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技改扩建 5000 吨/年甲基纤维素生产线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送审件) 建设单位: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一四年一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及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 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技改扩建 5000 吨 /年甲基纤维素生产线项目的建设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章 2.2 节中原辅料组成、物料衡算资料、工艺流程图、反应方程式、设备清单,第三章 3.4 节中生产工艺原理、基本参数、废水预处理工艺及参数等, 3.7 节项目平衡,第五章中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及相关附图附件涉及商业机密, 水文地质图等资料及相关附图附件涉及国家机密,内容保密,不予公开。公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本公示本为准。 1-11 总 论 1.1 建设项目的由来及意义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北方公司”或“公司” )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具有外贸经营权的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 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企业。公司目前具有 200 吨 /年乙基纤维素( 简称“乙纤”或“ EC” ) 、 2800 吨 /年甲基纤维素( 简称“甲纤”或“ MC” )和 6500吨 /年羧甲基纤维素钠( 简称“ CMC” )生产能力。 甲基纤维素属于精细化学品范畴,为纤维素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陶瓷、建材等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纤维素衍生物的需求量整体保持稳定缓慢增长,各大厂家陆续扩大生产能力,但由于对甲纤生产技术的掌握不同,目前国内甲纤生产能力虽较大,但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在特殊行业由于是医药、陶瓷、特种建材等行业对甲纤需求量却保持快速增长,需求量较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北方公司属于国内较早生产甲纤的企业,目前具有年产 2800 吨甲纤的生产能力。由于公司现有甲纤生产线建设年代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 目前表现出设备陈旧、 生产物耗能耗高、 生产线自控水平低、产品得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且公司现有甲纤产量较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为此,北方公司决定对公司现有 2800 吨 /年甲纤生产线进行技改扩能,在公司现有厂区范围内新建年产 5000 吨 /年甲纤生产车间,采用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步法”工艺(复合溶剂法) ,同时关停公司现有 2800 吨 /年甲纤生产线。经技改后,公司将最终形成年产 5000 吨 /年甲纤生产能力,同时生产物耗、能耗和排污相比现有项目将得到降低,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泸州市技改备案 201331 号文件(见附件 1) ,同意项目备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 253 号令 1-2要求,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技改扩建 5000 吨 /年甲基纤维素生产线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建设单位于 2013 年 11 月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此项环评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开展该项目环评工作,经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公众调查等工作,完成了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作为环保管理和环保设计的依据。 1.2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规划的符合性 1.2.1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本项目为公司现厂甲基纤维素技改项目,建设内容为 5000 吨 /年甲基纤维素,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中的鼓励类“第十一项 石化化工 18 生物高分子材料、纤维素生化产品开发与生产” 。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泸州市技改备案201331 号文件(见附件 1) ,同意项目备案。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2.2 项目与当地规划的符合性 北方公司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 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高坝片区内,用地性质属工业用地,符合园区规划及城市规划,本项目为公司现厂技改项目,在现厂内建设实施。 因此, 项目选址符合当地规划。 1.3 评价目的和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制度, 其基本目的是贯彻“ 保护环境 ”这项基本国策,认真执行“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 ”的环境管理方针。通过评价,查清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根据该项目的工程特征和污染特征, 分析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弄清影响程度和范围,从而制定避免污染、减少污染的防治对策,为项目实现合理布局、最佳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3根据评价的目的,确认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则; 2)选址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原则; 3)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原则; 4)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原则; 5)满足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原则; 6)符合环境功能区要求,改善或维持区域环境质量的原则。 1.4 编制依据 1.4.1 环境保护法规、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环境污染防治法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6)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7) 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10)国务院令第 591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1.4.2 有关规范与技术文件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T2.1-2011)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T2.2-2008) ;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 HJ/T2.3-93) ;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T2.4-2009) ; 5)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 HJ/T169-2004) ; 6)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 200628 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部文件 环发 (2001)56 号关于有效 1-4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 ; 8)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 国经贸资源 20001015 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通知 ; 9)国家环保部 环发 20127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10)环发 201298 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 1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 ; 13) 危险货物品名表 ( GB12268-2005) ; 14) 剧毒化学品名录 ( 2002 年版) ; 15)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 川环办发 2013179 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境影响评价风险防范措施的通知 ; 1.4.3 本项目相关文件和资料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同意项目备案的文件,泸州市技改备案 201331 号; 3)泸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项目执行有关环境标准的通知,泸市环建 20143 号; 4)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水文、气象资料等; 5)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工程技术资料。 1.5 项目外环境关系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位于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高坝片区内,紧邻长江,罗汉镇下风下游。公司北侧紧邻罗汉镇场镇边缘,距北面的泸化中学约 220m,泸化小学约 750m,此外公司北面约 1.1km为泸州老窖罗汉基地;东北侧距泸化医院约 260m。公司污水处理站 1-5位于整个厂区的最东侧,全厂废水经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公司外沟渠,最终汇入长江。公司废水长江汇入口处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的缓冲区内, 距下游核心区约 28km。汇入口长江断面下游约 4.5km 为最近的集中式引用水取水点黄舣镇引用水取水点,根据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以及泸州市排水专项规划,待茜草水厂建成后,将实现为茜草、泰安、黄舣片区集中供水,届时黄舣镇的现有生活取水口将取消;且公司外排废水汇入长江左侧,而黄舣镇饮用水取水点取自长江右侧,其饮用水保护区范围不超过长江中泓线, 因此公司外排废水不会对其饮用水取水点造成影响。 项目位于公司范围内,占地面积 22400m2(约 33.6 亩) ,北侧距公司边界约 150m,东侧紧邻公司拟建 2 万吨 /年 CMC 项目车间,西南侧距公司拟建 1000 吨 /年 EC 项目用地边界约 100m, 南侧距长江约480m。项目北距泸化中学约 400m;西北距泸化小学约 1.2km;西距高坝长江小区约 650m;东距泸化医院约 770m。 项目周围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2。 1.6 评价因子 1.6.1 现状监测及评价因子 地表水 :水温、 pH、 CODcr、 BOD5、 NH3-N、 DO、总磷、 SS 等共 8 项。 地下水 : pH、 CODMn、 BOD5、氨氮、总磷、铁、锰、挥发酚等共 8 项。 环境空气 : SO2、 NO2、 PM10、 TSP、 HCl 和 TVOC 共计 5 项。 声环境: 等效连续 A 声级。 1.6.2 影响评价因子 地表水环境 : CODCr、 NH3-N; 空气环境 : TSP、 TVOC; 1-6声环境: 厂界噪声。 1.7 评价标准 项目执行的环境评价标准已由泸州市环境保护局文件以泸市环建 20143 号文确认。 1.7.1 环境质量 1.7.1.1 水环境 1)地表水 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外排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共计约 200m3/d,经处理后排入公司外沟渠,最终汇入长江。废水的受纳水体为长江,长江评价段水体功能主要为工农业用水、泄洪、排污等,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划定的类水域。评价因子及其浓度标准限值见表 1-1。 表 1-1 地表水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 mg/L 指 标 执行标准值 类 别 pH 69 表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类 CODCr 20 BOD5 4 石油类 0.05 氨氮 1.0 总磷 0.2 2)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类标准。评价因子及标准限值见表 1-2。 表 1-2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 单位: mg/L 指 标 水质评价标准 pH 6.58.5高锰酸盐指数 3.0 Fe 0.3 NH3-N 0.2 Mn 0.1 Ni 0.05 Cd 0.01 1-71.7.1.2 环境空气 根据项目区域功能特点,项目所在地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氯化氢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中相关标准, TVOC 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GB/T 18883-2002) 8 小时均值。主要评价因子及标准限值见表 1-3。 表 1-3 环境空气评价标准 单位: mg/m3 取值 时段 NO2PM10SO2TSP 备 注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 年平均 0.08 0.10 0.06 0.20 日平均 0.12 0.15 0.15 0.30 1 小时平均 0.24 / 0.50 / HCl 一次最大值 0.0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 TJ36-79) TVOC 8 小时均值 0.6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GB/T18883-2002)1.7.1.3 声环境 项目位于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高坝片区北方公司内,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4。 表 1-4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 GB3096-2008) 标准类别 等效声级 LAeq(dB) 昼 间 夜 间 3 类 65 551.7.2 排放标准 1.7.2.1 水污染物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共计约 200m3/d。其中生产废水经车间预处理后送公司废水处理站; 生活污水直接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公司废水处理站出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外沟渠,最终汇入长江。项目废水排放执行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5。 表 1-5 项目废水排放标准 序号 污染物 标准限值( mg/L) 标准来源 1 pH 6 9 GB8978-1996 表 4 一级标准 2 CODCr 100 1-8序号 污染物 标准限值( mg/L) 标准来源 3 BDO5 20 4 氨氮 15 5 SS 70 6 石油类 5 1.7.2.2 大气污染物 项目废气主要包括精制棉粉碎废气、有机气体冷凝不凝气、蒸馏不凝气、产品粉碎和筛分废气。其中精制棉粉碎和产品粉碎、筛分废气主要含粉尘;冷凝、蒸馏不凝气主要含异丙醇、甲苯、一氯甲烷等,以 TVOC 计。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其中 TVOC 参照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具体要求见表 1-6。 表 1-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单位: mg/m3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气筒( m) 二级 浓度( mg/m3) 监控点 SO2960 15 2.60.40 厂界外浓度最高点20 4.3 NO21400 15 0.770.12 20 1.3颗粒物 120 15 3.5 1.0 20 5.9HCl 100 15 0.26 0.2 20 0.43甲苯 40 15 3.12.4 20 5.2 非甲烷总烃 120 15 10 4 1.7.2.3 噪 声 项目施工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见表 1-7。 表 1-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单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3 类,具体指标见表 1-8。 表 1-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标准类别 等效声级 LAeq(dB) 昼间 夜间 3 类 65 55 1-91.8 评价等级 1.8.1 地表水环境 项目正常运行时产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共计约 200m3/d,其中生产废水经车间预处理后送公司废水处理站; 生活污水直接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公司废水处理站出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外沟渠,最终汇入长江。 项目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类。 长江评价河段的水域功能为工农业用水、泄洪、排污、航运等;评价河段河流多年平均流量约 8610m3/s,属大河;评价河段地表水属类水域。 综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HJ/T2.3-93)有关规定,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1.8.2 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属于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属于 I 类项目。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HJ610-2011)中的 I 类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作为划分依据。 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其 I 类特征划分情况见表 1-9。 表 1-9 项目地下水环境特征一览表 划分依据类别 特 征 分 级 建设项目类别 属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类 包气带防污性能 项目场址地下水潜水层位于弱风化和未风化层以下, 粘性土层分布较连续,渗透系数 K 为 3.5 10-5 1 10-6cm/s 中 含水层易污染特征 位于长江级阶地,属于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密切地区 中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无其他环境敏感区 不敏感 项目污水排放强度 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水排放量 184m3/d 小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 项目产生外排废水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污染物类型为非持久性污染物等,水质复杂程度属中等 -简单 中等 -简单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 HJ610-2011)中表6“ I 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 ,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1.8.3 环境空气 根据初步工程分析, 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排放源主要为有机气体冷凝不凝气、蒸馏不凝气等,主要污染物为 TVOC。根据环境影响 1-10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的规定,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 1-10。 表 1-10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判定表 判据标准 PiPmax80%, 且 D10%5 km 其它 Pmax 10%或 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评价等价 一 二 三 表中 D10%为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Pi为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第 i 个污染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00%iioiCPC= 式中: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类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 mg/m3; Coi第 i 类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mg/m3。 拟建项目主要污染源点源参数调查清单见表 2-26, 经估算模式计算,外排有机不凝气中 TVOC 的 Pmax为 1.17%,根据导则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8.4 声环境 本项目位置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规定的 3 类区,项目位于公司现厂范围内,项目建成后厂界噪声级增加不明显( 3dB(A)以内 ),受影响的人口较少,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的规定,本次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1.8.5 环境风险 本项目中涉及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包括一氯甲烷、甲苯、烧碱、盐酸、酒精、异丙醇等。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甲苯、异丙醇、环氧丙烷、烧碱的在线量或储存量除环氧丙烷外均未超过临界量,但一氯甲烷、环氧丙烷、盐酸在线量或储存量超过临界值;同时,项目以上各物料及物料合计贮存总和 ( qi/Qi>1) ,项目涉及的危险物料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本项目风险评价为一级。 1.8.6 生态环境 1-11项目拟建地位于北方公司现有厂区内, 属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高坝片区范围,整个项目占地面积约 0.0196km2,小于 2km2;项目占地最长处约 0.19km,远小于 50km;项目周边为农村及工业环境,不属于重要 /特殊生态敏感区,属于一般区域。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本环评对生态环境影响作简单分析。 1.9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1.9.1 评价时段 评价时段分为施工期和营运期。 1.10.2 评价范围 1)施工期 拟建厂址及边界外 200m 以内的区域的水、大气、噪声及生态环境。 2)营运期 工程营运期评价范围见表 1-11。 表 1-11 营运期评价范围 环境要素 评 价 范 围 地表水环境 长江:公司污水处理站排水汇入长江口上游 500m 至下游 5km 地下水 项目区域内地下水环境 环境空气 以有机废气排气筒为中心划定半径为 2.5km 内的范围 声 环 境 厂界周围 200m 范围内 风险评价范围 风险源为中心周围 5km 范围内 1.10 评价重点 根据拟建项目特征、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及项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等综合分析,确定评价重点:深入分析项目与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福符合性;对项目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详细分析;算清技改前后项目“三本账”和“以新带老”措施;将营运期对大气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列为重点;重点分析“三废”污染防治及事故排放应急措施有效性和可靠性; 重点进行项目废气正常及非正常排放影响及控制措施分析; 强化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突出项目清洁生产的先进性;重视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出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11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1.11.1 控制污染目标 1-121)针对不同污染物,采取合适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工程产生的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2)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尽可能采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艺,使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降低到较低的程度;同时通过对工艺参数的控制,获得较高的产品收率,并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减少外排量; 3)尽量实现生产废水的综合利用,不因项目废水排放造成地表水、地下水质量明显下降; 4)排放不影响评价区内的空气质量; 5)项目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到噪声不扰民; 6)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对环境和周围人群的不良影响。 1.11.2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生产厂区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社会关注点见表 1-12。 1.11.2.1 施工期 项目生产厂区厂界外 200m 范围内特定无保护目标。 1.11.2.2 营运期 1V 长江评价河段水质:公司废水处理站外排废水汇入长江口上游500m 至下游 5km。 2/ 保护项目区域内地下水水质,无特定保护目标。 3. 2 项目厂界噪声。本项目周围 200m 内无特定保护目标。 4b 保护项目周围的大气环境和敏感目标。具体为罗汉镇场镇、高坝长江小区、泸化中学、泸化小学、泸化医院等。 5B 1-13大 气:项目 5km 内社会关注点,包括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地表水:保护长江水质。 地下水:厂区及附近区域,地下水无特定保护目标。 项目营运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12。 表 1-12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及 5km 内社会关注点 环境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与项目的距离 备注 大气环境 罗汉镇场镇 N 300m 约 2 万人 高坝长江小区 NW 650m 约 5000 人 泸化中学 N 400m 学校,约 3000 人 泸化小学 N 1.2km 学校,约 1000 人 泸化医院 NE 770m 医院,约 500 人 环境风险 包括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 / / 泰安镇场镇 S 1.5km 约 3500 人 泸州市人民医院 W 2.8km 拟建 茜草镇场镇 NW 3.1km 约 1.5 万人 江阳区市区 W 4.6km 黄舣镇场镇 E 5.3km 约 3700 人 声环境 / / / 厂界周围 200m 内无集中居民 地表水 长江 S 480m 项目污水进入公司废水处理站,最终汇入长江 地下水 / / 厂区及附近区域 / 生态环境 项目场地 2-1 2 企业现状及现有甲纤生产基本情况 2.1 企业情况介绍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目前具有年产 2800 吨甲纤的生产能力, 本项目属对公司现有甲纤生产车间进行扩能技改, 新建年产 5000吨甲纤生产车间,同时对现有车间进行关停。待项目建成后,最终公司形成 5000 吨 /年甲纤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甲纤生产项目在 2010 年编制的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进行补充评价,并于2010 年 9 月由泸州市环保局批复。 2.2 项目依托的公司现厂主要公辅工程简介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自建循环水站和废水预处理场,其供水、供电、蒸汽、氮气等均依托公司现有公辅设施,介绍如下。 2.2.1 给水工程 北方公司现厂水厂具有产水量 5 万 m3/d 的能力,水源取自长江,通过江边的两个河床取水口,经引水暗渠流进配水井,再经钢管输送进净水厂。原水经净水厂处理,由提升泵打入清水池,后经重力流进入厂区给水管网,清水池容积 5100m3。 公司现厂水厂始建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并于 2013 年进行相关设施改造,主要对取水口、引水暗渠、取水泵房、加药设备、快滤池、加氯操作和清水池防渗漏进行了优化改造, 其环评已由四川省环保厅批复。 目前,公司实际取水量约为 1.2 万 m3/d,现有水厂富余能力 3.8万 m3/d。 2.2.2 排水工程 北方公司现厂建有一套污水收集管网,排水管网设两条主线,主排水管网管材选择有环刚度较大的聚乙烯管( HDPE) ,将各生产线的废水收集并输送至公司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排入公司外明渠,经约 450m 后流入长江。并在各分厂废水排放口安装废水在线计量、 2-2 监测系统,实现在线计量、监测。同时,公司设有排放雨水和清净下水的排水明沟,实现“雨污分流” 。 2.2.3 供 电 北方公司现厂建有总配电站,并按各生产线设置有分配电站,包括 3#、 4#、 8#、 10#、 12#、 15#、洞窝水电站、树脂配电站,共 8 个6.3/0.23/0.4kV 独立配变电站。同时,公司建设的 2 台 130t/h 锅炉,配备有 112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112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其发电供给公司使用。目前公司用电由以上供电工程保障。 2.2.4 氮气站 北方公司现厂设置有氮气站,能力为 750Nm3/h,目前年使用量约 1834739 Nm3,折约 230 Nm3/h(按年生产时间 8000h 计) ,因此公司现有氮气站有较大富余量。 2.2.5 蒸 汽 北方公司现厂建有 2 台 13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 +112MW 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 112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同时公司原有 2 台35t/h 锅炉。 目前公司实际运行 1 台 13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和 1 台 35t/h锅炉,公司现厂各生产项目蒸汽需求量约 90t/h。 因此,公司目前具备的蒸汽能力富余较多。 2.2.6 全厂废水处理站 北方公司现厂建有 1 座全厂废水处理站,位于公司最东侧。该废水处理站设计能力 6000t/d,采用“预处理 +厌氧 +好氧”处理工艺,目前实际处理能力约 4000t/d,富余能力约 2000t/d。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表 4 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外沟渠,经约 450m 最终汇入长江。 2.3 北方公司现厂甲纤生产情况介绍 2.3.1 现厂甲纤生产基本情况 北方公司现厂设置有甲纤生产车间,生产能力 2800 吨 /年。 目前公司甲纤产品主要包括陶瓷用、医药用等,但产量不高。尤 2-3 其随着特种建材用甲纤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 公司现有甲纤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且甲纤车间建设年代的较早,目前各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物耗能耗高、环保措施不到位。 2.3.2 现厂甲纤生产工艺流程 北方公司现厂甲纤生产工艺采用溶剂法,与本次建设的 5000 吨 /年甲纤项目所选工艺总体相同,见本报告书第三章“ 3.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 ,这里不再赘述。 2.3.3 现厂甲纤生产原辅材料和公用工程消耗 北方公司现厂甲纤生产以精制棉、甲苯、异丙醇、烧碱、一氯甲烷、环氧丙烷为主要原料,产品包括陶瓷用、医药用等。 2.3.4 现厂 MC 生产主要设备 北方公司现厂 MC 生产设备主要有精制棉粉碎机、化碱釜、醚化釜、脱溶釜、真空过滤机、粉碎机、包装机等。 2.3.5 现厂甲纤生产产排污及达标分析 北方公司现厂甲纤生产过程中外排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和固废,其中废水主要为蒸馏残液、压滤机滤液,此外还有生活污水、地面冲洗水;废气包括精制棉粉碎废气、有机不凝气、物料烘干、粉碎和包装废气及溶剂贮槽无组织废气;固废包括废包装物和生活垃圾。 公司现厂甲纤项目生产过程中产排污情况见表 2-52-7。 以上外排污染物中,废气中的冷凝不凝气目前属直排,无任何治理措施,含尘废气采用旋风除尘器处理,外排粉尘 100mg/m3;废水主要为蒸馏残液, COD 40000-50000mg/L,经车间预处理后送公司废水处理站,但该部分废水含 NaCl,高盐废水进入废水处理站易造成冲击负荷,且该部分盐可回收利用,目前无任何盐回收措施。固废均实现妥善处置。 2-4 表 2-5 公司现有甲纤项目废气产生及排放状况 装置 名称 序号 废气来源及名称 废气产生情况 主要治理措施主要污染物及 排放浓度 排气筒 高度/m 排放 方式 精制棉 粉碎机 G1粉碎废气 废气量: 7000Nm3/h粉尘: 120t/a 旋风除尘器 废气量 :7000Nm3/h 粉尘 : 4.8t/a 15 连续 反应釜 G2有机废气 废气量: 2000Nm3/hTVOC: 24t/a 直排 废气量 :2000Nm3/h TVOC: 24t/a 15 连续 溶剂回收及蒸馏 G3冷凝 不凝气 废气量: 4000Nm3/h 异丙醇: 60t/a 直排 废气量 :4000Nm3/h 异丙醇 : 60t/a 15 连续 烘干机 G4产品烘干废气 废气量: 7000Nm3/h粉尘: 135t/a 旋风除尘器 废气量 :7000Nm3/h粉尘 : 5.4t/a 15 连续 粉碎、包装机 G5产品粉碎包装废气 废气量: 7000Nm3/h粉尘: 135t/a 旋风除尘器 废气量 :7000Nm3/h粉尘 : 5.4t/a 15 连续 合 计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量共计 27000Nm3/h,公司现厂 MC 生产项目外排废气污染物总量为:粉尘 15.6t/a、 TVOC 84t/a。 表 2-6 公司现有甲纤项目产出水、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 装置 名称 序号 废水来源及名称 产生量情况( m3/d) 产生 规律 排放量( m3/d) 处理措施及 排放去向 压滤机 W1过滤废液 247.5 连续 废水量: 247.5,含 COD 50000mg/L 送车间废水预处理池降温中和处理,再送公司废水处理站 蒸馏塔 W2 蒸馏残液 7.5 连续 废水量: 7.5,含异丙醇,COD 20000mg/L 办公生活 W3生活污水 废水量 :9m3/d CODCr:350mg/LNH3-N:35mg/L间断 废水量 :9m3/d COD:350mg/L NH3-N:35mg/L 直接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 地面冲洗 W4冲洗废水 28 COD 150mg/L SS 400mg/L 间断 28 COD 150mg/L SS 400mg/L 直接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 小 计 综上,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共计 292 m3/d,其中生产废水 255m3/d,含 COD 20000 50000mg/L,经车间设置的废水预处理池处理后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此外项目产生少量生活污水和地面冲洗水,污水量 37m3/d, COD: 350mg/L、氨氮: 35mg/L,直接送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公司废水处理站出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外沟渠,最终汇入长江。 表 2-7 公司现有甲纤项目固废产生及排放状况 装置 名称 序号 固废来源及名称 排放量 t/a 性质界定 主要组成 排放 规律 处置措施 包装机 S1废包装材料 8 一般固废 包装袋 间断 回收后外卖 生活区 S2生活垃圾 22 一般固废 / 间断 由当地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合 计 共产生固体废物约 30t/a,其中废包装材料 8t/a,回收后外卖;生活垃圾 22t/a,交由当地环卫部分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率为 100%。 2.5 现厂甲纤环评批复情况 公司于 2010 年委托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该环评报告 2-5 中对公司现有 2800 吨 /年甲纤项目进行了补充评价,并 2010 年 9 月由泸州市环保局批复,见附件 6。 该批复中提到: 甲基纤维素生产线、乙基纤维素生产线、羧甲基纤维素钠生产线等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水, 按环评要求经中和调节等预处理程序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站进行达标处理。 所有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须经综合废水处理站达标处理后, 经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统一排口排放。 2.6 现厂甲纤生产车间存在的问题 公司现厂甲纤生产车间建成年代较早, 已生产数十年, 虽在 2010年进行节能减排改造过程中,对该生产车间的部分设备进行了改造,但该生产车间整体上来讲设备陈旧、 人工操作、 反应过程自控水平低、物料转化率和收率低,且环保措施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1)反应釜和蒸馏塔产生的有机气体冷凝时,形成的不凝气无处理或回收措施,直排; 2)压滤机两次洗涤废水均送废水处理站,其中一次洗涤废水含COD 和盐分高,经车间简单降温中和处理送公司废水处理站,高盐废水可能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造成影响;二次洗涤废水相对清洁,可回用于生产线,目前排入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离心机离心废水含可回收物料,可回用于生产线作为补充水使用,目前直接排入废水处理站; 4)目前甲纤车间原料处理工序为人工投料,效率低且投料精准度不高;反应过程为人工现场操作,反应控制精度差,影响产品质量和原辅料消耗; 5)目前甲纤成品粉碎、混同和包装采用分散操作和人工操作,产生粉尘量大且易扩散,不利于除尘和回用有用物料。 3-1 3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3.1 项目名称、性质、地点 项目名称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技改扩建 5000 吨 /年甲基纤维素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 技改扩建 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罗汉镇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高坝片区,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现厂内,项目占地约 33.6 亩。项目地理位置及区位关系见附图 1,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2。 3.2 建设规模、项目组成及工程投资 3.2.1 产品方案及规模 装置规模: 项目建设年产 5000 吨的甲基纤维素生产车间,包括精制棉粉碎和
展开阅读全文