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银行行业专题报告: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探究商业银行信贷额度 据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 报道,近期监管层为了鼓励银行多向特定领域放贷,先放宽狭义信贷规模管控,再放宽广义信贷规模管控,并辅以定向降准、定向 MLF。由此引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投资者目前比较关心的问题:银行的放贷规模和结构是如何确定的? 央行如何调控信贷规模 1998 年之前, 央行将信贷规模作为 货币政策的 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 。这段时期,央行建立了以再贷款和贷款限额管理为主要手段的信贷规 模调控机 制 。 1998 年之后 , M2 开始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央行虽然取消 了对 商业银行 的 信贷限额控制,但仍然会在每年 经济工作会议或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下一年 的 信贷增长目标。其调控信贷规模的原则为“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 央行于 2011 年开始正式实施合意贷款规模约束机制。 其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 合意 的信贷投放应与其自身的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长需要相匹配。 从狭义信贷约束升级为广义信贷考核。 央行从 2016 年起将以往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 /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简称 MPA),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 , 银行的 广义信贷 增速 受其制约 。 但商业银行仍然会受到央行狭义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 , 故实际上 , 银行面临广义 +狭义 信贷 双重约束 。 商业银行 如何规划信贷资源 信贷规模 先做预算计划,再报央行核准。 银行一般会在年初 制定贷款规模预算和贷款投放 节奏。 除非监管强力引导,否则 预算一般不 会突破,因涉及董事会确定的一些考核指标,目的是确保整体资产组合的RAROC 最优。 建立 基于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的考核 体系 。 目前国内部分 银行均采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 RAROC)对单笔业务进行综合评价 ,该指标兼顾了银行获得的收益、面临的风险及对 资本的消耗,计算公式为RAROC=(净收益 -风险成本) /经济 资本占用。 央行近期一系列的政策意图均在引导银行提升风险偏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但银行 未来如何充实核心一级资本尚不十分明确。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银行继续惜贷;表外非标处臵失当 Table_Tit le 2018 年 08 月 05日 银行 Table_BaseI nfo 行业专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黄守宏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1020024 huangshessence 021-35082092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前言 . 3 2. 央行如何调控信贷规模 . 3 2.1. 信贷规模计划管理阶段 . 3 2.2. 信贷规模指导管理阶段 . 5 2.3. 合意贷款管理阶段 . 5 2.4. 广义信贷考核阶段 . 6 3. 商业银行如何配臵信贷资源 . 7 3.1. 信贷规模计划 . 7 3.2. 信贷资源配臵 . 8 4. 总结 . 10 图表目录 图 1:央行综合信贷计划表 . 3 图 2: 1998 年之前,贷款对 M2 贡献较大 . 4 图 3: 1978 年 1998 年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与 GDP 增速 . 4 图 4:部分年份,金融机构当年实际新增信贷规模与央行目标值有较大差异 . 5 图 5:中国影子银行占 GDP 比重从 2011 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 6 图 6: 2010 年至今,金融机构季度新增信贷投放结构大致为 “3322” . 8 图 7: 2014 年以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单位:亿元) . 8 图 8:贷款业务 RAROC 计算案例分析 . 9 图 9:基于 RAROC 计算贷款利率下限 . 10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前言 据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 报道,近期监管层为了鼓励银行多向特定领域放贷,先放宽狭义信贷规模管控,再放宽广义信贷规模管控,并辅以定向降准、定向 MLF。 除此之外 ,银行实际的放贷情况还受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程度、风险偏好和战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由此引出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投资者目前比较关心的问题: 银行的放贷规模是如何确定的 ? 2. 央行 如何 调控 信贷规模 2.1. 信贷规模计划管理阶段 1998年之前, 央行将信贷规模作为 货币政策的 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 。这段 时期,央行建立了以再贷款和贷款限额管理为主要手段的信贷规模调控机 制,具体来看: 1) 央 行通过下达指令 性计划指标直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上限和安排商业银行贷款结构。 2) 其基本做法是, 央 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综合平衡的要求,编制综合信贷计划,按年分季确定贷款增加的总规模,分门别类确定各项贷款增加量,以指令性计划下达各家商业银行执行。 3) 未经 央 行批准,各行不得突破规定的计划放贷 规模 ,并不得相互挪用。 图 1: 央行综合信贷计划表 央行综合信贷计划表 资金来源项目 上期预计余额 本期计划余额 较上期增减额 资金运用项目 上期预计余额 本期计划 余额 较上期增减额 银行自有资金 各项贷款 各项存款 工业贷款 财政存款 商业贷款 建设银行存款 技术改造贷款 机关团体存款 城镇集体及个体工商贷款 城镇储蓄存款 预购定金贷款 农村存款 国营农业贷款 社队农业贷款 其他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往来 国际金融机构往来 流通中货币 金银库存占款 其他 外汇库存占款 财政借款 资金来源总计 资金运用合计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 赵海寛 . 综合信贷计划 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1979. 央行 依据计划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来确定新增 信贷规模 ,信贷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1) 政府会对经济增速作出预测,然后确定经济增长与贷款增长之间的比例系数; 2) 假设政府 对 下一年经济增速 的预期 为 10%,经济增速 与贷款增速之间的比例系数为 0.5,那么下一年 的 信贷增速就确定为 20%。 如若当年信贷余额 为 10 万亿元,那 么 下一年新增贷款规模即为 2 万亿元 ; 3) 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间的差值需要用货币发行 (再贷款) 来弥补。即贷款总额 -存款总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额 =货币发行额。 ( 参考文献 :王兆星 . 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依据 J. 当代经济科学 , 1986(2):18-21.) 贷款限额直接决定 货币供应 水平 。 在当时的环境下, M2 主要依靠信贷投放派生 ,所以将信贷限额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贷款限额对货币乘数有一定的影响:在准备金率为 20%的情形下 , 央行 100 元再贷款可以派生 500 元的存款 ,货币乘数为 5;而在央行对贷款 进行 限额管理的情形下,假设规定银行信贷 额度 上限为 400 元,货币乘数便会下降为 4。 图 2: 1998年之前 , 贷款对 M2贡献 较大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信贷限额调控 “立竿见影”,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货币 政策完全为国民经济服务, 当时 的 地方政府存在强烈的投资冲动, 追求 “大干快上”, 常常 对货币政策形成倒逼。 即使 存款规模不能支持贷款继续增长,也有央行通过货币发行进行补充, 从而 易 引发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这也 成为那段时期宏观调控最为棘手的难题。 因此,央行于 1998 年决定取消对 商业银行 的 贷款限额控制 , 我国货币政策正式 由直接控制 模式 向 以 数量为主的间接调控模式转型 。 图 3: 1978年 1998年 金融机构 贷款增速 与 GDP 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M2( 亿元) 0%5%10%15%20%25%30%35%40%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金融机构 :各项贷款余额 :同比 GDP:不变价 :同比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2. 信贷规模指导 管理阶段 M2开始 作为货币政策的 中介目标。 1998 年之后, 央行虽然取消 了对 商业银行 的 信贷限额控制, 但仍然会在每年 的 经济工作会议或者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下一年 的 信贷增长目标。因为 M2 的形成主要依靠外汇占款、信贷投放、债券以及非标等,并且 信贷投放占 M2 的比重较大, 所以央行仍然需要通过对信贷规模作出适当 的 调控才能保证 M2 增速 维持在合理的区间 内。 其 调控信贷规模的原则为“ 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 ”。具体 如下: 1) 计划指导。央行对商业银行 的贷款增加量不再按年分季下达指令性计划,而是确定其 年度贷款增加量 的 指导性计划,作为 央行 宏观调控的 监测目标 ,供各家商业银行 自编资金计划时参考, 按信贷原则和国家有关政策发放贷款。 2) 自求平衡 。各商业银行 编制全行年度分季的资金来源和运用计划,向 央行 备案后,逐级下达分支行执行。 不得超过资金来源安排贷款 。 3) 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编制业务经营和发展综合计划,逐步达到 央行 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比例、单个贷款比例、备付金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比例、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等九大类比例指标。 4) 间接调控 。央行 不再以信贷规模为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而改为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 不再依靠贷款限额控制这一行政手段,而改为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 场业务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及时调控基础货币,保持贷款适度增长 。 窗口指导成为 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 应急手段 ” 。 央行逐渐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吞吐”基础货币,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 实现信贷合理增长。 但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央行对下一年新增信贷 规模 的 预测值(或者说目标调控值)与实际新增信贷规模往往会有差异,特别是宏观经济出现较大 波动的年份 (例如 2003 年、 2008 年、 2009 年),这种差异值会急剧放大。 在宏观经济和市场预期出现较大波动时 ,央行便会运用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增加或减少信贷投放。 图 4: 部分年份,金融机构当 年 实际 新增信贷 规模 与 央行 目标值 有较大差异 资料来源: Wind、 央行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3. 合意贷款管理阶段 (1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实际值 -目标值 (单位:亿元)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央行于 2011 年开始正式实施合意贷款规模约束机制。 其核心内 容是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应与其自身的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增长 需要相匹配。 其中,资本约束不仅包含 8%的最低资本要求,还包括逆 周期资本、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储备资本等基于宏观审慎的资本要求。 信贷扩张越快,偏离合意水平越多,未来积累的风险就可 能越大,因此资本要求就会相应提高,以此来抑制金融扩张的顺周期性 。具体来看: 1) 合意贷款是配额管理,受到金融机构自身资本水平的制约 。 2) 与以往行政性的规模 管理有着本质 区别。金融机构可 在 了解宏观政策导向 的基础上, 根据既定公式和相关参数自行测算合意贷款增速, 最大程度限制 自由裁量权。 3) 合意贷款也是动态调整的。 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资本充足水平等因素的 变化会引起合意贷款变化;另一方面,央行根据宏观形势的变化 也会适时调整宏观审慎政策参数。 4) 基于经济发展环境 和 自身经营稳健性 ,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种调整信贷 投放的弹性机制。既调控总量,又调控结构;既正向激励,又反向约束。 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信贷规模制约。 央行对商业银行 的 信贷额度管控与商业银行内在的规模扩张冲动 之间 不断博弈, 2011 年之后,国内金融创新加速,商业银行借助 银信合作、银证合作模式将表内资产转移到表外,规避存贷比、准备金、拨备以及合意贷款规模的制约,影子银行占 GDP 的比重从 2011 年的 20%上升至 2013 年的 31.16%,提升 11.16个百分点。金融创新给央行宏观调控 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图 5: 中国影子银行占 GDP 比重从 2011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4. 广义信贷考核阶段 从狭义信贷约束升级为广义信贷考核。 央行 从 2016 年起将以往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 和 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以下简称 MPA)。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 MPA 重点考查 资本和杠杆情况、资 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 七大方面,通过综合评估加强逆周期调节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 2) 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评估体系的核心,资本水平是金融机构增强损失吸收能力的重要途径,资产扩张受资本约束的要求必须坚持,这是对原有合意贷款管理模式的继承 。 3) 从以往 关注 狭义贷款转向广义信贷。 广义信贷包括贷款、 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 存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款项、表外理财 (扣除存款和现金) 等 , 有利于引导金融20.00% 25.87% 31.16% 29.04% 15%17%19%21%23%25%27%29%31%33%2011 2012 2013 2014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机构减少各类腾挪资产、规避信贷调控的做法 。 4) MPA 体系更加灵活、有弹性,按每季度的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同时按月进行事中事后监测和引导,在操作上更多地发挥了金融机构自身和自律机制的自我约束作用。 但央行仍然会适时对狭义贷款规模进行窗口指导 。一方面 ,信贷仍然是信用派生的最主要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最为显著 ;另一方面,央行希望商业银行全年的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同时把贷款投放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领域。但银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往往会有偏离央行“合意信贷计划”的“冲动”。 譬如 2016 年 1 月份商业银行信贷放出天量,这时央行便会通过窗口指导平抑银行信贷投放的冲动;再如 2018 年上半年,表外融资显著压降,而银行表内信贷投放力度并没有明显加大,且结构保守有“惜贷”迹象,央行便采取一系列边际放松的 政策 鼓励银行加大对民企、小微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 故实际上, 商业银行面临央行广义信贷调控和狭义 信贷 窗口指导的双重约束 。 在央行的 MPA 考核体系中,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需不低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取决于诸多宏观经济和银行经营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广义信贷增速。也就是说, 银行为了 MPA 考核达标,要么想办法提高资本充足率,要么将广义信贷增速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 。 另一方面,在银保监会的监管体系下,非系统性重要银行 的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7.5%,系统性重要银行 的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得 低于 8.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风险加权资产 100%,如若银行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商业银行对一般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为 100%),风险加权资产便会增加,消耗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在央行宏观审慎监管和银保监会行为监管体系下,商业银行需要同时满足 MPA 对资本充足率的考核要求以及银保监会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而目前的情况是, 部分银行不缺资本( MPA考核达标无压力),缺的是核心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接 近监管红线) 。 3. 商业银行 如何配臵信贷资源 3.1. 信贷规模计划 先 做预算计划, 再 报央行核 准。 银行 一般会 在年初制定 当年的新增贷款 投放计划(规模 /节奏) 。除非监管强力引导,否则 预算轻易 不会突破,因涉及 对监管层及 董事会 制定的各项 指标 的考量, 其 目的是确保整体资产组合的 RAROC 最优。 只要银行信贷规模 计划 增量符合 MPA 考核 要求 , 央行一般会予以核准 , 但 可能 对各个季度的 投放节奏 (总体来看, 商业银行信贷的 季度 投放节奏接近 “ 3322” )、 季度内每月 的 投放 情况 做出窗口 指导 , 目的是 确保 银行不要出现 放贷 冲动 或惜贷的情形, 让 M2 和 社融 稳定在合理区间 。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6: 2010年至今,金融机构 季度 新增信贷投放 结构大致为 “ 3322”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规避信贷规模 制约 。 银行一般来说是没有动力将正常类 贷款 完全出表 的,因为 一旦真实出表,银行 会损失一部分收益。但如果 狭义信贷规模受到制约,而信贷需求又比较旺盛,银行可能就会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 信贷规模 。 2017 年大部分股份制银行 即因为信贷额度 不足而信贷需求比较旺盛,做了大量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和 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流转业务 ,腾出信贷规模 满足融资需求 。 此外 , 银行也 可以和央行货币政策司协商 , 争取更多的狭义信贷规模 。 图 7: 2014年以来,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 呈现上升趋势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2. 信贷 资源配臵 基于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 最优的考量 。 目前国内部分 银行均采用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 率( RAROC) 对单笔业务进行综合评价,该指标兼顾了银行获得的收益、面临的风险和 资本的消耗,具体来看: 1) 计算公式: RAROC=(净收益 -风险成本) /经济 资本占用 2) 银行 具体业务 应用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Q1 Q2 Q3 Q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i. 以贷款业务为例, RAROC=( 贷款毛收入 -贷款分摊费用 -风险成本 ) ( 1-所得税率) /资本占用; 其中贷款毛收入 =贷款利息收入 1.06-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 FTP); 贷款分摊费用 =年日均贷款余额贷款费用分摊比例 ; 风险成本 (或预期损失) 估计: 违约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 ; 经济 资本占用 : 商业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非预期损失的权益资本 ii. 以存款业务为例 , RAROC=( 存款毛收入 -存款分摊费用)( 1-所得税率) /经济资本占用; 其中存款毛收入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 FTP) -存款利息支出 存 款分摊费用 =年日均存款余额存 款费用分摊比例 ; iii. 以中间业务为例 , RAROC=( 中间业务 毛收入 -中间业务 分摊费用)( 1-所得税率)/经济 资本占用; 其中中间 业务 毛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税金及附加; 中间业务分摊费用 =中间业务毛收入中间业务费用分摊比例 3) 综合 收益考虑 。银行客户经理在开 展业务时, 往往会针对贷款 、存款、中间业务等设计一揽子营销方案,在 测算 RAROC 时会对 后续 来自贷款、存款和中间业务的收入 做出合理预测 ,计算 综合 RAROC。即使 贷款业务定价低 收益低,但只要综合业务的 RAROC满足行里的要求即可, 所以看待银行的业务指标需要 全方位 综合考 察。 综合 RAROC=(业务毛收入 -业务分摊费用 -风险成 本) ( 1-所得税率) /经济资本占用 图 8: 贷款业务 RAROC计算 案例分析 资料来源: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行业专题报告 /银行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基于 RAROC, 计算贷款利率下限 。 继续上述例子,现在已知该银行 要求每项业务的 RAROC不低于同类型企业平均值, 且中小企业平均 RAROC 为 g(税后) ,则可以计算出该项贷款定价的最低利率为 h, 假设 高于该贷款现在的定价水平 6%。 贷款利率下限 =( 资金 成本率 +运营成本率 +预期损失率违约概率 +经济资本占用贷款金额税前 RAROC) 1.06。 图 9: 基于 RAROC计算贷款利率下限 资料来源: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上述案例中, 中小企业平均 RAROC 为 g(税后) , 要求的 最低贷款利率为 h, ( h-6%) 100=k, 银行也可为其提出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 : 如果客户对利率不敏感,则可以要求提升利率 k 个百分点 。 方案二 : 保持现有利率水平 6%,企业增加抵押物。比如抵押评估价值为 1000 万元的房产,一方面可以降低违约损失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经济资本的占用,共同提升 RAROC。 方案三 : 保持现有利率水平 , 要求企业在该银行 办理其他 咨询业务、结算业务、理财业务等,收取中间业务收入, 须至少收取相当于上浮 k 个百分点的贷款利息。 方案四 :保持现有利率水平, 考虑在申 报方案中,明确客户在业务存续期内,日均存款达到一定金额, 须至少收取相当于上浮 k 个百分点的贷款利息 。 方案五 : 将 方案三与方案四混合搭配 ,总计 须至少收取相当于上浮 k 个百分点的 贷款利息 。 4. 总结 银行放贷总体上受到两个环节的影响,一是央行对信贷规模如何进行管控;二是 银行 自身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