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联合免疫东风已至,溶瘤病毒爆发在即.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新三板医药 专题报告 【溶瘤病毒专题报告】 联合免疫东风已至 ,溶瘤病毒爆发在即 2018.08.06 赵巧敏 (分析师 ) 胡家嘉 ( 研究助理 ) 电话: 020-88836110 邮箱: zhaoqmgzgzhs hu.jiajiagzgzhs 执业编号: A1310514080001 A1310117100002 溶瘤病毒具明显优势,成肿瘤免疫后起之秀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通过病毒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来杀伤肿瘤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作为肿瘤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肿 瘤免疫疗法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作用于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广谱抗癌,对复发和转移的肿瘤依然有效; 2)安全性可靠,副作用较小,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 。 溶瘤病毒已有产品获批上市,技术基本成熟 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发现阶段( 19041990年): 野生病毒株的研究。 2)改造阶段( 19912000): 基因改造病毒株的研发。3)提效阶段( 21 世纪): 溶瘤病毒携带各种外源基因增强疗效。 目前全球有三款药物成功获批上市,溶瘤病毒技术基本成熟。 多个溶瘤病毒进入临床期,临床试验结果理想, 部分疗法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 溶瘤病毒的制备技术基本成熟,但是大规模的产业化依然是一个仍待解决的问题。 外部环境向好,研发驱动市场空间近千亿 外部环境: 1)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时代推动溶瘤病毒崛起。肿瘤免疫成为最有希望治愈癌症的治疗方法,肿瘤免疫时代已经到来, PD-1“呼唤”溶瘤病毒的崛起。 2) 政策端: 监管机构逐步认可,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全球: T-vec陆续获 FDA 和欧盟批准上市,两大溶瘤病毒疗法获 FDA 的突破性疗法认定,溶瘤病毒备受监管机构青睐;美国政府投入 超一亿美元 ,行业规范逐步完善。我国: 政策鼓励前 沿生物医药领域,溶瘤病毒通过 CFDA 首次公开专家咨询会批准临床期。 研发趋势: 研发驱动溶瘤病毒更加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 联合疗法“ 1+12”,其中联合免疫疗法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潜力。 2)静脉注射 的研发进入期, 市场空间有望突破 。 3) 多项研究推进,打造“ 更安全、更高效 ”的溶瘤病毒。 新的溶瘤病毒的发现、 靶向路径的研究、多种治疗性基因的插入将大大提高溶瘤病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多因素驱动,预计我国溶瘤病毒未来市场空间约 617926 亿元 。 竞争格局:国际巨头纷纷布局,国内“引进 +自研”追赶 全球: 国际巨头和研发企业齐头并进,六大企业布局肿瘤联合免疫疗法 : 1)小型研发公司 拥有创新技术平台,可用于后期的溶瘤病毒药物的开发,潜力较大; 2)国际巨头 凭借资金实力并购布局,安进相对领先。 我国:“ 海外引进 +自主研发” 齐头并进。继安柯瑞上市后,我国溶瘤病毒再度启航。 1)海外引进: 李氏大药厂 、阿诺医药 的溶瘤病毒 均已 进入临床期, 相对领先。 2)自主研发: 深圳市天达康基因工程进入临床期,相对领先。 建议关注 : 推荐 国内临床试验领先 企业:李氏大药厂 ( 00950) 、阿诺医药。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和政策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 相关 报告 : 1、 【 2 类新药专题报告】 2 类新药初露尖角,千亿市场静待花开 2、 【 2018创新药中期策略】多领域“零”突破,技术引领创新药迈入新征程 3、【艾滋病行业报告】创新引领,方兴未“艾” 广证恒生 做中国新三板研究极客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目录 图表目录 . 3 1. 溶瘤病毒具明显优势,成肿瘤免疫后起之秀 . 4 1.1 溶瘤病毒疗法靶向肿瘤,以 “ 毒 ” 攻毒 . 4 1.2 溶瘤病毒相比其他肿瘤免疫疗法具有明显优势,潜力巨大 . 6 2. 溶瘤病毒已有产品获批上市,技术基本成熟 . 7 2.1 百年历史,三款产品成功获批上市 . 7 2.2 技术基本成熟,产业化问题仍待解决 . 9 3. 外部环境向好,研发驱动我国市场空间近千亿 . 9 3.1 研发外部环境改善,溶瘤病毒备受关注 . 9 3.1.1 肿瘤免疫时代推动溶瘤病毒崛起 . 9 3.1.2 政策端:监管机构逐步认可,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 10 3.2 研发驱动溶瘤病毒更加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 12 3.2.1 联合疗法 “1+12” ,有望迅速打开溶瘤病毒市场 . 12 3.2.2 静脉注射的研发进入临床 期,市场空间有望突破 . 14 3.2.3 多项研究推进,打造 “ 更安全、更高效 ” 的溶瘤病毒 . 15 3.3 多因素驱动我国溶瘤病毒未来市场空间约 617926 亿元 . 18 4. 国际巨头纷纷布局,国内 “ 引进 +自研 ” 追赶 . 19 4.1 全球:小型研发公司具创新技术平台,国际巨头纷纷并购布局 . 19 4.2 我国:海外引进 +自主研发,我国溶瘤病毒重新扬帆 . 20 5. 建议关注企业 . 22 5.1 李氏大药厂( 0950.HK) 拥有国内进展最快的溶瘤病毒 . 22 5.2 阿诺医药 Reolysin 是 全球 临床试验进展最快的可以 静脉注射 的 溶瘤病毒 产品 . 23 6. 风险提示 . 23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3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图表目录 图表 1溶瘤病毒分类 . 4 图表 2溶瘤病毒治疗肿瘤过程(以 Maraba病毒为例) . 5 图表 3溶瘤病毒抗肿瘤原理 . 5 图表 4溶瘤病毒作用于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 . 6 图表 5溶瘤病毒具有安全性可靠、疗效好、成本低廉等优势 . 6 图表 6溶瘤病毒的发展历程 . 7 图表 7 全球获批的溶瘤病毒药物 . 8 图表 8 全球进入临床 期的溶瘤病毒临床试验结果理想 . 9 图表 9 肿瘤免疫疗法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 10 图表 10 肿瘤免疫疗法 代表性药物的销售情况(单位:亿美元) . 10 图表 11 近年 FDA 发布的关于溶瘤病毒相关基因治疗的指南 .11 图表 12 政策鼓励基因治疗等重大创新药物 .11 图表 13全球上市或临床 期溶瘤病毒正开展多项联合治疗 . 12 图表 14 溶瘤病毒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效果优于 CTLA-4 和 IDO 抑制剂 . 13 图表 15 病毒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 . 14 图表 16 全球主要静脉注射溶瘤病毒药物 . 14 图表 17 目前在研的主要溶瘤病毒 . 15 图表 18 溶瘤病毒潜力新品种 . 17 图表 19 针对肿瘤的不同路径进行的基因改造 . 17 图表 20 溶瘤病毒可以插入多个治疗性基因 . 18 图表 21 根据 PD-1 已获批适应症预计我国市场空间约 617926 亿元 . 18 图表 22 全球主要溶瘤病毒原研技术平台 . 19 图表 23 国际巨头通过并购或合作布局溶瘤病毒 . 20 图表 24 多家企业海外引进溶瘤病毒 . 20 图表 25 我国主要自主研究溶瘤病毒企业 . 21 图表 26阿诺医药在研管线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4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1. 溶瘤病毒具明显优势,成肿瘤免疫后起之秀 1.1 溶瘤病毒疗法靶向肿瘤,以“毒”攻毒 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通过病毒 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来杀伤肿瘤的新型肿瘤治疗方法。 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型病毒,能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继而杀伤肿瘤细胞,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对于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感染或杀伤能力的病毒,比如呼肠孤病毒、新城疫病毒等;另一类是经过人为改造过,对于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杀伤能力的病毒,比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病毒可以自然地发生溶瘤,大多数需要进行基因改造后才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感染和治疗的作用。 图表 1 溶瘤病毒分类 资料来源:学术文献、广证恒生 治疗过程:溶瘤病毒通过瘤内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发挥抗肿瘤效应。 溶瘤病毒通过局部瘤内单点或多点注射和静脉注射的方法将病毒导入,病毒特异性感染肿瘤细胞或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并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感染初期病毒能特异性的裂解肿瘤细胞,通过溶瘤病毒与抗病毒的细胞免疫发挥杀肿瘤的作用;感染中期肿瘤释放的特异性抗原被树突状细胞提呈给了 T 细胞,此时溶瘤病毒、抗病毒的细胞免疫与抗肿瘤细胞免疫共同发挥杀肿瘤的作用;在感染晚期,免疫系统较好的 控制了溶瘤病毒,此时主要是抗肿瘤细胞免疫发挥杀伤肿瘤的作用,抗肿瘤的细胞免疫除了可以杀死溶瘤病毒注射位置的肿瘤,还可以迁移到其他地方杀死转移的肿瘤细胞,产生远位效应。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5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图表 2 溶瘤病毒治疗肿瘤过程(以 Maraba 病毒为例) 资料来源: Turnstone 官网、广证恒生 作用机制:溶瘤病毒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1)肿瘤选择特异性机制: 通过对病毒感染宿主所需的关键蛋白进行修饰,降低病毒对正常组织的感染,从而实现病毒对肿瘤细胞的 特异性感染,同时病毒只在肿瘤细胞中复制,在正常细胞中不复制,继而实现对肿瘤的靶向击杀; 2)病毒介导的肿瘤杀伤机制: 溶瘤病毒成功靶向并感染肿瘤细胞后,病毒以细胞作为加工厂进行大量复制,最终达到裂解肿瘤细胞的目的,肿瘤细胞裂解后释放的子代病毒又继续感染邻近的肿瘤细胞; 3)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 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引发免疫系统的清除,诱导淋巴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 (APCs) 浸润肿瘤感染位点,同时病毒裂解肿瘤细胞后释放的肿瘤抗原可增强 APCs 的抗原递呈能力,从而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最终形成长效的抗肿瘤 免疫应答,可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图表 3 溶瘤病毒抗肿瘤原理 资料来源: Nature、广证恒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6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1.2 溶瘤病毒相比其他肿瘤免疫疗法具有明显优势,潜力巨大 溶瘤病毒是肿瘤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肿瘤免疫疗法相比具有广谱抗癌、安全性可靠等优势。肿瘤免疫疗法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治疗(细胞因子治疗)、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肿瘤疫苗治疗和溶瘤病毒。对于抗肿瘤药物,最主要的是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成本、适应症等药物经济学问题也是必须考 虑的问题。通过对五种常见且具有较大的治疗潜力的肿瘤免疫疗法基于治疗原理,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成本价格、适应症等四个维度,溶瘤病毒主要具有以下 几个 方面的优势。 1)作用于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广谱抗癌。 在肿瘤免疫反应中, T 细胞想要触发成功的抗肿瘤反应,必须得经历四个关键步骤,而溶瘤病毒在这四个步骤中都能对 T 细胞进行协助,从而加强抗肿瘤反应,而且靶向多种肿瘤细胞,对多种癌症有效。除此之外,临床试验发现疱疹溶瘤病毒对转移到远处的肿瘤也有效果,而且在肿瘤复发时继续给药依然有效,这种特性在其他病毒的试验中也有体现, 可能与其激发肿瘤免疫反应并形成免疫记忆有关。 图表 4 溶瘤病毒作用于肿瘤免疫的多个环节 资料来源: Nature Reviews | Cancer、广证恒生 2)安全性可靠,副作用较小,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 溶瘤病毒利用减毒或基因工程修饰对病毒进行改造,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强,对正常组织影响小,副作用小,主要副作用为流感样症状 (3 级以下 ),在近百个溶瘤病毒的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一例因病毒而引起的严重毒副反应,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安全性可靠。 图表 5 溶瘤病毒具有安全性可靠、疗效好等优势 分类 治疗原理 安全性 有效性 成本价格 适应症 代表药物 细胞因子治疗 活化、大量增生或分化抗肿瘤免疫细胞 不良反应较轻,多为暂时和可逆的 疗效差、应答率低 价格较低,10001500元/疗程 多种恶性肿瘤,适应症范围较广 IL-2、 IFN-、GM-CSF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7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抑制免疫检查点的激活,恢复T细胞的免疫反应清除癌细胞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单药使用发生率在10%左右 单药治疗客观反应率2030%, 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Opdivo 和Keytruda 约 7万元 /月 逐渐扩大,和Biomarker 有关,对“冷”肿瘤效果不佳 Opdivo、Keytruda 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 分离免疫活性细胞,修饰扩增后输回体内直接杀伤或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存在脱靶效应,细胞因子风暴等严重不良反应 南京传奇生物的一项临床试验客观反应率为 100% 制备难度较大,成本高,2017 年获批产品价格为3747 万美元 目前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效果较好,在实体瘤效果较差 Kymriah、 Yescarta 肿瘤疫苗治疗 通过肿瘤抗原激 活自身免疫系统 免疫佐剂具有神经毒性和变应原性 免疫原性较弱 Provenge 约10万美元 /疗程 单品治疗范围窄 Provenge 溶瘤病毒 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直接裂解并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安全性可靠。在近百个溶瘤病毒的临床研究中,没有发现一例因病毒而引起的严重毒副反应,临床试验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 T-vec 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总体应答率为 26.4%,联合治疗疗效显著提升 制备方法相比 CAR-T 疗法简单,约 5万美元 /年 广谱 ,可用于多种癌症,目前主要是黑色素瘤、头颈部癌 T-vec 资料来源:学术文献 、广证恒生 2. 溶瘤病毒已有产品获批上市,技术基本成熟 2.1 百年历史,三款产品成功获批上市 溶瘤病毒疗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发现阶段( 19041990 年):野生病毒株的研究。从 1904 年第一例流感病毒使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急剧减少的报道到 1912 年意大利医生通过注射狂犬病毒疫苗使宫颈癌消退后, 5070 年代大量野生型病毒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开始开展; 2)改造阶段( 19912000):基因改造病毒株的研发。 分子病毒学技术使得人们对于病毒基因组的改造和重组得以实现,通过对病毒基因组 的改造,病毒具有了更高的选择性和安全性,溶瘤病毒进入研发的快车道; 3)提效阶段( 21 世纪):溶瘤病毒携带各种外源基因增强疗效。 溶瘤病毒通过携带外源基因增加抗肿瘤效果,其中 T-vec 携带 GM-CSF 后,展现出良好疗效,于 2015 年获得美国 FDA 批准用于首次复发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局部治疗,同年 12 月 T-vec 又获得欧盟批准。 图表 6 溶瘤病毒的发展历程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8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目前全球有三款药物成功获批上市,溶瘤病毒技术基本成熟。 全球范围内首个被认可的是 2015 年 FDA批准的 T-vec,被批准用于首次手术后复发的不可切除的侵犯皮肤、皮下和淋巴结的黑色素瘤患者的局部治疗。除此之外, 2004 年 RIGVIR 在拉脱维亚获批治疗多种癌症,主要是黑色素瘤,根据资料显示, 75的拉脱维亚黑色素瘤患者已经接受了 Rigvir 疗法; 2005 年安柯瑞在我国获批用于治疗 原发灶、临床晚期、复发的头颈部肿瘤。 图表 7 全球获批的溶瘤病毒药物 名称 病毒和基因改造过程 适应症 批准机构 年份 RIGVIR ECHO-7 病毒 黑色素瘤、结肠直肠癌、胰 腺癌、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肺癌、子宫癌、淋巴肉瘤等 拉脱维亚 2004 安柯瑞 重组人腺病毒,删除 E1B-55kD 和 E2区基因片段 (78.3-85.8mu) 原发灶、临床晚期、复发的头颈部肿瘤 CFDA 2005 T-vec (Imlygic) 1 型单纯疱疹病毒,剔除 ICP34.5 和ICP47 基因,并将人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整合插入到了ICP34.5 位点,插入 US11 晚期黑色素瘤 FDA 2015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但从市场表现来看, T-vec 和安柯瑞销 售表现不佳,更有效的溶瘤病毒有待开发上市。 安进的 T-vec和国内的安柯瑞的销售表现均不佳, 2017 年 T-vec 的销售额 仅为 4233 万美元 ,而安柯瑞 2016 年的销售额也仅为 770 万元 。 通过分析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1)溶瘤病毒单用疗效不佳, T-vec 获批的期临床试验显示,接受 T-Vec 治疗的只有 16.3%的患者获得持久应答,安柯瑞在临床也无颠覆性疗效; 2)获批药物的适应症范围较小, T-vec 的适应症为晚期黑色素瘤,安柯瑞为 原发灶、临床晚期、复发的头颈部肿瘤 ,适应症人群相对较少; 3)给药途径为瘤内注射,限制了临 床的使用。因此我们认为,随着更有效的溶瘤病毒的上市以及适应症的拓展,溶瘤病毒的市场规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多 个溶瘤病毒已进入临床期,临床试验结果理想,部分疗法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未来市场空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9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间广阔。 目前全球 多个 药物进入临床期,且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了良好甚至是颠覆性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一些生存率极低的癌症如胶质瘤爆发出巨大的潜力,部分患者甚至实现了持久的病情缓解,让我们看到了治疗癌症的曙光。 图表 8 全球进入临床期的溶瘤病毒临床试验结果理想 药物名称 适应 症 临床实验效果 备注 Pexa-Vec( JX594) 膀胱癌,肝癌 JX594-HEP018 试验结果显示,高剂量组中位生存期( mOS)为 14.1 个月,低剂量组的 mOS 为6.7 个月;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能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能增强肿瘤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敏感性; JX594-IT-HEP007 试验结果显示高低剂量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46.7%和 40%, 1年生存率分别为 66%和 23%,高剂量组死亡风险降低大约 60%。 获得欧盟 EMA 和美国 FDA 作为治疗专项攻克肝癌的孤儿药认定,通过 CFDA 批 准治疗晚期肝癌的 3 期临床试验 Reolysin 头颈癌,卵巢癌、胰腺癌、输卵管瘤和恶性胶质瘤 与紫杉醇 (Paclitaxel)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从 10.4 个月延长到 17.4 个月) 转移性乳腺癌的 III 期临床试验获 FDA 孤儿药认证 资料来源: Clinicaltrails,广证恒生 2.2 技术基本成熟,产业化问题仍待解决 目前溶瘤病毒的制备技术基本成熟。 在溶瘤病毒制备技术方面,目前已开发稳定且易于放大的制备工艺,生产不同的溶瘤病毒,以作为药物,用于临床研究。从一个已建立的、 GMP 认证的主细胞库和一个鉴定的主种病毒,在较低的感染复数条件下通过感染贴壁生产细胞获得粗病毒上清液,当形成充分细胞病毒作用时,收获溶瘤病毒。 但是大规模的产业化依然 有待解决 。 溶瘤病毒跟临床上其他基因治疗的规模不一样,基因治疗所需注射的量很少,但是溶瘤病毒注射的剂量要大的多,因此如何实现溶瘤病毒大规模的制备实现产业化是溶瘤病毒向市场推广的重要问题。制备技术包括纯化技术和制剂技术,纯化技术体现在纯化的质量、规模还有纯化的收率;制剂技术目前主要是注射液,而冻干剂更适合储存运输。这些技术都需要一些共用的平台,有好的平台 才能突破这个瓶颈。 以单纯疱疹病毒为例,临床应用级别的 HSV 载体工业化生产工艺严重落后,面临多个挑战 : 1) 工业化生产病毒载体需要大规模细胞培养,但常规滚瓶技术正面临淘汰 ; 2)由于 终产品中残余细胞有致癌的可能, 需要 从上清液中或者是细胞基质内萃取病毒 ; 3) 既要保持病毒纯化的彻底又要保证病毒高滴度的提纯技术是单纯疱疹病毒生产工艺又一难点 ; 4) 缺乏高灵敏度的活性病毒 GMP 工业生产的质控检测体系。 3. 外部环境向好,研发驱动我国市场空间近千亿 3.1 研发外部环境改善,溶瘤病毒备受关注 3.1.1 肿瘤免疫时代推动溶瘤病毒 崛起 肿瘤免疫时代已经到来,肿瘤免疫成为最有希望治愈癌症的治疗方法。 随着 PD-1 等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兴起,肿瘤免疫的优势逐渐显现,相比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式,肿瘤免疫疗法具有反应快、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优势,成为最有潜力治愈肿瘤的方法。目前已有多个药物上市,疗效显著,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0 页 共 25 页 溶瘤病毒专题 报告 以 PD-1/PD-L1 为例,研究表明 PD-L1 高表达的患者中,药物起效率超过 70%,自 2014 年首个药物 Opdivo获批上市以来,目前已经有 5 个药物上市, 2017 年全球市场规模近百亿美元, Research and Markets 预计 全球 2025 年达 350 亿美元。 图表 9 肿瘤免疫疗法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方法 优势 劣势 手术切除 可对原发病灶进行局部或全部的切除,完全移除肿瘤细胞疗效直接迅速,对早期患者来讲手术后有完全治愈的可能, 减瘤见效快,治疗过程简卑,经济负担较轻。 只对早期局限性肿瘤效果较好,对进展期和转移复发病灶疗效非常有限 ;在提高肿瘤病人生存率方面很难有突破。 放射疗法 局部减轻肿瘤负荷,减瘤见效快,治疗过程 简卑,经济负担较轻。 损伤正常组织,不能彻底清除残存的肿瘤 细胞,毒副作用大,患者耐受性差。 化学疗法 局部减轻肿瘤负荷,减瘤见效快,治疗过程 简卑,经济负担较轻。 损伤正常组织,对免疫、造血系统严重损伤 患者耐受性差。 靶向药物 治疗具有选择性,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质量稳定,对适应症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 需多次给药,成本昂贵;只针对特定基因型 肿瘤,治疗范围狭窄,容易产生耐药性。 免疫疗法 对适应症疗效非常显著,一般只需一次治疗,毒副作用小,防止肿瘤复发转移,对晚期癌症病人效果明显。 治疗过程复杂,目前多为个体化治疗,价格昂贵。 资料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