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州区 500 万棒滑子蘑菌棒种养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II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1 1.2 项目基本情况 . 3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6 1.4 综合评价 . 6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 11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 11 2.2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 13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5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 21 3.1项目区概况 . 21 3.2 建设条件 . 21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25 4.1市场分析 . 25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 28 4.3市场风险分析 . 29 第五章 建设方案 . 31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31 5.2 建设规划和布局 . 31 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 32 5.4 技术(工艺)方案 . 32 5.5 设备选型方案 . 34 5.6 建筑方案 . 35 5.7 节能减排措施 . 36 5.8实施进度安排 . 37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 . 40 6.1 环境影响 . 40 6.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 40 6.3 评价与审批 . 41 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42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 42 7.2劳动定员 . 43 7.3经营 管理措施 . 43 7.4技术培训 . 43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43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45 8.1 投资估算依据 . 45 8.2 投资估算 . 45 8.3 资金来源 . 46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 47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49 9.1 财务评价依据 . 49 9.2 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和 附加估算 . 49 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 49 IV 9.4 财务效益分析 . 51 9.5 不确定性分析 . 52 9.6 财务评价结论 . 54 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 . 55 10.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 . 55 10.2 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 56 10.3带动基地分析 . 57 10.4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 57 10.5带动就业分析 . 58 10.6对比分析 . 58 附 录 附表: 附表 1:可研报告编写人员基本情况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 2-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 附表 2-2:设备投资明细表 附表 2-3:科技投入明细表 附表 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4: 资金筹 措与使用计划表 附表 4-1: 财政资金使用明细表 附表 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5-1:滑子蘑菌棒单位成本估算表 附表 6: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 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7-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9:银行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VI 附图: 1.场(厂)址地理位置图 2.现状图 3.总平面布置图 附件: 附件 1:营业执照副本及税务登记证 附件 2:项目单位 08 年、 09 年财务审计报告 附件 3:土地租凭协议书 附件 4:环评及环 保部门审批意见 附件 5:自筹资金来源证明 附件 5-1:银行存款证明 附件 5-2:股东大会决议 附件 5-3:银行贷款承诺 附件 5-4:增资证明 附件 6:收购合同三份(附收购明细表三张) 附件 9:产品销售合同(两份) 附件 10:企业不欠税证明(两份) 附件 11:企业不欠工资和社会保险证明 附件 1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一 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 概况 项目单位名称: 大连宝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所有制形式:有限责任 发展历程: 公司 成立于 2007年 8月, 位于大连市金州 区向应镇大石棚村 , 注册资本 790万元, 法定代表人刘金凯。 公司是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大连凯富隆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富隆”)投资兴建的现代工厂化种养殖基地,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等类农副产品的标准化种植,滑子蘑等各类食用菌的养殖、菌种培育,以及现代农业技术的孵化、产业化推广,加工,销售及技术推广服务。 公司是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化发展链条,适应从农田到餐桌的饮食安全理念 ,专门成立了纯生态农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近 300亩,新建日光温室 26 栋,新型韩式大棚 30 栋,以及占地 600 平方米的菌种转化、培育实 验室及配套的仓库、加工车间等,并对养殖空间、时间间隔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规划,形成了滑子蘑、平菇、香菇、鲍鱼菇、姬菇、金针蘑、大秋盖等常规菇类四季养殖,灰树花等稀有菇类精品养殖,多层次、多品种的食用菌养殖模式,并从根本上形成了从菌种转化、培育,菌菇养殖,有机菌菇新鲜上市、批量产品精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链条,目前各品种菌类已申请了有机食品认证,各项检验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第一章 总论 2 同时,公司将科学的示范性养殖技术与农民的庭院式养殖现状相结合,逐步形成金州区的滑子蘑等食用菌类养殖带,带动向应镇、华家屯镇 、亮甲店街道、三十里堡街道等周边农村 1000 多户农民真正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由于公司带动农户成效显著,成为金州区“龙头企业 +基地”重点示范单位之一,并被评为大连市食用菌生产示范点,大连市食用菌协会理事单位等。 主营业务:主要 从事农产品、蔬菜、水果、坚果等农副产品的种植,食用菌养殖、加工、销售及技术推广服务;收购玉米杆、稻草、木屑、食用菌、水果、蔬菜。 人员构成: 公司职工总人数 80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数 20人,中级职称 24人,中级以上职称比例占职工总数 55%。 1.1.2 财务状况 表 1-1 项目单位财 务状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2008 年 2009 年 1 资产总额 万元 905 1748 2 固定资产 万元 506 558 3 流动资产 万元 369 1164 4 固定资产净值 万元 506 558 5 负债总额 万元 425 681 6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万元 480 1067 7 实收资本 万元 300 790 8 销售(营业)收入 万元 634 656 9 纳税额 万元 10 净利润 万元 93 97 11 净资产收益率 % 19.38 9.09 12 投资报酬 率 % 10.28 5.55 13 资产负债率 % 46.96 38.96 第一 章 总论 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表 1-2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一览表 姓名 刘金凯 学历 大专 年龄 49 职称 中级经济师 业绩 :曾多次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公司被评为大连市农民增收大户。 主要社会兼职 : 金州政协常委、金州区工商联副会长、大连市工商联执常委。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该同志有着丰富的食品工厂运营管理经验,深谙现代企业技巧,具有较强的 管理创新能力 和超前的市场思维,以及实施科学的管理思路的理论和实 践基础。在他的科学管理下,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集种养殖,菌种培育,鲜品粗加工等多种形式,科研、开发、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综合型集团公司,且已有 10 多年的成功收购经验和信誉。 。 1.2 项目基本情况 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金州区 500万棒滑子蘑菌棒种养新建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 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大石棚村 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 建设规模:项目将建设年产 500万棒滑子蘑菌棒生产线一条。 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从事滑子蘑菌棒的培育,达产年滑子蘑菌棒培育能力达 500万棒,产出率接近 100%。 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 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公司设立有专门的菌种培育中心,其人员全部是食用菌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过系统的培训,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目前已成功试验转化了 BY1 号和 BY2 号第一章 总论 4 两种滑子蘑菌种,在实际养殖中具有菇形合理、杂菌感染率低、出菇产量高等特点。 公司已同辽宁省农科院、吉林农大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有着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及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项目技术 是可靠与可得的。 主要设备名称、数量:购置高温高压杀菌锅 3台(套),自动拌料装 袋机 3台(套),菌种发酵罐 18台(套)等主要设备共计 28台(套);附属配套设备 205台(套)。项目购置设备总计 233台(套)。 1.2.4 土建工程 主要建筑物面积: 项目占地面积 23500 平方米。 将建设菌棒培育中心一栋,建筑面积 3900 平方米;原料库一栋,建筑面积 2000平方米;辅料库一栋,建筑面积 800 平方米;职工宿舍一栋,建筑面积 600平方米;辅助设施包括锅炉房一栋,建筑面积 3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 7600平方米。 1.2.5 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七个月,自 2010年 3月至 2010年 9月。 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按全部流动资金口径,项目总投资 116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1097万元(含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为 72万元。 按铺底流动资金口径,项目总投资 111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1097万元(含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为 22万元。 资金来源:财政资金为 3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25.66%;企业自筹资金 669万元,占总投资的 57.23%;项目需申请银行长期贷款 200万元,占总投资的 17.11%。 第一 章 总论 1.2.7 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后,“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建立现代化的滑子蘑菌棒 生产线,实现菌种的转化和菌种提升,并通过与农户签订产品回收订单的形式,从根本上规避了农户养殖的市场销售风险,从而形成集菌种培育、转化,菌菇养殖,有机菌菇鲜品上市、标准化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出口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链条,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项目效益指标详见表 1-3。 表 1-3 项目效益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一 财务指标 1 年销售(营业)收入 万元 1600 (达产第一年) 2 年利润总额 万元 222(达产第一年) 3 年新增利税 万元 222(达产第一年) 4 年净利润额 万元 222(达产第一年) 5 投资利润率 18.91 6 内部收益率 23.04 7 年新增总产值 万元 1600 8 年新增增加值 万元 770 9 财务净现值 876 10 投资回收期 5.03 二 社会效益指标 1 直接带动农户数量 户 1250 2 间接带动农户数 户 300 3 安排农业就业人口 人 300(其中季节性员工 200) 4 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总额 万元 2784(其中工资性收入 384) 5 间接增加农民收入总额 万元 300 第一章 总论 6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 20041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 2010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国农办2009223号)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国家计委办公厅 “ 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 200215 号) ” 大连市财政局关于申报 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大财农发 2009771 号) 大连市金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大连市金州区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材料 1.4 综合评价 1.4.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滑子蘑是辽宁地区的传统养殖菌种,近几年来庄河地区农民进行滑子蘑养殖每帘净收益为 6-8元,按每户平均养殖量 3000帘计算,净收益 18000-24000 元,成为庄河地区农民主要的增收途径。凯富隆对滑子蘑等食用菌原料进行收购后深加工出口,全年的收购加工量占庄河地区滑子蘑总产量的 40%左右,成为主导滑子蘑原料市场的主力军,公司在庄河地区成功的滑子蘑产 业化发展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增收效果。目前出口到日本的滑子蘑小包装系列产品已占第一 章 总论 日本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 80%以上,市场前景看好。但是近期关于滑子蘑等食用菌的质量事故也是越来越多,由于滑子蘑的粗放型养殖技术的落后产生了食品安全的诸多隐患,迫切的需要通过科学的现代工厂化养殖产业化模式,挽救滑子蘑等食用菌的养殖产业。 凯富隆为进一步延伸产业化发展链条,适应从农田到餐桌的饮食安全理念,并将庄河地区的滑子蘑养殖优势及成功致富经验引入到金州区,于 2007 年 8月投资成立了大连宝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各类食用菌的养 殖、菌种培育、技术孵化及产业化推广,对农民的庭院化养殖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原料质量安全、优质、高效,符合国际出口标准。这一举措不仅从根本上带动金州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将科学的示范性养殖技术与农民的庭院式养殖现状相结合,逐步形成金州区的滑子蘑等食用菌养殖带,带动周边农村的农民真正的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同时进一步加深其关联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增强滑子蘑等食用菌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以良好的国际出口市场保障并拉动滑子蘑养殖产业的发展。 宝野农业经过近两年的滑子蘑栽培种试验、推广 ,以及养殖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目前已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条件,为实施菌种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公司采用订单回购的方式,代理凯富隆等关联企业从养殖户中高价收购滑子蘑,用于滑子蘑深加工出口,从而形成了从菌种发放、养殖过程技术指导、产品回收、深加工出口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公司在进行的滑子蘑养殖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滑子蘑等食用菌的养菌管理阶段是农民最难应用好技术,也是造成养殖风险最高的第一章 总论 8 环节,从而将滑子蘑等食用菌的养菌环节由公司来完成,公司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厂区内完成养菌过程,然后将达到正常出菇条件的滑 子蘑菌棒以低于市场价 20%的优惠价格推广给农民,在后期出菇过程中,养菌良好的菌盘和菌棒根本就不存在杂菌衍生等恶性的经济风险因素。这从根本上避免了农民养殖的风险性因素,解决了过去庄河、普兰店地区滑子蘑养殖过程中所未敢采取的技术攻关难题,是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链优势。 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向应镇及周边地区 1250户农民发展滑子蘑养殖,切实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扩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用工时间上,滑子蘑 养殖 忙碌期正是农闲时节,还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发展滑子蘑是振兴地方经济, 实现 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综合上述,本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4.2风险评估 滑子蘑养殖过程风险因素主要是 菌棒的酸败、不穿菌、甚至因杂菌污染出现而引起整棚坏掉造成的经济损失。公司有着多年的滑子蘑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的环境参数和操作规程,保证了菌棒的出菇率和出菇产品质量。项目风险较小。 1.4.3项目的带动作用 项目将 达到正常出菇条件的滑子蘑菌棒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农民 ,待农户养成生产出滑子蘑后,再由公司代理凯富隆等关联企业以保底价收购,可带动当地及周边 1250户农民从事滑子蘑养殖。项目所需的原料又间接带动当地粮农和其他相关环节 300 人增收,项第一 章 总论 目幅射带动作用明显。 项目还可直接安排就业岗位 60个。 本项目实施后,根据 母公司凯富隆的需求计划,及 公司在经营中掌握的销售计划和市场信息,每年与农户签订当年的滑子蘑收购协议,保证滑子蘑的销售价格,给农户吃了“定心丸” ,有利于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 1.4.4制约因素与解决方案 本项目投入资金较大,企业自筹资金不足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拟通过申请财政补贴和企业自筹相结合,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1.4.5结论与建议 结论 :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政策。 “公司 +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极大的提高农民从事养殖滑子蘑的积极性, 公司通过推广科学化、标准化的滑子蘑的养殖技术,实施全程监控和指导,再以保底价的形式对农民养殖的滑子蘑进行收购,既从源头上提高了农民对滑子蘑养殖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有利于形成金州区食用菌产业的地区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建议: 建议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建 设单位应认真落实自有资金。严密组织土建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做好设备招标采购、安装和调试第一章 总论 10 工作,保证项目按期投产。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 2.1.1人口状况 截止 2007年末,金州区 户籍人口 477615人,比上年末增加 3684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 261911 人,比上年增长 3.8%,占54.8%;农业人口 215704 人,比上年下降 2.7%,占 45.2%。男性人口 238135人,占 49.9%,女性人口 239480人,占 50.1%。全区人口出生率为 5.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1 ,分别比上年上升了 0.97和 1.17 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为 99.57%,比上年提高了 0.04 个百分点。 2.1.2社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五个 “ 十万级 ” 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08年,全区农林牧渔总产值完成 70亿元,增长 20.7%。新植加工桃 3.5万亩,累计达到 10.9 万亩;新增海参珍品养殖面积5000亩,累计达到 10万亩;新发展设施农业 6000亩,累计达到 8.8万亩;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 20 个,新增花卉面积 2000 亩、五味子等药材 1500 亩,精品渔业养殖面积达到 19.8 万亩,实现订单农 业种植面积 20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到 258家,年加工能力 26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 55%。 工业产业集群化程度加快,发展后劲增强。 2008 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360 亿元,增长 3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7 户,累计达到 738 户。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2 57%。全区工业用电量 13.6亿度,增长 13.3%。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全年在建亿元以上工业产业项目 19项,计划总投资 129亿元,全年预计完成投资 48亿元,其中位于四大基地中的项目有 11 项,计划投资 118 亿元,分别占 19 个在建工业产业项目总个数和总投资额比率为 57.9%和 91.5%,项目投资强度和投资总额明显提升,向园区集中、产业集群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现代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区继续推进新型商贸业态发展,实施城市商业中心区周边公共配套设施改造工程,建成区镇两级农资连锁配送中心。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2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95亿元,分别增长15.42%和 17.86%,其中中国大连樱桃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1.1亿元。积极开发以农家游、渔家游、学农基 地等为主题的城郊特色休闲产业,旅游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金州永乐绿色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主体竣工,二十里堡物流园区和杏树国家级中心渔港水产品批发市场前期规划工作基本完成。金融业发展有新亮点,新设立银行机构 2 家,全区各类银行达到 13 家。截至 11月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242.2亿元,比年初增长 34.6亿元,贷款余额 105.9亿元,比年初增加 9.7 亿元。大连金州 IT产业区基础设施新增投资 2300 万元,累计完成投资 4500 万元。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在建房地产面积 398.4 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 172.5 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54.5亿元,增长 66.8;实现销售商品房面积 115万平方米,增长 4.6%。 2.1.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截止 2008年末,金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10亿元,增长 18%;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固定资产投资 282 亿元,增长 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0亿元,增长 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8.5 亿元,增长 3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360 亿元,增长 3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 3.01 亿美元,增长 78%;自营出口额完成 17 亿美元,增长 16.4%;在岗职工人均收入达 到 23800 元,增长 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800元,增长 18.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以上。 2.2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2.2.1本行业的发展现状 滑子蘑 产业既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又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生产原料是 木材加工后废弃的锯末 、 稻糠 和 麦麸等。在我国 东北地区 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适宜发展 滑子蘑 产业。特别是加入 WT0 以后,我国 滑子蘑 产业将以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比较竞争优势。一些发达国家的 滑子蘑 产业在竞争乏力的情况下开始逐步萎缩,从而为 发展滑子蘑产业 腾出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所以说, 滑子蘑 产业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灵活性大的优势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我国滑子蘑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及东北的辽宁、黑龙江省等地区。辽宁省滑子蘑产区主要集中在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丹东凤城及大连市庄河、普兰店、金州等地区。其中:岫岩县滑子蘑年产量约 5万吨,庄河市约 2.5万吨 ,金州区和普兰店市产量合计约1.5万吨,上述地区滑子蘑总产量约 9万吨,出口占总产量的 70%以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4 上,围绕滑子蘑菌种培育、养殖和深加工产业链已形成较大规模。随着滑子蘑产业的不断发展状大,菌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按每个菌棒产菇 0.8 公斤计算,仅大连地区滑子蘑菌棒需求量就达 3000多万棒,菌棒要求质量也越来越高,但 由于菌种生产市场的不规范,养殖 户滑子蘑不出菇、少出菇、早出菇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养殖 户的信心及利益,对滑子蘑的生产十分不利 。本项目通 过建立现代化的滑子蘑菌棒培育中心,实现菌种的转化和菌种提升, 已成功试验转化了 BY1 号和 BY2 号两种滑子蘑菌种,在实际养殖中具有菇形合理、杂菌感染率低、出菇 产量高等特点,从根本上保证了菌种的质量问题,其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金州区以及其他县市区滑子蘑产业的发展。 2.2.2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该项目主要从事滑子蘑菌种的培育,处于滑子蘑产业的最前沿,其产中、产后的关联产业包括滑子蘑养殖业、深加工业及运输、包装业等。 滑子蘑养殖业 目前,金州区以滑子蘑为主的食用菌养殖业发展速度加快,食用菌年产量达 2 万吨,滑子蘑产量约占一半以上。产区主要集中在向应镇、华家屯镇、亮甲店以及三十里堡街道等区域。本项目的建设将适时地为金州区滑子蘑产业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产品深加工业 金州区 2008年农产品加工企业达 258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 26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 55%。强大的农产品加工能力,必将带动滑子蘑产业的发展。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运输、包装、商贸业 运输业、包装业和商贸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服务性产业,项目产品需要通过包装、商品流通、运输等环节在国内外销售。由于近几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项目将大大促进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 2.3.1.1国家产业政策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增加农民收入则是重中之重。党 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 2010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扶持范围中,明确扶持设施栽培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本项目与国家行业规划相符合。 本项目主要从事滑子蘑菌种的培育,属设施农业范畴,符合国家鼓励类的产业政策。 2.3.1.2行业规划 我国 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 应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作用。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领域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出口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 民明显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实行 “ 公司 +基地 ” 、 “ 公司 +基地 +农户 ” 、 “ 订单农业 ” 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引导农产品市场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6 本项目立足于菌种培育这一滑子蘑产业源头,从根本上保证了滑子蘑养殖的质量,通过“公司 +基地 +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滑子蘑养殖产业。因此,项目与国家行业规划相符合。 2.3.1.3区域 发展规划 大连“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 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用工业经济的理念,将农业产业中的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实现农产品的多环节增值。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运作,促进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逐步构筑起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金州区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 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 以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减粮田面积 20 万亩,建设 10 万亩大樱桃、 10万亩加工桃、 10万亩设施农业等生产基地,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设施化发展。 2010 年全区粮经比例调整到 25:75,建成国内外闻名的 “ 大樱桃之乡 ” 。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建设畜禽、海参、贝类基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扶持培育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水平,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到 2010 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00 万吨,地产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0%,保鲜储藏能力增加 20万吨,农业订单生产面积发展到 20万亩。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本项目主要从事滑子蘑菌棒培育,作为金州区“公司 +基地 +农户”重点试点企业,项目建设完全符合上述区域发展规划。 2.3.2项目建设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金州区滑子蘑养殖户众多,近年来又新建了不少养殖基地,主要集中在向应镇、华家屯镇、亮甲店及三十里堡街道等地区,目前金州区以滑子蘑为主的食用菌年产量达 2 万吨。公司以菌种培育中心为依托,实现 菌种的规模化生产,并对农户实行菌种统一供应,统一培训,使滑 子蘑单位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根本上保障了项目公司关联企业凯富隆以及其他滑子蘑深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其次,“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可带动滑子蘑养殖基地提高质量,扩大市场销量,有效地保障农户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养殖基地面积将不断扩大,继而壮大当地以滑子蘑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优势,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为确保滑子蘑质量,公司多年在与农户进行合作时,坚持统一提供菌棒,统一培训,统一收购方式。通过订单直接向农户下达订购合同,设定保护收购价,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降低农民的 风险,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每个农户切实增加收益。同时在养殖过程做到全程可跟踪、可控制、可追溯,使滑子蘑的质量得到根本保证。 先进的管理模式,突出的特点一是可稳定优质滑子蘑的来源;二是通过滑子蘑养殖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打造品牌优势,发展精品农业。通过规模化菌种培育、养殖、加工、销售的绿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建立,使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通过这一链条不断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有力地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8 竞争力。本项目的建设对同类相关产业的建设有着示范辐射作用,并将推动该地区滑子蘑养殖业的发展。 2.3.3项目建设将推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滑子蘑养殖已逐渐发展成 金州区 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并属于一种较高技术含量的实用技术。过去,由于滑子蘑养殖户经营分散,管理粗放,风险意识不强,不按科学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有效管理,采取粗放型管理方式,从而出现减产、质量差、减收等情况时有发生;此外,在以往的食用菌产业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化带头人单纯的负责菌种销售、不管养殖、只管收购的现象,从而导致了滑子蘑等食用菌的养殖户由于管理因素造成菌盘和菌棒的酸败、不穿菌、甚至因杂菌污染出现整棚坏掉的损失,极大的伤害了农 民的养殖积极性,因此在调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的试点推广工作上,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项目推行 滑子蘑菌棒的产业化经营 模式,将推进科技与菌种培育相结合、滑子蘑养殖与大规模工厂化深加工相结合,深化 “公司基地农户” 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起集约生产、分工合作、深加工、品牌销售的产业链条,为提高滑子蘑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近年来,金州区滑子蘑养殖及加工业发展迅速,向应镇滑子蘑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生产,现已成为当地优势主导产业之一。 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农户统一提供滑子蘑菌棒,并统一回购、统一销售, 有助于 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户从事滑子蘑养殖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壮大这一优势产业,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同时,项目区是农村劳动力相对集中的区域,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