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2018 年 09 月 20 日 机械设备 增持(维持) 专用设备 增持(维持) 肖群稀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2070051 研究员 0755-82492802 xiaoqunxihtsc 章诚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5020001 研究员 021-28972071 zhangchenghtsc 李倩倩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8090002 研究员 liqianqian013682htsc 黄波 0755-82493570 联系人 huangbohtsc 关东奇来 021-28972081 联系人 guandongqilaihtsc 时彧 13917908917 联系人 shiyu013577htsc 1机械设备 : 激光器分类详解:光纤激光器革故鼎新 2018.09 2机械设备 : 智能运维已至,看好龙头先发优势 2018.09 3机械设备 : 刻蚀设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前沿阵地 2018.09 资料来源: Wind 电池龙头 扩产 加速 ,设备强者恒强 锂电设备 行业 龙头电池厂扩产或 将 加速, 国产设备强者恒强 动力电池行业处于洗牌期, 但 从 近期 订单公告和 行业更新信息来看, 龙头电池厂有加速扩产的迹象 。 从扩产进度 和增量需求推算, 我们预计 2018-20年 有望 新增产能 121161GWh, 对应锂电设备需求 297396 亿元。 2017年以来 设备 上市公司订单与收入分化,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正 向中上游的设备行业传导 ,我们预计趋势 仍将延续 。国产设备龙头 强者恒强,有望 受益新 一轮 的 扩产潮 。建议关注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璞泰来。 龙头 电池厂 加速扩产,预计 2018-20 年设备需求 297396 亿元 新能源 补贴快速退坡后,部分动力电池厂 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洗牌期。ChinaEV 数据显示, 2017 年国产动力电池单体配套企业数量 同比下降 1/3。我们认为, 动力电池 扩产需求将主要来自国内外龙头电池厂 : 1)绑定主流车企,需求明确; 2)资金实力雄厚,更抗压; 3)技术研发领先,扩建快 。近期 国内动力电池一线品牌保持快速 扩张,外资品牌加速入场, 动力电池产量分布加速集中 。 从电池厂扩产进度估算, 2018-20 年新增产能总和或不低于 117GWh; 从 下游增量需求推算 , 2018-20 年新增产能总和或达到121161GWh,对应锂电设备需求 297396 亿元 。 设 备升级带动电池制造降本增效,龙头设备商强者恒强 锂电设备是动力电池生产工艺核心, 呈现 高性能化 和 集成化 趋势 。 设备迭代升级 , 有望 推动电池制造工艺提升和电池成本降低。 2017 年,锂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70%以上,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设备的市场份额达到35%40%。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正 向中上游的设备行业传导: 1)收入增速分化,拥有龙头客户和产品价值占比高的设备厂商快速成长 ; 2)横向比较,龙头设备商毛利率更高 ; 纵向比较,龙头设备商毛利率受降价影响更小 ; 3) “专精化”和“全覆盖”相互渗透 ; 4) 周转率整体下降,需持续 关注现金流 改善 状况 。 建议关注技术实力突出和客户质量优秀的设备龙头 国产设备龙头与国内电池厂长期合作,技术实力经过长期验证,具有先发优势和产能优势。国外电池厂入华,前期或以进口设备为主,但受限于进口设备产能不足,国产设备商凭借突出的服务能力和不错的产品性能,有望替代进口。我们认为在下一轮扩产潮中,国产锂电设备龙头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先导智能( CATL 订单陆续落地,银隆问题现曙光 )、赢合科技( 大客户战略取得突破,获 LG 卷绕机订单 )、璞泰来。 风险提示: 动力电池扩产不及预期;设备验收进度滞后导致存 货减值损失;应收回款不及时导致坏账;设备毛利率大幅下滑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EPS (元 ) P/E (倍 )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17 2018E 2019E 2020E 300450 先导智能 26.55 买入 0.61 0.90 1.40 1.84 43.55 29.40 18.90 14.39 300457 赢合科技 24.58 增持 0.59 0.87 1.26 1.68 41.85 28.38 19.47 14.62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 (37)(24)(11)21517/09 17/11 18/01 18/03 18/05 18/07(%)机械设备 专用设备 沪深 300重点推荐 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相关研究 行业 评级: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龙头电池厂加速扩产,预计 2018-20 年设备需求 297396 亿元 . 4 预计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需求景气向好 . 4 预计动力电池行业继续向龙头厂商集中 . 5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设备总需求 297396 亿元 . 7 设备升级带动电池制造降本增效,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 9 锂电设备:动力电池生产工艺核心,迭代升级推动电池制造降本增效 . 9 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向上传导,设备厂商强者恒强 . 10 投资研判:建议关 注技术实力突出和客户质量优秀的设备龙头 . 13 先导智能: CATL 订单陆续落地,银隆问题现曙光 . 13 赢合科技:大客户战略取得突破,获 LG 卷绕机订单 . 14 风险提示 . 16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目录 图表 1: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 4 图表 2: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 乘用车和专用车产量保持高增长 . 4 图表 3: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需求增速分别为 46%42%44% . 4 图表 4: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 EV 乘用车 /专用车单车带电量逐年提升 . 4 图表 5: 2018 年 1-8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整体向好 . 5 图表 6: 2018 年 1-8 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分布:三元占比 52.23% . 5 图表 7: 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分布 :三元占比 43.47% . 5 图表 8: 国内动力电池一线厂商保持快速扩产节奏 . 6 图表 9: LG 化学计划在 2018 年将动力电池产能提升至 34-35GWh,另新增 32GWh 于2019-2023 年逐步达产 . 6 图表 10: 2017 年至 2018 年 8 月底,动力电池产量分布加速集中 . 7 图表 11: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设备需求预测 . 7 图表 12: 2018-2020 年国内各类新能源汽车 产量 /带电量 /动力电池扩产预测 . 8 图表 13: 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全流程 . 9 图表 14: 2018-2030 年电池体系演变与对应的制造工艺升级路径 . 9 图表 15: 2016-2025 年动力锂电设备关键指标提升路径,反映出电池制造规模化和智能化趋势 . 10 图表 16: 截至 2018 上半年,锂电设备布局情况 . 10 图表 17: 2013-2018H1 部分上市公司锂电设备收入情况 . 11 图表 18: 2013-2018H1 部分上市公司锂电设备收入增速情况 . 11 图表 19: 2013-2018H1 部分上市公司锂电设备毛利率变化趋势 . 11 图表 20: 2013-2018H1 锂电设备上市公司预收款项情况 . 12 图表 21: 2013-2018H1 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存货情况 . 12 图表 22: 2013-2018H1 锂电设备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化趋势 . 12 图表 23: 2013-2018H1 锂电设备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 12 图表 24: 先导智能 2016Q1-2018Q2 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金额 . 12 图表 25: 赢合科技 2016Q1-2018Q2 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金额 . 12 图表 26: 先导智能 2018H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31% . 13 图表 27: 先导智能 2018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3% . 13 图表 28: 先导智能 2018H1 综合毛利率与净利率小幅下滑 . 13 图表 29: 先导智能 2018H1 销售费用率稳定,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 . 13 图表 30: 格力(银隆)订单调整明细 . 14 图表 31: 赢合科技 2018H1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 35% . 14 图表 32: 赢合科技 2018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9% . 14 图表 33: 赢合科技 2018H1 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小幅提升 . 15 图表 34: 赢合科技 2018H1 销售 /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 . 15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龙头电池厂加速扩产,预计 2018-20 年设备需求 297396 亿元 预计 2018-2020 年 动力电池需求 景气 向好 预计 2018-2020 年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保持 较快 增 长 , 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或更高 。 根据华泰 电新组报告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 2018-2020 年,国内新能源车 预测 产量 分别为 106/143/1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1%34%36%。 其中乘用车和专用车将保持高增长, 客车趋于稳定。 基于乘用车单车带电量 逐年提升、高续航车型占比提升、客车带电量持平的假设,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 需求(即装机量)增速或将高于新能源车产量增速 ,加上 存量电池替换需求, 三年增速有望达到 46%42%44%。 图表 1: 预计 2018-2020 年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图表 2: 预计 2018-2020 年 国内 乘用车和专用车产量保持 高 增长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 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 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预计 2018-2020 年国内动力电池 需 求 增 速 分 别 为46%42%44% 图表 4: 预计 2018-2020 年 国内 EV 乘用车 /专用车 单车带电量逐年提升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华泰证券研究所 2018 年 1-8 月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高增长 。 乘联会数据显示, 2018 年 1-8 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合计 50.7 万台,同比增长 99.5%。单月 销量 同比 增速均维持高位。 在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 新能源 乘用车 销量的持续增长 , 或 更加反映出 市场趋于成熟 和新能源车 终端客户 普及率提升。 01020304050600501001502002502017 2018E 2019E 2020E(%)(万辆 )x 10000新能源车产量 (辆 ) 新能源车产量 yoy(%)(50)0501001502002017 2018E 2019E 2020E(%) EV乘用车产量 yoy(%) PHEV乘用车产量 yoy(%)EV客车产量 yoy(%) PHEV客车产量 yoy(%)专用车产量 yoy(%)3940414243444546470204060801001202017 2018E 2019E 2020E(%)(GWh) 动力电池总需求量 (GWh)动力电池总需求量 yoy(%)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EV乘用车 PHEV乘用车 EV客车 PHEV客车 专用车(KWh)2017 2018E 2019E 2020E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图表 5: 2018 年 1-8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整体向好 资料来源:乘联会、华泰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 乘用车高增长推动 三元电池产量占比提升 。 中汽 协动力电池 产业创新联盟 发布数据显示, 2018 年 8 月, 国内 动力电池产量 合计 6.69GWh, 其中 三元 电池 3.78GWh、占比56.51%, 磷酸铁锂电池 2.83GWh、占比 42.35%。 1-8 月, 国内 动力电池累计产量达38.52GWh,其中三元电池 20.12GWh、占比 52.23%, 磷酸铁锂电池 17.78GWh、占比46.17%。 ChinaEV 数据显示, 2017 年国内三元电池产量为 16.23GWh、占比 43.47%,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 18.75GWh、占比 50.21%。三元电池占比呈现出上升趋势。 图表 6: 2018 年 1-8 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分布:三元占比 52.23% 图表 7: 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结构分布:三元占比 43.47% 资料来源: 中汽协 创新联盟、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ChinaEV、华泰证券研究所 预计动力电池行业继续 向 龙头 厂商集中 补贴快速退坡后,部分动力电池厂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洗牌期 。 ChinaEV 数据显示,2017 年 国产动力电池单体配套企业共 98 家, 相比 2016 年企业数量下降 1/3。 我们预计未来的扩产需求将主要来自国内外龙头电池厂商: 1)绑定主流车企,下游需求明确; 2)资金实力雄厚,抗压能力更强; 3)技术研发领先,产线建设更快。 国内 动力电池一线 品牌 保持快速扩产节奏 。 1) CATL 宁 德 湖西项目 24GWh 启动招标, 2020年产能规划至 50GWh(来源: CATL 招股说明书) ; 2)比亚迪 青海 西宁项目 24GWh 于2018 年 6 月正式下线, 一期 10GWh 交付, 2019 年全部投产, 重庆璧山 20GWh 与西安30GWh 陆续投建 (来源: OFweek 锂电) ; 3) 捷威动力 2018 年 9 月 获复星 注资 , 2020年规划新增 12GWh, 2023 年规划产能 40GWh( 来源:高工锂电 )。 可以看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一线厂商 依然保持着快速的扩产节奏。 024681012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万辆 )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三元52.23%磷酸铁锂46.16%其他1.61%三元43.47%磷酸铁锂50.21%其他6.32%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 8: 国内动力电池一线 厂商 保持快速扩产节奏 资料来源: CATL 招股说明书 、 OFweek 锂电、高工锂电、 华泰证券研究所 外资 电池 品牌 加速入场 。 高工锂电 报道, 2018 年 7 月, LG 化学 南京项目签约,将投资20 亿美元, 规划 总产能 32GWh, 建设动力电池 16 条、储能电池 3 条、小型电池 4 条,10 月开工并 计划 于 2019 年 10 月量产、 2023 年全面达产 。 特斯拉 3 号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 我们预计该工厂配套的动力电池产能 或将与 1 号工厂相当, 达到 35GWh。 随着 新能源外资股比取消、 新能源 补贴 逐步退坡 ,我们预计 外资龙头电池厂商(松下 /三星 /LG)有望加快入华脚步。 图表 9: LG 化学计划在 2018 年将动力 电池产能提升至 34-35GWh, 另新增 32GWh 于 2019-2023 年逐步达产 资料来源: LG 化学官网、高工锂电、华泰证券研究所 动力电池 产量分布 加速集中 。 中汽协创新联盟数据显示, 2018 年 8 月 国内 动力电池产量CR3/5/10 分别为 66.08%76.23%90.68%,对应产量分别为 4.42/5.10/6.07GWh。 1-8月 CR3/5/10 分别为 64.13%76.37%89.31%,对应产量分别为 24.71/29.42/34.41GWh。ChinaEV 数据显示, 2017 年 国内动力电池 CR3/5/10 分别为 51.99%61.93%74.02%。我们认为, 动力电池 龙头厂商扩产加速 、技术和资金实力占优、与主流车厂绑定紧密, 动力电池 行业向头部集中 的趋势有望延续 。 0102030405060708090100CATL 比亚迪 捷威动力 国轩高科(GWh)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01020304050607080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2022E(GWh)LG全球电池产能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图表 10: 2017 年至 2018 年 8 月 底 , 动力电池产量分布加速集中 资料来源:中汽协创新联盟、 ChinaEV、华泰证券研究所 预计 2018-2020 年 国内 动力电池 设备 总需求 297396 亿元 从电池厂扩产进度 估算 , 2018-2020 年新增产能 总和 或不低于 117GWh。 根据前文数据,2018-2020 年 CATL/比亚迪 /捷威 动力 /国轩高科 4 家厂商动力电池 分别 扩产 33/44/17/23 GWh, 合计 117GWh。 若加上外资品牌和国内 排名靠前的其他品牌,扩产总和或将更高。 从下游需求倒推, 2018-2020 年新增产能总和 有望 达到 121161GWh。 沿用 华泰电新组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中 “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以及对应的电池需求量 ”模型 , 我们预计 2018-2021 年 电池 新增需求 预测 分别为 16.08/21.37/31.66/43.83GWh。随着电池性能的不断提升,“旧产能”难以满足“新电池”的要求, 假设这些 需求全部通过 新 建产线 满足, 考虑到动力电池产线 1 年左右的投建期,我们预计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 需合计新增 97GWh。 根 据 中国化学与物理 电源行业协会统计, 2017 年 动力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只有 30%左右。 假设 新增 产能利用率达到 60%80%,对应 扩产总和为161121GWh,对应 设备总需求 约为 396297 亿元。 图表 11: 2018-2020 年动力电池 设备需求预测 2018E 2019E 2020E 合计 动力电池扩产 , GWh(测算过程见下表) 21.37 31.66 43.83 96.86 每 GWh 设备需求 , 亿元 2.78 2.50 2.25 1)假设产能利用率为 60% 新增产能 , GWh 35.62 52.77 73.04 161.43 设备需求 , 亿元 99.01 132.02 164.48 395.52 2)假设产能利用率为 80% 新增产能 , GWh 26.71 39.58 54.78 121.07 设备需求 , 亿元 74.26 99.02 123.36 296.64 3)假设产能利用率为 40% 新增锂电产能 , GWh 53.43 79.15 109.56 242.14 锂电设备需求 , 亿元 148.52 198.03 246.72 593.27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 CATL 招股说明书、华泰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90100CR3 CR5 CR10(%)2017 8M18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12: 2018-2020 年 国内各类新能源汽车产量 /带电量 /动力电池扩产预测 2017 2018E 2019E 2020E 2021E EV 乘用车 产量 (辆 ) 449,544 651,839 945,166 1,370,491 1,987,212 yoy 81% 45% 45% 45% 45% 单车带电量 (KWh) 28 35 40 45 50 电池量 (GWh) 12.74 22.81 37.81 61.67 99.36 PHEV 乘用车 产量 (辆 ) 102,073 127,591 159,489 199,361 249,201 yoy 38% 25% 25% 25% 25% 单车带电量 (KWh) 16 16 17 18 19 电池量 (GWh) 1.66 2.04 2.68 3.52 4.73 EV 客车 产量 (辆 ) 88,556 84,128 84,128 84,128 84,128 yoy -23% -5% 0% 0% 0% 单车带电量 (KWh) 139 175 180 185 185 电池量 (GWh) 12.33 14.72 15.14 15.56 15.56 PHEV 客车 产量 (辆 ) 16,378 16,378 16,378 16,378 16,378 yoy -16% 0% 0% 0% 0% 单车带电量 (KWh) 39 50 50 50 50 电池量 (GWh) 0.63 0.82 0.82 0.82 0.82 EV 专用车 产量 (辆 ) 153,514 184,217 221,060 265,272 318,326 yoy 153% 20% 20% 20% 20% 单车带电量 (KWh) 40 42 50 55 55 电池量 (GWh) 6.19 7.74 11.05 14.59 17.51 新增装机总量 产量 (辆 ) 810,065 1,064,153 1,426,222 1,935,631 2,655,246 yoy 56% 31% 34% 36% 37% 单车带电量 (KWh) 41 45 47 50 52 电池量 (GWh) 33.55 48.13 67.5 96.16 137.99 存量替换量 (GWh) 1.5 3 5 8 10 动力电池需求量 (GWh) 35.05 51.13 72.5 104.16 147.99 假设: 1)新增需求 量 全部由新建产线满足; 2)提前 1 年增加产能 动力电池扩产 (GWh) 21.37 31.66 43.83 资料来源: 行业拐点或将来临,龙头布局正当时 、 华泰证券研究所 ; 注: 2018 年 扩产 = 2019 年 需求量 - 2018 年 需求量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设备升级带动电池制造降本增效,设备龙头强者恒强 锂电设备 : 动力 电池生产工艺核心, 迭代升级推动电池制造降本增效 锂电 设备是动力电池生产工艺的核心 。根据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的划分,动力锂离子 电池 制造设备包括材料设备、电芯设备 ( 即狭义上的 锂电设备) 和PACK 制造设备。其中,电芯设备是核心,材料 /PACK 制造设备可部分借用其他行业设备。核心 工艺流程又可分为 1)前段电极制作( 搅拌 /涂布 /辊压 /分切) 、 2)中段电芯组装(叠片 /卷绕 /组装 /注液 ) 、 3)后段化成分容 ( 检测 /化成 /分容 /包装入库 )。 图表 13: 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全流程 资料来源: 2017 年 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 、 华泰证券研究所 动力锂电 设备 呈现 高性能化和集成化 趋势。 根据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 的预测, 2018-2030 年,动力锂电池体系将逐步由“磷酸铁锂 +三元”演变至固态 /锂硫电池 /锂空气电池,由此将带来极片 /芯包制造设备的高性能化。在材料利用率和合格率要求下,设备的集成化或将导致 干燥 /注液等辅助工艺消失。 图表 14: 2018-2030 年电池体系演变与对应的制造工艺升级路径 2018-2020 2020-2025 2025-2030 电池体系 磷酸铁锂、三元 三元、 半固态、全固态 锂硫、锂空 电池容量 单体 350 Wh/kg 系统 260 Wh/kg 单体 400 Wh/kg 系统 280 Wh/kg 单体 500 Wh/kg 系统 350 Wh/kg 浆料制造 混浆、分散 混浆、分散 混浆、分散 极片制造 双面涂布 预锂负极 双面涂布 /PECVD 真空蒸镀锂金属 浸泡复合制片 真空蒸镀锂负极 PECVD 多孔碳正极 芯包制造 极耳成型 方 /圆卷绕 模切 /叠片 高速激光模切 /3D 打印 多单元复合叠片 层叠串联叠片 3D 打印 多层复合叠片 电芯装配 极柱焊接 /包膜 入壳 /封口 极柱焊接 /包膜 入壳 /封口 极柱连接 入壳 /封口 干燥注液 干燥 /注液 注液 无 化成分容 化成 /分容 化成 /分容 化成 /分容 资料来源: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 、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深度研究 | 2018 年 09 月 20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推动电池制造工艺提升 和电池成本降低 。 根据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的预测, 2018-2025 年,动力锂电设备的关键指标(涂布速度 /卷绕速度 /叠片效率 /组装效率)将快速提升,推动设备性能的迭代升级。而设备的提升将是动力电池规模化和智能化生产的主要动力,由此将带来能量密度 和单线产能的提高、电池单体和制造成本的下降。 图表 15: 2016-2025 年动力锂电设备关键指标提升路径,反映出电池制造规模化和智能化趋势 关键指标 能量密度 Wh/kg 单体成本 元 /KWh 制造成本 元 /KWh 单线年产能 GWh 2016 涂布速度: 30 m/min 卷绕速度: 600 mm/s 组装效率: 8 PPM 160 1200 250 1 2018E 涂布速度: 50 m/min 卷绕速度: 1000 mm/s 叠片效率: 200 PPM 组装效率: 20 PPM 200 800 200 2 2020E 涂布速度: 80 m/min 卷绕速度: 1500 mm/s 叠片效率: 400 PPM 组装效率: 40 PPM 300 600 150 4 2025E 涂布速度: 120 m/min 卷绕速度: 3000 mm/s 叠片效率: 600 PPM 组装效率: 60 PPM 400 500 100 8 资料来源: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 、 华泰证券研究所 电池行业集中度 提升向上传导,设备厂商强者恒强 2017 年动力电池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2017 年,锂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中国 在全球动力电池设备的市场份额达到 35%40%。 较高的国产化率也导致了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向 中上游的设备行业传导。 “专精化” 和 “全覆盖” 相互渗透。 在 2017 年的行业报告 锂电设备, 助造动力强芯 中,我们 根据发展战略 , 将 国内 动力电池设备 厂商 分为 “专精化”和 “全覆盖” 两种类型 ,前者 专注于单类设备 高端化, 代表企业为先导智能和 新嘉拓 , 后者 注重 生产设备全线覆盖 ,代表企业为赢合科技 。 2018 年较为显著的变化是, “专精化”厂商 横向拓展产品覆盖度、在 整线 模式 上取得突破,如先导智能于 7 月获泰能的整线订单 、大族激光 9 月获 CATL 的注液设备订单 、新嘉拓 /浩能科技 致力于提供整线方案 ; “全覆盖”厂商在单一产品上获 高端 客户认可,如赢合科技于 9 月获 LG 化学的卷绕机订单。 图表 16: 截至 2018 上半年, 锂电设备布局情况 锂电设备厂商 搅拌机 涂布机 辊压机 分条机 制片机 卷绕机 模切机 叠片机 焊接机 注液机 化成分容 检测 先导智能 赢合科技 璞泰来(新嘉拓) 科恒股份(浩能科技) 大族激光 星云股份 智云股份 金银河 吉阳科技 正业科技(炫硕光电) 北方华创(七星电子) 华冠科技 亿鑫丰 纳科诺尔 资料来源: 公司公告、 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 -优势产品 -覆盖产品 -并购或研发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