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商业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多层次健康 保障体系的 重要构成 商业 健康保险的角色及展望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我国的健康保险是一个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我国 健康保险体系 主要由 社会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组成;其中 ,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主要由涵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组成。由社会和雇主提供的保障主要针对医疗费用的补偿,个人购买的健康保险形式和功能则更加多样。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日益全面 , 商业健康保险快速成长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逐步扩大。截至 2017 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 11.77 亿人 ;同时 ,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收入来源面临收缩压力。 另一方面 , 伴随保险产品的优化、以及疾病、医疗等保障型需求的逐步提升,商业健康保险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在人身险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结合 海外经验 , 我国 健康险市场 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医疗卫生支出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和科技水平更加相关;而 社会和 商业健康险的保障水平 ,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和健康(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结合 德国模式的经验, 在 10、 20、 30 年达到健康险深度接近1%水平 的 假设下 ,预计我国健康 险保费年复合 增速 分别为 7.01%、 6.75%、6.67%;在短期时间内,受需求和基数的影响,实际增速会高于复合增速。 健康险是上市险企重要业务增长点 未来的健康保险并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产品和服务,而是需要和体检、医疗、健康管理、科技、以及养老等广泛结合的庞大体系;健康保险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而相关的服务体系更加决定了未来居民的医疗甚至是生活质量 。 投资 建议 目前行业仍处于政策影响和自身调整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年初保费较大幅度的负增长,随着公司推动销售的力度加大、以及后续基数趋于平稳,预计保费增速会有逐步边际改善;大型公司依然具备相对优势,负债端坚持价值成长、资产端平稳运行,维持买入评级;推荐个股顺序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风险提示 寿险行业存在人力增员及保费增长不达预期,以及保费结构调整缓慢、价值提升幅度低于预期的风险。资本市场具有不确定性,投资收益的波动会给公司业绩造成影响。 Table_Grade 行业 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8-08-06 Tabl e_Chart 相对市场 表现 Table_Aut hor 分析师: 陈 福 S0260517050001 0755-82535901 chenfugf 分析师: 鲍 淼 S0260518020001 010-59136635 baomiaogf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龙头地位难撼,成本持续优化 :中国财险深度报告 2018-07-24 保险行业 2018 年 1 至 5 月概况 :寿险保费增速持续改善,财险增长稳健 2018-07-06 小步慢跑求转型,质量增长谋长远 :2018 保险行业中期策略报告 2018-06-22 Table_Contacter - 3 0 %- 1 7 %- 4 %9%2 0 1 7 - 0 8 2 0 1 7 - 1 2 2 0 1 8 - 0 4 2 0 1 8 - 0 8非银金融 沪深300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目录索引 一、我国健康保险的框架体系 . 4 (一)社会医疗保险 . 4 (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7 (三)补充医疗保险 . 8 (四)商业健康保险 . 8 二、我国健康保险的基本情况 . 9 (一)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日益全面,但收入持续性面临压力 . 9 (二) 商业健康保险快速成长,不断满足多样化保障型需求 . 11 三、海外代表性国家健康保险概况 . 13 (一)英国 :国家卫生服务体制的代表 . 13 (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是主体 , 商业健康险可补充替代 . 14 ( 三 ) 美国:商业医疗保险为主,社会保障针对性侧重 . 15 四、国民经济中的健康保险 . 18 (一)卫生费用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在国家间的差异较大 . 18 (二)我国卫生费用占比持续提升 , 个人支出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 21 (三)我国 商业健康保险快速发展 , 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23 五、健康险是上市险企重要业务增长点 . 25 (一)上市险企健康险业务占市场主体 . 25 (二)健康险业务占比稳步提升 . 26 (三)健康产业布局及健康险展望 . 27 投资建议 . 29 风险提示 . 29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图表索引 图 1:我国健康保险体系的构成 . 4 图 2: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及结构( %) . 9 图 3:参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在岗和退休职工人数(万人)及增长情况 . 10 图 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及累计结余金额(亿元) . 11 图 5: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 11 图 6:健康保险在人身保险规模保费中占比及保费增长情况 . 12 图 7:健康保险中个人和团体业务保费规模情况(百万元) . 12 图 8: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支出(百万英镑)及 GDP 占比 . 14 图 9:英国健康险(及意外险)业务在保险行业中的占比情况 . 14 图 10:德国商业健康保险规模(百万欧元)及保险行业增长情况 . 15 图 11:美国 18 岁以下儿童的健康保险保障情况( %) . 16 图 12:美国 18 至 64 周岁成人健康保险保障情况( %) . 17 图 13:美国老年医疗保障计划登记比率( %)及 2015 年地区分布 . 17 图 14:美国商业健康保险规模(百万美元)、在寿险业务中占比及增长情况 . 18 图 15:部分国家卫生 开支在 GDP 中的占比情况 ( %) . 19 图 16:部分国家 政府和强制医疗保险计划在卫生开支中的占比情况 ( %) . 21 图 17:中国卫生费用占 GDP 比重( %) . 21 图 18:中国卫生费用(亿元)及承担主体构成情况( %) . 22 图 19:中国与英、德、美等国商业健康保险深度情况 . 23 图 20: A 股上市险企健康险(或长期健康险)在寿险业务中的占比情况 . 26 图 21: A 股上市险企健康险在寿险业务中的占比情况 . 27 表 1: OECD 国家卫生开支在 GDP 中的占比( 2016) . 19 表 2: OECD 国家政府和强制医疗保险计划在卫生开支中的占比( 2016) . 20 表 3:德国、美国过往保险深度及人均 GDP 概况 . 24 表 4: A 股上市寿险公司及专业健康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市场份额 . 25 表 5: A 股上市寿险公司及专业健康险公司健康险保费市场排名 . 26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一 、 我国健康保险的框架 体系 当前 我国的健康保险是一个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 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组成 。 由社会和雇主提供的保障主要针对医疗费用的补偿, 近年来加入了对老年 失能人员长期护理费用和服务的保障; 个人购买的健康保险形式和功能则更加多样。 图 1: 我国健康保险 体系 的 构成 数据来源: 人社部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一) 社会 医疗保险 社会 医疗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 基础,是一个逐步建立、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升的进程, 并且在不断改进和整合,着眼于完善国民医保体系、建立更加公平和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 目前我国社会 医疗保险体系主要由 涵盖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的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 以及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城乡医疗救助 组成 。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前 , 我国职工的医疗主要依靠公费医疗 和劳保医疗 , 费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 , 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 造成经济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以及分配不均衡 , 难以维系运转且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城镇职工基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 旨在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模式 。 1994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联合发布 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 ,提出改革试点的内容包括“ 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职工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制度 ; 加强对医疗单位的有效制约,改善医疗服务 ”等。 1998年 , 国务院发布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国发 1998 44号 ),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提出“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 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 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 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帐户”。 至此 ,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立 ,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成为职工医疗开支的基础性保障制度。 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是由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整合而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在“新农合”之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发展,经历了从 20世纪 40年代的萌芽、 50年代的初创、 70年代的鼎盛、 80年代的解体、到 90年代以来的恢复发展, 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 中发 200213号)明确提出了“ 到 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中包括“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 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3 3号 ),要求 从 2003年起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 2至 3个县 ( 市 ) 先行试点 ,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 2009年,由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中医药局联合发布 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 ( 卫农卫发 2009 68号 ), 就巩固和发展新农合制度提出 具体要求,并提出“ 做好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在政策、技术、服务管理和费用结算方面的有效衔接 ”、“ 要做好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相关政策及经办服务等方面的衔接,既要保证人人能够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又 要避免重复参合(保),重复享受待遇,推动三项制度平稳、协调发展”。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针对城市非从业居民 , 是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 、 新农合制度试点启动 、 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的基础上 , 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目标而设立的 。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200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在有条件的省份选择 2至 3个城市启动试点,目标是 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 参保对象是 “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 ”,自愿参加;费用支付方面,重点针对 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 、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障覆盖人群的扩大、保障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的社会 基本 医疗保障 在资金统筹、支付标准等方面,更加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 2016年,国务院发布国务 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 国发 2016 3号 ),提出“ 推进城镇居民医保 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 ,覆盖范围是“ 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 ”;“ 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衔接 ”, 均衡城乡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 。 截至 2017年底, 全国 各省普遍启动 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 整合工作, 80%以上地市已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 初步实现了“六个统一”( 统一覆盖范围、统一筹资政策、统一保障待遇、统一医保目录、统一定点管理、统一基金管理)。 3、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初步建立 ,居民 看病就医有了基本保障 ; 但由于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的保障水平 较低, 大病医疗费用 对普通居民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部分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 2012年,由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社会资源保障部、民政部、保监会联合发布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 发改社会 20122605号 ),提出 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 础上 , 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 ,是一项制度性的安排。保障对象是 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 ( 合 ) 人 , 从城 镇居民医保基金、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 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 国办发 201557号 ),提出“ 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 到 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 ”。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已实现 100%地区实施、 100%参保人群覆盖、 100%待遇支付兑现、 90%左右的统筹地区大病保险业务由商保承办 。 4、城乡 医疗救助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 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 动员社会力量 等多 种 渠道 筹建 基金,对农村五保户 、 城 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 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 资助其参加城 乡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以住院救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的制度 ;近年来,重特大疾病也被纳入救助的范围。 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0042号 ),在逐步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中 , 提出了“ 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 2002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 中发 200213号),在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中,提出了“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 2003年 ,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民发 2003158号 ),对建立和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出了具体细化规定。 2005年, 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 共同发布 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同意并下发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 国办发 2005 10号 ),提出“ 用 2年时间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县 (市、区 )进行试点,之后再用 2 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 2009年, 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再次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 民发 2009 81号 ), 目标是 用 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稳定,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效果明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医疗救助制度。 2015年 , 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 ,提出按照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49号 ),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 在 2015年底前,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整合为 “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 , 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的有 效衔接 。 (二) 长期护理保险 制度 2016年,人社部下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 人社厅发 2016 80号 ),针对我国老龄化问题,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从而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 提升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 利用 1至 2年试点时间 积累经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首先在承德、长春、齐齐哈尔、上海、南通、苏州、宁波、安庆、上饶、青岛、荆门、广州、重庆、成都、石河子等城市进行试点 , 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 。 在试点阶段, 原则上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试点地区可根据自身实际 情况 ,综合平衡资金筹集和保障需要等因素,合理确定参保范围并逐步扩大。 在资金 筹集 方面 , 试点阶段,可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等途径,并逐步探索建立互助共济、责任共担 的长期护理保险多渠道筹资机制。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试点城市实例 : 上海 从 2017年 1月起, 上海市 在徐汇、普陀、金山三个区先行进行试点,一年来共有 2.5万名老人申请服务,正式提供护理服务的老人达到 1.4万人。先行试点期间,个人和单位暂不缴费,所需资金由医保结余资金划转;全市试点后,将按照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按规定进行筹资。 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模式 : 社区居家照护 : 护理站、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为居 家的参保人员,提供上门照护或社区日间集中照护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养老机构照护 : 养老机构为住养的参保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相关医疗护理服务。 住院医疗护理 : 为在承担老年护理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中住院的参保人员,提供住院医疗护理的服务。 从 2018年 1月 1日起 ,上海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预计 2018年 将 服务上海老人三百万人次。 根据新修订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年满 60周岁的 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 参保人员 ,可自愿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经评估后,评估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失能老人,由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并按规定结算护理费用。 参保人员在评估有效期内发生的社区居家照护的服务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 90%,个人自负 10%。对参保人员在评估有效期内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养老机构照护的服务费用,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支付水平为 85%。 (三)补充医疗保险 2000年 , 国务院下发 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 ( 国发 2000 42号 ),在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中,提出了“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提取额在工资总额 4%以内的从成本中列支 ” 。 目前主流的补充医疗保险分为商业型和企业型 。 商业型 由已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的企业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购买商业保险用以补偿职工社保赔付限额之外的高额医疗费用。 主要的补充医疗责任可以针对普通医疗、住院医疗、手术医疗、意外伤害医疗、特种疾病医疗等。 企业型 参保社会 基本医疗保险的企 、 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 , 补充医疗保险应与当地基本医 疗保险制度相衔接。补充医疗保险资金由单位集中使用,单独建账、单独管理,用于本 单位 个人负担较重的 在职 职工和退休人员 的 医疗费 用 补助; 不得划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也不得另行建立个人账户或变相用于职工其他方面的开支。 ( 四 ) 商业健康保险 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由各类商业保险公司提供 , 人身保险公司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以各类医疗保险 和疾病保险 为主体的 产品, 同时还包括 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护理保险 以及医疗意外保险;财产保险公司可以提供 一年 及一年以下 、 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 短期健康保险产品。 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内容和范围,相对社会及雇主提供的来说,更加丰富多样、保障额度也可以更高,并且 还可以附加 更加完善的健康管理配套服务。 除了满足个人健康保障需求外 , 商业健康保险 也日益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方面,政策鼓励引入竞争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医保的经办服务, 做好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与参与经办服务的商业保险机构信息系统必要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 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方面, 采取商业保险机构承办的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商业保险机构专业优势,提高大病保险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和质量。 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 探索建立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 积极引导发挥社会救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的有益补充,解决不同层面护理需求 ; 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保 险产品和服务,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二 、 我国健康保险的基本情况 (一)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覆盖日益全面,但收入持续性面临压力 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 , 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 人群 逐步 扩大 。 截至 2017年,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已达 11.77亿人 ;其中,城镇职工约3.03亿人,城镇居民约 8.74亿人 。 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的占比来看,城镇职工的占比在逐年下降,从 2009年的 54.6%, 到 2017年已下降至 25.8%。 图 2: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及结构( %)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2 0 ,0 0 04 0 ,0 0 06 0 ,0 0 08 0 ,0 0 01 0 0 ,0 0 012 0, 00 01 4 0 ,0 0 0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0%1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城镇职工 城镇居民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30 行业深度 |保险 在参保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职工中 , 在岗职工人数约占 75%左右、这一占比近年来相对稳定, 截至 2016年,在岗职工约为 2.17亿人、退休人员约为 0.78亿人 ;但同时, 在岗职工人员的增速呈下降趋势、 并且近年来持续低于退休 人员。 图 3: 参保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的 在岗和退休 职工 人数 ( 万人 ) 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的收支、 累计结余金额来看,城镇职工占主体地位;2016年 , 职工 贡献基金收入 10,273.71亿元 , 居民贡献 2,810.55亿元 ; 当年职工支出8,286.68亿元 , 居民支出 2,480.41亿元 ; 2016年末, 职工累计结余基金 12,971.67亿元 , 居民累计结余 1,992.63亿元 。 从占比来看 , 随着城镇居民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职工在基金收入中的占比,由 2009年的 93.1%, 下降到 2016年的 78.5%; 职工在基金支出中的占比 ,从 2009年的94.0%, 下降到 2016年的 77.0%; 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中 , 职工的占比从 2009年的 94.8%, 下降到 2016年的 86.7%;职工依然是基金积累的主要贡献者。 05 ,0 0 01 0 ,0 0 01 5 ,0 0 02 0 ,0 0 02 5 ,0 0 0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在岗职工 退休人员0%5%1 0 %1 5 %2 0 %2 5 %3 0 %3 5 %40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20 09 20 10 20 11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在岗职工 退休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