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口宏观政策专题报告:多元政策助力生育,财税发力成重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 ON GX IN G S E C U R IT IES宏观经济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人口宏观政策 专题报告 2018 年 8 月 9日 宏观经济 专题报告 投资摘要: 我国 人口政策背景概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阶段的变化,1949 年鼓励生育, 1954 年开始支持节育, 1960 年开始提倡晚婚, 1982 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1984 年以后,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朝着放开的方向改革。 2015 年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行动。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为 104.90(女 =100);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加重。 助力人口政策改革的财税政策 个税的改革扩大了低档税率的级距,提高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更多生活成本加入专项扣除中,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提高了国民 的生育意愿。 为了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未来可能实施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少二孩家庭的税收,在 住房上提供一定的优惠,减轻教育方面的经济压力,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险待遇等。 有人大代表建议: 对生育二孩的家庭提供额外医疗保险待遇;对二孩家庭给予孩子在上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减免;为二孩母亲提供更为宽松优惠的产假制度和生育保险金制度。 人口政策放开带来的投资前景分析 2014 年发布的中国 B2C 市场季度监测报告 Q3 显示:我 国B2C市场母婴品类交易规模达 234.8 亿元,同比增长 129%,自2014 年资本疯狂涌入后,母婴电商更是获得了惊人的成长。 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将增加住房的数量需求,住房需求也将发生结构性改变,三 居四居将成为刚需,优良的社区配套设施将成为卖点。 目前,我国 0-9 岁的人口数量呈现上涨的趋势,而早教市场渗透率较低,有较大的扩展潜力,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将持续扩大早教市场。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存不确定性 行业投资有风险 分析师 : 谭 凇 Tel:010-66554042 tansongdxzq 执业证书编号 : S1480510120016 研究助理 : 汤黎明 Tel:010-66554033 tang_lmdxzq 2011年 -2017 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报告 1.宏观专题报告 :资本视角下的财税政策展望 2016.09 2.宏观年度报告: 2018 宏观形势审时、明辨 2017.12 11.0011.5012.0012.5013.0013.5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132000001330000013400000135000001360000013700000138000001390000014000000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 P2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目录 1.我国人口政策背景概述 .3 1.1 我国人口政策的阶段性演变 .3 1.2 人口政策对我国人口的 影响 .5 2.助力人口政策改革的财税政策 .6 2.1 个税改革助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8 2.2 促进全面二孩的财税配套政策 .8 2.3 辽宁省率先探索生育优惠政策 .9 3.人口政策放开环境下的 投资机会研判 .10 3.1“二孩”将带来母婴产品需求的增长 .11 3.2“二孩”政策下大户型房产需求增加 .11 3.3“二孩”政策带来早期教育行业的增长机遇 .11 插图目录 图 1: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 4 图 2: 2002 年 -2017 年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 6 图 3:中国、美国、日本人口出生率比较( %) . 7 图 4: 2011 年 -2017 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 %,万人) . 7 图 5: 2011 年 -2016 年辽宁省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 . 9 图 6: 2011 年 -2016 年辽宁省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 %) . 9 图 7: 2011 年 -2017 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 %,万人) . 10 表目录 表 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万人,) .5 表 2: 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万人, %) .5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 发力 成重点 P3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1.我国人口政策背景概述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提倡有计划的生育。据百度百科披露,计划生育1982年 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 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我国人口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到 21 世纪初,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部分调整。由于 20 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到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放开单独夫妇生育二孩。 2015 年 12 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被通过。全面二孩政策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被正式实行。 1.1 我国 人口政策的阶段性演变 关于生育问题,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就已开始关注。从鼓励到限制再到放开,这些变化源于现实需要,尤其 从 2016 年 1 月 1 日开始,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自 1949 年至 1953 年,国家鼓励民众生育,对人口增长持正面的态度,并 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生育。例如, 1950 年,国家卫生部和军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机关部队妇女干部打胎限制的办法,禁止非法打胎。 1952 年, 卫生部制定了限制节育及人工流产暂行办法,将适用于机关部队妇女干部的规定在全国推广。1953 年,卫生部通告海关禁止进口避孕用具和药物。 此类规定都在促进生育方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然而,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 表明,人口数量已经远高于预期,因此,一些节制生育的观点 开始 被提出。 但在 1954 年至 1959 年时期,由于大跃进及随后的 “ 大饥荒 ”, 节制生育的 观点 被扼杀在摇篮里 。 1962 年 ,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 计划生育 列入议事日程。 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等影响,一些计划生育的 机构名存实亡,节制生育的实际工作处于停顿的状态。 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口与经济的矛盾 突出 。 1973 年 , “ 晚、稀、少 ” 政策 正式 提出 ,并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1980 年中央召开五次人口座谈会后确定 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基调。但 “一孩”政策与广大群众的生育意愿严重冲突 ,因此, 为了缩小政策与生育意愿的差距,缓和干群矛盾, 1984 年,政府提出了“开小口,堵大口”,允许农村地区在批准的情况下生二胎,但严禁超生育计划的二胎和多胎。 1988 年, 中央政治局同意 了 国家计生委的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提纲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 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 ,而是 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 2013 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 2015 年,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施行。P4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1: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资料来源: 新华网 ,东兴证券研究 所 1949 年 -1953 年,政府鼓励生育。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实际人口数远高于预期。 1954 年 -1959 年,节育观点被提出,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导致政策反复。 1960 年 -1969 年,提出计划生育号召。社会环境波动较大 ,一些计划生育机构名存实亡,节育工作停顿。 1970 年 -1980 年,“晚、稀、少”政策形成并全面推进。 1980 年 -1984 年,独生子女阶段。 2002 年 ,“ 双独 二孩” 陆续推开 。开始 施行 人口 与计划生育法 。 1984 年 , 为了缓和政策与生育意愿的矛盾 ,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稍作放开。 2013 年 , 启动 “ 单独 二孩”。 2015 年 , 提出 “ 全面 放开二孩” ,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促进 人口均衡发展 ,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完善人口 发展战略, 全面 实施一对夫妇可 生育 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 发力 成重点 P5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1.2 人口政策对我国人口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总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过去的人口政策虽然有效控制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但 同时也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劳动力数量下降等问题。 表 1: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万人,) 年份(年) 总人口数量(万人) 人口出生率() 1984 104357 19.90 1988 111026 22.37 1992 117171 18.24 1996 122389 16.98 2000 126743 14.03 2004 129988 12.29 2008 132802 12.14 2012 135404 12.10 2016 138271 12.9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兴证券研究所 自 1984 年以来,我国总人口数量处于缓慢上涨阶段。 1984 年人口出生率接近 20%,到 1988 年,人口出生率有了小幅上升以后,开始持续下降,在 2004 年,人口出生率进入了 12%-13%的区间 。 直到 2016 年人口政策放开,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 人口 出生率又有了小幅度上涨,接近 13%。 自实施限制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 人口出生率下降,使每年进入劳动领域的适龄人口减少, 减小了就业压力 ;有利于提高人均资源水平;有利于提高 整体 人口质量。 表 2: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万人, %) 年份(年) 劳动人口数量(万人) 老年抚养比( %) 2010 99938 11.9 2011 100283 12.3 2012 100403 12.7 2013 100582 13.1 2014 100469 13.7 2015 100361 14.3 2016 100260 15.0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东兴证券研究 所 P6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2: 2002 年 -2017 年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2010 年以来, 我国 劳动人口数量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自 2013 年起, 我国劳动人口数 量 在持续下降,每年大概下降 100 万。老年抚养比也在逐年增加,由 2010年的 11.9%持续增加到 2016 年的 15%, 意味着 每 100 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就要抚养 15个老人。 而 2002 年以来,我国 0-14 岁人口比例在大幅下降, 2002 年时约为 23%,而到了 2010 年,则约为 17%, 2010 年, 0-14 岁人口比例开始有小幅上涨,但未超过 20%。计划生育 虽然控制了我国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但也 带来 了 潜在问题: 在低人口出生率的情况下,未来 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步入老年后,将会出现较大的劳动力人口缺口;男女比例失调,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例为104.90(女 =100);人口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加重,按照人口统计标准, 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20%23%,为正常; 18%20%,为少子化; 15%18%,为严重少子化; 15%以下,为超少子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使 2010 年以后 0-14 岁人口比例基本稳定,但 我国仍然处于少子化或严重少子化阶段。因此, 要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还需要加大放宽计划生育的力度。 2.助力人口政策改革的财税政策 日本早期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但随着近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 形势 严峻,日本已采取多种政策鼓励生育。日本的人口政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战争需要,鼓励生育;第二阶段为提 高人口质量,限制生育、提倡优生。 1949 年日本 内阁成立 “ 人口问题审议会 ” , 同年众议院通过 “ 关于人口问题决议案 ” ,决定健全和普及家庭生育计划。 日本为高质量高素质人口目标 而 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是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0.005.0010.0015.0020.0025.00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 发力 成重点 P7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图 3: 中国、美国、日本 人口出生率 比较 (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2010 年以来,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口出生率和美国相似,基本维持在 12%至 14%之间,美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小幅度下降的态势,而中国则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则远低于中国和美国,在 8%左右,仍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日本 现已推行了完全放开计划生育的政策,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生育,同时 健全 国民 养老制度等。虽然 日本 推出了少子 化社会对策基本法,大力鼓励生育,但是低生育率的趋势并没有如期 扭转。美国并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仍然不高, 主要由于 美国国民生育观念多元化 。 图 4: 2011年 -2017 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 %,万人)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2011 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整体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局部有浮动。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 2016 年人口出生率有一定上升。随着政策的放开,部分有能力有意愿的家庭会生二胎。 2017 年人口出生率又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放开二胎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刺激作用有限, 若 没有更加积极的政策支持,人口数量很难达到预期。而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中国 美国 日本 P8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2013 年从先前的一孩政策放开为单独二孩政策后, 2014 年也出现一个小的生育高潮,然而 2015 年生育率又出现了回落。这与 2016 年的政策实施后的效应类似,再一次证明,放宽生育政策的刺激作用有限。 2015-2017 年出生率的波动反映了生育意愿上的较大弹性,表明我国 应适时出台积极的配套政策,如财税政策,以促进二孩政策的实施,才能确保预期效果。 2.1 个税改革助力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2013 年底, “ 单独二孩 ” 政策实施,一年内全国仅有不足 100 万对 “单独” 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不及预期一半。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 2014 年底调查 披露 , 部分家庭未 提出二孩申请的 原因是: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高。 国民的生育意愿不仅受到生育政策的影响,也 受到家庭经济 条件的影响。 “ 二孩 ” 拉动的消费潮,需要更积极的税收政策配合经济发展。 因此有效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降低孩子的抚养成本是推动全面二孩的有效措施。 2018 年 6 月 2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在该法案中, 三方面的改革能有效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生育二孩 的经济压力。一是优化调整综合所得税率: 以现行工资、薪金所得税率( 3%至 45%的 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 扩大 3%、 10%、 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 。二是 提高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 按照现行 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为 3500 元 /月,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 4000 元的,减除费用 800 元;4000 元以上的,减除 20%的费用。草案将上述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5000 元 /月( 6 万元 /年)。 三是 设立专项附加扣除 : 明确现行的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继续执行的同时,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 生育孩子会带来后续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及生活成本的大幅 提高,降低生活水平。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二孩带来的经济压力是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重大因素。个税的改革扩大了低档税率的级距,提高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更多生活成本加入专项扣除中,大大减少了人们的赋税,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使得更多“想生不敢生”的家庭减少了在经济层面上的顾虑,提高了他们的生育意愿。 2.2 促进 全面二孩 的财税配套政策 自 2013 年开始放开生育的政策实施以来,效果并不显著。 2017 年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到给予二孩政策一定的优惠政策,以促 进二孩政策的实施。 全国妇联九届执委孙晓梅在 2017 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 “ 国家扶持二孩家庭,减少生育成本 ” 的建议。孙晓梅认为,两年多来,二胎政策对促 进人口均衡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暴露出 女性就业歧视、妇幼保健能力较弱、学前教育体系薄弱等诸多问题。她表示,国家应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发放生育津贴,给予个人所得税减免;在 “ 廉租房 ” 和 “ 经济适用房 ” 等住房优惠政策上,向生育二孩的家庭倾斜;对生育二孩的家庭提供额外医疗保险待遇;对二孩家庭给予孩子在上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减免;为二孩母亲提供更为宽松优惠的 产假制度和生育保险金制度;尽可能减少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的工作时间,通过系列优惠政策为二孩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 发力 成重点 P9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农工党中央 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一份题为关于加快个税改革降低抚育成本提高生育积极性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在税收优惠中增加生育二孩家庭的税收激励,可对其退税,也可仿效残疾人工资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做法,允许雇佣生育二孩女性的企业进行税前工资加计扣除。 2017 年 3 月,在两会召开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长肖捷 提到 个税、住房政策、补贴等一系列优惠 ,包括: 将拟定二胎家庭少交税;对 二孩家庭给予适当财政 补贴 ; 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政策向二孩家庭倾斜 ; 对二孩家庭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险待遇 。 2.3 辽宁省率先探索生育优惠政策 图 5: 2011年 -2016 年辽宁省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图 6: 2011年 -2016 年辽宁省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 %)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自 2011 年至 2016 年,辽宁省 0-14 岁人口比例未超过 12%,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P10 东兴证券专题报告 多元政策助力生育 财税发力成重点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的免责声明 东方财智 兴盛之源 DON GX IN G SECURIT IES由 2011 年的 11.36%下降至 2016 年 10.64%,说明辽宁省已经进入超少子化的阶段。此外,处于 14-64 岁的劳动人口比例也在持续下降,由 2011 年的 77.87%下降至 2016年的 76.14%。而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则持续上升, 2011 年至 2016 年间,上涨了 2.45%, 2016 年已达到 13.22%, 说明辽宁省的人口老龄化 已 非常突出 。辽宁省的人口出生率 虽然在逐年增长,但绝对值较小, 基本在 6%左右,远低于我国整体的人口出生率水平 。 根据辽宁省政府于 2018年 6月 25 日印发的 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 2016 2030 年) ,辽宁省将率先探索促进二孩政策落地的配套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完善 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两孩配套政策;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确保职工生育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不变;完善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 规划中提到,辽宁省还将出台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合理配置的相关政策,包括: 依据各地区人口变动趋势,合理规划配置儿童照料、学前教育等资源,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月子中心、非营利性妇女儿童医院、普惠性托儿所和幼儿园等服务机构;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 2020 年前力争新增产床 2000 张,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 3000 名,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住院分娩、母婴保健、避孕节育、儿童预防接种等服务,做好流动孕产妇和儿童跨地区保健服务及避孕节育接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儿童健康干预和儿科诊疗能力建设,提高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的筛查和治疗能力。 预期 辽宁省的配套政策对生育率的提高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3.人口 政策放 开环境下的投资机会研判 图 7: 2011年 -2017 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 %,万人)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东兴证券研究所 2011 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虽然局部有波动,但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由 2011年的 11.9%上涨至 2017 年的 12.3%,在 2016 年出现了生育小高峰,人口出生率达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