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煤炭铁路运输行业分析报告,Table_Summary,我国煤炭运输格局: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为主,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以晋陕蒙为主的西北部地区,而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及华南地区,造就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运输格局。煤炭运输方式有铁路(含铁水联运)、公路, 17 年分别占比 62.5%、 37.5%。2018 年 1-9 月,煤炭铁路运输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达到 68.2%。晋陕蒙为主要煤炭调出省份,新疆主要外调甘肃、贵州外调西南地区及广东。,运输需求:煤炭产量向三西集中,公转铁进一步提升铁运需求,铁路供给:西煤东运运能逐步释放,蒙华铁路改善华中运力紧张,大秦、朔黄、蒙冀、瓦日为我国西煤东运四大通道,核定运能合计 12 亿吨,/年,17 年合计运量约 8.1 亿吨,根据铁总规划,2020 年铁路煤炭运量将增加 6.5 亿吨至 28.1 亿吨。其中,18 年大秦铁路预计增量 2500 万吨,达满负荷运转;朔黄铁路受限于港口疏港能力 18 年新增运量 1500 万吨;蒙冀铁路 18 年持续发力预计新增运量 2500 万吨;瓦日铁路运能未充分发挥,预计新增运量 1500 万吨。中长期,蒙华铁路为北煤南运第一大通道,铁总持股 20%,多家煤企参股,年设计运能 2 亿吨,预计 19 年建成,投产初期运力有望达到 7000 万吨左右,此外至 2020 年预计朔黄、蒙冀、瓦日、蒙华等合计运量增加约 2.2 亿吨(相较于 18 年)。,中长期运力紧张缓解,但区域性、季节性供需缺口依旧存在,需求季节性特征明显,而铁路运输全年相对均衡,且旺季煤炭主要消耗地煤炭消费增速高于其他地区,导致供需不平衡加剧,在旺季 7 月、12 月等月份铁路运输往往占运量比重仅约 55%。,结论:中长期铁路运力显著增加,阶段性短缺仍难免,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整体呈现紧平衡状态,同时面临区域性、季节性运力短缺。随着煤炭生产逐渐向三西地区集中,公转铁、公路治超常态化,根据我们测算,后期虽然铁路运力逐步提升,预计 19-20 年蒙冀、瓦日、蒙华等贡献煤炭铁路新增运力 1.11 亿吨/1.20 亿吨,铁路运力显著改善,但由于跨区调运需求增加,季节性波动也较明显,阶段性缺口仍存。风险提示:铁路运力释放不及预期,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各煤种价格超预期下跌。1 / 23,2018-11-15,Table_Chart,Table_Author,Table_Report,中长期,产销地进一步不平衡、但由于铁路运力释放,总体运力缺口小幅缩小。具体来看:1)跨区调运量增长:2020 年共调出煤炭 16.6 亿吨,较16 年实际调出量增长 2.89 亿吨。其中三西地区增加 2.75 亿吨,贵州增加0.13 亿吨,新疆基本持平。2)铁路运输占比提升:预计 2020 年三西地区铁路外调运力将达到约 12.01 亿吨(大秦线 4.5 亿吨、朔黄线 3.25 亿吨、蒙冀线 1.5 亿吨、瓦日线 1 亿吨、蒙华线 0.8 亿吨),较 16 年实际运量增长约4.6 亿吨,铁路运输占比提升至 75%。3)区域性运力缺口小幅缩小但仍存:预计 18-20 年缺口在 0.56 亿吨、0.46 亿吨、0.32 亿吨。煤炭需求的季节性与铁路运力的均衡性矛盾,导致季节性运力短缺。煤炭,能合计 25.5 亿吨,占比 73.1%,较 15 年增长 5.9pct,同时相较于 17 年年底,六省新增在产产能 1.54 亿吨,占全国的 99.4%。政策发力,公转铁、公路治超提升铁运需求。2017 年 2 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 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潍坊港、烟台港停止使用柴油车运输集疏港煤炭,唐山港也停止煤炭汽车集疏港运输。2018 年 7 月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 2018 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煤炭生产向三西地区集中。随着近年来煤炭去产能进程推进,落后产能退出,我国煤炭生产集中度提升。18 年前 9 月,蒙晋陕三省原煤产量占比分别为 26%、25%、18%,合计 68%,较 09 年提升 18pct。产能方面, 在产产能及在建产能主要集中在三西地区,18 年年中晋陕蒙宁贵新六省在产产,目录索引,国内煤运格局: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占比不断提升 .4运输结构:煤炭铁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18 年前 9 月达 68%.4分区域:目前晋陕蒙新贵为主要煤炭调出地,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 .5运力需求:煤炭产量向三西集中、公转铁进一步提升铁运需求.8煤炭生产向三西地区集中,新增产能占比 99% .8政策发力,公转铁、公路治超愈演愈烈.10铁路供给:西煤东运运能逐步释放,蒙华铁路改善华中运力紧张 .11大秦铁路:预计 18 年运力增量为 3000 万吨,满负荷运转.13朔黄铁路:受限于港口疏港能力,预计 18 年新增运量 1500 万吨.14蒙冀铁路:18 年持续发力,预计新增运量 2700 万吨.15瓦日铁路:运能未充分发挥,预计 18 年新增运量 1500 万吨.16蒙华铁路:北煤南运第一大通道,预计 19 年建成,投产初期运力 7000 万吨.16中长期运力紧张缓解,但区域性、季节性供需缺口依旧存在.18产销地进一步不平衡、铁路运力释放,总体运力缺口缩小.18煤炭需求的季节性与铁路运力的均衡性矛盾,导致季节性运力短缺 .20结论:中长期铁路运力显著增加,阶段性短缺仍难免 .22,图表索引,图 1:历年我国煤炭铁路发运量占比(单位:亿吨、%).5图 2:“十三五规划”煤炭跨区调运图.6图 3:2018 年前 9 月公路货运量占比达 78%,较 2008 年增长 3.6 个百分点.10图 4: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13图 5:历年大秦线煤炭运量(单位:万吨、%) .14图 6:历年朔黄线运量.15图 7:黄骅港及神华天津煤码头下水煤量(百万吨).15图 8:蒙华铁路线路图.17图 9:国内煤炭供需季节性特征明显.20图 10:动力煤供需缺口在 1、7、8、12 月较大 .20图 11:炼焦煤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20图 12:煤炭消费高峰月份,铁路运力短缺.21图 13:铁路煤炭发运量全年较均衡,18 年居历史高位.21图 14:全国重点电厂库存情况.22,表 1:各种煤炭运输方式比较.4表 2:铁水联运运输成本最低,公路直达成本最高(单位:元/吨).5表 3:我国主要煤炭调出省份情况(单位:亿吨).6表 4:各省份煤炭运输方式及来源(单位:万吨).7表 5:分省份原煤产量(单位:万吨) .8表 6:各省份产能情况(单位:万吨/年).9表 7:公转铁政策梳理.11表 8:我国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单位:亿吨) .12表 9:三西地区煤炭外运主要线路.12表 10:西煤东运四大通道 .13表 11:蒙华铁路股权结构 .17表 12:预计 2020 年蒙华、蒙冀和瓦日线将提供运力增量 2.52 亿吨,煤炭运输格局将得到改善(单位:亿吨) .19表 13:2014-2020 年三西地区煤炭铁路外运供需平衡表(亿吨).19表 14:97-12 年各地区火电月均环比增速.21,国内煤运格局:西煤东运、北煤南运,铁路占比不断提升运输结构:煤炭铁路运输占比不断提升,18 年前 9 月达 68%我国煤炭运输主要格局: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我国煤炭生产主要分布在以晋陕蒙为主的西北部地区,17年晋陕蒙三省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为66.8%。而煤炭资源较为稀缺的华东、华中、华南以及东北地区16年煤炭消费占比达53.7%。煤炭主产地与消费地相分离的特征,造就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煤炭运输格局。煤炭运输方式有铁路(含铁水联运)、公路, 17年分别占比62.5%、37.5%。铁路运输(铁路直达、铁水联运)相较于公路运输具有运力大、能耗低、成本低、快捷稳定等优势,适合中长途运输。成本方面,铁路运输成本最低,公路最高,以煤炭由内蒙古准格尔运往武汉为例,估算铁水联运方式(准东线-呼准线-京包线-大秦线,秦皇岛-南京-武汉)运输成本约300元/吨,分别较公路直达、公水联运运输方式节约运输成本约120元/吨、 90元/吨。但由于难以做到点对点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加了运输成本,减弱铁路运输优势。煤炭铁路运输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2017年煤炭产量为34.45亿吨,煤炭铁路发运量为21.55亿吨,占比62.5%,相较于15年提升8.2个百分点。18年,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铁路线路及基础设施完善、车辆调配和运输组织不断优化的背景下,煤炭铁路运输的占比进一步提升,2018年1-9月达到68.2%, 2020年煤炭铁路运输占比计划达75%。表 1:各种煤炭运输方式比较,方式铁路,优点运力大、成本低、污染少、全天候,缺点灵活性弱,应用适合中长距离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公路,灵活性强、手续简单、中间环节少, 单车运量小、单位运量能够实现“门对门”运输 能耗和成本高,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一是为煤矿、铁路站台、港口煤炭运输提供集、疏、运服务;二是在产地提供,水路,投资少、成本最低、运量大、耗能少,受天气等影响大,主要用于北方煤炭下水,经由海运及内河运输至东南沿海及长江沿岸省市地区,图1:历年我国煤炭铁路发运量占比(单位:亿吨、%),表 2:铁水联运运输成本最低,公路直达成本最高(单位:元/吨),铁路/公路,水路,运价,运输方式,发运站,运输路线,运距,运价,路线,运价,合计,内蒙古-武汉,铁水联运铁水联运公路运输公水联运,准格尔召准格尔召包府路包府路,准东线-呼准线-京包线-大秦线准东线-大准-准池-朔黄线-,1214-14301024,231180420320,秦皇岛-南京-武汉黄骅港-上海-武汉-秦皇岛-南京-武汉,6557-65,296237420385,内蒙古-唐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准格尔召包府路,呼准线-京包线-蒙冀线-,1144900,226310,-,-,226310,分区域:目前晋陕蒙新贵为主要煤炭调出地,铁路为主要运输方式我国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为我国煤炭调出省份,其中晋陕蒙供应区域及运输方式较广泛,而新疆主要外调甘肃、贵州外调西南地区及广东。,晋陕蒙地区:铁路、公路运输,供应区域较广泛。16年调出量合计13.1亿吨,约占全国的煤炭调出省份总调出量的95.6%, 其中山西以铁路运输为主(占比约为63%),主要通过铁路(大秦线、朔黄线、瓦日线、丰沙大线等)运至环渤海港口或京津冀地区,内蒙古西部以铁路运输为主(占比约54%),通过铁路(大秦线、朔黄线、蒙冀线等)运至港口,蒙东主要以公路运输至东北地区,陕西约84%通过汽运内销或运至湖北、重庆等地区,16%通过铁路运输,整体来看晋陕蒙地区供应区域较广泛,主要通过铁水联运供应沿海地区,铁路、汽运直达供应京津冀、东北地区,铁路或汽运至中南地区及四川重庆等内陆地区;新疆:以汽运、内消为主,向外通过铁路供应甘肃地区。新疆主要以区内转化为主,少量外调,15年煤炭调出量为0.18亿吨,就近供应甘肃;,80706050403020100,45403530252015105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1-9月,原煤产量,煤炭铁路发运量,铁路发运占比,贵州:主要通过汽运供应西南地区。16年煤炭调出量为0.42亿吨,主要通过汽,运供应四川、重庆、湖南、云南、广西等地。图2:“十三五规划”煤炭跨区调运图表3:我国主要煤炭调出省份情况(单位:亿吨),铁运占比63%16%,汽运占比37%84%,省份内蒙山西陕西新疆贵州,16 年调出量4.955.662.500.18*0.42,17 年产量8.798.545.701.671.66,16 年产量8.388.165.121.581.67,16 年消费量3.673.561.971.901.36,截止 18 年中在产产能8.309.484.051.411.55,在建产能2.682.841.760.270.17,调出区域主要调往华东、华南、京津冀、中南、东北地区及四川、重庆等,范围较广泛甘肃西部,少量供应四川、重庆等四川、重庆、湖南、云南、广西等,*注:新疆煤炭调出量为 15 年数据,从煤炭调入省份来看,东部及沿海地区以铁水联运为主,其他地区铁路、汽运结合。,东部沿海地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主要来源于北方下水煤,煤炭调入方式主要为海运,同时也消耗进口煤;京津冀地区及山东、河南:煤炭主要来源为晋陕蒙产地直运,调入方式主要为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同时也消耗部分进口煤;东北三省:主要依赖蒙东地区煤炭外运,煤炭调入方式主要为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同时也消耗部分进口煤;中部地区:湖北、湖南主要来源北方下水煤及晋陕蒙产地直运,运输方式有海进江、汽运、铁路运输等,江西主要依靠北方下水煤,运输方式主要为海进江,同时也消耗部分进口煤;西部地区:云南、广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主要由主产区依靠汽运、铁路,运输等方式供应;四川、重庆主要依靠北方下水煤及晋陕蒙产地直运,运输方式有海进江、汽运、铁路运输等,同时消耗部分进口煤。表 4:各省份煤炭运输方式及来源(单位:万吨),16 年产量,16 年消费量,16 年净调入量*,17 年产量,主要运输方式,内蒙古,83,828,36,675,-47,153,87,857,铁路运输、汽运、铁水联运,煤炭调出省煤炭调入省份,山西陕西新疆贵州山东安徽河南宁夏河北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辽宁湖南吉林江苏重庆福建江西青海广西湖北,81,64251,15115,83416,66212,81412,23611,9056,7286,4845,6236,0764,2524,2374,0822,5961,6431,3682,4201,3471,432775400547,35,62119,67118,98513,64340,93915,72923,2278,66528,10614,0348,8697,4616,37816,94411,4449,41728,0485,6746,8277,6181,9626,51811,686,-46,020-31,4813,151-3,01928,1263,49311,3211,93721,6218,4112,7933,2092,14112,8628,8487,77426,6803,2555,4806,1851,1886,11811,138,85,39956,96016,70716,55112,94611,72411,6887,3536,0115,4404,6604,3933,7123,6111,8611,6351,2791,1721,107782716415312,铁路运输、汽运、铁水联运汽运、铁路运输、铁水联运汽运汽运海运、海运转汽运、海运转铁路运输海进江,海运转铁路运输汽运、铁路运输、海运转铁路运输汽运汽运、铁路运输、海运转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汽运海进江、汽运、海运转铁路运输汽运、铁路运输汽运、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汽运海进江、海运转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汽运铁路运输、汽运海运海进江、汽运、铁路运输海运海进江,海运转铁路运输汽运、铁路运输汽运海进江、海运转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汽运,北京广东浙江上海天津海南,318-,84816,13513,9484,6264,2301,015,53016,13513,9484,6264,2301,015,255-,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海运海运海运铁路运输、汽车运输海运,、注:此处的调入量用消费量-产量,与表 3 的调入量存在差异的原因:表 3 调出量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存在库存变化、统计口径差异运力需求:煤炭产量向三西集中、公转铁进一步提升铁运需求煤炭生产向三西地区集中,新增产能占比 99%随着煤炭去产能进程推进、落后产能退出,煤炭生产集中度提升,向煤炭资源禀赋好的晋陕蒙宁贵新等地集中:,原煤产量占比方面,过去十年晋陕蒙产量持续增长。09年原煤产量最大的三省份内蒙古、山西、陕西占比分别为20%、20%、10%,合计占比50%。2018年1-9月,内蒙古、山西、陕西三省原煤产量占比提升至26%、25%、18%,合计达到68%。近年来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2018年6月底相较于17年底,以上各省分别新增在产产能8270万吨、4095万吨、2384万吨、630万吨,合计新增生产产能1.54亿吨,占全国新增产能的99.4%;在产产能减少主要集中在江西、兵团、福建、山东、河北等地,分别减少312万吨、275万吨、243万吨、155万吨、150万吨。未来在产产能及在建产能主要集中在三西地区。15年晋陕蒙宁贵新六省在产产,能合计23.6亿吨,占比67.2%; 18年中上述六省产能合计25.5亿吨,占比73.1%,较15年增长5.9个百分点。建设煤矿方面,18年中晋陕蒙宁贵新六省建设产能合计8.25亿吨,占比82.2%,预期未来建设产能投产将使得煤炭生产进一步向晋陕蒙宁甘新地区集中。表 5:分省份原煤产量(单位:万吨),省份,产量17vs09,占比变动18M9vs09,2009 年原煤产量,占比,2017 年原煤产量,占比,2018 年 1-9 月原煤产量 占比,全国内蒙古山西陕西,296477600595935429611,100.00%20.26%20.02%9.99%,344546878578539956960,100.00%25.50%24.79%16.53%,16.2%46.3%43.9%92.4%,259493673266503545551,100.00%25.95%25.06%17.55%,-5.69pct5.04pct7.56pct,,,新疆贵州山东安徽河南宁夏河北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辽宁湖南吉林江苏重庆福建江西青海广西湖北北京,7646136911437812849230185510849587491042155713876662465733562239742912466298212845201058641,2.58%4.62%4.85%4.33%7.76%1.86%2.87%2.95%3.52%1.88%1.31%2.23%2.22%1.20%0.81%1.45%0.83%1.01%0.43%0.18%0.36%0.22%,1670716551129461172411688735360115440466043933712361118611635127911721107782716415312255,4.85%4.80%3.76%3.40%3.39%2.13%1.74%1.58%1.35%1.27%1.08%1.05%0.54%0.47%0.37%0.34%0.32%0.23%0.21%0.12%0.09%0.07%,118.5%20.9%-10.0%-8.7%-49.2%33.5%-29.2%-37.8%-55.3%-21.2%-4.2%-45.5%-71.7%-54.1%-46.7%-72.7%-55.1%-73.8%-44.3%-20.1%-70.6%-60.2%,120671071193708700861655204297397332083333271624551265115195690769744460234886156,4.65%4.13%3.61%3.35%3.32%2.13%1.66%1.53%1.24%1.28%1.05%0.95%0.49%0.44%0.37%0.35%0.27%0.17%0.23%0.13%0.03%0.06%,2.07pct-0.49pct-1.24pct-0.98pct-4.44pct0.27pct-1.21pct-1.42pct-2.28pct-0.60pct-0.26pct-1.28pct-1.73pct-0.76pct-0.44pct-1.10pct-0.56pct-0.84pct-0.20pct-0.05pct-0.33pct-0.16pct,表 6:各省份产能情况(单位:万吨/年),建设煤矿18 年中,省份全国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河北宁夏四川新疆甘肃辽宁云南,15 年底35027888585758793868817204158101691915079105819052842770156734549667957320,16 年底34651094700780993676317316165691537014781110118366817872116768545147495037,生产煤矿17 年底3342459072082375381451556615546152811430197767516724660725846490941003015,18 年中34908994815830054052915514156261512614361998573667195618214116493440543202,18Hvs15-1189623071261841-1690-184-1793-718-596-1686-1232-8337382-562-2741-4118,1003952841026780176271735237040511453077116153001602269522002552298,湖南吉林重庆兵团江西江苏福建广西青海北京湖北,3660283940871430248521821327700783520681,2836290420751824156913781053735768420579,252719941893174814121360816744646370321,254520781893147311001360573735646370306,-1115-761-219443-1385-822-75435-137-150-375,3789016619594575618611380372,政策发力,公转铁、公路治超愈演愈烈公路货运量占比达78%:近年来油价下降、汽车非法超限超载、铁路运输固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使得公路与铁路运价倒挂,叠加跨方式运输存在的衔接不畅、效率较低问题以及部分地区铁路运力不足等,公路货运量占比不断提高,2018年前九月公路货运量与铁路货运量占比分别为78%、8.1%,分别较2008年上涨3.6个百分点、下跌5.4个百分点。然而,公路运输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单位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尤其在大宗货物运输上性价比不高。图3:2018年前9月公路货运量占比达78%,较2008年增长3.6个百分点,自17年2月首次出台以来,公转铁、公路治超政策频频发力:2017年2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2017年7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2017年7月底前潍坊港、8月底前烟台港停止使用柴油车运输集疏港煤炭,2017年9月底唐山港停止煤炭汽车集疏港运输。2018年7月3日,国务院进一步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8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随后,铁总发布,20151050-5-10-15,400350300250200150100500,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速,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速,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将达到28.1亿吨,较2017年增运6.5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政策效果显著:1)沿海港口铁路运煤量显著增加。2017年10月份起,在入境北京市延庆区的非运煤车辆同比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日均运煤车辆同比减少3000-4000辆次,下降约50%。 2017年环渤海港口铁路运输集港煤炭累计达6.2亿吨,同比增加19%或近1亿吨,占2017年铁路货运增量的约25%。2)主产区煤炭铁路运输占比提升。以山西为例,2018年前9月山西省铁路煤炭外销23221.6万吨,同比增长5.8%,占山西省原煤产量比例为35.7%,较17年增长1.7个百分点。表 7:公转铁政策梳理,时间2017 年 2 月2017 年 7 月底2017 年 8 月2018 年 5 月 18 日2018 年 7 月 2 日2018 年 7 月 3 日2018 年 7 月 4 日,部门原环保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山东省2017 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唐山市政府关于停止唐山港煤炭汽运集疏港的通知生态环境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铁路总公司2018-2020 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内容要求天津港在 2017 年 7 月底前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9 月底前,天津、河北及环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铁路运输,禁止环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疏港煤炭。2017 年 7 月底前潍坊港、8 月底前烟台港停止使用柴油车运输集疏港煤炭,各港口企业不再签订柴油货车运输集疏港煤炭合同,运输煤炭的柴油货车一律不得进出港区。要求 8 月 15 日起,唐山港全面停止接收煤炭汽车集港运输,从 9 月 30 日起,唐山港也将全面停止煤炭汽车疏港运输。2018 年 9 月底前,山东、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运输全部改由铁路,2019 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地区沿海港口的矿石、钢铁、焦炭等大宗货物全部改由铁路运输,禁止汽运集疏港。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提出货运结构调整计划:三年后中国将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 2017 年增加 11 亿吨,水路货运量较 2017 年增加 5 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 4.4 亿吨的目标。2018 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和唐山港、黄骅港的煤炭集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2020 年采暖季前,沿海主要港口以及唐山港、黄骅港的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措施,确保货运增量和运输结构调整目标如期实现。2020 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 28.1 亿吨,较 2017 年增运 6.5 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 75,较 2017 年产运比提高 15 个百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