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 2018 年 ) 2018年 9月 前 言 坚实的网络安全产业实力,是网络空间繁荣稳定、保障有力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 总书记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 强调,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对新时代 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来,网络安全产业步入发展的崭新阶段。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 439.2亿元,较 2016年增长 27.6%,预计 2018 年达到 545.49 亿元。 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从事网络安全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 达到 2681 家,上市安全企业(含新三板)近百家,超过 120 家 安全创新创业企业 获得 融资支持。 产业层次逐渐丰富 , 安全龙头企业纵深发展 , 专业创新厂商深耕前沿领域, IT 运营商、设备商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应用实践,夯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 本白皮书是我院第三次发 布网络安全 产业 白皮书 , 延续了 从 规模结构 、政府政策 、企业 发展、 技术进展、人才培养 等维度对国内外产业进展跟踪 分析 , 同时结合热点趋势, 重点 对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可管理安全服务、云安全、威胁情报服务、 “ 人工智能 +安全 ” 五个领域进行了分析 预测 , 最后 对产业发展 前景 进行了展望, 希望 为 关注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的 企业 、 政府机构 以及 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帮助 。 在本白皮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以下单位的支持协助,在此表示感谢: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亚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360 企业安全集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微智信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默安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 一、网络安全产业总体形势 . 1 (一)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 1 (二)主要国家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投入布局 . 4 (三)网络安全创新技术服务进入实质部署应用期 . 7 (四)网络安全人才全球紧缺态势加剧 . 13 二、国际网络安全产业年度发展情况 . 15 (一)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 15 (二)安全服务和产品市场格局总体稳定 . 17 (三)上市企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 19 (四)并购和创投市场保持高度活跃态势 . 23 (五)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进入深水区 . 28 三、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年度进展 . 30 (一)我国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 30 (二)安全企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 31 (三)我国网络安全企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 36 (四)安全产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 . 37 (五)多渠道促进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 . 40 四、重点细分领域发展进展 . 42 (一)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领域活力涌现 . 42 (二)可管理安全服务领域有望升温 . 44 (三)云安全领域生态初步成型 . 46 (四)我国威胁情报市场平稳起步 . 49 (五)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加速融合 . 52 五、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前景展望 . 54 (一)国家意志和国家行动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 54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仍是产业核心带动力 . 54 (三)细分领域助力网络安全服务市场打开新局面 . 55 (四)以应用为核心成为安全技术创新支持新思路 . 56 (五)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协同开创产业发展新基调 . 57 (六)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应对人才紧缺的关键点 . 57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 一、网络安全产业总体形势 (一)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近年来,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快速变化,国家级博弈更为凸出、攻防对抗更为激烈、数字经济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升,网络安全形势演变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 国际网络空间竞争博弈进入深水区 自 2015 年美国战略核心从“全面防御”调整为“攻击威慑”以来,各国在网络空间主导权 、话语权争夺更加激烈。 一是 国际网络空间规则制定进程“道阻且长”。 2017 年 4 月,七国集团首次统一网络安全外交立场,发布网络空间国家责任宣言 1,重申关于动网和动武、自卫权的观点。 2017 年 6 月,在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 UNGGE)会议上,美及其盟友力图将武装冲突法引入网络空间,与其他国家存在严重分歧,最终 25 国代表未能就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形成共识。 二是 网络军事力量建设步入强体系、扩规模、提能力新阶段。美国于 2017 年 8 月将网络司令部升格为一级作战司令部,其下属的 133 支网络任务部队已具备作战能力;美 国国防部在 2018年 7 月发布 4580 万美元的采购计划,拟开发武器系统“网络航母”,辅助网络部队执行情报侦察、网络攻击等行动;“ 2019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明确了网络威慑的路径和战略对手,给予美国防部发起军事网络行动授权。英国在 2017 年首次在联合军事行动中使用了网络攻击、1 G7 Declaration on Responsible States Behavior in Cyberspace, g8.utoronto.ca/foreign/170411-cyberspace.html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 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2018) 2 干扰等网络能力。以色列在 2017 年 12 月将国家网络安全局和国家网络局合并成立国家网络指挥部,并拟增加网络安全预算至国内生产总值( GNP)的 0.2-0.3%。日本拟发布新版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将在 2019 年至 2023 年间,新设统筹太空及网 络空间专业部队的司令部, 增 强自卫队“网络防卫队”的规模和能力。 2 网络攻击智能化、自动化、武器化趋势蔓延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网络武器泄露的延续效应,正在逐渐转变网络攻击的逻辑和手段,“攻防不对等”形势更为严峻。 一是 攻击技术越发先进智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社会工程理念驱动网络攻击智能化发展,攻击手段在潜伏性、隐蔽性、定向性、自主性、融合性等方面能力日益增强,智能分析使得快速绕过多重防御手段成为可能。 二是 自动化攻击时代悄然来临。根据安全公司 Distil Networks发布的 2018 恶意机器流量报告 2, 2017 年全流量中 21.8%为恶意机器流量,较上一年增长 9.5%,其中,高级别恶意机器流量( Advanced Persistent Bots, APBs)占比高达 74%。相对于一般的恶意流量,高级别恶意机器流量通过使用模拟器、伪造流量器环境、变换 IP 地址等方式,实现更好的隐蔽性,通过机器实施的自动化攻击日益成为主流。三是 网络武器研发和利用提速,潜在危害影响加深。 2017 年 5 月,WannaCry 勒索病毒爆发,全球 150 多个国家、 20 多万台电脑受到影响, 累计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展示了网络武器的空前威力。2 2018 Bad Bot Report, resources.distilnetworks/white-paper-reports/2018-bad-bot-report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3 WannaCry 勒索病毒利用的微软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永恒之蓝”,是方程式组织( Equation Group)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发的专用工具。目前,美国中央情报局掌握的千余种网络武器或已泄露,并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这一事件, 一方面 将进一步催化全球网络武器研发进程,美国将加强网络武器研发和列装以进一步扩大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代差”,其他国家则将对标美国的网络武器储备展开研发竞赛,力求抢占网络攻防高地; 另一方面, 网络武器攻击范围广、速度快、破坏性大,行动隐蔽性好、效费比高、非对称性强等特 点,也将激发 各种黑客组织、恐怖主 义势力 加速对网络武器的融合 利用 ,成为威胁网络空间安全的严峻风险 。 3 数字经济发展对网络和数据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 新一轮 数字化浪潮已经到来 ,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和 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 ,与此同时,网络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和发展驱动效应日益突出,成为关系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 一是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安全威胁传导渗透,催生了融合领域网络安全保障新需求。随着 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 网络安全风险逐渐向智慧医疗、金融科技、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融合新兴产业蔓延。例如,在医 疗领域,今年 1 月,美国医疗机构 Hancock Health 遭到勒索软件 SamSam 攻击,支付 5.5万美元赎金; 8 月, 勒索病毒 Globelmposter 来袭,多家大型医院中招。在金融领域, 2 月,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Check 遭到非法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 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2018) 4 侵,黑客窃取了价值 5.3 亿美元的数字货币,导致比特币市场震荡;8 月,继荷兰三大银行 1 月遭受 DDoS 攻击后,西班牙央行遭受 DDoS攻击致使网站和业务瘫痪。 二是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根本要素,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互联网平台汇聚海量用户数据, 随着 数据价值 的 不断提升,用户个人信息泄漏和非法利用 、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风险不断增大,各类恶性事件频发。 根据 Verizon 发布的 2018 数据泄露报告,2017 年全球发生的 53000 件网络安全事件中,有 2216 起确认数据泄露。 2018 年 3 月,剑桥分析 3公司非法获取脸书( Facebook)上超过5000 万用户数据,并通过定向推送影响大选事件曝光,再次敲响大数据安全警钟。 三是 数据经济的安全监管面临挑战。一方面, 数字经济下新业态丰富、市场主体众多, 具有跨界融合等特点,给传统监管体系带来新的挑战。同时,新兴技术快速应用引发新的安全风险,例 如人工智能核心算法不透明,存在恶意操纵导致不正当竞争风险;区块链技术应用暴露多重风险,目前尚未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思路。 (二)主要国家强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投入布局 1 持续细化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要求 近年来,各国政府不断细化完善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整体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为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特朗普政府延续了奥巴马政府对网络安全的重视态度, 2018 年 以来,美国相继发布了多份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政策指3 Cambridge Analytica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 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5 导,包括: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 络安全的框架、能源部能源行业网络安全多年计划、国土安全部( DHS)网络安全战略、国家安全电信咨询委员会( NSTAC)网络安全“登月”计划等。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于 2018 年 6 月发布实施网络安全最低标准( Minimum Cyber Security Standard) 4,从识别、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五个维度,提出了一套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的最低措施要求。标准的强制效力将驱动英国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机构、承包商等相关单位加大网络安全保障投入,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2 加大网络安全领域国家投入力度 近年来 ,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国家级投入强势增长,在有力支撑国际战略政策落地的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2018 年美国网络司令部将在政府网站安全、主动防御、实地运营、反恐和基础设施抵御力、身份识别管理等 5 个方向加大投入,总预算达 15.13 亿美元;美国“ 2019 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网络安全预算大幅增加至 300亿美元,将从推进技术发展、扩大采购权限、强化政企合作、支持人才培养、创建试点项目等方面提升国家网络安全能力。英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2016-2021)提出,英国政府将投入 19 亿英镑强化网络安全能力。以色列 创新局将联合以色列经济和工业部、国家网络局启动为期三年的产业发展计划,包括对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有突破4 来源: 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he-minimum-cyber-security-standar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