006 年我国分企业性质出口详细情况见表 2.4。 9 表 2.4 2005-2006 年 1-12 月分企业性质出口情况 金额:万美元;数量:吨 企业性质 2006 年 1-12 月 2005 年 1-12 月 同比增减( %)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数量 金额 私营企业 60,648.70 867,831.40 38,714.70 756,011.40 56.7 14.8 外商投资企业 25,186.40 290,044.70 17,890.70 288,978.10 40.8 0.4 国有企业 10,056.10 110,365.40 7,963.00 124,037.40 26.3 -11 集体企业 6,357.80 77,597.00 5,360.90 90,004.20 18.6 -13.8 个体工商户 4.9 125.7 0 0 0 0.0 2.2.6 分品种出口情况 2006 年我国出口大蒜及其制品的类别为保鲜大蒜、醋腌大蒜、干燥大蒜、冷冻大蒜、盐水大蒜等五类。其中保鲜大蒜的出口量和出口额最大约为 119.8 万吨和 7.9 亿美元,分别约占出口大蒜及其 制品的 88.5%和 75.6%,2006 年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各类出口情况详见表 2.5。 表 2.5 2006 年 1-12 月份品种出口情况 金额:万美元;数量:吨 产品类别 2006 年 1-12 月 金额 数量 保鲜大蒜 77,858.20 1,197,940.10 干燥大蒜 22,709.10 128,969.90 盐水大蒜 1,119.60 12,316.80 醋腌大蒜 536 6,318.30 冷冻大蒜 30.9 419 2.2.7 主要市场出口情况 我国大蒜及其制品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其中亚洲是我国出口的最大市场, 2006 年出口量为 86.7 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63.6%。美洲和欧洲分别位居二、三位,出口量为 26.4万吨、16.7 万吨。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中印度尼西亚是我国大蒜及其制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2006 年出口 29.8 万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22% 。美国和马来西亚分别位居二、三位,分别为 11.5 万吨和 10.4 万吨,分别占我国出口总量的 8.5%和 7.7%。此外,巴西、日本、菲律宾、巴基斯坦、荷兰、英国也是我国大蒜出口的重要市场。详细出口情况见表 2.6 和表 2.7。2006 年出口到各地区金额、数量所占比例见图 2.6、图 2.7。2006 年出口到各国家金额、数量所占比例见图 2.8、图 2.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