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 前言 1.1 项目由来及特点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 2006年 3月经江苏省外经贸厅以苏外经贸字2006966号文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 , 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 ( HK3800) 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 , 隶属于协鑫集团 , 总部设于香港 , 公司位于 徐州经济开发区杨山路 66号 , 2006年 3月注册成立 , 注册资本 348696万元人民币 , 下属全资子公司有南京协鑫光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徐州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 公司股东及股权结构为 :协鑫光伏电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占股 64; 富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 , 占股 36%。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内 , 从事半导体元器件及太阳能电池的专用材料 -多晶硅及与硅相关产品的研究 、 开发 、 生产 、 销售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和在建项目共六个 。 其中 , 已建项目五个 ,分别为一期年产 1500吨 多晶硅项目 ( 以下简称 “一期项目 ”) 、 二期年产 1500吨多晶硅项目 ( 以下简称 “二期项目 ”) 、 6000吨 /年电子级多晶硅增资扩产项目 ( 以下简称 “三期项目 ”) 、 9000吨 /年电子级多晶硅增资扩产项目 ( 以下简称 “四期项目 ”) 和 20万吨 /年四氯化硅冷氢化技改 、 20万吨 /年三氯氢硅精馏提纯技改 、 年产 5000吨硅烷气项目 ( 以下简称 “技改扩建项目 ”) ; 在建项目一个 , 为 30万吨 /年四氯化硅 ( STC) 冷氢化技术改造项目 ( 以下简称 “冷氢化技改在建项目 ”)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有已建在建项目概况见表 1.1-1。 表 1.1-1 企业建设项目概况一览表 项目简称 一期项目 二期项目 三期项目 四期 项目 技改扩建项目 冷氢化技改在建 项目 环评批复 苏环管200682 苏环管20079 环审200814 苏环审200994 苏环审 201074 苏环便管 201097 苏环审 2011115 产品名称 电子级多晶硅 电子级多晶硅 电子级多晶硅 电子级多晶硅 三氯氢硅 高纯三氯氢硅 四氢化硅 ( 硅烷气 ) 三氯氢硅 高纯三氯氢硅 硅粉 主体工程 1500 吨 /年多晶硅1500 吨 /年多晶硅生产6000 吨 /年多晶硅/ 20 万吨 /年四氯化硅冷氢化装置 ; 30 万吨 /年四氯化硅冷氢化合成装置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生产装置 装置 生产装置 20 万吨 /年三氯氢硅精馏提纯装置 ;5000 吨 /年硅烷气装置 30 万吨 /年氯硅烷精馏装置 ; 2 万吨 /年硅粉生产装置 批复产能 电子级多晶硅 : 0.15万 t/a 电子级多晶硅 : 0.15 t/a 电子级多晶硅 : 0.6万 t/a 电子级多晶硅 :0.9 万 t/a 三氯氢硅 : 20 万t/a 高纯三氯氢硅 : 20万 t/a 四氢化硅 : 0.5 万t/a 三氯氢硅 : 30 万 t/a 高纯三氯氢硅 : 30 万t/a 硅粉 : 2 万 t/a 验收结论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 2008年 6 月 19日 徐州市环境保护局 ;2008 年 12月 19 日 环验2010147 苏环验201354 苏环验 201162 在建 注 : 20 万吨技改扩建项目中年产 5000 吨硅烷气装置于 2013 年 9 月投入试生产 。 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 , 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根据市场需求相应调整产品结构 , 将生产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转为以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为主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拟 通过技术改进 、 产品结构调整为太阳能级多晶硅 , 产能将达到 5.4 万吨 /年 , 是公司现有及在建装备已批复的 1.8万吨 /年电子级多晶硅产能的三倍 , 分析原因如下 : ( 1) 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中 , 还原炉的生产能力决定了多晶硅产能 : 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纯度降低 ( 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是 6N 9N、 电子级多晶硅纯度是 12N), 还原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 由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 7.5 天缩短为 3 天 , 由年运行 40批次增加到 85批次 ; 中能硅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不断摸索 , 优化还原工艺 ,提高还原进料量 , 优化还原炉进料配比 , 同时提高沉积速率 ( 达到设计值的 1.5 倍 ),使还原炉单炉单次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 由 2.1t 增加至 3.1t。 ( 2) 精馏装置由原来十 级精馏改为了五级精馏 。 精馏装置采用高效筛板塔进行有效分离 , 最终得到纯度满足要求的三氯氢硅产品 。 ( 3) 尾气回收装置增加吸附塔 。 尾气分离回收装置采用中能硅业自主开发的 GCL法还原尾气的干法回收技术 , 原料综合回收率达 99%以上 , 分离的氢气 、 氯化氢产品质量高 , 使混合气中的各种有用物料得到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 减少原材料的补给量 , 降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了能耗和成本 , 减少了环境污染 。 综上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原有生产装备不增加 、 生产原理及工艺路线等不变的前提下 , 现有 1.8 万吨 /年电子级多晶硅 生产线 如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 , 太阳能级多晶硅产能可达到 5.4 万吨 /年 。 根据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的请示 ( 苏发改工业 发 20131207号 ) ( 附件 2) 中 : “该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 , 是香港上市公司保利协鑫全资控股的高纯多晶硅生产企业 , 多晶硅产能为 5.4万吨 , 在国内外建设有多个技术研发中心 ”。 “该项目采用硅烷流化床技术 ,以硅烷气为原料 , 通过闭环工艺分解出颗粒状多晶硅 。 对原有 5.4万吨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生产线进行技改 , 建设硅烷法颗粒硅生产装置及配套的硅 烷气制备设备 , 其他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均依托公司现有设施 , 形成年产 5.4万吨硅烷法颗粒硅产能 , 其中 , 90%为太阳能级多晶硅 , 10%为电子级多晶硅 。 该项目在原厂区内实施 , 不新增土地 。 ” 另根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 ( 发改办产业 20132058号 ) ( 附件 1) “在多晶硅总量不增的前提下 , 采用硅烷流化床工艺对现有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 , 具有示范作用 , 有利于推动多晶硅技术进步 , 降低成本 , 对促进国内光伏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 ” 本次环评以此为依据 , 对原有的 5.4万吨 /年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生产线进行技改 , 项目实施后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形成年产 5.4万吨硅烷法颗粒硅产能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 194844万元 , 在现有厂区内建设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 , 建设硅烷法颗粒硅生产装置及配套的硅烷气制备设备 , 同时对企业现有淘汰的三期项目的 冷氢化 合成装置和精馏装置进行技术改造 , 满足全厂 5.4万吨 /年硅烷法颗粒硅产能的需要 。 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 废气处理设施等公辅工程 。 最终形成全厂年产 5.4万吨硅烷法颗粒硅产能 , 其 中 , 90%为太阳能级多晶硅 , 10%为电子级多晶硅 。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 , 在工程项目可研阶段应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为此 , 建设单位委托江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附件 3) 。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委托后 , 经现场实地踏勘 、 调研 , 在收集和核实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 根据国家环保法规 、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本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本项目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1.2-1。 图 1.2-1 评价技 术路线图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1.3 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 结合厂址地区环境特点 、 工程特点 , 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 1) 项目的建设是否能满足产业政策和环境法规 ; ( 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相关规划的要求 ; ( 3) 项目运行是否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 ; ( 4) 项目是否能到达清洁生产的要求 ; ( 5) 项目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是否能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 ( 6) 项目投产后全厂是否能够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 ( 7) 公众是否支持本项目的建设 。 1.4 主要结论 本项目位于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二期用地范围 , 符合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徐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等规划的指导思想 、 产业定位和土地使用原则 。 项目符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年本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2011年修订 ) 和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2年本 ) 鼓励类 ; 项目生产采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生产技术 , 做到节能降耗 , 符合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要求 ; 项目产生的废气 、 废水 、 噪声 、 固废 ( 液 ) 经过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 , 做到达标排放 ; 本项目建成后不会降低当地的环境功能要求 ; 总量能够在徐州市内平衡 ; 项目建设得到所在地公众的支持 , 在加强监控 、 建立风险防范措施 ,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的情况下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 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要求 , 严格执行环保 “三同时 ”的前提下 , 从环保角度分析 , 本项目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2 总则 2.1 编制依据 2.1.1 国家法律法规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年 12月 26日施行 );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年 9月 1日施行 );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年 3月 1日施行 );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年 9月 1日施行 );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年 6月 1日施行 );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年 4月 1日施行 );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 2010年 12月 25日修订 , 自 2011年 3月 1日起施行 );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1999年 1月 1日施行 );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08年 1月 1日施行 ); (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2012年 2月 29日修正 );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2002年 6月 29日 ); ( 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 1998年 11月 29日施行 ); ( 1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环保部令第 2号 ); ( 14) 产品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年本 ); ( 15)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决定 ( 2013年 2月 16日 ); ( 16)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2011年修订 ) ; ( 17)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 工信部节 2010218号 ); ( 18) 关于印发 的通知 ( 环发 2005114号 ); ( 19)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环发 201277号 ); ( 20)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环发 201298号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21)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 国发 200938号 ); ( 22)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 国务院 1995183号 ); ( 23) 关于加强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 国办发 200493号 ); ( 24)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 2012年本 )( 国家发改委 5月 23日 ); ( 25) 关于贯彻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 环发 2009127号 ); ( 26)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工联电子 2010137号 ); ( 27) 环境影响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环发 200628号 ); ( 28)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 国发 201135号 ); ( 29) 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二五 ”节 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 国发 201126号 ); ( 30)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 “十二五 ”规划 ( 环发 2012130号 ); ( 31) 太阳能光伏产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 ( 32) 关于印发 的通知 ( 环办 2013103号 ) 。 2.1.2 地方法律法规 、 文件 ( 1) 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 , 1998年 9月 ); ( 2) 江苏省地表水 ( 环境 ) 功能区划 ( 江苏省政府 , 2003年 3月 ); ( 3) 关于印发 的通知 ( 苏环控1997122号文 ); ( 4) 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 , 2006年 3月 1日实施 ); ( 5)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 2009年 9月 23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 6)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意见 ( 苏环管 200535号 ); ( 7) 江苏省政府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 (苏政发 200692号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 8) 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 苏环管 200698号 ); ( 9)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 ( 苏环办200315号 ); ( 10)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 苏政发 200763号 ); ( 11)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 (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 第 146号 , 2008年 3月 22日 ); ( 12) 关于印发 区域开发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 ( 试行 ) 的通知 (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 苏环便管 200422号 ); ( 13)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苏北地区新建化工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 ( 苏政办发 2007122号 ); ( 14) 印发 的通知 ( 苏府2007148号 ); ( 15)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 29号 ) ; ( 16) 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 苏环办 201171号 ) ; ( 17) 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 ( 苏环规 20111号 ); ( 18) 江苏省危险废物 管理暂行办法 ( 省政府 ( 94) 49号令 ); ( 19) 关于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 ( 苏环管发 2005262号 ); ( 20) 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函的通知 ( 苏环办 2011250号 ); ( 21)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2年本 )( 苏政办发 20139号 ); ( 22) 关于修改 部分条目的通知 ( 苏经信产业 2013183号 ); ( 23) 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 ( 苏环办2011173号 ); ( 24) 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 ( 苏环规 20124号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25)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 苏政发 2013113号 ); ( 26)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废内容编制的通知 ( 苏环办 ( 2013) 283号 ); ( 27) 关于环办 2013 103号的有关说明 (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 2013年 12月 27日 ); ( 28)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 ”规划纲要 ; ( 29) 南水北 调东线徐州段区域尾水向东导流工程方案 ( 徐州市人民政府 , 2005年 3月 ); ( 30) 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 ( 1996年 10月 ); ( 31) 徐州市城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 ( 32)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 2007-2020年 )。 2.1.3 采用评价技术导则及技术规范的名称及标准号 (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 T 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2.4-2009) (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HJ610-2011) (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 169-2004) 2.1.4 项目有关文件 、 资料 (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同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 ( 发改办产业 20132058号 ); ( 2)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申请核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的请示 ( 苏发改工业 20131207号 ); ( 3) 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报批稿 ) 及其批复苏环管 2007238号 ; ( 4) 关于对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 苏环审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02010125号 ) ; ( 5) 项目技术咨询合同 ; ( 6)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项目申请报告 ( 2013年 4月 ); ( 7) 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 。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2.1 评价因子 ( 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 , 通过初步分析识别环境因素 (表 2.2-1), 并依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等 , 筛选本评价的各项评价因子 。 表 2.2-1 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影响因子 建设施工期 营运期 废气排放 废水排放 噪声 固废 车辆交通 地表水质 地下水质 空气质量 土壤质量 声环境 水生生物 陆域动物 植被 水土流失 公众健康 社会经济 景观 为重大影响 ; 一般影响 ; 为轻微影响 ( 2) 评价因子 根据工程分析 , 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 2.2-2。 表 2.2-2 环境评价因子 序号 环境因素 现状评价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 总量控制因子 1 大气环境 SO2、 NO2、 NOX、 PM10、 氯化氢 、 氟化物 、氯气 SO2、 NO2、PM10、 NOxSO2、 NOx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HCl、 氟化物 2 地表水环境 水温 、 pH、 DO、 COD、 BOD5、 高锰酸盐指数 、 SS、 氨氮 、 总磷 、 石油类 、 氟化物 、氯化物 、 硝酸盐 、 亚硝酸盐 COD COD、 氨氮 3 声环境 连续等效 A 声级 连续等效 A声级 4 工业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 5 地下水 pH 值 、 氨氮 、 氟化物 、 高锰酸盐指数 、 镉 、汞 、 挥发酚 、 六价铬 、 氯化物 、 锰 、 溶解性总固体 、 铁 、 硝酸盐 、 亚硝酸盐 、 总氰化物 、 总砷 高锰酸 盐 指数 、 氯化物 6 土壤 PH、 铜 、 铬 、 铅 、 镍 、 汞 、 镉 、 砷 、 锌 2.2.2 评价标准 2.2.2.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质量标准 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 见表 2.2-3。 表 2.2-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 取值时间 标准浓度限值 浓度单位 标准来源 SO2年平均 0.06 mg/m3 (标态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24 小时平均 0.15 1 小时平均 0.50 PM10年平均 0.07 24 小时平均 0.15 NO2年平均 0.04 24 小时平均 0.08 1 小时平均 0.20 NOX年平均 0.05 24 小时平均 0.1 1 小时平均 0.25 氟化物 1 小时平均 20 g/m3 (标态 ) 24 小时平均 7 HCl 一次值 0.05 mg/m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日平均 0.015 (标态 ) (TJ36-79) Cl2 一次值 0.1 日平均 0.03 排放标准 工艺废气中粉尘 、 氯化氢 、 氟化物 、 氯气 、 SO2、 NOx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表 2二级标准 。 导热油炉废气执行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71-2001) 标准 , 具体见表 2.2-4。 表 2.2-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排气筒 (m)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二级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 (mg/m3) 标准来源 粉尘 120 15 3.5 1.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粉尘 120 25 14.45 1.0 粉尘 120 30 23 1.0 粉尘 120 50 60 1.0 氯化氢 100 25 0.92 0.2 氯化氢 100 30 1.4 0.2 氯化氢 100 40 2.6 0.2 氯化氢 100 50 3.8 0.2 氯气 65 50 5.0 0.4 NOx 240 30 4.4 0.12 NOx 240 50 12 0.12 SO2550 50 39 0.4 氟化物 9.0 30 0.59 0.02 NOx 400 / /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71-2001) SO2100 / / 烟尘 50 / / 2.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废水接管至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 原尾水排至荆山引河 。 现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导流渠 , 经导流系统东调进入新沂河排污通道 , 再经新沂河进入黄海 。 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内环境水体水质参照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标准进行评价 。 具体见表 2.2-5。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表 2.2-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mg/L, pH 无量纲 ) 项目 类标准限值 类标准限值 类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pH 6-9 6-9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SS 参照 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 SL63-94) 溶解氧 5 3 2 高锰酸盐指数 6 10 15 COD 20 30 40 BOD54 6 10 氨氮 1 1.5 2 总磷 0.2 0.3 0.4 氟化物 1 1.5 1.5 石油类 0.05 0.5 1 氯化物 250 250 250 硝酸盐 10 10 10 SS 30 60 150 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废水经厂内预处理达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三级标准 及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接管标准 后 , 接入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废水经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2002) 一级标准中的 A类标准后 , 排入南水北调东线徐州市截污导流工程导流渠 , 经导流系统东调进入新沂河排污通道 , 再经新沂河进入黄海 。 清下水中 pH值及COD、 SS排放浓度需满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中一级标准后方可排入开发区雨水系统 。 表 2.2-6 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及出水水质指标 ( mg/L, pH 无量纲 ) 污染物名称 pH COD SS 氨氮 总磷 氟化物 标准来源 接管标准 6 9 500 400 40 6 2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表 4 三级标准 排放标准 6 9 50 10 5( 8) * 0.5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2002) 一级 A 标准 注 :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12 时的控制指标 , 括号内数值为水温 12 时的控制指标 。 2.2.2.3 地下水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1993) 标准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表 2.2-7 地下水质量标准 ( mg/L, pH 无量纲 ) 项目 类标准限值 类标准限值 类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pH( 无量纲 ) 6.5-8.5 5.5-6.5; 8.5-9 9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 溶解性固体 1000 2000 >2000 氯化物 250 350 >350 铁 0.3 1.5 >1.5 锰 0.1 1.0 >1.0 挥发酚 0.002 0.01 >0.01 高锰酸盐指数 3.0 10 >10 硝酸盐 20 30 >30 亚硝酸盐 0.02 0.1 >0.1 氨氮 0.2 0.5 >0.5 氟化物 1.0 2.0 >2.0 氰化物 0.05 0.1 >0.1 汞 0.001 0.001 >0.001 砷 0.05 0.05 >0.05 镉 0.01 0.01 >0.01 六价铬 0.05 0.1 >0.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15618-1995) 二级标准 , 见表 2.2-8。 表 2.2-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单位 : mg/kg) pH 项目 二级 标准来源 7.5 镉 0.30 0.30 0.60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15618-1995) 汞 0.30 0.50 1.0 砷 40 30 25 铅 250 300 350 铬 150 200 250 锌 200 250 300 铜 50 100 100 镍 40 50 60 2.2.2.4 噪声评价标准 本项目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二期用地范围内 , 声环境质量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类 、 4a类标准 , 见表 2.2-9。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5表 2.2-9 声环境噪声标准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范围 标准来源 4a 70 55 南厂界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3 65 55 其他厂界 厂界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类和 4类标准 ( 南厂界 ), 施工期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标准 。 表 2.2-10 噪声排放标准 类别 标准值 dB(A) 适用范围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3 类 65 55 东 、 西 、 北侧厂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 4 类 70 55 南侧厂界 表 2.2-11 建筑施工噪声限值 标准限值 ( dB(A))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75 5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 15dB( A) 2.3 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2.3.1 评价工作等级 ( 1)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主要根据 :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 受纳污水的水域规模以及水质要求来确定 。 根据工程分析结果 , 本次产能替代技改项目建成后企业全厂废水排放量约为211.9t/h, 经企业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经开发区污水管网进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已接入截污导流工程 。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 本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 引用 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告书 的相关结论进行水环境影响评价 。 ( 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判别依据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见表 2.3-1。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6表 2.3-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别依据 评价工作等级 分别判据 一级 Pmax80%, 且 D10%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12 氟化物 0.71 0.8 还原设备清洗废水 16.5 132000 COD 30 3.96 SS 100 13.20 地面冲洗水 2.3 18400 COD 100 1.84 SS 300 5.52 化验室废水 1.5 12000 COD 150 1.80 SS 300 3.60 脱盐水 /高纯水站废水 50 400000 COD 100 40.00 SS 200 80.00 废气处理废水 15.767 126136 COD 30 3.78 SS 150 18.92 高温水解排水 1.47 11760 COD 50 0.59 SS 150 1.76 初期雨水 1.5 12000 COD 300 3.60 SS 350 4.20 生产废水小计 140.966 1127728 COD 60.3 68.03 中和 、 絮凝 、 沉淀 COD 37.15 41.89 COD500 SS400 氟化物 20 厂生产 、 生活污水排放口 SS 150 168.74 SS 61.6 69.47 氟化物 2.02 2.28 氟化物 0.71 0.8 厂内生活设施 5.6 44800 COD 300 13.44 化粪池 COD 300 13.44 COD500 SS400 NH3-N40 TP6 SS 150 6.72 SS 150 6.72 NH3-N 37.5 1.68 NH3-N 37.5 1.68 TN 52.5 2.35 TN 52.5 2.35 TP 4.24 0.19 TP 4.24 0.19 合计 146.566 1172528 废水量 1172528 废水量 1172528 达接管标准后排至徐州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COD 81.47 COD 47.12 55.33 SS 175.46 SS 64.98 76.19 氟化物 2.28 氟化物 0.68 0.8 NH3-N 1.68 NH3-N 1.43 1.68 TN 2.35 TN 2.0 2.35 TP 0.19 TP 0.162 0.19 循环水系统 370 2960000 COD 30 88.8 直排 COD 30 88.8 直排至开发区雨水管网 SS 30 88.8 SS 30 88.8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产能替代技改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13.2.2.3噪声 已建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比较多 , 并且声级也比较高 , 主要为机械噪声 、 空气动力性噪声 , 声频以中低频噪声为主 。 主要噪声设备为制氮机 、 冷冻机 、 鼓风机 、 引风机 、空压机 、 冷却塔 、 各类泵等 。 按照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对厂内主要噪声源合理布局 , 通过采用降低噪声源强及控制噪声声波传播途径 、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措施 ,确保厂界噪声达标 。 3.2.2.4固体废物 已建项目固废包括硅粉 、 废酸 、 污泥 、 废导热油及生活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