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招标编号: XX 市旅游局 关于移动、联通、电信游客大数据决策辅助平台项目 技 术 文 档 XXXXXXXX 科技有限公司 2015 年 2月 10 日 目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 1 1.项目背景 . 1 1.1 智慧旅游及散客时代来临是本项目启动的必然基础 . 1 1.2.旅游大数据分析引发旅游业第二次技术革命 . 5 2.项目需求 分析 . 12 2.1XX 智慧旅游管理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系统 . 12 2.2XX 智慧旅游建设必须建立游客数据分析系统 . 14 2.3 项目具体需求描述 . 18 3项目工作计划与措施 . 19 3.1 项目工作计划 . 19 3.2 项目保障措施 . 22 第二章 平台建设方案 . 24 1.建设原理 . 24 2.平台总体架构 . 26 2.1 网络组织架构 . 26 2.2 系统架构 . 27 2.3 平台总体架构 . 28 2.4 平台操作界面 . 32 3.平台技术架构 . 34 3.1 业务应用服务组件 . 34 3.2 应用支撑组件 . 35 3.3 统计分析服务 . 35 3.4 ETL 服务 . 35 3.5 展现服务 . 36 3.6 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 . 36 4.平台拓扑结构 . 36 5.平台关键流程 . 37 5.1 平台业务主流程 . 37 5.2 信令分析处理流程 . 38 第三章 大数据解决方案 . 40 1.数据来源 . 40 1.1 网络端数据 . 40 1.2 现实统计数据 . 43 2.研究方案 . 43 2.1 方案思路 . 43 2.2 大数据辅助分析架构 . 45 2.3 分析方法 . 46 2.4 方案特点 . 48 2.5 方案优势 . 50 3.数据接口服务 . 54 3.1 信令采集接口 . 54 3.2 基站信息位置接口 . 61 3.3 景区接口查询 . 68 第四章 大数据分析报告 . 71 1.XX 旅游市场概述 . 72 1.1 人文景观类 . 72 1.2 自然景观类 . 82 2.来 X 游客数据分析报告 . 95 2.1 游客基本特征 . 97 2.2 游客地域结构分析 . 100 2.3 游客动机与行为特征 . 102 2.4 游客空间选择特征 . 106 3.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 107 3.1 景点游客实时流量分析 . 108 3.2 景区客流来源统计 . 108 3.3 新增游客分析 . 109 3.4 游客客源统计分析 . 110 3.5 景区每日游客数量变化趋势 . 112 3.6 景区游客数量预估图 . 112 4. 分析报告的目标和意义 . 112 4.1 挖掘有价值的旅游信息 . 113 4.2 挖掘潜在旅游客户 . 113 4.3 优化旅游线路策略 . 114 4.4 推荐旅游项目与目的地 . 114 第五章 平台安全方案 . 115 1.安全方案原则 . 115 1.1 技术方面 . 115 1.2 管理方面 . 116 2.安全方案设计 . 116 2.1 物理安全 . 117 2.2 网络安全 . 117 2.3 系统安全 . 122 3.应用安全 . 123 3.1 安全审计 . 124 3.2 内容过滤 . 124 4.管理安全 . 125 4.1 加强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建设 . 125 4.2 加强设备管理和使用工作 . 125 4.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内控制度 . 125 4.4 加强员工思想和安全意识教育 . 126 5.数据安全 . 126 5.1 访问控制 . 126 5.2 入侵检测 . 127 5.3 风险评估 . 127 5.4 数据传输安全 . 128 5. 数据加密管理 . 128 5.6 安全审计 . 129 5. 病毒防御 . 129 1 第一章 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 1.项目背景 1.1 智慧旅游及 散客时代来临 是本项目启动的必然 基础 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开展智慧旅游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地方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建设的实践和推进旅游业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2011 年又正式确定江苏镇江的“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城市开展 智慧旅游 试点工作。此外还将在认真总结一些成功数字景区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精品旅游景区的数字化水平;鼓励旅游酒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不断提高对旅客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推动国内旅游者在中国大地上实现“智慧旅游”。 2011 年 7 月 15 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 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 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看,技术变革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2010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 2 达到 8.59亿户,其中 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47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 4.57亿人,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未来随着每秒数据传输速度达到 2.5G 的超高速网络的建设和普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将有更深刻变革。 旅游活动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延伸,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必然会因为信息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变革。此外,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 “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消费方式的现代化。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第三部分(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第 7 点(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首先提到的优先主题:“现代服务业信息支撑技术及大型应用软件。重点研究开发金融、物流、网络教育、传媒、医疗、旅游、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 、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从 3 政策层面上把旅游和云计算(网格计算)结合起来,作为信息产业优先发展的主题,也说明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旅游信息平台是智慧旅游的基础。 2009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第五条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第十条提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旅游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 服务水平。”说明旅游信息服务政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要建立一个能共享旅游信息的大型平台。 2012 年 5 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积极引导和推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确定 18 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西部仅 XX 市入选。国家旅游局同时要求各试点城市将智慧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政府要在整合资源、组建机构和配套服务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智慧旅游,建立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 国家旅游局公布了 2014中国旅游主题 -智慧旅游,要求全国各 旅游部门围绕“智慧旅游”来展开一系列的旅游推广宣传和旅游营销活动 4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旅游新形态,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智慧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对 2014 年旅游主题宣传的定位,各地如火如荼地构建智慧旅游体系,这充分表明了智慧旅游是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旅游业成长为现代服务业的关键。 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掀开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智慧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是旅游者,在 后续 年 份 的智慧旅游建设中也是,而且游客会享受到更多的智慧旅游服务。比如游客通过电脑、手机、 IPAD 等移动工具,到网上 查询信息、网上订票,还可以订制旅游线路,合理安排旅游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 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趋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观光型旅游方式转向个性化、多样化旅游方式,这种趋势不仅表现在外来游客身上,而且在城市居民近郊旅游中表现得也比较突出,中国旅游业已经逐渐进入“散客”时代。游客不再满足基于成本考虑的团队观光旅游,自由行、自驾游等出游方式和消费行为的改变,使得旅游者对旅游相关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势必将要求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经营和接待旅游散客的能力等顺势做出改变和提升。 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就是其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已然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不仅标志着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水平,也是衡量旅游者对 5 特定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旅游目的地城市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要结合旅游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宣传特色等诸多环节,还需重视最终落在游客心里的形象和满意度如何。各级政府为大力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来不断加强对当地旅游的宣传力度。 随着散客时代的到来,各地旅游主管部门 如何更好的实现旅游数据的统计分析,为 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智慧旅游的管理、智慧旅游服务,这是当前全国各地 旅游主管部门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 1.2.旅游大数据分析引发旅游业第二次技术革命 大数据, IT 行业的又一次技术变革,大数据的浪潮汹涌而至,对国家治理、 各行业领域、企业决策和个人生活都已经或者将要 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成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又一重大创新变革。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而产生的数 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都要快。 数据技术发展历史如图一所示: 6 1.2.1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涵盖多种技术的概念,简单地说,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IBM 将“大数据”理念定义为 4 个 V,即大量化 (Volume)、多样化 (Variety)、快速化 (Velocity)及由此产生的价值 (Value)。如图二 ; 7 图二 要理解大数据这一概念,首先要从 大 入手, 大 是指数据规模,大数据一般指在 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其基本特征可以用 4 个 V 来总结(Vol-ume、 Variety、 Value 和 Veloc-ity),即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 数据体量巨大 。从 TB级别,跃升到 PB 级别。 数据类型繁多 ,如前文提到的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 价值密度低 。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处理速度快 。 1秒定律。最后这 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 8 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 PC 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核心是大数据技术。目前所说的 大数据 不仅指数据本身的规模,也包括采集数据的工具、平台和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研发目的是发展大数据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相关领域,通过解决巨量数据处理问题促进其突破性发展。因此,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如何处理巨量数据从中获 取有价值的信息,也体现在如何加强大数据技术研发,抢占时代发展的前沿。 1.2.2 旅游大数据分析引发旅游业第二次技术革命 通过大数据改变旅游格局、推动旅游发展,不少省市都在试水。其中,走得较前的是山东,该省在旅游发展中明确提出以移动互联网应用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其所提出的战略思路是,整合公安、交通运输、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商务、航空、邮政、电信、气象等相关方面涉及旅游的数据,同时与百度、谷歌、淘宝等主要网络搜索引擎和旅游电子运营商合作,建立社会数据和旅游及相关部门数据合一的旅 游大数据资源。 携程利用自家的预订和访问数据,每逢年终岁尾以及黄金周发 9 布旅游分析报告,以后几家 OTA 都相继跟进。毫无悬念,各类报告还是以目的地和客源地排行榜为主体,间或少量的旅游者行为分析。开始的时候,得到了许多目的地的呼应,如“ XX市荣登携程目的地排行榜”之类的,以后排行榜多了,也就逐渐应者寥寥。理论上以OTA 预订量数据预测目的地的流量热度以及客源分布与其他网络分析预测数据来源相比,确定性提高,准确度相对较高,因为这是旅游者动身前最后一个“数据门槛”。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单个OTA的市场占有率和对主体旅 游者的覆盖度。从实践对比情况来看,对长中线旅游者尤其是出境旅游的数据分析结果准确率高一些,对短途尤其是周边游的数据分析结果准确率相对较低。无论是节假日或者黄金周的国内旅游活动,从各方面数据来看,短途和周边游是旅游活动的主体,目的地对此类的数据分析应用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以前旅游网络服务商的分析数据是以住宿预订数据为主,其中商旅客户占有相当大的部分,因而目的地排行榜中商业活动活跃的城市往往位居前例。这两年,景区门票电商风生水起,几个 OTA 大头依据景区门票预订数据顺势发布旅游景区排行榜。严格说来,依据电商预订数 据来反映景区的吸引力和热度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预订流量占实际流量的比重,景区的信息化水平和网络营销力度, OTA 操办的预订优惠活动等等。不能把预订数据反映简单等同于实际景区流量和吸引力,在同等条件下,依赖搜索数据的热度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在实际应用层面,以前在进行目的地搜索数据分 10 析时,发现山东省内的游乐园类景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搜索数据提升,半年后 OTA公布的数据就实际呈现了这种趋势。 依据旅游单个要素产品比如酒店客房、景区门票等的预订流量数据来分析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