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 年产 2万吨汽车内饰特种面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工程设计研究院 2019 年 1 月- 1 -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背景 1.项目背景 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重要产业。 2004年 5月颁布的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在 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 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呈现日益明显的国际化特征。一是进口汽车的关税壁垒日趋弱化 .国内汽车市场更加开放;二是汽车跨国公司都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入我国汽车产业 .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也都与国外汽车公司合资合作。我国的汽车产量 2004 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生产大国; 2005 年我国汽车产量 570.77 万辆 .其中轿车产量达到 393.07 万辆。据统计 .我国汽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 3000 万辆 .预计在未来的 15 20 年内中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 轿车工业具有明显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综合性 能及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围绕轿车生产的发展可以带动大量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原面料工业的发展。据估计汽车零部件的价值- 2 - 占一辆轿车总价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而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产值达到 2.6 万亿美元。 据大众汽车公司统计,仅 Golf 车型每天使用的汽车用纺织内饰面料就达 10 万 15 万平方米(日产 Golf 汽车5000 辆 .每辆车用 20 30 平方米) .其中多数为特种面料,尚不包括如纤维增强塑 料板基材、吸音面料等内含的 特种 面料。在日本系列汽车中用 特种 面料做车顶表面的装饰已非常普通 .日本国内达到 70;在欧洲达到 50。随着改 革开放,我国汽车内饰件产业在国外汽车制造厂在国内设立合资企业并随着零件国产化和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市场亦将进一步扩大。 2.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XXXXXXXXXXXXXXXXXXX,成立于 2007 年,注册资金 500 万元,主营业务汽车内饰特种面料制造, 地址位于芜湖鸠江开发区创新路。 XXXXXXXXXXXXXXXXX 隶属于 XXXXXXXXXX,是长鹏集团在芜湖建立的子公司。公司占地 40 亩。依靠集团公司强大的技术和资金力量,立足芜湖,服务奇瑞。 公司目前职工总数 95 人,其中管理和技术人员 16 人 。公司现有液压机设备 18 台,自动生产线 1 条,其它生产辅助设备 37台,模具 48套、检具 14套。年内还将增加各种先进设备和仪器1600 万元投资。 为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现正大力推行 ISO/TS16949 质量管理体系,在年内完成第三方认证审核。公司将以新厂区投产为- 3 - 契机,抓好管理,勤练内功,充分发挥长鹏公司的成本优势和集团公司技术优势,不断增加新品和技术含量,真正实现与奇瑞公司同步发展。 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 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划、方针及投资政策 ; ( 2)我国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 ( 3) XXXXXXXXXXXXXXXXX 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1.2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年产 2万吨汽车内饰特种面料项目 2.承办单位 : XXXXXXXXXXXXXXXXX 3.公司地址 : 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鸠兹大道北侧 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芜湖市工程咨询公司 5.项目总投资 4887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4382万元 ,其中 ,设备投资 2900万元 (进口设备 300万元 ,约 40万美元 ,国产设备2600万元 ),流动资金 505万元。 6、项目达产后,可年产 2万吨汽车特种内饰面料。 7.项目达到设计产能后,可实 现年销售收入 14000万元,利润总额 2285.4万元,税金总额 1486.5万元(含所得税),静态投资回收期 3.6年,内部收益率 42.0,项目财务净现值为 9424.9,经济效益较好。 - 4 - 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目前整车生产厂家对汽车内饰面料要求多为外观特性要求和功能特性要求。在外观特性方面要求可进行工程化设计以及设计的工艺性;在功能特性方面要求可裁剪性、可成型性、可回收性、轻量化、补强性、隔振性、耐热性、隔音性、吸音性、隔热性、缓冲 性、弹性回复性、柔软性和难燃性。汽车用特种面料所用的纤维包括玻璃纤维、聚酯纤维 、丙纶纤维、聚丙烯纤维、碳纤维和天然纤维等。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在 “七五 “和 “八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 .先后研究开发了汽车内饰用 特种面料,如低密度吸音、隔热、隔振衬垫面料 .中、高密度 特种 结构内饰件(如车顶内饰、门内饰、后舱盖板等)。上述研究项目现已应用于生产(如温州环球汽车衬垫有限公司、常熟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产品达到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标准。国内的一些汽车内饰件厂也通过引进技术与生产线以及自行开发 .生产各类汽车内饰件(如针刺模压地毯、车顶内饰等)。 目前我国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一批重点 特种 面料生产企业,可满足汽车整机厂配套所需的各类内饰用 特种 面料。但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内饰面料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存在很大差距。汽车内饰特种面料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不够 .在环保型面料、轻量化、高强度复合面料、高性能汽车过滤面料等带有前瞻性并会影响汽车用面料工业未来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方面还是欠缺。此- 5 - 外, 根据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追求便利性、经济性、明快舒适及多样化的需求 .还应开发具有深度模压成型性、轻量化、薄型化的特种面料。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 .开发以节省能源、资源及具有循环再生使用特性的绿色内饰面料 。 综上所说 ,为奇瑞整车的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结合XXXXXXXXXXXXXXXXX 实际,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技术资源,挖掘高科技产 业潜 力, 发展 汽车内 饰 行 业市 场环 境优势,XXXXXXXXXXXXXXXXX在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特种内饰面料生产线是必要的且可行的。 1.4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建设场址环境条件 安徽芜湖鸠江经济开发区于 2006 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 30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按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通信、天然气及土地平整 “七通一平”的标准。 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要 求。 2、公用设施条件 项目建设所在地的道路、电力、给排水、电信等基础设施齐全,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其建成后运行的要求。 3、地震烈度 项目建设用地的场地类别为二类,属抗震有利地壳。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图,本项目一般工程按六度设防。 - 6 - 4、交通条件 项目所处区域交通便利 ,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 1.5 引进关键设备的必要性 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性能对比表 序号 设备名称 产地 进口性能 国产性能 1 针刺机 日本 1、针刺机结购合理不漏油漏油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针刺机漏油经常性发生 2、平整度好,产品合格率能达到 100% 平整度不稳,合格率 能达到 80% 1.6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结论 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该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 )第十七类“纺织”第 6款“ 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 ”,是国家鼓励类项目。 本项目的提出,把握了世界发达地区制造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这一历史机遇,抓住了目前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和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商机,抓住了国内汽车制造确立零部件本土化配套企业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公司诸方面的优势,实现公司飞 跃发展。公司的人才、技术、市场、管理优势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形象将会大大提升,在行业的地位将会得到稳固和加强。对公司、对芜湖市乃至安徽省的汽车制造来讲都是有利的。 - 7 - 项目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建设地点选择的合理性。项目是公司结合自身条件提出的,建设条件及宏观条件充分。 项目实施后,产品性能及质量得以提高,市场前景及预期经济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强。公司的规模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 项目选用的生产工艺及工艺装备先进、成熟、可靠。生产用各种原料、能源,供应有保障。 项目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了环保、职业安全卫 生、消防及节能等各项措施的落实。 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1.7 可行性报告研究范围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意义; 2.公司的基本情况及承担项目的能力; 3.公司建设地点的选择及建设条件; 4.建设规模及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5.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6.引进关键设备的必要性 7.公司及项目的组织管理、项目的实施进度; 8.项目的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 8 - 第二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 规模 2.1 汽车及零部件市场状况 中国轿车的需求主体主要有三个:私人用车、集团用车和出租用车,近年来我国轿车行业的产能以极高速度扩张 ,轿车的销售量在汽车行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私人用车需求成为轿车需求的主体, 2003年为 319万辆, 2004年增加将近 20%达到 380万辆 ,2005年达到 393.07万辆 ,2006年国内轿车市场全年实现产销551.18万辆和 542.21万辆,同比增长 40.9%和 35.3%,同比增速比上年增加 10个百分点以上,出现了继 2002、 2003年之后又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增长达 100万 辆。 2006年国内轿车市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台阶上,达到了月均销车 40万辆偏上的水平,创出历史新高。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正处在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国际采购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青睐,国家“十一五”规划对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定位,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据中国汽车网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的零部件市场将会达到 35%的年增长率。 2010年之前 ,中国零部件的出口额将达到 40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把全面提升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作为指导零部件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 居民收入的提高,国内轿车市场容量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呈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国加入 WTO后,由于汽车进口关税下降,轿车售价随之降低,市场需求更加旺盛。由此可见,轿车的- 9 - 销售量增长率明显高于汽车平均增长率,轿车的市场需求呈倍增趋势。 2.2 汽车内饰件市场状况 迅速发展的轿车工业为汽车内饰面料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车用特种面料用量呈增加趋势。 1、汽车用特种面料在汽车中应用广 汽车工业是纤维面料的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尽管在汽车所用的原面料中按重量计纤维面料仅占 3。 汽车用特种面料所用的纤维包括聚酯 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和天然纤维(如再生棉纤维、亚麻、大麻、黄麻和剑麻纤维等)。 如今在汽车中应用的基于特种面料的零件已超过 40种,从空气和油的过滤介质到内饰面料等,内饰特种面料包括声、热绝缘面料,结构件以及装饰件。模压成型的特种内饰件包括门内饰、行李舱盖板、车顶、车厢衬垫、座椅靠背等。 1997年,生产一辆轿车平均仅需 1平方米特种面料,今天则需 20平方米特种面料,而且用量还在继续增加。汽车中不同应用部位占用特种面料的比例(按面积计)分别为:吸音、隔音、隔震衬垫面料 17,地毯43,车厢衬垫 13,发动机罩衬垫 10,座椅 6,车顶内饰 6,后舱盖板 3,车门内饰 1,其他 1。 对汽车内饰面料要求多为外观特性要求和功能特性要求。在外观特性方面要求可进行工程化设计以及设计的工艺性;在功能特性方面要求可裁剪性、可成型性、补强性、隔震性、耐热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