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目 录 第一章 评估依据 . 3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 3 1.2 评估依据 . 3 1.3 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 . 6 1.4 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 . 6 1.5 其他依据 . 6 第二章 项目概况 . 7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 7 2.2 项目基本情况 . 7 2.3 项目用能概况 . 21 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 24 3.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耗情况 . 24 3.2 项目能 源消耗对当地能源消耗的影响 . 25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 27 4.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27 4.2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 29 4.3 主要耗能设备和能效水平 . 29 4.4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和能效水平 . 29 4.5 主要工艺设备节能评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 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 30 5.2 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 . 30 5.3 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 32 第六章 节能措施评估 . 35 6.1 节能技术措施 . 35 6.2 节能管理措施 . 39 II 6.3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 44 6.4 本章评估小结 . 44 第七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 . 45 7.1 存在问题 . 45 7.2 建议 . 45 第八章 结论 . 47 8.1 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 47 8.2 能源选用合理性分析结论 . 48 8.3 工艺设备选用合理性结论 . 48 8.4 建筑节能设计合理性结论 . 48 8.5 能耗指标分析结论 . 48 3 第一章 评估依据 1.1 评估范围和内容 1.1.1 评估范围 xxxx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拟建 设的 绿化美化工程、现代林业设施栽培工程、 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 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工程等,配套工程包括配电室 、变电所、休息区等。 1.1.2 主要评估内容 ( 1)项目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符合性评估; ( 2)能源供应情况评估; ( 3)项目设计方案节能评估; ( 4)项目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评估; ( 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评估。 1.2 评估依据 1.2.1 相关法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8年 4月 1日施行);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年 1月 1日施行);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年 9月施行);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06年 1月 1日施行 ); ( 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年 4月 1日起施行);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 9月 1日施行);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 6月 1日施行)。 1.2.2 相关法规 ( 1)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令 2004第 17号); 4 (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发改委令 2010第 6号); ( 3)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 200628号); ( 4) xx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暂行办法(鲁经贸 改字 2007236号)。 1.2.3 产业政策 (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年); ( 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 2005年); ( 4)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 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823号); (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 20062787号); ( 7)国家发展改 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 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721号); ( 8)建设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科 2006231号); ( 9)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 200742号); ( 10) 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发 2007 39号) ; ( 11) xx省关于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5 ( 2009-2011); ( 12) 2009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1.2.4 相关标准及规范 (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06); ( 3)公共建筑采暖空调能耗限额( DB37/T 935-2007); ( 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 (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 ( 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T 50033-2001); ( 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144-2008); (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02); ( 10)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GB 50365-2005); ( 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03); ( 1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 ( 13)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589-2008); ( 14)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GB/T 13234-2009); ( 15)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15316-2009); ( 16)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 6422-2009); ( 1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17167-2006); ( 18)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 3486-93); ( 19)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3485-1998); ( 20)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T 7119-2006); 6 ( 21)企业节能规划编制指南( DB37/T 948-2007); ( 22)企业 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 GB/T 22336-2008); ( 2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 176-2009); ( 24)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 177-2009); ( 25)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节能篇(章)编写通则( Q/CNPC 64-2002); ( 26)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 GB/T 13471-2008); ( 28)通用灯光节电器技术条件( DB37/T731-2007)。 1.3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 1.3.1 节能技术推荐 目录 ( 1)国家推广节能技术目录(第一批); ( 2)国家推广节能技术目录(第二批)。 1.3.2 节能产品推荐目录 ( 1)中国节能产品目录; ( 2)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节能机电设备推荐目录(第一批); (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节能机电设备推荐目录(第二批)。 1.4 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 产品、设备 等目录 ( 1)国家明令淘汰用能设备、产品目录; ( 2)其他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目录。 1.5 其他依据 ( 1) xxxx 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xx 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 告 ; ( 2) xxxx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书技术合同; ( 3) xxxx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提供的其他资料。 7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1.1 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 xxxx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 xxx 2.1.2 企业基本情况 xxxx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6年 8月 18日,公司注册资金 1000万元,拥有各类技术人员 35名。公司成立 5年来,先后与xx省林科院、 xx市农科所合作培育 “松柏 柽柳 ”、欧洲冬红白蜡等盐碱地绿化新品种,建立 3个苗木培育示范园区,包括黄河农场金银花基地、沙柳基地,南二路柽柳等苗木基地,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 公司围绕 xx 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不断探索培育适宜黄河三角洲生长的苗木,逐渐扩大苗木生产规模,特别是正在建设的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主要培育新选育的绿化优良品种 欧洲冬红白蜡苗木为主,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将为 xx 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现代林业示范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2.2 项目基本情况 2.2.1 项目名称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 建设项目 2.2.2 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于 xx 城市规划区的北部,西靠东青高速公路,东临华山路。 2.2.3 项目性质 新建 2.2.4 建设规模 8 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为 232.9hm2,以冬红白蜡育苗示范、白蜡种质资源汇集、生态旅游等现代林业产业项目展示为目的,以绿化美化工程、现代林业设施栽培工程、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工程等为主要建设内容。 2.2.5 项目 定位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是 以冬红白蜡苗木培育等现代林业技术交流和科技推广为目的,涵盖冬红白蜡苗木培育示范、冬红白蜡工厂化育苗示范、 设施栽培示范、节水灌溉示范、生态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现代林业园区, 拥有交通区位、技术管理、土地资源等优势条件,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源优势。因此,该园拥有较为广阔的苗木生产和生态旅游前景。 根据该园的资源、区位等条件,旅游形象定位为: 红叶世界 xx市红叶谷现代林业示范园 客源市场定位为: xx城区居民、 xx市中小学生、来 xx的游客等。 2.2.6 建设布局 根据规划区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和资源特点,本着以绿化美化为先导,以冬红白蜡育苗示范和城郊生态旅游示范为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用地综合效益的原 则,对规划区进行总体布局: 按照地域特征、资源分布、功能要求将示范园划分为:入口景观区、现代林业示范区、森林游览区、湿地体验区、水上活动区、苗木繁育区、服务接待区、汽车营地等八个区域。除苗木繁育区外,其余区域也为生态旅游区,区内布设 “陆路 ”和 “水路 ”两条景观带和游览带,形成 “一园两带八区 ”的总体布局。 两带: “陆路 ”和 “水路 ”两条景观带和游览带。 入口景观区:主要包括入口广场、大门、售票房、游客中心、管理商用房、景观大道、温室酒店、停车场等。 9 现代林业示范区:主要包括智能温室、冬红白蜡育苗示范区、工厂化育苗 区等。 森林游览区:规划环形 “陆路 ”和 “水路 ”两条游览线,游览线路两侧组织绿化景观带,分割空间,主要区域培育冬红白蜡大苗。该区主要景观包括红叶谷(水岸红叶带)、彩虹谷、草原风情岛、花洲岛、瞭望塔、景桥、陆路景观带、道路交叉口景观节点、动物养殖区、开心菜园等。 湿地体验区:主要包括湿地花园、湿地木栈道、生态游泳区、自然发现园等。 水上活动区:利用人工水库的东部区域开展划船、坐碰碰船、玩水上健身浮筒等游乐项目。 苗木繁育区:以冬红白蜡育苗为主。 服务接待区:利用人工水库的西部区域建设冬红度假村,由水上餐饮中心、 水上会议中心和木屋住宿中心组成。 汽车营地区:由汽车营地中心、木屋区、野餐区、烧烤区、帐篷野营区、赛车场、拓展训练区、森林休憩区、垂钓区等区域组成。 2.2.7 分区规划 2.2.7.1入口景观区 在园区东南、对华山路建设园区主入口,形成 “门面 ”景观。园区规划面积 4hm2,包括入口广场、大门、售票房、游客中心、管理商用房、景观大道、温室酒店、停车场等。 在东西规划路设置服务接待区、汽车营地及苗木繁育区入口,为园区次入口。 主入口广场:对华山路建设入口广场,面积 5000m2,广场内设置冬红白蜡树阵和景观花坛, 西侧为大门建筑,采用生态木结构造型,形成弧形建筑,中心为示范园主大门,两侧为售票房、游客中心、管理商用房等。 10 景观大道:主入口内设 18m宽、 50m长的景观大道,采用冬红白蜡作为林荫树,搭配龙柏、蜀桧、红叶桃、红叶李、红叶小檗、红瑞木、红叶紫荆等灌木,道路两侧设紫藤、凌霄花架,配防腐木宣传牌,展示现代林业科普知识。景观大道西端接探入水中的景观花坛广场,探入水中的部分为游船码头。 温室酒店:规划在入口广场北侧建设 6000 m2长方形的玻璃温室大棚式酒店,正立面利用生态文化符号装饰建筑立面,内部利用温热带异域植物 装点,形成具地方特色,又具异域风情温室酒店。温室酒店内部空间划分为大堂接待区、雅间包房、舞台演艺区、普通排档区、后厨及管理区等。设置的景点有红叶满园、曲水流觞(溪流)、高山流云(舞台背景)、独木成林(人造大树)、景亭、木桥等。温室酒店普通排档区定位在面向大众群体消费阶层,雅间包房可以接待高消费阶层,舞台演艺区大空间还可接待会议就餐、旅游团队就餐、婚宴等,形成高中低不同的档次。温室酒店以绿色食品为根本,以严格的管理营造温馨宜人的就餐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停车场:入口广场南北两侧规划建设总占地面积 6000m2 的林荫生态停车场,配置水冲式星级公厕 1座。 车行景观桥:在示范园与华山路之间的排水沟上规划车行景观桥,引导游客进入园区。景观桥中间为车行道,两侧为人行道。防腐木栏杆装饰,更显生态意蕴。 2.2.7.2现代林业示范区 入口景观区南北两侧规划现代林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 14.2hm2,主要由 8座智能温室、白蜡汇集区、冬红白腊工厂育苗区组成。每座智能温室 3000m2,主要用于冬红白腊工厂育苗、花卉生产、设施蔬果栽培等。 11 2.2.7.3森林游览区 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也为示范园的主景区。规划环形 “陆路 ”和“水 路 ”两条游览线,两侧组织绿化景观带,分割游览和生产空间,游览活动沿 “陆路 ”和 “水路 ”两条游览线展开,生产区域培育冬红白蜡大苗。该区主要景观包括红叶谷、彩虹谷、草原风情岛、花洲岛、瞭望塔、景桥、陆路景观带、道路口景观节点、动物养殖区、开心菜园等。 陆路景观带:在该区内设陆路环形主游线,道路两侧 1015m 作缓丘地形,重点绿化和设置景观。绿化采用耐盐碱的红叶树种或草本植物,如全红杨、红叶杨、冬红白腊、红叶椿、红叶李、红栌、红叶矮樱、红叶桃、红叶紫荆、红叶小檗、红瑞木、红叶蓖麻、红蓼等,混植龙柏、侧柏、蜀桧、扶芳 藤等常绿树种。在道路交叉口通过点缀景石、设置廊架、设置景亭等,并配置特色树种形成特色园节点,如:红叶桃园、榆叶梅园、连翘园、石榴园等。 水路景观带:在该区内开挖 1030m 宽环形水路游览系统,两侧1020m作缓丘地形,重点绿化美化,形成 “红叶谷 ”(水岸红叶带)景观。水路两侧 10m作重点绿化和景观设置区,丰富景观内容。沟谷两侧除栽植以上的红叶树种和常绿树种外,点缀垂柳、美国竹柳、连翘等,林缘、林下配置耐盐碱的金鸡菊、天人菊、紫菀、石竹、马兰、二月兰、孔雀草、蜀葵、百日草、鸡冠花等;水岸栽植荷莲、芦苇、香蒲、 千屈菜等。 冬红白蜡大苗繁育区 :水路景观带和陆路景观带围合的主要区域作为冬红白蜡大苗繁育区,一般按 3*4m 的株行距定植培育大苗,形成林苗一体化工程,林下培育适宜的地被花草如金银花、 Nipa草(耐盐草)等。该区域面积约 60hm2。 彩虹谷:开挖南北向的辅沟,两侧栽植垂柳为主,埋设高压喷雾装置,让游客乘船观赏 “彩虹 ”景色。 景观塔:远期在该区中心建一景观塔,为 7层钢结构建筑,高度约 12 20m,一、二层为音乐茶座,中心为观光电梯和旋转楼梯,顶层为观光台,设投币式望远镜,可鸟瞰园区景观。 景观塔建筑设计应通过建筑设计 竞赛或委托有同类设计经验的知名设计单位设计,成为园区地标性建筑。 近期可在景观塔位置先行建设一座 3层木结构瞭望塔。 草原风情岛:彩虹谷和水路游览主干线之间为 2hm2 的岛屿,规划蒙古包餐饮中心(建筑面积约 1000 m2)、骑马场、射箭场等。 芦荻岛:草原风情岛西南预留 500 m2的小岛,岛上种植芦苇、荻草为主,对主航道立景石刻 “芦荻瑟瑟 ”。 花洲岛:草原风情岛东预留 300 m2的小岛,岛上种植向日葵、菊芋为主,形成 “花洲岛 ”。 荷花湾:芦荻岛南侧河湾以种植红荷为主,形成赏荷区 荷花湾。 芦荡迷宫:草原风情岛西 北种植芦苇、芦竹等水生植物,形成芦苇遍生的 “群岛 ”,岛间水道自然形成迷宫,游客在其中划船寻幽,其乐无穷。 景观廊架:沿二级游道架设 5 处景观廊架,每处廊架 100m 长,主要种植葡萄、观赏葫芦、观赏瓜果等。 动物养殖区:在该区西南角,主游路南侧预留 1.5hm2用地,养殖山羊、兔、香猪、孔雀、锦鸡等,养殖和游览相结合。 开心菜园:柳荫湖南岸有 50m 宽的堤坝,规划建设占地 3.5hm2的城郊有我一块田 ”(开心菜园),让游客体验农事活动。规划以一块地为单元,种植农作物、蔬菜,供市民认种,开展 “市郊有我一块田 ”的活动。规划 一般以 “一分地 ”为一单元,田头插一块标志木牌,标记 “认种人、代种人 ”,一年租金 1500 元,包括土地租金、生产资料、代种费,合作社维护景区的管理费用,园区门票费。平时,菜地的种子、肥料、日常管理,都由村民负责,城里人只是利用周末假日,带着孩子,到自己的菜 13 园果地里除除草,施施肥,或者将收获的时令蔬菜、瓜果带回家。如果一次吃不完,还可委托管理人员代为出售。这种认种的方式,把传统种植业变为体验式休闲产业。让城里游客体验了农耕之乐,获到了精神享受。园区从旅游中得到实惠。 规划园区用当地农谚点缀着田间地头,营造出了中国 传统的农耕社会氛围。该项目实施也可作为 xx市郊农业旅游推广示范项目。 景桥:环形游览道路与水路游览线交叉处设置 6座车行拱桥,桥下可通游船。 6 座景桥分别定名为春光桥、夏荷桥、秋韵桥、冬红桥、芦雪桥、彩虹桥。 2.2.7.4湿地体验区 湿地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区西南角地势低洼,现有基础池塘湿地,规划整合现有湿地资源,通过环形游览干道连接规划景点,让游客体验湿地,感受湿地文化。规划景点主要包括湿地花园、湿地木栈道、戏水广场、生态游泳池、自然发现园等。规划面积19.1hm2。 湿地花园:汇集耐盐水 生植物,通过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的配置,打造湿地花园。 湿地木栈道:在主干道两侧的湿地水塘内设置 600m 长的湿地体验木栈道,形成循环路线,连接湿地水面、湿地花园、瞭望台、亲水平台、休憩景亭、观鸟屋等。 观鸟屋附近设引鸟投食点、人工鸟巢以及枯木桩、浮木数处,为鸟类的驻足提供停留点。人工投食主要招引鹤类、鹭类、鸥类等野生鸟类,形成示范园的特色旅游项目。 沿湿地体验木栈道设置瞭望台、亲水平台、休憩景亭、观鸟屋等,统一制作湿地知识介绍牌,弘扬湿地文化,宣传湿地保护知识。 生态游泳区:修建生态型驳岸,区划出深、浅水 区域,安装防护网, 14 设专人管理监控。游泳区周围绿树环绕并设置供游客休息的长椅,炎炎夏日,这里可以给游客带来一丝凉爽。 自然发现园:在湿地花园和生态游泳区之间规划乔木林,设置一些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项目,包括亲水园、耳园、眼园、足园等,占地面积 3 hm2。 亲水园:在水岸边设涉水池(池底固化防渗),用浅水溪流相连接,水体中设多处喷水装置,如体重喷水、打气喷水、打水枪等。设计水体深度不超过 30cm,为流动溪水,儿童可在水中嬉戏。例如打水枪时,先按黑色调节扳手,并注意调节好角度,然后利用红色发射扳手便可以准确地把水 喷射到预定的目标上去,而这些目标都安装在水中;打气喷水装置的玩法是两手握住把手,使之上下活动,利用泵的原理将加压后的水通过喷嘴形成雾状喷出,根据水与光的原理,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见彩虹;体重喷水则是需要游客踩在指定的圆台上用力跳,由于各人的体重不同,所选择的喷水装置的喷嘴大小不一,被加压后的水喷出的高度也不一样。 林中鸟巢:在乔木林中建一组共 5个仿鸟巢的原木棍搭建的树上建筑(即在一组树体间搭建的大鸟巢),鸟巢间用吊桥连接,供儿童游乐,小游客可以想象自己已化身为这个小家的主人,在里面尽情雀跃。鸟巢外观务必自然 ,不能过于规则,使其成为景点。 耳园:设置若干听声音的设施,如百米听音、听风的声音、延长的耳朵(听鸟的声音)。百米听音:游客可以通过埋在地下的管子,与百米以外的同伴通话,管子的不同部位也同样可以体验通话的乐趣。用抛物面椅子听声音:抛物面形状的椅子可以把周围的声音聚集到一点上,坐在这种椅子上,沉静下来仔细听,会有很远很远的声音传入你的耳边。听风的声音: 4 根长长的管子耸入高空,管子上有数量不等的孔,风力通过孔洞发出声音,洞的数量决定了音的高低。延长的耳朵:长长的耳 15 管深入芦苇中,收集远处的鸟叫蝉鸣,使人耳膜一新。 眼的园:在林中设置若干观察自然的设施,主题景观为松鼠的眼睛一座木质观景塔,让少年儿童置身于松鼠的世界中,塔墙上根据不同动物眼睛的高度设置孔洞,登塔途中,通过孔洞观察自然界。示范园有丰富的鸟类资源,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 “中转站 ”、越冬地和栖息地。 “松鼠的眼睛 ”可作为观鸟塔,塔内设望远镜等观鸟器材,墙上挂黄三角鸟类图谱,以便游客辨认鸟类。游客观鸟前由专人讲解观鸟的意义,并通过鸟类标本、鸟类录音和录像向游客讲述当季常见鸟类在色泽、形态、习性、叫声等方面的特征和观察方法,以方便游客观鸟。 塔的周围设置生态观察墙 、生态观察潜望镜的设施,观察根的生长、土中的生物、水中的动植物等。 足园:设置一条水泥步径,上有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足印,游客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脚印。交纳一定费用后,游客还可以在足迹广场上留下自己的脚印。另外,在足迹广场还可划出名人足迹区、手印雕塑墙、动物的路(用坡面组成,坡面上设置了许多凹凸不平的装置,让儿童设身处地的体验动物爬行的意境)。 2.2.7.5水上活动区 园内现有一座长方形人工水库,汇水面积 26hm2,最大蓄水量 80万 m3。水库周边有 500余株大垂柳,因此将水库定名为柳荫湖。在柳荫湖东岸建设木栈道 ,并设观景台(划船码头),水边设置碰碰船、水上健身浮球、水上健身浮筒、水上自行车、橡皮船等游览设施,打造水上游乐园。 2.2.7.6苗木繁育区 示范园北部区域规划为苗木繁育区,面积 47hm2,以冬红白蜡育苗为主,快速繁育冬红白蜡。 2.2.7.7服务接待区 16 利用人工水库的西部区域建设服务接待区,面积 16.6hm2。区内建设融合低碳、环保、节能、景观于一体的冬红度假村,由水上餐饮中心、水上会议中心和木屋住宿中心组成。 规划冬红度假村全部采用木屋建筑,会议中心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 3000m2,水上餐饮中心建筑面 积 2500m2,木屋住宿中心由 33座木屋和一处管理中心组成,建筑面积 7000m2。 2.2.7.8汽车营地 利用规划区西北角用地建设汽车营地,由营地中心、木屋区、野餐区、烧烤区、帐篷野营区、赛车场、拓展训练区、森林休憩区、垂钓区等区域组成,面积 23.8hm2。 汽车营地标志入口:对东西规划路建设简洁大方的汽车营地标志入口,由入口、景观通道、中心花坛组成。 营地中心:中心花坛南侧为密植丛林,南侧建设营地中心,为二层木屋式建筑,建筑面积 800 m2。营地中心周边设篮球场、网球场、儿童游乐场等。 野餐区:入口西侧 规划为用地 1 hm2的野餐区,安排 10个单元,每个单元占地 20m2,包括固定的餐桌、坐凳、供水点、火炉(或炉台)、垃圾箱等,设 1处水冲式厕所。 烧烤区:入口东侧规划为用地 0.6hm2的烧烤区,安排 10 个单元,每个单元占地 20m2,包括固定的餐桌、坐凳、供水点、火炉(或炉台)、垃圾箱等,设 1处水冲式厕所。烧烤所具有的文化属性,是它包含的物质的原味及粗鄙化即食效果中对惯常饮食的反叛,它另一面则受到人类远祖在渔猎时代的饮食记忆符码的认同。在今天,也没有什么能够比烧烤更能对童年及包含童年情结的成人发生引诱。 木屋区 :营地中心东南、西南两侧规划 30 栋森林木屋,部分临水而居,建筑面积 3000m2。 17 帐篷露营区:东西森林木屋区之间为汽车营位和帐篷露营区,面积约 1.5hm2,规划安排 10个露营单元,每一个露营单元( 6个宿营地)设一套盥洗间和洗澡间, 3个垃圾箱。露营单元规划 129m用地,包括架设帐篷的空地(有的单元可设成永久性木屋)、一张桌子、几条凳子、一台电磁炉。露营区中心南北向设置露天电影放映场。 共设置 50 个汽车营位,每个营位设上下水、电源接口和宽带网络服务等。 垂钓区:营地两侧的水塘规划为垂钓区,沿岸线设置垂钓位,供 露营游客湿地垂钓,成为特色旅游项目。 森林休憩和拓展训练区 营地南侧规划乔木密林,面积 2hm2,被几条道路分割,西侧规划拓展训练区,东侧为森林游憩区。 1、 拓展训练是一项旨在协助团队提升队员核心价值的训练过程,通过拓展训练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团队队员的潜能,提升和强化个人心理素质,帮助团队队员建立高尚而尊严的人格。 拓展训练课程主要由野外和场地两类课程组成。 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野餐、攀岩、户外生存技能等。 场地课程是在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架绳网、沙地行车、搭弓射箭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 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 拓展训练基地同时可作为少年军训地,以小学生、初中生为主要对象,开展丰富多彩的低强度军训项目,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最终建成 xx 市市一流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2、 森林休憩区 主要在乔木林下设置森林秋千等。 18 2.2.8 绿化规划 2.2.8.1 分区绿化 1、入口区绿化 入口广场花坛内种植四季时花为主,用造型龙柏等灌木衬托景石;内部景观花坛广场采用冬红白腊、龙柏、蜀桧、冬青球、扶芳藤簇拥成绿岛;景观大道两侧种植全红杨、冬红白腊 形成乔木片林,林下种植耐荫野花组合。林荫广场、林荫停车场均采用冬红白腊庇荫。 2、现代林业示范区绿化 温室东侧、北侧种植栽植全红杨、冬红白腊乔木片林防护带;白腊汇集区周边用冬红白腊、红叶椿、龙柏、蜀桧、红叶桃、红叶李、冬青球、扶芳藤等密植簇拥成景观带。 3、森林游览观光区绿化 通过陆路景观带和水路景观带分割空间,主要区域仍以培育冬红白腊大苗为主,林下种植草本花卉。 在该区内设陆路环形主游线,道路两侧 1015m 作缓丘地形,重点绿化和设置景观。绿化采用耐盐碱的红叶树种,如全红杨、红叶杨、冬红白腊、红叶椿、红叶 李、红栌、红叶矮樱、红叶桃、红叶紫荆、红叶小檗、红瑞木、红叶金银花等,混植龙柏、侧柏、蜀桧、扶芳藤等常绿树种。在道路交叉口通过点缀景石、设置廊架、设置景亭等,并配置特色树种形成特色园节点,如:红叶桃园、榆叶梅园、连翘园、石榴园等。 在该区内开挖 1030m 宽环形水路游览系统,两侧 2050m 作缓丘地形,重点绿化美化,形成 “红叶谷 ”景观。沟谷两侧除栽植以上道路两侧配置的红叶树种和常绿树种外,还要多配置垂柳、美国竹柳、连翘等,林缘、林下配置耐盐碱的彩色蓖麻、金鸡菊、天人菊、紫菀、石竹、马兰、二月兰、孔雀草、蜀葵 、百日草、鸡冠花、 Nipa草等;水岸栽植荷莲、芦苇、香蒲、千屈菜、水廖等。 19 4、湿地体验区绿化 该区西侧靠东港高速公路,栽植 2030m 宽全红杨、冬红白腊为主的防护带;自然发现园采用冬红白腊为主栽树种,配置旱柳、垂柳、苦楝、臭椿、国槐、刺槐、香花槐等树种,林下播种二月兰、金鸡菊、黑心菊、滨菊、百日草、蜀葵等多年生草花;湿地花园水岸边及栈道两侧种植芦竹、芦苇、香蒲、灯心草、水葱、千屈菜、水芹、菰草、芡实、水葱、燕子花、雨久花、再力花、红蓼、花叶菖蒲、花菖蒲、白花梭鱼草等挺水植物,及莲荷、浮莲、荇菜、绿萍浮水植 物,还有沉水植物(水草)等,净化水质的同时,营造水生植物景观。 5、苗木繁育区绿化 周边栽植 1020m宽全红杨、冬红白腊、香花槐为主的防护带。 6、服务接待区绿化 该区地势较高,土壤条件较好,含盐量低。规划以刚竹、淡竹为主栽树种,配银杏、青桐、鹅掌楸、栾树、五角枫、红枫、木槿、紫薇、紫荆、连翘、迎春、探春、榆叶梅、红叶桃、紫叶李、樱花、石榴、月季、红叶石楠、红叶紫荆、金银木、珍珠梅、小叶女贞、黄刺玫、红瑞木等,营造 “竹林木屋,园林佳境 ”景观。林下撒播耐瘠薄的组合草花种子,体现 “高于自然 ”的田园景色。露天区 种植波斯菊、金鸡菊、黑心菊、金盏菊、翠菊、草茉莉、矢车菊、中国石竹、满天星、蒲公英、百日草等;林荫下则撒播耐瘠薄、耐荫的飞燕草、二月兰、大滨菊、喜林草、耧斗菜、毛地黄、虞美人、中国勿忘我、紫点幌菊、紫松果菊等。 7、汽车营地绿化 靠东港高速公路一侧栽植全红杨、冬红白腊为主的防护带;野营区、烧烤区、森林休憩区、拓展训练区以栽植冬红白蜡、红叶椿、苦楝为主;木屋区栽植冬红白蜡、红叶椿、苦楝、龙柏、蜀桧、扶芳藤、红叶桃、榆叶梅、连翘等,形成林荫,又分割空间。 20 2.2.8.2 周边绿化 园区四周挖隔离沟,栽植全红杨、 冬红白腊、香花槐、红叶椿等乔木,配龙柏、蜀桧、北海道黄杨、藤蔓蔷薇与外围隔离;西北侧水库边栽植旱柳、垂柳等,配蜀桧、龙柏、扶芳藤、藤蔓蔷薇与周边隔离。 2.2.9 交通组织 在示范园内陆路采用电瓶车游览、自行车游览、步行游览;水路采用电瓶游船游览。 2.2.10 公用工程及生产辅助设施 2.2.10.1 给水 本 项目 园区内柳荫湖为引黄水库,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 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规划在服务接待区打深水井一眼; 景观、生产用水:以水库水为主; 消防用水:以水库水为主; 室外绿地设自动喷灌;温 室内设滴灌及微喷。 2.2.10.2 排水 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 1、自然降水排放:园内自然降水通过道路排水系统直接汇入景观水系中,主要建筑周围设雨水暗管。 2、污水排放 污水包括生活废水、洗浴的肥皂水,对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应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全部集中处理,中水补充红叶谷水源。 2.2.10.3 供电 根据用电负荷估算,服务接待区和汽车营地规划 300KVA变压器一台,主入口区需要增设 100KVA变压器一台。供电建设过程中需依据以下原则: ( 1) 供电设施尽可能不影响景观; 21 ( 2) 供电设施要考虑安全因 素; ( 3) 采用先进技术,维修管理方便。 2.2.11 项目进度计划 规划期为 10年, 2011 2015年为一期工程, 2016 2020年为二期工程。 2.3 项目用能概况 2.3.1 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该项目主要用能系统包括用电系统、供水系统、供热系统等。 新鲜水: 该项目用新鲜水量 16000.00t/a, 园区内柳荫湖为引黄水库,水资源较为丰富,水质较好。 项目用水有保障。 供电:本项目年用电量 311万 kWh,供电来自 当地 供电公司 ,项目区域供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