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化工行业聚氯乙烯分析报告,2018 年 10 月 23 日,聚氯乙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8 年 10 月 23 日,很小。聚氯乙烯在我国还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我们判断在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消费量可能会呈现低速增长,但大概率不会出现负增长。,聚氯乙烯供应遭遇瓶颈:我们统计氯碱行业 53 家企业合计的开工率为 89%,考虑到化工装置运行需要定期检修,这个开工率已经是个偏高的数字,再考虑到东部企业受环保限制开工率的天花板被降低,我国聚氯乙烯的供应已经完全不再是产能过剩,而是供应能力接近上限。若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聚氯乙烯的供应将呈现不足。,本期内容提要:聚氯乙烯消费需求未见顶:聚氯乙烯消费与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有较强的正关联。2002 年至2011 年间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10.6%。2012 年开始我国年 GDP 增速降到了 8 以下时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4.3%。2018 年 1 至 7 月我国聚氯乙烯消费量为 1120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2%。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影响,聚氯乙烯价格有支撑:2016、2017 年聚氯乙烯价格的上涨,有国内供求趋于平衡的因素,也有全球油价上涨的因素。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供应的逐渐趋紧,可能会导致聚氯乙烯价格的继续上涨,而全球油价的稳步上行也构成了对聚氯乙烯价格的强力支撑。国内的很多工业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持续的“消费降级”趋势,聚氯乙烯这种低价的塑料品种在不断开拓应用领域。未来几年,虽然聚乙烯价格仍是聚氯乙烯价格的天花板,但是聚氯乙烯价格仍然可能突破聚乙烯价格 70%的轨道,向上接近聚乙烯。聚氯乙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氯碱板块的 PE 在 10 倍左右,PB 在 1 倍左右。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 PE 还是 PB 都处于历史最低位,与当前类似的估值低点出现在 2009 年初,而今天与 2009 年不同的是,2009 年氯碱行业产能处于快速扩张中,之后的几年行业开工率一直在低位挣扎,企业盈利也是风雨飘摇;而今天,行业几近满负荷运行,当前和未来几年都没有新增产能入市。风险因素:贸易战及国内降杠杆等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快速下行,氯碱行业下游需求锐减;国际油价下行,导致聚乙烯等替代产品价格水平下行;汞触媒催化剂依赖无法解决,国内汞资源枯竭,导致国内电石法氯碱化工行业被颠覆。,目 录投资聚焦. 1一、聚氯乙烯消费需求未见顶. 2(一)国内聚氯乙烯消费稳定增长. 2(二)中美贸易摩擦对聚氯乙烯行业影响较小. 3(三)房地产周期不会严重制约聚氯乙烯消费. 3二、聚氯乙烯供应遭遇瓶颈. 6(一)实际开工率已达高位 . 6(二)产业政策和水俣公约制约产能扩张. 10三、聚氯乙烯价格有支撑. 13四、聚氯乙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15五、风险提示. 17,图 表 目 录图表 1:我国聚氯乙烯年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万吨).2图表 2:我国聚氯乙烯出口至美国月度量(吨).3图表 3:我国聚氯乙烯消费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新开工房屋面积增速和基建投资增速4图表 4:中国排水管道长度、日本水道管路长度、日本 PVC 水道管路长度及发展增速(万公里).5图表 5:2017 年我国各地区聚氯乙烯企业产能(万吨).7图表 6:2017 年我国各地区聚氯乙烯企业产量(万吨).8图表 7:我国聚氯乙烯企业 2017 年开工率及产能(万吨).9图表 8:我国汞用量(吨).12图表 9: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期货结算价(元/吨).14图表 10:氯碱板块历史估值(上:PB;下:PE).16,投资聚焦,需求,聚氯乙烯消费与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有较强的正关联。2002 年至 2011 年间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0.6%。2012 年开始我国年 GDP 增速降到了 8 以下区间,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4.3%。2018 年 1 至 7月我国聚氯乙烯消费量为 1120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2%。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影响很小。聚氯乙烯在,我国还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我们判断在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消费量可能会呈现低速增长,但大概率不会出现负增长。,供应,我们统计氯碱行业 53 家企业合计的开工率为 89%,考虑到化工装置运行需要定期检修,这个开工率已经是个偏高的数字,再,考虑到东部企业受环保限制开工率的天花板被降低,我国聚氯乙烯的供应已经完全不再是产能过剩,而是供应能力接近上限。若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聚氯乙烯的供应将呈现不足。,价格,2016、2017 年聚氯乙烯价格的上涨,有国内供求趋于平衡的因素,也有全球油价上涨的因素。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供应,的逐渐趋紧,可能会导致聚氯乙烯价格的继续上涨,而全球油价的稳步上行也构成了对聚氯乙烯价格的强力支撑。国内的很多工业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持续的“消费降级”趋势,聚氯乙烯这种低价的塑料品种在不断开拓应用领域。未来几年,虽然,聚乙烯价格仍是聚氯乙烯价格的天花板,但是聚氯乙烯价格仍然可能突破聚乙烯价格 70%的轨道,向上接近聚乙烯。,估值,目前氯碱板块的 PE 在 10 倍左右,PB 在 1 倍左右。目前的估值水平无论 PE 还是 PB 都处于历史最低位,与今天类似的估值低点出现在 2009 年初,而今天与 2009 年不同的是,2009 年氯碱行业产能处于快速扩张中,之后的几年行业开工率一直在,低位挣扎,企业盈利也是风雨飘摇;而今天,行业几近满负荷运行,当前和未来几年都没有新增产能入市。,风险因素,贸易战及国内降杠杆等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快速下行,氯碱行业下游需求锐减;国际油价下行,导致聚乙烯等替代产品价格水平下行;汞触媒催化剂依赖无法解决,国内汞资源枯竭,导致国内电石法氯碱化工行业被颠覆。,一、聚氯乙烯消费需求未见顶,(一)国内聚氯乙烯消费稳定增长,聚氯乙烯树脂作为重要的基础塑料原料产品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管材、门窗型材、薄膜、装饰材料,等。 2002 年我国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 560 万吨,至 2017 年增长到 1781 万吨。 2013 年以前我国为聚氯乙烯的净进口国。随着国内煤基路线的电石乙炔法氯碱产能的大规模快速建设,我国的聚氯乙烯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逐渐趋于平衡。2017 年我国的聚氯乙烯产量为 1790 万吨,进口量和出口量均为 100 万吨左右,占产量和消费量比例不足 6%。我国聚氯乙烯的生产和消,费主要表现为自产自销。,聚氯乙烯消费与国内宏观经济发展增速有较强的正关联。2002 年至 2011 年间,我国的年 GDP 增速维持在 10%左右,这期间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10.6%。2012 年开始我国年 GDP 增速降到了 8 以下区间,去年的 GDP 增速为 6.9%,这期间国内聚氯乙烯的表观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4.3%。,2018 年 1 至 7 月我国聚氯乙烯消费量为 1120 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6.2%。,图表 1:我国聚氯乙烯年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万吨),GAGR:10.6%,GAGR:4.3%,(二)中美贸易摩擦对聚氯乙烯行业影响较小,2018 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中涉及聚氯乙烯产品。我国政府 2018 年 4 月 4 日公布的拟对 500 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征税的清单中包含聚氯乙烯,但是在之后 7 月 6 日实际生效的 340 亿美元产品清单中并没有包含聚氯乙烯。美国在 2018 年 8 月 23 日起生效实施的对中国 160 亿美元商品征税清单中包含聚氯乙烯。这是至目前为止,贸易战中唯一生效实施的涉及聚氯乙烯的加,税政策。,上文所述,我国聚氯乙烯产品出口总量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不足 6%,其中出口美国的数量占比就更无足轻重。2017 年我国聚氯乙烯出口美国仅有 6537 吨,占当年国内总产量的 0.37%。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聚氯乙烯行业的影响很小。,图表 2:我国聚氯乙烯出口至美国月度量(吨),(三)房地产周期不会严重制约聚氯乙烯消费,由于聚氯乙烯树脂的重要应用市场是门窗型材和管材,因此消费需求与房地产建设周期有较强的正相关性。2004 年至今,全国的新开工房屋面积曾经在 2012 年、2014 年和 2015 年出现负增长,聚氯乙烯的消费量在相对应的 3 年呈现低速增长,消费量并未下滑(过去 10 年中仅有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时聚氯乙烯消费出现下滑)。原因在于聚氯乙烯的需求不仅来自于房地,产建设,另一块同等重要的市场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聚氯乙烯管材大量应用于城乡给水、排水、通信、电力等设施的建设。,因此聚氯乙烯消费需求能够部分抵消房地产周期影响的原因在于,第一,基建投资的周期波动更小,近 10 年都没有出现过负,增长年份;第二,为了稳定宏观经济的发展,在房地产处于下行周期或低速发展周期时,政府基建投资会提高力度或者稳定增速,来对冲社会总需求的回落。,图表 3:我国聚氯乙烯消费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新开工房屋面积增速和基建投资增速,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世界一流,但并不是说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完善度名列前茅。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中国县、镇、乡排水管道长度进行加总,2017 年我国的排水管道长度共计 93 万公里。而根据日本 PVC 管道协会公布的 2017 年日本水道管路总长度为 68 万公里,其中聚氯乙烯管道总长 21 万公里。虽然这两个,数据口径并不完全可比,但对比中日两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可以感觉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远未见天花板。从两,国管道建设的增速也可以印证,日本的水道管路长度增速常年在 1%左右(其中聚氯乙烯管道增速也约 1%),而我国目前的排,水管道长度近年增速还在 5%左右。,聚氯乙烯在我国还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我们判断在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消费量可能会呈现低速增长,但大概率不会出现负增长。,图表 4:中国排水管道长度、日本水道管路长度、日本 PVC 水道管路长度及发展增速(万公里),二、聚氯乙烯供应遭遇瓶颈,(一)实际开工率已达高位,我国聚氯乙烯产能在 2003 年至 2013 年的十年间曾有过快速的增长,产能的顶峰出现在 2013 年,为 2455 万吨/年。产能严,重过剩,开工率不足,产品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导致一些没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产能开始退出市场。据卓创资,讯统计至 2017 年我国的聚氯乙烯产能合计还有 2393 万吨/年。,然而我们认为这一数字中存在一部分僵尸产能。在卓创资讯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又结合了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和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在调研中所了解的情况,对产能数据做了修正。2016 年下半年开始聚氯乙烯价格从底部快速上涨,2017年全年维持在高位震荡,开工企业都会享有近五年未遇的盈利水平。而 2017 年这种年份下都未开工的企业,我们认为其产能已经永久退出。我们统计 2017 年我国聚氯乙烯在产企业共计 53 家,总产能 1878 万吨/年。,其中西部拥有生产成本优势的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陕西 5 省合计产能 950 万吨,产能占比 51%;其余省份合计产能 928万吨,产能占比 49%。,图表 5:2017 年我国各地区聚氯乙烯企业产能(万吨),我们统计的这 53 家企业,2017 年聚氯乙烯总产量为 1675 万吨。其中西部新疆、内蒙、宁夏、甘肃、陕西 5 省合计产量 932万吨,产量占比 56%;其余省份合计产能 743 万吨,产量占比 44%。,以我们的统计数据计算,2017 年国内聚氯乙烯开工率为 89%,其中西部 5 省的开工率为 98%,其余省份的开工率为 80%。,图表 6:2017 年我国各地区聚氯乙烯企业产量(万吨),我们通过研究 53 个企业 2017 年的开工率,可以发现:,第一,产能 40 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开工率都在 80%以上,目前的大型企业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更有优势。唯一的例外是湖北宜化产能 120 万吨/年,开工率低于 80%,原因是其新疆工厂因为安全事故而被安监部门责令停产整顿。,第二,西部 5 省企业的开工率都在 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在 100%左右。而东部企业的开工率有一半低于 80%。原因是东,部企业面临更为严厉的环保制约,即使在环保排放达标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遇到定期和不定期的环保限产,可参考我们的报,告2018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漫漫西行路,戈壁化工城。,图表 7:我国聚氯乙烯企业 2017 年开工率及产能(万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17 年我国聚氯乙烯总产量为 1790 万吨,我们上面研究整理的数据是 1675 万吨,占统计局数字的94%。因此我们认为使用本文统计的 53 家企业的数据作为基础进行分析,能够较为准确的代表我国氯碱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53 家企业合计的开工率为 89%,考虑到化工装置运行需要定期检修,这个开工率已经是个偏高的数字,再考虑到东部企业受,“,环保限制开工率的天花板被降低,我国聚氯乙烯的供应已经完全不再是产能过剩,而是供应能力接近上限。若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聚氯乙烯的供应将呈现不足。(二)产业政策和水俣公约制约产能扩张产业政策2007 年,为遏制氯碱行业盲目扩张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范行业发展,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其中明确规定:“为满足国家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 30 万吨/年及以上(老企业搬迁项目除外),新建、改扩建聚氯乙烯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 30 万吨/年及以上”。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 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产业政策在最近十年中发挥了限制氯碱行业产能盲目扩张的作用,目前聚氯乙烯产能已经不再过剩,产业政策限制是否会放开?制约氯碱行业发展的真正“灰犀牛”正在迫近。水俣公约为保护人类健康与环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为排放和释放的危害,国际社会针对管控汞问题达成高度共识,于 2013 年 10 月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文书文本内容达成一致,并将其命名为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对汞的供应、贸易、使用、排放及释放等提出全面管控要求。目前,国际上共有包括我国在内的 128 个签约方。公约第三十一条规定:“本公约自第 50 份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交存之日起第 90 天开始生效”。2017 年 5 月 18 日,联合国同时接受了第 45-52 份批准文书,因此,公约自 2017 年 8 月 16 日起生效。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需要使用含汞触媒催化剂,并且该催化剂是目前汞的最主要用途之一,因此水俣公约将会对氯碱化工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水俣公约中将会影响氯碱化工行业的控汞的要点包括:,公约生效后,即 2017 年起,缔约方禁止新的原生汞矿的开采;公约生效 15 年后,即 2032 年起,缔约方禁止现有原生汞矿的开采;公约生效后,缔约方不得允许汞的进出口;,公约生效后,禁止新建使用汞触媒催化剂的氯乙烯单体生产装置;到 2020 年,氯乙烯单体生产中每单位产品用汞量较 2010 年减少 50%;到 2025 年,全面淘汰使用汞触媒催化剂的氯碱生产;,2017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环境保护部等部委组成的国家履行汞公约工作协调组,形成多部门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履约的工作格局,限制淘汰重点行业用汞工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乙炔法聚氯乙烯列入限制类,将高汞催化剂(氯化汞含量 6.5%以上)和使用高汞催化剂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列为淘汰类。“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要求“淘汰高汞催化剂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中汞触媒催化剂的耗汞量,占到了我国每年汞用量的大约 60%。控汞的压力,是国内氯碱行业避无可避的。目前国内多家催化剂厂商宣称研发出了低汞触媒催化剂,绝大部分氯碱企业也已经声明完成了低汞触媒对高汞触媒的替代。低汞触媒中氯化汞含量为 6.5%,传统的高汞触媒中氯化汞含量为 11%,这是否意味着到 2020 年用汞量减半的目标可以提早达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低汞触媒催化剂会降低反应速率,为维持设计产能,需要增加反应器的数量,最终未见得可以降低汞的用量。通过全国汞用量的数据可以对上述观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印证,在 2015 年国内氯碱行业大面积更换低汞触媒催化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中国汞用量数据,峰值出现在 2015 年为 2800 吨,之后 2016 年和 2017 年均为 2000吨,比峰值下降了 29%。但是根据我国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数据,中国的汞用量还在逐年上升,2015、2016 和 2017年分别为 2801 吨、3482 吨和 3574 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中近十年中国汞用量的变化趋势与我国聚氯乙烯产量的变化趋势更为吻合,所以我们认为对于中国汞用量的数据,更应采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数据。水俣公约控制的是汞的用量,不是汞触媒中汞的含量。因此对于控汞的 2020 目标,我国的氯碱行业实际面临很大压力。,图表 8:我国汞用量(吨),即使低汞触媒确实有效,也不过是权宜之计。高汞到低汞是量变,而到 2025 年无汞则是质变。这个研发、实验、技改难度更上一个量级。那么到 2020 年、2025 年这些水俣公约控汞的时间节点,中国是否会“爽约”?,我们认为是否打算“爽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无路可走。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13 年我国的汞储量是 21000 吨,如果根据上述的 2000 吨/年的用量做简单计算,则 6 年后 2024 年我国的汞资源将告罄。而根据中国有色网的数据进行计算,我国的汞资源可采到 2022 年。届时国际上也没有汞贸易,我国将陷入无汞可用的境地。,开发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无汞路线,国内也有尝试。少数氯碱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研发了贵金属催化剂路线。而中科院与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姜钟法”路线和非贵金属催化剂路线两种新的工艺路线,已经进入示范项目和工业化实验阶段。,汞制约构成了我国氯碱行业发展前路上的一只“灰犀牛”,虽在远处,但影响巨大,必将到来。,对此,我们对中国氯碱行业的发展有两个推断:,第一,国家已经禁止电石法聚氯乙烯的新建,而少数手握前期通过审批“路条”的企业,在汞催化剂前景的巨大不确定性面前,也会审慎暂停投资,未来几年聚氯乙烯将难有新增产能。,第二,无汞催化剂路线虽然已经日臻成熟,并且是可以商业化转让的,但行业对工艺路线的切换肯定还要等待汞触媒的供应出现短缺时,届时的技改可能又会加重聚氯乙烯供应短缺的情况。并且,一部分小规模高成本产能在新路线技改面前,可能会就此退出市场。,三、聚氯乙烯价格有支撑,国内聚氯乙烯价格在 2015 年底曾经跌到 4500 元/吨左右,在这个价位,全行业陷入亏损。2016 年煤炭价格上涨带动大批煤基路线化工品价格反弹,聚氯乙烯价格曾上涨到 8000 元/吨以上,之后价格至 6000 元/吨以下。2017 年,环保风暴导致大批化工企业停产、限产,供应紧张导致价格再度快速上涨至 7500 元/吨以上。虽然之后价格又快速回落,但 2018 年聚氯乙烯价格在不断波动中底部逐步抬升,目前价格在 6300 元/吨左右。,聚氯乙烯的生产在国际上以石油乙烯法为主,价格波动跟随石油价格波动。聚乙烯同样以石油为原料,成本高于聚氯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有一定的替代性,传统认为聚乙烯比聚氯乙烯纯净,作为水管材料或者薄膜材料,聚乙烯更加安全。因此,,聚乙烯价格一直高于聚氯乙烯。从下图可以看到,在 2009 年至 2012 年间,聚氯乙烯价格一直为聚乙烯价格的 70%左右。而在 2012 年之后,由于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产能的快速扩张,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聚氯乙烯价格价格下跌,低于聚乙烯价格的 70%。而在 2017 年之后由于我国的聚氯乙烯产能已经实际不再过剩,产品价格恢复,又重新回到聚乙烯价格 70%的轨道,并时有向上突破 70%轨道的趋势。,图表 9: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期货结算价(元/吨),对于聚氯乙烯价格,我们有如下两点判断:,第一,2014、2015 年聚氯乙烯价格的深跌,有国内产能过剩的因素,也有全球油价深跌的因素。而 2016、2017 年聚氯乙烯,价格的上涨,有国内供求趋于平衡的因素,也有全球油价上涨的因素。未来几年,国内聚氯乙烯供应的逐渐趋紧,可能会导致聚氯乙烯价格的继续上涨,而全球油价的稳步上行也构成了对聚氯乙烯价格的强力支撑。,第二,国内的很多工业领域存在着明显的、持续的“消费降级”趋势,聚氯乙烯也是一例。上文说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存在替代性,而传统认为聚乙烯是更优质的材料,但近几年聚乙烯非但没有取代聚氯乙烯,相反,聚氯乙烯在多个应用场景在取代聚乙烯。聚氯乙烯传统用作要求更低的排水管道,但近年开始在给水管道方面取代聚乙烯。塑料购物袋应用上,聚氯乙烯也在取代聚乙烯。在建筑装饰领域,聚氯乙烯在抢占木板材市场。甚至聚氯乙烯开始应用在服装、箱包等领域。聚氯乙烯这种低价的塑料品种在不断开拓应用领域。未来几年,虽然聚乙烯价格仍是聚氯乙烯价格的天花板,但是聚氯乙烯价格仍然可能,突破聚乙烯价格 70%的轨道,向上接近聚乙烯。,四、聚氯乙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我们选取 A 股氯碱板块主营业务最为纯正的中泰化学、新疆天业、君正集团、鸿达兴业、英力特 5 个公司,观察历史 PE 和PB 估值。,在过去十年中,2009 年初氯碱板块估值与今天类似,PE 和 PB 同时处于低位。而今天的 PE 和 PB 低于 2009 年初,处于历史最低位。目前氯碱板块的 PE 在 10 倍左右,PB 在 1 倍左右。而氯碱板块中,反而龙头企业中泰化学估值最低,PE 约 7 倍,PB 约 0.8 倍。,而今天与 2009 年不同的是,2009 年氯碱行业产能处于快速扩张中,之后的几年行业开工率一直在低位挣扎,企业盈利也是,风雨飘摇;而今天,行业几近满负荷运行,当前和未来几年都没有新增产能入市。,市场平均的 PE 估值水平与社会的无风险利率水平等因素相关,那么 PE 估值是可以抛开基本面因素而波动的,其高低没有必然标杆。然而 PB 估值水平是有锚的。PB 估值高于 1 有一定的财富效应,即投资者投资后,通过运营和上市,可以按 PB 倍数得到溢价,会激励潜在投资者效仿。而 PB 估值等于 1 或者低于 1,则意味着投资者的资产在二级市场获得流动性后反而缩水,财富效应将会降低。那么以目前的氯碱板块为例,PB 估值在 1 附近,则会降低行业投资者投资热情,抑制行业产能扩张。甚至行业投资者若想投资氯碱产业,更好的选择是直接购买 PB 低于 1 的氯碱行业龙头企业的股票。,图表 10:氯碱板块历史估值(上:PB;下:PE),五、风险提示,贸易战及国内降杠杆等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快速下行,氯碱行业下游需求锐减;,国际油价下行,导致聚乙烯等替代产品价格水平下行;,汞触媒催化剂依赖无法解决,国内汞资源枯竭,导致国内电石法氯碱化工行业被颠覆。,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