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鱼类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鱼 类 网箱养殖示范基地 建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二 O一七年十月 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 1.2 项目建设方案 . 1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3 1.4 综合评价 . 4 第二章 背景 及必要性 . 5 2.1 项目建设背景 . 5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7 3.1 建设地点选择 . 7 3.2 建设条件 . 7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10 4.1 市场分析 . 10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10 4.3 市场分险分析 . 11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13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3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 13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 13 5.4 工艺(技术)方案 . 14 5.5 设备选型方案 . 14 II 5.6 主体工程方案 . 15 5.7 建设方案 . 15 5.8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17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19 6.1 环境影响 . 19 6.2 节能减排措施 . 20 6.3 环保部门意见 . 20 第七章 项目组织和管理 . 21 7.1 组织结构域 职能划分 . 21 7.2 劳动定员 . 22 7.3 管理模式 . 22 7.4 技术培训 . 23 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23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 25 8.1 投资估算依据 . 25 8.2 投资估算 . 26 8.3 资金来源 . 26 8.4 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 . 27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28 9.1 财务评价依据 . 28 9.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 . 29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30 9.4 财务效益分析 . 31 9.5 不确定性分析 . 31 III 9.6 财务评价结论 . 32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 34 10.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 34 10.2 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 . 34 10.3 辐 射带动能力分析 . 34 10.4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 35 附 录 . 39 一、附表: . 39 二、附图: . 39 三、附件: . 40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表 . 43 附表 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 45 附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 47 附表 2-3:科技投资明细表 . 49 附表 3-1:流动资金估算表 (种 养殖项目 ) . 50 附表 3-2 流动资金估算表 (非种养殖项目 ) . 52 附表 4: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 54 附表 5:总成本费用表 . 55 附表 5-1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 . 57 附表 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 58 附表 7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 60 附表 7-1销售 (营业 )收入、销售 (营业 )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 62 附表 8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 64 IV 附表 9:银行贷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 66 附表 10:财政资金使用计划表 . 68 第一章 总论 1 第 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1、项目单位名称: XXXXXXX 2、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出资) 3、股东 构成: 4、发展历程: XXXXXXX 5、 主要业务 :水产养殖、销售 6、 主导产品 : 鱼类 7、 人员结构 : 现有职工 14 人(其中:管理人员 2 人,技术人员 2人,养殖生产 工人 10人)。 8、 获得的主要业绩 、 荣誉 : 1.1.2 财务状况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2 项目建设方案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鱼类 网箱养殖示范基地 建设 项目 2、建设性质:扩建 3、建设地点: XXXXXXX 第一章 总论 2 1.2.2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产品方案:引进平均体长 5 公分优质 鱼类 苗 30 万尾,年向社会提供鲜活 鱼类 300吨。 2、建设规模:推广 DB11/T157鱼类 养殖技术;引进 5公分以上优质 鱼类 苗 30万尾;年增成品鱼 300吨。 1.2.3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1、品种:引进 5公分长度 鱼类 鱼苗 30万尾。 2、技术培训:科技培训养殖基地员工 3、主要技术: 鱼类 养殖饲养及疫病防治技术。 4、设备方案:仪器设备购置 48台(套);其中主要设备 12台,附属设备 36台。 1.2.4 水上工程 ; 1.2.5 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 1年,即 2018年 8月实施完成。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 423.05 万元 , 其中 :建设投资 282万元 ( 其中 :土建工程 40.5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 223.25万元,其它费用 18.25 万元), 占 总投资的 94.30%,; 流动 资金 141.05 万元 , 占 总投资的 5.70%。 2、资金来源:申请农业综合 开发地方财 政补助资金 168万元,企业自筹 203.05万元。 第一章 总论 3 1.2.7 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一年后产量达 300吨,实现销售收入 1800万元 , 总成本费用 375.91万元, 经营成本 350.31万元, 利润总额 134.9 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 31.89,财务内部收益率 21.92%,财务净现值 277.98 万元, 静态 投资回收期 5.22 年 (含建设期 1 年) 。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经济上 可行。 2、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 XXXXXXX乃至整个黄南州水产品长期以来外地调进的问题,还可辐射带动沿黄地区发展优质冷水鱼种繁殖、网箱养殖、渔产品加工、餐饮、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壮大。 3、生态效益:水库增值渔业和网箱养殖可以互相利用、互为补充,网箱养殖是一种高产出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养殖鱼类生长快,饵料利用率高,同时产生的饵料残渣和粪便不仅可直接被库区增值放养鱼类所利用。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XXXXXXX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文件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 2017年国家农业 综合开发 产业化经营 项目 申报指南的通知青农发办 201729号; 2、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 60号); 3、 XXXXXXX政府关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 200838号); 第一章 总论 4 4、 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部 颁布的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 三 版); 5、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6、 XXXXXXX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 XXXXXXX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计划; 8、“ XXXXXXX鱼类 工厂化育苗及水库网箱养殖成鱼 示范研究”、“ 鱼类 人工繁殖及亲鱼培育技术的研究”和“ XXXXXXX鱼类 肉质改良及鱼片加工技术的开发”等科学研究及中试成果; 9、 XXXXXXX 委托关于编制 300 吨 鱼类 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 10、 项目 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 1.4 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项目符合国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设资源有保障,产品有市场,采用的技术先进适用,项目建成后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建基地、带农户的紧密联系方式,可促进 产业化进程,养殖场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尤其利用项目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对大力发展冷水鱼生产是十分有利的。 项目符合中央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符合我省当前沿黄地区畜牧业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技术含量较高,资金使用合理,市场前景和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5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建设水产养殖生产基地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的需要。 XXXXXXX公伯峡库区,气候温暖,环境无污染,具有良好的水资源条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形成了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适宜水产养殖的 生长发育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合理优化渔业资源生产和布局,实施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水资源配置,挖掘水资源潜力和发挥比较优势,从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特点的优势产品,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优势水产品向适宜产区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冷水鱼网箱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高原特色优势渔业,是项目区成为渔业科技成果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基地、渔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基地,并带动加工、储藏、运输、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进一步优化本地区农业结构,增强 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而且能够开辟农村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从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与实施,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根据国家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第 二 章 背景及必要性 6 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农业部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结合 XXXXXXX 省委“始终把基础建设放在农业发展的 首位,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发展水产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要求。按照 XXXXXXX农牧行业主管部门发展农区畜牧业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十三五”期间重大项目布局,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文件精神和 XXXXXXX农牧业产业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贯彻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从政策上、融资渠道的开拓上都适逢其时。 2.2.2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捷径 XXXXXXX水资源充沛,气候条件较好,水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水产养殖业 的良好条件,并且当地农民均有水产养殖的习俗、农业基础较强、交通条件便利,农民素质相对较高,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项目区由于农民经济基础差,周转资金匮乏,水产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鱼类 养殖业始终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因此,在本区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是一项起点高、见效快,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让农民增收的一条捷径。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7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 XXXXXXX,养殖水域属于 U型地段,水流缓慢,水质清澈,刮风时间少且风力小,是 理想的养殖基地,水域滩涂面积 500公顷。 3.2 建设条件 3.2.1 自然条件 XXXXXXX地处北温带,属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 8.7,最热月( 7 月)平均气温为 20.3 ,最冷月( 1月)平均气温为 -10。平均作物生长期为 234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40.9mm,且降水集中在夏季( 6 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55%,年蒸发量为 1804.6mm,年平均相对湿度 56%。全年日照时数为 2458.2小时,全年无霜期 149天。 境内热量较足 ,气温日较差大,全县年平均气温 8左右, 0的积温在 2400 -3400,持续天数为 210 240 天, 5的积温2200 -3200, 10的积温 2200 -2600,无霜期 170 200天。年平均气温 5CC 80C,年辐射量 125 135 千卡 /平方厘米,日照时数 2400 2600 小时,年降雨量 350 700 毫米,气候温和,自然条件是较好的,是理想的水产养殖基地。项目区海拔 2500 2900米,年均气温 5 6.5,年均降水量 500毫米左右。 3.2.2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政策环 境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8 近几年来, XXXXXXX 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业发展势头强劲。由于长期以来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水产产品生产体系落后,饲养的科技含量低,致使农牧业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我省农牧业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2016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颁布实施后 XXXXXXXXXXXXXX都十分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工作 , 为 鱼类 养殖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资源优势 XXXXXXX,海拔 1895 米,耕地面积 1250 亩,该村年均气温 8.7,年降雨量 450 ,无霜期 185 天,农作物生长期为 240 天,属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热量资源丰富。 XXXXXXX距省会西宁 145公里,东离兰州 200公里,西同高速于 2017年 9月已顺利通车,乡村公路、农田道路硬化呈网状结构,构成了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项目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资源充足;以黄河灌溉为主,水质洁净无污染;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小,土地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农药、化肥使用标准要求;周边无工矿企业,大气质量优良,不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影响。环境条件 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科技开发能力 公司在组织技术人员开展 鱼类 孵化、疾病预防、科学养殖等技术方面积极探索外,并与省内渔业协会、省内外及县上专家达成长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9 期技术报务协议,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3.2.3 基础设施条件 建设区距省会 145 公里,东离兰州 300 公里,西同高速公路,构成了便利的交通运输体系。项目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资源充足;以黄河灌溉为主,水质洁净无污染;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小,土地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农药、化肥使用标准要求;周边无工矿企业,大气质量优良,不受工业和城市污染 的影响。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 四 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0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1 市场分析 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档次在逐年提高,由于引进的鲤鱼、黄河土著鱼、高白鲑鱼苗质量较好,特别是 鱼类 是一种优质名贵鱼类。 XXXXXXX 特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冷水资源、无污染、高品质的水体质量,使产品具有独特的高原风味和保健性能,符合大众口味,产品一定会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 4.1.2 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由于 XXXXXXX 水体资源冷凉无污染 ,具有开展 鱼类 类网箱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产鱼产品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行优价高,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渔产品还是各民族宴席及平时餐桌上的常备食品之一,每年消费量巨大。目前 XXXXXXX 生产的水产品规模不大,现有的养殖,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渔产品除了作为人们通常食用的水产品之外,还可以加工成罐头、鱼干等产品销往外地,因此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1)销售策略: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节省成本,强化市场开拓能力和提高营销利润水平。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用先进的 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结合信息现代化建设加强 畜 产品经营销售网络建设 ,广泛密切联系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专业协会服务功能 ,为生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1 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优质、方便的信息服务。加快与农业部和全国各地 水产品 生产销售网络的联网工作,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发展 水产产品 产业化服务。 ( 2)销售方案:公司产品于 2017 年 7 月通过绿色健康养殖和绿色认证,以“湟品”品牌优势与农超对接,结合常规营销模式扩大营销规模。 ( 3)营销模式:实施名牌战略。制定自己的品牌,加强对产品品牌的宣传,在市场 上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可,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加强广告等媒体组合策略。经常采取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经常参与一些公益性活动,建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各种展销会、订货会,提高产品知名度,争创名牌。 ( 4)营销进度:采用多种形式,积极推销开拓省内外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销售渠道,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面,加大产品形象和公司形象的宣传力度,使本项目产品在 XXXXXXX 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项目生产经营的 第一年,销售量达到生产能力的 0%,第二年达到 70%,从第三年开始,销售量达到生产能力的 100%。 4.3 市场分险分析 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项目的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产品价格和原料供应四个方面,项目产品目前市场需求量高,一直呈上升趋势;第 四 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2 项目产品具有高原绿色产品特色,目前当地零售市场主要为XXXXXXX 当地产品,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多年来随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而逐年递增;原材料市场风险低,只有在水 灾、疫情等 极端 自然灾害 情况下,会 影响 商品鱼的供应,增加原料成本;另外,新的竞争者介入或省外同行 竞争能力的增强对项目收益影响极小 。 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利用资源优势, 与农 牧 部门和基地的 广泛 合作, 进一步稳定原料基地,巩固“公司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 扩大订单, 壮大公司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培训,及时 向 农 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信息服务,引导 农 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扩大高原绿色产品宣传力度,巩固现有市场,进一步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不断提高公司知名度;深挖公司内部潜力,进一步延伸产品加工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管理 和 培训 ,鼓励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 。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3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产品 方案和建设规模 5.1.1 产品方案 引进 5 公分以上优质 鱼类 苗 30 万尾,年向社会提供鲜活 鱼类300吨。 5.1.2 建设规模 推广 DB11/T157鱼类 养殖技术;引进 5 公分以上优质 鱼类 苗 30万尾;年增成品鱼 300吨。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本着原料、产品运距短,费用低,产品销售市场辐射最大为原则,并且考虑卫生防疫、基础配套设施条件、耕地资源、气候条件、交通运输、给排水条件以及噪声影响等因素,同时兼顾安排当地剩余劳动力等综合因素,按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防疫严格、卫生安全”的整体建设要求进行设计。 详见附图: 300 吨 鱼类 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扩建项目规划布局示意图。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根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方案分水上建设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种苗引进、科技培训方案四部分。设计必需符合相关专业技术规范,包括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40-90)、洁净区养殖场噪声卫生标准( GBJ86-8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第 五 章 建设方案 14 5.4 工艺(技术)方案 5.4.1 工艺(技术)路线流程图 设置网箱 挂网 鱼苗引进 网体消毒 销售 定量喂养管理 投放鱼苗 5.4.2 工艺(技术)路线流程说明 如上所示: 鱼类 养殖主要包括设置网箱、挂网、鱼苗引进、网体消毒、投放鱼苗、定量喂养管理、销售等 7道工序。 5.4.3 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 DB11/T157鱼类 养殖技术; XXXXXXX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XXXXXXX鱼类 养殖规范, XXXXXXX鱼类 养殖技术实验报告 5.4.4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 每个网箱最大可投放 50克鱼苗 2000尾,即每立方 15尾;对水环境要求 PH 值 7.8 8.1,透明度不低于 3.5m,溶解氧不低于为9.0mg/L;水温 4-18;饵料中含粗蛋白 40%,粗脂肪 10%以上,粗纤维 2%以上。日投喂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量的 3%。 5.4.5 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水资源平衡)分析 网箱养殖的水域面积按水库面积的 1/100 计算,则可设置网箱500个,每立方投放鱼苗 15尾,鱼饲比为 1:1.2。 5.5 设备选型方案 5.5.1 设备选型 本项目主要养殖设备选用省内外较为成熟和实用的设施,以满足生产需要。 第五章 建设方案 15 5.5.2 设备清单 HDPE深水抗风浪网箱:周长 160米。 表 5-1 设备购置明细表 序号 名称 数量(个) 单价 (元 /个) 投资额(万元) 备注 1 HDPE 深水抗风浪网箱 12 350000 42 C160 2 网衣 36 5000 18 合 计 60 5.5.3 设备来源 项目主要养殖设备选用国内产品。 5.6 水上工程方案 安装周长为 160米的 HDPE深水抗风浪网箱 12个。 5.7.建设方案 5.7.1网箱框架结构 采取钢质框架加泡沫塑料块的框架结构,钢制框架由内框与外框组合而成,内外框之间用角钢和钢筋固定,内外框均为双层,高30cm,中间添加泡沫塑料块,使浮力达到 700 公斤左右,足 以支持2 名操作人员在框架上作业。框架自重为 200 公斤左右。内框架上安装直径 20mm的薄壁钢管支架 (或钢筋棒支架 )用于安装网箱,支架高 80cm。 5.7.2锚定装置及网箱设置 成鱼养殖网箱为便于管理,按 2 只一组进行设置。网箱要设置在背风、水流很微,水体交换好、无暗礁,树梢等障碍物的广阔水第 五 章 建设方案 16 域,设置网箱时先用铁卡环把网箱按 3 只一排连接起来,三排连成一组,箱体之间加废旧外胎,防止碰撞损坏。网箱设置连成一体后,四角分别用铁锚 (重 150 200公斤只 )和钢丝绳,锚链锚定。锚链用铁链 30米制成, 直接连接在铁锚上,锚链另一端连接纲丝绳,钢丝绳长为水深的 2 倍。使用箱漂浮在水中。四角的锚要分别沿对角线拉向四方,抛入水中,防止钢丝绳相缠,影响移箱作业,各组网箱之间相距 50米以上,各只网箱箱体的重锤要紧贴在箱体上,并不能有楞角和尖突防止碰破网箱,或重锤相互缠绕,影响箱体的平展,网箱要在放养鱼种前一周设置完好,并观察设置水域的水流、水深、风浪、杂物及箱体的伸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使网箱完好、安全,网片上着生藻类,以防鱼种进箱被擦伤表皮和鳞片。 5.7.3鱼种放养及密度 成鱼网箱放养 尾重 100 克尾以上的鲑鳟鱼种,放养密度为5.6kg (每箱放养平均尾重 100克的鱼种 2000尾箱 )。 鱼种运到后,先在码头附近安置 3 4 只网箱,保持水深 100厘米,把鱼种用输运管带水卸入箱中。并在一只小网箱中用农膜包裹箱体,配置好 4的 Nacl溶液,把鱼种适量捞入箱中进行消毒,浸泡 5 8分钟,视鱼种仰浮时即捞到另一只箱中。依次消毒后,用网箱 3 只,分别装好适量的鱼种,把网箱收起 5 米,使水下只有 2米水深,用机动作业船将鱼种箱缓慢拖至网箱养殖区,用过鱼筛把相同规格的鱼种按放养密度的要求分别放入各个养 殖网箱中。鱼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