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XX市道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甲字第 2205 号  福州市义序路 (齐安路 -天水路 )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本 )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建设单位: 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  编制时间:二零一 四 年 一 月  前   言  一、建设项目特点  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工程位于南台岛义序片区,西起现有的齐安路,止于规划的天水路,呈东西走向,长度 822.31m。本项目在现有义序路上进行拓宽,形成 42m 宽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 40km/h。本项目主要声环境敏感目标集中在道路北侧的盘屿中 学和下厝村,道路南侧地块均为利嘉海峡商业城用地。项目用地为建设用地,地表缺乏植被覆盖,周边无生态敏感目标分布。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  2013 年 9 月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受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委托承担福州市义序路 (齐安路 -天水路 )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本院技术人员对工程现场进行了实地勘察,按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根据项目建设的主要污染环节和污染因子,开展项目区域环境调查和监测,并收集相关资料。同时,在省环境保护设计院网站进行了项目 的第一次公示,向当地公众介绍项目建设概况和主要环境问题,建设方和评价方联系方式。  对本项目沿线环境进行了 多次 实地踏勘,调查了沿线的环境概况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公众意见, 对拟建工程进行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 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形成了报告书简本。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的有关规定 ,在项目周边和我院网站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向公众展示简本,介绍项目环境影响 概要 。通过调查人员现场发放和网站下载等方式发放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公众对项目建设 的基本态度、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环保建议。调查表通过现场人工、电子信箱、邮寄等多方式回收。通过公众调查环节,了解到项目建设得到大部分公众的支持。  我院于 2013年 11月完成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福州市环保局于 2013年 12月 26日主持召开该报告书技术审查会。我院根据技术审查会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认真修改,形成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  三、项目主要关注环境问题  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 施工期 对周边现有声环境影响,项目 征地拆迁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 营运期交通噪声 对沿线村庄的 影响 。  四、主要结论  通过各专题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环评认为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道路工程的建设可以大大改善义序片区目前落后的交通现状,极大提高当地的 交通疏运能力和行车安全, 推动义序片区经济发展,加快福州市“东扩南进西拓”的建设进程。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20)和福州市南台岛(义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符合。 项目建设将会对沿线声环境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在 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减缓措施,真正落 实环保措施 “ 三同时 ” 制度,产生的负面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并能为环境所接受。从环保角度 分析 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2014年 1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由来 . 1-1 1.2 评价目的 . 1-2 1.3 编制依据 . 1-2 1.4 评价等级与范围 . 1-5 1.5 评价内容和工作重点 . 1-5 1.6 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 1-7 1.7 评价预测时段 . 1-8 1.8 环境保护目标 . 1-8 1.9 评价技术路线 . 1-9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 . 2-1 2.2 交通量预测 . 2-4 2.3 主要工程方案 . 2-6 2.4 工程土石方数量 . 2-9 2.5 工程用地及拆迁数量 . 2-10 2.6 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 2-11 2.7 工程环境影响要素识别及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2-13 2.8 工程污染源分析 . 2-15 2.9 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 . 2-22 2.10 清洁生产分析 . 2-24 第三章   环境概况  3.1 自然环境 . 3-1 3.2 社会环境 . 3-5 3.3 区域相关规划概况 . 3-7 第四章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声环境现状调查 . 4-3 4.2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 4-2 4.3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 4-6 4.4 沿线土地利用规划建议及噪声控制建议 . 4-18 4.5 小结 . 4-19 第五章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5-1 5.2 生态环境影响 . 5-2 第六章  其他环境影响评价  6.1 水环境影响分析 . 6-1 6.2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 6-5 6.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6-11 6.4 社会环境影响 . 6-12 6.5 事故风险评价 . 6-13 第七章   公众参与调查  7.1 调查目的 . 7-1 7.2 公众参与调查 . 7-1 7.3 调查小结 . 7-9 第八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8.1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内容 . 8-1 8.2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综合内容 . 8-3 8.3 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 8-4 8.4 风险防范方案 . 8-4 8.5 结论 . 8-5 第九章   环保对策措施和投资估算  9.1 设计阶段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9-1 9.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9-2 9.3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 . 9-7 9.4 环境风险事故控制和防范措施 . 9-11 9.5 环保投资估算 . 9-15 9.6 项目竣工环保设施验收要求 . 9-16 第十章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10.1  环境管理计划 . 10-1 10.2  环境监测计划 . 10-4 10.3 环境监理计划 . 10-5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1 社会经济效益简析  . 11-1 11.2 环境影响损失分析  . 11-1 11.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1-2 第十二章    结   论  12.1 工程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12-1 12.2 工程环境影响 . 12-2 12.3 环保措施 . 12-10 12.4 总结论 . 12-11 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1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由来  福州市南台岛义序区位于大福州都市区及闽江口城镇群的核心位置,是城区沿江向海发展的“咽喉”要地,处于现福州城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马尾、琅岐、长乐)的连接部,距福州市政府直线距离约 10 公里,距琅岐岛直线距离约16 公里,距规划长乐滨海新城核心区直线距离约 16 公里。近期可成为推动城市全面东扩的“发动机”,有利于突破城市现状单中心的传统格局,拉开城市框架,促进福州主城沿江向海轴向拓展。同时该片区也是福州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交通上从机场、港口进入城区的人流大都 经过此处;闽江、乌龙江、城门山、清凉山、鼓山等自然山水资源丰富;周边有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火车南站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同时该地区也是从城市南、东进城的主要门户地区,属于人流高度集中的区域,因此该地区有条件建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  “门户”和“窗口”。  目前,福州尚处于单中心极化的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大部分均集聚在中心城区,导致中心城区超负荷运转,引发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历史文脉破坏严重、城市特色流失等诸多问题,亟需寻求破解之道。马尾新城的建设将使福州从单中心城市走向多中心城市、从主城区走向福州大 都市区的跨越式发展。义序路为义序片区西部的主要生活性干道。义序路道路工程的建设对形成义序片区骨架路网、改善片区交通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疏散中心城区交通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是义序片区城市干道,义序路作为片区重要的市政配套工程,其建设对引导城市发展,对促进片区的开发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发挥福州省会中心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也是实施城市“东扩南进西拓”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本评价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 道路工程全长 822.31 m,项目 总投资17765.68 万元。全部由福州市地方 政府筹资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 于 2013 年 9 月委托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进行 福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2 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 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工作 。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本项目沿线环境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了沿线的环境概况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收集有关资料,对拟建工程进行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分析,在此基础上,按规范要求 , 组织实施环评工作,于 2013 年11 月完成 该报告书 编制。  福州市环保局于 2013 年 12 月 26 日主持召开该报 告书技术审查会。我院根据技术审查会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认真修改,形成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天水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  1.2 评价目的  ( 1)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 2)通过对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本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环境和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  ( 3)将环境保护措施、建议和评价结论反馈于 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或减缓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  ( 4)为该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3 编制依据  1.3.1 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2 年;  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 年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02 年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2004 年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 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2004 年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 年修改;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7 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 年;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1988 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 204 号令, 1996 年;  (20)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8 年;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253 号令, 1998 年;  (22)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2 年;  (23)福建省实施 办法, 1995 年;  (24)福建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001 年修订;  (25)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2002 年;  1.3.2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 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规定, 2005 年;  (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 修正 本), 2013 年;  ( 4)国务院关于印发 的通知,国发 200038 号;  ( 5)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3年第 5 号;  ( 6)水利部、交通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水保 200112 号文;  ( 7)交通部印发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 2004164 号文;  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4 ( 8)交通部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 2004314 号文;  ( 9)福建省  “十一五 ”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专项规划,闽政 200642 号文;  ( 10)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珍贵树木保护的实施意见的通 知, 2001 年。  ( 11)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福建省环保局, 2005 年;  ( 12) 福州市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 13)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福建省人民政府, 2004 年;  ( 14)福建省交通厅关于加强交通行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闽交运安2003173 号文;  ( 15)福建省交通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手册,福建省交通厅;  ( 16)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办 200870 号;  ( 17)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 200394 号)  ( 18)关于发布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 20107号)  1.3.3 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T2.4-2009);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B 04-2010,交通部);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 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7)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8)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94);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5 (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12)公路路基施工设计规范( JTG F10-2006)。  (1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501182010) 1.3.4 工程技术资料及委托书  ( 1) 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 道路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州 市 规划设计研究 院)  ( 2) 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州市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 榕发改审批 2013241 号  ( 3) 委托书 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总公司  ( 4)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福州市城乡规划局, 2013.09.26 1.4 评价等级与范围  1.4.1 生态环境  评价等级:本项目为线性工程, 扩建道路 位于 城市 生态敏感性一般区域,路线长度小于 50 km,并且工程占地面积小于 20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确定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 道路 两侧各 200m 范围。  1.4.2 声环境  评价等级:本项目属于 扩建 工程,沿线途经 GB3096-2008 规定的 2 类 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增加,声环境影响以二级进行评价。  评价范围: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以内区域。  评价因子: LAeq 1.4.3 环境空气  评价等级: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 道 ,工程沿线无集中供热等服务设施,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环境空气影响以二级进行评价。  评价范围: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 200m 以内区域。  第一章    总论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1-6 评价因子:  NO2 1.4.4 地表水环境  评价等级:该工程污水排放量小( 12t,N3 注: M1,M2,M3,N1,N2,N3 和 GB1495 划定方法相一致。  采用内插法计算得本项目特征年日均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 2.2-2,根据工可报告,高峰期小时交通系数取 0.1计。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2-5 表 2.2-4  环评预测年交通量计算结果    单位: pcu/d  年份  近期( 2015年)  中期( 2021年)  远期( 2029年)  义序路(齐安路 天水路)  7462 13756 22080 V/C 0.15 0.29 0.47 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以及大、中、小车型分类方法,计算出项目近、中、远期昼夜小时交通量,见表 2.2-5。  表 2.2-5 本项目车流量情况     单位: veh/h 预测时段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小计  2015年  昼间  255 61 6 322 夜间  85 25 3 114 2021年  昼间  469 113 12 594 夜间  157 46 6 210 2029年  昼间  753 181 19 954 夜间  252 74 10 337 2.3 主要工程方案  2.3.1 道路平面设计  义序路位于义序片区的西部,道路起点接齐安路,东西走向,终点接天水路,规划宽度 42m,总长 822.309m,拟建设 1 座中小桥,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全线共设一处平曲线,最大半径 R=700m,不设超高及缓和曲线。全线设一对公交车站,沿线单位、厂区开口均按现状预留,并设置接线与现状道路接顺。  道路各项设计指标均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2.3.2 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  根据可研设计方案,义序路 标准横断面推荐方案如下:  42m=4.25 m 人行道(含树池) +3.5 m( 非机动车道) +1.5 m(侧绿化带) +10.75m(双向六车道) +2m(中央绿化带) +10.75m(双向六车道) +1.5m(侧绿化带) +3.5m(非机动车道) +4.25m人行道(含树池)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2-6 图 2.2-1 义序路 标准横断面图  2.3.3 道路纵断面  义序路为旧路拓宽改造,长度约 822.309m。道路最大纵坡 0.3%,最小纵坡 0.3%,最短坡长 130m,道路各项设计指标均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2.3.4 路基工程  路基的填筑材料因地制宜,就近取土。平整场地先挖除地表杂填土、腐植土、耕植土、植被等;路基 填筑应分层均匀碾压,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填料的强度、粒径及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土基顶面回弹模量不小于 35MPa。  本路段对边坡防护高度小于 3m 的一般路段采用喷播植草或铺草皮防护,边坡防护高度大于 3m的均为沿塘路段,对常水位加 0.5m安全高度以下的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对常水位加 0.5m 以上的部分采用喷播植草或铺草皮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施工期间采用编织袋围堰,交工后需对编织袋围堰予以清除。  本工程桥台台后路基进行了 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以减小台后不均匀沉降和避免地震沉 陷。  2.3.5 路 面 工程  本项目拟采用沥青砼路面,路面设计轴载为 BZZ-100KN。主要路面结构为:  (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2-7 机动车道采用 20cm 的级配碎石作为垫层,其上铺设 30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 7cm 厚 AC-25C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做下面层,以 5cm 厚 AC-20C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中面层,最后上面层铺设 4c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13,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为 66cm。  (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非机动车道采用 15cm 级配碎石作为垫层,其上铺设 25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下面层采用 8cm 厚 AC-25C 中粗式沥青混凝土,最后铺设 5cm 厚的 AC-13C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非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为 53cm。  ( 3)人行道路面结构  人行道采用 10cm 的级配碎石作为垫层, 15cm 厚 C15 透水混凝土做基层,上铺 3cm厚干性水泥砂浆作整平层,最后铺设 8cm 环保型透水地砖( 20 10 6cm),人行道路面总厚度 36cm。  2.3.6 桥涵 工程  本项目为沟通道路两侧义序片区内的规划水系,在沿途共布设了 1 座涉水小桥 2座箱涵,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 2.3-1  义序路沿线桥涵工程情况表  序号  桩号  样式  长度  桥涵形式  备注  1 K0+122 2 孔 4 2.5m 8m 箱涵  钢筋混凝土箱涵  2 K0+662.5 2 孔 4 2.5m 8m 箱涵  钢筋混凝土箱涵  3 K0+770 2 16m 32m 桥  预制预应力空心板梁桥  本项目桥涵设计基准期为 100 年,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涵洞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桥涵结构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采用 类水环境,防洪标准为 1/20。  2.3.7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本工程的交通安全设施包括的内容: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设计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5768-2009)为依据,同时参考交通工程手册, 以安全、快捷、舒适、经济和美观为安全设施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设施系统使用应达到的目标是:准确及时的交通诱导;清晰明了的夜间交通指示。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2-8 2.3.8 给排水工程  本项目排水工程主要承担福州市义序路道路工程地面以及沿线两边的雨、污水排放。现状为城中村,雨污水散排,基本无可利用管道。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分段排放,分别排入就近河道。污水排入天水路,最终排入连坂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水设计结合规划 在北侧设置 d1000雨水管,管长 830m,南侧设置 d800雨水管,管长 890m,通过 d1200雨水管就近排至规划河道中。污水在设计结合规划北侧设置d400污水管,污水排至天水路 d500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