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深度 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召开,联合业界伙伴打造消费物联网龙头 2018年11月29日 温朝会(分析师) 电话: 020-88836105 邮箱: wenchhgzgzhs 执业编号: A1310516100001 2018年11月28日-29日,小米AIoT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向业界发出邀请,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小米着力开放平台建设,并联合宜家、车和家、金山云等业界合作伙伴开创“万物智慧互联”新时代。 【消费物联网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017年中国消费物联网市场规模为3254.7亿元,其中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9%。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小米生态链模式助力IOT业务板块崛起】 针对物联网产业下游分散的特点,小米通过生态链模式进行布局。对于智能电视、音箱等具有入口意义的产品,采取自研模式,把控度较高;对于手环、智能家电等细分领域的产品,采取投资相关企业的方式,输出公司品牌、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等能力,以较轻的投入实现了物联网产品的广泛覆盖。2018年三季报显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为108亿元,同比增加89.8%,其中,自研产品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加100.3%,成为增长引擎。 【海内外巨头依据自身禀赋提出不同的物联网战略】 基于自身在通讯领域的优势和经验,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主要提供IoT通信模组和芯片,eLTE/NB-IoT/5G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IoT联接管理平台等,着力打造“平台+连接+生态”的企业物联网生态;基于强大的云计算基础、上下游资源,阿里IoT提供横跨云、边、端多个维度的计算服务和AI能力,深耕城市、生活、制造、汽车四个领域,打造无处不在的智联生活;基于支撑起庞大电商交易的IT基础设施,亚马逊在物联网布局上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和赋能者,提供包括物联网操作系统、设备云平台、连接和信息安全管理等服务;基于自身在安卓操作系统的优势和AI技术的日趋成熟,谷歌在物联网布局上“软硬兼修”,软件上:系统+通信,硬件上:终端+路由。小米在自身拥有庞大的用户和供应商群体的基础上,通过投资孵化智能硬件初创企业,向生态链公司输出小米品牌、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销售渠道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与其他巨头差异化聚焦消费物联网领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生态链。 【自研+生态链企业共同发力,确保未来增长】 首先,全球消费级IoT硬件销售额2018年为6692亿美元,预测未来3年复合增长率达26.1%,小米明显受益于行业增长;其次,自研业务方面,2019年小米电视全年销量约12001500万台,同比增长50%以上,全年销售额可达约320亿元400亿元,成为拉动IOT业务增长的关键;生态链业务方面,云米在2019年营收有望突破50亿,将为小米公司2019年IoT业务营收额贡献超30亿,同比增长100%以上,华米可为小米IoT业务营收助力有望超41亿,同比增长40%;最后,截至2018年10月,小米总共投资了超210家生态链企业,已经连接智能设备数超过1.32亿台,大量数据沉淀助力AI业务发展。 【风险提示】消费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基本资料 收盘价(元) 14.20 总股本(亿股) 226 总市值(亿元) 3206 流通市值(亿元) 2255 相关报告 1、 小米IOT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 重点关注小米产业链投资机会- 20181029 广证恒生 做中国新三板研究极客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目录 目录 . 2 图表目录 . 3 1、消费物联网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4 1.1 IoT行业整体介绍 . 4 1.2小米IoT业务 . 4 2、小米生态链模式助力IOT业务板块崛起 . 5 2.1小米自主研发硬件业务 . 5 2.2小米生态链业务 . 6 2.3自研业务与生态链企业相互借力,共同成长 . 7 3、海内外巨头依据自身禀赋提出不同的物联网战略 . 8 3.1华为:以芯片等硬件为基础,打造“平台+连接+生态”的企业物联网 . 8 3.2阿里巴巴:充分发挥云计算优势,形成IOT“云边端”一体化战略 . 9 3.3亚马逊:AWS世界领先,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构建者和赋能者 . 10 3.4谷歌:安卓操作系统和AI技术领先,“软硬兼修”进行全方位布局 . 11 3.5小米:生态链模式深入终端产品,崛起的消费物联网巨头 . 12 4、未来小米IoT业务成长点 . 13 4.1明显受益于行业增长. 13 4.2自研业务持续发力 . 14 4.3生态竹林发枝在即 . 16 4.4“AI+IoT”打开未来想象空间 . 20 5、风险提示 . 2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3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图表目录 图表1. 消费级IoT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 4 图表2. 2018Q1全球IOT市场份额前五强 . 5 图表3. 2018Q3小米IOT及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预测 . 6 图表4. 2018Q3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占比预测 . 6 图表5. 小米生态链模式及物联网布局 . 8 图表6. 华为物联网芯片应用于ofo单车 . 9 图表7. Huawei OceanConnect . 9 图表8. 2017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 9 图表9. 阿里云IOT产品架构 . 10 图表10. 亚马逊AWS产品图谱 .11 图表11. 亚马逊AWS全球网络 .11 图表12. Google Brillo操作系统 . 12 图表13. Google home智能音箱 . 12 图表14. 2015-2018年亚马逊AWS营收及占比 . 13 图表15. 2015-2018年小米IOT营收及占比. 13 图表16. 全球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额 . 13 图表17. 全球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占比 . 13 图表18. 中国大陆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额 . 14 图表19. 中国大陆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占比 . 14 图表20. 小米自研业务优势 . 14 图表21. 2015-2017年中国彩电整体零售量与零售额情况 . 15 图表22. 2018上半年国内电视销量排名前五的市场份额 . 15 图表23. 2016年1月-2017年9月彩电总销量分品牌市场占有率(%) . 16 图表24. 小米生态链企业 . 16 图表25. 生态链部分产品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价格对比 . 17 图表26. 小米与华米的战略合作模式 . 18 图表27. 中国大陆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额 . 18 图表28. 中国大陆消费级 IoT 硬件销售占比 . 18 图表29. 华米营收增长情况 . 19 图表30. 云米营收增长情况 . 19 图表31. 米家APP的精准推送 . 2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4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1、消费物联网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1.1IoT行业整体介绍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的第一次浪潮是以信息处理PC机为代表,而以互联网、通信网络为代表的信息传输推动了信息产业的第二次浪潮。当今,被誉为第三次浪潮的物联网将重新定义我们的世界, 这个时代不仅定义了所有的产品都能够联网,并且产品与产品之间也能够进行互联互通、高度智能化。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物联网所涉及到的市场规模将是万亿级的市场,不仅涵盖了传感器、RFID、半导体等底层数据采集电子元器件、电子标签,还涉及到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通讯协议、传输、信息安全、云平台、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各种新型的软硬件与应用内容。仅智能家居硬件这一应用领域,艾瑞咨询指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254.7亿元,其中智能家电占比高达86.9%。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至于中国市场,中科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的研究也表明,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2%,体量庞大,前景光明。 图表1. 消费级IoT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广证恒生 1.2小米IoT业务 与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偏重于实现用户的上网不同,IoT聚焦于实现实物的上网。互通连接的智能设备的数量是IoT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IoT公司可避免与传统互联网巨头正面交锋。 对于小米来说,其早在2013年就开始布局庞大的小米IoT生态链。具体说来,小米的IoT战略分两步实施:一是发力增长智能硬件的数量。为此,小米需要快速布局智能设备以实现智能产品的渗透率;二是建立IoT平台,以期实现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进入IoT平台的智能终端越多,IoT运行效率越高,用户使用体验越优。 小米以IoT平台为中心,通过IoT平台实现对智能硬件的远程控制、云对云的互通以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联。2018年上半年全球IoT智能设备数量超过60亿台,预测2022年将会突破150亿台,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以上。以终端数量为评价标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别是小米(1.9%)、亚马逊(1.2%)、苹果(1.0%)、谷歌(0.9%)和三星(0.8%)。 2608.53254.73997.54817.75819.324.8%22.8%20.5%20.8%0%5%10%15%20%25%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6 2017 2018E 2019E 2020E消费级IoT市场规模 年增长率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5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图表2. 2018Q1全球IOT市场份额前五强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广证恒生 小米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拥有五台以上小米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的用户数近1.98亿,环比增长16.5%。与此同时,小米IoT获得AI持续有力赋能,IoT平台规模持续增大,保持业内领先。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小米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数达到约1.32亿件,环比增长13.8%。 2、小米生态链模式助力IOT业务板块崛起 小米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为508亿元人民币。各项业务均保持增长态势,尤以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增长迅猛,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7%进一步扩大至21%,已牢牢坐稳营收第二把交椅。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08亿元,同比增加89.8%,环比增加4.1%,主要是由于智能电视、笔记本计算机、小米手环及米家电动滑板车等若干热销生态链产品需求急速增长。其中,自研产品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加100.3%。 2.1小米自主研发硬件业务 就产品结构而言,自主研发产品以IoT硬件为主,包括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路由器等。根据小米公司三季度财报及相关销售推算,其自主研发产品收入约为49亿元,占IoT及生活消费业务收入的46%,其中智能电视收入约为25亿元,占比23%,小米笔记本收入约为17亿元,占比16%,路由器收入约为5亿元,占比5%,智能音箱收入约为2亿元,占比2%。同理推算小米生态链产品,生态链产品收入约为59亿元,其中主要为智能硬件(占比42%)、生活消费品(占比8%)以及小米盒子(占比4%)。 1.90%1.20%1.00%0.90%0.80%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小米亚马逊苹果谷歌三星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图表3. 2018Q3小米IOT及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预测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广证恒生 2.2小米生态链业务 通过对小米IoT及生活消费业务进行划分为自研产品与小米生态链产品及生活消费业务创收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为智能电视费产品、智能平衡车、路由器、小米盒子等多个IoT关键领域。 图表4. 2018Q3智能硬件产品收入占比预测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广证恒生 小米生态链模式是一种基于企业生态的智能硬件综合孵化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 1) 小米对生态链企业占股不控股。与生态链企业签订2至3年的保护期42%12%9%5%5%2%4%第 6 页 共 22 页 ,并进一步拆分、小米笔记本电脑、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电饭煲,涵盖智能家居设备,而非过往的普通企业投资小米对成员企业持股比例控制在10%至20%之间,保护期内小米与生态链企业具有最高合作权23%16%5%2%8%4%智能电视笔记本电脑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硬件生活消费小米盒子29%25%9%公司深度 ,得出小米IoT、手环手表、生活消、穿戴式设备。这种生态链,与此同时,小米会; 空气净化器手环手表智能平衡车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电饭煲插线板摄像头其他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7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2) 生态链企业经营独立。除小米自身所需的产品外,生态链企业可以同时研发、销售与维护其自有产品,保障生态链企业自身高效发展,尤其是在小米倡导薄利多销的当下,这点增强了生态链企业的自主性,对于生态链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3) 小米为生态链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产品定义:小米与生态链公司在产品定义上深度合作,所有小米平台上线产品均需双方团队共同决策; ID设计:小米在设计上指导生态链企业,在生态链公司ID部门保留一票否决权,保证“米家”和“小米”品牌产品设计风格一脉相承,颜值统一。 供应链支持:小米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子产业链积累的信誉度和议价能力,为生态链公司提供背书。 品质要求:小米输出品质管理要求,所有生态链产品登陆小米各平台均需通过小米内测筛选。 渠道支持:开放PC端小米网、移动端小米商城、米家有品以及线下小米之家等全渠道销售支持,以及为新品研发提供众筹渠道。 品牌支持:小米对符合要求的生态链公司产品开放“米家”和“小米”两大品牌。前者主要针对智能家居、消费类硬件,和以做“生活中的艺术品”为方向的产品;后者主要针对科技类、极客类产品。 投融资支持:小米&顺为基金领投(通常持股 10-30%),同时依据发展阶段,在后续融资需求时,小米分批邀请一线投资机构参与生态链公司融资路演。 小米生态圈中的产品通过小米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MIoT,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互相连接,打造完整物联网生态圈,建立用户对整套智能家具的粘性,打造强大的客户网络效应。因此,小米的IoT思维有两大亮点: 1) 泛互联化:小米致力于做到将万物进行互联。使生活中的智能家居,如灯泡、电风扇、洗衣机、烤箱、插线板、电饭煲、温度计、门锁等都具备互联网的属性。这样主要有三大好处:成为产品的一个卖点、单个产品具有网络化经济效益、产生了互联的数据。 2) 去中心化:小米IoT的思维方式之一就是去中心化,没有任何一个智能家居是中心入口。因此,小米的电冰箱能控制热水器,小米的抽油烟机能控制净水器,小米的音响能控制小米洗衣机。这样的好处就是单个节点的效用都最大化,而且能适用绝大多数的使用场景。 小米生态链企业将毛利率控制在相当低的程度,其目的是从利润表从下往上倒逼生态链企业提升效率,持续创新,保证生态链企业的高运转。众所周知,传统生产企业尽力提高产品单价或者压缩上游生产商成本以提高毛利,保有更多更优的销售渠道。相比传统生产企业,小米生态链企业能够借助小米强大的定义设计研发能力,依托已有的人才规模与产品研发,共同推出销售高性价比产品,以获取超额的流量。同时,小米生态链企业可以借助小米的强大推广渠道销售,节省大量初期固定费用。小米帮助生态链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保持高运转效率,最大化地降低固定成本,继而能够尽快地获取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小米生态链企业通过小米互联网平台,例如小米论坛等等接收和分析客户反馈,进而定义和研发符合市场导向甚至引领市场风向的新产品。所以,在我们看来,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对于其品牌产品、供销关系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程度进行了强有力的创新乃至重塑。小米生态链可能不是中国市场上首条企业生态链,但一定是现在最闪耀最具有发展前景最值得投资的生态链。这条生态链,使小米脱离了手机制造商的帽子,极大地增强了小米对于米家产品供应链的控制力,也为吸取流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自研业务与生态链企业相互借力,共同成长 作为中国独角兽头牌,小米集团为其生态链公司提供航母级支持,具体覆盖少数股权投资、早期孵化、产品设计及研发支持、供应链管理和品牌、营销及零售支持。这种模式优势凸显:1)专业团队保持专业聚焦,容易实现单品爆款;2)投资不控股,解决激励机制问题,调动团队积极性;3)通过低毛利的硬件产品实现海量用户导流,每个产品都是导流入口。目前小米已投资10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近半数企业已发布产品,并已经成功孵化出 4 家估值超过5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紫米科技、智米科技、青米科技和纳恩博,毫不保留地说,小米集团及其生态链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IoT生态圈。 小米以参股不控股的方式投资专注于智能硬件细分领域的初创公司,不仅向生态链公司输出其企业管理和产品方法论,而且向他们提供包括供应链管理、品质管理、销售渠道和售后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 第 8 页 共 22 页 公司深度 既保证了对创业团队的有效激励,又让小米的品牌效应在智能家居领域内得以释放。 随着小米生态链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全面开放将是小米IoT平台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三方智能硬件厂商可以使用小米IoT平台所提供的标准和统一API接口接入米家App,并与平台现有产品实现相互之间的联动控制。 图表5. 小米生态链模式及物联网布局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广证恒生 对于生态链企业来说,其对于小米来说犹如一把“巨阙剑”,使小米度过手机业务不景气的 2016 年,进而成为小米当下创收的中坚力量,使小米摆脱传统手机制造厂商的泥潭,向着新型互联网巨头进发。 具体说来,小米生态链企业及其产品对小米贡献非凡,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生态链产品为小米创收贡献核心力量,高成长性的生态链企业投资收益颇丰; 2) 生态链产品为小米带来庞大流量。显而易见,小米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普及速度是超出人们想象的,小米利用生态链,迅速布盘,将IoT的触角伸入到各类传统产品上,搭建了较完备的IoT平台; 3) 生态链产品极大地拓展了小米用户类别。以往,只有年轻人较习惯地使用小米产品,尤其是安卓用户。在大规模小米IoT产品铺散开后,许多中年人开始考虑购买IoT产品,扩展了消费者群体,增大了用户粘性。 3、海内外巨头依据自身禀赋提出不同的物联网战略 3.1华为:以芯片等硬件为基础,打造“平台+连接+生态”的企业物联网 以通讯设备为主营业务,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 基于自身在通讯领域的优势和经验,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聚合生态圈。在物联网领域,华为主要提供: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IoT 通信模组和芯片,eLTE/NB-IoT/5G 无线接入网络,企业物联网关及智慧家庭网关,IoT联接管理平台,以及IoT网络集成服务。 华为研发的NB-IOT物联网芯片已全面与ofo、一步、摩拜三大单车企业展开合作,广泛应用于共享单车智能锁、智能停车以及智能运维等多维度场景。Huawei LiteOS 作为一款开源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使用在各细分垂直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车联网以及制造业等领域。华为构建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面向物联网领域推出了OceanConnect管理平台,透过平台实现各设备的互联互通,从而在各行各业共建开放的物联网生态,加速物联网的普及。在平台基础上所形成的大数据,经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其数据价值被再次利用和变现。目前,华为的端、管、云协同的平台,已聚集超过 500 家商业合作伙伴,涵盖车联网、智慧家庭、公共事业和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实现全球生态与本地生态的结合,推动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图表6. 华为物联网芯片应用于ofo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3.2阿里巴巴:充分发挥云计算优势以第三方电商平台起家,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巨头新零售、菜鸟等)、云计算、媒体娱乐和创新业务台层领域。 基于自身强大的平台基础设施、打造全世界第一朵“无处不在的云”包括物联网操作系统、边缘计算产品车四个领域,打造无处不在的智联生活根据权威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Gartner报告显示,2016年阿里云营收规模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里巴巴宣布将全面进军物联网(IoT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编程语言和人机交互方式四方面的内容图表8. 2017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DC、广证恒生 7%6%6%25%第 9 页 共 22 页 单车 图表7. Huawei OceanConnect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广证恒生,形成IOT“云边端”一体化战略,旗下有四块业务。2009年阿里推出首款云计算业务上下游资源和庞大数据,阿里IoT的定位是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搭建者。在技术能力上,提供横跨云、边、端多个维度的计算服务和、通用物联网平台等等。在应用场景上,深耕城市。 ,阿里2017年上半年IaaS营收5亿美元,占据,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领域,依托阿里生态丰富的应用场景,将致力于打造物联网时代的。 47.6%10%AlibabaTencentKingsoftChina TelecomUcloudOthers公司深度 :核心商业(电商、,正式踏足物联网平,AI能力,、生活、制造、汽47.6%中国市场份额。2018年3月,阿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图表9. 阿里云IOT产品架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3.3亚马逊:AWS世界领先电商平台起家,通过Prime会员和的技术外溢,率先发展云计算技术,占率高达4成。 基于支撑起庞大电商交易的 IT者和赋能者,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