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XX市 XX新区南林、新村统建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目录  第 1 章  前言  . 1-1 1.1 建设项目的特点 . 1-1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 1-1 1.3 主要环境问题 . 1-1 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2 第 2 章  总则  . 2-1 2.1 编制依据 . 2-1 2.2 评价因子 . 2-2 2.3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 2-3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 2-7 2.5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 . 2-8 第 3 章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 3-1 3.1 项目概况 . 3-1 3.2 项目设计说明 . 3-7 3.3 施工方案 . 3-11 3.4 污染源分析 . 3-16 第 4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4.1 自然环境概况 . 4-1 4.2 社会环境概况 . 4-4 4.3 水环境质量现状 . 4-6 4.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 4-9 4.5 声环境质量现状 . 4-12 第 5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 5.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5-1 5.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5-2 5.3 声环境影响评价 . 5-6 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5-11 5.5 区外污染源对本项目影响 . 5-12 第 6 章  生态、景观、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6-1 6.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6-1 6.2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 6-1 6.3 景观影响分析 . 6-3 6.4 高层建筑日照分析 . 6-4 6.5 光污染影响分析 . 6-4 6.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6-5  II 第 7 章  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7-1 7.1 水污染防治措施 . 7-1 7.2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 7-6 7.3 声污染防治措施 . 7-7 7.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 7-10 7.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7-10 第 8 章  清洁生产分析及绿色社区建设  . 8-1 8.1 清洁生产 . 8-1 8.2 绿色社区建设 . 8-4 8.3 污染物总量控制 . 8-5 第 9 章  公众意见调查  . 9-1 9.1 公众参与的目的与形式 . 9-1 9.2 环评信息公示 . 9-2 9.3 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 9-4 9.4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 . 9-8 9.5 公众意见分析及反馈 . 9-9 9.6 公众参与结论 . 9-10 第 10 章  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  . 10-1 10.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与分析 . 10-1 10.2 风险防范措施 . 10-3 10.3 风险评价结论 . 10-3 第 11 章  工程环境合理性分析  . 11-1 11.1 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 11-1 11.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11-3 11.3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 11-3 第 12 章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12-1 12.1 环境管理计划 . 12-1 12.2 环境监测计 划 . 12-3 12.3 环境监理计划 . 12-4 第 13 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13-1 13.1 建设项目概况 . 13-1 13.2 环境影响评估 . 13-1 13.3 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 13-8 13.4 总结论 . 13-13  III 附图:  附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2 管线综合图  附图 3 日照分析图  附图 4 土地利用规划图  附图 5 项目现状关系及敏感目标图  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关于将口和童游组团产权置换房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附件 3 XX、新村统建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附件 4 建设项目用地审核意见书  附件 5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附件 6 标准确认函  附件 7 监测报告  附件 8 部分公参 表格  附件 9 技术审查会专家意见  附件 10 复审意见  附件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1-1 第 1章  前言  1.1 建设 项目的特点  2011 年 12 月 12 日 XX 闽北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以“闽北经开管发展201144 号”对将口和童游组团产权置换房建设工程进行立项(附件 2); 2012年 11 月 20 日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武夷新区分局以“南建新 201225 号”对项目初步设计进行批复(附件 3); 2013 年 4 月 22 日,项目获得建阳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潭产业国土资 2013预 012 号)(附件 4) ;2013 年 5 月 16 日,项目获得南平市城乡规划局武夷新区分局颁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 350700201300208 号)(附件 5)。  XX、新村统建房( A2 地块)项目位于建阳市童游街道 XX 村, 项目总投资2.2 亿 元, 总用地面积 37155.72m2, 总建筑面积 105516.35m2, 地块内布置有 9栋高层住宅,层数为 3 栋 11 层, 1 栋 15 层, 5 栋 18 层 , 沿着 北侧 纬九路设置 2层裙房作为小区商业。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 1998 年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 南平市武夷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委托 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 承担 XX、新村统建房( A2 地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附件 1) 。接受委托后, 我司 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查阅相关工程资料,踏勘现场, 收集资料 ,于 2013 年 9 月 24 日 2013 年 10 月 11 日 对项目进行一次公示,在完成报告书简本后,于 2013 年 10 月 28 日 2013 年 11 月 8 日 进行二次公示和 11 月 10 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于 2013 年 11 月 完成了本报告书的编制, 根据 2013 年 12月 11 日南平市环保局武夷新区分局组织召开的专家技术审查会的具体意见,我司组织技术人员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现将编制完成的项 目报批本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2-1。  1.3 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环境特征,本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1-2 以下几个方面:  ( 1 )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扬尘、废水及固废对周边环境及市容的影响;  ( 2 ) 营运期污水排放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 3 ) 营运期项目废气、噪声、固废对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的影响;  ( 4 ) 营运期项目周边交通废气、交通噪声及工业企业对本项目的影响。  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XX、新村统建房( A2 地块)项目位于建阳市童游街道 XX 村,项目总投资2.2 亿元,总用地面积 37155.72m2,总建筑面 积 105516.35m2,建设性质为新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 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和区域发展规划,也符合评价区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项目将建成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施工及运营期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当地环境功能区质量的负面影响可以得到控制;项目选址可行、平面布局基本合理,受道路交通噪声 、 汽车尾气及周边企业废气 影响小 , 小区建设基本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功能要求 。 因此,本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在采取本报告书中提出的一系列环保行动计划, 严格执行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 “三同时 ”制度 , 加强环境管 理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1-3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委 托1 研 究 国 家 和 地 方 有 关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律 法 规 、 政 策 、 标 准 及 相 关 规 划 等2 依 据 相 关 规 定 确 定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件 类 型1 研 究 相 关 技 术 文 件 和 其 他 有 关 文 件2 进 行 初 步 工 程 分 析3 开 展 初 步 的 环 境 状 况 调 查环 境 影 响 因 素 识 别 与 评 价 因 子 筛 选1 明 确 评 价 重 点 和 环 境 保 护 目 标2 确 定 工 作 等 级 、 评 价 范 围 和 评 价 标 准制 定 工 作 方 案评 价 范 围 内 的 环 境 状况 调 查 、 监 测 与 评 价建 设 项 目 工程 分 析各 环 境 要 素 环 境 影 响 预 测 与 评 价各 专 题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与 评 价1 提 出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 进 行 技 术 经 济 论 证2 给 出 建 设 项 目 环 境 可 行 性 的 评 价 结 论编 制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件公众参与有重大变化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 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2-1 第 2章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及条例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年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  ( 7 )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 199631 号 ;  ( 8 ) 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 253 号( 1998 年) ;  ( 9 ) 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 2008 年) ;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 , 2012.7.1;  ( 13 )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 2010144 号);  ( 14 )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 年) ;  ( 15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年);  ( 16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发改委;  ( 17 ) 限制 用地项目目录 ( 2012 年本 );  ( 18 ) 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 2012 年本 );  ( 19 )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  ( 20 )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 2012 年);  ( 21 )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34 号)。   2-2 2.1.2 技术规范  ( 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 HJ2.1-2011) ;  ( 2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  ( 3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  ( 4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  ( 5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 19-2011) ;  ( 6 )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  建设部, 2011.5;  ( 7 ) XX 省级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  XX 省环保厅;  ( 8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 9 )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 10 ) 防治 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2007);  ( 11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2.1.3 项目相关文件、资料  ( 1 ) 关于将口和童游组团产权置换房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闽北经开管发展 201144 号), 2011.12.12;  ( 2 ) XX、新村统建房项目初步设计及批复(南建新 201225 号), 2012.11;  ( 3 ) 建设项目用地审核意见书(潭产业国土局 2013预 012 号),2013.4.22;  ( 4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 350700201300208 号), 2013.5.16;  ( 5 ) 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南平市人民政府, 2012.6);  ( 6 ) XX 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的批复(闽政文 201294 号), 2012.3;  ( 7 ) 武夷新区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13.10;  ( 8 ) 武夷新区 XX 统建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4.5。  2.2 评价因子  根据本项目工程组成及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周边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详见表 2.2-1。   2-3 表 2.2-1 各环境要素评价因子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水环境  pH、高锰酸盐指数 、 BOD5、氨氮、石油类  CODCr、氨氮  大气环境  CO、 SO2、 NO2、 TSP CO、 SO2、 NO2、 TSP 声环境  连续等效 A 声级  连续等效 A 声级  生态环境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  景观生态、绿化  2.3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2.3.1 地表水环境  根据 南平市环保局武夷新区分局 关于 XX、新村统建房( A2 地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附件 6) ,项目 评价 标准如下:  ( 1 ) 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所在区域地表水体 为崇阳溪 童游河段,崇阳溪童游河段为渔业用水( 详见城区水环境功能区 划 图 2.3-1),其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 GB3838-2002)中类标准, 其中 SS 指标参照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SL63-94)中的类标准, 标准限值参见表 2.3-1。  表 2.3-1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单位: mg/L( pH 除外)  项目  pH 高锰酸盐指数  BOD5 氨氮  SS 石油类  标准限值  69 6   4   1.0 30 0.05 ( 2 ) 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的洒水,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 后由农民外运用作农田肥料。  运营期 :运营期 小区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处理后 , 纳入 赤岸污水厂 集中处理 ,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 中的三级标准,标准值详见表2.3-2。  表 2.3-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     单位: mg/l  2-4 污染因子  pH COD BOD5 NH3-N* SS 标准值  69 500 300 45 400 *注 1: 氨氮排放标准参考执行 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B 等级标准限值 。  2.3.2 大气环境  ( 1 ) 环境功能区划 及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为居住、商业 交通混合区,属于 环境空气质量 的二类功能区(见图 2.3-2) , 近期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及其修改单 中的二级标准, 远期(具体执行年限依据“环发( 2012) 11 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 详见表 2.3-3。  表 2.3-3   环境空气质量 评价 标准    单位 : mg/m3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CO SO2 NO2 TSP 标准来源  日平均  4 0.15 0.12 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 二级标准 及其修改单  小时平均  10 0.50 0.24 - 24 小时平均  4 0.15 0.08 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小时平均  10 0.50 0.20 - ( 2 ) 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表 2 中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详见表 2.3-4。  表 2.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监控 点  浓度( mg/m3)  颗粒物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1.0 运营期:运营期垃圾收集间和公厕产生的 的恶臭污染物主要含 NH3、 H2S,为无组织排放, 边界 执行 GB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1 的二级新扩改标准,详见表 2.3-5。  表 2.3-5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摘录)   2-5 控制项目  单位  标准限值(二级,新扩改建)  NH3 mg/m3 1.5 H2S mg/m3 0.06 臭气浓度  无量纲  20 2.3.3 声环境  ( 1 ) 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所在区域为商业、工业、居住混合区, 属于声环 境功能区的 2 类区, 环境噪声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2 类 区 标准 , 项目 西侧 第一排建筑面向 浦南高速 、纬九路 一侧的区域 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 类 区 标准 ,详见表 2.3-6。  表 2.3-6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LAeq(dB)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使用区域  2 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居住、商 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持住宅安静的区域  60 50 小区内部区域  4a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 面段)、内河航道两侧  70 55 项目 西侧 第一排建筑面向 浦南高速 、纬九路 一侧的区域  建筑物室内噪声参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表 4.1.1卧室、起居室(厅)内的允许噪声值进行控制,见表 2.3-7。  表 2.3-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单位: LAeq(dB) 房间名称  允许噪声值  昼间  夜间  卧室   45 37 起居室   45 ( 2 ) 污染物排放标准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限值,详 见表 2.3-8。  运营期:项目运营期 商业设备声源 边界噪声执行 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中 2 类区标准 ,靠近纬九路一侧执行 4 类区标准, 见表 2.3-9。  表 2.3-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LAeq(dB)  2-6 昼间  夜间  70 55 表 2.3-9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 dB  边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2 类区  60 50 4 类区  70 55 2.3.4 生态环境  根据 XX 省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为以 中亚热带气候为基带的闽东闽中和闽北闽西生态区,具体见表 2.3-10 及图 2.3-3。  表 2.3-10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单元  生态环境敏感性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  生态 区  生态亚区  生态功 能区   闽东闽中和闽北闽西生态区   1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亚区  1106 建溪流域河谷盆地复合农林业与生态城镇生态功能区  土壤侵蚀敏感、酸雨轻度敏感与敏感相间分布、地质灾害敏感与高度敏感相间分布、部分地区生态敏感和高度敏感  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复合农林业生态环境  发 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管护好区内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发展可持续林产业;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保护好区内水库及饮用水源水体的水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生态城市和生态工业区,保护和修缮好文化遗产地,加强沿 205 国道的绿色通道建设及南浦溪两岸的景观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2.3.5 日照  本项目位于南平市建阳市,为类气候区,根据建设部 1994 年批准实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中的有关规定,类气候区日照标准日(大寒日)的日照时数 3h,详见表 2.3-11。  表 2.3-11 居住区建筑日照标准   2-7 建筑气候区划   、 、 、 气候区   气候区   、  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  大寒日  冬至日  日照时数( 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 h)  8 16 9 15 计算起点  底层窗台面  2.4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2.4.1 评价工作等级  ( 1 ) 水环境  项目建设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 生产废水以及 施工机械排放含油污水等 ,运营期主要为小区居民及配套公建产生的生活污水、商业废水等。 根据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环境 HJ/T2.3-93 中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判定, 项目废水 排放量较少, 约 596.2t/d, 污水中主要含有 COD、 BOD5、 SS、 NH3-N 等污染物,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 ,进入 赤岸污水处理厂 处理达标后排放 ,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 2 ) 大气环境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排放的 SO2、 NO2、 CO 等及装修油漆废气等污染物,均属于无组织间歇性排放源,且数量有限。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居住燃气、油烟废气、汽车尾气以及恶臭等,污染物排放量 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