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XX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中南世纪花城 3.2 期建设项目( 40#、 43#住宅楼及配套公建)  建设单位(盖章): 南通中南世纪花城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1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南世纪花城 3.2 期项目( 40#、 43#住宅楼及配套公建)  建设单位  南通中南世纪花城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陈锦石  联系人  杨熹  通讯地址  南通市桃园路 8 号  联系电话  13862747121 传真   邮政编码  226001 建设地点  崇川路北侧、通富路以西、世纪大道以南  立项审批部门  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通发改行审 201385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 72)  占地面积( m2)  27143.87 绿化面积( m2)  9503 总投资  (万元)  36667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 原辅材料  名称  年用量  主要设施  名称  规格  数量  能源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 /年)  174680 天然气   电(度 /年)  -  燃煤(吨 /年)  -  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类         型  年排水量(吨) 排放去向  综合废水  134200 世纪大道市政污水管网 观音山污水处理厂 长江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2续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南通中南世纪花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出让方式取得了宗地编号为CR0504 附 1 地块(崇川路北、通富路西、世纪大道南)的土地使用权,目前该地块内中南世纪花城 1、 2 期项目已建成完成, 3.1 期项目已通过环保审批手续,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根据南通中南世纪花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计划,现拟实施中南世纪花城3.2 项目。中南公司结合市场调研,决定本次拟建项目先行开发建设 3.2 期项目中的 2 栋( 40#、 43#楼)住宅楼及配套地下车库等公建设施,余下建设内容另行申报建设。拟建项目将充分考虑现代社会住宅使用者对居住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创造属于时代同时也属于地方的生活园区。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对发展该区域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加社会人员就业机会,改善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将起到显著的正面作用。  根据南通市环境保护局对本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的咨询意见 “请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我局审批 ” ,南通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受南通中南世纪花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环评仅对本次实施的 2 栋( 40#、 43#楼)住宅楼及配套等建设内容进行评述。  2、项目规模  根据此次拟建 2 栋( 40#、 43#楼)住宅楼及配套公建设施的建设情况,拟建项目投资额约 36667 万元,用地面积 27143.87 m2,总建筑面积 106815.6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9596.89m2,地下建筑面积 30331.63m2。建筑密度 7.9%,容积率 2.564,绿地率 35.01%,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  3、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拟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新城区东部,中南世纪花城 3.1 期西侧。地块北侧为世纪大道、世纪大道北为西世纪新城,西侧为预留用地、预留用地隔规划道路为通大附中,南侧隔预留用地、规划商业用地为南通大学,东侧为建设中的中南世纪花城 3.1期。拟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周边 300 米土地利用现状见附图 2。   3续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 1-1  拟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位数量  合计  1 总用地面积  m227143.87 2 总建筑面积2106815.65 3 地上总建筑面积  m269596.89 其   住宅建筑面积269596.89 4 地下建筑面积  m230331.63 其中  非机动车车库面积  m26887.13机动车车库面积223444.5 5 建筑占地面积  m22151.016 建筑容积率  - 2.564 7 建筑密度  % 7.9 8 绿地率 35.01 9 机动车停车位  个  610 其中  住宅地下停车位  个  610 10 非机动车停车位  个  1114 其中  住宅地下停车位  个  1114 11 总户数  户  557 4、项目组成及平面布置  本次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2 栋高层住宅楼及一些配套设施,具体如下:  住宅:由 40#、 43#楼 2 栋 32-33 层高的建筑组成,位于地块北侧。  地下建筑:主要用于设备用房、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车库。  项目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 3。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所在地块原为空地,土地已平整完毕,不存在环境问题。   4表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形、地貌  本区域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从 西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地面高程为海拔(黄海标高) 4.5 5 米。东南部高程约 3.2 米。  地质构造属东部新华夏系第一沉降带,埋深 0 65m 主要由粘性土及粉砂等冲积物组成,埋深 65 120m 主要由粉砂及细砂含角砾等冲积、洪积物组成,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 1.0 1.2m 左右。  本区域地震频度低,强度弱,为较稳定的弱震区,地震烈度在 6 度以下。  2、气候、气象特征  本区域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 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梅雨 ”, “台风 ”等地区性气候明显。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全年以偏东风为最多。据南通气象台 1951 2002 年气象观测资料:本区域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 1089.7mm,日最大降雨量 287.1mm。年平均风速 3.0m/s,年最大风速 26.3m/s(N)。大气层结稳定度以中性状态为主, 2002 年 D 类稳定度出现频率约占 46%。  3、水文    本地区处于长江潮流界内,水流呈不规则半日 潮往复流动,长江多年平均流量约 31060m3/s,年均径流量 9793 亿 m3。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崇川自古称为 “崇川福地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称为长寿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面积 99.9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 54 万,下辖十个街道,是南通市人口最密集,生产要素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2012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02 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发展速度 111.0%, 人均 GDP67381 元, 财政总收入 123.8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同类主城区中位居前茅。  根据南通市未来城市化发展方向,结合区内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基础,全区大致可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风景区带功能区域。项目所在地新城区围绕南通市新的行政中心的功能定位,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商住一体的房地产业和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文化教育、体育休闲、社区居住服务等产业。   5表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空气质量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郊大气自动站 2013 年 11 月 1 日到 7 日的监测统计结果表明, 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空气中 PM10、 SO2、 NO2的七日均值浓度分别为 0.128 mg/m3、0.024mg/m3和 0.035mg/m3,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  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12 年对长江南通段的监测数据见表 3-1。由表 3-1 可知,长江南通段的主要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 等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类标准。  表 3-1   水质监测情况 (单位: mg/L)  名称  pH 值  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氧 挥发酚  石油类  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达标情况长江南通段  7.90 2.5 8.4 0.002L 0.01L 0.24 2.7 类达标3、声环境质量  为掌握拟建项目周边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3 年 12 月 1日在本项目边界布设了 8 个环境本底噪声测点(见附图 3) ,监测结果见表 3-1。  表 3-1  拟建项目周边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 dB(A)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昼间声级值  夜间声级值  执行标准  1 项目东侧  51.3 41.9 1 2 项目东侧  50.9 42.2 1 3 项目南侧  50.7 40.8 1 4 项目南侧  51.2 41.3 1 5 项目西侧  49.7 40.1 1 6 项目西侧  50.1 40.5 1 7 项目北侧  51.0 41.5 4a 8 项目北侧  50.8 40.2 4a 由表 3-1 可见,所有测点昼间和夜间声级值监 测结果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6续表三、环境质量状况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表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保护目标  规模  方位  距离( m)  环境功能  大气  环境  世纪新城居民  2000 户, 6000 人 N 100 二级  世纪东城居民  1600 户, 4800 人 NE 200 中南世纪花城一期、二期、 3.1 期(在建)居民  5971 户, 17913 人 E 230 南通大学  - S 400 通大附中  - W 300 虹桥医院  - W 600 水环境  裤子港河  小河  E 300 类  界港河  小河  E 700 声环境  世纪新城居民  2000 户, 6000 人 N 100 1 类  世  东城居民  1600 户, 4800 人 NE 2 0 中南世纪花城一期、二期、 3.1 期(在建)居民  5971 户, 17913 人 E 230 南通大学  - S 400 通大附中  - W 300 虹桥医院  - W 600  7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区域大气环境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具体见表 4-1。  表 4-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污染物名称  浓度限值( mg/m3)  依据  小时均值  日均值 年均值GB3095-2012 PM10- 0.15 0.07 SO20.5 0.15 0.06 NO20.20 0.08 0.04 2、水环境  根据苏政复 200329 号文,长江南通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具体见表 4-2。  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mg/L)  类别  pH 溶解氧  CODMn氨氮  挥发酚 石油类  五日生化  需氧量  类  6-9 5 6 1.0 0.005 0.05 4 3、环境噪声  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 1类标准,昼间( 06-22 时)为 55dB,夜间( 22-06 时)为 45dB。  交通干线世纪大道两侧 45m5m 内执行 4a 类标准,昼间( 06-22 时)为 70dB,夜间( 22-06 时)为 55dB。   8续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水污染物  污水直接接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观音 山污水厂作进一步处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氨氮、总磷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 CJ343-2010)表 1 中的标准,具体见表 4-3。  表 4-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 mg/L, pH 除外 )  项    目  pH COD SS NH3-N* 动植物油  TP* 三级排放标准  6 9 500 400 45 100 8.0 *氨氮、总磷参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 CJ343-2010)中的排入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下水道系统的标准值。  2、场界噪声  项目建成后,边界执行国家社会生 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 中的 1 类标准, 昼间 ( 06-22 时) 为 55dB, 夜间 ( 22-06时) 为 45dB。 临交通干线世纪大道 50m 内边界执行 4a 类标准, 昼间 ( 06-22时)为 70dB,夜间( 22-06 时)为 55dB。  3、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中相关标准,具体标准见表 4-4。  表 4-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9续表四、评价适用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  总量控制一览表  类别  项目  接管总量  废水  (接管考核量)  废水量  134200m3/a COD 40.26t/a NH3-N 4.70 t/a SS  26.84 t/a 动植物油  5.37 t/a 总磷  0.74 t/a  10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主体工程  拟建项目规划占地面积 27143.87m2,总建筑面积 106815.65m2。地上建筑面积 69596.89m2,地下建筑面积 30331.63m2。本期项目包括 40#、 43#楼 2 栋高层住宅楼及地下车库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2、配套工程  本项目机动车、非机动车组织均采用地下停放 的方式,机动车地下停车位610 个,非机动车地下停车位 1114 个。  3、 公用工程  给水工程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拟从世纪大道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一路 DN200 给水管,经总水表和防污隔断器进入,在地块内形成环状管网,供项目生活、消防、绿化等使用,分别设置生活、消防水表。  供水设备置于地块地下车库内。系统均采用调节水池 -变频泵组升压的供水方式。高层住宅 1-4 层及地下车库部分由市政供水系统直接供水,高层住宅 5-13层由低区加压变频泵组供水,高层住宅 14-22 层由中区加压变频泵组供水,高层住宅 23-33 层由高加压变频泵组供水。  排水工程  本项目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道;地面雨水经小区雨水口收集后,就近排入项目西侧规划河道。  供电工程  本项目用电由城市电网供应, 通过变配电所调配后供项目设备、 照明等使用。其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事故照明、火灾自动报警、应急照明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客梯、生活给水泵等也为一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  通风  本项目地下汽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以排出汽车尾气。补风由车道入口自然补充,不靠近汽车坡道的防火分区,补风为机械补风;地下自行车库、设备用房均设机械排风系统,分别通过自行车坡道及隔墙上的防火风口自然补风;住宅厨房设带止回装置的脱排油烟垂直防火排风竖井, 各户的厨房油烟由脱排油烟机排 11续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至竖井后引至屋顶高空排放;住宅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电梯机房设机械排风,通风标准为 15 次 /小时换气次数。  4、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废气  1)扬尘  施工阶段场地平整、打桩、挖土、材料运输、装卸等过程都会发生扬尘污染。扬尘主要有施工作业扬尘,混凝土搅拌、水泥装卸、加料等扬尘,地面料场的风吹扬尘、汽车行驶扬尘等。主要污染因子为 TSP。  2)尾气  尾气主要来自土建阶段施工机械及交通运输车辆排放出废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 NO2、 CO 和烃类物等。  建设项目建设期废气产生情况见表 5-1。  表 5-1 大气污染物产生情况表  污染源名称  污染物名称  产生状况  治理  措施  去除率  ( %)  浓度  ( mg/m3)  产生量  ( t/a)  施工  扬尘  1.5 30 - 直接  排放  - 机动车  NOX、 CO 和烃类物 - 很少  废水  拟建项目施工期废水来源于工程用水和生活用水。  工程用水主要为混凝土、砂浆制备和浇注、养护用水,以及施工物料冲洗、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冲洗水、抑尘喷洒水等。  施工期生活污水是由于施工队伍的生活活动造成的,包括食堂污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上述污水的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  根据同类建筑类型和规模计算的本项目施工期废水源强分析如表 5-2。   12表 5-2  施工期废水源强分析结果  废水种类  废水产生量( t/d)  污染物排放浓度( mg/l) 排放源  ( kg/d)  用水量  废水量  COD NH3-N SS COD NH3-N SS 工程废水  6.00 5.10 50 - 500 0.255 - 2.55 生活污水  4.5 3.825 200 30 - 0.765 0.115 - 合计  10.5 8.925  - - - 1.02 0.115 2.55 对于施工期废水,建设方拟分别采取沉淀池、 隔油池、化粪池进行处理,然后排入施工期临时形成的污水管道,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噪声  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和车 辆运行会带来噪声污染。土建阶段的噪声源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如推土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上述设备运行时的噪声值见表 5-3。  表 5-3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单位: dB  设备  名称  打桩机  挖掘机  推土机 装载车 搅拌机 振捣棒钻孔  灌桩  双笼  电梯  水泵噪声级  85-100 85- 5 80-86 85-94 90-95 95-100 80-90 70-75 75 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 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更高,辐射范围更大。另外,施工过程中各种车辆的运行,将增加公路的车流量,引起公路沿线噪声值增加。  固废  施工垃圾主要来自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 队伍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每日发生量约 0.1t,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施工垃圾则大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用车辆运至指定地点统一安排利用。   13续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拟建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作为住宅使用,无任何工业生产,根据该项目建设内容,仅从居民、配套公建等的用水,厨房、停车场产生的废气等方面进行项目污染源分析。  ( 1)废气   居民厨房油烟  居民住宅厨房产生的油烟气,据类比调查, 500g 菜油在 2205状况下,距离油锅 12 厘米处的油雾浓度列于表 5-4。  表 5-4 居民住宅厨房油烟排放浓度测试结果  单位: mg/m3样品号  1 2 3 4 5 6 7 8 平均  油烟浓度  5.07 5.29 5.01 4.57 4.36 3.93 4.64 4.78 4.71 由表 5-4 可见,一般家庭厨房燃气灶产生的油烟浓度约为 3.93-5.29 mg/m3,平均为 4.71 mg/m3。  居民生活燃气废气  本工程居民及公建燃料规划使用天然气, 其主要成份为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乙烷、丙烷和丁烷。天然气发热量高、燃烧充分、无粉尘灰渣等产生 ,所以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天然气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天然气燃烧后,废气经抽油烟机抽走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 CO2, CO 和 NOx 占极少部分。该废气不经治理即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因此本报告对其不作具体统计分析。  汽车尾气  该项目汽车尾气主要来自于设置的地下及地上停车位。 项目共有地下机动停车位 610 个。地下车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机械送、排风系统排放,计算废气排放源强时,主要考虑地下车库汽车排放的废气。  汽车尾气主要是指汽车进出车库及在车库内行驶时,汽车怠速及慢速( 5km/h)状态下的尾气排放,包括排气管尾气、曲轴箱漏气及油箱和化油箱等燃料系统的泄漏等。参照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 ,有代表性的汽车排出物的测定结果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 5-5。   14续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 5-5    机动车消耗单位燃料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系数  g/L 汽油  污染物  车种  CO HC NOX轿车(用汽油)  191 24.1  2.3 轿车进出车库的行驶速度要求小于 5km/h,出入口到泊位平均距离按 50 米计算,汽车出入车库的运行时间约为 100 秒(汽车从出入口到泊位 36 秒,从汽车停在泊位至关闭发动机 1 3 秒,汽车从泊位启动到出车平均 60 秒,总和为100 秒) 。轿车低速行驶的平均油耗为 0.2L/km,每辆汽车进出车库废气污染物产生量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Q fM,其中 M=mt 式中: Q 为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污染物产生量, g;  f 为污染物排放系数, g/l 汽油;  M 为每辆汽车进出停车场耗油量, L;  m 为车辆进出停车场的平均耗油速率,取 0.2L/km,按车速 5km/h 计算,可得 2.7810-4L/s;  t 为汽车出入停车场与在停车场内运行时间总和, 100 秒;  按以上公式计算,每辆汽车进出地下车库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如下表:表 5-6    每辆汽车进出产生的废气污染物的量  单位: g HC NOXCO 0.67 0.62 5.31 停车库对环境的影响与其运行工况(车流量)直接相关。本次评价取最不利条件,即泊车满负荷状况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类状况出现概率极小,而且时间极短。一般情况下,区域进出车库的车辆在早、晚两次较频繁,其它时间段较少,同时车辆进出具有随机性,亦即单位时间内进出车辆数是不定的。据对相关现有停车库(场)的类比调查,每天进、出车库的车辆数,可按平均早、晚一日出入两次计算。因此,本项目共有地下停车场泊位 610 个,按每个泊位一天内有 2 次汽车进出,则日车流量为 1220 辆 /日,汽车尾气排放源强见表 5-7。   15续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 5-7    汽车尾气污染物最大源强   泊   车流量(辆 /日)  项目  HC NOXCO 610 1220 日排放量 (kg/d) 0.817 0.756 6.48 年排放量 *(t/a) 0.298 0.276 2.37 *一年按 365 天计算。  废水  拟建项目废水主要来源于住宅生活用水, 另外还有地下车库、 道路地面冲洗、绿化浇洒等公共部分用水。  项目建成后,年用水量约为 17.468 万 m3,污水以用水量(不含浇洒道路及绿化用水量)的 80%计,污水年排放量为 13.42 万 m3。生活污水、综合污水(包括商业污水、其他污水等)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 SS、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等污染物,参考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浓度 COD 为 300mg/L、 SS 为 200mg/L、氨氮为 35mg/L、总磷为 5.5mg/L、动植物油 40mg/L。 COD 年净排放量约 40.26t,SS 约 26.84t,氨氮约 4.70t,总磷约 0.74t,动植物油约 5.37t。  用水量估算表见表 5-8。  表 5-8    拟建项目用水及污水产生情况 (万 m3/a) 用水单位  用水定额  用水单元  用水日数  用水量  污水量  住宅  250 L/d人  1671 人  365 15.25 12.20 浇洒道路及  绿化用水量  2L/m2d 10443.47m2300 0.63 - 小计  - - - 15.88 12.20 不可预见  小计 10% 1.588 1.22 合计  - - - 17.468 13.42 注:项目共 557 户,按每户 3 人计算,住宅部分共计 1671 人。  噪声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作为居住, 因此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建筑内的空调、 风机、水泵、电梯等服务于住户生活的机电设备,煤气调压站等的噪声,汽车进出地上停车场以及地下车库的噪声和地下车库竖井排风口的噪声等。 各噪声源的噪声水平见表 5-9。   16续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 5-9  各类设备噪声强度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值 dB(A) 设  位置  1 地下车库排风风机  7883 地下车库  2 地下车库送风风机  7883 地下车库  3 地下车库排烟风机  7883 地下车库  4 生活用水泵  8085 地下车库  消防水泵  8288 地下车库  5 煤气调压站  7578 煤气调压站房内  6 喷淋泵  8286 地下车库  7 电梯(机房)  7578 屋顶层  8 汽车出入地下车库噪   6065 - 9 人员进出噪声  75 - 固废  本项目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类比同类项目,其产生量计算见表 5-10。  表 5-10  拟建项目生活垃圾产生情况 (t/a)  产生单位  产生系数  产生单元  产生量  小区住户  0.60 kg/人 d 1671 人  365.95垃圾主要成份为塑料袋,纸屑、织物及其它,无特殊有毒、有害物质。采用袋装,分类收集,存放在垃圾筒内,每天定时由人工清运到垃圾转运站,密闭放置,再由环卫部门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   17表六、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方法评述  ( 1)施工期扬尘防止措施评述  根据建筑施工行业所要求的 “文明施工 ”中部分内容和通用要求,采取的扬尘防止措施一般有: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高度在 1.8 米以上的围栏;对物料堆场进行遮盖;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和建筑人员生活垃圾;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运输车辆不过载等。以上防治措施亦为如能很好地实施,能起到一定抑尘作用。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的精神,本环评报告提出以下建议供建设方采纳实施。  应按照本市的规定要求,不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而采用商品混凝土,确实需要使用的搅拌场应有控制扬尘措施,其中特别要强化水泥装卸中的管理,要按规定进行管口的衔接,及时清理收尘袋,立罐内水泥的装载不可过量。   在开挖、钻孔时对干燥断面应洒水喷湿,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由于植被破坏而使表土松散干涸的场地,也应洒水喷湿防止扬尘;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回填作业时产生扬尘扬起。   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尽可能减少堆场数量,所有的物料应按既定布局分类堆放有序,并须具备覆盖物和喷洒水设施,以防出现风速过大或不利天气状况时能及时遮盖。废料必须及时清运,严禁高空抛洒建筑垃圾。  采用封闭式渣土清运车,严禁超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洒落应及时清除,减少二次扬尘污染。   大门处设置车辆冲洗处,车辆出场须将车轮及底盘冲洗干净,不带泥沙上路。  统筹安排工期,缩短施工时间。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裸露地面应绿化或铺装。  ( 2)营运期  目前评价区内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所产生的废气。项目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GB50180-93)和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 JGJ100-98)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采用机械强制式排气将车辆排放的废气由无组织排放变为有组织排放,使地下车库中的汽车尾气向高空排放,由于尾气污染物浓度不太高,通过自然扩散 18续表六、污染防治措施  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本环评报告还提出以下建议供建设方采纳实施。  加强交通管理,减少和治理交通废气  项目建成后,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应保证进出车辆的行驶畅通,停车场的汽车避免怠速空转,同时最大化地进行地面绿化,提高环境对空气的自净能力。  绿化美化  提高评价区内植被覆盖率,尽可能多地栽种植物,并进行良好的生态配置。在绿化过程中考虑选择对污染物具有较强吸收力、较强滞尘能力的植物。道路两侧设防护林带,既能美化环境,又可净化和缓冲大气污染,保持充足的氧气。  2、污水处理方法评述  ( 1)施工期  本项目施工期污水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清洗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产生的废水与施工队伍生活污水。  根据环境管理和建筑行业 “文明施工 ”的要求,建设方应采取的环保措施以及本环评报告的建议为:  施工场地应为硬(干)地坪,场地应铺设连接污水管网的通道,并在通道口设置隔栅,防止泥浆、污水中杂物堵塞管道。  道路应坚实、平坦,有排水措施,在现场搅拌、运输砂浆、砼过程中要做到不漏、不洒、不剩。应根据泥浆水不同的发生量设置若干不同规模的简易沉淀池,泥浆水经沉淀分离后上清液作为一般废水排入污水排放系统,应尽可能地将沉淀池出水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其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隔油处理。工地临时厕所应设置简易化粪池,采用水冲式厕所。以上所有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均应排入施工场地临时铺设的连接市政污水管网的通道内,不得排入附近河流。  ( 2)营运期  本项目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地面雨水经小区雨水口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和规划河道;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道,接入观   19续表六、污染防治措施  音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尾水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后最终排入长江。  拟建项目污水管网的设计应具有科学性、 合理性,施工应高标准、严要求,以保证质量,保证管网的畅通,避免出现渗漏、外溢等影响区内环境的现象。  3、噪声防治措施评述  ( 1)施工期  拟建项目北侧为世纪新城,南侧为南通大学,东侧为中南世纪花城一期、二期住宅,项目施工期对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施工噪声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使工程施工噪声满足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作业时间。  对主要噪声设备实行限时作业,中午 12: 00-14: 30 分,尽量避免多台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原则上夜间(晚 22 点到次日早晨 6 点)禁止使用搅拌机、振捣器、电锯等高噪声设备和运输装卸建筑砖瓦、灰沙、石料等建筑材料。确因建筑工艺需要及其它特殊原因须在夜间施工的,应提前报 请环保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公告周围居民。    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  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是从声源上对噪声进行控制,淘汰高噪声施工机械,推广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控制施工噪声的影响很有效,如液压机械较燃油机械平稳,噪声低 10 dB( A)以上。  合理布局施工设备  在施工安排、运输方案、场地布局等活动 中考虑到噪声的影响,将高噪声设备布置在建设施工场地的西侧中央位置,以减小高噪声施工机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对高噪声设备应采取隔声、隔震或消声措 施,如在声源周围设置掩蔽物、加隔震垫、安装消声器等,钢制模板在使用、拆 卸、装卸等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轻拿轻放,以免模板相互碰撞产生噪声。预计采取了 这些措施后可降低噪声源强10-30dB(A)。   20续表六、污染防治措施  突出施工噪声控制重点场区  对受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敏感点,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制订具体降噪工作方案。 建议采用临时高隔声围墙或在靠敏感点一侧建工房, 以起到隔声作用,减轻噪声影响。  减少施工期的振动影响  拟建项目周边有居住区、医院等敏感点,因此为减少施工期的振动影响,不得使用传统的锤击打桩工艺,应采用新型的打桩工艺,如深层搅拌桩、静压桩和钻孔灌注桩等,尽可能的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营运期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作为住宅使用,因此营运期的主要的噪声源为设备噪声、人员进出活动产生的噪声、汽车进出产生的噪声等。设备噪声源主要有地下车库通风通烟设备、水泵、电梯等。根据类比同类设备,设备噪声值约 75-88dB(A),汽车进出地下车库入口时(限速 5 公里)产生的噪声约 60-65dB(A),人员进出活动噪声值约为 75dB(A)左右。为了防止噪声污染,确保噪声达到排放标准,本项目拟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所有空调、通风及排风系统的风管上均设消声装置以减少噪声;风机与风管之间均采用阻燃柔性联接,长度 L=200mm,且风机采用单独的强弹簧支吊架。  所有空调、通风设备采用节能、低噪声设备,通风空调设备均采用减振器或减振吊架安装。  汽车库尾气排放口距地高度均大于 2.5m,且不直接吹向人体。排风出口百叶采用消音百叶风口,减少噪音。排风机采用低噪音风机,进、出口设消声器。  只要建设方认真采取上述环保综合防止措施,预计不会影响周边声环境质量,不会造成扰民影响。   21续表六、污染防治措施  4、固废防治措施评述  ( 1)施工期  拟建项目施工期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严禁在工地焚烧各种垃圾废弃物。对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先分类回收,确保资源不被浪费。  加强出渣管理,可在各工地范围内合理设置渣场,及时清运,不宜长时间堆积,不得在建筑工地外擅自堆放余泥渣土,做到工序完工场地清洁。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余泥等散料运输必须有 资质的专业运输公司运输,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超载、沿途撒漏;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尽量缩短在闹市区及居民区等敏感地区的行驶路程;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  ( 2)营运期  拟建项目营运期的固废主要为居民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每天统一收集清运,送垃圾填埋场处理,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2表七、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类    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   称  产生浓度( mg/m3)产生量  ( t/a)  排放浓度  mg/m3排放量  ( t/a)  排放去向大  气  污  染  物  住宅厨房  燃烧废气  - - - - 大气油烟  - - - - 汽车尾气  CO  - 2.37 - 2.37 大气HC  - 0.298 - 0.298 NOX- 0.276 - 0.276 类  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   称  产生浓度  ( mg/L)  产生量  ( t/a)  排放浓度  ( mg/L)  排放量( t/a)  排放去向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污水量  - 134200 - 134200  COD 300 40.26 300 40.26 接污水总管  NH3-N 35 4.70 35 4.70 SS  200 26.84 200 26.84 动植物油  40 5.37 40 5.37 总磷  5.5 0.74 5.5 0.74 类  型  排放源  产生量  t/a 处理处置量( t/a)  综合利用量( t/a)  外排量( t/a)  备注固废  生活垃圾  365.95 365.95 0 环卫统一清理声源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数量  单机声级值 dB(A) 防治措施    生活用水泵  - 80-85 吸声材料、隔震垫、地下室内安放、隔声等  煤气调压站  - 75-78 地下车库机械送、排风系统- 78-83 人员进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