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9月2日,2018-2019年8H1医药财报分析报告,1,投资要点,医药行业:18H1剔除原料药扣非增长18%,环比略放缓但仍维持较高水平;Q2现金流大幅改善,18Q2增长环比略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17年医药板块收入增长15%,扣非净利润增长14%(剔除原料药增长14%),相比2016年略放缓;18Q1收入增长22%、扣非净利润增长32%(剔除原料药增长21%),实现加速增长;18H1收入增长21%、扣非净利润增长24%(剔除原料药增长18%),环比略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VS:统计局公布的医药制造业(包含原料药)17年、18Q1、18H1收入增长12.5%、15.8%、13.5%;利润总额增长17.8%、22.5%、14.4%。上市公司增长持续快于行业。,18Q2增长环比略放缓源于:1)18Q1有流感刺激,而18Q2无;2)17Q2同比增速快于17Q1,基数变大。考虑今年3季度医药板块处于多事之秋,或短期对板块Q3增速产生负面影响,但估值已经反应在里面。,商业板块现金流环比&同比均大幅改善,带动医药板块净现金流大幅增长65%:医药商业18Q2开始业绩增速有所回暖,现金流环比&同比均改善明显。细分板块:景气度&股价持续分化,细分行业持续分化,景气度从上到下分别为:新型疫苗、医疗服务、医药创新、零售药店、医药仿制、品牌消费、商业配送、血制品、现代中药;其中新型疫苗可归为医药创新。与我们之前对行业的判断相吻合,也与我们持续以来首推新型疫苗、医药创新、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逻辑相印证,股价也大幅印证了板块景气度。本篇专题我们仍对这九大细分板块进行了详细分析,供投资者参考。,推荐:不受医药政策影响&高景气度领域;受益政策影响子领域;创新;医药商业和品牌OTC,板块处在多事之秋,加上政策不明朗,板块短期承压,但考虑板块估值,向下空间有限。稍看长点,医改大方向不变,强者恒强趋势不变,高景气度行业依旧绚烂。,推荐:1)不受医药政策影响&高景气度领域:新型疫苗、生长激素、麻药、核药、医疗服务等。2)受益政策影响子领域:拥有众多产品线且是增量贡献的公司;随着原研药压力增大,未来有望承接原研药CSO&CMO的企业。3)行业最大的趋势:创新。4)低估值、有拐点、也有长逻辑的医药商业和品牌OTC。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超预期;药品招标降价;细分子领域突发事件等风险。,2,医药行业:Q2维持较快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3,表:医药板块核心财务指标(亿元),表:医药板块(扣除原料药)核心财务指标(亿元),4,新型疫苗重点公司分析,中报业绩超预期,“疫苗事件”短期影响终端接种情绪 ,中长期“新型疫苗”逻辑不变。新型疫苗17年至18半年度业绩爆发式增长持续兑现新型疫苗“暴力美学”逻辑,“疫苗事件”短期影响“消费升级型”二类苗终端接种意愿20%-30%,预计持续一个季度,而“需求未满型”二类苗因供不应求不受影响。中长期大逻辑不变需求未满,消费升级,活下来的新型疫苗龙头将中长期受益,板块中长期仍乐观。1)康泰生物:四联苗短期受影响,仍看好中长期持续增长,在研管线极为丰富,中期四联苗&五联苗+三代狂苗+13价肺炎+EV71+IPV,将演绎“50亿净利润是如何炼成的”,疫苗业务合理市值1000亿;2)智飞生物:自研&代理品种凭借最强销售渠道,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19年智飞净利润将有望突破30亿元,未来新品种获批,中期疫苗业务80亿净利润,疫苗业务合理市值1500-2000亿元;3)华兰生物:血制品业务迎来向上小拐点,公司为国内流感疫苗龙头,其四价流感疫苗18年/19年上半年独享国内市场,业绩有望超预期,19年合理市值420亿元。血制品、疫苗、生物药大布局稳步推进,未来生物药若取得突破,中期市值有望突破500亿元。,“需求未满,消费升级”,已上市新型疫苗中长期放量逻辑不变。智飞三联苗、康泰四联苗受益消费升级,逐步替代单苗,中长期仍处放量阶段;智飞代理HPV(四价+九价)等品种需求未满,目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供不应求。三联苗18年预期销量450万支,峰值销量约1000万支,四联苗18年预期销量微调至380万支,预期峰值销量800万支,四价HPV疫苗18年预期销量550万支,峰值销量预期1000万支(暂不考虑九价HPV影响)。,在研新型疫苗品种进入密集获批阶段。国家政策鼓励创新下,疫苗企业经过多年研发积累,研发产品进入获批阶段。以三代狂犬、13价肺炎、预防用微卡等为代表的新型疫苗有望自18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参考手足口病疫苗放量速度和力度,新品种上市3-5年时间有望为相关企业带来10亿级别净利润,贡献巨大业绩弹性。,表:新型疫苗重点公司分析,家寡头竞争,东诚民营相比同辐国企更具竞争力,增速更快。,5,医药创新重点公司分析表:医药创新重点公司分析年开始业绩拐点。,医药创新重点公司分析,化学制剂龙头增速稳健,内部结构持续调整。总体看医药创新板块受医保控费、支付方式改革逐步推进影响下,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谈判新进医保品种迅速放量,逐步消除降价影响。国家启动抗癌药医保品种集中采购和抗癌药新一轮医保谈判。“以价换量”有望持续深入、更广范围推进,现有肿瘤品种临床价值高,肿瘤药物品种储备丰富和销售能力强的企业将受益。,上半年化学制剂表现良好,大部分龙头白马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速。从公司层面分析,部分大市值公司如恒瑞医药(创新药+制剂出口持续放量)、丽珠集团(结构持续优化,二三线品种快速放量,)、信立泰(核心品种泰嘉稳定增长)等业绩增速保持稳定;传统普药企业如科伦药业大输液盈利能力提升、原料药新产能释放带动整体业绩高速增长;复星医药(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收入高增长)研发&销售加大投入短期拖累业绩、贝达药业(医保放量持续释放,研发费用拖累业绩)收入重回增长,利润短期业绩承压。核医学龙头东诚药业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内生持续较快增长,符合预期,核医药产业链整合基本完毕,pet-ct、spet-ct配置审批权限下放驱动业绩加速。,上半年生物药持续高增长,大部分公司均保持30%以上增速。生长激素双雄(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受益行业渗透率提升,利润增速超30%,生长激素行未来5年仍有望保持增长态势;通化东宝(胰岛素增长提速)、康弘药业(医保放量,适应症拓展&国际化值得期待)、我武生物(精准营销效果显现)上半年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创新器械企业延续高增长态势,均保持30%以上增速,符合预期。乐普医疗(渠道拓展,药品&器械高增长)、健帆生物(渗透率提升&适应症拓展)。,各公司研发投入增速加快,为中期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医疗服务品牌服务重点公司分析,品牌服务:政策鼓励、消费升级、龙头企业规模扩张是行业发展驱动力, 医疗服务板块受招标降价影响小,市场潜力巨大,另外近年国家鼓励支持社会办医力度加大,在细分领域,如养老、眼科,、牙科、体检等领域具备规模效应、品牌优势的企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细分领域的龙头机构通过自建加并购、合伙人共建、体外基金培育的方式有序扩张,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抵御单一业务的风险。, 18上半年,医疗服务指数(申万)虽受大盘影响中间略有回调,但整体稳步上行,最大涨幅52%。主要原因是细分龙头企,业高成长性及业绩具备确定性,爱尔、美年、通策等一季报与中报业绩符合或超出市场预期,板块指数呈现加速上行趋势;个股方面,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上半年股价最大涨幅分别为80%、75%、49%,18H1收入增速平均46%,Q2较Q1呈现加速态势,这与一季度为服务行业淡季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龙头处于跑马圈地的快速扩张期,量价齐升保证了业绩的稳定增长。, 纵观整个板块的标的,不难看出板块内部分化加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三点:1)新建门店/医院的盈利周期长短;2)细分领域天花板高低,以及企业产业链延伸速度;3)平台能否解决/缓解医生短缺问题。在医生多点执业放开逐步落实、大型设备审批流程优化、消费升级、资本推动下沉等因素驱动下,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地位将愈加稳固。, 综上,我们认为医疗服务板块全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行业景气度高;美年健康广州事件负面影响消除,且为个体事件,,对行业影响小;龙头企业在规模领先后将更加重视医质和内部管理能力提升,带来自身和行业整体的良性、稳健增长。,7,表:医疗服务品牌服务重点公司分析,8,美年健康:中报业绩大幅提升,加强医质管理保证未来稳健发展,公司作为非公体检中心龙头企业,未来推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因 素在于体检人次和客单价的双重提升,助推因素在于自建、先参后控、并购基金体外培育快速扩张并向基层下沉、产品及服务创新提升服务内涵、淡季开发提升个检占比、员工激励激发管理层和销售人员积极性等,成长空间依然巨大。从中报可以看出,公司已经加大了合规运营、医质规范方面的力度和管理权重,并将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投资和医疗专业人才储备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内控体系,持续提高服务品质和医疗质量等级。核心制度执行高于行业标准,有望引领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标准提升。,爱尔眼科:内生增长稳健持续,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中报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爱尔运营效率高、具备快速复制的能力,2017年医院数已超过200家,上半年体内+体外医院数量超过250家,其中体内80家左右,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在扩张方式上,公司和产业并购基金持续通过新建或并购方式加快以地级、县级医院为重点的网点布局,深入探索同城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纵向推进省域内分级连锁体系建设,横向拓展眼视光中心(诊所)以及社区眼健康服务模式,进一步下沉医疗渠道,扩大核心医院的辐射半径。公司收购了陇西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51%股权,新建了衡阳雁峰区爱尔眼科门诊部有限公司;产业并购基金加快在各省区域内的医院项目投资建设,储备更多优质标的,强效助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扩张。,通策医疗:业绩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18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35%,归母净利润增长52%,超出市场预期,其核心逻辑在于:1)人才搭建方面,依靠蒲公英计划、基金激励、大学合作,保证人才输送,更重要的是对医生团队激励充分;2)品牌搭建方面,与大学和公立医院合作,迅速切入市场,扩大市占率;3)资金搭建方面,定增+增持+基金保证有序扩张;4)业务优化带来的量价齐升(正畸提升,新业务、新技术应用);5)体内体外医院运营正常,盈利能力处于提升期。,医疗服务品牌服务重点公司分析,医疗服务基因测序重点公司分析,基因测序:行业整体估值仍偏高,业绩驱动因素为产品线及产业链扩张,目前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1)生殖生育,代表产品是 NIPT(商业化最成功);2)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S/PGD(小众),代表公司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3)遗传病筛查,代表公司华大基因、博奥;4)肿瘤个体化诊疗,主要是检测肿瘤突变基因,达到量体裁药目的,代表公司华大基因、广州燃石、厦门艾德。从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的业绩和估值情况看,基因测序行业整体估值偏高;但基因测序行业还处于早期阶段,除了上游的测序仪,还有检测、大数据的应用以及基因治疗,不管是消费级还是临床级,市场的需求释放需要一个过程,对于龙头企业来说,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产品线的扩张和上下游的延伸。华大基因:多方向拓展丰富产品线,华大以基因检测为基础,聚焦生育健康、肿瘤、感染等领域,18H1收入增速较17年有提升;1)公司依托基因测序技术,构建丰富的产品管线,同时公司拥有自主测序仪,更好的实现成本控制;2)生育健康业务持续增长,肿瘤检测等有望打开新空间;3)另外,公司在复杂疾病、药物研发等领域积极布局,尤其是肿瘤检测领域。贝瑞基因:NIPT检测龙头,布局肿瘤检测业务,并向上游器械延伸拓展业务空间,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产品优势、品牌优势以及规模优势等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公司业绩增长的基础。公司净利润保持50%以上的高增长,主要原因在于:1)基因检测市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2)公司的市场先发优势和品牌竞争力提升;3)公司市场占有率稳定增长,收入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日渐显著,驱动利润持续增长。公司预计1-9月净利润为2.15-2.45亿元,同比增长25.88%-43.44%。,9,表:医疗服务基因测序重点公司分析,医疗服务第三方检验重点公司分析,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规模优势+技术壁垒将成为核心竞争力,1)2016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由2001年的2家增加至468家,年复合增长率为42%;市场规模为96亿元;渗透率约为4.5%。国内ICL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快速扩张阶段。,2)第三方检验处于跑马圈地高速扩张期,金域和迪安的并购及自建步伐明显加快,迪安诊断2017年已完成全国省级中心38家的布局,合作共建客户数量已超过300家;18H1与十余家大型三甲医院+5 家精准诊疗中心达成合作共建合作;金域医学实验室地理布局相对均衡,截止2018H1,公司的实验室数量达37家。,3)第三方检验另一显著特征是高端项目占比提升,例如金域近三年的收入结构的基因组学占比分别为18.55%,21.95%,24.06%,提升明显。高端占比提升是专业分工的结果,医疗机构会加大样本量少、价格昂贵(不符合控费要求)的检验项目外包,因此拥有技术壁垒+规模优势的企业未来有望承接更多项目。,金域医学:检验服务延伸至上游试剂产品,高端检验占比加大符合行业发展趋势,1)目前公司的实验室数量达37家,其中20家已实现盈利,未来将进一步向空白地市级扩张,实现渠道下沉;2)公司2017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金圻睿生物,进军上游试剂产品,完善第三方检验服务的产业链。3)基因组学检验项目的收入和利润逐期提升,对公司业绩贡献接近30%,已经取代传统的生化发光检验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一动力。理化、质谱检验目前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尚小,但增速迅猛,值得关注。,迪安诊断:业绩暂时低于预期,渠道整合及高端体检将逐步贡献利润,1)2017年公司已完成38家省级中心实验室全国连锁化布局,完成省级布局,接下来还将推进检验中心的下沉。2)由于2015年起公司大力并购IVD渠道商,加上新建医学实验室需3年左右达到盈亏平衡,固定支出的上升暂时拖累公司利润增速。随着2018年实验室陆续进入收获期,业绩有望逐步改善。3)打造“质谱+NGS”平台,前瞻布局高端检验。,10,表:医疗服务第三方检验重点公司分析,医疗服务CRO重点公司分析,CRO业务分类:临床前CR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昭衍新药)和临床CRO服务(泰格医药),国内部分企业可提供一站式服务,如亚太药业,细分新药研发环节上看,临床前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合成(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亚太药业)、生物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昭衍新药)、临床研究(泰格医药、亚太药业)。,国内政策鼓励创新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下,CRO行业持续高景气,估值较前期有所回落。特别是随着“722临床试验数据核查” 负面影响基本消除和一致性评价BE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临床CRO业务呈现量价齐升趋势。临床CRO及临床前安全性评价CRO增速明显高于高于传统临床前小分子化合物合成CRO,生物药CRO增速明显高于传统化学小分子CRO。,各公司分析:临床业务为主的泰格医药服务订单量价齐升,18年上半年利润增速81%显著高于收入增速39%,主要原因是收入结构优化,临床CRO收入高增长和提价带来毛利率提升,另外企业开启国际化布局,已初步具备承接国际多中心临床业务,全球化布局已现雏形。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为核心业务的昭衍新药18年上半年收入增速42%,扣非净利润增速82%,公司在动物GLP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在全国加大研发投入趋势中,获得发展良机;以单抗药为主的生物药为医药创新发展趋势,而生物药CRO快速发展,且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好,生物药CRO龙头药明生物为行业内龙头,上半年收入增速61%,扣非净利润增速195%,增速明显快于传统小分子CRO服务为主的药明康德(同期收入增速20%,扣非净利润增速32%)。亚太药业可提供一站式CRO服务,上半年收入、扣非净利润增速均为34%,主要临床CRO业务快速增加,特别是BE和上市再评价为主的临床CRO迅速增加,此外中标省份增多带动制剂板块快速增长。,11,表:医疗服务CRO重点公司分析,医疗服务CMO重点公司分析,CMO:业绩分化,CMO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出分化态势,由于CMO公司客户较为集中,业绩受下游订单,所服务创新药销售情况影响较大。博腾股份受到前两大客户强生和吉列德订单减少的影响上半年业绩,预计19年有望好转。凯莱英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临床阶段、商业化阶段都有所提升,有效平滑了业绩波动,除了国际业务稳步增长外,公司也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承接创新药CMC服务,MAH业务,制剂研发,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等新业务,未来国内业务将成为新增长点。由于entresto销售额增长,承接订单增多,九洲药业上半年业绩高增长,公司承接项目也持续提升,提供新的增长动力。药 石 科 技,客户资源优质,营销渠道广泛,目前以国外业务为主,凭借有机合成优势,业绩持续高增长,产品需求规模增加以及工艺优化,上半年整体净利率持续提升。,12,表:医疗服务CMO重点公司分析,零售药店重点公司分析,13,零售药店行业:大时代竞合演变拉开序幕,2017年药店板块经历了高度景气发展时期,主要受OTC终端提价、营改增、新版GSP、飞行检查带来的集中度提升,以及几大上市公司募资后加速门店扩张所致;2018一季度由于广东实行药店分级、流感爆发及药店前期新建门店逐步进入盈利期,整体板块涨幅达12.61%(总市值加权平均,下同);但在Q2,受整体医药板块回调及药店板块整体估值偏高,且一级市场收购价格偏高、大部分企业放缓收购速度等因素影响,板块涨跌幅为-13%。下半年,随着上市公司自建+并购提速,以及员工社保、税收、医保支付的进一步规范,行业整合加速,新一轮的并购整合拉开序幕,龙头企业业绩确定性较高,收入利润增速进入上行通道。,政府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利好布局新零售业务领先的企业,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提出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探索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逐步拓展在线支付功能,推进“一站式”结算。以上政策方向表明,处方外流有望加速,网售处方药似有松动,医保在线支付逐步拓展,利好医药电商(五家均有布局)和大型连锁药店(国大药房DTP及院边店领先,四家民营无明显差距)。,表:零售药店重点公司分析,零售药店重点公司分析,益丰药房:净利率最高(7.8%),内生外延齐发力,多因素保证业绩增长高速稳健,公司18H1延续17年的高增长态势,并购加速+内生精细化管理能力强保证了公司未来30%以上的高速稳定增速。2017年公司并购15起,2018年4月拟收购石家庄新兴药房51%股权进军河北市场,8月拟收购上海上虹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51%的股权巩固华东区域,预计收购完成后,益丰将通过降低商品采购成本、加强专业服务水平、提升代理品种销售占比等措施,不断提升收购标的的销售和毛利率水平。,老百姓:门店维持较快扩张速度,短期拖累利润增速,同益丰一样,公司上半年扩张步伐加快,净增505家门店(收购297,自建237,关29),集中开店也使得公司期间费用增长较快,拖累净利润,利润增速暂时低于收入增速,预计19年随着前期门店逐步盈利,老店将更有能力支撑新店扩张。从坪效看,公司因为加快了中小门店的扩张,整体坪效略有下降,但旗舰店和大店坪效保持稳定,整体运营能力仍是高效的。一心堂:公司进入持续盈利、净利润提升期,业绩改善空间最大,一心堂是上半年可比公司中净增门店数最小,但收入利润规模、总门店数最高,同时市值和估值最低(排除国药一致)。一心堂在云南的扩张模式(前期集中开店,中期精细化管理,后期加密布局)在省外复制成功,成效初显逐步进入收获期,区域议价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其中四川、海南已进入加密阶段,广西、山西处于第二阶段,四川前台毛利率从16年20%多提升至目前的37%,海南、广西综合毛利率超过或接近40%,但除海南外其他区域净利率仍偏低,提升空间大。大参林:华南继续深耕布局带动业绩增长,公司的战略定位是“聚焦两广,全国扩张”,18H1拥有直营门店 3404家,较年初净增419家(收332,自建117,关30),近50%新增门店都在华南地区。但在华北、华东乃至华南地区的药店并购热潮下,公司省外扩张加速:7月拟收购福建国晟51家门店,8月拟收购江西会好康药房。总的来说,广东地区高坪效及公司的龙头地位将带来业绩20%左右的增长,而高效率的省外扩张则带来公司业绩超预期的可能。,国药一致:国大药房战略优化成效明显,去年12月沃博联(Walgreens Boots Alliance)以27.67亿元认购国大药40%股权,不仅在资金上得到了补充,更重要的是引入了沃博联在零售连锁药店领域的管理经验,包括品类管理经验、全渠道营销模式、开店技术、会员管理技术以及全球采购能力。合资后的国大药房新一届董事会对未来3-5年的战略规划达成了共识,并形成具体战略举措,在线下门店扩张与管理、线上新零售业务方面布局有望加速。,14,15,医药仿制药品重点公司分析,总体增长良好,分化趋势仍存。2018年上半年仿制药企业业绩普遍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版医保目录新一轮药品招标结果陆续在各省区开始执行、企业主动进行渠道下沉等因素。在招标降价、控制药占比、二次议价等不利政策影响下仍保持较快增速也反映出内生性增长动力充足。从产品线角度来看,企业间业绩分化存在分化趋势,主攻糖尿病用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精神麻醉用药的公司如华东医药、恩华药业、京新药业等业绩持续向好,辅助用药受政策影响仍然承压,如海思科扣非净利润继续负增长。政策动向值得密切关注。截至8月31日,已有66个受理号通过一致性评价,其中不乏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恩替卡韦、氨氯地平、氯吡格雷等大品种,未来政策动向对于竞争格局较大影响。目前已有十余省区明确提出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可直接挂网采购,缩短了市场准入周期,加快了放量速度,利好于此前市场覆盖面不足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国办发20168号文曾提出: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目前已有浙江、广西、江西3省市对已有3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暂停未通过一致性评价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国务院发布的深化医改2018年下半年重点任务中也提出“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这也将成为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重点任务之一。参照上海18年第三次带量采购经验,是否通过一致性评价将有可能成为关键的采购谈判准入指标。综合来看,我们认为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在市场份额(使用量)将逐步提升。,表:医药仿制-药品重点公司分析,16,价格方面,我们认为决定仿制药价格的核心因素仍然是品种的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通过家数较多的品种长期来看仍面临着降价压力,降价压力将在下一轮药品招标周期带量采购中开始体现。现有品种临床价值高,竞争格局好,一致性评价进度领先,销售市场准入能力突出,在研品种储备丰富的企业有望持续保持业绩增长。,两票制影响集中体现。德展健康、京新药业、海思科、华润双鹤、双鹭药业等公司2018年H1收入增速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低开转高开带来。其中德展健康此前主要依靠海南康宁进行终端推广销售,两票制后收入需全部进行高开处理,因此收入增幅巨大。双鹭药业此前的销售模式为精细化区域合作伙伴+专业化学术推广,部分地区采用终端销售模式,由公司营销部门负责,高开后出厂价大幅增长也提高了收入增速。其他企业如华润双鹤、京新药业采用代理+自营混合模式,高开对于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恩华药业、华东医药此前已经是自营模式,收入端受两票制影响不大。,高增长个股简要分析。,华东医药:通过渠道下沉,开拓第三终端OTC市场,其中主力品种阿卡波糖(+30%)、百令胶囊(+14%)继续快速增长;二线品种保持20-30%增速。后续研发管线持续丰富,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申报生产、利拉鲁肽启动II期临床、TTP-273即将开始国内临床、迈华替尼已启动II期临床。公司增长后劲充足。,恩华药业:右美托咪定、阿立哌唑、度洛西丁、瑞芬太尼等二线品种受益于招标,收入增速超50%。老品种咪达唑仑、依托米酯小幅稳健增长。二季度业绩出现加速。,京新药业:核心品种瑞舒伐他汀、康复新液、地衣芽孢杆菌保持20%以上增长,低基数品种匹伐他汀、左乙拉西坦实现100%左右增长。瑞舒伐他汀、左乙拉西坦占据一致性评价先机,有望凭借政策利好扩大市场份额。普拉克索、卡巴拉汀获批,精神用药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健友股份:粗品储备充足,锁定成本,持续受益于肝素原料药价格持续上涨。国内低分子肝素制剂快速放量。注射剂出口梯队扩大。普利制药:抗过敏药等原有制剂继续放量,海外转报品种阿奇霉素开始贡献业绩增量。,医药仿制药品重点公司分析,17,表:医疗器械重点公司分析,医药仿制医疗器械重点公司分析,月推出,,进展顺利;,快速安装带动试剂快速增长。,医疗器械行业:国产加速替代进口,资产证券化速度明显提升,2017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5282亿,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554亿,同比增长9.3%。2017年,在政策、技术和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医疗器械行业加速变化:,1、新医改促使医院愈加重视医疗器械,国家鼓励国产设备采购:药品零加成、控制药占比、医保控费等政策的实施,促使医院愈加重视检验、介入医学、影像等科室,而医院对器械成本的敏感度提升,以及国家政策对国产优质设备的鼓励(如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医院对优质的中高,端国产设备和耗材的倾向性会更加明显,从而有力地推动优质国产器械在大型公立医院对进口品牌的替代。,2、分级诊疗释放基层需求,创新器械受政策优待:分级诊疗政策的不断实施和完善,释放了基层医疗机构对器械的需求(基层需要“补缺口”和“升级”),而基层因为预算有限,采购时会明显偏向于国产;另一方面,CFDA在创新器械的审批上有足够优待措施,2014-2018H1年,分别有17、29、45、64和28个器械产品进入创新器械特别审批程序。,3、各龙头企业资产证券化加速:深圳迈瑞2018年3月重启IPO,联影医疗2017年获高额融资;欧普康视、开立医疗、凯普生物、基蛋生物、大博医疗、振德医疗、明德生物等各个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集中在2017年-2018年登陆A股,数量达14家之多,超过2014-2016年三年总和。各细分领域龙头的相继上市,增加了投资者可投资标的,也极大地活跃了医疗器械板块。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国产器械质量提升,在政策和资本的推动下,国产器械替代进口的趋势将持续加速。,而在我国医疗器械各细分领域中,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心血管器械和骨科器材销售规模靠前,销售总和占比达50%以上;国内企业在体外诊断、心脏支架、监护仪器、低值耗材等领域已大部分实现进口替代,但是在人工关节、高端影像、分子诊断、化学发光等领域,国内企业仍有相当差距,未来国产替代空间最大。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个股差异大,优选高景气领域,2017-2018H1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之间业绩分化明显,景气度较好以及国产替代空间大的的领域,如心脏支架、化学发光、POCT、彩超、内窥镜、肿瘤基因检测、骨科等,相应的公司乐普、安图、万孚、开立、艾德、大博等,业绩增速快;而景气度已经下滑或竞争过于激烈的领域,如生化、酶免、血糖监测等,相应公司科华、利德曼、九强等,业绩增速在20%以内,虽各自在积极布局高景气行业,但因为时间太晚失去先发优势,或技术、产品性能不足等,短时间难有突破。,18,医药仿制医疗器械重点公司分析,乐普医疗:优秀的业务布局和整合能力,创新将公司带上新台阶,“器械+药品+AI”的完整战略布局,创新打开新空间。器械:Nano支架加速替代Partner支架提升支架毛利率,G支架快速增长,可降解支架预计2018年底/2019年初获批上市;药品:阿托和氯吡格雷持续高速增长,阿托完成一致性评价将受益明显,甘精胰岛素III期临床入组全部完成,公司后续药品储备丰富;AI:AI-ECG Platform已获得FDA受理,先发优势明显;业绩情况:在药品+器械双重带动下,公司未来3年可保持复合30%+的增速,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7亿、16.6亿和22.1亿,对应PE分别为44倍、34倍和25倍。,安图生物:磁微粒化学发光发光持续高增长,全自动化流水线系统打开新空间,化学发光进口替代产生大机会,流水线系统打开新空间。享受行业溢价:化学发光行业未来3年仍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安图作为国内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磁微粒化学发光持续高增长:产品已进入1300多家三级医院,仪器存量达2500台以上,正加快进口替代;自动化流水线进展顺利:Aotolas A-1为国产第一套流水线系统,预计今年开始装机,开始进口替代。业绩情况:未来3年可保持复合30%+的增速,预计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达5.91亿和7.77亿,对应PE分别为48倍和36倍。万孚生物:POCT龙头,定量产品持续高增长,POCT高增长最受益公司,定量产品持续高增长。POCT行业高速增长:行业保持20%+高速增长,万孚是国内行业龙头;仪器快速铺设:目前仪器投放共超过3万台,去年投放5000台左右,今年上半年3000台左右;定量产品高增长:传染、心血管、炎症等定量产品检测高速增长;业绩情况:预计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达3.17亿和4.60亿,对应PE分别为38倍和26倍。开立医疗:彩超和内窥镜加速进口替代,彩超和内窥镜逐步高端化,进口替代提速。政策利好:分级诊疗+政府采购优先国产政策,推动彩超和内窥镜的国产进口替代加速;高端彩超和高清内窥镜加快进口替代:公司彩超高端产品S50/P50系列快速渗透市场,增速快、盈利强,高清内镜增速快且打破外资长期垄断(唯一可生产高清内窥镜的国内企业)。业绩情况:未来3年可保持30%+的增速,预计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达2.70亿和3.72亿,对应PE分别为46倍和33倍。,艾德生物:肿瘤基因检测龙头持续高增长,靶向药物市场快速增长最受益公司,行业高景气度下最受益公司,液态活检、NGS布局领先。行业高景气:肿瘤患者增加、靶向药物不断在国内上市等,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可保持5年30%以上增速,艾德生物最受益;液态活检、NGS布局领先:公司ctDNA试剂今年三月开始销售,NGS产品预计今年内获批,布局领先,先发优势明显;业绩情况:预计2018年和2019年净利润达1.35亿和1.88亿,对应PE分别为59倍和43倍。,19,医药仿制医疗器械重点公司分析,20,品牌消费重点公司分析表:品牌消费重点公司分析表:品牌消费重点公司分析,2017,18Q1,18H1,净利增速预测,18PE,投资要点,扣非净利,收入增速 增速,收入增速 增速,扣非扣非净利 收入 净利,增速 增速,2018E,2019E,片仔癀,61%,48%,42%,44%,37% 45%,40%,35%,55,片仔癀系列量价齐升,全新销售模式促进销售增长,未来3年业绩30%+高速增长。,云南白药,8%,3%,7%,0%,8%,-1%,12%,12%,24,各版块业绩差异明显,健康产品事业部表现强劲,中药资源事业部受三七价格,下降表现平稳,受医保控费影响,药品事业部表现疲软,混改后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外延并购加快。,东阿阿胶,17%,13%,1%,2%,2%,-7%,12%,11%,13,短期受水煮驴皮事件影响,影响中期业绩。,同仁堂,11%,10%,0%,8%,4%,7%,10%,12%,39,产品梯队衔接良好,一线产品(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等)稳定增长,二,线产品(牛黄上清丸、柏子养心丸等)快速增长,同仁堂商业门店数量不断增,加(2017年底已有700家),同仁堂国药有望在海外实现快速增长。,白云山华润三九,5%24%,81%5%,31%38%,89%11%,34% 37%29% 11%,82%13%,-10%13%,1517,王老吉销售增速明显提升,流感病情带动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类药品销售增长,金戈、华佗再造丸等销售增长快。“999”等品牌价值凸显;中药注射剂占比持续下降,血塞通、益血生、金复康、易善复等快速增长,中药配方颗粒保持快速增长。,千金药业,11%,28%,5%,7%,-2%,44%,22%,21%,15,药品业务受消化渠道影响,发货量减少;批发业务缩减导致收入下滑;卫生巾业务受三八节促销商家囤货影响,二季度发货减少。,马应龙葵花药业仁和药业,-17%15%8%,12%55%7%,29%31%26%,18%40%35%,37% 15%19% 38%27% 54%,-35%33%37%,30%27%30%,312017,痔疮疾病用药领域龙头,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提价,肛肠医院逐步开始扭亏。核心产品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胃康灵、护肝片等价格上涨,流感带动儿童感冒类药品销售爆发,小儿肺热咳喘系列药物进入医保后放量。销售模式从“渠道驱动转向终端驱动”,高增长,低估值。,中新药业,-9%,18%,9%,36%,4%,36%,29%,25%,21,管理改善,核心品种量价齐升,二线品种发力。,羚锐制药亚宝药业鱼跃医疗,28%42%34%,26%501%5%,34%37%15%,25%34%11%,33% 21%22% 30%19% 16%,25%40%22%,25%30%22%,182026,第一大单品通络祛痛膏2018年有望恢复到15%增速,参芪降糖胶囊、小儿退热贴等高速增长;贴膏剂OTC渠道返利取消。销售模式从“渠道驱动转向终端驱动”,18年业绩增速有望达40%,核心品种丁桂儿脐贴量价齐升。家用医疗器械龙头,品牌居天猫医药馆第一;电子血压计、电动轮椅、制氧机等高速增长;中优、上械等整合效果逐步显现。,21,品牌消费重点公司分析,品牌消费:政策推动品牌OTC发展,消费升级驱动品牌消费,品牌消费药械包括稀缺品牌OTC、大众品牌OTC(药品、器械),在消费升级、政策以及企业销售改革的推动下,品牌消费发生了中长期的变化。,1、品牌OTC“周期减弱,成长增强 ”&“量价齐升“+“集中度提升”。行业逻辑1、行业政策变革,渠道净化:16/17年流通行业政策巨变(94号文、营改增、两票制等),净化了OTC渠道库存,相关企业轻松上阵,同时促使OTC营销模式改革(从渠道拉动到终端消费驱动),OTC企业周期属性弱化,成长属性增强。另一方面,小型OTC企业各种成本上升,也逐步退出,供给侧改革大幕拉起,品牌OTC集中度逐步提升。16/17年渠道净化完成后,给未来增长奠定基础。行业逻辑2、提价、综合服务等深度绑定连锁药店,满足药店对高毛利、品牌化的追求;行业逻辑3:消费者品牌偏好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