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家电行业海外专题(6):百年松下,历久弥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2018 年 08 月 19 日 证券研究报告 本报告联系人:王朝宁 021-60750604 wangchaoninggf Tabl e_Title 家用电器行业 家电行业 海外 专题 ( 6) :百年 松下,历久弥新 Table_AuthorHorizont al 分析师: 曾 婵 S0260517050002 分析师: 袁雨辰 S0260517110001 0755-82771936 021-60750604 zengchangf yuanyuchengf Table_Summary 松下电器 : 家电行业老牌巨头,迈入多元化新征途 松下电器始创于 1918 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 百年间 , 松下电器从 一个 五人 小作坊,发展为 营业 收入 近 8 万亿 日元的全球 500 强 巨头 ,业务横跨 家电、汽车 设备 、 环保 方案 、 互联 连接方案 等 多个行业 。据公司 2018 财年年报显示,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 7.98 万亿 日元 (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 4948 亿元人民币) , 同比 增长 8.7%; 实现 归属母公司 净利润 2360 亿 日元 (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 146.8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46.2%。 全部营收中 53.4%来自海外市场, 其中 美国、中国两大主要市场分别贡献 15.5%和 12.3%。 松下百年发展历程: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回顾松下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改革期” : 具体来看: ( 1)初创期: 1918-1949年,从改良插座插头艰难起家,通过 多 产品策略 带动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 但 二战 使企业短暂陷入低谷 ; ( 2) 成长期: 1950-1989年,通过 合作 打破 技术 瓶颈 享受 日本家电保有量提升 红利,积极 践行 全球化开拓 市场空间 ; ( 3)成熟期 : 1990-2011年, 改革 中 求变, 错失 电视、手机两大 行业机遇,发展陷入瓶颈; ( 4) 改革期 : 2012-2018年,关停 出售低利润业务, 聚焦于家电、汽车、环境方案与互联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业务并向 B2B转型。 松下 的现状与未来 : 家电业务平稳发展 但全球 竞争力有限 , 汽车业务与 TOB 转型 成战略新重点 松下目前四大核心业务结构已基本定型,具体而言: ( 1)家电业务 : 经营 状况稳定 。 2018 财年 家电业务营 业 收入2.58 万亿 日元 ( 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 1605 亿人民币) ,营业利润 1043 亿 日元 ( 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 65 亿人民币) ,近年盈利有所回升。松下在日本家电市场仍是龙头,冰箱 、个护小家电、洗碗机等多品类 市场份额 第一 。放眼 全球竞争力有限,且 盈利能力 不及 中国 家电 龙头 ; ( 2)其他业务 :汽车业务成为布局重点业务部,转型 TOB 成为各业务 战略重点 。 放眼 未来 : ( 1)电视 、半导体等 低利润业务 将深化 改革, 汽车 等 高增长性业务 将 最大程度得到战略倾斜 ( 2) 各业务的 TOB 转型 将 继续深化 ,商用冰箱冰柜等产品的推出是松下家电业务布局 B 端的有力尝试。 松下 百年 发展 经验总结 回顾松下百年发展历程对国内家电企业有如下启示:( 1)如 松下幸之助这样 优秀的领导人是伟大企业 的基石 ;( 2)企业 的 战略应 结合 社会 经济 发展、 企业 自身 能力、 行业 市场空间 等因素综合决策;( 3)妥善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良性合作不仅利于提升 企业 技术 水平 ,还可以加快产品开发 进度 ;( 4)成熟期的企业 应该积极选择具备市场前景的行业 进行多元化尝试,探寻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多元化之后 企业组织 臃肿 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 投资建议 回顾松下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领导 团队 是企业发展的根基。领导人是 企业发展初期的关键所在 ,而到成熟阶段,管理层乃至制度设计 则 成重点 。 因此,我们持续关注具备管理团队优秀,全球 竞争力 突出的 两大白电龙头: 青岛海尔 、 美的集团 。 此外, 我们 认为 多元化发展过程中 的 不确定性 需要 重视 , 类似 格力电器 这样 业务 与业绩 都 具备极强确定性 , 且具备多元化资金与 实力 的 单主业 龙头 同样 值得关注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 上涨 ; 全球经济低迷,需求疲软;多元化不利 。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家电行业出口专题( 5):广场协议对日本家电行业影响的回顾、剖析与思考 2018-08-11 空调行业专题( 3) : 大金工业,砥砺前行的全球空调单主业巨头 2018-08-06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目录 1投资故事 . 5 2松下百年发展历程 . 6 2.1 初创期: 1918-1949 年,多品类齐头并进迅速扩大企业规模,战争动荡使企业陷入低谷 . 7 2.2 成长期: 1950-1989 年,合作实现技术卡位,积极践行全球化 . 8 2.3 成熟期: 19902011 年,改革中求变,错失两大行业机遇 . 11 2.4 改革期: 2012-至今,聚焦核心业务,向 B2B 转型 . 17 3松下的现状与未来 . 18 3.1 主要业务概况 . 20 3.2 松下中国市场概况 . 25 3.3 未来战略:战略倾斜高增长性业务,深化 TOB 转型 . 26 4松下发展的启示 . 28 4.1 优秀企业家是伟大企业的基石 . 28 4.2 战略选择的启示 . 29 4.3 合作与竞争的启示 . 30 4.4 多元化与管理的启示 . 30 5投资建议 . 30 6风险提示 . 31 6.1 原材料价格上涨 . 31 6.2 全球经济低迷,需求疲软 . 31 6.3 多元化不利 . 31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图表索引 图 1:松下 电器百年发展历程重要事件概览 . 6 图 2:初创期的松下电器依靠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多产品并进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7 图 3: 1918 年成立之后,多品类发力使松下的规模迅速扩大 . 7 图 4:松下 1951 年开发生产的第一台搅拌式洗衣机 MW-101 . 9 图 5:松下第一代电视机 17K-531( 1952 年) . 9 图 6:松下第一代电冰箱 NR-351( 1953 年) . 9 图 7:松下通过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品开发,成功卡位日本经济回暖的窗口期,收入与资本金均实现快速增长 . 10 图 8: 1960s 日本家庭月收入水平高速提升 . 10 图 9:经济复苏下日本每百户家庭冰箱、电视保有量(台)快速提升 . 10 图 10:核心大家电产品在 1960s、 1970s 陆续进入保有量快速提升期 . 10 图 11:成长期的松下在全球各地布局生产基地 . 11 图 12:松下在成熟期营业收入处于波动状态 . 12 图 13:松下在成熟期盈利能力未有显著提升,少数年份曾出现较大亏损 . 13 图 14: 1990s 后日本主要大家电仅空调保有量(台)继续提升,其余品类的保有量变化较小 . 13 图 15:松下在成熟期盈利能力未有显著提升,少数年份曾出现较大亏损 . 14 图 16:松下通信与视听业务在 21 世纪初占比较高,但手机与电视业务失利使收入产生断崖式下滑 . 14 图 17:松下功能手机 P505iS( 2003 年) . 15 图 18:新世纪以来日本手机保有量持续提升 . 15 图 19: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额及同比增速 . 15 图 20: 2008 年松下等离子电视市场销量市场份额高出第二名 LG 近 11 个百分点. 16 图 21: 2012 年液晶电视出货量是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近 17 倍 . 16 图 22: 2016-2019 年松下电器 1 万亿战略投资计划重点深耕领域 . 17 图 23:松下 2013-2017FY 营收(十亿日元)及 YoY . 18 图 24:松下 2013-2017FY 净利润(十亿日元)及 YoY . 18 图 25: 2013-2018 松下毛利率、净利率变动情况 . 18 图 26: 2013-2018FY 松下分业务营业收入(十亿日元) . 19 图 27:松下四大主要业务营收占比逐年上升 . 19 图 28: 2002-2018 松下家电业务营收稳定上行 . 19 图 29: 2013-2018FY 松下分区域营业收入(亿日元) . 19 图 30: 2013-2018FY 松下海外市场营收维持稳定 . 19 图 31: 2013-2018FY 家电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速 . 20 图 32: 2013-2018FY 家电业务营业利润及增速 . 20 图 33:松下家电业务营收结构:白电与黑电占比较大 . 20 图 34: 2017 年松下主要家电品类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 . 20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图 35:松下家电近三年空调业务收入(亿人民币)对比 . 21 图 36: 2017 年松下主要家电品类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 21 图 37:松下家电业务的营业利润率明显低于美的集团与青岛海尔 . 22 图 38: 2017 年松下汽车工业部门结构及各业务收入占比 . 22 图 39:松下与特斯拉共同成立汽车电池生产基地 . 22 图 40:松下智能后视镜系统( IRMS) . 22 图 41: 2014-2018FY 松下汽车业务资本开支逐年上升 . 23 图 42: 2018FY 松下汽车业务资本开支占比超过六成 . 23 图 43: 2013-2018FY 汽车业务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 23 图 44: 2013-2018FY 汽车业务营业利润及同比增速 . 23 图 45:松下动力电池出货量在外资品牌中占据领先地位 . 23 图 46: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 24 图 47:松下环境方案、连接方案部门业务组成及 2013 年环境方案部门收入结构. 24 图 48:松下中国业务发展过程 . 25 图 49: 2018 上半年松下空调中国市场 零售额 市场份额 . 25 图 50: 2018 上半年松下冰箱中国市场零售额市场份额 . 26 图 51: 2018 上半年松下洗衣机中国市场零售额市场份额 . 26 图 52:松下白电在中国零售价格较高,定位高端化,受众较少 . 26 图 53:松下万亿日元投资计划主要投向汽车动力电池等高增长性业务 . 27 图 54:松下各项主业向 B 端改革举措 . 28 图 55:松下幸之助生平一览 . 29 表 1:松下电器业务分类情况 . 12 表 2: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对比 . 16 表 3: 2017 年松下主要家电品类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排名 . 21 表 4:松下电器未来战略和主要产品细分情况: . 27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1投资 故事 多元化 与全球化是 家电 企业发展到一定 时期 需要面临的必然选择, 当下我国 家电 企业都 在积极践行 全球 化以及多元化 ,但未来 之路走向何方仍旧是未知数。 而邻国 的家电巨头 松下 电器时 至 今日已成立百年,百年过程 中 其 从 一个 五人 小作坊,成长 为 全球家电巨头,当下又 在进行 深度 多元化转型 。 百年 松下在 全球化 与多元化的宝贵经验值得 所有中国 家电 企业学习 与参考。 故 本篇报告我们继续将目光聚焦于日本, 研究全球化 、多元化 并举 的百年 巨头 松下电器 。 松下始创于 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据公司 2018财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8万亿日元(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 4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8.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2360亿日元(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14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6.2%。全部营收中 53.4%来自海外市场,其中美国、中国两大主要市场分别贡献 15.5%和 12.3%。 (注: 1.如未特殊说明,松下电器 1990年以后的所有财务数据统计口径日本财年,即前一年的 4.1至当年的 3.31) 回顾松下电器百年历史,我们将松下电器的发展历程分为 “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改革 期”四个阶段 , 具体来看: ( 1) 初创期: 1918-1949年 从改良插座插头艰难起家,通过 自主 研发 +兼并收购 实现 多 产品 并进 带动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 但 二战 及 战后 日本 经济不振 使企业短暂陷入低谷 ; ( 2) 成长期: 1950-1989年 营收规模 从 1955年 的 220亿日元 到 1989年已突破 6万亿。 惊人的增长一方面依赖于 松下 通过 合作 打破 技术 瓶颈 , 获得 产品 先发优势 并 充分 受益 日本家电保有量提升的 行业 红利。 另一方面 ,松下 积极 在 全球 布局 产能 为其开拓 了更大的市场 。 ( 3) 成熟期: 1990-2011年, 行业进入 成熟期 加上多事业部 的 低效 管理使松下的营收仅有小幅 增长 ,而 盈利能力反而有所下降,甚至部分年份出现亏损。 事业部 改革 为 松下短期内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 公司 反应迟钝导致 松下 错失智能手机 风口,押注 等离子失败使松下在 2011财年录得史上 最大亏损 7722亿日元 , 松下 再次陷入困境。 ( 4) 改革期: 2012-2018年 关停 等离子电视 产线 ,出 售低利润 的 半导体业务 , 将 业务 聚焦于家电、汽车、环境方案与互联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业务并向 B2B转型。 新能源 汽车的广阔前景也促使 汽车业务 也接棒家电成为松下 下一个 百年 最重要的 战略核心业务。 虽然 当下 松下 的家电业务 营收 规模突破 2.58万亿 日元 ( 对应目前汇率水平约1610亿元人民币 ) , 并且 在日本国内依然 优势 显著。但 放眼 全球来看, 其市场地位并不突出,而 日本 国内较高的生产成本使 高端化 定位的松下在盈利能力上尚不如我国 家电 巨头 美的 集团和 青岛海尔 。 松下 的发展历史 再一次 提示我们 一个 优秀的领导人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而 企业关键 时刻的 能否 作出与 经济 环境、自身能力以及市场空间相匹配的战略选择、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能否 通过合作实现共赢,能否在 企业 多元化 、 规模化中避免管理效率 低下都 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在不同阶段持续成长。 回顾松下 的 风雨 百年, 领导人是企业发展初期的关键所在,而到成熟阶段,管理层乃至 管理 制度设计则成 为 重点。因此,我们持续关注具备管理团队优秀,全球竞争力突出的两大白电龙头: 青岛海尔、美的集团 。此外,我们认为多元化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需要重视,类似 格力电器 这样业务与业绩都具备极强确定性,且具备多元化资金与实力的单主业龙头同样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经济低迷,需求疲软;多元化不利 2 松下百年 发展 历程 1918年,松下 幸之助 在大阪创立 了 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 ,以生产改良版的插座插头起家 开启了百年松下 的辉煌之路 。 1923年, 松下推出 名为 National lamp的 子弹型自行车 灯 迅速引爆 市场 成为日后 松下 无数款 明 星 产品的开山之作 。 百年以来 , 松下电器 从 一个 仅有 5人 的 小作坊,发展为 营业 收入 接近 8万亿 日元 (约等于 人民币5000亿 日元) , 业务横跨 家电、汽车 电子 与机械系统 、 环境 方案、 互联 解决方案 等多个行业 ,职工 人 数 超过 27万人 的全球 500强 巨头 。 回顾松下的 发展历史 , 我们将其成长之路分为 4个阶段: 初创期: 1918-1949年, 以自主 研发 +兼并收购践行 多产品 策略 加速 企业规模 扩大 ,二战 使企业短暂陷入 低谷 成长期: 1950-1989年, 合作 打破技术 瓶颈 , 获益 日本 家电 行业 增长红利;积极践行全球化战略 ; 成熟 期 : 1990-2011年 , 消费 电子支撑收入,内部改革提升 效率;手机与电视战略决策失误 错失发展 动能 并 使企业陷入亏损 改革期 : 2012年 至今 , 放弃低利润业务, 整合 四大业务 并 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以汽车 电子 与机械系统 为代表 的 TOB业务 。 图 1: 松下 电器百年发展历程 重要 事件 概览 数据来源: 松下年报, 公司官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整理 1952 年战略联盟模式初探:与 N a k a g a w a Ki k a i组建战略联盟 , 进军冰箱领域; 与 荷兰飞利浦 组建战略技术同盟 。1954 年资本联盟模式初探: 与J V C 成立 战略资本联盟 。1959 年进军美国市场:成立 美国松下电器公司 , 正式 拉开 进军国际市场序幕 。1974 年海 外 收 购 :松下 收购摩托 罗 拉 电 视业务部门 。初创期 :多产品发展( 1918 - 1949 ) 成长期:全球化发展( 1950 - 1989 ) 成熟期 :改革与多元化( 1990 - 2 0 1 1 )1933 年全面多元化: 开始生产 电子元件和电器 , 如 灯具 、电机 、 电熨斗 、无线设备 、 真空管 等等 。1918 年公司创立 : 1918年 松下幸之助创立松下电器器具制造所 , 以生产灯泡插座 起家 。1927 年进军照明 、 电加热器市场:首创方形 电池灯 、 电熨斗 ,引爆市场 。1931 年进军干电池市场: 收购 Ko m o ri 电池厂 , 业务扩展至 干电池 领域 。1996 年抢滩数字化新蓝海: 发布全球第一款轻型数字移动电话 设备 。2002 年业务框架重构: 成立五个全资控股子公司 , 分管通信 、 电器、 精工 、 电子 、 图像通信 五 大 业务 , 重构业务框架 。2010 年入股特斯拉:合作开发动力电池系统 。改革期:由 T O C 到 T O B ( 2012 - 至今)2013 年改革业务: 退出等离子电视生产, 出售大部分半导体业务 。2014 年聚焦业务: 业务划分为 家电、 自动化 、 住宅 、 B 2 B 四 大业务 。2016 年家电业务强化: 收购美国商用冰箱制造巨头 H u s s m a n n, 进一步强化松下冰箱制造能力 。2016 年汽车业务强化收购 O p e n Sy n e rg y, 加码汽车业务 。2003 年布局等离子电视:时任总裁的中村邦夫决定 , 投巨资研发等离子 电视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2.1 初创期: 1918-1949 年, 多品类 齐头并进 迅速扩大 企业规模 , 战争 动荡 使企业陷入低谷 1918年 , 松下幸之助在大阪正式创立了 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 ,以 生产 改良 的 插座、插头起家。 成立 初期 的松下并未聚焦 插座 插头 这个 单一品类上, 而是 积极 观察市场需求, 通过 自主研发 开发了 包括 自行车灯、电熨斗 、收音机等 多款明星 产品 实现 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大。 此外 ,公司 还 通过对 成熟 企业的 兼并 收购 涉足新兴领域,例如 收购 Komori电池厂进入干电池生产。 图 2: 初创期 的松下电器 依靠 强大的自主开发能力, 多产品 并进 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数据来源: 松下 官网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依靠 对市场需求的 准确洞察 , 在 自主创新和兼并收购 两大方式 的助力下,松下在 成立 之后便实现了快速扩张 , 从 成立 之 初 仅 5人 的 家庭 小作坊到 1935年公司 的雇佣人数已经达到了 3500人 。 图 3: 1918年成立 之后 ,多品类 发力使 松下的规模迅速扩大 数据来源: 松下 官网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我们认为 多产品 策略 是 公司早期 取得成功 并 实现规模 快速 扩大的核心 因素。 我15%20%25%30%35%40%45%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918 1920 1922 1928 1932 1935雇员人数 雇员人数年化增速(右轴)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32 专题研究 |家用电器 们认为这一 选择 是 在当时的 外部环境 下最优策略。而这个 策略的完美执行依赖于公司 敏锐 的社会洞察力、优秀的领导人 以及 高素质的 员工 ,具体来看: 外部 因素 : 行业 尚 处 导入期, 众多 需求尚待挖掘 。 20世纪前半叶, 日本家电、电子 行业 尚处于导入期 。而市场 上的 家用电器类产 品 多存在 设计粗糙、实用性差、定价过高 等诸多痛点。 因此 ,在市场机会众多的情况下, 公司选择 多品类 切入 而非 聚焦单品 客观 上加速了企业 的 成长 内部因素 : 对 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 以及 强大的产品 开发 能力。 1) 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洞察: 以 公司第一款明星 产品 子弹型自行车灯 为例,正是 由于松下 幸之助敏锐捕捉到 市面 上传统 自行车灯 存在 使用时间短、稳定性差的痛点 。与此 同理,其它 明星 产品的开发的 起点 ,也都在于公司对于 社会 需求以及市场痛点的敏锐洞察 2) 强大 的产品开发能力: 松下将自行车灯的一次性使用时间从 2-3小时大幅提升至 30-40小时,同时实用性和稳定性大幅提升;松下 改良设计后的电熨斗 在功能 相同的情况下 实现 30%的成本压缩 。强大 的产品 开发 能力使松下的产品多具有 “ 低价高质 ”的 特点,从而迅速占领市场。 然而 1937年 后 二战 全面 爆发,政府 对工业 原材料 、 工业产品的强监管 迫使 松下进入军工产业 , 涉足船舶 、飞机 制造。但 战争过程中, 松下 32座 工厂 ( 或办公室)被毁 ; 日本战败导致 海外 工厂网点被 没收, 并且被美国 列为 受关注企业 ,资金 被冻结、 生产 被限制 。 在此 期间 ,松下 员工 从最峰值的 25000人下跌至仅 4000人左右。而 1948美国 的金融 限制 、 1949年 的 为遏制日本 通胀 实施 的道奇计划 , 让 彼时 的 松 下雪上加霜 , 负 债 累累 的 松下 经历了成立以来的最低谷。 2.2 成长期 : 1950-1989 年, 合作实现 技术卡位,积极践行全球化 虽然战争 使松下短暂 陷入低谷 ,但 之后 松下 的 发展 令人 惊叹 。在 1955年 松下 的营收规模仅为 220亿 日元, 而 到 1989年 松下幸之助去世时 , 公司 营收规模 已 超过 6万亿 ,超过 1955年 收入 规模 的 270倍 。 我们 认为 该阶段 松下 迈入 成长期并取得如此巨大成功 的 原因在于: ( 1) 以 合作 打破 技术 瓶颈 获取 先发优势 从而 在 日本家电保有量提升 期 最大程度获益 ( 2) 前瞻性 确定全球化战略并 积极 践行 全球化拓张, 扩大 了 市场 空间 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