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MainInfo Table_Title 债券研究报告 “春秋无义战”地缘政治系列深度专题( 四 ): 中日韩再聚首,东北亚路何方? 摘要: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人口、进出口总额都占全球 20%以上 , 其经济权重不次于欧盟与北美 。 但令人遗憾的是 , 经济一体化进程却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 。在 2017 年退出 TPP 令日本大为失望后,特朗普政府在 2018年开始的“贸易战”讹诈更是令中日韩三国政府倍感压力。在 2018年 5月,时隔七年,中国总理再次访日参加东京中日韩峰会,使得中日韩经济合作的话 题再次被炒热。本文即以中日韩合作为话题,讨论东北亚三国的爱恨情仇。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 东北亚在世界经济中 地位重要 , 中日韩三国贸易关系紧密 。 而就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分析来说: 1) 自 2011 年日本单方面提出钓鱼岛购岛事件后, 中日经济关系随着政治关系一路趋冷 ,双方各自统计的进出口额 都出现大幅下降 ; 2) 中国在对韩贸易 长期处于逆差 ,但 中韩 FTA的实施将对此有所缓解 ; 3)韩国对日一直存在巨大的逆差 。 第二, 中日韩国际关系矛盾重重,是三国加强合作的包袱 : 1) 中日韩三国在历史上曾多次交手; 2) 冷战中形成的军事对峙并 未随着冷战结束而消失; 3) 中日韩三国现在仍陷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统一、岛屿纠纷等问题中; 4) 随着近年来国际局势的变化, 中日韩紧张关系有松动的趋势 。 第三, 在 5 月初,中日韩朝领导人分别在大连和东京会面,标志着东北亚局势的变化。 1) 在 东京中日韩峰会上 ,三国领导人表示将 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支持经济全球化和维护自由贸易、增强经济合作 。并对韩朝领导人日前发表的板门店宣言表示支持,期待朝美首脑会谈取得圆满成功。 2) 与东京三国峰会遥相呼应的是同期的 大连 , 总书记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第四, 在地区 经贸 合作上, 中日韩 FTA 和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在美国退出 TPP 后 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中日韩 FTA 再次提上日程。面对着咄咄逼人的特朗普政府,三国领导人再次重申了加速推动中日韩自贸区相关谈判。 2) 在美国退出 TPP 后, RCEP 的地位突显,也是 2018 中日韩峰会上的重要议题。 3) 亚元和亚盟的设想还只是空中楼阁。 第五, 但是中日韩的 合作之路上 仍 阴云密布 : 1) 中日韩进一步加强合作最大的阻力是日韩 对于中国迅速崛起的警惕 ; 2) 另一个制约中日韩深度经济、政治合作的重要因素是 美国在亚洲的存在 ; 3) 而 东亚历史问题 ,以及带来的 统一 问题 、 岛屿纠纷问题 同样困扰着中日韩三国。 最后, 展望中日韩合作,我们做出了预测: 1) 从短期看, 中日韩增强经济合作、政治交流是大势所趋 ; 2) 从中长期看, 中日韩经济政治合作之路难以深入 ,东北亚的中日韩格局看不到发生剧变的可能。 Table_Invest Table_PicQuote Table_PicQuote 相关报告 日本 3 月议息会议深度分析 显“鸽”老调重弹,隐“鹰”措辞微妙 2018-03-10 欧央行 3 月议息会议点评 书面向“鹰”口头转“鸽”,德拉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18-03-10 美债第三次刺破 2.9%追踪点评 鲍威尔国会听证讲话提高“鹰调”,美债 2.9%次整数点位“草庐三顾” 2018-02-28 美国领衔全球通胀水平回暖,“迷雾拨开”仍看好全年加息 3 次 2018-02-24 “特朗普基建”系列专题(一): 基建计划终“面纱揭开”,削减开支项目几何仍亟待确定 2018-02-23 特朗普“国情咨文”演讲深度分析 万亿基建公私合作简流程,贸易“软腔调”结合“硬措施” 2018-02-01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 李勇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7090001 证券分析师: 刘辰涵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517100001 010-58034582 liuchenhannesc 研究助理 : 付昊 执业证书编号: S0550118020005 010-58034578 fuhaonesc 信用债专题之一:钢铁行业区位优势深度分 析 与 个 券 筛 选 2016-04-11 Table_Author 证券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8-22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2/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 . 3 1. 钱塘自古繁华:中日韩经济与贸易 . 3 1.1. 东南形胜:东北亚经济 .3 1.2. 市列珠 玑:中日韩贸易关系分析 .4 1.2.1. 中日 贸易 . 4 1.2.2. 中 韩贸易 . 4 1.2.3. 日 韩贸易 . 5 1.2.4. 中日 韩区域贸易总述 . 5 2. 惟有 长江水:国际政治关系 . 7 2.1. 追往事: 历史上中日韩三国多次交手 .7 2.2. 天 堑无涯:冷战后至今的军事对峙 .7 2.3. 望 极春愁:统一问题与岛屿纠纷 .7 2.4. 一番洗清秋:中日 韩三国政治关系现状 .8 3. 别来迅景如梭:中日韩峰会 . 9 3.1. 异日图将好景:东京的中日韩峰会 .9 3.2. 归去凤池夸:大连的会晤 .10 4. 对酒当歌:中日韩经济一体化 . 10 4.1. 往往 经岁迁延:中日韩 FTA .10 4.2. 黄金榜上: RCEP. 11 4.3. 强乐还无味:亚盟与亚元 .13 5. 不忍登高 临远:中日韩难以深度合作 . 13 5.1. 情脉脉,意 忡忡:日、韩对华警惕心态 .13 5.2. 想佳人 妆楼 望:美国 .13 5.3. 抱影无眠:中日 韩历史问题与争端 .14 6. 今宵酒醒何 处:展望中日韩关系 . 14 6.1. 念名利: 经济、政治上的合作需求 .14 6.2. 稍 觉轻寒:合作之路难以走远 .14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3/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引言 2017 年 ,中 日韩三国的 GDP 总量已达 19 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20%以上;而东北亚三国的进出口总额也超过了 6 万亿美元,也 达到 了世界贸易总额的 20%;同期中日韩总人口超过 15.5 亿,同样也占到全球总人口的 20%。由此可见,东北亚区域已然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 其经济权重不次于欧盟与北美。但令人遗憾的是,经济一体化进程却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 在 2017 年退出 TPP 令日本大为失望后,特朗普政府在 2018 年开始的“贸易战”讹诈更是令中日韩三国政府倍感压力。在 2018 年 5 月,时隔七年,中国总理再次访日参加东京中日韩峰会,使得中日韩经济合作的话题再次被 炒热。本文即以中日韩合作为话题,讨论东北亚三国的爱恨情仇。 在第一、第二部分,我们将先简单介绍中日韩三国的经济贸易现状、国际政治关系。第三部份,我们将着眼于 5 月的中日韩峰会。并顺着峰会中提到的中日韩 FTA、RCEP,在第四部分介绍中日韩合作的各种方式。随后在第五部分讨论制约三国合作的主要因素。最后在第六 部分 做出 对中日韩合作的预测。 1. 钱塘自古繁华:中日韩经济与贸易 1.1. 东南形胜:东北亚经济 自历史上,古代中国、日本就是欧洲人想象中的黄金之国,按马可波罗游记所写:“宫廷房屋地铺金砖 ,以代石板”。二战后,日本从朝鲜战 争为美军提供后勤开始恢复经济,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国则在冷战末期从承接日本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在挺过亚洲金融危机后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 2016 年人均 GDP赶超日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渐渐走出了封闭的经济体系,在加入 WTO 后迅速发展并在 2010 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图 1:中日韩经济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 东北证券 2017年中日韩三国的 GDP总量已达到 19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20%以上;而东 北亚三国的进出口总额也超过了 6 万亿美元,也 达到 了世界贸易总额的 20%;同期中日韩总人口超过 15.5 亿,同样也占到全球总人口的 20%。由此可见,东北亚区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4/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域已然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 其经济权重不次于欧盟与北美。但令人遗憾的是,经济一体化进程却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 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概念虽早从 2002年即以提出,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进展缓慢。但随着 2015 年中韩自贸协定的正式签订与 2017 年 1 月美国退出 TPP, 2018 年东京的中日韩峰会成功召开,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仿佛峰回路转。 1.2. 市列珠玑:中日韩贸易关系分析 1.2.1. 中日 贸易 随着改革开放,中日间贸易屡增新高。截止 2015 年,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香港;中国则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身为世界第二、三大经济体,文化相近、一衣带水,经贸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 但自 2011 年日本单方面提出钓鱼岛购岛事件后,中日经济关系随着政治关系一路趋冷, 双方各自统计的进出口额都出现大幅下降。 由于统计原因,中、日两国均认为自己是双边贸易中的逆差方。 2011 年后, 中国对日逆差逐年下降。 而日本随着日元的贬值与日本开始由制造业大国转型为投资大国, 日本对华逆差近年来快速增大。 到 2016 年,中日贸易有回暖的趋势。 图 2:中日双方各自统计中自己都是逆差方(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 unctad, 东北证券 在中日的双边贸易中, 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但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中日双方间的中间品贸易增长显著,与逐年下降的双边贸易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反映了中日间的国际分工在不断加深。而且中国的对日出口显示,虽然中国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资源产品为主,但已经出现了向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中国机电已经大量出口日本。不过较长时间内,中日双方行业间仍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较长时间内两国之间将同时存在着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 1.2.2. 中韩贸易 自中、韩两国 1992 年正式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就不断攀升。 2004 年时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7 年,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2012 年,中韩自贸协定谈判开始启动;在 2015 年底,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 2016 年,韩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韩两国均已成为各自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国对韩贸易 长期处于逆差。 形成巨大逆差的原因有:一、韩国国内市场小,中国低附加值产品带来的顺差难以弥补巨大的逆差;二、韩国贸易壁垒高于中国,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5/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中国出口企业出于不利地位;三、韩国对华大量直接投资引起的贸易创造效应。对此,中方应加速产业升级、加大对韩投资。对于第二点,中韩 FTA 的实现已经解决。 图 3:中国在对韩贸易中处于逆差方(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 unctad.or, 东北证券 中韩贸易除了中国对韩逆差外,还表现在水平分工落 后,中韩两国的行业内互补性不断增强,但行业间竞争不断加剧,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上有趋同。随着中韩 FTA 的实施,预计会对韩国农业部门造成较大冲击,韩国除化工、纺织、汽车及零配件部门外也会有明显降幅;中国降幅最大的将会是化工、纺织、汽车及零配件部门。 中韩 FTA 的实施也将缓解两国间巨大的逆差。 1.2.3. 日韩贸易 日、韩由于在冷战中同属于西方阵营,双方的贸易关系很早就得到迅猛发展。日本与韩国分别是对方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均仅次于与中美的关系。直到 2007 年中国超过日本前, 日本长期是韩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因此韩国对日一直存 在巨大的逆差。 韩国对日逆差的原因主要有:一、韩国高度依赖日本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二、高端产业日韩高度相似,低端产业韩国难以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竞争,韩国一直对日进口乏力;三、日本的高贸易壁垒。 图 4:日韩双边贸易中韩国处于逆差方(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 unctad.or, 东北证券 1.2.4. 中日韩区域贸易总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6/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表 1: 1996-2016 年中日韩区域内贸易占对外贸易份额 中国对日韩 贸易占总对外比 日本对中韩 贸易 占总对外比 韩国对中日 贸易占总对外比 中日韩区域内贸易 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额 1996 27.61% 14.16% 22.77% 18.90% 1997 26.11% 13.72% 22.29% 18.43% 1998 24.44% 12.65% 22.74% 17.66% 1999 25.29% 14.45% 21.71% 18.76% 2000 24.81% 15.91% 22.49% 19.76% 2001 24.26% 17.45% 25.52% 21.20% 2002 23.52% 19.31% 24.31% 21.79% 2003 23.12% 21.70% 25.42% 22.95% 2004 22.34% 22.98% 26.11% 23.26% 2005 20.81% 23.33% 27.82% 22.96% 2006 19.42% 23.61% 28.20% 22.38% 2007 18.22% 23.84% 27.55% 21.59% 2008 17.67% 23.12% 27.32% 21.03% 2009 17.47% 26.68% 34.88% 23.03% 2010 16.97% 26.84% 26.18% 21.23% 2011 16.17% 26.93% 27.46% 20.90% 2012 15.17% 25.82% 30.33% 20.33% 2013 14.09% 25.99% 28.81% 19.14% 2014 14.00% 26.09% 28.67% 18.97% 2015 14.00% 27.26% 31.85% 19.47% 2016 14.31% 27.29% 31.41% 19.73% 数据来源: unctad.or, 东北证券 从上表可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迅速增加,而日本在对外进出口总值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份额相应减少。且中日韩区域贸易对于日韩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对中国而言重要性日益减少。 中日韩的 GDP 总量、进出口总额、总人口均约占全球总额 20%,东北亚作为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区域之一,经济一体化进程却远落后于欧洲与北美。除了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外,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于 2015 年 重回世界第 11 位。中日韩三国的产业结构互补性较强,其中日韩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中国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见中日韩三国加强经济合作,对推动东北亚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且随着美国宣布退出 TPP,日本政府多年来的努力化为泡影。没有美国的 TPP 毫无意义,也令日本政府不得不再次重视中日韩 FTA。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7/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2. 惟有长江水:国际政治关系 2.1. 追往事:历史上中日韩三国多次交手 中日韩三国关系一衣带水,源远流长。 保朝鲜乃保东北、保东北乃保华北、华北一失国将不国 ,这个逻辑已经在中国历史大舞台上上演 多次。中原自汉朝始即多次出征高句丽,而隋炀帝也因远征高句丽和京杭大运河并举国破人亡。但东北方向的战略地位并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唐在国内稳定后,继续开展对高句丽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唐的远征中,日本作为高句丽的盟国从对马海峡加入战局。历经两朝,唐最终完成了对盘踞在东北亚的强大高句丽政权的彻底消灭,而在战争中意识到差距的倭国也开始派遣大量的遣唐使赴唐学习,大唐也迎来了她的巅峰。 至于明朝,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事变身亡后,一统日本的太阁丰臣秀吉开始将日本的军事力量沿朝鲜半岛方向投送。而明朝于万历年间再 次在半岛上与日军对垒。历经 8 年鏖战,在中日僵持的第八年,煎熬于朝鲜战事的丰臣秀吉去世,再次奠定了东北亚 300 年的局势。然而耗空日本的战争也沉重打击了明朝尤其是辽东的财政、军事力量,努尔哈赤趁着明与丰臣秀吉的朝鲜战争统一了女真各部。于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已经筋疲力尽的辽东明军很快在与女真的战争中处于劣势,萨尔浒之战后满清迅速征服了朝鲜半岛,之后乘着明内乱入驻中原。 清末,经过太平天国洗礼的大清与度过西南战争考验的日本再次在朝鲜半岛展开军事竞争。然而未能如先辈般幸运,甲午战争中淮军在从朝鲜一路被日军追 回辽东,表现远差于海军同僚。而日本顺着朝鲜经 918 控制了东三省,逐渐展开了中国黑暗的近代历史最悲惨的一页。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占领、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朝鲜则在超级大国的影响下划分为南北两部。随着中国内战的结束,朝鲜内战随之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热战战场展开。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苏联红军空军历经苦战将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国军逼回了 38 线, 中国人再次奠定了朝鲜半岛的政治局势。 2.2. 天堑无涯:冷战后至今的军事对峙 冷战中,东北亚是两大阵营全球对峙的另一端。中国与朝鲜直面着韩国、台湾与日本,而远东苏军与驻日韩美 军在小兄弟背后虎视眈眈。自那时起东北军区就凝聚了解放军最庞大、精锐的军事力量。苏联解体后,这种军事对峙并未结束而是向着日韩美一方倾斜,甚至逼迫着对峙前线的朝鲜不得不寻求核力量。 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俄罗斯经济恢复,远东的军事平衡再次改变,对峙再次升温。 2010 年 7 月 25 日始,美韩借天安舰事件进行一系列黄海军演,美国航母甚至扬言开进渤海。而中国则针锋相对的展开了规模同样庞大的军事演习,展现了在朝鲜半岛上的坚决立场。随着朝鲜核力量的日渐成熟,日本开始依此为借口在军事力量上加强建设,而韩国则选择极富争议的萨德系统 抵消朝鲜的弹道导弹技术。 随着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展开,东北亚两边的军备竞赛渐渐加速。 2.3. 望极春愁:统一问题与岛屿纠纷 东北亚的纷争如同其历史般悠久,中日韩三国均有其历史问题造成的心病。 韩国和中国都尚未统一, 台湾与朝鲜是这两个经济大国的心病。朝鲜与中俄关系密切,台湾则向日美率送秋波。朝鲜半岛与台湾的联动关系自近代海军壮大以来愈发明显,所谓“琉台不保,三韩为墟”。清败于朝鲜而割台湾,新中国更为了抗美援朝而放弃攻台。在中日韩的任何国际合作中,台湾和朝鲜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8/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同样由于二战的历史原因, 中日韩三国两两都有岛 屿纠纷。 中日的钓鱼岛 /尖阁列岛问题、中韩的苏岩礁 /离於岛问题、日韩的竹岛 /独岛问题都孕育着将双边关系降温到最低谷的政治影响力。 2.4. 一番洗清秋:中日韩三国政治关系现状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在 2015 年于首尔恢复举行后,由于韩国部署“萨德”、中韩关系恶化、韩国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等原因,本应于 2016 年举行的第七次中日韩峰会一再推迟,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关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而自 2010 年以来,中日关系不断恶化,并在 2012 年日方钓鱼岛“国有化”后达到顶峰,而这种国家间的对立也迅速投射到了民间舆论。但在 2017 年,中日关系前景舆论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在作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40 周年的 2018 年,中日关系出现了改善势头。在“乍暖还寒”之机,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先后互访。同样,在 2017 年当选韩国总统的文在寅急需缓和由于萨德问题急转直下的中韩关系,以求在外交上和朝鲜问题上取得成绩。 图 5: 2010 年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 数据来源: 日本言论 NPO, 东北证券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9/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图 6: 2017 年中日关系前景舆论开始向好 数据来源: 日本言论 NPO, 东北证券 而面对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贸易战”威胁,无论中日韩无疑都需要抱团取暖。中国是美国最大的顺差国和竞争对手,而日、韩则面对着汽车产业关税以及驻扎美军军费分摊问题, 中日韩三国走近有着现实的理由。 而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对关税豁免的诉求并未得到满足,这使得一直对中日韩 FTA 态度冷淡的日本也不得不进行“两手准备”。于是 2018 年 3 月,日本消息人士透露了中日韩峰会将于 5月在东京举行的消息。 3. 别来迅景如梭:中日韩峰会 3.1. 异日图将好 景:东京的中日韩峰会 2018 年 5 月 9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及中国总理分别会面,这也是 2011 年以来中国总理首次访日。安倍晋三在这场三方峰会的开场白中表示,“对于我们三国而言, 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 对于整个地区而言至为重要。”相比于 2011 年中国 总理访问日本,中国已经从一个和日本相近的经济体成长为远超日韩之和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日韩的综合国力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特朗普的“贸易战”行为,中日韩都是对美的顺差国,中、日更是特朗普政府的主要讹诈对象,在 WTO 内外均与 美国产生了直接的贸易冲突。在中日韩峰会上,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共同推进 经济全球化和维护自由贸易、增强经济合作 、努力营造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加速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并尽早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实现亚洲的经济稳定。 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关于朝鲜问题。三国领导人会后发表特别声明, 对韩朝领导人日前发表的板门店宣言表示支持, 商定为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稳定共同努力。三国领导人在声明中就板门店宣言确认“完全无核化”目标表示欢迎,期待朝美首脑会谈取得圆满成功, 商定争取使 韩朝首脑会谈成果促进东北亚的和平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0/16 税 Table_PageTop 债券研究报告 与稳定。然而就朝鲜问题,中日韩三国立场略有不同。不同于中韩,日本虽然也愿意看到半岛朝鲜无核化,但确不希望朝鲜问题在短期内得到彻底的解决。一方面是担心朝美和解后日本失去了“国家正常化”的借口,另一方面是害怕在朝鲜问题中被边缘化失去话语权。 图 7:中日韩朝四国关系密切 数据来源:东北证券 3.2. 归去凤池夸:大连的会晤 与东京三国峰会遥相呼应的是同期的大连, 总书记 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双方最高领导人在会晤中重申了对改善半岛问题、半岛无核化的统一意见,并强调了两国两党的历史友谊。 对于朝鲜而言,如果 3 月的访华是为朝韩会而来, 5 月的大连会晤无疑是为了 6月的朝美会谈。相比于核武器,中国才是朝鲜对美最大的筹码。就像历史上的面对来自海上的侵略者寻求北京的帮助一样,朝鲜只有在与北京事先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在对华盛顿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而于中日韩峰会同期高调访华,也是在向隔海的日本、韩国宣示朝鲜之于东北亚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对于中国,首先乐见朝鲜再度过“核武叛逆期”后再次回归中国的影响力之下,两次访华无疑极大的增加了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话语权。而另一方面,中国两位领导人同时分别会见朝、韩、日三国领 导人,也是在向世界宣告中国在东北亚独一无二的地位。 中日韩峰会和中朝会晤无疑需要当作一个整体去看,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化不仅对朝鲜改革开放是一个契机、本身也需要朝鲜的参与。 而夹在中日韩三国间的朝核问题,又是中日韩政治问题的一大焦点。 4. 对酒当歌:中日韩经济一体化 4.1. 往往经岁迁延:中日韩 FTA 以 2016 年数据,东北亚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人口和、相互贸易占全球贸易之比均在 20%以上,经济潜力不在欧盟与北美之下,明显超过没有英国的欧盟。在中国经济崛起之前的 2002,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被中日韩首次提出。其后经过了多轮 谈判以及政治上的起伏,相关谈判缓慢进行。 在 2014 年,中韩双边 FTA 率先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