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梁荣胜 7140528 目录 第一章 概 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 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 . 5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 7 2.1 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 11 3.1 项目建设必要性 . 11 3.2 项目建设可行性 . 12 4.1 污水处理规模 . 14 4.2 处理程度确定 . 14 4.3 污水最终出路 . 16 第五章 方案论证 . 17 5.1 厂址的选择 . 17 5.2 处理工艺的选择 . 17 5.3 工艺比选 . 18 5.4 工艺流程确定 . 24 第六章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 25 6.1 工程设计方案 . 25 6.2 各处理单元设计介绍 . 25 第七章 安全、环保、节能 . 33 7.1 安全生产 . 33 7.2 环境保护 . 34 7.3 节能 . 36 7.4 工程内消防 . 37 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 39 8.1 组织管理机构 . 39 8.2 组织管理 . 39 8.3 技术管理 . 39 8.4 人员编制 . 39 第九章 工程项目建设 . 41 9.1 厂址准备 . 41 9.2 工程项目实施 . 41 9.3 进度设想 . 43 第十章 运行管理 . 44 10.1 污水处理部分运行管理 . 44 10.2 污水处理系统维护 . 44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 . 45 11.1 工程简要概况 . 45 11.2 编制依据 . 45 11.2.1 资料依据 . 45 11.2.2 定额依据 . 45 11.2.3 其他依据 . 45 11.3 工程费用编制方法 . 46 11.3.1 工程费用 . 46 11.4 工程其他费用 . 47 11.5 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 47 11.6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47 11.7 流动资金估算 . 48 11.8 建设总投资 . 48 11.8.1 投资构成及投资比例分析 . 48 11.8.2 投资估算比例分析 . 48 第十二章 融资方案 . 50 12.1 资金使用计划 . 50 12.1.1 建设投资使用计划 . 50 12.1.2 流动资金使用计划 . 50 12.2 资金筹措 . 50 12.2.1 资本金筹措 . 50 12.2.2 债务资金筹措 . 50 12.2.3 融资方案分析 . 50 第十三章 财务经济评价 . 52 13.1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 52 13.1.1 编制说明 . 52 13.1.2 编制依据 . 52 13.1.3 其他说明 . 52 13.2 财务评价数据 . 53 13.2.1 成本预测 . 53 13.2.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估算 . 53 13.2.3 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 . 54 13.3 财务评价指标 . 54 13.3.1 财务盈利能力指标 . 54 13.3.2 盈亏平衡分析 . 54 13.4 财务评价结论 . 55 第十四章 工程效益分析 . 56 14.1 环境及社会效益 . 56 14.2 经济效益 . 56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1 页 共 55 页 前 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 是 著名 的 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 。 镜泊湖于 1982 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 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规划面积 1400 平方公里) ,2008 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 2010 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这对于 牡丹江市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客源市场 ,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 镜泊湖风景区污水处理工程原先采用活性污泥 法处理景区宾馆和度假村的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并投入试运行。由于在夏季游客大量增加,来水水量变化较大加之处理工艺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使得初期污水不能达到设计的达标排放要求。通过国内外方案的比选,并经专家论证,景区污水处理厂最终确定了“预处理 +MBR+生物接触氧化法 ”的改造工艺,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目前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中。 由于镜泊湖风景区地属于环境敏感区域,对景区宾馆、度假村产生的污水有极其严格的限制,前期由于镜泊湖风景区污水处理厂不能稳定达标,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景区的经济和旅游开发,因此确保景区污水处 理厂达标排放,并能满足最终重复利用的水质要求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根据牡丹江市环保局和相关部门的要求,经过对当地情况进行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并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景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后,其出水排放必须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2002) 一级 A 标准,保证景区污水处理厂在夏季游客量高峰期正常、稳定地运行。 本工程的实施将促进牡丹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镜泊湖风景区的水环境质量和提高景区人居生活质量,同时对其旅游资源投资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本工程的建设具有明显 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程投资估算为 3000 万元。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2 页 共 55 页 第一章 概 述 1.1 项目概况 1.1.1 工程名称 牡丹江市镜泊湖景区污水处理工程。 1.1.2 工程建设实施单位 牡丹江市水务局 。 1.1.3 工程建设实施范围 新建 污水处理 工程及其附属工程 拟建于 镜泊湖风景区边缘区域东南角 。 1.1.4 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 工程 预 期处理规模为 3000 吨 /日。 1.1.5 处理程度 本项目工程所处理的污水主要来自 景区 各宾馆、度假村的餐饮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出 水回用绿化用水或 直接排入镜泊湖流域。根据牡丹江市生 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防护的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镜泊湖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入湖的水质必须达到地表 类水水质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水质指标如表 1-2: 表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单位 mg/L) 序 号 类 类 类 类 类 1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 1 周平均最大温降 2 2 pH 值 (无量纲 ) 6-9 3 溶解氧 饱和率 90%(或 7.5) 6 5 3 2 4 高锰酸盐 指数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 COD)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3 3 4 6 10 7 氨氮( NH3-N) 0.015 0.5 1.0 1.5 2.0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3 页 共 55 页 8 总磷(以 P 计) 0.02(湖、库0.01) 0.1(湖、库0.025) 0.2(湖、库0.05) 0.3(湖、库0.1) 0.4(湖、库0.2) 9 总氮(湖、库,以 N 计) 0.2 0.5 1.0 1.5 2.0 10 铜 0.01 1.0 1.0 1.0 1.0 11 锌 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 F-计) 1.0 1.0 1.0 1.5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1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18 铅 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20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21 石油类 0.05 0.05 0.05 0.5 1.0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0.2 0.2 0.3 0.3 23 硫化物 0.05 0.1 0.2 0.5 1.0 24 粪大肠菌群(个/L)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根据以上标准,本次工程设计出水水质需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水质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如表 1-2 所示: 表 1-2 本工程出水水质主要指标 指标 COD/mgL-1 BOD/mgL-1 NH3-N/mgL-1 TP/mgL-1 SS/mgL-1 进水 600 350 40 2 200 出水 20 4 1 0.05 10 根据以上指标计算,按照 3000 吨 /日 的 处理规模考虑,本 污水处理 工程建成后, COD 每年消减 635.1t, BOD 每年消减 378.87t, SS 每年消减 208.05t,氨氮每年消减 42.705t,总磷每年消减 2.135t。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4 页 共 55 页 1.1.6 处理工艺 通过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处理工艺为: 1.1.7 工程选址 本工程选址于 镜泊湖风景区边缘区域东南角, 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 1.1.8 工程占地 工程占地:项目控制面积 40 亩,其中厂区占地面积 30 亩。 1.1.9 工程投资 本项目预计工程总投资为 3000 万元。 1.1.10 资金筹措 ( 1) 市 政府自有资金投入 1000 万元 ; 格栅 调节池 隔油池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MBR 进水 出水 污泥浓缩池 污泥脱水房 鼓风机房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5 页 共 55 页 ( 2) 申请国家资本金投入 2000 万元 ; ( 3) 若国家资本金不能到位,将引进企业运作 。 1.2 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 1.2.1 编制原则 ( 1)严 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依法保护环境,解决水环境污染。 ( 2)根据景区附近总体布局,结合环境和地形的特点,按照截、蓄、导三位一体的思路和原则,统一规划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污水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建设项目的效益。 (3)污水处理厂选用工艺应因地制宜,即具有稳妥、合理性,又具有先进性。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现代化管理,设计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技术及监测仪表。 (5)污水厂总图布置要求紧凑、合理、管 理方便,尽量减少占地。 (6)为污水处理厂将来的远期扩建创造条件,在近期工程的设计中应考虑适当的预留地及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 (7)污水管网设计在充分考虑到原有管网设施,充分利用自然的排水系统,尽量减少管网工程量,将中心镇区污水输送至处理厂。 ( 8)妥善处理、处置污水收集、输送、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栅渣,避免二次污染。 1.2.1 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4)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 ( 5)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22025) ( 6)黑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防护的实施办法 ( 7)牡丹江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6 页 共 55 页 ( 8)牡丹江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 ( 9)镜泊湖旅游区总体开发策划 ( 10)设计采用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 GB/T 50335-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JJ60) 建 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_GB50015-2009 1.2.3 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项目建议书,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建设地点环境概况、现状中心镇区的污水排放量及水质进行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角度对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处理工艺方案、建设进度安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等多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总结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7 页 共 55 页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2.1 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 市西南部的宁安市境内(东经1203112910,北纬 43464418)。镜泊湖在牡丹江干流上,北邻牡丹江市 80 多公里。东距绥芬河 130 多公里,南接吉林省敦化市,距长白山 250 公里。西靠海林市。镜泊湖南北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处 6 公里,最窄处 300 米,水域面积 80 平方公里,库容量 16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68%以上。 2.1.2 区域自然条件 ( 1)地形地貌 镜泊湖是火山熔岩堰塞湖,南北长 45km,东西宽一般在 500 1000m 之间,最宽处可达 6km,最窄 300m,水域面积 793km2。镜泊 湖山脉位于长白山张广才岭与老爷岭过度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湖西山势起伏较大,湖东及湖南山势较平缓,湖北是熔岩台地,地势平坦。镜泊湖景区北部地貌复杂,分布着大小 12 个火山口。山脉最高海拔 1260.7 米(鹿苑岛西面的老黑山),最低海拔 339.17 米(最低水位标高)。镜泊湖地质构造结构主要为花岗岩、珍珠岩、玄武岩等。园区西北部的火山群自一百万年前不断喷发,形成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四千八百年前左右的最后一次火山爆发的熔岩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 镜泊湖,还形成了小北湖、钻心湖、 鸳鸯池等一系列大小湖泊。 总体规划面积为 1726 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 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8 页 共 55 页 ( 2)水文特点 镜泊湖水系包括大小约 30 多条河流,呈向心式汇入湖中。这些河流多属山溪性质,水流湍急,径流集散速度很大,具有含沙量小、年径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冰期较长等特点。镜泊湖南北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处 6000 米,最窄处300 米,一般宽度在 500 1000 米之间,最深处 70 米( 在镜泊湖北部水域),水面积 79.3 平方公里,蓄水量约 16 亿立方米。第二大湖泊小北湖长约 6000 米,水面积 3.80 平方公里。镜泊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如下:最高水位多出现在八月至九月,最低水位多出现在三月至四月,多年平均水位为 347.95 米,最高水位为 354.43 米,最低水位为 339.17 米。镜泊湖水源于牡丹江。牡丹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牡丹岭,江水比降大,镜泊湖距牡丹江源头约 300 公里,落差达 750米左右。 ( 3)气象、气候特点 镜泊湖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的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内年平均气温为 3.6 度,最高温 度为 36.2 度。因其群山环抱、森林密布、水域辽阔及华夏峡谷的地形结构对湖区的小气候产生了微妙影响,夏季以西南风为主,早晚温差较大,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年平均降水量589.6 毫米。年平均气温 1.3C,年温差高达 38-48C。春季( 3 5 月)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 10C 左右。平均季降水量 50-80 毫米,仅占全年的 15%左右。 夏季( 6 8 月)炎热湿润多雨。 7 月份平均气温 19-20C,最高气温达 38C。平均降水量 200 400 毫米 ,占全年的 60%-70%。由于降水集中,间有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夏季需防洪、防涝。 ( 4)物种分布 奇特的地质构造,产生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及丰富的植物种类,园区植被保护较好,植被覆盖率 90%以上。本区属温带阔叶混交林,典型植被是红松林,红松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在阳坡或较干燥的生境处分布着蒙古枥;在阴湿的生境处则有槭、椴、水曲柳、榆、桦等阔叶树种,还有五味子、山葡萄、狗枣猕猴桃和辽东冷杉、杜松等树种。镜泊湖景区西部小北湖林场分布着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林区面积 46766 公顷,其中针阔叶混交林 26875 公 顷,占园区面积的 22.4%,镜泊湖景区附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 第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