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竞争力” 蓝皮书 (精编版) 中国国际商会汽车品牌竞争力调研课题组 2018 年 9 月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 目录 一 、中国汽 车出口 贸易概况 . 3 二 、中国汽 车出口 贸易竞争 力现状 分 析 . 7 三 、中国汽 车企业 海外竞争 力研究 . 10 (一)、“ 一带一 路 ” 中国 汽车企 业 “海外竞 争力 ” 专 项调研 . 10 (二)、中 国汽车 企业海外 竞争力 评 价指标体 系 . 11 (三)、中 国汽车 企业海外 竞争力 研 判 . 14 四 、“ 一带 一路 ” 倡议助推 中国汽 车 企业加速 向沿线 国 家布局 . 21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3- 一、 中国 汽车出 口贸易概况 2017 年,中国汽车产 销量接近 3000 万辆, 连续九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 市场。 相较之下, 过去 九年我国汽车出口贸易虽然在 2012 年之前 经 历过一段时 间的高速增长,并 且一度突破 100 万辆大关, 不过随后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大 背景下, 出口贸易 连续三年出现萎缩。 直到 2016 年, 受全球经济回暖 、 “一带一 路 ” 倡议政策拉动以及中国汽车企业在部分重点国家 和地区取得销量突破、 国内 部分合资 车企出口 返销增多等多重因素的 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贸易 重回增长通道, 并于 2017 年再次突破 100 万辆。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4- 过去 九年, 我国 形成了以亚非拉 地区 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对外 贸易格局。 2013 年 以来 ,亚非 拉国 家占中 国汽 车出口 贸易 的比重 总体 保持 在 80% 以上 , 说 明中 国 汽车 企业对 亚非 拉市场 的依 赖性 较强 。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亚非拉市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中国政府提出并实施 “一 带一路” 倡议的具体行动上 。 得益于我国所倡导的共商、 共建、 共享的全球治理 理念, “ 一带一 路”建 设已经得 到大部 分亚洲 国家以及 部分非 洲和南 美洲国家的 积极响应和参与, 有效推动和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尤其是汽车领域的 贸易发展 。 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实施, 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汽车领域的经 贸合作有望继续深化和加强。 中 国汽 车企业 在 “走 出去 ” 的过 程中, 贸易 模式 主要 包括整 车出 口、 海 外建 厂( 合作 组装 和自 主建厂 ) 和 海外并 购 。 在海外发展 的 初期阶段, 企业 普遍采取整车出口模式, 通过直接贸易 开拓国 际市场并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业务集群 。 近年来为了加快本 地化生产组“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5- 装进程, 实现对主要出口 市场的深度开发, 海外建厂逐渐成为各车企海外发展战 略中 的重要一环,而 随着中国资本对品牌、 产品、 技术等海外优质资产的需求 逐 渐增加 , 中国汽车 品牌则通过海外投资与 并购树立和提升自身的全球化视野 。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6-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7- 二、 中国 汽车出口 贸易 竞 争力现状 分析 从产销规模上看, 中国早已跻身汽车产销大国行列,但 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 讲, 由于出口市场规模不大, 中国距离汽车出口强国仍有较大差距。 从长期来看, 扩大汽车出口, 提升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竞争力是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需求, 也是改 变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现状的有效途径 。 贸易竞争优势(TC )指 数 是 衡量一个国家 的某 一 产业贸易竞争力 高低 的 指 标 。TC 0 时, 数值越 趋近于 1 , 贸易竞争 优势越大, 出口竞争力越 强 ;TC 0 时, 数值越 趋近于-1 , 贸易竞争劣势越大 , 出口竞争力越弱。 过去十年 中国汽车 产业 的贸易竞争优势 指数均为负数且长期 低于-0.5 , 反映出中国在汽车 出口领域 存在较大的竞争劣势 ,出口竞争力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 。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8- 汽车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是导致中国汽车出口贸易处于劣势的 主 要 原因, 造成中国汽车 对外贸易失衡的根源 在于, 一方面 中国汽车出口 市场规模 偏小 , 出口量和出口额 普遍低于同期进口数据 ; 另一方面, 出口单价偏低 也是导 致 中国汽车出口 贸易 竞争力提升乏力的重要因素 之一。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9-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需求有所增加, 受此影响,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开 始企稳回升 。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 加上 “一带一路” 政 策的刺激,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海外业务的收入水平和盈利 能力均有望得到一定程度 的提升。考虑到中国汽车企 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出口 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也有望 得到加强。 此外, 在 传统 贸 易出口的基础上积极推进 本 地化 生产, 表明中 国汽 车 企业的海外业务模式逐步 实 现转 型升级 , 从整 车出 口 向更深层次的本土组装与 技 术合 作方向 延伸 。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0- 三、 中国 汽车企业 海外竞 争力研 究 (一) “一带 一路” 中国汽车 企业 “ 海 外竞争力 ”专项 调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积极推进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发展, 构建 “一 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汽车企业海外竞争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 进一步推进中国 汽车品牌对外开放合作, 中国国际商会 与凯睿赛驰咨询联合成立汽车品牌竞争力 调研课题组, 于 2017 年 9 月启动 “一带一路 ”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专 项调研, 此次专项调研建立在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在 “一带一路” 背景下 “走出 去”的基础上,聚焦中国汽车企业的海外业务。 课题组 选择近年来在海外发展过程中, 尤其是在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表现 较为活跃 且取得实质性 进展的中国汽车企业 (涵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领域)作 为调研对象, 通过调查分析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发展与国际合作现状, 梳理中国汽 车 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运用海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从六个不同的 维度客观评价 中国汽车 品牌的海外竞争力, 最终形成反映 中国汽车 企业海外市场 表现与国际业务水平的精准竞争力画像。 与此同时 , 课题组还 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汽车 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进 行综合研判 , 把脉中国汽车品牌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国际 合作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为中国汽车企业更好地 “走出去” 、 “走进去” 、 “走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1- 上去”提供服务和支持。 (二) 中 国汽车 企 业海外竞 争力评 价 指标体系 1. 体系 结构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2- 2. 指标释义 (1 ) 一级指标 中国汽车企业海外竞争力, 是指 中国汽车企业 进入其他国家从事海外经营 活 动, 通过对资源的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所具备 的市场竞争优势, 以 及能够形成长 期或可预期盈利,并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 (2 ) 二级指标 出口规模效益 与 模式 出口规模效益与模式是指 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 出口贸易规模 与贸易 发 展模式 , 开展 海外业务 所取得 的 经济 效益主要 通过各项 财务 数据体现。 市场定位及竞争环境 市场定位是指 企业在中国汽车出口市场中所处的位置, 以及在 海外市场的综 合 占有率; 竞争环境 是指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 的程度以及在竞争中相较其他企 业的优劣势 ,是企业 在海外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 品牌影响力 品牌影响力是指企业通过开展海外业务所形成的口碑效应, 以及 企业开拓并 深耕海外 市场且能够持续 获得利润的综合实力 。 创新与产品力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3- 创新与产品力是指 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 根据对海外市场的认知和理解以 及相关反馈信息, 结合消费者实际需求, 改进现有产品, 研发创新产品, 使 产品 更符合市场 需求,具体体现在消费者对产品各种竞争力要素的考虑和要求上。 社会责任与公益 社会责任与公益是指企业在海外商业化运营过程 中 对 社会应 负 的责任与义 务 。 企业 在海外发展过程中, 除了考虑自身的经营状况 之外, 也要加入其 经营活 动 对社会和环境 产生 影响的考量, 主要表现为 企业不以盈利为目的 开展的社会活 动。 综合管理与执行 综合管理与执行是指 企业从事海外经营活动 所采取的计划、 组织、 指挥、 协 调 、 控制等一系列行为 , 目的在于制定合理可行的海外发展策略, 贯彻战略意图, 实现 预定目标。 3. 指标 权重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4- (三) 中 国汽车 企 业海外竞 争力研判 课题组就海外业务的经营情况及发展前景对国内多家主流汽车企业开展实 地调研后发现,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乘用车企业还是客车企业, 都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与此同时, 中国汽 车企业在海外经过多年的布局和经营, 已经在汽车国际贸易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 场份额, 并且在主要出口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 但在发展的轨道上, 由于难 以摆脱“ 竞争力 提升陷 阱” ,中 国汽车 品牌在 巩固和增 强海外 竞争力 的过程中仍 普遍遇有较大阻力。 通过对各企业的海外竞争力画像进行研判, 课题组认为,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 外市场的整体 竞争力提升乏力源于几方面原因: 一、 出口规模和效益偏低, 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海外业务的信心和重视程度; 二、 产品竞争力不 足导致企业 扩大海外市场份额面临较大压力; 三、 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限, 难以对企业的 海外竞争力提升形成有效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 整车出口目前仍然是中国汽车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业务 模式,但 海外组 装生产 正逐渐成 为中国 汽车品 牌深化海 外布局 的重要 发展方向。 课题组认为, 部 分东道国 对国 外汽车 企业 投资建 厂给 予一定 的鼓 励和优 惠政 策, 包 括降 低汽车 零配 件进口 关税 、 KD 散件 组装成 本更 低等 , 是近 年来中 国汽 车企 业 热衷 海外建 厂的 主要原 因。 与此同时, 提升当地汽车制造业水平, 为当地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展现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社会责任担当, 也是中国汽 车企业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的潜在因素。 考虑到东道国可能以保护本国汽车产业 为由收紧整车进口关税, 海外建厂 (合作组装和自主建厂) 未来有望作为主要业“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5- 务模式在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海外 市场 仍 属于 中国汽 车企 业的“ 价值 洼地” 2017 年,中国汽车出 口 贸易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出口量继 2012 年 之后再 次 站上 100 万辆,达到 106.38 万辆,同比增长 31.37% ;出口额 较上一年增长 23.06% ,达到 140.57 亿美元,为近十年 来最好水平。 从宏观 层面上 看,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 总体活跃度较高, 未来有望继续 保持平 稳增长 , 但中国汽车企业出口规模和效益 偏低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 主要表现为 海外业务收入占 企业 营业收入的比重不高, 导致海外市场在中国汽车企业的 业务 结构 中仍然属于 “价值洼地” 。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6- 海外业务收入水平不高是限制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的主要原因 之一 , 也反映出海外业务对企业 整体收入的贡献远低于国内市场 , 这一方面可能 与 大部分 汽车企业仍 将业务重心主要放在国内市场, 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关 。 随着近年来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的稳步增长以及销量占比的逐步提升, 中国 汽车企业在国内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企业的业务重心向国内市场倾斜或将为 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可能被进一步 拉大,从而反衬出海外业务对企业营业收入的贡献下降。 另一方面, 海外在售车型数量偏少、 产品竞争力不足、 海外售后保障水平较 低、品牌溢价能力有限可能也是造成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潜在因素。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7- 靠低 价支撑 产品 竞争力 难以 持续, 加大 研发投 入力 度 乃长 久之 计 采取低价 策略或 是中国 汽车企业 在开拓 国际市 场的初期 阶段迅 速形成 规模、 站稳脚跟的有效途径, 但以低价换市场并非长久之计, 且低价策略 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 产品 销售价格 偏低会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影响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8- 另一方面, 靠 价格 维系产品竞争优势难以 长久, 尽管从短期来看, 靠低价形成的 产品竞争 力可以 提振销 量,但价 格 红利 难以长 期持续 , 一旦价 格优势 逐渐丧失, 或将 导致产品竞争力出现较大缺口 ,反过来 制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产品的 档次、 质量、 性能 及可靠性, 突 破产品在价格优势消失 之后可能遇到的竞争力提升瓶颈 。 近 年来 国内 汽 车制 造业 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占公司营 业 收 入 的 比 重 均 保 持在 3% - 6 % 范 围 内, 反 映出 企业对 研发 的重视 程度 以及 提 高产 品竞争 力的 迫切 需 求。 考虑到研发对企业产品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 中国汽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的 产品 竞争力 有望得到加强 。 随着产品竞争 优势的逐步建立, 汽车企业提高海外在 售车型售 价 具备 了 足够 的 动力和 底气, 能够相应 提升企 业海外 业务的 盈利能力。 从更深层次来说, 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为中国汽车 企业在海外市场实现销量业绩增 长 提供了重要支撑,对 企业扩大海外市场份额也 有加成效果。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19- 品牌 影响力 掣肘 企业海 外竞 争力提 升 品牌影响 力短板 一定程 度上拉低 了中国 汽车企 业在海外 市场的 整体竞 争力。 相较欧美 发达国 家的汽 车厂商, 中国汽 车企业 “走出去 ”起步 明显落 后于国外。 汽车出口贸易 缺乏 历史积淀以及部分国家 消费者对“ Madein China ” 品质不佳的 刻板印象 可 能 是 导 致 中 国 汽 车 品 牌 在 全 球 汽 车 市 场 的 知 名 度 和 影 响 力 偏 低 的 主 要原因 之一 。 品牌影响力 受 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 品牌溢价能 力缺失, 溢价率较低 限制了中国汽车出口价格水平 的提高, 压缩了 企业海外业绩 的上涨空间 ; 其次 , 受制于品牌影响力, 中国汽车企业难以在海外市场 赢得足够 的话语权, 因此也就 更易受到东道国各项政策法规的 约束和限制, 削弱了企业在 当地的竞争力和 抗风险能力。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0- 中国汽车企业 在 加 快 全 球 化 布 局 的进程中 , 亟 需 塑 造 优 秀 的 国际形 象 和 品 牌 气质 来 破 除 东 道 国 的 政 策 歧视, 同时借助 中 国 国 际 地 位 的 提升 和 全 球 影 响 力 的 提高, 以及 “ 一带 一路 ” 政策 的刺 激和提 振 , 努力增强 中 国汽车 品牌 在国际 竞 争中争取话 语 权 和 领 导 权 的实力,以强大的企业竞争力和品牌自信向全球汽车 市场 展现 中国 影响 力。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1- 四、 “一 带一路 ”倡议助推 中国 汽车企业 加速向 沿线国家 布局 2017 年, 中国 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汽车出口量和 出口额分别达到 66.70 万辆和 76.8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3.91% 和 19.00% ,出口量占年内 中国汽车出 口总量的比重超过 60% , 出口额占比也超过五成, 反映出 中国汽车企业在 “一带 一路” 沿线国家 的 市场参与 度 和 活 跃度 较高 。 随着中 国对“一带一路” 沿 线 国 家 汽 车 出 口量 和 出 口 额 的 增长, 沿线 区域在 中 国 汽 车 出 口 贸 易 中 的 地 位 有 望 得 到 进 一 步 巩 固 和提升。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2- 伊朗 是 最热 门的 中国汽 车出 口 目的 国 从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出口贸易主要分布国家来看, 伊朗是我国汽车出口热度 和集中度最高的国家。2016 年和 2017 年, 伊朗在我国汽车出口主要目的国销 量排名中连续两年高居榜首,合计出 口 量 占 过 去 两 年 中 国 汽 车 累 计 出 口 总 量 的 21.73% ,累计出口额 占比也达到 14.01% 。 考虑到伊朗市场的重要性, 包括奇瑞、 江淮、 力帆、 华晨等在内的中国汽车 企业均已在伊朗开展整车出口或合作建厂等相关业务。 “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3- “一 带一路 ”沿 线要塞 国家 战略支 点作 用凸显 近年来“ 一带一 路”沿 线重要支 点国家 对中国 汽车企业 的吸引 力明显 增强, 其中包括哈萨克斯坦、埃及、白俄罗斯等国家。 2017 年, 哈萨克斯坦 汽车销量接近 10 万辆 , 较 2016 年增长超过 一倍, 巨 大的增长潜力加上其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辐射周边国家的便利条件, 使得哈 萨克斯坦 成为中国汽车企业加快在 “一带一路” 沿线布局的 首选 国家之一, 吸引 了部分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 。 埃及 作为 “一带一路” 建设关键节点的地缘优势凸显 , 与此同时, 埃及设有“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 竞争力” 蓝皮书(精编版) -24- 多个自由贸易区, 并且与欧盟及多个国家 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开放的贸易政策以 及 在出口贸易领域可以享受阿拉伯国家和欧盟的关税优惠使得埃及成为 中 国 汽 车 企业积极 推进本地化生产 的热门国家, 其较低廉的土地和人工成本 也是吸引中 国企业在埃及投资建厂的一大关键因素 。 得益于中白工业园的建成 以及近年来中白互惠贸易政策的落地实施 , 白俄罗 斯 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 显著提升。 考虑到白俄罗斯 作为成员国在欧亚经济联盟中 的贸易便利化优势, 以及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 国 汽车企业在 白俄罗斯 开展相关业务的积极性 也有望大幅提升。 以上内容为精编版, “一带一路” 中国汽车企业 “海外竞争力” 蓝皮书 (全 本) 详情请垂询中国国际商会汽车品牌竞争力调研课题组秘书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