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7年,宁夏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7.8%。一是消费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3亿元,同比增长4.2%,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较快增长。三是外贸增势强劲。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41.3亿元,同比增长58.9%,比上年高65.3个百分点。四是物价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比上年高0.1个百分点。五是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7亿元,同口径增长10.1%,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六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5%和9.0%。宁夏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提速、特色产业品牌和现代服务业提档四大工程。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6年的7.6:47.0:45.4调整为7.6:45.8:46.6,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新动能较快成长,专业设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发电量、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分别增长24.4%、19.8%、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特色优势农业产值占比达87.0%。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1%,首次突破50%。宁夏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去产能力度加大,全年共化解煤炭产能593万吨,取缔“地条钢”45.7万吨。去库存成效明显,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6.9%,去库存周期较上年减少2.7个月。降成本积极推进,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从用电、融资、物流、税费等方面入手,通过30条具体措施,有效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年累计降低实体经济成本85亿元。补短板力度加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6.3%、64.7%;实施“脱贫富民36条”,减贫1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出台“生态立区28条”,完成营造林107.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黄河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3.3%。2017年,宁夏金融运行保持稳健。金融业资产规模稳步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银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宁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65亿元,同比多增335亿元,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665亿元,同比多增115亿元;委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占比为19.4%,同比上升39.4个百分点。一是贷款投向重点突出。第三产业贷款增速较高,同比增长18.5%;基础设施贷款增速显著加快,由上年的1.8%提高至64.6%;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同比增长29.9%,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3.0%,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7.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二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保持下行。2017年12月,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低于其他资金发放的同类贷款利率水平。三是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2017年末,宁夏银行业金融机构较年初增加21亿元;不良贷款率1.89%,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四是跨境人民币业务结构优化。2017年宁夏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业务占比为40.8%,较上年提高27.1个百分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宁夏落地,全年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同比增长50.4%。全区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企业比上年末增加97家,业务涉及欧美、亚非拉等54个国家(地区)。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强化政策导向功能和正向激励。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落实好定向降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等有关存款准备金激励约束措施;全年发放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44亿元,是上年的2.4倍;办理再贴现32亿元,98%以上是小微企业票据;发放常备借贷便利90亿元,满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证券业平稳发展,保险业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嘉泽新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宁夏第13家上市公司,填补了宁夏14年来没有企业在主板上市的空白;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有所扩充,上市辅导备案企业数量从0增至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继续扩大,较年初增加12家;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12家,涵盖22个行业,覆盖22个市县,实现了全地域全产业覆盖。保险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末宁夏保险业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6.8%,保险业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5.7%;保证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2.0%、80.8%、35.5%;“扶贫保”覆盖全区100%的建档立卡户和100%的建档立卡人口,提供风险保障1137亿元;向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保险风险保障,提供风险保障1.1亿元;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提供风险保障0.7亿元。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创新政府采购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式,与环保部门建立环保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进展。现代化支付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宁夏移动支付的笔数和金额占电子支付比重为50.2%和11.3%。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财政支出电子化、代理支库上线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及全部置换债券资金纳入人民银行国库分账管理。金融IC卡应用范围持续扩展,金融IC卡发卡数量占宁夏金融机构银行卡发卡数量的62.4%,支持金融IC卡闪付及手机云闪付的POS终端占比为98.0%。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持续增强,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进一步提升。2018年,宁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宁夏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着力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重点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稳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 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5(一)银行业运行稳健,货币信贷保持平稳增长.5(二)证券业平稳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8(三)保险业加快发展,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8(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融资总量增长较快.9(五)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9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内需平稳增长,外需增势强劲.10(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11(三)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大幅上涨.12(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2(五)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葡萄酒产业较快发展.13三、预测与展望. 14附录:. 16(一)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金融大事记.16(二)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7专 栏专栏 1 宁夏推动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取得实效. 7专栏 2 强化四项举措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3表表 1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5表 2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货款各利率区间占比.6表 3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证券业基本情况. 8表 4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保险业基本情况. 8表 5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9表 6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9图图 1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5图 2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5图 3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6图 4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布情况. 9图 5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 6 1981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10图 7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10图 8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9 1987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图 10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 11图 11 2001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12图 12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收支状况. 12图 13 2002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4 2017年银川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4一、金融运行情况2017年,宁夏金融业资产规模稳步扩大,货币信贷保持平稳增长,证券业平稳发展,保险业加快发展,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一)银行业运行稳健,货币信贷保持平稳增长2017年,宁夏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原则,认真贯彻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信贷投放重点突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1.资产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主体保持增加。2017年末,宁夏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9.7%。受息差收窄、投资收益率下降、不良贷款上升等因素影响,银行业盈利压力加大,利润同比下降16.9%。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扩容,新增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至42家。表 1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宁夏银监局。2.存款增长明显放缓,结构分化明显。2017年末,宁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67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5848亿元,同比增长7.5%,较上年末放缓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存款407亿元,同比少增199亿元。从结构看,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和广义政府存款同比分别增长9.5%、7.0%和2.4%;金融机构表外及同业业务监管趋严,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少增50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图 1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图 2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3.货币信贷平稳增长,投放重点突出。2017年末,宁夏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46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6333亿元,同比增长11.7%,较上年末加快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65亿元,同比多增115亿元。第三产业贷款增速较高,同比增长18.5%,较上年末加快6.0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10.0个和1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贷款较年初增加477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3.6%。基础设施贷款增速显著加快,由上年的1.8%提高至64.6%;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1%,高于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速3.3个百分点;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图 3 2016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4.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导向作用有效发挥。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综合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强化政策导向功能和正向激励。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促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落实好定向降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等有关存款准备金激励约束措施;全年发放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44亿元,是上年的2.4倍;办理再贴现32亿元,98%以上是小微企业票据;发放常备借贷便利90亿元,满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需求。5.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去产能方面,严格控制和压缩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煤炭钢铁行业贷款增速放缓,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去库存方面,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放货币化安置贷款88亿元,据估算,消化商品房库存约2.7万套。去杠杆方面,2017年末,宁夏地方性银行同业业务杠杆率为177%,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全区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9%,同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补短板方面,2017年末,宁夏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同比增长29.9%,涉农贷款同比增长13.0%,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7.9%,均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了贷款业务持续扩大和配套机制逐步健全。6.表外业务规模扩大,表外理财快速增长。2017年末,宁夏担保类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32.8%,承诺类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8.8%。保函和信用证大幅增长,其中跟单信用证年末余额同比增长99.9%。非保本理财产品发行加速,年末余额同比增长32.3%;资产托管业务余额同比增长21.1%。7.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保持下行,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运行良好。2017年12月,宁夏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5%,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9%,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银行机构运用扶贫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发放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35%和5.34%,显著低于其他资金发放的同类贷款利率水平。宁夏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运行有序,存款利率分层差异化定价格局逐步形成。表 2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8.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2017年,宁夏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平稳适度,流动性比例同比上升2.93个百分点。2017年末,宁夏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1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9.农信社改革持续推进,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制稳步推进,4家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新增村镇银行4家。 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10.跨境人民币业务结构优化,覆盖面持续扩大。2017年,宁夏跨境人民币收支32.5亿元。其中,经常项下业务占比为40.8%,较上年提高27.1个百分点。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宁夏落地,全年企业办理全口径跨境融资业务同比增长50.4%。全区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企业比上年末增加97家,业务涉及欧美、亚非拉等54个国家(地区)。专栏 1 宁夏推动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取得实效2017年,宁夏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以推动宁夏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为主线,以提高金融服务渗透率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定位高起点、金融重服务、典范优则先、创新点面带”的金融精准扶贫宁夏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定位高起点:从“高”定位金融精准扶贫,以针对性政策确定发力重心。连续5年将金融扶贫列为政府重要改革任务、人民银行系统重点创新工作;以政府名义印发金融扶贫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等全局指导性意见,提出目标、分解任务、压实责任。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商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实施“一县一品”“一行一策”“一保一县”,明确32项“十三五”金融产品设计和服务承诺,确保机构下沉、服务下沉、资金下沉。金融重服务:从“重”夯实基础服务,以完善服务促农户获得感提升。重信用创建培育。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增强贫困户信用意识,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固原、吴忠、中卫3个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达到95%以上。重基础金融服务延伸。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在贫困地区增设或恢复机构网点设置,贫困地区每万人拥有服务网点1.5个,每万人拥有助农取款服务点13.5个,每万人拥有自助服务设备138.2台。重脱贫保障。家庭意外伤害、大病补充、借款人意外伤害、优势特色产业保险等“扶贫保”产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重发展直接融资。易地移民区红寺堡纳入“上市绿色通道”。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挂牌,壹加壹、皇达科技等6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上陵牧业等11家公司进入创新层,隆德方圆养殖公司、宁夏盐池大夏农林牧公司等60余家企业在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典范优则先:从“实”创新特色做法,以典型模式复制推广促扶贫成效提高。出台宁夏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和信贷产品推广方案,涉及18家金融机构48种扶贫信贷产品,从优选择典型模式复制推广。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在全系统推广“盐池模式”;邮政储蓄银行宁夏分行推广复制以“银行+合作社(农村能人)+农户”联动为核心的“蔡川模式”,在全辖29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小额贷款,累计发放1.1万笔,金额4.7亿元;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联动的“固原做法”,重土地资源价值利用的“同心特色”等模式均发挥了积极带动效应。2017年末,宁夏扶贫小额信贷人均4.4万元,比2016年末增加0.5万元。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运用自有资金发放的个人精准、产业精准扶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12%和4.59%,分别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3个和1.8个百分点。创新点面带:从“准”聚焦服务对象,以点面结合精准对接金融扶贫需求。精准对接信贷需求,用足用好扶贫再贷款,力争贷款投放匹配农业生产周期。2017年,宁夏累计发放扶贫再贷款15.5亿元,余额14.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3.7倍。鼓励银行争取总行业务转授权,对贫困地区单列信贷计划。2017年末,宁夏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19.2亿元,同比增长29.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8.2个百分点。精准对接特困农户,因村因户施策,创新“金扶贷”“移民贷”“农地贷”“农房贷”等专项信贷产品。2017年末,宁夏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3.8亿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8.7个百分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覆盖率达到78.5%以上。精准对接产业发展,支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提升农户“造血”功能。2017年末,宁夏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61.0亿元,同比增长64.6%。精准对接项目发展,实施业务主办行制度,国家开发银行宁夏分行、农业发展银行宁夏分行开通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绿色通道”。2017年末,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24.4亿元,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二)证券业平稳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1.企业上市取得突破,资本市场培育不断加快。嘉泽新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宁夏第13家上市公司,填补了宁夏14年来没有企业在主板上市的空白;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有所扩充,上市辅导备案企业数量从0增至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继续扩大,较年初增加12家;宁夏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12家,涵盖22个行业,覆盖22个市县,实现了全地域全产业覆盖。 表 3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证券业基本情况数据来源:宁夏证监局。2.证券经营机构保持增加,市场交易量平稳增长。2017年,宁夏证券公司分公司增至11家,证券营业部增至45家。受资本市场回暖影响,全年辖区证券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15.2%,期货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36.2%;主营收入与净利润有所下降,各证券经营机构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8%,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1.7%。(三)保险业加快发展,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1.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保险业务平稳增长。2017年末,宁夏有保险法人公司1家,财产保险省级分公司10家,人身保险省级分公司12家;保险各级分支机构501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71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1568家。2017年末,宁夏保险业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6.8%,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3.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9.08%;保险业赔付支出同比增长15.7%。2.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保险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2017年,宁夏保险业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民生类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保证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2.0%、80.8%和35.5%,普通人身险累计保费收入高于分红险累计保费收入;“扶贫保”覆盖全区100%的建档立卡户和100%的建档立卡人口,提供风险保障1137亿元;向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补偿试点,提供风险保障1.1亿元;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为39家试点企业提供风险评估,提供风险保障0.7亿元。表 4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保险业基本情况数据来源:宁夏保监局。(四)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融资总量增长较快1.社会融资规模显著增加,直接融资占比下降。2017年,宁夏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65亿元,同比多增335亿元。其中,表外融资规模继续扩大,委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明显增加,占比为19.4%,同比上升39.4个百分点;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债券和境内股票融资)占比为0.7%,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占比为77.0%。2.货币市场交易增速回落,成交利率小幅上涨。2017年,宁夏银行间市场成员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1.5%,比上年低24.6个百分点;现券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5%。从成交利率看,同业拆借、债券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上涨0.54个和0.6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图 4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布情况3.票据签发大幅增长,票据贴现利率明显上升。2017年,宁夏银行承兑汇票累计签发额同比增长20.3%,票据贴现量同比减少29.7%,年末票据融资余额同比增长5.3%。票据直贴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64个百分点;票据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59个百分点。4.外汇交易快速增长,黄金交易总体平稳。2017年,宁夏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币种以美元为主,交易额同比增长57.2%。黄金交易平稳增长,以人民币计价的账户金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2.7%。表 5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表 6 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五)金融生态环境继续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2017年末,宁夏共有407.8万个自然人和6.9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纳入了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征信查询网点数677个,累计布放自助查询设备19台;全年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量同比增长21.1%。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融资交易额同比增长7.6%。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政府采购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式,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与宁夏环保厅建立环保信息共享合作机制,落实联合激励惩戒措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2.现代化支付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宁夏移动支付的笔数和金额占电子支付笔数和金额的比重分别为50.2%和11.3%,金融服务便捷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财政支出电子化,代理支库上线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全部置换债券资金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分账管理,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金融IC卡应用范围持续扩展。金融IC卡发卡数量占宁夏金融机构银行卡发卡总量的62.4%,支持金融IC卡闪付及手机云闪付的POS终端占比为98.0%。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持续增强。多层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监管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管合力不断加强。投诉渠道进一步畅通,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不断丰富。“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活动深入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进一步提升。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等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环境评估和机构评估持续深化,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二、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宁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7.8%。(一)内需平稳增长,外需增势强劲2017年,宁夏投资增速保持平稳,消费形势持续向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发展动力有序释放。1.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17年,宁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13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低4.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5.936.058.1,第三产业投资占比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比上年回落8.3个百分点,但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2个百分点。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大,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5.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6.1%。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5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6 1981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2.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持续推进。2017年,宁夏城镇常住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名义增长8.5%和9.0%,城乡居民收入比与2016年持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0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带动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7%。消费升级和改善类商品呈现较快增长,化妆品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7.9%和35.4%。数据来源:宁夏统计年鉴、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7 1978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