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 创 企 业 :如 何 化 解 成 长 的 烦 恼破茧前 行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在 近 期发 布 的 普 华永 道 独角 兽CEO 调研2018 解密 独角 兽 : 共 筑 中 国 未 来 新 经 济 中 , 我 们 总 结 了 独角 兽 企业之所 以迅 速 成 长 为 高 估 值 企业的秘 诀: 秉承 “技 术 为 王 、 数据驱 动 ” , 颠覆 性科技 不 断 涌 现 , 善于 在变 革 中抢 占 先 机 , 将 创新 转换 成商业价值; 富 有 开 放 思 维 及 合作 精神 , 通 过 战略 合作的 方 式 最大 程 度 拥 抱 技 术发 展 和 商 业 环 境的 变 化; 在 快 速 迭 代 的时 代 , 更 需 以 速 度 取 胜 , “ 天下 武 功 , 唯 快 不 破 ” , 大 多 数 受 访企 业在 八 年内 成 为 独角兽。 近 年 来 在 “ 大 众 创业 、 万 众 创 新” 政 策 措 施的 激 励 下 , 大 众 创 业 活力进 一 步 迸 发 。 晋 升为 独 角兽 ( 估 值 超过10亿 美 金 )是 许 多 创 业 者 的 梦 想 。那 么 ,他 们 与 独角 兽的差 距在哪里? 在实现 超 越的旅程 中 又面临 哪 些 挑战? 如何才 能实现变 身独角 兽的纵 身 一跃呢? 继 独 角兽CEO 调研2018之 后 ,我 们 又 与 一 批 快 速 成 长 型初 创 企 业的高管们 进行了 调 研和访谈, 从而 观 察 他 们 与独角兽CEO 们 观 点的异同, 对公司发 展 提 出可 行 性 建 议 , 给出普 华 永 道各 业务 条 线 相 关 服 务 的 推 荐, 以帮助公司弥合差 距, 打造 核心 竞 争 力 , 助力其 早 日跻 身 独 角兽 阵 营。 摘要3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目录 融资破局 04 夯实内功 07 激发潜能 10 赋能未来 13 未雨绸缪 16 小结 19融资破局 015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随着严监管、去杠杆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成为不争的事 实。我们的调研发现,与独角兽企业相比,初创型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困境和融 资压力。我们的主要发现和建议如下: 受访初创公司中,有41% 将资金链视为公司成立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而 受访独角兽企业中,这个数字只有26% 。 未来24 个月,有45% 的受访初创企业表示有很紧急的新一轮融资计划,而在 独角兽企业中,仅有25% 表示有紧急计划进行融资。 在选择投资者时,独角兽企业和初创型企业最看重的前两大因素都是带来业 务和流量和品牌价值,但初创型企业其次最看重的因素是“帮助下一轮融 资”,这一因素仅仅被独角兽企业排在第六位。 受访初创型企业中有33% 表示未来两年内有计划被更大的公司并购,但独角 兽企业这一比例仅为6% ,进一步说明初创型企业可能面临着更剧烈的市场 竞争及融资压力。 有计划且很紧急 有计划但不紧急 尚无计划 45% 25% 42% 55% 13% 20% 独角兽 初创企业 独角兽 初创企业 6% 33% 未来24个月新一轮融资的计划 未来24个月有计划被更大的公司并购6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18 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投资并购交易金额跌至3,483 亿美 元,跌幅达18% ;相较2017 年下半年,各大主要类型并购交易金额均发生回落,其 中境内战略并购交易金额约下滑了27% ,私募股权基金并购交易金额下降11% ,海 外并购交易金额下降25% ,交易并购步伐放缓 1 。 在资本投资趋紧的形势下,我们建议初创企业的融资计划需趋于理性。同时加强现 金流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挖掘对口的融资渠道并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平台,以避 免因融资不利和现金流紧张陷入困境。 1. 2018 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中期回顾与前瞻,普华永道,2018 年8 月。 刘晏来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及香港私募股权交易主管合伙人电话:+86 (21) 2323 3951 邮箱:roger.liucn.pwc 企业融资并购信息平台联系人 我们建议企业在有融资需求的时候积极获取包括普华永道在内的专业机构的帮助, 譬如,为了帮助企业快速匹配资金,普华永道于2013 年上线了企业融资并购信息平 台 (Deal Sourcing Platform/DSP) ,借助普华永道全球专业网络,及各类型投资人网 络,进行快速精准匹配,及时地将合适的项目对接给合适的财务/ 战略投资方,并 为融资方及投资方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满足不同阶段公司及项目个性化需求。 企业融资并购信息平台 融资/出售方需求 有 融资需 求的 企业 , 为 企 业发展 寻 求 资 金 。 有 出 售 需 求 的 个人 或 机 构 股 东 ,如 企 业 个 人 股 东 寻 求 出 售 ,机 构 投 资 人寻求一 级市 场 退出等。 投资方需求 私 募 股 权 基 金 投 资 者, 如 成 长 型 私 募 基 金 、风 险 投 资 、并 购 基 金 、特 殊机会 投 资等。 战 略 投 资 者 ,如 国 内 大 型 企 业 、上 市 公 司 、大 型 跨国企业 等。 DSP 企业融资并购信息平台夯实内功 028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随着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逐渐趋于理性和务实,无疑他们更垂青于风险系数低、收益 回报高的项目,同时被投企业的正向现金流显得格外重要,相较之下,受访独角兽 企业的财务数据较初创企业表现更为抢眼。 受访独角兽企业35% 已经盈利,而只有23% 的受访初创型企业已经盈利,低 于独角兽企业。 100%或以上 50-100% 30-50% 10-30% 10%或以下 54% 40% 29% 24% 10% 10% 13% 13% 4% 3% 独角兽 初创企业 鉴于资本市场的降温,打造核心竞争力、夯实内功,安然度过寒冬是许多初创企业 的当务之急。初创企业需重视现金流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在财税方面做好规划,善 用各种税务优惠措施。我们建议初创企业在开源的同时,需要进一步通过优化管理 提升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的能力。 83% 的受访独角兽企业上一个财年的营业总额相比之前一年的增长率在50% 以上,而受访初创型企业的这一数字仅为64% 。26% 的 受访初创企业上一个 财年的营业总额相比之前一年的增长率仅在30% 或以下,独角兽这一比例仅 为7% 。 公司营业总额同比增长率 企业盈利情况 35% 23% 独角兽 初创企业9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譬如,企业必须在财税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规避对业务经营和股权架 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税务问题(如开票、增值税、持股平台、VIE 架构等)。同 时,企业应当善于利用税务优惠政策,在利润释放和估值提升之前进行主动规划和 设计(如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财政扶持等)。 同时,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初创企业可能并不具备专业的财税人员,普华永道财务伙 伴计划(MyFinancePartner) 可以成为初创企业虚拟的财务负责人和税务经理,为初 创企业成功之路上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资源有限 初创期 ( 天使投资 ) 发 展期 (风 险 投 资 ) 扩展 期 (战 略 投 资 ) 成熟 期 (公 开发 行 股 票 ) 效 用最 大化 资金合理 化运 作 现金 流管 控 初具 规 模 且前景明 晰 需 要 更多资 金支 持 公司发 展 合规管 理 现金 流管 理 商业模 式 合 理估值 严格的监管及 财务 透明 完 善内部 控 制 上市 规 则合规 合 规信 息披 露 信息披 露 投 资 者 关系 管理 多元 化估 值模 型 企业业务发展阶段及所需财务职能 王祖耀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 )税务合伙人电话:+86 (21) 2323 3793 邮箱:rock.wangcn.pwc 初创企业财税规划联系人 王威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 )税务主管合伙人电话:+86 (10) 6533 3113 邮箱:steven.wongcn.pwc 财务伙伴计划联系人激发潜能 0311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根据调研,初创企业两次以上的创业者和独角兽企业比例相当,都接近70% ,说明 创业家的一些共同特质,坚忍不拔、蓄势待发。初创型企业的掌舵团队更为年轻, 初创型企业也将是新一代杰出企业家的试金石。 受访独角兽企业的高管约有一半是70 后,而初创型企业的高管80 后占比接近 六成(58% )。90 后高管在受访独角兽企业中还是廖若星辰,仅占1% ,在 受访初创型企业的高管中,90 后占比达到13% 。 在披露信息的企业中,45% 的受访初创企业表示,现有人才明显存在能力缺 口,远高于独角兽企业的28% ,说明独角兽企业因其已经建立起来的知名度 更容易获得雇员认可。 60 后 70后 80 后 90 后 11% 6% 48% 24% 39% 58% 13% 1% 市场 营 销能力 企业高级管 理能力及领导 技术开发 能力 资本运作 能力 人 力资源管 理能力 68% 50% 43% 38% 30% 受访高管年龄段 初创企业认为对业务影响程度最大的人才能力缺口(多选) 初创企业 独角兽12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我们认为,对于初创型企业而言,吸引有相关经验的高管和关键人员可谓成功关 键。这不仅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提升团队竞争力,而且可以让投资人看到企业的 发展潜力。投资人,特别是在前期风险投资阶段,会更看重团队的组成和人员的资 质和经历。 股权激励便是一种初创公司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它可以使公司以较小现金成本提 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吸引人才,并使员工和企业目标一致、利益相融、形成利益共同 体。这已经成为创业企业的“刚需”。 设计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案,我们建议从股权治理、人力资源、财税维度、法律 维度四个维度切入进行设计,着重关注以下要点: 激励工具的选择、激励总量和分配、绩效链接,尤其需要关注员工降职、离 职时的退出设计,避免股权激励对公司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股权激励的设计需匹配创业企业的成长时期(初创、成长和成熟期),初期 设计需要留有弹性,以便适时调整; 根据未来上市预期设计合适的实施的股权架构。在创业的初期和成长期,企 业的上市目标还不明确时,股权架构设计应预留弹性空间,以应对未来因上 市地变化所需的股权架构调整; 考虑股权激励相关个税及成本的有效性,增强激励的效果。 就从业背景而言,21% 的受访独角兽企业高管曾经任职于BAT ,但这一比例在 初创型企业中仅占3% 。 陈岚 普华永道税务部合伙人电话:+86 (21) 2323 2628 邮箱:gertie.chencn.pwc 股权激励方案联系人赋能未来 0414 |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系列报告 独角兽之所以能跨越独木桥,跻身明星企业的行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行动更 迅捷、视野更开阔、更能有效解决行业和用户的痛点,毕竟企业的战略方向和核心 竞争力将决定企业的未来。 在一些选择上,独角兽企业的CEO 尤为关注其长远影响,在品牌打造上视线放得更 为长远,也更舍得投入,一些初创公司的高管相较为谨慎稳妥且重视短期收益。 在未来1-3 年可持续增长战略中,品牌打造和打造企业文化/ 价值观在独角兽 企业眼中的排名都高于初创型企业,如打造企业文化/ 价值观被独角兽企业 排在第三位,但被初创型企业排在第六位。 相较于独角兽企业,初创企业表示具备市场营销能力的人才缺口对业务的影 响程度最高。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让市场和投资人看到未来发展的潜质及成 就一番大事业的格局,是赢得外部资金支持和投资人青睐的关键要素。 对于技术的重视已势不可挡,无论是独角兽企业还是初创企业均将技术作为 公司的核心优势。初创企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 视为未来1-3 年对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研发有重大影响的新兴科技,并计划 通过战略合作和内部研发最大化应用以上技术。有61% 的受访初创企业研发 投入占总成本比率超过20% ,和独角兽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相仿。 为企业吸引 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 品牌打造 打造企业文化 /价值观 提高效率/ 控制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 寻找合适的 战略合作伙伴 数据分析 (如内部管理 数据等) 独角兽 为企业吸引 高素质技能型 人才 寻找合适的 战略合作伙伴 品牌打造 运用新技术于 产品/服务 提高效率/ 控制成本/ 提升盈利能力 打造企业文化 /价值观 初创企业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未来1-3年的可持续增长战略中,Top6高优先级因素(多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