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7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2017 商务部 市场 秩 序司 2018 年 5 月 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前 言 为引导中药材产销 衔接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商务部于2012 年初建立了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系统,集中 采集 发布中药材重点品种 相关 信息 。 目前, 系统 数据 来源于 100 余个中药材产地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17 家中药材市场、 7 家中药材网站 、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及 中国海关 。 2017 年中药材 流通市场分析报告旨在客观呈现中药材流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市场运行特点,展望市场发展趋势,为中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学术机构提供参考。 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目 录 一、 2017 年中药材国内市场分析 . 1 (一)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保持平稳,品种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 1 (二)中药材种植受到政策鼓励,家种品种供应量持续增加 . 4 (三)野生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需求稳定增长 . 6 (四)药食同源品种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增长主力 . 7 二、 2017 年中药材进出口贸易分析 . 8 (一)国际市场回暖,中药材进出口量齐增 . 8 (二)传统市场稳定,亚洲仍为进出口主要地区 . 8 (三)“一带一路”助力,带动中药材出口大幅增长 . 9 (四)贵细中药材进口劲增,人参产业亟待深挖 . 10 (五)行业标准提升,出口药材质量持续好转 . 12 (六)民营企业保持领先,成为中药材进出口主力 . 13 三、中药材流通发展趋势研判 . 13 (一)中药材品种出现新行情 . 13 1品种价格继续震荡调整 . 13 2家种药材供应量扩大 . 14 3药食同源品种需求增大 . 14 (二)中药材市场预示新变化 . 14 1优质中药材需求量扩大 . 14 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2鲜食中药材刺激冷链配送升级 . 15 3中药材市场交易创新变革 . 15 (三)中药材产地呈现新形势 . 15 1医药企业加速产地布局 . 15 2集约化产地加工雏形初现 . 16 3产地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 16 附录 . 17 附表 1: 2017 年中药材重点品种价格情况 . 17 附表 2: 2017 年中药材重点品种价格变化及走势 . 19 附表 3: 2017 年中药材出口情况统计 . 21 附表 4:参与统计的各地商务部门 . 23 附表 5:参与统计的 17 家中药材市场 . 26 附表 6:参与统计的 7 家中药材网站 . 27 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1 2017 年 我国 中医药 新 政 密集出台 , 尤其是 中医药法的 实施 以及 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 2017-2020 年)的发布, 为中药材 产业 发展带来新 机遇。 在此背景下, 全国中药材供给规模继续扩大 ,流通环节资源 不断优化 , 集约化产地加工 方式凸显, “互联网 +” 新型贸易方式 兴起, 中药材流通市场 加快转型升级。 一、 2017 年中药材 国内市场 分析 (一) 中药材 市场 价格 整体 保持 平稳, 品种 价格波动 幅度收窄 2017 年中药材流通市场 价格 整体 保持 平稳 , 略有下滑。从反映全国中药材整体价格情况的“中药材综合 200 价格指数 ” (我国 200 种主要大宗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来看,价格指数在年初最高达到 2700 点,随后缓慢回落,年底 12月 31日点位为 2350.80点,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 2016年的年初点位。从价格指数综合分析, 2017 年价格 呈现小幅波动态势。 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2 图 1.中药材综合 200 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具体来看, 在 我国 流通市场常见的 741个中药材 品种中,220 个品种价格上涨, 334 个品种价格持平, 187 个品种价格下跌。与 2016 年相比, 2017 年涨价品种数量减少 7%,价格持平品种数量减少 12%,涨价和持平品种数量合计下降 10%,价格下跌 品种数增加 48%。 图 2.常见中药材价格涨跌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220 个涨价品种价格平均涨幅为 24%( 2016 年全年涨价涨 跌 平 2016年 237 126 3782017年 220 187 3340100200300400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3 品种平均涨幅为 39%),价格涨幅较去年收窄,市场进一步稳定。其中,价格涨幅排名前 20的品种,平均涨价幅度为 101%,与 2016 年相比涨价幅度大幅降低,涨价品种多以小品种为主,市场、资本和气候对品种影响较大。 表 1.2017 年价格涨幅排行前 20 品种 (选取 药典品种排序) 序号 品种 规格 波动幅度 1 马鞭草 统 较广 225% 2 合欢花 米 较广 160% 3 樟脑 统 较广 155% 4 乌梅 生统个 四川 133% 5 墨旱莲 全草统 河北 127% 6 白扁豆 统 云南 125% 7 珍珠 统 浙江 100% 8 土木香 统个 河北 86% 9 前胡 野生统个 较广 85% 10 金果榄 统 西南 82% 11 牛黄 天然胆黄 较广 78% 12 锁阳 统个 甘肃 75% 13 一枝黄花 统 贵州 71% 14 密蒙花 统 四川 67% 15 煅石膏 统 较广 67% 16 山茱萸 3%核新 陕西 67% 17 石膏 统 较广 67% 18 猪牙皂 统个 较广 67% 19 断血流 统 较广 67% 20 西青果 统 进口 63%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187 个 价格下跌 品种价格平均跌幅为 13%( 2016 年平均跌幅为 18%),价格 跌幅较 去年收窄,整体跌幅不大。其中,跌幅排名前 20 的品种平均跌幅 45%,与去年持平。但 是, 大宗品种川芎、板蓝根分别下跌 42%、 36%,药食同源品种柠檬、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4 益智 仁 分别下跌 50%、 43%, 再加上 产新后新货将大量上市,后期下行压力较大。 表 2.2017 年价格跌幅排行前 20 品种 (选取 药典品种排序) 序号 品种 规格 波动幅度 1 甘遂 统 山西 -86% 2 蛇床子 统 较广 -66% 3 韭菜子 统 较广 -60% 4 橘核 统 较广 -56% 5 柠檬 统片 四川 -50% 6 半枝莲 头茬全草 河南 -45% 7 金樱子 统个 江西 -45% 8 益智 统 海南 -43% 9 莲子 红统个 山东 -42% 10 川芎 晒统个 四川 -42% 11 鸦胆子 统 广西 -42% 12 夏天无 统 江西 -39% 13 胡椒 统白椒 海南 -38% 14 菟丝子 统 内蒙 -38% 15 路路通 去柄统 较广 -38% 16 龙葵 全草 河北 -38% 17 栀子 青统 江西 -37% 18 板蓝根 统个 黑龙江 -36% 19 荜茇 统 进口 -35% 20 夏枯草 家种不带球全草 河南 -33%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 二 ) 中药材种植 受到 政策鼓励 , 家种品种 供应量持续增加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推进,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扶持 力度 不断 增强 ,中药材种植 面积 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 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上年增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5 长 3.5%,种植面积达到 3466.89万亩(不含林地和野生药材),家种药材供应量 持续 增加 。 同时 , 各 地推动 落实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 年 ) 和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 2017-2020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张,预计 到 2020 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 将 超过 6620 万 亩(含林地种植面积),种植品种供应量 或将进一步激增 。 表 3.2020 年 我 国中药材种植面积预测 序号 省市 中药材种植面积 ( 万亩 ) 1 重庆市 200 2 河北省 300 3 山西省 300 4 吉林省 300 5 黑龙江省 150 6 浙江省 70 7 安徽省 300 8 江西省 300 9 山东省 300 10 河南省 200 11 广东省 150 12 四川省 600 13 贵州省 700 14 云南省 800 15 陕西省 500 16 甘肃省 400 17 青海省 350 18 内蒙古自治区 440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180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 80 合计 6620 因此, 反映家种中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家种 100价格指数 ”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0 种家种中药材市场价格2017 年 中药材流通 市场 分析报告 6 的综合加权) 2017 年整体下行,从 2500 点调整到 2200 点左右,下降 332.01 点,环比下降 13.14%。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药材种植品种供应量正在持续增大。 图 3.中药材家种 100 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 中药材 天地网 (三) 野生 及动物类药材产能不足 , 需求 稳定 增长 长期以来, 动物类药材多为野生。由于野生资源稀缺 且逐年枯竭,国家 对其 实施严格的政策保护,再加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 使得野生及 动物 类药材供给出现不足,随着 需求 的不断 增长,价格 呈现 平稳上升态势。 2017 年, 反映野生药材价格运行情况的“中药材野生99 价格指数 ” (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99 种野生中药材市场价格的综合加权)上半年突破 3000 点,上行至 3200 点 附近 ,下半年小幅度回调,上涨 117.4 点,环比上涨 3.93%。 71 个动物类品种中, 34%的品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25.41%,珍珠、五谷虫、蝉蜕等上浮较大; 24%的品种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